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当真这样对中宫说了?”
失声惊呼之人是梁劭。曹夫人身为续妻,仅长他七八岁,他平日总觉有些尴尬,此刻着了急,一声“母亲”却唤得顺口。至于梁劲,他暂且还说不出话来。
面对方寸大乱的继长子,曹夫人却气定神闲。“自然不曾说的那么直白,不过就是这个意思。”
梁劭唯有跌足而叹了。
直至此时,梁劲方从震惊中缓过神:“……中宫如何回应?”
梁劭也正欲问,听闻此言,心道幼弟箭术平平,开口倒能一语破的,亦随之炯炯望向继母。
“中宫当时未置可否,只微微蹙了蹙眉,说此事还需禀问今上,由他定夺。”
曹夫人言罢,见梁劭颓唐满面,终于也发了几分急。“大郎,你这是何故?那中宫亦育有二子,定能体谅我的心思。今上又素肯纳她谏言,想必也不至见罪。”
他只是连连摆首。梁劲不得不代兄长道:“今上一向何等爱惜清平,当日又多么憎厌韩国太妃,旁人或许不尽知,咱们岂不清楚?母亲的要求,他万不可能应允,只怕还要作怒。”
曹夫人显然不信。“难道他不清楚自己妹子的体格?十一,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万不能眼睁睁看你绝了后!”
几人皆对她未出口之言心照不宣——“你是我唯一亲生的儿子,绝了你便是绝了我”。
“再者现今几位大长公主,哪个宅中没有姬妾通房?已故华原公主是先帝同母姐,她那驸马风流成性,先帝在日亦不曾皱过眉头,对公主之子与妾婢之子也一般恩恤。”
“今上与先帝不同,”梁劭辩道,“他自幼所见惟有先帝与明德皇后,以致如今对嫔御都淡淡的。母亲瞧他待二大王与清平如何,待三大王与咸宁又如何?至于中宫,国丈内宅情形母亲应当比儿清楚,中宫少时更是亲历亲睹。若说体谅,清平是她看着长大的,爱比息女,她会更体谅清平还是母亲你?”
曹夫人迟疑了。“那,清平自己呢?她也不愿身后无子孙香火祭享罢?十一庶妾之子便是她的子嗣。”
梁劭道:“清平日后必定陪葬先帝泰陵,就连十一,作为驸马都尉也要袝葬。太常寺、宗正寺自会四时享祭。”说着望了一眼梁劲这个正牌太常礼官。
“母亲细想,今上要择年貌相宜、德才兼美的妹婿,寰宇之广,中规者岂止十一一人?即使国子监里也能再选出几个。他无非是中意十一早与清平熟识,乃总角之好,无需帝后施压亦断不会慢待她。清平自幼居于乾元殿,先帝连自身沉疴也千方百计瞒她,她何尝见过一丝内闱腌臜、受过半分委屈?若十一尚主后为求子而蓄姬置妾,或多或少难免冷落发妻。到那时,清平可能忍受?今上又可能忍受?”
梁劲于自己的婚姻本无甚置喙余地,但两人如此视他不见地争论,终令他忍无可忍。“大兄!母亲!”
母兄被他喝住,还当他有何话说,齐齐望向他。在他们的逼视下,梁劲却悲哀地发觉自己也无主意。
他只是不愿再听旁人肆意指点自己与清平的未来而已。至于那件事如何补救,他眼下不知,也远未至急需思量之时。
最终他瞬了瞬目,叹道:“你们方才也说了,天子是必要干预的。既如此争执也无用,静候上谕便是。况且于我而言,如今最要紧的是在下两科内中举,否则不需日后怎样,今上此生也不会与我好脸色看了——明日我便回国子监去。”
…………
天子夫妇年长清平甚多,名为兄嫂,实则一向抚视她如女。此番为她择婿,也像提前体会了掌珠送与他人的感受。梁氏众人既入宫谢恩,清平出降梁劲已成定局,之后不过是慢慢行六礼罢了。故林芾晚间在中宫颇怅然若失,阿密与太平郎知他心思,早早哄了小东安往别室顽耍,只留裴倇陪伴他。
裴倇心里有事,也需他解颜方可开口。于是屏退阁中内人,自捧了一盏井水里湃过的百合汤与他,微笑道:“饮些凉水清清火。千择万选出来的,还有不如你意之处?”
