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除去回门,宿婉都准时坐在那张熟悉的桌案前,熟练地拿出墨宝,铺开纸张,继续“凡为女子”地写着。结束之后,又到那处亭子里,静妃看书,她品茶,说是品茶,其实是在走神。
两个人这样安静地坐着,颇有一种现世安稳的感觉。
那天之后,宿婉一直都想询问静妃的那句话是何意,只是无奈找不到机会,要么就是皇后娘娘让人请她回去一趟,要么就是一些其他的嫔妃路过......宿婉本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下去,熟料却愕然听闻她爹要被调回璟城的消息。
璟城,大漠之地,生活艰苦,何况她爹已过花甲,再加上领境东厄族的虎视眈眈,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的去处啊!
“爹!”一到镇国公府,宿婉连忙下马车,急匆匆地往府里跑去,直奔宿远川的书房,“女儿听说你要回璟城了......迁安?”
宿婉脚步一顿,困惑地瞧着梁迁安:“你怎来了?”
两人看见宿婉,都是略有惊讶,只是梁迁安很快便反应过来,含笑走到宿婉身边,而宿远川则是死死皱着他那双山根眉,一言不发。
“你看看你,成何体统!”宿远川训斥道。
“可是女儿担忧您啊!”宿婉忍不住反驳,声音里满满都是委屈的控诉。
梁迁安抚上她的头,笑意晏晏,似是在给撒娇的小猫顺毛,纵着她在他怀里寻找依靠之处。而宿远川瞧着自家女儿那担忧的眼神,又瞥到一旁的梁迁安,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始终悬在他心中的那件事,此刻好像已经有了答案。
即便宿婉如何不愿,宿远川去往璟城的事终成定局。此行对外宣称是圣上派镇国公镇压边境小族,还百姓安宁,但宿远川启程时并未惊动太多人,悄悄地离开了京城,没有圣上授封,没有百姓欢送,一人,一马车,两家仆,不像是去打仗,倒像是告老还乡。
床榻之上,宿婉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月光明晃晃地落到屋里,照见她一脸愁容。
回想起今日送别宿远川时,他暗中递个了自己一个锦囊,又说了一番摸不着头脑的话,挠得宿婉心中郁燥不安到如今。
那个锦囊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让父亲如此小心谨慎?
而她,究竟要等到怎样的时机?
种种疑问快要挤得宿婉脑子崩溃,又衍生出一丝无力感来。生处异世,本就步履薄冰,又加上一些神神鬼鬼的事和人,宿婉第一次感到了浓浓的悔意,人的一生说长不长,她又该怎样放下愁心之事,随心所欲。
半晌,身后温热的体温袭来,宿婉顺势缩进梁迁安的怀里,缓缓阖眼,意识沉睡之前眼下的一滴泪珠,在月光下亮得晶莹。
因着这事儿,宿婉愁了好几天。眼见着她那脸越发清瘦,梁迁安不忍,于是特意请了好几个名厨到太子府,作为宿婉专门的小厨房。若有空暇时间,便领着宿婉去踏青,或是两人在院子里散步。
渐渐地,宿婉也不再揪着这事儿不放,日子也恢复到从前那般。
夜晚,两人正在桌前用饭。忽然门外来一小厮,弯腰在梁迁安耳边低语。宿婉好奇地瞟了一眼他们,见梁迁安又在小厮耳边说着什么,随后便同小厮一起离开。
临走之前,梁迁安温声对宿婉道:“今夜你就先安寝,不必等我了。宫里有些事,待我回来可能会很晚。”
宿婉嗦着银筷,不经意问道:“是关于荆州水灾的吗?”
