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镜中的自己,云漪眸中难掩紧张以及闪过一丝茫然,今日是她出嫁的日子。
镜中女子素肤凝雪,面薄腰纤,往日如云的乌发此时被高高挽起,淡扫蛾眉,琼鼻樱唇,水眸潋滟,一颦一笑摄人心魂。
“小姐,吉时快到了,奴婢们引您出去。”闻言,云漪起身,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往门外方向去……
京畿侯府红绸满布,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但是府内却炸开了锅,
“还没有找到吗!等这兔崽子回来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说话的正是忠肃侯楚耿殷,而他口中的兔崽子自然就是侯府世子楚彧。
“彧儿如此,是否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女人?”于氏担忧道,于氏是楚彧的母亲。
京中某处酒肆中,一约莫十八九岁模样的男子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在他的旁侧则跪了一列身着甲胄的将士。男子瞥了他们一眼,他爹为了找他竟出动了驻扎在京城外的守军。
“少帅,元帅令我等请您回去…”
男子正是逃婚的楚彧,闻言,楚彧只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并没有丝毫要动身的意思,见此情景那为首将士额角直冒冷汗。
僵持许久,楚彧俊逸脸上闪过一丝怒意,眸色暗了暗,倏地起身拂了拂衣裾便朝着酒肆大门而去。
楚彧自幼长于军营,聪颖绝伦,性情飞扬,如今也才十九岁的年纪,未及弱冠,更何况他的心中深处确实还藏有一个人,所以自是抵触这门被安排婚事。
说来这桩婚事确实来得突然,忠肃侯楚耿殷一月前刚大胜北燕凯旋而归,不料却得到消息,天启皇帝肖凌烨欲招忠肃侯世子为驸马,在世人眼中这或许是嘉赏,但楚耿殷知道,成为驸马留在京都,意味着成为皇室的人质,而且…
楚耿殷陷入沉思,因为楚彧并非他亲生,别人或许可以成为天启的驸马,但他不可以。
忠肃侯自然也知,如今他大胜北燕,战功赫赫,民心所向,有功高盖主之嫌,身居高位者向来生性多疑,天启皇自然不例外。所以面对这位多疑的帝王,楚耿殷怎么可能相信,他日不会做出杀鸡取卵的事。
所以楚耿殷夫妇二人只能先发制人,很快便给楚彧说了一门亲事,正是太医院院判云戚连幺女云漪。
楚耿殷自是了解自家儿子的性格,不会乖乖就范,虽然心中也不愿自己儿子就这样草率的奉命成婚,但如今情势所迫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花轿早已停在侯府外,却久久不见人来迎,人群中不断传来一阵阵窃窃私语,而轿辇内的云漪纤手绞着红绸,姝丽的面庞上有着不安,她不知道为什么侯府会选中她,她今年才刚及笄,按年岁门第京都有许多贵女都比她更合适,更何况心慕于这位侯府世子的大有人在,怎会偏偏选她?
她不知道……
楚耿殷看中云家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云院判为人廉正,与朝廷无太多牵扯,二是门第虽不及侯府富贵,但也是诗礼簪缨之族。
为了做戏做全套,所以对外也是宣称云氏女和侯府世子早已私定终身,才定下的这门婚事。纵使天启皇不愿,也要让他无话可说,只能接受这门亲事
云漪思忖之际,突闻轿外一阵骚动…听到轿外围观的百姓的叫嚷,云漪知道是他来了……
喜轿前一高头大马之上是一身着绛色锦服的男子,男子身姿挺拔修长,乌发被高高束起,缀以白玉红绸,更衬其眉眼疏朗俊秀。面若白玉,眼如点漆,泛着一丝亮光,令人心折,只是男子神情此时却清冷至极,俊美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
