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末,虽说已经入了春,但春寒料峭更盛北风凛冽,哪怕已经到了一天中最暖和的正午,头顶的太阳依旧不肯开颜赏赐行人一些聊以慰藉的温暖。
着急忙慌赶路的行人也来不及注意头顶的天有没有云彩,太阳是不是普照大地带来春日应有的和煦,他们只想着走得快些,早些望到那象征着无上威严、遮天蔽日的京城城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急于归家的心落到实处。
而路上携家带口、返京述职的官员就不像百姓一样只顾赶路了。
外放的官员,在地方上能当一当官老爷,但在京城,哪家屋檐上掉一块砖都能砸到三五个他们这样的小官。都是好不容易才到一次京城,他们自然要将周遭好吃的、好玩的与家人多少赏玩一回。
虽说如此,但毕竟是在京郊,说不准有权贵便衣出行、外出游玩,大家伙儿还是收敛了好些,没在山林之中大肆摆宴,生怕自己或家人无意之举冲撞了贵人。
在众人都夹紧尾巴好生做人之际,有一行车架与众人格格不入,依旧以像是被人追杀似的速度奔向京城,众人极为好奇,却也不多管闲事,最多私下自己腹诽一会儿。
那行车架的守卫、车夫想到赶路这件事也是苦不堪言,他们也想着到了京郊可以慢一点赶路,说不准还能找个客栈好好休整一下再进京,可偏偏郎主下了令要尽早进京,不能误了公子科考。
车夫听着主人说这话都替公子捏一把汗,明明不想进京,出发前还在府里大闹了一通,打砸了好些东西,硬是被郎主与夫人将“他”捆了扔上了马车,这个样子哪里能考出什么好名次,回去了连带着他们也要吃瓜落。
车夫想停下休整,但他看着马车的护卫不停、公子不下令,他也只能矜矜业业地赶路,不到一个时辰一行车架边从京郊“挪”到了城门口。
现如今春闱将至,城门口对来往马车的巡查更为严格,就算唐家一行在路上再怎么驰马飞奔,到了城门附近也只能慢了下来,慢慢靠近了城门。
守城小将见这一行马车近前来,刚准备按照往常的规矩请人下车进行查验时,就看到了一名侍卫示意车夫将马车停稳后下车后自己下了马,将一封信递到了他的眼前,信封上明明白白落着“晋州刺史唐行”的私印。
他一边觑着马车,一边打开信件匆匆看了一眼。
信中刺史直言,这架马车中为上京参加会试的刺史长子,离家前意外染病,这一路分外辛苦,约莫儿子还没将养好,恐怕不能见风,还请他们见谅。
刺史将事情说的清楚,先前也有官员家眷不下车的例子,守城小将也乐得卖刺史个面子,将这事写了个条子让人交回了屯所,自己则带人跟着这辆马车回了城,把跟在后面的箱笼与仆从扔在了城外等候“验明正身”。
刺史在京的住宅距离城门不近不远,距离皇宫也不近不远,进城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下来。
小厮赶忙候在马车前,低声请车厢里的这位爷下车。
不知道是车内人没有听到还是怎么着,一直没有下车,守将和士卒倒不着急,但小厮见旁边的大人也立在车前陪着他们一道候着自家公子,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咬咬牙,将帘子掀起了一个角,低声唤着自家主人。
车上的刺史长子或许是忽然被人叫醒惊着神魂了、一口气没喘过来,就将自己逼得直咳嗽,马车中便又是一阵叮铃咣当,估摸着是车内侍从着急忙慌地倒茶,一会儿之后咳嗽声才平复下来。
马车外的守将没事儿可干,就站在车旁百无聊赖地偷听人家的私隐。
突然马车里没了动静,守将下意识就抬起头看向了马车,只见帘子被一只白净细长的手撩了起来,人也跟着走了出来,依礼守将不该这么盯着别人不放,但他就是莫名其妙地看了过去,将那人的脸瞧得一清二楚。
即使是出身富贵中、长在绮罗里,自小便看遍各色美人的守将也不由得惊叹。
