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刺身亡
苍宁国地处西,境内多山川湖泊。近年来更是年年大丰收,以致物资充沛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国力隐隐压过东边的上阳国一头。
此时立冬刚过,黄叶凋零,空气中便泛起阵阵侵入骨髓的湿冷之感。
林间小道上,赵毓桐正蹲坐在一块石头上喝水。水壶是用褐色羊皮而制成,衬得她的手指葱白如玉,让人挪不开眼。
她做男子打扮,穿着一身黑色的粗布麻衣,脖颈处挂着个黑色面罩。
赵毓桐的身旁还有支将近二十人的护卫队。
均是黑色统一装扮,大多数带着黑色面罩看不清楚面容,一同守卫着中间的一辆玄木马车。
一阵寒风吹来,吹得地面的梧桐叶飘起,沙沙作响。
赵毓桐那高高竖起的长发随风飘动,寒气也顺着脖颈直往里面钻,冷得她忍不住打个寒颤。
她连忙拢起衣襟,环抱双臂,跳起来直跺脚:“嘶,这京宁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啊。”
一旁同样装束的绍庆接过赵毓桐抛过来的水壶隔空大饮一口,毫不留情地嘲笑。
“兄弟,你怎么如此体虚,这还没进京宁城呢。若不是知晓你是男人,我都要以为你是那闺阁里的娇小姐。这城内有一片寒湖,进去之后,可比这儿还得更寒更冷。”
“唉,怪我家贫,从小挨饿导致体弱。幸而长得不错,被公子看中,才领到这护卫队长的活计,勉强为生。”
绍庆闻言目光落到赵毓桐脸上,虽然沾染着不少灰尘,却挡不住那双灿灿生辉的凤眼。
装扮虽然寒酸,却让人一眼惊艳,记住这个俊俏的小郎君。
“男人要长得好看有何用,能养家糊口建功立业才是大丈夫!”
“当然有用,就凭这点,公子给我的月银便是你的两倍。”
绍庆气结,抬手摸摸自己粗糙的脸颊,怒饮一口壶中之水。动作太猛,灌下一口凉风,呛得咳嗽不止。
赵毓桐见此情景,大笑两声,转而又道:“今日咱们早点收工,拿银两回家吃上口热乎的才是正事。”
“木兄所言极是。”
看着绍庆这满脸大胡茬子和高壮的身材,赵毓桐摆手道:“绍兄,我可比你小得多,不占你这便宜,叫我木同就行。”
说完她遥望两里外的高大城楼,那青白色的城墙已经与她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赵毓桐眸光微凝,又恢复成笑脸盈盈的模样,将黑色面罩拉到鼻梁上,大步走到马车旁,屈指轻敲。
指节与木头碰撞发出沉闷的音色。
“公子,启程吗?”
“嗯。”
听到车厢内的回应,赵毓桐点点头,抬手示意,几息之内队伍便整装完毕重新出发。
队伍内多是青壮年,脚程较快,不过一炷香时间,滚金的“京宁”二字已经映入眼帘。
作为苍宁国的王城,平日里四个城门都是热闹非凡,进出往来络绎不绝。
只是今日,这城门口却是空空荡荡,只有城墙上的守城军在严阵以待。
这一切,只为迎接个贵人回京。
绍庆见此情景,也是面露惊讶,他凑到赵毓桐身边,粗声道:“木同,这马车上坐的真当是咱们苍宁国当朝的皇子?”
赵毓桐睨他一眼:“自然当真,这有何可做假的。五皇子八年前就奉旨前往上阳国,没有回来过一次。如今受诏归国,不很正常?”
“哈哈哈。”绍庆挠挠头,一张国字脸上显出几分憨厚,像是个老实忠厚的田间农夫:“我就是个粗人,不懂这些。但这一没皇家仪仗,二没没军队护送的,实在是不像啊。”
“绍兄,你这是不信?”
