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

    “太医确认无疑。”

    赵王妃胡氏听得这个消息,一下子睁开了那双疲惫的眼睛。她今日下半晌才从宫中出来,今日谒见过后,她的正牌婆婆,当今皇后又独留下她说了好一会子话,说的就是子嗣之事,话里话外,无外就是赵王子嗣不丰,被人诟病。

    “好,好,好!孟氏果然争气,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赵王妃的胡氏的脸上没有半分嫉妒,反而有种如释重负。

    “只是,有流产的迹象。这些年来,怀上的孩子的也不少,生下来的也不多。”莲芳心中也有几分忧虑。

    “持赵王的名帖,去将太医院的许太医请来,他最擅长保胎之术,有他在,孟氏的胎也有八九分能保的下来。”

    莲芳应是。

    “还有,孟孺人现在所居何处?”

    “跃华阁。”

    “我记得跃华阁临水,又离那些姐姐妹妹极近,不合适养胎。”

    赵王妃胡氏思索了一下“我仪元殿后头的燕喜堂还空着,今天就收拾出来,明天让孟氏搬进去,在我眼皮子底下看着,我倒还放心些。”

    莲芳进言道:“娘娘何至于此,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有些过于隆重。”

    “莲芳,我也难啊!”赵王妃苦笑一声,谁家女子不嫉妒,可是她坐在这个位置上,赵王只有一步之遥登临帝位,她顾得上嫉妒吗?

    莲芳心中怎么会不明白自家主子娘娘的为难之处,成婚七载,赵王却只有一子二女,一子又是主子娘娘所出,平素还好,自赵王被召回中都,这流言就像风一样的吹了起来。

    都说赵王妃胡氏不容于人,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容许别的侧妃,孺人,侍妾诞下子嗣。

    赵王后院女子也多,怀孕的也不少,奇怪的是,流产的也多,这四五年来,其他的妃妾们只诞下女儿,却无儿子,让赵王妃胡氏有口难言,无法辩解。

    一开始,赵王妃胡氏看着满院子的莺莺燕燕还吃些醋味,现在那些情绪早就没了,就盼着后宅哪位妃妾能生下个儿子,好洗去她一身的污水。

    莲芳看着自家娘娘疲惫的神色,咽下了那些不和时宜的话。

    “你看着,在我的内库里给孟氏挑些好意头的礼品,给孟氏送过去,告诉她好好养胎,她的福气在后头,若是诞下一儿半女,我必然重赏,为她请封侧妃。”

    “还有,莲芳,你是我最得用的人,除了你,我也放心不下别人,你务必看好孟氏这一胎。”

    赵王妃胡氏深深的看着莲芳:“保全孟氏这胎,就是保全我。”

    莲芳满心酸涩,不敢表露出来,郑重的向自家娘娘承诺:“奴婢必将竭尽全力。”

    “好,你去吧!”

    赵王妃胡氏由着侍女卸下了浑身的披挂,洗去全身妆容,神色倦怠,已经十分支持不住,沉沉睡去。

    天家的媳妇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今日谒见皇后,按着礼制着五色酒等的深青袆衣,里里外外总有七层,头上顶着大花小花十八朵,两鬓带博,又有七龙四凤的寇饰。这一身披挂,总有十几斤重,她身子骨也不甚健壮,在生次子的时候,怀胎六月,生下了个死胎,由此大病一场,身体总也恢复不回来。于现在的她而言,每次入宫谒见,都是一场战斗。

    服侍赵王妃胡氏歇下,莲芳打叠精神来,从内库里挑了一些贵重的礼品,诸如送子观音玉佛,百子千孙石榴金饰,凡此种种,共收拾了几十件。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跃华阁。

