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生了?
年世兰猛然间从梦境的深渊中挣扎而出,身躯如同被无形之力猛然拉直,心跳剧烈,如同战场上激昂的鼓点,震撼着四周的空气。
“娘娘,可是梦中有何不妥,让您如此惊惶?”颂芝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疾步进入内室,目光温柔而关切地落在年世兰身上。
年世兰缓缓将视线从颂芝那张充满担忧的脸庞上移开,转而扫视着周遭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着她的熟悉摆设。这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恍惚感悄然袭来,让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方才的经历,究竟是梦境中光怪陆离的幻象,还是现实世界中未曾了结的执念?
她轻轻摇了摇头,那动作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坚定与决绝。她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那份沉重与不安如同秋风扫落叶般从心头拂去,让自己的内心重新回归于一片宁静与平和之中。
她,年世兰,本应魂归离恨天,却在这熟悉的深宫中意外苏醒,周遭环境既勾起往昔回忆,又带着几分不可名状的陌生感,让她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复杂情绪与对未来不确定的疑惑。
颂芝察觉到年世兰的异样,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正欲呼唤侍女前来,却被年世兰温柔却坚决的声音打断:“颂芝,不必麻烦了,欢宜香,以后都不必再点了。”这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年世兰内心的巨大变化,让颂芝一时愣住,意识到主子或许正经历着某种心灵的蜕变。
欢宜香三字,如同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让年世兰脑海中浮现出甄嬛那锐利如剑的话语,以及那香中隐藏的致命秘密。她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觉醒。她默默接受了这一切,仿佛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颂芝见状,虽满心疑惑,却也懂得分寸,没有多问,只是体贴地递上一杯热茶,希望能温暖年世兰的心房。“娘娘,您是不是做了什么让您不开心的梦?”颂芝的声音轻柔而关切。
年世兰轻啜一口热茶,目光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或许吧,但那都已成为过去。无论那是梦还是真实的经历,我都必须从中汲取力量,为年氏一族,也为我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这一刻,年世兰仿佛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被仇恨与不甘所困的妃子,而是一个拥有清晰目标、坚定信念的新生命。她深知,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将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今朝何日?”年世兰轻启朱唇,手中把玩着温热的茶杯,语气中透着一丝不经意的闲适。
颂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轻声细语地答道:“娘娘,您许是沉浸在梦中未醒,再过十日便是宫中一年一度的殿选盛事了。皇后娘娘还特地遣人来传话,说待您醒来后,请您移步一叙。”
年世兰微微颔首,思绪飘远,皇后所赠丫鬟的模糊身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是她果断将之遣散的情景。那之后,皇后竟在皇上面前对她有所微词,真是后宫之中,处处皆是算计与心机。
她轻轻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转而问向颂芝:“金贵可已至?”
颂芝立刻答道:“回娘娘,金总管已在殿外恭候多时。”
“那便让他进来吧。”年世兰淡淡吩咐道
随着话音落下,金贵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稳步上前,跪倒在地,行了个大礼:“奴才金贵,参见华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年世兰轻轻抬手,示意他起身:“金总管免礼。本宫听说殿选即将举行,不知内务府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她的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回禀娘娘,所有筹备皆已万无一失。”金贵毕恭毕敬地回应,眼神中透露出对年世兰的敬畏。
年世兰轻轻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柔和的关切:“近日来,本宫身体略感不适,大殿之行恐怕难以成行。但鉴于你我之间的亲缘,本宫对你寄予厚望,深信你能妥善安排。殿选之事,关乎重大,望你务必谨慎行事,勿使丝毫差池,否则,本宫的性子你是清楚的。”
金贵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表决心道:“娘娘放心,奴才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让娘娘为内务府之事操心。”
年世兰微微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话锋一转:“你且退下,好生准备。本宫稍后便会前往景仁宫,向皇后娘娘禀报此事。方才所言,皆是出于对你我双方的考虑,望你能深刻理解。”言毕,她目光深邃,似乎在暗示金贵,若日后有任何变故,皆可归咎于皇后之意,与她无关。
“奴才遵命!”金贵应声而退,心中暗自思量着年世兰话语中的微妙与深意。
金贵退下后,年世兰轻声对颂芝说:“颂芝,替我更衣吧。”
