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那人推拒不过,也可能确实是饿了,便接过了包子,只是细嚼慢咽的吃了半个,便不怎么动了,将包子仍旧放在碗里,倒是细细端详起面前的少女来。
“你在看什么?”蕙知被他看的有些怕,
“我在看我的救命恩人,在火车上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真的要死在上面了。哪里还能想到一觉醒来还有热腾腾的晚饭吃?”
“你吃饱就好啦。”
“饱了饱了。”那人很斯文的掏出手帕往脸上按了按,“还没请教呢,我姓靳,上惟下亭,不知恩人大名。”
“我姓祝,祝蕙知,云城人,这次是··”她微微滞了滞,继而掩藏起脸上不自然的笑意,“是去拜访亲戚回来,正好救了你也算功德一件。”
“云城?”那人一讶,“可是江南一带的好地方啊,听说小桥流水,安逸清净,尤其是芙蓉海棠糕更是一绝,我有个亲戚就是云城人,看来咱们还算半个老乡呢。”
“那可真是有缘分啊。”蕙知道,“对了,你之前在火车上说·····你是执政公馆的人?”
“是,”靳惟亭有些黯然,“秉都如今的新大帅算来是我的表兄,从小我们也在一起长,只是我几年前和亲戚们到国外留学去了,这不听着老帅没了,因此连忙赶回来奔丧,只是大概是在港口露了富,被强盗盯上了,那伙人一路跟着我上了火车,劫了我的行李还要杀人灭口,幸好你救了我的性命。”
蕙知迟疑道。“只是奔丧只怕来不及了罢,我前几日在报纸上,似乎看到老帅已经下葬了。”
“虽然来不及,但我这做晚辈的肯定是要尽一尽心的。当年长辈也对我多有照拂。”
他面上有那么一瞬间的黯然,垂下眼睫,密密黛色阴影映在无血色的肌肤之上,倒显得面容舒朗精致,叫人怜惜,只是他只沉默了片刻,随即露出一个微笑,重新开朗起来,
“不说这些了,你一个女孩儿家肯定不是单独出来的,为了救我还要脱开家人是我给你添麻烦了,等我们脱了险,我定然带着家人上门致谢。”
说话间,他忽然捂住了自己的伤处,想是身上还有些滚热,蕙知没办法,只好叫他喝上一碗苦药,叫他快点儿休息
这屋里只有一张木床,索幸床不算小躺上两个人也很宽裕,蕙知一开始打死也不肯的,和男人躺在一张床上的教训已经够吓人了,于是那靳先生便非要起来自己铺地铺,他那样的伤势又淋了雨,起身挪动都不太方便,哪里能睡在吱吱嘎嘎的破木板上?
这个时节夜里又湿又冷,蕙知自己摸了摸地上,潮乎乎的想是冰窟一般,她实在狠不下这心,屋里又没给床榻,就两张木椅子,直挺挺的椅背连个挡风的软垫也没有,实在是冻得吓人,僵了许久,实在没办法,因此只好委委屈屈的脱了鞋子,合衣卧在床的另一侧。
她原来还想叫晚上值夜的听差要些新被子,谁晓得那听差却为难的要命,下去问了一圈,说这马上过大年了,路上的客人便多,被子一个屋子里就两条,备用换洗的也还没干,两条湿漉漉的被窝也没什么用处,要么叠在一块儿睡,蕙知咬紧了牙又拿出几块钱才要来了一个装满热水的铜婆子,那铜家伙事儿也不知多久了,上面有些锈蚀,用一块儿褪色的红布包裹着打个蝴蝶结,才勉强不烫手。两人只好略微凑近些,两条被子叠在一处,汤婆子放在中间,便当做楚河汉界草草睡了
这是蕙知这辈子第一次单独在外的第一夜,她却奇妙的不怎么慌张,只紧张了片刻,便瞧着床头的油灯睡过去了。这屋子湿冷湿冷的,被子一股说不出的霉味儿,汤婆子铜壶的味儿和隐隐的血腥味儿混合在一起实在算不上好闻,更别提油灯的气味十分腥臭,屋子里还有些馄饨的味道,她的身边睡着一个受了重伤的陌生人。
