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传唤妹妹,实属无奈,恐搅扰了妹妹的宁静午休。”皇后端坐于华贵的宝座之上,言辞间依旧保持着那份惯有的客套与温婉。
年世兰轻轻一笑,眼神中流露出与前世截然不同的淡然与从容,她轻声细语,语气温和而又不失分寸:“娘娘过虑了,臣妾并无丝毫不便。只是心中好奇,不知娘娘急召臣妾至此,有何要事相商?”
皇后闻言,笑容更加和煦,目光中透出一丝关切:“时光荏苒,转眼间选秀之事已步入最后的殿选阶段。本宫心中挂念,不知妹妹对此事筹备得如何了?”
年世兰微微颔首,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娘娘请放宽心,选秀之事虽非臣妾一人之力所能及,但内务府上下皆已全力以赴,精心筹备。臣妾不过是借了个名头,实则并未过多插手。午后时分,黄规全已亲自前来回禀,言及一切均已准备妥当,且严格遵循皇上的旨意,因国库空虚,故此次选秀力求节俭,不铺张浪费。”
年世兰心中默默回味着前世的言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话锋轻巧一转,同时不忘强调节俭之风的倡导并非己出。“皇后娘娘过誉了,臣妾不过略尽微薄之力,一切节俭之举,皆是遵循皇上圣意。”
皇后细察年世兰今日之态,察觉其异于往常,却难以洞悉其内心变化。为缓和氛围,她转而提及新制的点心:“本宫特地命人精心准备了些点心,妹妹不妨一试,看看是否合胃口。”剪秋即刻会意,迅速安排人将点心呈至年世兰面前。
年世兰目光流转于各式点心之间,最终温柔一笑,指向那精致的牡丹卷:“此牡丹卷造型别致,颇为雅致,臣妾便领娘娘这份心意了。”颂芝上前,从抱夏手中稳稳接过点心,一切进行得自然而顺畅,彻底避开了前世的波折。
皇后面色微动,显然对年世兰的应对感到意外,一时之间竟有些词穷。年世兰见状,适时提出告退:“若无其他要事,臣妾便不打扰娘娘了,先行告退。”说罢,她优雅起身,对皇后后续可能的话语选择性地忽略,内心虽有千回百转,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淡然与从容。
“娘娘,我们是直接回宫吗?”颂芝体贴地询问,目光中满是对年世兰身体的关心。
年世兰略一思索,决定改变原计划:“不,我们先去殿前看看。想起前世为了选秀之事,我投入甚巨却未得皇上青睐,如今想来,真是有些可笑。”颂芝虽不明其中深意,却也顺从地引领着年世兰向体元殿方向行去。
抵达大殿时,金贵正忙碌于与宫人的交谈之中,见到年世兰的到来,他连忙收敛神色,恭敬地迎上前来。
“给娘娘请安,您身子抱恙,怎还亲自来?”金贵心中纳罕,回想之前华妃提及的不适。
年世兰端坐于轿撵之上,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宫心系筹备之事,特来查看进展。皇上强调节俭,务必确保一切从简,不得有丝毫奢靡。”
金贵一听,即刻心领神会,连忙应道:“娘娘放心,奴才等必定谨遵圣意与您的教诲,一切布置皆力求朴素,无有违例。奴才这就着手撤下那些华美的灯饰,悉数送回娘娘宫中。”
年世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以指尖触碰金贵额头,以示赞许,随后轿帘缓缓放下,她悄然离去,留下一室沉静。
回到寝宫,年世兰独自沉浸在往昔的思绪之中“,心中五味杂陈。她暗自告诫自己,兄长战功赫赫,更应谦逊谨慎,以免招致祸端。皇家深似海,亲情亦难测,每一步都需走得小心翼翼。
她又不禁想起那个未及面世的孩子,那是她与皇权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而齐月宾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替罪羊。同为将门之后,年世兰深感自己曾经的怨恨与愤怒或许过于盲目,如今想来,实是不该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一人。
没有孩子的牵绊,或许能让心灵更加自由。
“颂芝,你速去内务府安排。”
年世兰心中已有计较,深知若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解开过往的恩怨。
“娘娘有何指示?”颂芝揣测着华妃的意图。
“你告诉内务府,务必确保端妃宫中的一切供给皆恢复如常,不可有任何短缺。同时,派一名太医前往延吉殿,为端妃娘娘诊视。”年世兰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还有,从我的私库中挑选两株最上乘的山参,随我前往延吉殿。”
“是,娘娘。”颂芝虽心中疑惑,却也迅速应承下来,转身离去
不多时,颂芝手持一精致锦盒归来,盒中应是年世兰所要的山参。
“准备妥当,我们走吧。”
年世兰轻启朱唇,正欲动身,颂芝却急切提醒:“娘娘,晚膳时间将至,是否需要先行邀请皇上共膳?”
