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雪虽未见到两人的面容,但是字是“澜之”的,且在京都的官宦人家,那就只有晋王殿下——陆渊。
他们两人前世并无交集,她只听父亲提起到当今膝下共有五子,一位乃皇后所出,一出生就因为时局被立为太子,年满十八但可惜的是身子体弱,如今连朝堂都未登入;另一位则是端王,其母亲乃是安阳侯府的嫡长女,如今的和妃,端王今岁十六,年初入户部观政;最后一位则是晋王,年十七,其母乃是西北武将崔侯之女,但生母早逝,外祖家人丁凋零,远在西北,常年联系不上一次,如今也没有职务。但前世她只想着如何嫁给徐昭,赢得他欢心。只记得这位晋王殿下两年后就因坠崖身陨,那时的她也只不过是被囚禁着的可怜人罢了,但姚若雪记得晋王是有帮助过姚家说话的,哪怕最终无果。
记得那日午后,新婚后不久,徐昭匆匆说了一句“雪儿听话,别乱走。我有点事处理,去去就回。”彼时的她正满心欢喜,觉得自己找到了良人。对徐昭的话盲目听信,当时因为双亲不大同意他们的婚事,但也被女儿的固执打败了。而婚后为了先不惹父母生气,姚若雪除了回门也没主动联系过他们。
而当时她最信任的春杏,回回都说家里无事。直到魏玲珑上门,她望向不再穿金戴银变得素雅端庄的姚若雪,满脸得意的笑着道:“我的好姐姐,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今日陛下已经下令,姚侍郎,哦,不,”她轻轻拍了下嘴,“姚罪人,姚家一干人等因贪污受贿罪名,被下旨流放千里,即刻执行呢!”
姚若雪的脸色瞬间煞白,“你,你胡说。”但当她想回姚家看看时,却被护院拦住了。
“蠢货!”魏玲珑尖酸刻薄道,“就你这猪脑子,你父母如今估计都恨死你了,要不是你帮着徐公子偷印章、放文书。你家也不至于这么惨吧!可怜了清儿弟弟,听说想来见见你,被人打断了双腿呢!”她拿着帕子轻轻擦拭了下眼角,可细看,她满眼都是笑意。
看着姚若雪摇摇欲坠的样子,她假惺惺道:“姐妹一场,该说的我都说了。啊,对了,”似乎才想起来似的,“晋王殿下陆渊,你倒是厉害,也对,你是个愚蠢的,晋王可怜你罢了。要不是他在陛下面前求情,还说证据不足,只有文书没有赃物,不能成立。若不然,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可惜了,对吧,春杏?”
“魏姑娘,您说的可还算数。”春杏在一旁急切道。
姚若雪再也撑不住了,双眼一闭,晕了过去。
坐在马车上春杏也疑惑着姑娘怎么没带自己准备的衣物,带了一套夫人前儿送来的芍药绣锦缎面裙。女主脸上此刻终于有了笑意,眼眸中水光流转,衬得她面若桃花,春杏不自觉看呆了,心里喃喃道:怪不得前几日魏二姑娘来府上私下和她说担心姑娘风头太大,让她劝劝小姐别穿过于艳丽的服饰,免得她在祖母的寿宴面上无光,她还觉得夸张了呢!
“姑娘,您这身真好看。”
姚若雪知道此时的春杏应该还没到背叛她的地步,但是她身边也留不得如此心大的丫环了。
想起刚刚陆渊他们提到的账本,她眼波流转,一个主意便上了心头。
亭中画完两幅画作的徐昭刚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袅袅的身姿踱步而来,微风吹拂下,裙摆飘扬,走得近了些,便看清了来人的面容。他只觉比给他看到的画还要动人几分,就好似画中人有了神韵,那芍药花的绣样做阳光下熠熠生辉。
“姑娘,不知可否请教一下。”徐昭还是那一副清朗明月的样子,自己前世就是被这副欺人的外表迷惑了吧!