可再差,也不会比离开广州的那一夜更加可怕了。
她还记得,自己被那些仆人笑眯眯却十分强硬的拖回了自己的房间,林妈跑来给她送上晚饭,还皮笑肉不笑的请她好好休息,她满怀惊俱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连哭也无处诉说,只能在高床软枕中匍匐一夜。
火车车厢里也不知道怎么样,堂姐回来没瞧见她只怕是担心坏了,阿芳看着胆子大,但也只是个面儿强,这个时候估计哭坏了,还有林妈·····。
还有那么多人,怎么想,她一时也顾不得了。
大概是做了这件事情,竟用光所有的体力,她囫囵一觉睡得竟然极沉,迷迷糊糊间只觉得半夜雨又哗啦啦的下了起来,还打起了惊雷,一道道闪电将逼冊的房间点亮,蕙知翻了个身,恍恍惚惚见身边的人凑了过来,似乎在问她什么,
蕙知神智迷蒙,恍惚间答了什么,翻身又沉沉睡去,一觉无梦无难,竟睡到了第二天白天。
起来的时候房间里寂静无声,她第一眼瞧见床头一支点起来的新蜡,眨了眨眼睛,才翻身起来,可回头一看床榻上竟一个人也没有,窗边隙开一条小缝儿,呼呼的冷风从里面透进来,蕙知面色一白,这时先是低头瞧了瞧被窝里自己的衣衫,里面的毛衣内衫裤子都俱在,虽有些折乱,身上也没什么不舒服,继而连忙起身,两三步走到挂着外套的椅子边,两只手从外套大衣间摸进去,翻找着将那小包找了出来,小心点了点,里面首饰钞票倒是都在,叫她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脸色却没有好转,这时候心里才忽然后怕起来,这人生不熟的小旅社里,被别人卖了都不晓得,她亲妈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月莺,当年出身不好,是出堂子弹琵琶唱曲儿的姑娘,没出过几次堂子就被老爷买回来了,家里的丫头窃窃私语起来都说姨太太天生命好不受苦,因此脾气也好,但那时候自己要上洋学堂读书的时候,偏她就是反对的最厉害,跳脚着说女儿家不能大喇喇的出门,后来才知道她其实原来是好人家的姑娘,小的时候和家里人带着弟弟出门子看人外面开大集,就因为贪看路边卖花布褡裢的,脚步慢了慢,眨眼间就被人抗走了,从此流落他乡。
因此姨太太总是紧张的要命,每次出门都叫她小心,千万别被陌生人给卖了去。
她一向是谨慎的,做事情小心又小心,许是昨日渡了一个男人从火车上溜下来的缘故,只觉得心潮澎湃,竟觉得自己是那报纸上刊登的小说里的女侠一般的人物了,红拂女白秋霜,全是可以孤身行侠仗义的摩登女侠,可不是她这样从来没出过门的女孩儿。
外面是有些年头的破地板,走起路来有些吱吱呀呀的动静,接着外间脚步声慢慢迭起,蕙知连忙坐到椅子上竖起耳朵装作无事,只听得门外有男人轻微的交谈声音,这动静叫蕙知几乎僵住了,继而门上把手轻轻转动,门板慢慢打开,门里门外对上双眼,蕙知才狠出一口气,那人果然是姓靳的先生,两人对上视线,都是微微一愣,瞧她动静,连忙接了一句
“别怕,是我。”
蕙知长出一口气,看他扶着门慢慢挪动,连忙走上前去扶他,
“大早上的,你突然不见了,可吓了我一跳。”
靳惟亭微微一滞。才摸摸鼻头,窘迫低声道,
“我解手去了,实在不好意思叫醒你,就自己摸到了外面,叫听差扶我一把来着。”
