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整夜的雨在破晓时分渐渐小了下来,只能看见银色的细线在空中划过,天边的光亮仍然被乌云盖着,阴沉沉的一片。
但甭管怎样的天气,人都得为生活奔波,所以冒着雨出门的人并不少。瑞临客栈此时更是聚集了不少商队,昨夜暴雨,山路不好走,这向来冷清的小客栈因此得了好处,生意爆满。
小二长居深山,别的本领没有,却很擅长识天气,毕竟这关乎他们的生计,他朝外头仔细瞧了会儿。乌云还未散去,且这一片区域的云颜色要比其它地方阴沉许多,估计等会还会有一阵暴雨。
瞅见有镖局准备离开,他连忙跑了过去,“客官,待会估计还会有一场暴雨,这山路崎岖泥泞,还是莫急这一时。不过我估摸着午时就会放晴了,那时再赶路要安全些。”
镖局的头儿管不了这么多,手一挥,虽是苦着脸说,但语气却隐隐有些自豪,“昨日已经耽搁了许久,再耽搁恐怕我这脑袋都要保不住喽。”
说完,便领着一队人浩浩荡荡地往外走去,那飞扬的旗帜上,写着“滕炎镖局”,众人一瞧,免不了一阵八卦。
“连滕炎镖局都请动了,这东家好大的手笔啊。”一个瘦高的男人喝了口茶,感叹道。
“你莫不是不知道他是给谁送寿礼吧。”络腮胡壮汉嗤笑了一声,用口型比了个名字,其他人见状,神情瞬间变了。
另一桌坐着的也是位五大三粗的镖师,不仅对传说中的“天下第一镖局”多有不服,对他们这副惺惺作态的模样更是不耻。他冷哼一声,说:“江湖上早就流传已久,这总镖头和当今贵妃有些交情,怎么各位像失忆了般?还是说是故意在这打哑谜,连这是贵妃送给皇上的寿礼都装模做样认不出来了。”
在场的都是商队和镖局,常在多地辗转,各方面的事自然都知晓一二,但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来是不清楚其他人的底细,唯恐祸从口出,这二来嘛,他们这一群人精,最擅长的就是套别人的话,巴不得谁再透露点更隐秘的信息才好。
恰巧这壮镖师刚进行,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一向心直口快,瞧见他们这副模样只觉得腌臜。
被人这么直白地指了出来,还明里暗里地讽了一道,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气氛一度冷了下来,小二见状,赶紧转移话题,满脸堆笑地说:“近几日商队和镖局比往常多了不少,估摸着都是进京的吧,不知京城的生意可还好做?”
小二这么一提,众人也想起了此番赶路的正事来,便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其他人互换信息。京城潮流多变,可能今日被众人追捧的玩意儿,过几日就一落千丈了,所以他们得多多探听消息,生意才能好做些。且,天子寿辰,与民同乐,所以这个时期的生意往往最是火爆,倘若能同宫里的哪位贵人搭上线,那荣华富贵自然是享不尽的。
在七嘴八舌的闲聊里,一个中年男人摸了摸他莫须有的胡须,故作深深,抛出了个与此情此景格格不入的问题。
“不知今年,那位公主可会露面?”
众人皆是一愣,当今圣上子嗣不多,只有两男一女,太子裴远骞,益王裴霁同,以及他们谈论的这一位惊华公主??裴晞愈。前两位都好生在宫里伴着,唯独这位公主在十二岁时便以休养身体为由送去了通州,整整四年没有消息传回,无声无息,倒像是......
“听闻那公主身体一直不好,贪玩摔下悬崖,命悬一线,赶去通州求医这才耽误了许多年。”一个圆脸大叔出声打断了其他人乱飞的思绪。
“依我看呐,公主露面又能如何?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还身患腿疾,要不是有这公主的身份,怕早就被豺狼野豹给吃了。”
“该是这小娃娃命格太弱,担不住‘惊华’这样的封号。”
.......
