“杨缶,你不必劝我了,我主意已定,此事休要再提!”
一身粗布麻衣的男子背过身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披肩长发泛着褐色光泽,竟不似中原人士。
杨缶微微一哂,拿起酒壶自斟一小杯,细细打量澄澈如琥珀的酒液,轻声道:“你若不介怀,何必独饮千金诺,上次见你喝,还是从太医院隐退那日。”
褐发男子不由转过身来,嗔怒道:“哪来独饮一说!你这不也喝上了,整天劝这劝那,偏偏不肯替我去清帷客栈打酒!”
此话一出,不免令杨缶哑然失笑:“宋牧桥,讲点理好不好,我跟她又不熟,你还不如找翟季去比较快!”
他故意点出客栈老板娘,至于翟季则是虚晃一枪,端看对方的反应。
宋牧桥垂下头,喃喃道:“我还有什么颜面见她,罢了罢了,喝完这坛便了!”他兀自沉浸在回忆中,对周遭置若罔闻。
走一趟白芨巷可不是来听痴人痴语的,杨缶暗自心急却不欲流于言表,反复计较后,咬咬牙抛出一句:“张意勍张太医离京前,是否有一物托你保管?”
以他精于谋算的性格,本不愿早早露了底,奈何眼前这痴人实在冥顽不灵。
“你怎知晓张……”宋牧桥脱口而出,随即硬生生改口道,“……我与他不甚相熟,何来托管之说!”
他假借醉眼瞥见杨缶神情寂寥,虽防着他,略不忍心多年老友所求落空。
其实宋牧桥也想不通,张太医为何要将那物托付给自己。
尚在太医院时,与张意勍交集就不多,对方亦未必清楚自己与宋静妃的亲缘关系。
然而,偏偏在姑姑被贬出宫一年后,张意勍心灰意冷提出告老还乡,令整个太医院的人皆诧异不已。
临走前,张意勍郑重递给他那包物事,打开一瞧,绢帕中裹着一枚细如牛毛的针,
宋牧桥不知此针用途,倒是认出绢帕在宫中常见,显然来自阮州周家的坤舆织造。
黄昏暮气渐沉,张意勍语意凝重地告诉他,来日自会有人上门取走此针,切记不可事先说与旁人知,恐惹来天大祸患。
宋牧桥一听,既然会惹祸,着实不想接,打算找个由头好生推脱。
对方目光炯炯直视他,冷冷问了一句,可还愿为宋静妃伸冤,便让宋牧桥愣在当地动弹不得。
姑姑宋青鸢为李家牺牲了自己,被迫参与选秀,付出实属良多。
她进宫为妃后,宋牧桥甚少有机会跟她说上话,加上她历来佛性不争不抢,即使患上个头疼脑热也不指名侄子探病,所以在太医院那些年,同僚大多不知这层关系。
后来宋静妃遽然被逐出宫去守皇陵,宋牧桥也只是听说与小皇子出生有关,毓粹宫掌事公公语焉不详,似被人叮嘱过避而不谈。
等到姑姑途中亡故为时已晚,宋府上下乱作一团,全凭父亲主持大局,勉强为姑姑料理后事。
想到此处,事关重大,宋牧桥不由缓了神色,郑重道:“还请兄台替我守口如瓶,你提议之事容我思量几天!”
待杨缶告辞离开后,内室无声走出一位妇人,虽韶华已逝,依稀留存几分雅致风韵。
她扶着椅背开口道:“桥儿,那小子想让你做什么?”言辞中显对杨缶不屑一顾。
“母亲,杨缶想让我给他父亲看病而已!”他心虚不敢直视母亲徐裳,答话半真半假,企图蒙混过关。
徐裳隐有怒容,质问道:“倒底是替他父亲看病,还是拉拢你为他家所用?”