原来是这样。蕙知也有些不好意思,脸色通红,“是我不够周全。你这几天要是晚上不方便,就叫醒我,我,我扶你到门口。”
“这”
蕙知脸都滚热了,她搅紧了膝盖上的裙摆,虽实在窘迫,也没好意思告诉对方是自己怕他半夜跑了,才含糊道
“你莫要误会,我救都把你从火车上救下来了,送佛送到西,总不能不管你吧。”
靳惟亭果然十分感激,连连对她感谢,又道
“我方才出去看过,这里楼下都是些行商,这个时候年底,坏人也多,你走进走出一定要小心,首饰什么的最好不要带,最好胭脂香粉也少用,等我过两日能上路了,咱们就到芙州,那里进了租界就安全许多,我那儿有个朋友,可以借助一段日子,你也可以联系上你的家里人。”
“诶。”
“我害得你因为我一个人出门,自然要保护你的安全。”
在屋子里实在闷得有些无趣,这姓靳的和他说了两句,伤得还是很重,转眼一句话没接上,蕙知回过头,又见他倚着枕头沉沉睡去了,便给他笼被子,怀里夹着包去了楼下的卫生间,这里虽比不上之前蕙知用的高级酒店那样有单独的马桶浴缸,总归也分了男女两块儿,似是怕有流氓乱窜,女卫生间的入口正在前台账柜附近,老板娘坐在台里拨算盘,见她来了抬头打量两眼,
“卫生纸一毛,用完冲干净啊。”蕙知答应一声,又问
“老板娘,你有针线吗?我衣服破了个口子,想补一补,”蕙知想了想,又掏出一毛钱,那老板娘说,“有的”,等了等从柜子里掏出些褐色的粗线,蕙知谢过了老板娘,又问她讨了一小块儿碎布,才带着包小心翼翼的走进了里面,还算干净,自己铸的泥台子用木板围住,台子上放了一盆没开花的水仙,许是怕冻着人,窗户没开,因此卫生间里闷闷的,气味却比火车上好多了,看得出来用的人打扫的很勤,蕙知用完马桶,小心的将钱包里的钱偷偷拿了出来,零钱依旧放了回去,剩下五十块幸亏老天爷保佑是张大洋票子,蕙知将那票子十分小心的叠成豆腐块儿,再将那豆腐块儿小心的藏在内裙腰间,又拿碎布和绒线将那衣裳缝得密密匝匝。
丑是丑了点,但该藏还是得藏好。
这大姐今年也有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蓝染印花的旧棉袄,头上裹着条蓝围裙,皮肤微黑,看着十分干练的样子,看着蕙知看西洋景似的四处打量,瞧见什么都稀罕,心里纳罕的很,便忍不住和她搭话。
"衣服缝好了?"
蕙知答应一声,便见这大姐笑道:
“我还心说你们小姑娘不会缝衣服呢,后面衣服鞋子坏了就拿过来,大姐给你缝补,便宜啊。”
“可不是,这里也不是城里,要买什么做什么都不方便,我们能干的就都干了。”
“姑娘你弟弟好点儿没?早上见他在楼上叫人还是我叫当家的去看看。”
“谢谢大姐,吃了药和早饭睡下了。”
“你说这大小伙子,怎么病的那么厉害,连路都走不住,总捂着肚子。”
“可不是,我们打算等他好些了,到芙州租界去,那里有洋医生。”
“那倒是,不过那里的大医院可贵了,你们可以多待两天,让药铺里坐堂的梁大夫给看看,说不准儿就好了呢,上次那谁家人难产,孕妇都快没了,也是梁大夫扎针给就回来了,可神了呢。”
蕙知推拒不得,说了两句突然想起来,
“对了大姐,我们从芙州火车站下来的,当时下雨,没注意,您知道这里离城里有多远呀。
“要是做黄包车也得一个多钟头呢,自己走的话也得走大半天,不过这里时不时有大车过,要是和领头的说说,舍上几个钱说不准还能带你们一程。
“谢谢大姐。你一个小姑娘,别外面转太远,这里人多眼杂,你知不知道?”