“就咱们这个破破烂烂的临时队伍护送皇子,说出去谁信啊。”
“我证明给你看。”赵毓桐轻啧一声,随意地从怀中掏出一张明黄色的破布,几下抖开,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黑色字迹,隐隐还能看到一个红色的盖印。
她朝着京宁城门走去,展开黄布高高举起,大喊道:“里面的士兵都给我听着!你们的五皇子已经受诏回京,还不速速开门迎接!”
城墙上探出一只脑袋,大概是个眼尖的,他仔细瞅那黄布片刻,心中涌现出一阵狐疑。
确实是皇家密诏,可这城下之人的喊话怎么听怎么怪异,这语气不像是皇子回来,倒更像是来打劫的。
明明距离说好的到达时间还差四个多时辰啊。
小兵心有疑虑,打量着这个二十多人的小队。
那蒙面一身黑,还配着把大刀的装束越看越像土匪,犹豫再三他才跑着去给总兵禀报。
城门下,绍庆见里面半天都没动静,已经开始无聊地靠在马车边,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配刀。
“木同,你一直举着这块布累不累啊?”他说着看一眼马车,放低音量道:“你该不会是被骗了吧?那咱的工钱还能结到不?”
赵毓桐闻言,扭头看他:“怎么可能!我这么聪明绝顶的人怎会受骗。你瞧,这不是就有人出来迎接了嘛。”
城门应声缓缓敞开,露出里面的景象。门后竟然全是人。
为首的是个身着暗红色文官官袍,头戴黑色乌纱帽的年轻男子。他身后,是个五六十人的队伍,穿着统一训练有素,这是皇子仪仗。而侧面则站着一支身着银甲的护城军队。
更远的地方,更是乌泱泱一片,尽是前来围观的京宁城百姓。
绍庆见状,忽而咧嘴大笑道:“没被骗,没被骗就好!”
“动手!”
话音刚落,变故突生,绍庆猛得拔出手中长刀,一声令下,过半的护卫齐齐拔刀冲向马车。
只剩下几人立在原地茫然无措地看着眼前的乱象。
“绍庆!你可知刺杀皇子该当何罪!”赵毓桐拔刀怒喝。
“区区一个舞文弄墨的质子还想蛊惑圣心,回来当我们苍宁国的储君,我呸!”
绍庆朝着马车吐出一口唾沫,手中动作不停,砍出凌厉的一刀,刀锋扎进车窗,三尺长刀已经尽数没入其中。
其余叛变者紧随其后,不过数息之间,就将马车扎穿成为马蜂窝,任何活物都不能从这样密集的刀锋中存活。
赵毓桐欺身上前,抽刀朝贼人绍庆砍去,只是看起来武艺不精,被对方轻而易举地拔出长刀格挡住。
那长刀上已是猩红一片,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绍庆满意地大笑,抬手就是一拳击在赵毓桐肩膀上,将她打退数步。
“五皇子已死,当今太子地位不可撼动,社稷稳固。木同老弟,你既是身体不好靠脸混口饭吃的,也该不在乎要追随何人。不如好好想想应当效忠于谁,爱护些自己的小命,莫要再与我相拼。”
“你这贼人,好生狂妄!”赵毓桐捂住受伤的左肩,朝着身后城门内已经惊呆化木的众人大喊道:“都愣着干嘛!五皇子遇刺身亡,还不捉拿刺客,一个个脑袋都不想要了吗!”