林芾哼了一声。“那个梁十一,一贯就会弄小聪明。他今日仍衣九品服色是何意?难道清平的驸马之位他还瞧不上?”接过盏子,方觉确有几分口渴,遂依言饮了两口。
裴倇无奈道:“你这可是强词夺理。梁十一才十九岁,你乐意他绯袍银鱼招摇过市不成?究竟尚未完婚呢。我看他就不错,很识谦退。”
林芾实也知自己无理寻衅,只是一想到素爱如珍的幼妹将归于他,就一股气难平。“龙飞榜的余探花原本甚佳,可惜——”
裴倇以为他要叹胞妹无缘,谁知他续道:“——没福分尚清平,只做了相公家娇客。”
她险些笑出声来。琼林宴上探花使是本科最年少貌美之人,难得“龙飞榜”余探花甫过弱冠,人品亦光风霁月。天子彼时颇中意,然为礼法所碍,在台谏积威下踌躇了一日,探花郎便被宰辅家捉去做了孙女婿。这桩婚姻无疑是京中嘉话,亲迎当日帝后亦赐物增庆。
说来今上也曾想成就一位状元都尉,可惜近两科的状头皆不争气,一个已知天命,一个连断二弦。公主出降,前后需一二年,清平委实耽误不得了,这才忍恨便宜了梁家小子。
“木已成舟,你如今还是多瞧梁十一些好的罢,这样自己心里也好过。”她莞尔道。
林芾闷声应了,饮尽盏中汤水搁在几上,牵她同坐一榻。“今日随国夫人如何反应?”
裴倇正欲设法谈这事,听他主动提及,心下倒松快些许。“我先说体谅她牵念十一,因永兴坊晋王宅旁的地面原就是先帝指与清平的,与随国公宅只隔一巷尾,待公主宅建成后,就将两第连通,开一道门以便往来。十一省候母亲,或她探望儿子皆简便。随国夫人听了颇喜悦,连连拜谢。”
林芾一笑:“然后?”
“其实也不必我特意告知她,”裴倇蹙眉,“清平生有不足之症,只怕京中无人不晓。只是她因先帝之事哀毁过甚,这两年又弱了些。我便对随国夫人道,清平秉赋柔脆,需耐心调养,于敦伦子息之事尤需谨慎,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恐有不忍言之事。曹夫人闻言怔了片刻,说……”
“说什么?”林芾亦皱起眉头。
“她说清平体弱也无甚要紧,大可置几房姬妾,若诞育儿女,自然尊奉嫡母如其所生。如此十一免绝嗣之患,清平亦无摧伤之虞,正是两全其美。”
裴倇甫说到一半,就见他喉结上下涌动,待得言毕,他额角已是青筋绽露。她许久不曾见他这般急怒,忙按住他手:“元郎,你先冷静些!曹夫人亦是为母常情。虽则梁十一是幼子,梁氏开枝散叶不至着落他身;但你想想东安,若将你我置于曹夫人之地,怕也不能免俗呀。”
她纤手温软,林芾阖目重重地呼吸,一时念及颖悟可爱的幼子,一时想起纯和恬美的胞妹,一时又触动心底至深处的隐恸。他心中忿怒逐渐褪去,惟余悲惶。“清平,她真是像……我真怕她最终也……”
裴倇知晓他想起了什么,却轻轻抬手掩住他口。
“不会的!”她的语声温柔而坚定,“清平不是先皇后,梁十一更加不配与先帝相提并论。不会的。”
失声惊呼之人是梁劭。曹夫人身为续妻,仅长他七八岁,他平日总觉有些尴尬,此刻着了急,一声“母亲”却唤得顺口。至于梁劲,他暂且还说不出话来。
面对方寸大乱的继长子,曹夫人却气定神闲。“自然不曾说的那么直白,不过就是这个意思。”
梁劭唯有跌足而叹了。
直至此时,梁劲方从震惊中缓过神:“……中宫如何回应?”