    而孟孺人有孕的消息已传遍赵王府上下,见这一行,哪个猜不到是赏赐给跃华阁的。

    ——

    跃华阁内,人人眉间皆是喜色,行走带风。

    孟朝躺在床上,怔怔出神。

    重活这一世,她早已没了昔日的心气,再也不肯为了那虚幻的恩宠和荣耀挣得头破血流,重蹈覆辙。

    她累了,不想再去追寻帝王的不可捉摸的宠爱,也不想再去看那人人带着笑脸的面具,更不想用满心的筹谋计算就换一个貌似荣耀的高位。

    也许会被人嘲笑,也许他人的恶意会来的更凶猛,也许她们依然会讽刺和轻蔑她的出身。但那又如何呢,她要一颗自由的灵魂与躯体,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志,再去曲意逢迎,当她的内心充实,牢不可催,那些冷言冷语,冷待冷遇,不能伤她分毫。

    她反反复复的思量,觉得上一世愚蠢至极,宠爱,子女,权利,母家,她一样也没有抓住,后来落到那般田地,她自己也有三分责任,不能全怪别人。

    这一世,孟朝决意要舍掉无谓的争宠,这后宫的繁华与荣耀,如梦幻泡影,绝不值得付出任何心血和真心。

    有一点,孟朝肚子里的孩子,能否保得住,她真的也没有把握,上一世,她怀了五次,流了五次,即使有最好的太医,她依然没有保住自己孩子,每次期盼都成了空,伤了元气,损了身体。

    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力试一试。

    孟朝颇为惊讶的看着莲芳,还有这众人手里捧着的满满当当的礼物。

    莲芳是赵王妃胡氏身边第一等得力之人,又一心为主,论及才干,也远超胡氏,赵王妃贤德能干之名,泰半都是莲芳的功劳。和她身边的苏方不同,莲芳是有品级的女官。前世,皇后赵氏病逝前,重金将她遣送出宫,也是圆满了结了这一段主仆之间缘分。

    赵王妃胡氏出身中等官宦这家,嫁给赵王实属意外,意外的夫唱妇随,极为融洽。

    据孟朝对胡氏的了解,胡氏虽然才微力小,但本心不坏,从未想过害人,也不是个阴损的性子,向来直来直去。对于赵王后宅的女人,胡氏虽心有嫉妒,但终究没有对怀孕的妾室们下手,后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才有意挑起嫔妃们间的争斗。

    赵王妃胡氏想让她迁居仪元殿,活在她的保护之下。

    此举,倒真的是出乎她的意料。孟朝一时踌躇了起来,不知道要不要信赵王妃胡氏一次,毕竟,她此刻只是赵王府的一个孺人,身边可信的只有苏方一人,更何况,她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保住这一胎。

    她一边用言语试探,一边思索赵王妃胡氏何意。

    “娘娘如此待我,我心中万分感激,竟不知如何报答。”孟朝一派诚恳。

    “恕奴婢多嘴,孺人若是能安稳生下孩儿,便是对娘娘最好的支持和报答。”

    “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孺人,怎敢占了娘娘的仪元殿侧殿,叨扰了娘娘和殿下,实在是惶恐,不敢承接娘娘之意。”

    孟朝言辞谦卑,正如她上辈子所表现出来的那般,谨慎,小心,恭敬,如今恰恰正好成了她的保护色,隐藏起她所有的真实情绪。

    “娘娘对孺人这一胎,寄予厚望,十分期盼孺人能为世子添一个弟弟。”

    “殿下在京郊代陛下祭天,今日便会回府。”

    “还请孺人放心,娘娘从皇后娘娘那里又请来了两个积年的老嬷嬷,还有奴婢,必将全力保护孺人还有孩子。”

    孟朝看着莲芳的坚定的眼神,心底里已经有七八分相信赵王妃胡氏的诚意。

    她和赵王妃胡氏,两个人不谋而和,都想保住这个孩子。

    跃华阁,不是一个保胎的好地方,赵王后宅,内宠颇多,有名分的孺人也有四五个,得过宠幸的侍妾也有七八个,更何况那些通房丫头,人太多,也太杂了些。

    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迁居仪元殿,在赵王妃的眼皮子底下,若真有个好歹,赵王妃第一个责任就撇清不了,更何况,此胎不知男女,赵王妃胡氏下手,既无益处,害处极多。

