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兴化二十五年

    “夫人!小姐!将军回来了!”只见一老妇人正疾走情绪激动的呼喊着,院子里身着青色对襟襦裙的女子正在舞剑,身姿宛如耳上坠着得明黄色的蝴蝶耳饰,在空中起舞翻飞。听见这一消息连忙放下手中的剑,跑向那老媪,“所言当真,祖父真的回来了吗?”

    “真的!真的!我这老妇的话小姐怎么能不相信呢?”

    听见家奴的担保,李央放下手中的剑急匆匆地朝着正厅跑去,身后的母亲张氏忙不迭地招手道:“慢点!央央!小心摔着。”

    “知道了,母亲。”

    前头着急着见到祖父的李央也顾不着身后母亲的提醒。赶到正厅便见到坐在正堂的祖母王氏,“祖母,祖父和大哥回来了吗?”

    老太太见着面前着急赶来,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李央笑了笑,“看给我们家央央着急的哟,刚刚报信的人来说你祖父一群人已经进城门,正往正阳街来了。”说毕,李央双手扶着老太太的肩膀往正门走去,“祖母,您说这次祖父他们打了胜战圣上会有什么赏赐呢?”

    身旁的祖母拍了拍央央的手道:“圣上会有什么赏赐我这一老妇怎会知,毕竟圣心不可推测啊!”听完祖母的话李央乖乖地站在一旁心里嘀咕着:真的是圣心不可预测。沉思片刻,“哒哒哒”的马蹄声从北街传了过来,李央伸着脑袋一看,果然祖父一群人骑马而来,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路两旁不知什么时候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都在欢呼着李将军一家得胜归来。热闹地整条街都在震颤。

    “看呐,李大将军年过古稀还能带领着李家的壮年们打胜战,真的是运筹帷幄啊!”

    “李将军一家真的是骁勇善战,值得赞颂”

    “李家郎君,好生俊俏!”

    “真的又为大仁拿下一座城池!”

    “听说有次战役打得十分艰险,前线的突进不了,后方的粮草也消耗殆尽。”人群中有人说道。

    另一人附和道“对!对!对!听说就是李家大郎,李家大郎李柏宇和那个谁带一小队人马突出重围。”

    “那个谁是谁啊?”人群中的其他人道。

    “宋序!宋序你都不知道?平阳王,平阳公主所身之子。”

    人群中的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一声奇怪的疑问,让整个人群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是和谁生的?”

    “是哪个野男人吧!”一句话顿时引爆人群,掀起一阵哄笑。

    人群中有人插话道:“你们再想想,为何平阳公主死后,他的儿子为何会被封为平阳王?这不合礼制。”  流言蜚语犹如毒蛇吐着蛇信子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马儿行进到这,一位身着铠甲,黑发高高束的男儿稳稳停在了刚刚嬉笑的人群中,手里拿着的银枪往地上一顿,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众人看见了来人是李家大郎李柏宇也都讪讪地闭了嘴。

    身后跟着的男子,身形清瘦,眼神淡漠,似乎没有将刚刚人群中的讨论放在心上,单手持着缰绳,策马缓慢前行。

    伸着头张望的李央朝着祖父行进的方向招了招手,“颂儿!快看!大哥回来了。”当然李央翘首看的不只是他的大哥还有在大哥身旁的宋序。安静着沉默着也正朝着这个方向看来。

    处在队伍前段的李柏宇驾着马快速前进,“祖父!我看见央央了。”

    “你看你这小子,能不能稳重一点!”看着自己不着调的孙儿李柏宇驾马脱离了队伍道,“像个什么样?”说完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央央!”快马加鞭赶过来的李柏宇对着站在正门口的小人喊道,“可有想念大哥?看我们家的央央都瘦了,也长高了。”

    看着如今长成大姑娘的李央,心里不乏感慨,小的时候还只是扎着两个小揪揪,哭着跟在身后要糖的小孩。

    “对了,走之前哥给你的剑谱你学会了没?”

    李央看着一说话就停不下来的哥哥,眉眼含笑,“大哥,你的话怎还是如此之多,想啦!也瘦了,也高了。”

    “剑谱的话......你妹我呀当然全部练完啦!”说着身旁的李颂弱弱的开口道:“大哥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对于这不太有印象的大哥,李颂有点怵,因为李柏宇足足有他的两倍高,看着他也就只能伸着脖子仰头看,再高一点他就要仰头仰地撅了过去。

    “颂儿,乖!”李柏宇顺带着狠狠捏着他的小脸。李颂默默得站在角落摸着被捏得通红的小脸。

    “大哥,能不能捏我脸不要那么用力!”李颂嘟囔完李柏宇仿佛没听见一般。

    “哥,你们行军打仗途中,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李央站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还没说完又被另一声呼唤给吸引了注意力,“央儿!”

    看着面前的人,满头银发,充满疲倦的眼神里散发着一丝亮光。心底的酸涩涌上心头,眼角的泪再也抑制不住,飞身扑在李忠的怀里道:“祖父!”