徐昭不知为何,总觉得眼前女子的眼神似乎有股冷意,但转瞬即逝,再看去姚若雪眼眸中带着疑惑,应该是看错了吧!魏家姑娘都说她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家闺秀。
“在下乃是上京赶考的举子,受同窗魏大公子邀请参加魏老夫人的寿宴。魏公子看得起在下的画工,想让我将府中的花园画下来送予其祖母。在下已作两幅,但都有点不大满意,碰巧遇见姑娘,不知可否帮忙评鉴一番。”说着还作揖以示诚意。
姚若雪心底冷笑,脸上却是羞怯地答道:“公子找错人了,小女子并不擅于品画。”不想多听他开口,接着又说,“但既然公子是为了魏家祖母而画,我便叨扰了。”
徐昭忙请人到亭中,指向桌上到两幅作品,“姑娘觉着如何,可还能入眼。”
姚若雪突然想起一件事,前世她明明觉着另一幅墨菊画得更加栩栩如生,魏家祖母会更喜欢。他却说“博佳人一笑,这幅作品当送予赏识之人“,奇怪的是不久后又觉得此图不完善,叫她先还回了他,后来再送回一张给了她。当下没有发觉,现在摸着纸张,她意识到纸不对。
她记得当时把画带回家时觉得薄薄到冰翼纸却摸着厚厚的,自己虽有疑惑却没深究,后来徐昭再给回她手上时却变成了普通的宣纸。
“姑娘,姑娘,可是有什么不妥?”徐昭看着姚若雪定定的看着画,却又感觉在透过画想什么。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魏大公子到底叫他做什么,只是说让找到画上的姚姑娘,并将这幅画让她带出府。那么魏家会助他登上青云路。
“无事。想远了,公子的画技不凡。这一幅画中的墨菊生动传神,连我这个外行人都能感受到不同浓淡到墨色表现出来的层次感。另一幅则花影摇曳,似乎在风中飞舞,真是匠心独运。小女子佩服!”
徐昭自然知道眼前人的身份,户部左侍郎之女,国子监祭酒之外孙女,虽然柳祭酒即将致仕,那也是为了给族中子弟铺路。谁人不知他曾给尚在潜龙时的陛下授过课,私底下陛下都还尊称他为“老师”。
虽然他脸上自谦,嘴里还说着:“不敢当姑娘夸。”眼中的得意之色却瞒不住时刻关注他的姚若雪。徐昭也暗赞:姚若雪不仅貌美学学识也不差,不愧是清贵出身。他顺势将画赠与姚若雪,这次姚若雪假装推拒了几次,脸上却是得到满意画作的喜悦,宾主尽欢。
徐昭在姚若雪转身之际,叫住她:“姑娘,不知徐某是否还可再见到姑娘。”姚若雪回头,徐昭似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公子,会的。”姚若雪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款款离开。
两人回到魏二的院中,刚好准备开席了。众人刚走出房门,就被姚若雪惊艳到了。
有相熟的姑娘立刻上前,挽住姚若雪就叽叽喳喳:“若雪,你这身太好看了。衬得你如花仙子一般。你这首饰”
“姚姑娘是花仙子,你就是仙子的采花婢。”一看就是和刚刚的姑娘异常熟稔。
众人笑作一团。
“好看不?”姚若雪转了一圈,裙摆清荡,“这芍药绣样是我婉姐姐的绣的,我这么美,有她一分功劳。”
赵婉儿眼前一亮,觉得自家表妹好像哪里不太一样了。前儿她还以为若雪不喜欢这身衣服呢,没见她穿过。没想到出来参加宴席她竟带了出来。真好看,以后有时间自己定多给她绣多两件,她觉得自己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绣工了,不说讨好,起码两人相安无事,舅舅舅母他们也能省点心不是。此话一出,已经有好几位姑娘想结交她了,她将感激之情放在心里。