她冷眼旁观儿子犹豫不决,知道他素来气傲心软,若不警醒怕是极易钻入他人圈套。
轮到宋牧桥支支吾吾,半晌没个整句,早失了之前饮酒的洒脱豪气。
他明白,母亲为何残忍点出算计,即使不为宋静妃之事,她娘家徐氏与对方家族结下的梁子,耗完几代人都未必解得开。
“你记住,这偌大的京师,世家皆是狼虎之辈,宋徐两家虽无害人之心,难防其他人不怀好意!莫要像你姑姑那般,等到对手欺上头来,惟有束手就擒,毫无还击之力!”
宋牧桥悚然一惊,他本以为躲在白芨巷,远离宫中纷扰,安心与母亲粗茶淡饭度日便没了后顾之忧。
既然杨缶能找上门来,难保没有其他人觊觎张意勍托付之物,谋夺算计够喝一壶了,后背细细密密渗出了冷汗。
徐裳见他有所畏惧,叹了口气道:“你莫慌,京师中尚有可信之人,至少奉朔侯府始终站在我们这边,要跟谁多亲近,就不必为娘多说了罢!”
一提到奉朔侯府,她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幕儿时场景。
当年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少女,寡言少语稳重果敢的少年,他们五更晨起便在校场练武,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弟子。
那名少女是她大姐徐霓,少年则成为驻守北疆的征虏将军,后来又成了宸国史上少有的异姓王侯。
倘若当年姐姐嫁给叶靖渊该有多好啊,徐裳忍不住作如是想,即使他们后来际遇南辕北辙,千头万绪总也离不开两家故旧,这何尝不是宿缘。
逛完街市回来,慕灵悄悄拉了拉李浔衣袖问:“浔姐姐,刚才那人借书给你,七日后真去取么?”
叶韫不由走快几步跟上,全神贯注竖起耳朵听。
李浔瞥见背后跟着那人,故意压低声音道:“我想去,你肯相陪么?”
她纯属有意气气叶韫,省得他下次挡在面前替她回绝,还一口一个“舍妹”。
慕灵歪了歪头沉吟一番,轻快道:“当然陪!咱们要不甩开韫哥哥,他太碍事了!”
两个小姑娘相视而笑,叽叽咕咕闹作一团。
叶韫满脸黑线,颇有些怏怏不乐,不知为何他对杨缶莫名有了敌意,翩翩贵公子知文识礼自成风雅,怕是再容易令姑娘们动心不过了。
他自知性子清冷,除了与李浔相识相知外,极少与其他女子打交道,更不知她们平日喜欢什么,嫌恶什么,毕竟他也毫不在意。
不过言归正题,叶韫对杨缶身份起了疑。
据他所知,京师中“杨”非大姓,亦无名流士族,该不会此人报的是假名,意在同他一样掩盖身份?
他想问翟季,弗届卫对京师了如指掌,就像报菜名一般熟稔,可近来翟季鲜少在人前露面,许是接了什么任务。
打听人说易不易,犹如大海捞针,说难不难,谜底就在身边。
赵管家听到他聊起杨缶这个名字,使劲回忆了一阵,眼神放光急急说道:“原来是他!倒是没胡诌名字,隐去了姓氏而已!”
隐去姓氏?叶韫茫然以对,赵管家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解释道:“他本姓柳,杨缶才是名字,柳杨缶,柳尚书庶子,上头还有个嫡姐柳荔珊……小侯爷,你在何处碰到他的?”
“就在海棠书肆,他坐在那里饮茶,主动打了招呼。”
赵管家沉吟道:“他生母出身卑微,故不大抛头露面,整个京师知其名者寥寥,这次偶遇怕不是巧合!”
叶韫心想,若是柳尚书之子,柳贤妃岂不是他亲姑姑,不正是李浔与申狸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么一来,倒是复杂多了。
果然,好个柳杨缶,竟是有备而来,不得不防。
叶韫当下赶着去告诉李浔,不料父亲在不远处唤他:“韫儿,随我去趟郎奚院罢!”