少年尚未及冠,骨量仍旧轻巧,却窜得挺高,在同龄男子中已经算是中上,只不过与人高马大的习武之人相比显得很是瘦弱。身板也是直挺挺的,没有像别的读书人一般,习惯弓着背、佝偻着腰,若是从小练武,应当也能应个武举,成就个文武双全,想到这里守将幽幽叹了口气,可惜啊。
这位刺史公子不但身板好,长得也是极好,柳眉细眼、直鼻薄唇,是小娘子们被看一眼就会脸红、高兴许久的样貌,虽然守将觉得这种长相显得人女气了许多,但也不得不承认少年好颜色。
守将正腹诽着,就又听得这位公子连连咳嗽。
这样好的样貌可偏偏身体如此病弱,守将又叹了一口气,但看到他即使咳得喘不上气来也不肯弯曲的腰杆,使人止不住地想到经雪后仍旧屹立的翠竹,又或刮骨寒风中的傲然绽放的白梅。
然后,他便看到了“岁寒三友缺一友”向他作了个揖、告罪道:
“见过将军,某风寒未愈、身体不适,不能下车以供兵马司的诸位检查马车,还请将军见谅。”
声音与那副面孔也是极贴的,清脆异常,也许因为刚咳嗽过,声音有些低,但丝毫未损清脆的嗓音。
“公子一路辛苦、早些入府歇息吧,这边的事交由我们与管家处理便是。”
这么个体弱多病的人,守将也不忍心让他一道与他们这些粗人在一块儿吹着,便请他先入了府,自己则在外与刺史府上管事一起看着士卒查验马车。
进了内室,一直站在唐握瑜身后的侍女低着头用热水涣了帕子静等着唐握瑜取用。
唐握瑜站在衣帽架前任由小厮替她解下过于繁重的大氅,意味不明地瞧着侍女,直到侍女身体开始明显的颤抖才接过了帕子,随手擦了两下,又丢了回去。
那轻飘飘的帕子好像砸在了侍女心上,甚至来不及接就跪了下去。
“都下去,春月留下。”
其余仆从刚刚将外门合上,春月赶忙膝行了两步,凑在了唐握瑜面前,本想抬起手揪着唐握瑜的衣摆请求她的宽恕,但刚抬起手来,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又急忙放了下来。
“小姐,小姐,奴婢真的知错了,小姐。”
“小姐,晋州那边来往的书信,我都呈给您,求您先放过我,我来了京城,但一家子人还得在晋州府中讨生活,奴婢不能连累他们啊。”
自己不保是小事,一家子都因为她活不下去,自己就算活着也不能心安,她一个劲儿地叩头,一个比一个更响,没一会儿额头中间就红了一片。
“他们还让你干什么?”
唐握瑜的语气十分平静、没有一丝起伏,听着好像声音的主人并没有生气,但春月自小与唐握瑜一同长大,甚至比唐握瑜还要了解她自己,知道她家小姐这般说话才是真的气急了。
春月记忆中上一次小姐这样说话,还是郎主与夫人革除了小姐的户籍后,要求小姐女扮男装替公子参加县试,小姐被迫答应时。
“郎主与夫人要我、要我,日日记录小姐您迎来送往、人情交集,否则、否则就要将奴婢全家打杀。小姐,小姐求您可怜、可怜奴婢。”
“除了你,还有谁帮他们传递消息?”唐握瑜并不理回春月的哭求,甚至是由着她哭,反正她在府里无事可做,迟早能抓到那个帮凶。
“刚刚下车时,站在车前那名面白、须长两寸左右的侍卫,郎主与夫人要我将日志交予他。”
春月为了求小姐留她全家,将唐家夫妇交代的事情如倒豆子一般倒了个一干二净。
“你继续按照他们的吩咐做事,写的日志等我看了之后你再进行誊抄,他们的吩咐你一条也别落,都告诉我,日后事发,我可保你与你全家,否则,欺君之罪你们都逃不了。”
唐握瑜在春月面前装得运筹帷幄、自信能在君威之下保下春月一家,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心里其实对于当今圣上能不能放过自己都没有一点着落。
“公子,查验马车的大人们准备离去,是否需要……”
管家在外门重重叩了三下门,春月麻利地站起身,抹了两下脸上的泪痕,整了两下在地上蹭脏的衣服觉得自己还算齐整,赶忙去开门。
管家原本与守将一同看着兵马司的士卒们查验马车,士卒们手脚干净还麻利,眼见着马上就要查完了,他反倒慌了,竟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给这些人塞些银子,只能回府向唐握瑜请示。