魏玲珑瞟了春杏一眼,春杏小幅度地摇了摇头,她便脸上嗔怒道:“若雪姐姐,你真是,又来抢我风头了,哼,我生气了。”
在场的姑娘们都觉得她在开玩笑,纷纷出言哄道:“魏二,好啦,你长得也很可爱啊!我们可喜欢你了。”
确实,姚若雪的美太过耀眼,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靠近的疏离感。但是魏玲珑则是另一种美,只见她今日身着一袭粉釉色长裙,轻纱飘逸,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细带,显得身子柔美。她很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脖子上佩戴着一串珍珠项链,珍珠圆润光泽,与她的面庞相映成趣。
“咱们各有各的特点,都是姐妹们。宴席快开始了,咱们快些过去吧!”众人便停下话题,由丫环婆子们带着往正席上走。
各家夫人们又是好一通夸,尤其是姚若雪,看着她进退有度,柳氏也欣慰不已。再听闻有夫人夸到婉儿到刺绣时,更是觉得这趟没白来。
于是姚夫人借助女儿外甥女顺利地打入了京都官夫人圈子,而不是像刚刚那样浮于表面,当然柳氏的心不敢放松,因为她还得回想昨日娘家送过来的京都最新的一些情况。如工部侍郎都是中立派,交好无恙;礼部尚书名面上是中立,但私底下早已成了端王一党……
“姑娘,婢子想出恭一趟。”春杏捂着肚子,满脸急切地和姚若雪道。
姚若雪摆出嫌弃的模样,微颔了颔首。她眼睛盯了会面前精致的糕点,悄悄和身边的赵婉儿说:“婉姐姐,我出去一趟。等下母亲问起,你替我遮掩一下。”
想着姚若雪对魏府的熟悉,她也没担心,忙回答:“好。你去吧,要不要我陪你?”
“婉姐姐,是魏二,说有惊喜给我呢!”赵婉儿自是听懂了,使了个眼色。
出来的姚若雪找了小厮交代一番后,心里思索:希望那位真有些本事才好!如今她势单力薄,连背后之人是什么目的都不知道。只能借助些力量了,再说了,她觉得自己的猜测没有错。
他们两人前世并无交集,她只听父亲提起到当今膝下共有五子,一位乃皇后所出,一出生就因为时局被立为太子,年满十八但可惜的是身子体弱,如今连朝堂都未登入;另一位则是端王,其母亲乃是安阳侯府的嫡长女,如今的和妃,端王今岁十六,年初入户部观政;最后一位则是晋王,年十七,其母乃是西北武将崔侯之女,但生母早逝,外祖家人丁凋零,远在西北,常年联系不上一次,如今也没有职务。但前世她只想着如何嫁给徐昭,赢得他欢心。只记得这位晋王殿下两年后就因坠崖身陨,那时的她也只不过是被囚禁着的可怜人罢了,但姚若雪记得晋王是有帮助过姚家说话的,哪怕最终无果。
记得那日午后,新婚后不久,徐昭匆匆说了一句“雪儿听话,别乱走。我有点事处理,去去就回。”彼时的她正满心欢喜,觉得自己找到了良人。对徐昭的话盲目听信,当时因为双亲不大同意他们的婚事,但也被女儿的固执打败了。而婚后为了先不惹父母生气,姚若雪除了回门也没主动联系过他们。
而当时她最信任的春杏,回回都说家里无事。直到魏玲珑上门,她望向不再穿金戴银变得素雅端庄的姚若雪,满脸得意的笑着道:“我的好姐姐,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今日陛下已经下令,姚侍郎,哦,不,”她轻轻拍了下嘴,“姚罪人,姚家一干人等因贪污受贿罪名,被下旨流放千里,即刻执行呢!”