守城军领兵这才回神,急急下令,瞬间带人包抄而上,将刺客们团团围住。却不曾想还没动手,这些刺客率先自刎,血溅当场。
动作干脆利落,俨然都是专门培养出来的死士。
赵毓桐眼疾手快,转动手腕将长刀甩出去。刀身在空中翻转几圈,竟赶在绍庆自刎前,用刀柄击中他脑后。
这番动作与她之前不能自保的废物表现完全不同,像是瞬间换了个人。
“你会武……”绍庆不可置信地看向她,话音未落,已经不受控制,两眼一翻晕倒过去。
“啊,我没说过我会武吗?”赵毓桐满脸歉意,轻轻拍掉手上不存在的灰尘,朝着他虚拜一下:“绍兄,我记性不好,下次定当提前告知。”
变故来得太快,马车旁的士兵们顿时面面相觑,也不知这蒙面小郎究竟是何人。
为首的贺林虽然惊讶,却是没有心情管她。
看着这一片狼藉和马车上喷溅的惊人血迹,他脸上瞬间多出几道皱纹,心中一阵发凉。
他已过而立之年,不像小兵那样单纯,深知这是何等泼天祸事。储君争夺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贺林步履艰难地上前想要撩开马车门帘,手却控制不住地发颤,几次都没成功将那薄薄一层帘布拉起。
作为吃公粮的,看着皇子死在面前而没施救,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贺林看一眼周围的手下,更是面如死灰,一咬牙就要拉开车帘,却被只干净白皙骨节分明的手拦住。
“宋大人?”
一身暗红色官服的青年男子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他的身旁。他身材并不壮硕,此刻却在贺林的眼中异常高大。
宋旭的声音平静,带着几分安抚的味道,就如他这个人一样,犹如润玉。
“你退下,我来处理。”
“是……”
不用成为确认皇子身死的第一个人,这让贺林微微松下一口气,心中泛起一阵感激。
这新科状元宋旭宋大人,果真如传闻一般是个安若泰山有担当的人物。
将人安抚下来后,宋旭没有去掀那马车车帘,而是出乎意料地转身,径直走到赵毓桐面前,恭敬地抬手弯腰,行吉拜礼。
他声音温和,不卑不亢:“下官宋旭,恭迎五皇子归朝。”
五,五皇子!?
贺林见这一幕只觉不可置信。
他快步跳上车,抬手一把掀开那带血的帘布,里面哪有什么五皇子的尸体,分明是一头身上多出十几个血窟窿的肉猪。
此时立冬刚过,黄叶凋零,空气中便泛起阵阵侵入骨髓的湿冷之感。
林间小道上,赵毓桐正蹲坐在一块石头上喝水。水壶是用褐色羊皮而制成,衬得她的手指葱白如玉,让人挪不开眼。
她做男子打扮,穿着一身黑色的粗布麻衣,脖颈处挂着个黑色面罩。
赵毓桐的身旁还有支将近二十人的护卫队。
均是黑色统一装扮,大多数带着黑色面罩看不清楚面容,一同守卫着中间的一辆玄木马车。
一阵寒风吹来,吹得地面的梧桐叶飘起,沙沙作响。
赵毓桐那高高竖起的长发随风飘动,寒气也顺着脖颈直往里面钻,冷得她忍不住打个寒颤。
她连忙拢起衣襟,环抱双臂,跳起来直跺脚:“嘶,这京宁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啊。”
一旁同样装束的绍庆接过赵毓桐抛过来的水壶隔空大饮一口,毫不留情地嘲笑。
“兄弟,你怎么如此体虚,这还没进京宁城呢。若不是知晓你是男人,我都要以为你是那闺阁里的娇小姐。这城内有一片寒湖,进去之后,可比这儿还得更寒更冷。”
“唉,怪我家贫,从小挨饿导致体弱。幸而长得不错,被公子看中,才领到这护卫队长的活计,勉强为生。”
绍庆闻言目光落到赵毓桐脸上,虽然沾染着不少灰尘,却挡不住那双灿灿生辉的凤眼。
装扮虽然寒酸,却让人一眼惊艳,记住这个俊俏的小郎君。
“男人要长得好看有何用,能养家糊口建功立业才是大丈夫!”