她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感,回顾着自己在宫中的过往,与皇后之间的较量虽激烈却未撼动皇后根基。此刻,她不禁反思,自己曾一味追求皇上的宠爱,却落得个孤独无依的下场。疲惫感油然而生,她渴望摆脱无休止的争斗,但年家的未来又让她无法完全放下对皇恩的依赖。于是,她决定调整策略,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谋求皇上的青睐与年家的荣耀。
颂芝依言捧来一套年世兰常穿的红色华服,那鲜艳的色彩在烛光下更显耀眼。然而,年世兰望着它,眉头却不经意地皱了起来。她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装扮过于张扬,已不符合她当前的心境与策略。
“颂芝,换件素色的衣裳给我吧。”年世兰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
颂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因为华妃的衣橱中确实少有素色衣物。年世兰看到颂芝的反应,心中也略感尴尬,但她很快便想起了那件被遗忘的衣裳。
“我记得有件白色绣荷花的衣裳,挺别致的,就那件吧。”年世兰补充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
颂芝听后,小心翼翼地回答:“娘娘,那件衣裳您之前确实有过,但因为您说它不够喜庆,甚至有些晦气,所以奴婢就将它收起来了。”
年世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思量:或许正是这份曾被自己视为“晦气”的衣裳,能成为她改变形象、重获皇上宠爱的契机。
确实,颂芝对此也是既无奈又理解,毕竟年世兰的性情多变,情绪如潮水般难以捉摸,使得周围人时常处于紧张之中。此刻,面对找不到合适衣物的困境,颂芝的心中自然免不了忐忑,生怕触怒了年世兰。
“颂芝,不必过于担忧,找件青色的裳来便是。”年世兰察觉到颂芝的紧张,语气中不禁带上了几分柔和与安慰。她的思绪飘回往昔,那段艰难岁月中,颂芝的忠诚与陪伴如同寒夜中的暖灯,给予了她莫大的慰藉。因此,她暗自决定,今生定要加倍呵护这份难得的情谊。
颂芝听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连忙应声去取衣物。不久,她手持青色华服归来,为年世兰细心更衣。在此过程中,年世兰轻声细语地对颂芝说:“颂芝,你跟随我多年,既是陪嫁丫鬟,又是翊坤宫的支柱。这些日常琐事,你完全可以放手让其他宫女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颂芝听后,眼眶微湿,心中暖流涌动。她自幼跟随年世兰,早已将服侍娘娘视为己任,但此刻听到娘娘的体恤与关怀,她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与珍视。“娘娘,奴婢愿意一直服侍您,只因习惯了这份陪伴。但娘娘的吩咐,奴婢定当遵从,只是娘娘的近身事务,奴婢还是希望能亲自照料,以保万无一失。”
年世兰望着颂芝那充满真挚与执着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欣慰。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能拥有一份如此纯粹而坚定的情谊,实属难得。于是,她更加坚定了要善待颂芝、珍惜这份主仆情深的决心。
这一世,年世兰心中暗自筹谋,誓要为颂芝谋一个幸福的未来。她温柔地握住颂芝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慨与决心:“时光匆匆,自你幼时便陪伴在我身旁,如今也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到了考虑终身大事的年纪。”年世兰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温柔与坚决,“颂芝,无论你是渴望宫墙外的广阔天地,还是愿意继续留在我身边,我都会全力以赴,为你寻觅一个能够让你幸福一生的归宿。”
颂芝闻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激动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娘娘的深情厚意,奴婢永生难忘。但奴婢的心,早已与娘娘紧密相连,只愿一生一世侍奉娘娘左右。”
年世兰连忙将颂芝扶起,轻声细语地安慰道:“傻孩子,快起来吧。你我之间,何须如此见外。我当然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但我也希望你能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找到一个值得你托付终身的好人。”
颂芝含泪点头,再次向年世兰表达感激之情:“多谢娘娘的关爱与体谅,奴婢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周宁海恭敬的声音,打断了室内的温情氛围:“娘娘,皇后宫中的李公公前来询问,您是否已经起身,若已起身,皇后娘娘请您前往景仁宫一叙。”
年世兰微微点头,示意周宁海自己已知晓,随后转向颂芝说:“帮我准备一下,我们即刻前往景仁宫。”
颂芝应声而动,细心地为年世兰整理着衣装,确保她以最佳状态面见皇后。随后,两人携手并肩,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踏上了前往景仁宫的路途。
“娘娘,可是梦中有何不妥,让您如此惊惶?”颂芝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疾步进入内室,目光温柔而关切地落在年世兰身上。
年世兰缓缓将视线从颂芝那张充满担忧的脸庞上移开,转而扫视着周遭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着她的熟悉摆设。这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恍惚感悄然袭来,让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方才的经历,究竟是梦境中光怪陆离的幻象,还是现实世界中未曾了结的执念?