梁劭也正欲问,听闻此言,心道幼弟箭术平平,开口倒能一语破的,亦随之炯炯望向继母。
“中宫当时未置可否,只微微蹙了蹙眉,说此事还需禀问今上,由他定夺。”
曹夫人言罢,见梁劭颓唐满面,终于也发了几分急。“大郎,你这是何故?那中宫亦育有二子,定能体谅我的心思。今上又素肯纳她谏言,想必也不至见罪。”
他只是连连摆首。梁劲不得不代兄长道:“今上一向何等爱惜清平,当日又多么憎厌韩国太妃,旁人或许不尽知,咱们岂不清楚?母亲的要求,他万不可能应允,只怕还要作怒。”
曹夫人显然不信。“难道他不清楚自己妹子的体格?十一,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万不能眼睁睁看你绝了后!”
几人皆对她未出口之言心照不宣——“你是我唯一亲生的儿子,绝了你便是绝了我”。
“再者现今几位大长公主,哪个宅中没有姬妾通房?已故华原公主是先帝同母姐,她那驸马风流成性,先帝在日亦不曾皱过眉头,对公主之子与妾婢之子也一般恩恤。”
“今上与先帝不同,”梁劭辩道,“他自幼所见惟有先帝与明德皇后,以致如今对嫔御都淡淡的。母亲瞧他待二大王与清平如何,待三大王与咸宁又如何?至于中宫,国丈内宅情形母亲应当比儿清楚,中宫少时更是亲历亲睹。若说体谅,清平是她看着长大的,爱比息女,她会更体谅清平还是母亲你?”
曹夫人迟疑了。“那,清平自己呢?她也不愿身后无子孙香火祭享罢?十一庶妾之子便是她的子嗣。”
梁劭道:“清平日后必定陪葬先帝泰陵,就连十一,作为驸马都尉也要袝葬。太常寺、宗正寺自会四时享祭。”说着望了一眼梁劲这个正牌太常礼官。
“母亲细想,今上要择年貌相宜、德才兼美的妹婿,寰宇之广,中规者岂止十一一人?即使国子监里也能再选出几个。他无非是中意十一早与清平熟识,乃总角之好,无需帝后施压亦断不会慢待她。清平自幼居于乾元殿,先帝连自身沉疴也千方百计瞒她,她何尝见过一丝内闱腌臜、受过半分委屈?若十一尚主后为求子而蓄姬置妾,或多或少难免冷落发妻。到那时,清平可能忍受?今上又可能忍受?”
梁劲于自己的婚姻本无甚置喙余地,但两人如此视他不见地争论,终令他忍无可忍。“大兄!母亲!”
母兄被他喝住,还当他有何话说,齐齐望向他。在他们的逼视下,梁劲却悲哀地发觉自己也无主意。
他只是不愿再听旁人肆意指点自己与清平的未来而已。至于那件事如何补救,他眼下不知,也远未至急需思量之时。
最终他瞬了瞬目,叹道:“你们方才也说了,天子是必要干预的。既如此争执也无用,静候上谕便是。况且于我而言,如今最要紧的是在下两科内中举,否则不需日后怎样,今上此生也不会与我好脸色看了——明日我便回国子监去。”
…………
天子夫妇年长清平甚多,名为兄嫂,实则一向抚视她如女。此番为她择婿,也像提前体会了掌珠送与他人的感受。梁氏众人既入宫谢恩,清平出降梁劲已成定局,之后不过是慢慢行六礼罢了。故林芾晚间在中宫颇怅然若失,阿密与太平郎知他心思,早早哄了小东安往别室顽耍,只留裴倇陪伴他。
裴倇心里有事,也需他解颜方可开口。于是屏退阁中内人,自捧了一盏井水里湃过的百合汤与他,微笑道:“饮些凉水清清火。千择万选出来的,还有不如你意之处?”