“当然有用,就凭这点,公子给我的月银便是你的两倍。”
绍庆气结,抬手摸摸自己粗糙的脸颊,怒饮一口壶中之水。动作太猛,灌下一口凉风,呛得咳嗽不止。
赵毓桐见此情景,大笑两声,转而又道:“今日咱们早点收工,拿银两回家吃上口热乎的才是正事。”
“木兄所言极是。”
看着绍庆这满脸大胡茬子和高壮的身材,赵毓桐摆手道:“绍兄,我可比你小得多,不占你这便宜,叫我木同就行。”
说完她遥望两里外的高大城楼,那青白色的城墙已经与她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赵毓桐眸光微凝,又恢复成笑脸盈盈的模样,将黑色面罩拉到鼻梁上,大步走到马车旁,屈指轻敲。
指节与木头碰撞发出沉闷的音色。
“公子,启程吗?”
“嗯。”
听到车厢内的回应,赵毓桐点点头,抬手示意,几息之内队伍便整装完毕重新出发。
队伍内多是青壮年,脚程较快,不过一炷香时间,滚金的“京宁”二字已经映入眼帘。
作为苍宁国的王城,平日里四个城门都是热闹非凡,进出往来络绎不绝。
只是今日,这城门口却是空空荡荡,只有城墙上的守城军在严阵以待。
这一切,只为迎接个贵人回京。
绍庆见此情景,也是面露惊讶,他凑到赵毓桐身边,粗声道:“木同,这马车上坐的真当是咱们苍宁国当朝的皇子?”
赵毓桐睨他一眼:“自然当真,这有何可做假的。五皇子八年前就奉旨前往上阳国,没有回来过一次。如今受诏归国,不很正常?”
“哈哈哈。”绍庆挠挠头,一张国字脸上显出几分憨厚,像是个老实忠厚的田间农夫:“我就是个粗人,不懂这些。但这一没皇家仪仗,二没没军队护送的,实在是不像啊。”
“绍兄,你这是不信?”
“就咱们这个破破烂烂的临时队伍护送皇子,说出去谁信啊。”
“我证明给你看。”赵毓桐轻啧一声,随意地从怀中掏出一张明黄色的破布,几下抖开,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黑色字迹,隐隐还能看到一个红色的盖印。
她朝着京宁城门走去,展开黄布高高举起,大喊道:“里面的士兵都给我听着!你们的五皇子已经受诏回京,还不速速开门迎接!”
城墙上探出一只脑袋,大概是个眼尖的,他仔细瞅那黄布片刻,心中涌现出一阵狐疑。
确实是皇家密诏,可这城下之人的喊话怎么听怎么怪异,这语气不像是皇子回来,倒更像是来打劫的。
明明距离说好的到达时间还差四个多时辰啊。
小兵心有疑虑,打量着这个二十多人的小队。
那蒙面一身黑,还配着把大刀的装束越看越像土匪,犹豫再三他才跑着去给总兵禀报。
城门下,绍庆见里面半天都没动静,已经开始无聊地靠在马车边,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配刀。
“木同,你一直举着这块布累不累啊?”他说着看一眼马车,放低音量道:“你该不会是被骗了吧?那咱的工钱还能结到不?”
赵毓桐闻言,扭头看他:“怎么可能!我这么聪明绝顶的人怎会受骗。你瞧,这不是就有人出来迎接了嘛。”
城门应声缓缓敞开,露出里面的景象。门后竟然全是人。
为首的是个身着暗红色文官官袍,头戴黑色乌纱帽的年轻男子。他身后,是个五六十人的队伍,穿着统一训练有素,这是皇子仪仗。而侧面则站着一支身着银甲的护城军队。
更远的地方,更是乌泱泱一片,尽是前来围观的京宁城百姓。
绍庆见状,忽而咧嘴大笑道:“没被骗,没被骗就好!”
“动手!”