在这段日子里,荆州之地忽发水灾,导致许多庄稼也被淹得七零八落,百姓无食,京城一下子也涌来许多流民。圣上收到公文告急时,悲愤不已,特派太子主办此事,三皇子梁迁允辅之。
梁迁安处理公文的时候也不避讳她,零零散散的,宿婉也对此事了解了个大概,无非是圣上想借此考验自己的两个儿子罢了。
但听说这三皇子是个空有相貌,却无经纶的草包。“玉面郎君貌若仙,才疏学浅难登天”,这样的人生在皇家,倒也是幸事。
两个人这样安静地坐着,颇有一种现世安稳的感觉。
那天之后,宿婉一直都想询问静妃的那句话是何意,只是无奈找不到机会,要么就是皇后娘娘让人请她回去一趟,要么就是一些其他的嫔妃路过......宿婉本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下去,熟料却愕然听闻她爹要被调回璟城的消息。
璟城,大漠之地,生活艰苦,何况她爹已过花甲,再加上领境东厄族的虎视眈眈,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的去处啊!
“爹!”一到镇国公府,宿婉连忙下马车,急匆匆地往府里跑去,直奔宿远川的书房,“女儿听说你要回璟城了......迁安?”
宿婉脚步一顿,困惑地瞧着梁迁安:“你怎来了?”
两人看见宿婉,都是略有惊讶,只是梁迁安很快便反应过来,含笑走到宿婉身边,而宿远川则是死死皱着他那双山根眉,一言不发。
“你看看你,成何体统!”宿远川训斥道。
“可是女儿担忧您啊!”宿婉忍不住反驳,声音里满满都是委屈的控诉。
梁迁安抚上她的头,笑意晏晏,似是在给撒娇的小猫顺毛,纵着她在他怀里寻找依靠之处。而宿远川瞧着自家女儿那担忧的眼神,又瞥到一旁的梁迁安,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始终悬在他心中的那件事,此刻好像已经有了答案。
即便宿婉如何不愿,宿远川去往璟城的事终成定局。此行对外宣称是圣上派镇国公镇压边境小族,还百姓安宁,但宿远川启程时并未惊动太多人,悄悄地离开了京城,没有圣上授封,没有百姓欢送,一人,一马车,两家仆,不像是去打仗,倒像是告老还乡。
床榻之上,宿婉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月光明晃晃地落到屋里,照见她一脸愁容。
回想起今日送别宿远川时,他暗中递个了自己一个锦囊,又说了一番摸不着头脑的话,挠得宿婉心中郁燥不安到如今。
那个锦囊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让父亲如此小心谨慎?
而她,究竟要等到怎样的时机?
种种疑问快要挤得宿婉脑子崩溃,又衍生出一丝无力感来。生处异世,本就步履薄冰,又加上一些神神鬼鬼的事和人,宿婉第一次感到了浓浓的悔意,人的一生说长不长,她又该怎样放下愁心之事,随心所欲。
半晌,身后温热的体温袭来,宿婉顺势缩进梁迁安的怀里,缓缓阖眼,意识沉睡之前眼下的一滴泪珠,在月光下亮得晶莹。
因着这事儿,宿婉愁了好几天。眼见着她那脸越发清瘦,梁迁安不忍,于是特意请了好几个名厨到太子府,作为宿婉专门的小厨房。若有空暇时间,便领着宿婉去踏青,或是两人在院子里散步。
渐渐地,宿婉也不再揪着这事儿不放,日子也恢复到从前那般。
夜晚,两人正在桌前用饭。忽然门外来一小厮,弯腰在梁迁安耳边低语。宿婉好奇地瞟了一眼他们,见梁迁安又在小厮耳边说着什么,随后便同小厮一起离开。
临走之前,梁迁安温声对宿婉道:“今夜你就先安寝,不必等我了。宫里有些事,待我回来可能会很晚。”
宿婉嗦着银筷,不经意问道:“是关于荆州水灾的吗?”
在这段日子里,荆州之地忽发水灾,导致许多庄稼也被淹得七零八落,百姓无食,京城一下子也涌来许多流民。圣上收到公文告急时,悲愤不已,特派太子主办此事,三皇子梁迁允辅之。
梁迁安处理公文的时候也不避讳她,零零散散的,宿婉也对此事了解了个大概,无非是圣上想借此考验自己的两个儿子罢了。
但听说这三皇子是个空有相貌,却无经纶的草包。“玉面郎君貌若仙,才疏学浅难登天”,这样的人生在皇家,倒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