刚才还忌惮着不敢谈论皇室的人,此时倒是脱下了伪装,开始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知道的“秘闻”,看来这皇室中人,在百姓中的地位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
小二将抹布搭在肩上,殷勤地给“口若悬河”的客人们端茶倒水,忽然,他的耳朵动了动,马蹄声停在客栈附近,他便立马朝门口走去。
走进来三位带着帷帽,纤细高挑的客人,为首的是一名穿着玄衣,侠客打扮的少年郎,身后的两位姑娘,一位身着鹅黄色上袄,一位一身月白色锦袍。
小二赶紧笑脸相迎,“几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为首的男子开口,“不住店,把你们这儿的招牌菜上上来,再来一盏最好的茶水。”
听这人的口音像是乡野山村里出来的,但穿着打扮又都是上好的料子,饶是小二这个人精也摸不准对方的身份。
“好嘞,客官你们这边请。”小二笑着招呼几人,一路弯着腰引人落座。
那位月白色姑娘身上有着十分明显的草药味儿,从坐下那一刻就开始咳嗽,连吃了几颗药丸也不见缓解。
“昨夜一场大雨,这倒春寒来得就更猛了些,客官们赶路还得多穿些才是。”小二递了杯姜茶给她。
“谢谢,有劳了。”这姑娘的声音和打扮一样,十分清冷,语气中还带着久病未愈的虚弱,听得人忍不住怜爱。
从三人进屋起,其他人就噤了声,尤其是这姑娘一通咳嗽,他们便都望了过去。只是三人落座,甭管是吃饭还是喝茶,都是从帷帽下送进去,压根瞧不见他们的脸。众人虽然觉得稀奇,但瞧来瞧去实在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便收回了视线。
“刚才我进门时,就听见他们在说殿下的坏话,现在又毫不收敛地打量,实在是欺人太甚。”鹅黄色小姑娘愤愤不平地开口。
在少年郎想要拔剑起身的时候,月白色姑娘按住他的手腕,摇了摇头,“尚未安定下来,切莫在此处生事。”
来人正是那群大汉口中“无用的殿下” ——裴晞愈。
“你们听说了吗?”聊得最欢的圆脸大叔站起来,等所有人都朝他看过来时,他才心满意足地开口,“惊华公主,要回京了。”
哪怕是平静的湖面,扔一块小石子都会有波澜,何况他们正讨论的热火朝天,无异于是给灶火多加了一把柴,让话题烧的更猛烈一些。
“回京?这么说公主的病是好了?”
“哎呀愚蠢至极,公主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好,你当通州那揭老还真是神医啊。”
“既然身体还未痊愈,急着回京做甚?倘若是特意赶回来为皇上祝寿,但她一个病秧子,说些长命百岁的祝福话是不是太过滑稽了些。”
众人闻言大笑了起来。
“你这说的倒是父女情深,我看呐,该是这公主远在他乡,日日都害怕圣上忘了有她这么一位女儿,这才赶紧回来昭告天下,她还活着,八成是想趁自己死之前多捞一些好处呢。”
“若是她空占一个公主之名,到头来客死他乡,才是可笑至极吧,哈哈哈哈哈。”
最后一人的笑还未止住,便听见砰的一声,四面的窗户都被关了起来。
玄色少年郎站起来抱拳,毫无歉意地道歉,“抱歉,我家小姐身子骨不好,吹不得冷风,还望各位海涵。”
这话说得十分霸道,这屋子这么多人,就为了一个小姑娘,把所有窗户都关了,实在是毫无道理。但他们也听见了那一声重响,没有深厚的内力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不清楚对方的实力,便只能忍气吞声,不服气又忌惮地看着他们三人。
“总算做了件好事。”鹅黄色小姑娘说。
少年郎坐下,很不客气地说:“呵,你以为谁都像你老匪一样当个缩头乌龟?”
