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文武百官依序候在紫宸殿内。

    安隆帝一脸疲惫地倚靠在龙椅之上,“各位爱卿,若无事可奏了,”说着抬手点了点吕正明,“右相,你来问吧!”

    “是!”吕正明向安隆帝一行礼,转身对向满朝文武,开口说道:“昨日北境传来噩耗,罗将军为国战亡了。想那罗家三代忠烈,苦守北辽,几十年来未失寸土,实是国之栋梁!”

    接着掩泪继续道:“北辽妄想北境北荒关已久,如今罗家军群龙无首,池将军苦苦坚守阵地,急需朝中支援!今日吕某在殿前替陛下询问,可有人愿意掌罗家帅印,出征北辽,杀他北辽拓跋一氏的威风吗?”

    殿下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低头不语。

    “各位同僚皆是人中龙凤,不知可有人愿一战么?”吕正明左看右看,不死心地二次询问。

    殿下众人依旧无人响应,默不作声,各怀心事。

    吕正明见此情景,直接痛骂,“你们一个个平时在朝中为博龙颜一笑,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如今大好机会在此,为何一个个闭而不应,状若无闻?”

    吕正明不死心,询问刘昶,“难道你们枢密院也无人可用吗?那些个指挥使也无人敢一战么?”

    刘昶拱手道:“吕大人,枢密院掌管禁军,为的是保卫皇城,保护陛下。指挥使各司其职,实在是抽不出空啊!”

    王顺借机上前拦道:“吕大人莫要难为枢密使,依我看来,还是求和为好!”

    说罢转向众人,“北荒关山多地贫,也就他们北辽视若珍宝!依我看,多年战乱国家积贫积弱,不如专注于江南、中原富裕之地。求和以保休养生息,巩固国本为重啊!”

    底下文武众人中也有不服之人,但赞同声音不少,一时间求和派竟占了上风。

    吕正明不忿,正要骂道,忽然殿外内侍传秉,“陛下,卫国公夫人携女儿、外甥敲响了登闻鼓,要上殿面君!”

    安隆帝急忙做起身子,高声言道:“快快有请!”

    罗夫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进紫宸殿,身后跟着宝珠和池骏,三人皆是一身战衣,身披铠甲,神色肃穆。

    进殿便撩袍跪倒,叩请圣上万岁。

    安隆帝连忙叫她三人请起,并叫徐怀给池秀珍赐凳。然后佯装不知来意,幽幽问道:“不知卫国公夫人此番击鼓求见,所为何来啊?”

    “回秉陛下,臣今日不是以卫国公夫人的身份而来,而是以先帝钦封云英将军的身份,请战北辽!”说着又再次跪倒,“我的父,我的夫,我的儿,皆毁于北辽之手,不杀辽贼难平我心中之恨,贼兵犯境我怎能安睡,求陛下快快下旨赐我罗家帅印,允我挂帅出征!”

    吕正明伸手搀起池秀珍,连连摇头,“云英将军还不知,目前朝内正研究如何与北辽求和呢!”

    池秀珍怒瞪双眼,“你说什么?北辽想要我国领土,怎能求和?如何求和?难道给他我们的北荒关?给他我们的粮食财宝?让我们北荒关的民众成为他们北辽的奴隶吗?”

    才被搀起,池秀珍又扑通跪下,“陛下!求和只是万万不可啊!”

    陛下才要安慰,王顺先出声说道,“欸,罗夫人,啊,不,池将军。罗、池两家三代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将将保住北荒之地,你也知道北荒苦寒,如今兵少将寡,一味苦守不划算啊!还是应以大局为重!你执意出征,为的是报你池、罗两家私仇,还是真心为了大夏?你要是为了大夏,就该忍一忍,等国力强盛些时,再报仇也不算晚!”

    池秀珍气得说不出话,宝珠和池骏忍不住大骂王顺是个软蛋窝囊废,却被池秀珍斥责按下。

    王顺得寸进尺,“退一万步来讲,你腿疾多年不利行走,如何挂帅,如何出征啊?”王顺撇嘴,“再者说,求和一事一损十益啊!还望罗夫人你细细思量!”

    池秀珍怒发冲冠,抬头怒瞪安隆帝,“陛下,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安隆帝见此情景吓了一跳,“啊,这,战与不战,皆有道理。王顺所述也是实情,连年征战兵困马乏,国库紧张粮食空。但若不战,也恐北辽长驱直入京都啊!”

    安隆帝笑笑,“幸亏池将军自请挂帅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只是王顺话糙理不糙,你这身体如何冲锋陷阵?若有合适的先锋官就好了。”说完给了齐王一个眼神。

    齐王刚要出声,罗宝珠再也忍不下去,挣开母亲的手,站起身拱手抢声说道:“你们听说北辽犯境就吓破了胆不敢出兵,可我看那拓跋氏也不过如此,几十年来都被我罗家压制在边境。若不是此次我父兄被暗算出事,他们也只敢做些小动作!我母亲自请挂帅,自然是我做她的先锋官,我母女出征,定能叫那辽人滚回他的黄沙草原!”