“诶。大姐这里还算安全,家里男人多,外面走得太远那就管不到了,要是有坏人,也难出去救你,你自己当心啊。”
蕙知被这么一说,吓得更加警惕了,将外套裹得紧紧的,头上的一只蝴蝶发夹匆匆藏在口袋里,才走了出去,这个时候天色大亮,只是下了一夜的雨,地上泥泞不堪,昨晚那听差领着两三个半人高的小男孩在门口铺苇草,
蕙知冲那听差点了点头,便顺着他指点的方向往外走了走,这地方原来叫金荷镇,是芙州外面的小地方,果然只是个过路的小地方,路上尽是泥泞地,也没什么店铺,除了昨晚提到的药铺,零零碎碎几家铺子,便是旅社,其余就是民居,几条瞧着脏兮兮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草狗蹲在门口看家。
怏怏的,瞧着没什么力气的样子,蕙知便再不敢走过去。
这样的地方,看来肯定是没有邮局,也没有电报局的。
那看来,确实没办法联系堂姐或者家里了。
蕙知呆呆站在药铺门口,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只觉得前路一片迷茫。
和在秦家不同,这次,她是真的做了一件叫人无法原谅的事情。
火车之上,那人胸前伤口血流不止,昏昏沉沉的,她便将悄悄打量起这人来,他的手十分细腻,右手戴着两枚宝石戒指,右手手腕上戴着一支十分精细的手表,那件颜色被血污浸透了大衣,扣子用的是很好的石头,料子大衣的口袋里有着一张印着梅州印章的出入证明。
这个人看着没有说谎话,她原来真的只是单纯这样想的,可他说要离开火车的时候,却像是为她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她胆子从来一直很小,要是换做平时的任何一个时候,叫她带着一个陌生男人一起从一辆火车上逃走,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难。原来蕙知想,打死她也做不出来的,可是万一我什么都不做,回家恐怕不是被打死,而是会被沉塘了。
她从小就特别怕水,家乡水多,路边后门,多是倚着细细长长的河流,河水浓绿,永不见底,外头的路人们有的在河边洗涮马桶,有的取水拉回去灌溉,河上船夫们撑着篙来来往往,瞧着一派热闹的生活景象,可怕人的传闻却从未听过,时不时便会听有人传说谁家小孩儿不听大人的话失足落水,被水草缠住脚,还有被谁家姑娘被人坏了名声,搞大了肚子跳进河里被泡的浮涨,又有谁家生下来的女娃儿实在养不起,只好溺死在马桶里趁着夜色悄悄倒在河水之中,在蕙知心里,那条河里都是怨鬼幽魂,她平日连路过都不敢靠近一点,宁愿忍着晕车颠簸都不愿意抄近路坐船。
林家的小大姐她其实是见过的,在家里布庄的时候那小大姐和她妈妈还有家里下人一起来过几回,有时候过来挑些绣线,有的时候又过来接些绣花锁边的活儿,跟着的老妈子见到她也常赞叹,说家里的小姐们现在上了学,都是直瞪瞪看人,不像这等家里有渊源的人家,教出来的女孩子出门走路都是规规矩矩的莲步,也从不抬头张望,只跟在长辈身后。
她那时还有些淘气性子,悄眼打量着林家姑娘,不妨对方下巴微斜,正小心的躲在人背后也打量着她,两人对视一眼,竟生出些隐秘的默契,均悄悄的藏住了笑意。
一两个月里,她们除了在长辈们眼皮子底下打招呼,几乎从未有过什么交流,蕙知甚至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只听所有人都叫她二姐儿,但每次见面她们都会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蕙知会上去看她锁过的边,牵着下人的手走过林秀才家的门的时候,蕙知也会伸长脖子,试图从门缝里找到二姐儿的身影。
爹妈姨奶奶不是老秀才,但他们不说,传扬出去,就和那些闲汉一样,天天站在林家门口哄笑,谁能受得了呢?像林家的老秀才那样,族里的长辈们也一个个上门叫他把自己嫁掉,又或是沉塘。
蕙知不想被浸猪笼,也不想被吊颈子,她太害怕了,害怕到甚至从林妈的笑容里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这样胆大又狂孛的念头只出现了一瞬,却再没有被压下来。
那人推拒不过,也可能确实是饿了,便接过了包子,只是细嚼慢咽的吃了半个,便不怎么动了,将包子仍旧放在碗里,倒是细细端详起面前的少女来。
“你在看什么?”蕙知被他看的有些怕,
“我在看我的救命恩人,在火车上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真的要死在上面了。哪里还能想到一觉醒来还有热腾腾的晚饭吃?”