男子翻身下马,动作潇洒利落,一气呵成,一看便是常年骑马之人,他接过下人递来的弓箭,修长的手搭着弓箭对着面前轿辇连射三箭寓意是驱赶邪气。
随后云漪便由两位老嬷嬷搀着出了轿辇,行了跨鞍礼又跨了火盆,接着又行了三拜礼,云漪任由身旁的嬷嬷搀着走完了全部流程。
婚房设在侯府南苑,离主厅有一段距离,深入府内,云漪只觉得一下子倒是清静了许多,
“世子夫人安心在此等世子前来,老奴先行告退了。”嬷嬷低声说道,随着一道道脚步声,整个屋内便彻底安静下来了。
喜帕下,云漪有些无聊,耳边只传来红烛噼啪的燃烧声。她又想起刚刚在外厅与他并肩行礼的男子,从喜帕下窥见他的身形,虽然隔着喜帕,但她依旧能感受到一丝压迫感,她想他应该身量很高。
对于楚彧这个名字云漪并不陌生,她虽身处深闺,但楚彧太过于耀眼夺目,很难让人不注意。
楚彧出身将门,是忠肃侯楚耿殷独子,三岁能诗,七岁侍上猎,左右开弓,满朝叹服,十三岁随父亲出征,至此从无败绩。尤其是其十五岁亲率镇北军,星夜突袭,直取北燕咽喉之地谷庸关,生擒北燕名将金烈河,且全身而退。一时在整个京都名声大噪。还是孩童的她自然从家中丫鬟小厮口中听说了他的事迹。
突闻外屋一阵骚动声,云漪只觉得身子一僵,是他来了……
“你们都下去吧”楚彧把簇拥他进来的人遣散后,并没有去看端坐在床沿的云漪,直直的走向房中央的乌木桌拿了一杯茶水灌了下去,刚刚在外厅应酬时多喝了几杯,以至于现在有些难受。
喝完后,楚彧看了一眼此时身着凤冠霞帔的他的新娘子,眼睛微眯,眸深如幽潭,忽然出声:
“你不用对我有所希冀,若是以后你我有了心悦之人便和离。你不用担心,在此期间,我不会对你如何,也不会动你分毫…”
楚彧一袭红袍,少了平日里的恣意潇洒倒多了几分矜贵温润之意。只是此时他面色平静如水,声音低沉中也夹着几丝淡漠。纵然他知这门亲事事出有因,不然他也不会回府。但让他突然和一个陌生女子结为夫妇,他难以接受。
云漪闻言一怔,喜帕下的脸色有些惨白,贝齿轻咬朱唇,眸中闪过点点潋滟。
她没有说话……
楚彧见她不说话,也觉得不自在,本想离去,但是理智又将他拉回,若独留她一人就此离去,此事若传回宫中,明日不知又要生出怎样的事端。
楚彧起身绕过屏风,靠窗处有一软塌,楚彧和衣躺下,本就吃多了酒头疼的厉害,没过多久便睡过去了。
云漪见再无声响,自行将喜帕揭下,屋内灯火通明,她起身,却见四下无人,以为他已离去,却见屏风后的榻上有一火红身影,心下了然,也不想靠近他,便走到妆奁前,将繁重的首饰和外衣脱去后也躺下了,她撇过头看向屏风的那头,又想起他刚刚所说的话,心中不由微微一涩,她确有希冀,只是现在什么也不剩了。
这一夜云漪睡得很不安稳……
第二日清晨,云漪一醒,便有婆子丫鬟侍奉在侧,云漪端坐在妆奁旁,身后的婆子丫鬟则面露难色。
云漪自然也注意到了,起身时便往屏风那边看了一眼,他已不在。
“世子夫人,夫人请您去前厅。”
“……?可知是何事?”云漪疑惑,难道是他?今早新妇应向父母长辈敬茶的,新郎怎可缺席。
“昨日三更时宫里急报,侯爷和世子已经入宫去了”丫鬟们都低着头,只有一位年长的婆子回了话解释了缘由。
云漪了然,心下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再问,待梳洗完,便去了前厅见侯府夫人于氏。但云漪一入厅堂便见于氏满面愁容。
见她来,于氏才展颜,
“儿媳见过母亲”云漪躬身行礼。
“快起来”于氏赶忙起身将她扶起。
于氏自是知道昨晚他们并未同房,拉着她的手拍了拍,眼中有亏欠和怜爱,对这个儿媳妇她是满意的。
“昨日彧儿糊涂,差点误了良辰,这小子打小就跟着他老子四处征战,男女之事半点不通,也不知道疼人,希望你莫怪,待他回来,我定饶不了他。”
于氏自顾自的说着,云漪闻言俏脸微红,接着又摇了摇头。
于氏见她脸皮薄,微微一笑也没再多说。
云漪又想起昨夜他说的那句话,若寻到心悦之人便和离吗?云漪在心中喃喃自语,若是如此也很好。