唐握瑜叹了口气,京城这边宅子里的管家没怎么处理过人情世事,一般年礼什么也有晋州那边的二管家帮着应对,这次没人帮忙,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给,不用太多,就说辛苦他们走一遭,府里还乱着不便待客,怠慢他们了。”
“好嘞。”管事说完就带着人下去了,内室只留了她与侍女春月。
“起来吧,去吩咐厨房备饭,挑我爱吃的菜就好。”唐握瑜用备菜的借口将春月打发了出去,只留了自己一个人在屋内,怔怔地看着屋外,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原本元月就应出发,但因为唐怀瑾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出发硬是推迟了将近一旬,眼见要来不及了,只能紧赶慢赶将她送来了京城参加会试,一路上餐风露宿,连正常饭都没用过几次,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唐握瑜反倒不想吃了。
“小、公子,您多用点,这一路吃不好睡不暖的。”
内室中不止她们主仆二人,春月便乖觉地改了口。
唐握瑜浅浅咬了一口茼蒿,明明是素炒的,可她只觉得舌头都被盐腌成了腊肉,气得她当即下了令:“把今天做饭的厨子换了,重找个做饭清淡的。”
纵然唐握瑜只是嫌饭难吃撤了个厨子,但厨房的人却不这么想,只当公子要从他们开始烧三把火,整治整个府上,纷纷上了心,精益求精将清淡无味的菜做得分外鲜美,只是唐握瑜忧心忡忡,日日对着精美菜肴难以下咽。
因为出发比正常出发时间迟了一旬有余,所以到了京城唐握瑜将将休整了六天。
六天中倒是也有世家亲故递了名贴,要替她接风洗尘,但唐握瑜都以自己要备考会试推了个干净。
着急忙慌赶路的行人也来不及注意头顶的天有没有云彩,太阳是不是普照大地带来春日应有的和煦,他们只想着走得快些,早些望到那象征着无上威严、遮天蔽日的京城城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急于归家的心落到实处。
而路上携家带口、返京述职的官员就不像百姓一样只顾赶路了。
外放的官员,在地方上能当一当官老爷,但在京城,哪家屋檐上掉一块砖都能砸到三五个他们这样的小官。都是好不容易才到一次京城,他们自然要将周遭好吃的、好玩的与家人多少赏玩一回。
虽说如此,但毕竟是在京郊,说不准有权贵便衣出行、外出游玩,大家伙儿还是收敛了好些,没在山林之中大肆摆宴,生怕自己或家人无意之举冲撞了贵人。
在众人都夹紧尾巴好生做人之际,有一行车架与众人格格不入,依旧以像是被人追杀似的速度奔向京城,众人极为好奇,却也不多管闲事,最多私下自己腹诽一会儿。
那行车架的守卫、车夫想到赶路这件事也是苦不堪言,他们也想着到了京郊可以慢一点赶路,说不准还能找个客栈好好休整一下再进京,可偏偏郎主下了令要尽早进京,不能误了公子科考。
车夫听着主人说这话都替公子捏一把汗,明明不想进京,出发前还在府里大闹了一通,打砸了好些东西,硬是被郎主与夫人将“他”捆了扔上了马车,这个样子哪里能考出什么好名次,回去了连带着他们也要吃瓜落。
车夫想停下休整,但他看着马车的护卫不停、公子不下令,他也只能矜矜业业地赶路,不到一个时辰一行车架边从京郊“挪”到了城门口。
现如今春闱将至,城门口对来往马车的巡查更为严格,就算唐家一行在路上再怎么驰马飞奔,到了城门附近也只能慢了下来,慢慢靠近了城门。
守城小将见这一行马车近前来,刚准备按照往常的规矩请人下车进行查验时,就看到了一名侍卫示意车夫将马车停稳后下车后自己下了马,将一封信递到了他的眼前,信封上明明白白落着“晋州刺史唐行”的私印。