“你吃饱就好啦。”
“饱了饱了。”那人很斯文的掏出手帕往脸上按了按,“还没请教呢,我姓靳,上惟下亭,不知恩人大名。”
“我姓祝,祝蕙知,云城人,这次是··”她微微滞了滞,继而掩藏起脸上不自然的笑意,“是去拜访亲戚回来,正好救了你也算功德一件。”
“云城?”那人一讶,“可是江南一带的好地方啊,听说小桥流水,安逸清净,尤其是芙蓉海棠糕更是一绝,我有个亲戚就是云城人,看来咱们还算半个老乡呢。”
“那可真是有缘分啊。”蕙知道,“对了,你之前在火车上说·····你是执政公馆的人?”
“是,”靳惟亭有些黯然,“秉都如今的新大帅算来是我的表兄,从小我们也在一起长,只是我几年前和亲戚们到国外留学去了,这不听着老帅没了,因此连忙赶回来奔丧,只是大概是在港口露了富,被强盗盯上了,那伙人一路跟着我上了火车,劫了我的行李还要杀人灭口,幸好你救了我的性命。”
蕙知迟疑道。“只是奔丧只怕来不及了罢,我前几日在报纸上,似乎看到老帅已经下葬了。”
“虽然来不及,但我这做晚辈的肯定是要尽一尽心的。当年长辈也对我多有照拂。”
他面上有那么一瞬间的黯然,垂下眼睫,密密黛色阴影映在无血色的肌肤之上,倒显得面容舒朗精致,叫人怜惜,只是他只沉默了片刻,随即露出一个微笑,重新开朗起来,
“不说这些了,你一个女孩儿家肯定不是单独出来的,为了救我还要脱开家人是我给你添麻烦了,等我们脱了险,我定然带着家人上门致谢。”
说话间,他忽然捂住了自己的伤处,想是身上还有些滚热,蕙知没办法,只好叫他喝上一碗苦药,叫他快点儿休息
这屋里只有一张木床,索幸床不算小躺上两个人也很宽裕,蕙知一开始打死也不肯的,和男人躺在一张床上的教训已经够吓人了,于是那靳先生便非要起来自己铺地铺,他那样的伤势又淋了雨,起身挪动都不太方便,哪里能睡在吱吱嘎嘎的破木板上?
这个时节夜里又湿又冷,蕙知自己摸了摸地上,潮乎乎的想是冰窟一般,她实在狠不下这心,屋里又没给床榻,就两张木椅子,直挺挺的椅背连个挡风的软垫也没有,实在是冻得吓人,僵了许久,实在没办法,因此只好委委屈屈的脱了鞋子,合衣卧在床的另一侧。
她原来还想叫晚上值夜的听差要些新被子,谁晓得那听差却为难的要命,下去问了一圈,说这马上过大年了,路上的客人便多,被子一个屋子里就两条,备用换洗的也还没干,两条湿漉漉的被窝也没什么用处,要么叠在一块儿睡,蕙知咬紧了牙又拿出几块钱才要来了一个装满热水的铜婆子,那铜家伙事儿也不知多久了,上面有些锈蚀,用一块儿褪色的红布包裹着打个蝴蝶结,才勉强不烫手。两人只好略微凑近些,两条被子叠在一处,汤婆子放在中间,便当做楚河汉界草草睡了
这是蕙知这辈子第一次单独在外的第一夜,她却奇妙的不怎么慌张,只紧张了片刻,便瞧着床头的油灯睡过去了。这屋子湿冷湿冷的,被子一股说不出的霉味儿,汤婆子铜壶的味儿和隐隐的血腥味儿混合在一起实在算不上好闻,更别提油灯的气味十分腥臭,屋子里还有些馄饨的味道,她的身边睡着一个受了重伤的陌生人。
可再差,也不会比离开广州的那一夜更加可怕了。
她还记得,自己被那些仆人笑眯眯却十分强硬的拖回了自己的房间,林妈跑来给她送上晚饭,还皮笑肉不笑的请她好好休息,她满怀惊俱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连哭也无处诉说,只能在高床软枕中匍匐一夜。