    “莲芳姑姑,我将我和孩子都托付给你了,望你护我母子周全。”孟朝刻意的将责任压在了莲芳身上,既是信任,也是威胁。

    “奴婢必不辜负使命。”莲芳郑重应诺。

    —

    莲芳既担了此等重任,十分用心。从跃华阁回来后,赵王妃胡氏正在小睡,莲芳便先着手将仪元殿东边的一组配殿收拾起来,原本,这燕喜堂是留给世子周喆的,可惜竟没用上,赵王将世子周喆挪进了外院,这燕喜堂就空了下来。

    收拾燕喜堂,添置各色物件摆设,挑选忠心的丫鬟仆妇,莲芳无一亲力亲为,生恐有疏漏之处。家具摆设全部重新检查过,原是为世子备的,以防万一,均要检查有无暗格阴私之处,有不合适的立刻换程从赵王内库里家具,摆设也以金银玉器为主,也注意有好意头的饰品。至于丫鬟仆妇,宜少不宜多,多了反而人多手杂。

    忙了一个下午,临近夜晚时分,才收拾停当,向赵王妃胡氏复命。

    刚走到仪元殿殿外外,看见赵王的大伴徐太监在外候着,知道赵王在殿内,心下了然。想着自家娘娘如此妥帖照顾孟孺人,也须得让赵王殿下知道,于是进内禀报。

    和莲芳想的不太一样,赵王听了,却反应不大。

    正殿右次间靠窗的围子塌上,赵王和赵王妃相对而坐。

    赵王姓周,名漼,当今圣上第五子,刚刚代圣上祭天归来,眉宇间是掩饰不了的得意与自信。

    周漼此时是二十四五的年纪,年华正好,长相周正,深藏青色燕居服藏不住不住他的年轻和朝气,那浓密的剑眉下,是双狭长而锐利的眼睛。

    周漼人懒懒的斜靠在锦塌之上,胡氏则端坐在周漼的对面。

    “孟孺人,孟氏,她怀孕了?”

    胡氏听得周漼语气犹豫,带着几分不确定。

    “只是人弱了些,怀相不好,需得静养,说起来,咱们府里很久都没有添哭声了,只有大郎一个男孩,我倒盼着孟氏能生个皇孙,也能堵一堵流言。”胡氏低头拭泪。

    “姝娘,孤知道你的心,从来没有动过疑心。”周漼宽慰道,亲密的唤着王府胡氏的小名。

    “你处置的极为妥当,孟氏若是能生下来一男半女,再赏不迟。”周漼不慎在意孟朝有孕之事。

    “这府里人手不足,我身边的嬷嬷和太监才能也有限,原来李侧妃入府的事,有孟氏帮衬着,我也放心,如今还得和王爷讨个能干的人来。”

    “这不是难事,孤必挑个好的给你。”周漼一口应下。

    “还有一事,待李侧妃入府后,孤将奉命启程前往旧都,迎太后返还中都。”

    胡氏手中一顿:“何时能归?”

    “慢则两月,快则一月,立冬之前必归。”

    胡氏低头偏过自家王爷的目光灼热,今日的周漼和以往不大一样,

    周漼哄胡氏睡下,自个却难以入睡,这几天都情绪激荡,难以平抑。

    原来周漼竟是重生之人,上辈子做了十几年的皇帝,前几日,在举行祭天仪式的时候,周漼睁眼,便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未登基之前,尚是赵王之时,自认为是祖宗神仙庇佑,予他一次重振山河,开创万世基业的机会。

章节目录

重生之娘娘万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木慕水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慕水水并收藏重生之娘娘万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