年世兰微微一笑,回想起往昔无数次的邀请,深知今夜皇上已赴皇后处,自己再去邀请只会是自取其辱。
“不必了,让周宁海准备些皇上喜爱的糕点送至御书房,提醒他注意休息即可。”
言罢,年世兰轻移莲步,走出寝宫,颂芝连忙呼唤侍女跟随,自己则匆匆前往通知周宁海。
抵达延吉殿前,年世兰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颂芝上前敲门,门内传来吉祥惊惶的声音,她匆匆开门跪拜。
“华妃娘娘万福金安,我家娘娘正因病体欠安而休憩。”
年世兰眼神柔和,轻声回应:“无碍,我在此稍候便是。”
说完,她从容不迫地走出轿撵,步入延吉殿,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和解之旅。
吉祥谨慎地跟随着年世兰一行,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今日的华妃,显得格外宁静,没有了往日的张扬与强势,让她不禁感到一丝意外,但丝毫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年世兰踏入寝宫的步伐坚定而从容,她清楚地知道,端妃齐阮并未真正入睡,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与她相见。然而,她并不打算就此退缩。
端妃躺在床上,面容苍白而憔悴,但即使面对年世兰,她的眼神依然保持着一种淡然与坚韧。年世兰望着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同为这紫禁城中的囚徒,她们都有着各自的无奈与辛酸。
“颂芝,我之前让你请的太医为何还未到?”年世兰的声音温和而关切,她希望至少能为端妃带来一丝实际的帮助。
颂芝立刻回答道:“娘娘,奴婢已经派人去请了,但太医院可能因事务繁忙,暂时还未能派遣太医前来。奴婢这就再去催促。”说完,她便匆匆离去,想要尽快解决此事。
随着颂芝的离开,寝宫内只剩下了年世兰与齐月宾两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齐月宾心中暗自警惕,她不知道年世兰这次又会以何种方式对她进行刁难或折磨。
然而,年世兰却并未如她所想的那样。她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吉祥也退下。当寝宫内只剩下她们两人时,年世兰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本宫今日前来,并非为了与你争执或报复。我有些话,想与你单独谈谈。”
齐月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疑惑。她不知道年世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对方已经开了口,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于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对话,在这静谧的寝宫内悄然展开。
年世兰轻轻一笑,眼神中流露出与前世截然不同的淡然与从容,她轻声细语,语气温和而又不失分寸:“娘娘过虑了,臣妾并无丝毫不便。只是心中好奇,不知娘娘急召臣妾至此,有何要事相商?”
皇后闻言,笑容更加和煦,目光中透出一丝关切:“时光荏苒,转眼间选秀之事已步入最后的殿选阶段。本宫心中挂念,不知妹妹对此事筹备得如何了?”
年世兰微微颔首,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娘娘请放宽心,选秀之事虽非臣妾一人之力所能及,但内务府上下皆已全力以赴,精心筹备。臣妾不过是借了个名头,实则并未过多插手。午后时分,黄规全已亲自前来回禀,言及一切均已准备妥当,且严格遵循皇上的旨意,因国库空虚,故此次选秀力求节俭,不铺张浪费。”
年世兰心中默默回味着前世的言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话锋轻巧一转,同时不忘强调节俭之风的倡导并非己出。“皇后娘娘过誉了,臣妾不过略尽微薄之力,一切节俭之举,皆是遵循皇上圣意。”
皇后细察年世兰今日之态,察觉其异于往常,却难以洞悉其内心变化。为缓和氛围,她转而提及新制的点心:“本宫特地命人精心准备了些点心,妹妹不妨一试,看看是否合胃口。”剪秋即刻会意,迅速安排人将点心呈至年世兰面前。
年世兰目光流转于各式点心之间,最终温柔一笑,指向那精致的牡丹卷:“此牡丹卷造型别致,颇为雅致,臣妾便领娘娘这份心意了。”颂芝上前,从抱夏手中稳稳接过点心,一切进行得自然而顺畅,彻底避开了前世的波折。
皇后面色微动,显然对年世兰的应对感到意外,一时之间竟有些词穷。年世兰见状,适时提出告退:“若无其他要事,臣妾便不打扰娘娘了,先行告退。”说罢,她优雅起身,对皇后后续可能的话语选择性地忽略,内心虽有千回百转,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淡然与从容。
“娘娘,我们是直接回宫吗?”颂芝体贴地询问,目光中满是对年世兰身体的关心。
年世兰略一思索,决定改变原计划:“不,我们先去殿前看看。想起前世为了选秀之事,我投入甚巨却未得皇上青睐,如今想来,真是有些可笑。”颂芝虽不明其中深意,却也顺从地引领着年世兰向体元殿方向行去。
抵达大殿时,金贵正忙碌于与宫人的交谈之中,见到年世兰的到来,他连忙收敛神色,恭敬地迎上前来。
“给娘娘请安,您身子抱恙,怎还亲自来?”金贵心中纳罕,回想之前华妃提及的不适。