火车车厢里也不知道怎么样,堂姐回来没瞧见她只怕是担心坏了,阿芳看着胆子大,但也只是个面儿强,这个时候估计哭坏了,还有林妈·····。
还有那么多人,怎么想,她一时也顾不得了。
大概是做了这件事情,竟用光所有的体力,她囫囵一觉睡得竟然极沉,迷迷糊糊间只觉得半夜雨又哗啦啦的下了起来,还打起了惊雷,一道道闪电将逼冊的房间点亮,蕙知翻了个身,恍恍惚惚见身边的人凑了过来,似乎在问她什么,
蕙知神智迷蒙,恍惚间答了什么,翻身又沉沉睡去,一觉无梦无难,竟睡到了第二天白天。
起来的时候房间里寂静无声,她第一眼瞧见床头一支点起来的新蜡,眨了眨眼睛,才翻身起来,可回头一看床榻上竟一个人也没有,窗边隙开一条小缝儿,呼呼的冷风从里面透进来,蕙知面色一白,这时先是低头瞧了瞧被窝里自己的衣衫,里面的毛衣内衫裤子都俱在,虽有些折乱,身上也没什么不舒服,继而连忙起身,两三步走到挂着外套的椅子边,两只手从外套大衣间摸进去,翻找着将那小包找了出来,小心点了点,里面首饰钞票倒是都在,叫她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脸色却没有好转,这时候心里才忽然后怕起来,这人生不熟的小旅社里,被别人卖了都不晓得,她亲妈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月莺,当年出身不好,是出堂子弹琵琶唱曲儿的姑娘,没出过几次堂子就被老爷买回来了,家里的丫头窃窃私语起来都说姨太太天生命好不受苦,因此脾气也好,但那时候自己要上洋学堂读书的时候,偏她就是反对的最厉害,跳脚着说女儿家不能大喇喇的出门,后来才知道她其实原来是好人家的姑娘,小的时候和家里人带着弟弟出门子看人外面开大集,就因为贪看路边卖花布褡裢的,脚步慢了慢,眨眼间就被人抗走了,从此流落他乡。
因此姨太太总是紧张的要命,每次出门都叫她小心,千万别被陌生人给卖了去。
她一向是谨慎的,做事情小心又小心,许是昨日渡了一个男人从火车上溜下来的缘故,只觉得心潮澎湃,竟觉得自己是那报纸上刊登的小说里的女侠一般的人物了,红拂女白秋霜,全是可以孤身行侠仗义的摩登女侠,可不是她这样从来没出过门的女孩儿。
外面是有些年头的破地板,走起路来有些吱吱呀呀的动静,接着外间脚步声慢慢迭起,蕙知连忙坐到椅子上竖起耳朵装作无事,只听得门外有男人轻微的交谈声音,这动静叫蕙知几乎僵住了,继而门上把手轻轻转动,门板慢慢打开,门里门外对上双眼,蕙知才狠出一口气,那人果然是姓靳的先生,两人对上视线,都是微微一愣,瞧她动静,连忙接了一句
“别怕,是我。”
蕙知长出一口气,看他扶着门慢慢挪动,连忙走上前去扶他,
“大早上的,你突然不见了,可吓了我一跳。”
靳惟亭微微一滞。才摸摸鼻头,窘迫低声道,
“我解手去了,实在不好意思叫醒你,就自己摸到了外面,叫听差扶我一把来着。”
原来是这样。蕙知也有些不好意思,脸色通红,“是我不够周全。你这几天要是晚上不方便,就叫醒我,我,我扶你到门口。”
“这”