一身粗布麻衣的男子背过身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披肩长发泛着褐色光泽,竟不似中原人士。
杨缶微微一哂,拿起酒壶自斟一小杯,细细打量澄澈如琥珀的酒液,轻声道:“你若不介怀,何必独饮千金诺,上次见你喝,还是从太医院隐退那日。”
褐发男子不由转过身来,嗔怒道:“哪来独饮一说!你这不也喝上了,整天劝这劝那,偏偏不肯替我去清帷客栈打酒!”
此话一出,不免令杨缶哑然失笑:“宋牧桥,讲点理好不好,我跟她又不熟,你还不如找翟季去比较快!”
他故意点出客栈老板娘,至于翟季则是虚晃一枪,端看对方的反应。
宋牧桥垂下头,喃喃道:“我还有什么颜面见她,罢了罢了,喝完这坛便了!”他兀自沉浸在回忆中,对周遭置若罔闻。
走一趟白芨巷可不是来听痴人痴语的,杨缶暗自心急却不欲流于言表,反复计较后,咬咬牙抛出一句:“张意勍张太医离京前,是否有一物托你保管?”
以他精于谋算的性格,本不愿早早露了底,奈何眼前这痴人实在冥顽不灵。
“你怎知晓张……”宋牧桥脱口而出,随即硬生生改口道,“……我与他不甚相熟,何来托管之说!”
他假借醉眼瞥见杨缶神情寂寥,虽防着他,略不忍心多年老友所求落空。
其实宋牧桥也想不通,张太医为何要将那物托付给自己。
尚在太医院时,与张意勍交集就不多,对方亦未必清楚自己与宋静妃的亲缘关系。
然而,偏偏在姑姑被贬出宫一年后,张意勍心灰意冷提出告老还乡,令整个太医院的人皆诧异不已。
临走前,张意勍郑重递给他那包物事,打开一瞧,绢帕中裹着一枚细如牛毛的针,
宋牧桥不知此针用途,倒是认出绢帕在宫中常见,显然来自阮州周家的坤舆织造。
黄昏暮气渐沉,张意勍语意凝重地告诉他,来日自会有人上门取走此针,切记不可事先说与旁人知,恐惹来天大祸患。
宋牧桥一听,既然会惹祸,着实不想接,打算找个由头好生推脱。
对方目光炯炯直视他,冷冷问了一句,可还愿为宋静妃伸冤,便让宋牧桥愣在当地动弹不得。
姑姑宋青鸢为李家牺牲了自己,被迫参与选秀,付出实属良多。
她进宫为妃后,宋牧桥甚少有机会跟她说上话,加上她历来佛性不争不抢,即使患上个头疼脑热也不指名侄子探病,所以在太医院那些年,同僚大多不知这层关系。
后来宋静妃遽然被逐出宫去守皇陵,宋牧桥也只是听说与小皇子出生有关,毓粹宫掌事公公语焉不详,似被人叮嘱过避而不谈。
等到姑姑途中亡故为时已晚,宋府上下乱作一团,全凭父亲主持大局,勉强为姑姑料理后事。
想到此处,事关重大,宋牧桥不由缓了神色,郑重道:“还请兄台替我守口如瓶,你提议之事容我思量几天!”
待杨缶告辞离开后,内室无声走出一位妇人,虽韶华已逝,依稀留存几分雅致风韵。
她扶着椅背开口道:“桥儿,那小子想让你做什么?”言辞中显对杨缶不屑一顾。
“母亲,杨缶想让我给他父亲看病而已!”他心虚不敢直视母亲徐裳,答话半真半假,企图蒙混过关。
徐裳隐有怒容,质问道:“倒底是替他父亲看病,还是拉拢你为他家所用?”