林芾哼了一声。“那个梁十一,一贯就会弄小聪明。他今日仍衣九品服色是何意?难道清平的驸马之位他还瞧不上?”接过盏子,方觉确有几分口渴,遂依言饮了两口。
裴倇无奈道:“你这可是强词夺理。梁十一才十九岁,你乐意他绯袍银鱼招摇过市不成?究竟尚未完婚呢。我看他就不错,很识谦退。”
林芾实也知自己无理寻衅,只是一想到素爱如珍的幼妹将归于他,就一股气难平。“龙飞榜的余探花原本甚佳,可惜——”
裴倇以为他要叹胞妹无缘,谁知他续道:“——没福分尚清平,只做了相公家娇客。”
她险些笑出声来。琼林宴上探花使是本科最年少貌美之人,难得“龙飞榜”余探花甫过弱冠,人品亦光风霁月。天子彼时颇中意,然为礼法所碍,在台谏积威下踌躇了一日,探花郎便被宰辅家捉去做了孙女婿。这桩婚姻无疑是京中嘉话,亲迎当日帝后亦赐物增庆。
说来今上也曾想成就一位状元都尉,可惜近两科的状头皆不争气,一个已知天命,一个连断二弦。公主出降,前后需一二年,清平委实耽误不得了,这才忍恨便宜了梁家小子。
“木已成舟,你如今还是多瞧梁十一些好的罢,这样自己心里也好过。”她莞尔道。
林芾闷声应了,饮尽盏中汤水搁在几上,牵她同坐一榻。“今日随国夫人如何反应?”
裴倇正欲设法谈这事,听他主动提及,心下倒松快些许。“我先说体谅她牵念十一,因永兴坊晋王宅旁的地面原就是先帝指与清平的,与随国公宅只隔一巷尾,待公主宅建成后,就将两第连通,开一道门以便往来。十一省候母亲,或她探望儿子皆简便。随国夫人听了颇喜悦,连连拜谢。”
林芾一笑:“然后?”
“其实也不必我特意告知她,”裴倇蹙眉,“清平生有不足之症,只怕京中无人不晓。只是她因先帝之事哀毁过甚,这两年又弱了些。我便对随国夫人道,清平秉赋柔脆,需耐心调养,于敦伦子息之事尤需谨慎,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恐有不忍言之事。曹夫人闻言怔了片刻,说……”
“说什么?”林芾亦皱起眉头。
“她说清平体弱也无甚要紧,大可置几房姬妾,若诞育儿女,自然尊奉嫡母如其所生。如此十一免绝嗣之患,清平亦无摧伤之虞,正是两全其美。”
裴倇甫说到一半,就见他喉结上下涌动,待得言毕,他额角已是青筋绽露。她许久不曾见他这般急怒,忙按住他手:“元郎,你先冷静些!曹夫人亦是为母常情。虽则梁十一是幼子,梁氏开枝散叶不至着落他身;但你想想东安,若将你我置于曹夫人之地,怕也不能免俗呀。”
她纤手温软,林芾阖目重重地呼吸,一时念及颖悟可爱的幼子,一时想起纯和恬美的胞妹,一时又触动心底至深处的隐恸。他心中忿怒逐渐褪去,惟余悲惶。“清平,她真是像……我真怕她最终也……”
裴倇知晓他想起了什么,却轻轻抬手掩住他口。
“不会的!”她的语声温柔而坚定,“清平不是先皇后,梁十一更加不配与先帝相提并论。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