她轻轻摇了摇头,那动作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坚定与决绝。她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那份沉重与不安如同秋风扫落叶般从心头拂去,让自己的内心重新回归于一片宁静与平和之中。
她,年世兰,本应魂归离恨天,却在这熟悉的深宫中意外苏醒,周遭环境既勾起往昔回忆,又带着几分不可名状的陌生感,让她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复杂情绪与对未来不确定的疑惑。
颂芝察觉到年世兰的异样,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正欲呼唤侍女前来,却被年世兰温柔却坚决的声音打断:“颂芝,不必麻烦了,欢宜香,以后都不必再点了。”这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年世兰内心的巨大变化,让颂芝一时愣住,意识到主子或许正经历着某种心灵的蜕变。
欢宜香三字,如同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让年世兰脑海中浮现出甄嬛那锐利如剑的话语,以及那香中隐藏的致命秘密。她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觉醒。她默默接受了这一切,仿佛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颂芝见状,虽满心疑惑,却也懂得分寸,没有多问,只是体贴地递上一杯热茶,希望能温暖年世兰的心房。“娘娘,您是不是做了什么让您不开心的梦?”颂芝的声音轻柔而关切。
年世兰轻啜一口热茶,目光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或许吧,但那都已成为过去。无论那是梦还是真实的经历,我都必须从中汲取力量,为年氏一族,也为我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这一刻,年世兰仿佛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被仇恨与不甘所困的妃子,而是一个拥有清晰目标、坚定信念的新生命。她深知,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将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今朝何日?”年世兰轻启朱唇,手中把玩着温热的茶杯,语气中透着一丝不经意的闲适。
颂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轻声细语地答道:“娘娘,您许是沉浸在梦中未醒,再过十日便是宫中一年一度的殿选盛事了。皇后娘娘还特地遣人来传话,说待您醒来后,请您移步一叙。”
年世兰微微颔首,思绪飘远,皇后所赠丫鬟的模糊身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是她果断将之遣散的情景。那之后,皇后竟在皇上面前对她有所微词,真是后宫之中,处处皆是算计与心机。
她轻轻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转而问向颂芝:“金贵可已至?”
颂芝立刻答道:“回娘娘,金总管已在殿外恭候多时。”
“那便让他进来吧。”年世兰淡淡吩咐道
随着话音落下,金贵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稳步上前,跪倒在地,行了个大礼:“奴才金贵,参见华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年世兰轻轻抬手,示意他起身:“金总管免礼。本宫听说殿选即将举行,不知内务府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她的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回禀娘娘,所有筹备皆已万无一失。”金贵毕恭毕敬地回应,眼神中透露出对年世兰的敬畏。
年世兰轻轻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柔和的关切:“近日来,本宫身体略感不适,大殿之行恐怕难以成行。但鉴于你我之间的亲缘,本宫对你寄予厚望,深信你能妥善安排。殿选之事,关乎重大,望你务必谨慎行事,勿使丝毫差池,否则,本宫的性子你是清楚的。”
金贵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表决心道:“娘娘放心,奴才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让娘娘为内务府之事操心。”
年世兰微微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话锋一转:“你且退下,好生准备。本宫稍后便会前往景仁宫,向皇后娘娘禀报此事。方才所言,皆是出于对你我双方的考虑,望你能深刻理解。”言毕,她目光深邃,似乎在暗示金贵,若日后有任何变故,皆可归咎于皇后之意,与她无关。
“奴才遵命!”金贵应声而退,心中暗自思量着年世兰话语中的微妙与深意。
金贵退下后,年世兰轻声对颂芝说:“颂芝,替我更衣吧。”