姚若雪的脸色瞬间煞白,“你,你胡说。”但当她想回姚家看看时,却被护院拦住了。
“蠢货!”魏玲珑尖酸刻薄道,“就你这猪脑子,你父母如今估计都恨死你了,要不是你帮着徐公子偷印章、放文书。你家也不至于这么惨吧!可怜了清儿弟弟,听说想来见见你,被人打断了双腿呢!”她拿着帕子轻轻擦拭了下眼角,可细看,她满眼都是笑意。
看着姚若雪摇摇欲坠的样子,她假惺惺道:“姐妹一场,该说的我都说了。啊,对了,”似乎才想起来似的,“晋王殿下陆渊,你倒是厉害,也对,你是个愚蠢的,晋王可怜你罢了。要不是他在陛下面前求情,还说证据不足,只有文书没有赃物,不能成立。若不然,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可惜了,对吧,春杏?”
“魏姑娘,您说的可还算数。”春杏在一旁急切道。
姚若雪再也撑不住了,双眼一闭,晕了过去。
坐在马车上春杏也疑惑着姑娘怎么没带自己准备的衣物,带了一套夫人前儿送来的芍药绣锦缎面裙。女主脸上此刻终于有了笑意,眼眸中水光流转,衬得她面若桃花,春杏不自觉看呆了,心里喃喃道:怪不得前几日魏二姑娘来府上私下和她说担心姑娘风头太大,让她劝劝小姐别穿过于艳丽的服饰,免得她在祖母的寿宴面上无光,她还觉得夸张了呢!
“姑娘,您这身真好看。”
姚若雪知道此时的春杏应该还没到背叛她的地步,但是她身边也留不得如此心大的丫环了。
想起刚刚陆渊他们提到的账本,她眼波流转,一个主意便上了心头。
亭中画完两幅画作的徐昭刚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袅袅的身姿踱步而来,微风吹拂下,裙摆飘扬,走得近了些,便看清了来人的面容。他只觉比给他看到的画还要动人几分,就好似画中人有了神韵,那芍药花的绣样做阳光下熠熠生辉。
“姑娘,不知可否请教一下。”徐昭还是那一副清朗明月的样子,自己前世就是被这副欺人的外表迷惑了吧!
徐昭不知为何,总觉得眼前女子的眼神似乎有股冷意,但转瞬即逝,再看去姚若雪眼眸中带着疑惑,应该是看错了吧!魏家姑娘都说她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家闺秀。
“在下乃是上京赶考的举子,受同窗魏大公子邀请参加魏老夫人的寿宴。魏公子看得起在下的画工,想让我将府中的花园画下来送予其祖母。在下已作两幅,但都有点不大满意,碰巧遇见姑娘,不知可否帮忙评鉴一番。”说着还作揖以示诚意。
姚若雪心底冷笑,脸上却是羞怯地答道:“公子找错人了,小女子并不擅于品画。”不想多听他开口,接着又说,“但既然公子是为了魏家祖母而画,我便叨扰了。”
徐昭忙请人到亭中,指向桌上到两幅作品,“姑娘觉着如何,可还能入眼。”
姚若雪突然想起一件事,前世她明明觉着另一幅墨菊画得更加栩栩如生,魏家祖母会更喜欢。他却说“博佳人一笑,这幅作品当送予赏识之人“,奇怪的是不久后又觉得此图不完善,叫她先还回了他,后来再送回一张给了她。当下没有发觉,现在摸着纸张,她意识到纸不对。
她记得当时把画带回家时觉得薄薄到冰翼纸却摸着厚厚的,自己虽有疑惑却没深究,后来徐昭再给回她手上时却变成了普通的宣纸。
“姑娘,姑娘,可是有什么不妥?”徐昭看着姚若雪定定的看着画,却又感觉在透过画想什么。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魏大公子到底叫他做什么,只是说让找到画上的姚姑娘,并将这幅画让她带出府。那么魏家会助他登上青云路。
“无事。想远了,公子的画技不凡。这一幅画中的墨菊生动传神,连我这个外行人都能感受到不同浓淡到墨色表现出来的层次感。另一幅则花影摇曳,似乎在风中飞舞,真是匠心独运。小女子佩服!”