鹅黄色小姑娘名叫步斐,并不是他所称呼的什么“老匪”,难听至极。她怒气冲冲地说:“贺子勰你就是嫉妒我,嫉妒娘娘给我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听到她说娘娘的时候,裴晞愈才有了些许反应,她出声打断还欲斗嘴的两人,“都吃饭吧,待会还得赶路呢。”
二人闻言,都安安分分地说了声“是”。
门外果然下起大雨,电闪雷鸣,众人也没了说话的兴趣,不少人回房休息,等着赶路的就在下边要了壶茶,慢慢地品着。
小二估摸的不错,还未到午时,雨便停歇了,远处的太阳也从云层中露了出来。
三人吃饱喝足,贺子勰将一锭银子“啪”地一下放在桌上,冲小二喊道,“饭菜可口,茶水甘醇,只是这一同吃饭的人,实在是令人倒胃口得很。”
他们在小二的赔笑声和其他人不满的视线中走了出去。
下过雨的山路和泥地无异,被人为开辟出来的小道并不平坦,一路上都在颠簸,两侧茂密的枝叶耷拉下来,落了赶路人一身雨水。
光影变幻,日薄西山,黄昏时分,一行人终于到了京都。
贺子勰从马车上一跃而下,衣袂随风飞舞,令牌挂在他的一根手指上,摇晃了好几下,被那守卫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
门卒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冰透无瑕的玉石上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惊华”二字不见人为雕琢之意,与整个构造完美得结合在一起。来人的身份已经十分明了,但小卒却不敢轻易放行,他从未收到上级的指示,这公主又不在宫中许久,莫不是......
门卒的黑眼珠止不住地转,正想着用什么理由搪塞才好,脖子上便架了把开鞘的剑。
“皇室令牌,无人敢冒领。既然知晓里面那位是谁,还不快快放行?”贺子勰将剑压得更重了些,对方的脖子瞬间渗出了血,“还是说你想用自己的人头来给我们欢送一场?”
门卒腿软跪了下去,给令牌举过头顶递了回去,哆哆嗦嗦地说:“小的不敢小的不敢,恭迎公主回京,还望公主大人不计小人过,放....放了小的吧。”他越说越觉得眼前这人的眼睛像淬了毒,快要把自己原地斩立决了。
“无妨,放开他吧。”马车内的女子终于出了声。
贺子勰收回了剑,跳上马车,猛地一挥鞭,马车迅速飞了出去。
门卒惊魂未定,但不敢再耽误,连忙向上级禀报公主回京一事。
从高大的城门踏入京城时,远处最后一抹光芒照在马车上,随着马车的行进影子一直被拉长,直至消失。
京城的欢笑声淹没了马蹄声,山林上马蹄的足迹也被后人覆盖,他们再也没有回头路。
但甭管怎样的天气,人都得为生活奔波,所以冒着雨出门的人并不少。瑞临客栈此时更是聚集了不少商队,昨夜暴雨,山路不好走,这向来冷清的小客栈因此得了好处,生意爆满。
小二长居深山,别的本领没有,却很擅长识天气,毕竟这关乎他们的生计,他朝外头仔细瞧了会儿。乌云还未散去,且这一片区域的云颜色要比其它地方阴沉许多,估计等会还会有一阵暴雨。
瞅见有镖局准备离开,他连忙跑了过去,“客官,待会估计还会有一场暴雨,这山路崎岖泥泞,还是莫急这一时。不过我估摸着午时就会放晴了,那时再赶路要安全些。”
镖局的头儿管不了这么多,手一挥,虽是苦着脸说,但语气却隐隐有些自豪,“昨日已经耽搁了许久,再耽搁恐怕我这脑袋都要保不住喽。”
说完,便领着一队人浩浩荡荡地往外走去,那飞扬的旗帜上,写着“滕炎镖局”,众人一瞧,免不了一阵八卦。
“连滕炎镖局都请动了,这东家好大的手笔啊。”一个瘦高的男人喝了口茶,感叹道。
“你莫不是不知道他是给谁送寿礼吧。”络腮胡壮汉嗤笑了一声,用口型比了个名字,其他人见状,神情瞬间变了。
另一桌坐着的也是位五大三粗的镖师,不仅对传说中的“天下第一镖局”多有不服,对他们这副惺惺作态的模样更是不耻。他冷哼一声,说:“江湖上早就流传已久,这总镖头和当今贵妃有些交情,怎么各位像失忆了般?还是说是故意在这打哑谜,连这是贵妃送给皇上的寿礼都装模做样认不出来了。”
在场的都是商队和镖局,常在多地辗转,各方面的事自然都知晓一二,但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来是不清楚其他人的底细,唯恐祸从口出,这二来嘛,他们这一群人精,最擅长的就是套别人的话,巴不得谁再透露点更隐秘的信息才好。
恰巧这壮镖师刚进行,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一向心直口快,瞧见他们这副模样只觉得腌臜。
被人这么直白地指了出来,还明里暗里地讽了一道,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气氛一度冷了下来,小二见状,赶紧转移话题,满脸堆笑地说:“近几日商队和镖局比往常多了不少,估摸着都是进京的吧,不知京城的生意可还好做?”
