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殿前冷冷清清,独站着一位着圆领窄袖长袍,袖口处绣着银丝云纹,身形清瘦的男子。其他人都已被皇帝给遣走。

    “序儿,三年不见,瘦了!”

    宋序面无表情,唯独身侧半握的拳头紧了紧,“多谢陛下关心。”

    皇帝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威严,探究道,“序儿,跟在李将军旁边可学到了什么?”

    “陛下,臣在军中学到了行军调遣,虽不如李将军那般。”殿前的人如实回答道。

    “嗯?序儿自谦了,朕认为你比那李家大郎更甚。”皇帝道,似是有什么想了起来,“对了过几天就是你母亲的忌日...算了提这个作甚。”

    “序儿,你身体可还好?”

    “多谢陛下记挂。”

    一问一答间,沉默在这之间蔓延。殿下的人字字珠玑,没有多说半句。

    “你这孩子,想着和你多聊聊...”

    皇帝原本悬在龙椅上的手,紧紧按在了腿上,“那,序儿,可想要什么赏赐?”

    “臣,是有个不情之请,但还是希望陛下把这个赏赐保留着,下次臣再来讨赏。”

    皇帝一脸兴味,似是有些疑惑,“什么赏赐还得留着下次...算了朕给你保留着。”

    “多谢陛下体恤,若无其他要事,臣当告退!”宋序道。

    皇帝见殿下站着的宋序去意已决,也无其他理由再去挽留,挥了挥手,“好,去吧。”

    话毕,宋序行告退之礼,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李柏宇站在宫外等待着,远远地见着了宋序的身影也朝着门外走来,挥了挥手,“宋序!宋序!宋序!”

    远处的宋序见着了,刚刚焦急的脚步,也放慢了下来,朝着李柏宇的方向走去。站在面前的李柏宇似是有些无奈,皱着眉头,“祖父说要一家人好好吃顿饭,来不来?”

    宋序眼里的光闪了闪,嘴唇欲张未张,好像嗫嚅着什么,但又什么都没有说。身旁的李柏宇好不讲究,一把揽住宋序道:“一个大男人磨磨唧唧,你在我家吃的饭还少吗?有哪次少了你一顿吗?走回家吃饭!”

    天色昏黄,路面上映着落日投射下来的黑色树影,风一吹,簌簌作响。晚上路上行人少了许多,安静地只剩马车在路上行进的声音。

    府门灯影下站着两人。正欲下车掀开车帘的祖父眸光一转,“央央,站这干嘛?为何不进屋等着?”

    看见来人一下马车,李央踏着小碎步上前,“祖父!可总算回来了,祖母今日可是亲自下厨,做了你和祖父最爱的炙羊肉。”

    “是吗?乖央央,看来今晚我得大饱口福了。”看着眼前女孩,祖父一直板着的脸也松了松,露出了笑意。

    ---

    许是久未归家几个小辈们凑在一块讲话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哥!”一旁乖乖坐着的李颂满脸好奇地问道,“你还未与我们讲你们在北方发生有趣的事呢?”

    李柏宇看着李颂满眼好奇的样子,一脸神秘地对众人说:“其实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什么!”李颂立即捂住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小点,满脸是止不住的惊讶,“什么?我们要不要去告诉母亲?”

    正厅台阶前的空气瞬间凝固,就在李颂以为事情很严重的时候,“噗哈哈哈”坐在台阶上的李央发生了爆笑,随即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得亏闲暇时,李央爱看一些民间志异的本子,要不然肯定会像李颂那样被李柏宇这故弄玄虚的样子给骗到。

    就在李颂像个丈二和尚摸不出头脑的时候,见大家哄堂大笑,顿时惊醒自己原来是被骗了,窘迫地躲进了李央的怀里。

    宋序背靠着门框双手环抱胸前,静静听着他们交流。但目光一直在李央身上逡巡,被女孩满脸的笑意感染,内心的暖流溢满横流,眼神也变得温柔。但是见到李颂钻进李央怀里的那一瞬,站直了身,走向李央在她身旁坐了下来,对着李颂道:“这世界哪有什么一模一样的人,除非是双生子。”

    听见宋序说完,李颂从李央的怀里抬起头来,“那...那真是双生子吗?”

    “并不是,未曾闻李夫人头胎是双生子。”宋序的目光转移到李央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转移到李柏宇身上,“颂儿,你再听听你哥哥后续是怎么回事?”

    李央看着宋序看过来的目光脸热,为了不让人发觉自己的不自然,扭头问了身旁的李柏宇:“大哥,赶紧告诉颂儿吧!”

    李柏宇低头对李颂认真道:“其实就是民间的小把戏,用人皮或者是其他材料制成的人皮面具附在脸上。想模仿什么人,就照着那个人的样子制作,达到骗人的效果。”

    “那他为什么要假扮成大哥的样子”李颂不甚了解,于是又问,“那怎么被发现的?”