徐昭自然知道眼前人的身份,户部左侍郎之女,国子监祭酒之外孙女,虽然柳祭酒即将致仕,那也是为了给族中子弟铺路。谁人不知他曾给尚在潜龙时的陛下授过课,私底下陛下都还尊称他为“老师”。
虽然他脸上自谦,嘴里还说着:“不敢当姑娘夸。”眼中的得意之色却瞒不住时刻关注他的姚若雪。徐昭也暗赞:姚若雪不仅貌美学学识也不差,不愧是清贵出身。他顺势将画赠与姚若雪,这次姚若雪假装推拒了几次,脸上却是得到满意画作的喜悦,宾主尽欢。
徐昭在姚若雪转身之际,叫住她:“姑娘,不知徐某是否还可再见到姑娘。”姚若雪回头,徐昭似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公子,会的。”姚若雪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款款离开。
两人回到魏二的院中,刚好准备开席了。众人刚走出房门,就被姚若雪惊艳到了。
有相熟的姑娘立刻上前,挽住姚若雪就叽叽喳喳:“若雪,你这身太好看了。衬得你如花仙子一般。你这首饰”
“姚姑娘是花仙子,你就是仙子的采花婢。”一看就是和刚刚的姑娘异常熟稔。
众人笑作一团。
“好看不?”姚若雪转了一圈,裙摆清荡,“这芍药绣样是我婉姐姐的绣的,我这么美,有她一分功劳。”
赵婉儿眼前一亮,觉得自家表妹好像哪里不太一样了。前儿她还以为若雪不喜欢这身衣服呢,没见她穿过。没想到出来参加宴席她竟带了出来。真好看,以后有时间自己定多给她绣多两件,她觉得自己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绣工了,不说讨好,起码两人相安无事,舅舅舅母他们也能省点心不是。此话一出,已经有好几位姑娘想结交她了,她将感激之情放在心里。
魏玲珑瞟了春杏一眼,春杏小幅度地摇了摇头,她便脸上嗔怒道:“若雪姐姐,你真是,又来抢我风头了,哼,我生气了。”
在场的姑娘们都觉得她在开玩笑,纷纷出言哄道:“魏二,好啦,你长得也很可爱啊!我们可喜欢你了。”
确实,姚若雪的美太过耀眼,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靠近的疏离感。但是魏玲珑则是另一种美,只见她今日身着一袭粉釉色长裙,轻纱飘逸,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细带,显得身子柔美。她很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脖子上佩戴着一串珍珠项链,珍珠圆润光泽,与她的面庞相映成趣。
“咱们各有各的特点,都是姐妹们。宴席快开始了,咱们快些过去吧!”众人便停下话题,由丫环婆子们带着往正席上走。
各家夫人们又是好一通夸,尤其是姚若雪,看着她进退有度,柳氏也欣慰不已。再听闻有夫人夸到婉儿到刺绣时,更是觉得这趟没白来。
于是姚夫人借助女儿外甥女顺利地打入了京都官夫人圈子,而不是像刚刚那样浮于表面,当然柳氏的心不敢放松,因为她还得回想昨日娘家送过来的京都最新的一些情况。如工部侍郎都是中立派,交好无恙;礼部尚书名面上是中立,但私底下早已成了端王一党……
“姑娘,婢子想出恭一趟。”春杏捂着肚子,满脸急切地和姚若雪道。
姚若雪摆出嫌弃的模样,微颔了颔首。她眼睛盯了会面前精致的糕点,悄悄和身边的赵婉儿说:“婉姐姐,我出去一趟。等下母亲问起,你替我遮掩一下。”
想着姚若雪对魏府的熟悉,她也没担心,忙回答:“好。你去吧,要不要我陪你?”
“婉姐姐,是魏二,说有惊喜给我呢!”赵婉儿自是听懂了,使了个眼色。
出来的姚若雪找了小厮交代一番后,心里思索:希望那位真有些本事才好!如今她势单力薄,连背后之人是什么目的都不知道。只能借助些力量了,再说了,她觉得自己的猜测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