他一边觑着马车,一边打开信件匆匆看了一眼。
信中刺史直言,这架马车中为上京参加会试的刺史长子,离家前意外染病,这一路分外辛苦,约莫儿子还没将养好,恐怕不能见风,还请他们见谅。
刺史将事情说的清楚,先前也有官员家眷不下车的例子,守城小将也乐得卖刺史个面子,将这事写了个条子让人交回了屯所,自己则带人跟着这辆马车回了城,把跟在后面的箱笼与仆从扔在了城外等候“验明正身”。
刺史在京的住宅距离城门不近不远,距离皇宫也不近不远,进城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下来。
小厮赶忙候在马车前,低声请车厢里的这位爷下车。
不知道是车内人没有听到还是怎么着,一直没有下车,守将和士卒倒不着急,但小厮见旁边的大人也立在车前陪着他们一道候着自家公子,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咬咬牙,将帘子掀起了一个角,低声唤着自家主人。
车上的刺史长子或许是忽然被人叫醒惊着神魂了、一口气没喘过来,就将自己逼得直咳嗽,马车中便又是一阵叮铃咣当,估摸着是车内侍从着急忙慌地倒茶,一会儿之后咳嗽声才平复下来。
马车外的守将没事儿可干,就站在车旁百无聊赖地偷听人家的私隐。
突然马车里没了动静,守将下意识就抬起头看向了马车,只见帘子被一只白净细长的手撩了起来,人也跟着走了出来,依礼守将不该这么盯着别人不放,但他就是莫名其妙地看了过去,将那人的脸瞧得一清二楚。
即使是出身富贵中、长在绮罗里,自小便看遍各色美人的守将也不由得惊叹。
少年尚未及冠,骨量仍旧轻巧,却窜得挺高,在同龄男子中已经算是中上,只不过与人高马大的习武之人相比显得很是瘦弱。身板也是直挺挺的,没有像别的读书人一般,习惯弓着背、佝偻着腰,若是从小练武,应当也能应个武举,成就个文武双全,想到这里守将幽幽叹了口气,可惜啊。
这位刺史公子不但身板好,长得也是极好,柳眉细眼、直鼻薄唇,是小娘子们被看一眼就会脸红、高兴许久的样貌,虽然守将觉得这种长相显得人女气了许多,但也不得不承认少年好颜色。
守将正腹诽着,就又听得这位公子连连咳嗽。
这样好的样貌可偏偏身体如此病弱,守将又叹了一口气,但看到他即使咳得喘不上气来也不肯弯曲的腰杆,使人止不住地想到经雪后仍旧屹立的翠竹,又或刮骨寒风中的傲然绽放的白梅。
然后,他便看到了“岁寒三友缺一友”向他作了个揖、告罪道:
“见过将军,某风寒未愈、身体不适,不能下车以供兵马司的诸位检查马车,还请将军见谅。”
声音与那副面孔也是极贴的,清脆异常,也许因为刚咳嗽过,声音有些低,但丝毫未损清脆的嗓音。
“公子一路辛苦、早些入府歇息吧,这边的事交由我们与管家处理便是。”
这么个体弱多病的人,守将也不忍心让他一道与他们这些粗人在一块儿吹着,便请他先入了府,自己则在外与刺史府上管事一起看着士卒查验马车。
进了内室,一直站在唐握瑜身后的侍女低着头用热水涣了帕子静等着唐握瑜取用。
唐握瑜站在衣帽架前任由小厮替她解下过于繁重的大氅,意味不明地瞧着侍女,直到侍女身体开始明显的颤抖才接过了帕子,随手擦了两下,又丢了回去。
那轻飘飘的帕子好像砸在了侍女心上,甚至来不及接就跪了下去。
“都下去,春月留下。”
其余仆从刚刚将外门合上,春月赶忙膝行了两步,凑在了唐握瑜面前,本想抬起手揪着唐握瑜的衣摆请求她的宽恕,但刚抬起手来,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又急忙放了下来。
“小姐,小姐,奴婢真的知错了,小姐。”
“小姐,晋州那边来往的书信,我都呈给您,求您先放过我,我来了京城,但一家子人还得在晋州府中讨生活,奴婢不能连累他们啊。”
自己不保是小事,一家子都因为她活不下去,自己就算活着也不能心安,她一个劲儿地叩头,一个比一个更响,没一会儿额头中间就红了一片。
“他们还让你干什么?”