…………
镜中女子素肤凝雪,面薄腰纤,往日如云的乌发此时被高高挽起,淡扫蛾眉,琼鼻樱唇,水眸潋滟,一颦一笑摄人心魂。
“小姐,吉时快到了,奴婢们引您出去。”闻言,云漪起身,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往门外方向去……
京畿侯府红绸满布,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但是府内却炸开了锅,
“还没有找到吗!等这兔崽子回来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说话的正是忠肃侯楚耿殷,而他口中的兔崽子自然就是侯府世子楚彧。
“彧儿如此,是否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女人?”于氏担忧道,于氏是楚彧的母亲。
京中某处酒肆中,一约莫十八九岁模样的男子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在他的旁侧则跪了一列身着甲胄的将士。男子瞥了他们一眼,他爹为了找他竟出动了驻扎在京城外的守军。
“少帅,元帅令我等请您回去…”
男子正是逃婚的楚彧,闻言,楚彧只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并没有丝毫要动身的意思,见此情景那为首将士额角直冒冷汗。
僵持许久,楚彧俊逸脸上闪过一丝怒意,眸色暗了暗,倏地起身拂了拂衣裾便朝着酒肆大门而去。
楚彧自幼长于军营,聪颖绝伦,性情飞扬,如今也才十九岁的年纪,未及弱冠,更何况他的心中深处确实还藏有一个人,所以自是抵触这门被安排婚事。
说来这桩婚事确实来得突然,忠肃侯楚耿殷一月前刚大胜北燕凯旋而归,不料却得到消息,天启皇帝肖凌烨欲招忠肃侯世子为驸马,在世人眼中这或许是嘉赏,但楚耿殷知道,成为驸马留在京都,意味着成为皇室的人质,而且…
楚耿殷陷入沉思,因为楚彧并非他亲生,别人或许可以成为天启的驸马,但他不可以。
忠肃侯自然也知,如今他大胜北燕,战功赫赫,民心所向,有功高盖主之嫌,身居高位者向来生性多疑,天启皇自然不例外。所以面对这位多疑的帝王,楚耿殷怎么可能相信,他日不会做出杀鸡取卵的事。
所以楚耿殷夫妇二人只能先发制人,很快便给楚彧说了一门亲事,正是太医院院判云戚连幺女云漪。
楚耿殷自是了解自家儿子的性格,不会乖乖就范,虽然心中也不愿自己儿子就这样草率的奉命成婚,但如今情势所迫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花轿早已停在侯府外,却久久不见人来迎,人群中不断传来一阵阵窃窃私语,而轿辇内的云漪纤手绞着红绸,姝丽的面庞上有着不安,她不知道为什么侯府会选中她,她今年才刚及笄,按年岁门第京都有许多贵女都比她更合适,更何况心慕于这位侯府世子的大有人在,怎会偏偏选她?
她不知道……
楚耿殷看中云家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云院判为人廉正,与朝廷无太多牵扯,二是门第虽不及侯府富贵,但也是诗礼簪缨之族。
为了做戏做全套,所以对外也是宣称云氏女和侯府世子早已私定终身,才定下的这门婚事。纵使天启皇不愿,也要让他无话可说,只能接受这门亲事
云漪思忖之际,突闻轿外一阵骚动…听到轿外围观的百姓的叫嚷,云漪知道是他来了……
喜轿前一高头大马之上是一身着绛色锦服的男子,男子身姿挺拔修长,乌发被高高束起,缀以白玉红绸,更衬其眉眼疏朗俊秀。面若白玉,眼如点漆,泛着一丝亮光,令人心折,只是男子神情此时却清冷至极,俊美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
