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阔别故国的第四年春,王朝变了天,旧主自请退位,新主则在众望所归之下成功上位。

    国号由“安”变为“盛”,我也由此成了前朝公主。

    虽身在北狄,但我也知晓远隔千里的同族血亲的境遇,他们过去所享的尊号名位一律被剥夺,惟有身家性命得了盛帝一时仁慈而被宽恕。

    不过,我作为公主的尊号不仅没有被剥夺,反而还得了盛帝有意加封。

    盛帝专程命人自京都赶赴北狄王都,数十箱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被抬送至王宫,还有一道旨意一同传来。

    传旨的使臣道,盛帝有令让北狄王携我入京觐见,以期商讨两国友好邦交之盟。

    北狄王早有此打算,此番盛帝之邀正中他下怀。

    北狄与中原不穆已久,然自安朝高祖皇帝与北狄先祖定下两国和亲之盟后,边境便维持了面上的宁静祥和,但北狄意欲收纳中原于囊中的决心未曾有变,就连昔日的安朝亦是如此。

    只是苦于两边都对对方有所忌惮。

    我出生时的安朝已日暮西山,帝王的雄心抱负无处施展;而北狄虽兵马强健,但安朝在中原多年积累的余威犹在,且安朝有忠心耿耿、作战精锐的梁家军镇守边境,北狄只得遥望中原大片疆土而迟迟没有行动。

    而今局势逆转,中原换了新主,无论是出于什么顾虑,北狄王势必要去见一见盛帝的。

    至于我这位前朝公主,那更是应当随北狄王入京觐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主动走入了那人提前备下的笼中,又恰好成了于腥风血雨的棋局中手执暗棋的执棋者。

    入了京都后,北狄王突发怪疾而卧榻不起,是以我们面圣的日子便渐渐往后推移。

    然而数月过去,北狄王的身子仍旧未有好转,一日里昏睡八九个时辰,神智醒悟过来的次数寥寥无几。

    他喃喃着没头没脑的胡话,对他说的他一概不明,可若要喝药或是被大夫施针,他的反应倒是极快,壮硕的块头能惹得一众人累得连连粗喘几口大气。

    盛帝屡遣御医为他看诊,然皆不见效。北狄的随行使臣不免泄气和愤懑,来了一趟京都竟会差点要了北狄王的命,这怎能让他们心绪平静呢?他们本就对中原人心怀芥蒂,眼下若北狄王一命呜呼,他们必然撑一个鱼死网破的风险也要为他们的王报仇血恨。

    侍女芫漪又端来一碗新熬好的药,我接过后就要喂北狄王服下,但北狄王的心腹敦穆阻止了我:“王后,这药喝不得。”

    他的汉话说得磕碜,发出的音调子很怪,显然能说出这句完整的话已经是极限了。

    我问道:“为什么喝不得?”

    这下他说不出话来了。

    他窘迫着脸色涨红,吞吞吐吐又说了几句北狄话。

    我学过几句北狄话,但那仅仅是皮毛,往日北狄王与我交谈说的都是汉话,而与大臣私谈则用北狄话,这样一来便不怕我在旁窃听机密。

    北狄上下精通汉话的屈指可数,北狄王是其一,毕竟作为王,他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自然汉话是不在话下的。此行前往京都,随行的北狄使臣皆为北狄王心腹,也就敦穆会些汉话,不过他是听得明白而说不明白。

    芫漪比我更通北狄话,所以她听明白了敦穆的意思,但在人前她是不敢显露半分,只私下偷偷攥了攥我的衣袖。

    我淡然笑笑,将手里的那碗药放置一旁,指了身旁一个汉人宫侍道:“这药凉了,且味儿闻得怪苦的,先撤下吧。”

    “我寻思大王也喝不下,你去禀了御医,让御医换份回味甘甜的药方子来。”

    那名宫侍不疑有他,应了声“是”便退下了。

    敦穆见状顿时面露感激之色,对我行了北狄特有的向人表达敬意的手礼,叽里咕噜说了些我听不懂的北狄话。

    我了然他的意思,笑道:“敦穆大人客气了。大王如今正需要静养,人多待在这儿也不好。还请敦穆大人命他们退下吧,我在这守着大王不会有事的。”

    敦穆听后表示赞同,素日对我的戒备打消了不少。

    个中缘由,说穿了就是他以为我同他们是一体荣辱,我可仰仗的安朝已亡,今时唯一的依靠是北狄,他们自然笃定我不会背弃北狄,尤其是经刚才一事,便更加确信了。

    待一干人退下后,我不经意地瞥了瞥门外,惟两个侍卫守着。

    这两个侍卫不是北狄人,他们是盛帝派来的,说是要看顾我等的安全,但事实如何谁又知道呢?

    我可以支走敦穆他们,但支不开盛帝的人,否则就会惊动盛帝。

    当然,这亦是敦穆放心独留我待在北狄王身边的一个缘由。

    若我轻举妄动,他们可以当即知晓。

    我走到北狄王的床前,抽了一张帕子替他擦了擦汗:“大王,您再不醒来,北狄就完了。”

    我的声音很轻,几乎是凑近他的耳边说,他果不其然有了反应,登时睁开了眼,我迅疾将一粒药丸塞入他的口中,而后掐紧了他的脖颈,他险些没了气,须臾后我收回了手,他喘着粗气不觉间咽了下去,接着便是一顿干咳。

    “大王,小心些,别再呛到了。”我边说着边递着水到他嘴边,另一只手轻拍着他的后背。

    “公主与北狄王夫妻情深,实在令人艳羡。”

    这道声音过于熟悉,仿佛穿过了寂静漫长的年岁而来,我回过头时,恰与那人的目光相对。

    他的目光一如往昔的如耀阳般炽热,然而今时有更多难言的情绪在其中翻涌。

    我愣愣半晌无言,他浑不在意,自顾地走上前道:“一别五年,公主风采依旧,不知可还记得故人?”

章节目录

待春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笑惊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笑惊鸿并收藏待春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