小二这么一提,众人也想起了此番赶路的正事来,便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其他人互换信息。京城潮流多变,可能今日被众人追捧的玩意儿,过几日就一落千丈了,所以他们得多多探听消息,生意才能好做些。且,天子寿辰,与民同乐,所以这个时期的生意往往最是火爆,倘若能同宫里的哪位贵人搭上线,那荣华富贵自然是享不尽的。
在七嘴八舌的闲聊里,一个中年男人摸了摸他莫须有的胡须,故作深深,抛出了个与此情此景格格不入的问题。
“不知今年,那位公主可会露面?”
众人皆是一愣,当今圣上子嗣不多,只有两男一女,太子裴远骞,益王裴霁同,以及他们谈论的这一位惊华公主??裴晞愈。前两位都好生在宫里伴着,唯独这位公主在十二岁时便以休养身体为由送去了通州,整整四年没有消息传回,无声无息,倒像是......
“听闻那公主身体一直不好,贪玩摔下悬崖,命悬一线,赶去通州求医这才耽误了许多年。”一个圆脸大叔出声打断了其他人乱飞的思绪。
“依我看呐,公主露面又能如何?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还身患腿疾,要不是有这公主的身份,怕早就被豺狼野豹给吃了。”
“该是这小娃娃命格太弱,担不住‘惊华’这样的封号。”
.......
刚才还忌惮着不敢谈论皇室的人,此时倒是脱下了伪装,开始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知道的“秘闻”,看来这皇室中人,在百姓中的地位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
小二将抹布搭在肩上,殷勤地给“口若悬河”的客人们端茶倒水,忽然,他的耳朵动了动,马蹄声停在客栈附近,他便立马朝门口走去。
走进来三位带着帷帽,纤细高挑的客人,为首的是一名穿着玄衣,侠客打扮的少年郎,身后的两位姑娘,一位身着鹅黄色上袄,一位一身月白色锦袍。
小二赶紧笑脸相迎,“几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为首的男子开口,“不住店,把你们这儿的招牌菜上上来,再来一盏最好的茶水。”
听这人的口音像是乡野山村里出来的,但穿着打扮又都是上好的料子,饶是小二这个人精也摸不准对方的身份。
“好嘞,客官你们这边请。”小二笑着招呼几人,一路弯着腰引人落座。
那位月白色姑娘身上有着十分明显的草药味儿,从坐下那一刻就开始咳嗽,连吃了几颗药丸也不见缓解。
“昨夜一场大雨,这倒春寒来得就更猛了些,客官们赶路还得多穿些才是。”小二递了杯姜茶给她。
“谢谢,有劳了。”这姑娘的声音和打扮一样,十分清冷,语气中还带着久病未愈的虚弱,听得人忍不住怜爱。
从三人进屋起,其他人就噤了声,尤其是这姑娘一通咳嗽,他们便都望了过去。只是三人落座,甭管是吃饭还是喝茶,都是从帷帽下送进去,压根瞧不见他们的脸。众人虽然觉得稀奇,但瞧来瞧去实在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便收回了视线。
“刚才我进门时,就听见他们在说殿下的坏话,现在又毫不收敛地打量,实在是欺人太甚。”鹅黄色小姑娘愤愤不平地开口。
在少年郎想要拔剑起身的时候,月白色姑娘按住他的手腕,摇了摇头,“尚未安定下来,切莫在此处生事。”
来人正是那群大汉口中“无用的殿下” ——裴晞愈。
“你们听说了吗?”聊得最欢的圆脸大叔站起来,等所有人都朝他看过来时,他才心满意足地开口,“惊华公主,要回京了。”
哪怕是平静的湖面,扔一块小石子都会有波澜,何况他们正讨论的热火朝天,无异于是给灶火多加了一把柴,让话题烧的更猛烈一些。
“回京?这么说公主的病是好了?”