年世兰端坐于轿撵之上,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宫心系筹备之事,特来查看进展。皇上强调节俭,务必确保一切从简,不得有丝毫奢靡。”
金贵一听,即刻心领神会,连忙应道:“娘娘放心,奴才等必定谨遵圣意与您的教诲,一切布置皆力求朴素,无有违例。奴才这就着手撤下那些华美的灯饰,悉数送回娘娘宫中。”
年世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以指尖触碰金贵额头,以示赞许,随后轿帘缓缓放下,她悄然离去,留下一室沉静。
回到寝宫,年世兰独自沉浸在往昔的思绪之中“,心中五味杂陈。她暗自告诫自己,兄长战功赫赫,更应谦逊谨慎,以免招致祸端。皇家深似海,亲情亦难测,每一步都需走得小心翼翼。
她又不禁想起那个未及面世的孩子,那是她与皇权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而齐月宾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替罪羊。同为将门之后,年世兰深感自己曾经的怨恨与愤怒或许过于盲目,如今想来,实是不该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一人。
没有孩子的牵绊,或许能让心灵更加自由。
“颂芝,你速去内务府安排。”
年世兰心中已有计较,深知若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解开过往的恩怨。
“娘娘有何指示?”颂芝揣测着华妃的意图。
“你告诉内务府,务必确保端妃宫中的一切供给皆恢复如常,不可有任何短缺。同时,派一名太医前往延吉殿,为端妃娘娘诊视。”年世兰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还有,从我的私库中挑选两株最上乘的山参,随我前往延吉殿。”
“是,娘娘。”颂芝虽心中疑惑,却也迅速应承下来,转身离去
不多时,颂芝手持一精致锦盒归来,盒中应是年世兰所要的山参。
“准备妥当,我们走吧。”
年世兰轻启朱唇,正欲动身,颂芝却急切提醒:“娘娘,晚膳时间将至,是否需要先行邀请皇上共膳?”
年世兰微微一笑,回想起往昔无数次的邀请,深知今夜皇上已赴皇后处,自己再去邀请只会是自取其辱。
“不必了,让周宁海准备些皇上喜爱的糕点送至御书房,提醒他注意休息即可。”
言罢,年世兰轻移莲步,走出寝宫,颂芝连忙呼唤侍女跟随,自己则匆匆前往通知周宁海。
抵达延吉殿前,年世兰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颂芝上前敲门,门内传来吉祥惊惶的声音,她匆匆开门跪拜。
“华妃娘娘万福金安,我家娘娘正因病体欠安而休憩。”
年世兰眼神柔和,轻声回应:“无碍,我在此稍候便是。”
说完,她从容不迫地走出轿撵,步入延吉殿,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和解之旅。
吉祥谨慎地跟随着年世兰一行,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今日的华妃,显得格外宁静,没有了往日的张扬与强势,让她不禁感到一丝意外,但丝毫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年世兰踏入寝宫的步伐坚定而从容,她清楚地知道,端妃齐阮并未真正入睡,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与她相见。然而,她并不打算就此退缩。
端妃躺在床上,面容苍白而憔悴,但即使面对年世兰,她的眼神依然保持着一种淡然与坚韧。年世兰望着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同为这紫禁城中的囚徒,她们都有着各自的无奈与辛酸。
“颂芝,我之前让你请的太医为何还未到?”年世兰的声音温和而关切,她希望至少能为端妃带来一丝实际的帮助。
颂芝立刻回答道:“娘娘,奴婢已经派人去请了,但太医院可能因事务繁忙,暂时还未能派遣太医前来。奴婢这就再去催促。”说完,她便匆匆离去,想要尽快解决此事。
随着颂芝的离开,寝宫内只剩下了年世兰与齐月宾两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齐月宾心中暗自警惕,她不知道年世兰这次又会以何种方式对她进行刁难或折磨。
然而,年世兰却并未如她所想的那样。她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吉祥也退下。当寝宫内只剩下她们两人时,年世兰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本宫今日前来,并非为了与你争执或报复。我有些话,想与你单独谈谈。”
齐月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疑惑。她不知道年世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对方已经开了口,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于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对话,在这静谧的寝宫内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