    “他假扮成你大哥的样子当然是为了探取情报。”李柏宇看着自家弟弟一脸疑惑可爱的模样,轻手拍了拍李颂的头道,“至于他是怎么被发现的,你可以问问宋序哥哥,他是当事人。”

    李颂伸出他的小头,眼神有丝丝胆怯地问道“宋序哥哥,你是怎么发现的?”

    宋序的目光越过李央,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身形不一样,你大哥走路身姿没有那么正派。”

    突然身旁的李央低声笑了起来,眼睛像湖里倒映的月牙,闪闪亮亮,“宋序哥哥,可真厉害呀,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是自归家以来李央第一次与他说话,心里的欢喜要溢满,但是脸上的表情没有一动容,沉静带着丝疏离,“谢谢,央央。”

    看着眼前的人目光顿了顿,笑意逐渐消散,有点强颜欢笑。李央不太满意他如此回答,以前也是一直玩耍的朋友,怎么三年回来就生疏了,她希望他能够笑着回答道,她希望他能够还像小时候那般。

    “宋序!什么叫作我走路姿势没那么正派?宋序!”李柏宇质问道,“颂儿,央央,别听他胡说。”

    面对对如此颂儿和央央听不进怎样的解释,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似乎事实就是如此,他们的大哥的确不是个正派的人。

    便赶紧站起身来抱紧颂儿进了屋。屋里的长辈都在谈笑风生,大人们都饮了些酒,脸颊上满是红光。似乎是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场景了,李央眼眶有点湿润,牵着李颂的手跑向祖父,从背后将他环抱住。同桌上的长辈都笑了起来,坐着的李忠也是笑意直达眼底拍了拍环在面前的手,“央央,怎么了?”

    李央喃喃道:“祖父,什么时候能够不去带兵打仗?”

    “保卫国家是士兵的职责,但服从命令则是士兵的天职。”李忠思考片刻,神情严肃,“就算不是我,也还有其他人。总有个人要站出来不是吗?”

    李央就这样听着祖父的话,“那我们不可以自私一点吗?”

    李忠无可奈何轻叹了口气,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即便祖父什么也没说李央也知道祖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他小的时候是怎么教我的,他教会自己要正直、勇敢、善良唯独没有教自己自私,可是人就是得适时的自私点,不然被人生吞活剥了怎么办。但无论李央说什么他祖父还会说,家国面前没有私情。

    刚进来的宋序和李柏宇找个了靠近地方坐下,当然听见了李央和祖父的谈话,李柏宇自然的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只有宋序盯着李央身影,黑眸在烛光下晃着光。

    “好了,天也不早了,这宴席散了吧!”祖父李忠对着大家道。

    席散了之后,母亲张兰英担忧道:“央央,你不该,这样问你祖父。”

    问答没有获得回应,只有李央沉默低下头的脑袋。身旁的李颂摇了摇姐姐的手,“姐,你说,你以后要上战场吗?”

    听见这个问题,李央似乎也被困惑住,却被随口一答:“哪有女子上战场的。”

    “那就由我们男儿来保护你吧”李颂道。

    听完弟弟的回答,李央醍醐灌顶,想着收回刚刚的话,又恨自己心直口快,谁说女子不能上战场。也明白了祖父为何不答,他以一己之身护着整个家。

    对着身旁的母亲作了个揖礼:“好的,我知道了母亲!”同时招呼母亲身旁的随从彩云将李颂带回去休息。

    自己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闺房,将院里的茗烟招呼上来:“茗烟,帮我准备些轻快的衣服。找适合练武的一些,明天就要。”顺带来了句:“给你自己也准备些,从我的月例里扣”

    “啊!好的小姐。”茗烟惊恐道,平时她家小姐练武是挺勤的这会还要带上自己真的是死到临头了。

    ---

    李柏宇对着身旁一直安静的宋序戳了戳:“走吧,别在这坐着了。你的房间还给你留着呢。”

    说完,打了个哈欠,满脸困意的独留宋序一人。

    夜半虫鸣声渐止,四周静悄悄,院子里的树叶也停止了摇曳,只剩一轮玄月挥洒月光于高墙之上。

    借着月光往房间看,宋序端坐于木几前,桌上摆着一杯清茶,杯中映着月光。宋序一只手握着茶杯,手背上透着青色的血管,白皙修长手指在杯侧慢慢摩挲。仔细看不难发现手上戴着一条粗糙的手串,是根麻绳串着珠子。粗糙麻绳上的毛刺被抚平,再仔细瞧,绳子上串着的那颗珠子,是一颗暗红色的朱砂,从样子来看可以看得出来原本是有棱有角的六棱体,看着珠子被磨损程度仿佛戴了很久。

    宋序看了眼旁边水钟,将杯中的清茶一饮而尽。起身穿上夜行衣,手脚迅速翻越高墙,安稳落地,顺手拂了拂自己的衣袖上沾染的灰尘,转身离开,直至与黑夜融为一体。

章节目录

时亦未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越清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越清a并收藏时亦未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