蕙知脸都滚热了,她搅紧了膝盖上的裙摆,虽实在窘迫,也没好意思告诉对方是自己怕他半夜跑了,才含糊道
“你莫要误会,我救都把你从火车上救下来了,送佛送到西,总不能不管你吧。”
靳惟亭果然十分感激,连连对她感谢,又道
“我方才出去看过,这里楼下都是些行商,这个时候年底,坏人也多,你走进走出一定要小心,首饰什么的最好不要带,最好胭脂香粉也少用,等我过两日能上路了,咱们就到芙州,那里进了租界就安全许多,我那儿有个朋友,可以借助一段日子,你也可以联系上你的家里人。”
“诶。”
“我害得你因为我一个人出门,自然要保护你的安全。”
在屋子里实在闷得有些无趣,这姓靳的和他说了两句,伤得还是很重,转眼一句话没接上,蕙知回过头,又见他倚着枕头沉沉睡去了,便给他笼被子,怀里夹着包去了楼下的卫生间,这里虽比不上之前蕙知用的高级酒店那样有单独的马桶浴缸,总归也分了男女两块儿,似是怕有流氓乱窜,女卫生间的入口正在前台账柜附近,老板娘坐在台里拨算盘,见她来了抬头打量两眼,
“卫生纸一毛,用完冲干净啊。”蕙知答应一声,又问
“老板娘,你有针线吗?我衣服破了个口子,想补一补,”蕙知想了想,又掏出一毛钱,那老板娘说,“有的”,等了等从柜子里掏出些褐色的粗线,蕙知谢过了老板娘,又问她讨了一小块儿碎布,才带着包小心翼翼的走进了里面,还算干净,自己铸的泥台子用木板围住,台子上放了一盆没开花的水仙,许是怕冻着人,窗户没开,因此卫生间里闷闷的,气味却比火车上好多了,看得出来用的人打扫的很勤,蕙知用完马桶,小心的将钱包里的钱偷偷拿了出来,零钱依旧放了回去,剩下五十块幸亏老天爷保佑是张大洋票子,蕙知将那票子十分小心的叠成豆腐块儿,再将那豆腐块儿小心的藏在内裙腰间,又拿碎布和绒线将那衣裳缝得密密匝匝。
丑是丑了点,但该藏还是得藏好。
这大姐今年也有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蓝染印花的旧棉袄,头上裹着条蓝围裙,皮肤微黑,看着十分干练的样子,看着蕙知看西洋景似的四处打量,瞧见什么都稀罕,心里纳罕的很,便忍不住和她搭话。
"衣服缝好了?"
蕙知答应一声,便见这大姐笑道:
“我还心说你们小姑娘不会缝衣服呢,后面衣服鞋子坏了就拿过来,大姐给你缝补,便宜啊。”
“可不是,这里也不是城里,要买什么做什么都不方便,我们能干的就都干了。”
“姑娘你弟弟好点儿没?早上见他在楼上叫人还是我叫当家的去看看。”
“谢谢大姐,吃了药和早饭睡下了。”
“你说这大小伙子,怎么病的那么厉害,连路都走不住,总捂着肚子。”
“可不是,我们打算等他好些了,到芙州租界去,那里有洋医生。”
“那倒是,不过那里的大医院可贵了,你们可以多待两天,让药铺里坐堂的梁大夫给看看,说不准儿就好了呢,上次那谁家人难产,孕妇都快没了,也是梁大夫扎针给就回来了,可神了呢。”
蕙知推拒不得,说了两句突然想起来,
“对了大姐,我们从芙州火车站下来的,当时下雨,没注意,您知道这里离城里有多远呀。
“要是做黄包车也得一个多钟头呢,自己走的话也得走大半天,不过这里时不时有大车过,要是和领头的说说,舍上几个钱说不准还能带你们一程。
“谢谢大姐。你一个小姑娘,别外面转太远,这里人多眼杂,你知不知道?”