话音刚落,变故突生,绍庆猛得拔出手中长刀,一声令下,过半的护卫齐齐拔刀冲向马车。
只剩下几人立在原地茫然无措地看着眼前的乱象。
“绍庆!你可知刺杀皇子该当何罪!”赵毓桐拔刀怒喝。
“区区一个舞文弄墨的质子还想蛊惑圣心,回来当我们苍宁国的储君,我呸!”
绍庆朝着马车吐出一口唾沫,手中动作不停,砍出凌厉的一刀,刀锋扎进车窗,三尺长刀已经尽数没入其中。
其余叛变者紧随其后,不过数息之间,就将马车扎穿成为马蜂窝,任何活物都不能从这样密集的刀锋中存活。
赵毓桐欺身上前,抽刀朝贼人绍庆砍去,只是看起来武艺不精,被对方轻而易举地拔出长刀格挡住。
那长刀上已是猩红一片,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绍庆满意地大笑,抬手就是一拳击在赵毓桐肩膀上,将她打退数步。
“五皇子已死,当今太子地位不可撼动,社稷稳固。木同老弟,你既是身体不好靠脸混口饭吃的,也该不在乎要追随何人。不如好好想想应当效忠于谁,爱护些自己的小命,莫要再与我相拼。”
“你这贼人,好生狂妄!”赵毓桐捂住受伤的左肩,朝着身后城门内已经惊呆化木的众人大喊道:“都愣着干嘛!五皇子遇刺身亡,还不捉拿刺客,一个个脑袋都不想要了吗!”
守城军领兵这才回神,急急下令,瞬间带人包抄而上,将刺客们团团围住。却不曾想还没动手,这些刺客率先自刎,血溅当场。
动作干脆利落,俨然都是专门培养出来的死士。
赵毓桐眼疾手快,转动手腕将长刀甩出去。刀身在空中翻转几圈,竟赶在绍庆自刎前,用刀柄击中他脑后。
这番动作与她之前不能自保的废物表现完全不同,像是瞬间换了个人。
“你会武……”绍庆不可置信地看向她,话音未落,已经不受控制,两眼一翻晕倒过去。
“啊,我没说过我会武吗?”赵毓桐满脸歉意,轻轻拍掉手上不存在的灰尘,朝着他虚拜一下:“绍兄,我记性不好,下次定当提前告知。”
变故来得太快,马车旁的士兵们顿时面面相觑,也不知这蒙面小郎究竟是何人。
为首的贺林虽然惊讶,却是没有心情管她。
看着这一片狼藉和马车上喷溅的惊人血迹,他脸上瞬间多出几道皱纹,心中一阵发凉。
他已过而立之年,不像小兵那样单纯,深知这是何等泼天祸事。储君争夺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贺林步履艰难地上前想要撩开马车门帘,手却控制不住地发颤,几次都没成功将那薄薄一层帘布拉起。
作为吃公粮的,看着皇子死在面前而没施救,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贺林看一眼周围的手下,更是面如死灰,一咬牙就要拉开车帘,却被只干净白皙骨节分明的手拦住。
“宋大人?”
一身暗红色官服的青年男子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他的身旁。他身材并不壮硕,此刻却在贺林的眼中异常高大。
宋旭的声音平静,带着几分安抚的味道,就如他这个人一样,犹如润玉。
“你退下,我来处理。”
“是……”
不用成为确认皇子身死的第一个人,这让贺林微微松下一口气,心中泛起一阵感激。
这新科状元宋旭宋大人,果真如传闻一般是个安若泰山有担当的人物。
将人安抚下来后,宋旭没有去掀那马车车帘,而是出乎意料地转身,径直走到赵毓桐面前,恭敬地抬手弯腰,行吉拜礼。
他声音温和,不卑不亢:“下官宋旭,恭迎五皇子归朝。”
五,五皇子!?
贺林见这一幕只觉不可置信。
他快步跳上车,抬手一把掀开那带血的帘布,里面哪有什么五皇子的尸体,分明是一头身上多出十几个血窟窿的肉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