    “欸呀!我们的央儿长大了!”李忠欣慰地摸着李央的发顶喃喃道。

    随即李忠也不忘朝着面前穿着绛紫长袍,耳上坠着碧绿珠的人道:“夫人!”

    站在正中央的王氏,更是喜不自禁,“好啦,咱们一大家子都回来了,进来再说吧。”

    人群末尾的宋序,正准备离开被即将进门的李忠叫住了,“序儿,别走了,进来吧!”

    “李叔伯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站在正厅,全家人的视线全都朝着中央的坐着的祖父李忠,“此次的能够得胜归来,得亏柏宇和序儿,咱们家真的是后继有人啊......”

    李央用手肘戳了戳身旁的李柏宇:“看不出来呀哥。”

    李柏宇一脸骄傲地说:“当然,你哥我是谁?”

    “你当之无愧的榜样!”

    “是的是的,哥你厉害!但是我没想到宋序也那么厉害!”

    “什么宋序?那你也是你哥哥,要叫宋序哥哥。”

    “好的,小序,小时候都在一块玩,干嘛那么生分嘛!”

    “但是宋序小的时候来我家,每天都是药不离口,三大罐三大罐的喝。很难想象有如此实力。”李央惊讶道。

    李柏宇满脸骄傲着说:“看,你就小瞧人家,宋序可能没你哥那么健壮,但是宋序人家有脑子呀?宋序的才智加上你哥的武力。所向披靡。”

    李央看着自己大哥自吹自擂的模样,无言地朝着他翻了翻白眼。

    就只有李颂连忙在旁边附和道:“大哥,真厉害!”

    同时李央的视线转移到自己正对面的宋序,心里思忖着:这场战役整整打了三年,不谈北方的环境恶劣,光是后方的粮草和援兵都不能及时支援上,可以看出这场战打的是有多么艰险。心里想着也不知道他的小身板怎么样了,不知不觉盯了宋序看了很久。

    对面的宋序感受到来自对面的视线看了回去,不知道对面的李央盯着自己看了多久,似乎是在发呆思考着什么,眼底浮出别人都察觉不到的淡淡的笑意。

    醒神的李央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看着对方也看了过来,有种被抓包的感觉,腾的脸色迅速蹿红,挪开了自己的脸,浑身不自在的忸怩,只得坐直身子继续听祖父讲话。

    “行军打仗号召千军,卓越的领导力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

    话还没有说完,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家奴立刻上前来禀报:“将军,宫里来了人!”

    话毕,正坐在正厅李忠等人,往正门赶去。

    “臣李忠叩见苏公公。”

    苏公公挥了挥手道:“李将军也不必多礼。本官奉陛下口谕,就里将军得胜归来,到宫中受赏。”

    “臣遵旨!”叩完礼,李忠恭敬地对着苏公公道:“辛苦苏公公传来口谕。”

    刚到家的几人板凳还没坐热,便匆匆去觐见圣上。

    “平阳王,陛下也想见见你。”转头离开的苏公公像是想起什么,最后回来提醒了一句。

    ---

    勤政殿

    李忠一家叩于殿前。

    皇帝坐于高堂道:“李将军不必如此多礼,现如今能得鹿城,你们李家儿郎可真是智勇双全啊!”

    殿下李忠也不敢居功自傲,“陛下过誉了,莫不是平阳王以身试险诱敌深入,我们也不可能找到破绽。”

    皇帝视线也不禁朝宋序看了看,面上不可多得的赞赏,“欸,李将军,过谦了,柏宇也实力不凡啊!”说完眼神在俩人间逡巡。

    “现如今李将军能够得胜归来,功不可没,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李忠紧了紧面前合住的双手,眼神里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心,“臣,年岁已高,请陛下允许臣能够告老回乡,颐养天年。”

    大殿,片刻沉默。

    “嗯...朕缺了李将军这一肱股之臣,如何还能继续拓展我大仁的版图呢?”,皇帝一本正经坐在高位上,与生俱来的威仪,言语中更是不容置喙。

    “臣、已无力......”李忠站直的身子,垂了下去。

    “大将军,那你让朕如何是好?”

    “臣......”

    见李忠心意已决,皇帝也即刻发话,语气中也带着不容质疑,“好了,那就这样,即刻起册封李忠之孙,为车骑大将军,望汝守疆卫土,不辱使命。”

    殿前李柏宇对于突出其来的册封连忙叩首道:“圣上隆恩,臣定当以一腔热血,保卫我大仁江山千秋万代!”只有身旁的李忠,垂下的身体更低了。

    坐在高堂上的皇帝扫视一圈,面无神色,想着尽快交代清楚事情,“对了!朕要为了犒赏你们得胜归来,三日后在宫中举办赏菊宴,众爱卿记得参加。都可以退下了。”

    群臣退下之际,皇帝松了松按压脑袋的手,“平阳王!记得留下!”

章节目录

时亦未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越清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越清a并收藏时亦未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