“诶。大姐这里还算安全,家里男人多,外面走得太远那就管不到了,要是有坏人,也难出去救你,你自己当心啊。”
蕙知被这么一说,吓得更加警惕了,将外套裹得紧紧的,头上的一只蝴蝶发夹匆匆藏在口袋里,才走了出去,这个时候天色大亮,只是下了一夜的雨,地上泥泞不堪,昨晚那听差领着两三个半人高的小男孩在门口铺苇草,
蕙知冲那听差点了点头,便顺着他指点的方向往外走了走,这地方原来叫金荷镇,是芙州外面的小地方,果然只是个过路的小地方,路上尽是泥泞地,也没什么店铺,除了昨晚提到的药铺,零零碎碎几家铺子,便是旅社,其余就是民居,几条瞧着脏兮兮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草狗蹲在门口看家。
怏怏的,瞧着没什么力气的样子,蕙知便再不敢走过去。
这样的地方,看来肯定是没有邮局,也没有电报局的。
那看来,确实没办法联系堂姐或者家里了。
蕙知呆呆站在药铺门口,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只觉得前路一片迷茫。
和在秦家不同,这次,她是真的做了一件叫人无法原谅的事情。
火车之上,那人胸前伤口血流不止,昏昏沉沉的,她便将悄悄打量起这人来,他的手十分细腻,右手戴着两枚宝石戒指,右手手腕上戴着一支十分精细的手表,那件颜色被血污浸透了大衣,扣子用的是很好的石头,料子大衣的口袋里有着一张印着梅州印章的出入证明。
这个人看着没有说谎话,她原来真的只是单纯这样想的,可他说要离开火车的时候,却像是为她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她胆子从来一直很小,要是换做平时的任何一个时候,叫她带着一个陌生男人一起从一辆火车上逃走,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难。原来蕙知想,打死她也做不出来的,可是万一我什么都不做,回家恐怕不是被打死,而是会被沉塘了。
她从小就特别怕水,家乡水多,路边后门,多是倚着细细长长的河流,河水浓绿,永不见底,外头的路人们有的在河边洗涮马桶,有的取水拉回去灌溉,河上船夫们撑着篙来来往往,瞧着一派热闹的生活景象,可怕人的传闻却从未听过,时不时便会听有人传说谁家小孩儿不听大人的话失足落水,被水草缠住脚,还有被谁家姑娘被人坏了名声,搞大了肚子跳进河里被泡的浮涨,又有谁家生下来的女娃儿实在养不起,只好溺死在马桶里趁着夜色悄悄倒在河水之中,在蕙知心里,那条河里都是怨鬼幽魂,她平日连路过都不敢靠近一点,宁愿忍着晕车颠簸都不愿意抄近路坐船。
林家的小大姐她其实是见过的,在家里布庄的时候那小大姐和她妈妈还有家里下人一起来过几回,有时候过来挑些绣线,有的时候又过来接些绣花锁边的活儿,跟着的老妈子见到她也常赞叹,说家里的小姐们现在上了学,都是直瞪瞪看人,不像这等家里有渊源的人家,教出来的女孩子出门走路都是规规矩矩的莲步,也从不抬头张望,只跟在长辈身后。
她那时还有些淘气性子,悄眼打量着林家姑娘,不妨对方下巴微斜,正小心的躲在人背后也打量着她,两人对视一眼,竟生出些隐秘的默契,均悄悄的藏住了笑意。
一两个月里,她们除了在长辈们眼皮子底下打招呼,几乎从未有过什么交流,蕙知甚至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只听所有人都叫她二姐儿,但每次见面她们都会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蕙知会上去看她锁过的边,牵着下人的手走过林秀才家的门的时候,蕙知也会伸长脖子,试图从门缝里找到二姐儿的身影。
爹妈姨奶奶不是老秀才,但他们不说,传扬出去,就和那些闲汉一样,天天站在林家门口哄笑,谁能受得了呢?像林家的老秀才那样,族里的长辈们也一个个上门叫他把自己嫁掉,又或是沉塘。
蕙知不想被浸猪笼,也不想被吊颈子,她太害怕了,害怕到甚至从林妈的笑容里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这样胆大又狂孛的念头只出现了一瞬,却再没有被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