她冷眼旁观儿子犹豫不决,知道他素来气傲心软,若不警醒怕是极易钻入他人圈套。
轮到宋牧桥支支吾吾,半晌没个整句,早失了之前饮酒的洒脱豪气。
他明白,母亲为何残忍点出算计,即使不为宋静妃之事,她娘家徐氏与对方家族结下的梁子,耗完几代人都未必解得开。
“你记住,这偌大的京师,世家皆是狼虎之辈,宋徐两家虽无害人之心,难防其他人不怀好意!莫要像你姑姑那般,等到对手欺上头来,惟有束手就擒,毫无还击之力!”
宋牧桥悚然一惊,他本以为躲在白芨巷,远离宫中纷扰,安心与母亲粗茶淡饭度日便没了后顾之忧。
既然杨缶能找上门来,难保没有其他人觊觎张意勍托付之物,谋夺算计够喝一壶了,后背细细密密渗出了冷汗。
徐裳见他有所畏惧,叹了口气道:“你莫慌,京师中尚有可信之人,至少奉朔侯府始终站在我们这边,要跟谁多亲近,就不必为娘多说了罢!”
一提到奉朔侯府,她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幕儿时场景。
当年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少女,寡言少语稳重果敢的少年,他们五更晨起便在校场练武,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弟子。
那名少女是她大姐徐霓,少年则成为驻守北疆的征虏将军,后来又成了宸国史上少有的异姓王侯。
倘若当年姐姐嫁给叶靖渊该有多好啊,徐裳忍不住作如是想,即使他们后来际遇南辕北辙,千头万绪总也离不开两家故旧,这何尝不是宿缘。
逛完街市回来,慕灵悄悄拉了拉李浔衣袖问:“浔姐姐,刚才那人借书给你,七日后真去取么?”
叶韫不由走快几步跟上,全神贯注竖起耳朵听。
李浔瞥见背后跟着那人,故意压低声音道:“我想去,你肯相陪么?”
她纯属有意气气叶韫,省得他下次挡在面前替她回绝,还一口一个“舍妹”。
慕灵歪了歪头沉吟一番,轻快道:“当然陪!咱们要不甩开韫哥哥,他太碍事了!”
两个小姑娘相视而笑,叽叽咕咕闹作一团。
叶韫满脸黑线,颇有些怏怏不乐,不知为何他对杨缶莫名有了敌意,翩翩贵公子知文识礼自成风雅,怕是再容易令姑娘们动心不过了。
他自知性子清冷,除了与李浔相识相知外,极少与其他女子打交道,更不知她们平日喜欢什么,嫌恶什么,毕竟他也毫不在意。
不过言归正题,叶韫对杨缶身份起了疑。
据他所知,京师中“杨”非大姓,亦无名流士族,该不会此人报的是假名,意在同他一样掩盖身份?
他想问翟季,弗届卫对京师了如指掌,就像报菜名一般熟稔,可近来翟季鲜少在人前露面,许是接了什么任务。
打听人说易不易,犹如大海捞针,说难不难,谜底就在身边。
赵管家听到他聊起杨缶这个名字,使劲回忆了一阵,眼神放光急急说道:“原来是他!倒是没胡诌名字,隐去了姓氏而已!”
隐去姓氏?叶韫茫然以对,赵管家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解释道:“他本姓柳,杨缶才是名字,柳杨缶,柳尚书庶子,上头还有个嫡姐柳荔珊……小侯爷,你在何处碰到他的?”
“就在海棠书肆,他坐在那里饮茶,主动打了招呼。”
赵管家沉吟道:“他生母出身卑微,故不大抛头露面,整个京师知其名者寥寥,这次偶遇怕不是巧合!”
叶韫心想,若是柳尚书之子,柳贤妃岂不是他亲姑姑,不正是李浔与申狸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么一来,倒是复杂多了。
果然,好个柳杨缶,竟是有备而来,不得不防。
叶韫当下赶着去告诉李浔,不料父亲在不远处唤他:“韫儿,随我去趟郎奚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