“哎呀愚蠢至极,公主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好,你当通州那揭老还真是神医啊。”
“既然身体还未痊愈,急着回京做甚?倘若是特意赶回来为皇上祝寿,但她一个病秧子,说些长命百岁的祝福话是不是太过滑稽了些。”
众人闻言大笑了起来。
“你这说的倒是父女情深,我看呐,该是这公主远在他乡,日日都害怕圣上忘了有她这么一位女儿,这才赶紧回来昭告天下,她还活着,八成是想趁自己死之前多捞一些好处呢。”
“若是她空占一个公主之名,到头来客死他乡,才是可笑至极吧,哈哈哈哈哈。”
最后一人的笑还未止住,便听见砰的一声,四面的窗户都被关了起来。
玄色少年郎站起来抱拳,毫无歉意地道歉,“抱歉,我家小姐身子骨不好,吹不得冷风,还望各位海涵。”
这话说得十分霸道,这屋子这么多人,就为了一个小姑娘,把所有窗户都关了,实在是毫无道理。但他们也听见了那一声重响,没有深厚的内力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不清楚对方的实力,便只能忍气吞声,不服气又忌惮地看着他们三人。
“总算做了件好事。”鹅黄色小姑娘说。
少年郎坐下,很不客气地说:“呵,你以为谁都像你老匪一样当个缩头乌龟?”
鹅黄色小姑娘名叫步斐,并不是他所称呼的什么“老匪”,难听至极。她怒气冲冲地说:“贺子勰你就是嫉妒我,嫉妒娘娘给我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听到她说娘娘的时候,裴晞愈才有了些许反应,她出声打断还欲斗嘴的两人,“都吃饭吧,待会还得赶路呢。”
二人闻言,都安安分分地说了声“是”。
门外果然下起大雨,电闪雷鸣,众人也没了说话的兴趣,不少人回房休息,等着赶路的就在下边要了壶茶,慢慢地品着。
小二估摸的不错,还未到午时,雨便停歇了,远处的太阳也从云层中露了出来。
三人吃饱喝足,贺子勰将一锭银子“啪”地一下放在桌上,冲小二喊道,“饭菜可口,茶水甘醇,只是这一同吃饭的人,实在是令人倒胃口得很。”
他们在小二的赔笑声和其他人不满的视线中走了出去。
下过雨的山路和泥地无异,被人为开辟出来的小道并不平坦,一路上都在颠簸,两侧茂密的枝叶耷拉下来,落了赶路人一身雨水。
光影变幻,日薄西山,黄昏时分,一行人终于到了京都。
贺子勰从马车上一跃而下,衣袂随风飞舞,令牌挂在他的一根手指上,摇晃了好几下,被那守卫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
门卒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冰透无瑕的玉石上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惊华”二字不见人为雕琢之意,与整个构造完美得结合在一起。来人的身份已经十分明了,但小卒却不敢轻易放行,他从未收到上级的指示,这公主又不在宫中许久,莫不是......
门卒的黑眼珠止不住地转,正想着用什么理由搪塞才好,脖子上便架了把开鞘的剑。
“皇室令牌,无人敢冒领。既然知晓里面那位是谁,还不快快放行?”贺子勰将剑压得更重了些,对方的脖子瞬间渗出了血,“还是说你想用自己的人头来给我们欢送一场?”
门卒腿软跪了下去,给令牌举过头顶递了回去,哆哆嗦嗦地说:“小的不敢小的不敢,恭迎公主回京,还望公主大人不计小人过,放....放了小的吧。”他越说越觉得眼前这人的眼睛像淬了毒,快要把自己原地斩立决了。
“无妨,放开他吧。”马车内的女子终于出了声。
贺子勰收回了剑,跳上马车,猛地一挥鞭,马车迅速飞了出去。
门卒惊魂未定,但不敢再耽误,连忙向上级禀报公主回京一事。
从高大的城门踏入京城时,远处最后一抹光芒照在马车上,随着马车的行进影子一直被拉长,直至消失。
京城的欢笑声淹没了马蹄声,山林上马蹄的足迹也被后人覆盖,他们再也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