男子翻身下马,动作潇洒利落,一气呵成,一看便是常年骑马之人,他接过下人递来的弓箭,修长的手搭着弓箭对着面前轿辇连射三箭寓意是驱赶邪气。
随后云漪便由两位老嬷嬷搀着出了轿辇,行了跨鞍礼又跨了火盆,接着又行了三拜礼,云漪任由身旁的嬷嬷搀着走完了全部流程。
婚房设在侯府南苑,离主厅有一段距离,深入府内,云漪只觉得一下子倒是清静了许多,
“世子夫人安心在此等世子前来,老奴先行告退了。”嬷嬷低声说道,随着一道道脚步声,整个屋内便彻底安静下来了。
喜帕下,云漪有些无聊,耳边只传来红烛噼啪的燃烧声。她又想起刚刚在外厅与他并肩行礼的男子,从喜帕下窥见他的身形,虽然隔着喜帕,但她依旧能感受到一丝压迫感,她想他应该身量很高。
对于楚彧这个名字云漪并不陌生,她虽身处深闺,但楚彧太过于耀眼夺目,很难让人不注意。
楚彧出身将门,是忠肃侯楚耿殷独子,三岁能诗,七岁侍上猎,左右开弓,满朝叹服,十三岁随父亲出征,至此从无败绩。尤其是其十五岁亲率镇北军,星夜突袭,直取北燕咽喉之地谷庸关,生擒北燕名将金烈河,且全身而退。一时在整个京都名声大噪。还是孩童的她自然从家中丫鬟小厮口中听说了他的事迹。
突闻外屋一阵骚动声,云漪只觉得身子一僵,是他来了……
“你们都下去吧”楚彧把簇拥他进来的人遣散后,并没有去看端坐在床沿的云漪,直直的走向房中央的乌木桌拿了一杯茶水灌了下去,刚刚在外厅应酬时多喝了几杯,以至于现在有些难受。
喝完后,楚彧看了一眼此时身着凤冠霞帔的他的新娘子,眼睛微眯,眸深如幽潭,忽然出声:
“你不用对我有所希冀,若是以后你我有了心悦之人便和离。你不用担心,在此期间,我不会对你如何,也不会动你分毫…”
楚彧一袭红袍,少了平日里的恣意潇洒倒多了几分矜贵温润之意。只是此时他面色平静如水,声音低沉中也夹着几丝淡漠。纵然他知这门亲事事出有因,不然他也不会回府。但让他突然和一个陌生女子结为夫妇,他难以接受。
云漪闻言一怔,喜帕下的脸色有些惨白,贝齿轻咬朱唇,眸中闪过点点潋滟。
她没有说话……
楚彧见她不说话,也觉得不自在,本想离去,但是理智又将他拉回,若独留她一人就此离去,此事若传回宫中,明日不知又要生出怎样的事端。
楚彧起身绕过屏风,靠窗处有一软塌,楚彧和衣躺下,本就吃多了酒头疼的厉害,没过多久便睡过去了。
云漪见再无声响,自行将喜帕揭下,屋内灯火通明,她起身,却见四下无人,以为他已离去,却见屏风后的榻上有一火红身影,心下了然,也不想靠近他,便走到妆奁前,将繁重的首饰和外衣脱去后也躺下了,她撇过头看向屏风的那头,又想起他刚刚所说的话,心中不由微微一涩,她确有希冀,只是现在什么也不剩了。
这一夜云漪睡得很不安稳……
第二日清晨,云漪一醒,便有婆子丫鬟侍奉在侧,云漪端坐在妆奁旁,身后的婆子丫鬟则面露难色。
云漪自然也注意到了,起身时便往屏风那边看了一眼,他已不在。
“世子夫人,夫人请您去前厅。”
“……?可知是何事?”云漪疑惑,难道是他?今早新妇应向父母长辈敬茶的,新郎怎可缺席。
“昨日三更时宫里急报,侯爷和世子已经入宫去了”丫鬟们都低着头,只有一位年长的婆子回了话解释了缘由。
云漪了然,心下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再问,待梳洗完,便去了前厅见侯府夫人于氏。但云漪一入厅堂便见于氏满面愁容。
见她来,于氏才展颜,
“儿媳见过母亲”云漪躬身行礼。
“快起来”于氏赶忙起身将她扶起。
于氏自是知道昨晚他们并未同房,拉着她的手拍了拍,眼中有亏欠和怜爱,对这个儿媳妇她是满意的。
“昨日彧儿糊涂,差点误了良辰,这小子打小就跟着他老子四处征战,男女之事半点不通,也不知道疼人,希望你莫怪,待他回来,我定饶不了他。”
于氏自顾自的说着,云漪闻言俏脸微红,接着又摇了摇头。
于氏见她脸皮薄,微微一笑也没再多说。
云漪又想起昨夜他说的那句话,若寻到心悦之人便和离吗?云漪在心中喃喃自语,若是如此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