唐握瑜的语气十分平静、没有一丝起伏,听着好像声音的主人并没有生气,但春月自小与唐握瑜一同长大,甚至比唐握瑜还要了解她自己,知道她家小姐这般说话才是真的气急了。
春月记忆中上一次小姐这样说话,还是郎主与夫人革除了小姐的户籍后,要求小姐女扮男装替公子参加县试,小姐被迫答应时。
“郎主与夫人要我、要我,日日记录小姐您迎来送往、人情交集,否则、否则就要将奴婢全家打杀。小姐,小姐求您可怜、可怜奴婢。”
“除了你,还有谁帮他们传递消息?”唐握瑜并不理回春月的哭求,甚至是由着她哭,反正她在府里无事可做,迟早能抓到那个帮凶。
“刚刚下车时,站在车前那名面白、须长两寸左右的侍卫,郎主与夫人要我将日志交予他。”
春月为了求小姐留她全家,将唐家夫妇交代的事情如倒豆子一般倒了个一干二净。
“你继续按照他们的吩咐做事,写的日志等我看了之后你再进行誊抄,他们的吩咐你一条也别落,都告诉我,日后事发,我可保你与你全家,否则,欺君之罪你们都逃不了。”
唐握瑜在春月面前装得运筹帷幄、自信能在君威之下保下春月一家,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心里其实对于当今圣上能不能放过自己都没有一点着落。
“公子,查验马车的大人们准备离去,是否需要……”
管家在外门重重叩了三下门,春月麻利地站起身,抹了两下脸上的泪痕,整了两下在地上蹭脏的衣服觉得自己还算齐整,赶忙去开门。
管家原本与守将一同看着兵马司的士卒们查验马车,士卒们手脚干净还麻利,眼见着马上就要查完了,他反倒慌了,竟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给这些人塞些银子,只能回府向唐握瑜请示。
唐握瑜叹了口气,京城这边宅子里的管家没怎么处理过人情世事,一般年礼什么也有晋州那边的二管家帮着应对,这次没人帮忙,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给,不用太多,就说辛苦他们走一遭,府里还乱着不便待客,怠慢他们了。”
“好嘞。”管事说完就带着人下去了,内室只留了她与侍女春月。
“起来吧,去吩咐厨房备饭,挑我爱吃的菜就好。”唐握瑜用备菜的借口将春月打发了出去,只留了自己一个人在屋内,怔怔地看着屋外,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原本元月就应出发,但因为唐怀瑾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出发硬是推迟了将近一旬,眼见要来不及了,只能紧赶慢赶将她送来了京城参加会试,一路上餐风露宿,连正常饭都没用过几次,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唐握瑜反倒不想吃了。
“小、公子,您多用点,这一路吃不好睡不暖的。”
内室中不止她们主仆二人,春月便乖觉地改了口。
唐握瑜浅浅咬了一口茼蒿,明明是素炒的,可她只觉得舌头都被盐腌成了腊肉,气得她当即下了令:“把今天做饭的厨子换了,重找个做饭清淡的。”
纵然唐握瑜只是嫌饭难吃撤了个厨子,但厨房的人却不这么想,只当公子要从他们开始烧三把火,整治整个府上,纷纷上了心,精益求精将清淡无味的菜做得分外鲜美,只是唐握瑜忧心忡忡,日日对着精美菜肴难以下咽。
因为出发比正常出发时间迟了一旬有余,所以到了京城唐握瑜将将休整了六天。
六天中倒是也有世家亲故递了名贴,要替她接风洗尘,但唐握瑜都以自己要备考会试推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