她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感,回顾着自己在宫中的过往,与皇后之间的较量虽激烈却未撼动皇后根基。此刻,她不禁反思,自己曾一味追求皇上的宠爱,却落得个孤独无依的下场。疲惫感油然而生,她渴望摆脱无休止的争斗,但年家的未来又让她无法完全放下对皇恩的依赖。于是,她决定调整策略,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谋求皇上的青睐与年家的荣耀。
颂芝依言捧来一套年世兰常穿的红色华服,那鲜艳的色彩在烛光下更显耀眼。然而,年世兰望着它,眉头却不经意地皱了起来。她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装扮过于张扬,已不符合她当前的心境与策略。
“颂芝,换件素色的衣裳给我吧。”年世兰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
颂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因为华妃的衣橱中确实少有素色衣物。年世兰看到颂芝的反应,心中也略感尴尬,但她很快便想起了那件被遗忘的衣裳。
“我记得有件白色绣荷花的衣裳,挺别致的,就那件吧。”年世兰补充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
颂芝听后,小心翼翼地回答:“娘娘,那件衣裳您之前确实有过,但因为您说它不够喜庆,甚至有些晦气,所以奴婢就将它收起来了。”
年世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思量:或许正是这份曾被自己视为“晦气”的衣裳,能成为她改变形象、重获皇上宠爱的契机。
确实,颂芝对此也是既无奈又理解,毕竟年世兰的性情多变,情绪如潮水般难以捉摸,使得周围人时常处于紧张之中。此刻,面对找不到合适衣物的困境,颂芝的心中自然免不了忐忑,生怕触怒了年世兰。
“颂芝,不必过于担忧,找件青色的裳来便是。”年世兰察觉到颂芝的紧张,语气中不禁带上了几分柔和与安慰。她的思绪飘回往昔,那段艰难岁月中,颂芝的忠诚与陪伴如同寒夜中的暖灯,给予了她莫大的慰藉。因此,她暗自决定,今生定要加倍呵护这份难得的情谊。
颂芝听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连忙应声去取衣物。不久,她手持青色华服归来,为年世兰细心更衣。在此过程中,年世兰轻声细语地对颂芝说:“颂芝,你跟随我多年,既是陪嫁丫鬟,又是翊坤宫的支柱。这些日常琐事,你完全可以放手让其他宫女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颂芝听后,眼眶微湿,心中暖流涌动。她自幼跟随年世兰,早已将服侍娘娘视为己任,但此刻听到娘娘的体恤与关怀,她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与珍视。“娘娘,奴婢愿意一直服侍您,只因习惯了这份陪伴。但娘娘的吩咐,奴婢定当遵从,只是娘娘的近身事务,奴婢还是希望能亲自照料,以保万无一失。”
年世兰望着颂芝那充满真挚与执着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欣慰。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能拥有一份如此纯粹而坚定的情谊,实属难得。于是,她更加坚定了要善待颂芝、珍惜这份主仆情深的决心。
这一世,年世兰心中暗自筹谋,誓要为颂芝谋一个幸福的未来。她温柔地握住颂芝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慨与决心:“时光匆匆,自你幼时便陪伴在我身旁,如今也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到了考虑终身大事的年纪。”年世兰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温柔与坚决,“颂芝,无论你是渴望宫墙外的广阔天地,还是愿意继续留在我身边,我都会全力以赴,为你寻觅一个能够让你幸福一生的归宿。”
颂芝闻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激动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娘娘的深情厚意,奴婢永生难忘。但奴婢的心,早已与娘娘紧密相连,只愿一生一世侍奉娘娘左右。”
年世兰连忙将颂芝扶起,轻声细语地安慰道:“傻孩子,快起来吧。你我之间,何须如此见外。我当然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但我也希望你能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找到一个值得你托付终身的好人。”
颂芝含泪点头,再次向年世兰表达感激之情:“多谢娘娘的关爱与体谅,奴婢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周宁海恭敬的声音,打断了室内的温情氛围:“娘娘,皇后宫中的李公公前来询问,您是否已经起身,若已起身,皇后娘娘请您前往景仁宫一叙。”
年世兰微微点头,示意周宁海自己已知晓,随后转向颂芝说:“帮我准备一下,我们即刻前往景仁宫。”
颂芝应声而动,细心地为年世兰整理着衣装,确保她以最佳状态面见皇后。随后,两人携手并肩,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踏上了前往景仁宫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