    说完冷笑一声,“不似你们,我们罗家一不为官二不为宦,执意出征为的是大夏的江山和黎民百姓!你们莫要攀扯什么私仇,我与北辽既是家仇也是国恨,我定要杀得辽贼再也不敢犯境!”

    池骏紧接着连忙附和:“是!还有我呢!我也能行!”

    池秀珍见状赶紧拉住身边两小儿,生怕被安隆帝责怪。

    “罗小姐莫急!”齐王向罗宝珠一鞠躬,“早就听闻云英将军的威名,她的女儿必定青出于蓝,但罗家如今只剩宝珠小姐身体康健,池家也只有池骏小兄弟一根独苗,怎能让你们二人冲锋陷阵。”

    罗宝珠欲言,齐王摆了摆手,接着对着池秀珍说道,“昨日皇兄已命我下诏五路厢军,选拔人才三日后在京中大比,不出五日便能决出您的先锋官,只是劳您出个考题,考验考验他们的谋略!”

    安隆帝赞同点头附和:“是啊!为保你罗、池两家血脉,罗小姐和池骏就留在京中吧!”话锋一转,“罗小姐可有许配人家?这次大比选出的头名必是能文能武家世清白的人中龙凤,不知池将军可否有意凑一桩喜事?”

    池秀珍连忙拒绝:“宝珠还小,他父亲生死不明,怎敢办喜事?”

    “欸,此言差矣,罗小姐今年也有十八岁了吧?你一旦出征,不知要去多久,还是先把亲事定下来安心些,若不是池骏年纪太小,我都要把我的公主许给他呢!”安隆帝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突然福至心灵,“若有一件喜事发生,也许罗将军也能转危为安呢,民间不是素有冲喜一说吗?”

    啪地一声,一拍龙椅,“就这么说定了!无论谁是这场武比的魁首,都入赘你家为罗将军冲喜!也好名正言顺的入罗家军,做你的先锋官!”

    池秀珍低头不语,王顺在一旁又煽风点火,“怎么罗夫人不允?莫不是觉得陛下的赐婚配不上你的小女儿吗?”

    见母亲惨白一张脸,忍不下心同意赐婚,罗宝珠心下一狠,跪下谢恩,“宝珠谢陛下赐婚!”

    池秀珍见女儿伏倒在地,泪水忍不住的流下,“兕儿呀!”

    赐婚之事就此定下,散朝后,右相吕正明拦住了卫国公府家的马车,直直的跪在了马前。

    “将军大义,受吕某一拜!今日之事委屈你们了!”

    池秀珍连忙叫池骏,“骏儿,赶紧扶你吕伯父起身。”然后掀开马车车窗的帘子,低言说道,“朝中奸佞搅浑水,吕相无奈我也能理解,出征是我罗家军分内之事,自是不敢推辞。只是我家宝珠的婚事被逼无奈,只能不得已而为之,但人选还是未知数,仍有余地,如若你觉得对我们有愧,还望你对大比的魁首人选细细斟酌,不要害我儿一生!”

    说完,叫池骏上车,扬鞭策马,催动马车回府了,只留吕正明一人,萧索的站在原地。

    “大人,我们也回府吧?”吕府小厮轻声说道。

    “嗯,回吧!”

    ——————————————————————

    卫国公府里一片寂静,丫鬟小厮皆不敢出声,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折腾了一早上,回府之后池秀珍抱着宝珠哭了一会儿,被宝珠哄着休息去了。

    宝珠偷偷叫来池骏在自己的小院里商量后面的事情。屏退一干仆役,绿翠、红玉也一个留在池秀珍那里盯梢,一个站在院外望风,院里只留姐弟二人。

    池骏先是抱怨了一通皇帝的赐婚,偷骂皇帝昏庸,臭骂王顺无德。宝珠只是听着,等池骏骂够了才哄他坐下,细细分析。

    “陛下的赐婚可不是脑子一热,他从来就害怕咱们俩家的兵权。南边的海军他不怕,他们从来不熟悉路上作战。他就算怕,也要哄着,毕竟海运为他赚了不少钱。西边安稳,西南偏安一隅,他独独怕我们通辽,直捣京城!”

    宝珠冷笑出声,“他万万没想到父兄会出事,他在京中押下的人质有朝一日要出征北伐,他怕的就是他再没有能压制咱们的利器。”

    池骏不解,“那你为了安抚陛下,为了姑母能顺利出征,真的要嫁个不认识的人吗?”

    “骏儿急什么?一来那人只是入赘,二来男子可以休妻□□,我也能休夫换夫。不过一桩婚约,怎么困得住我?”罗宝珠骄傲的昂起她的头,“更别说我还有一计!”

    “什么?什么?快告诉我!”池骏急忙问道!

章节目录

青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笨狗村烘焙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笨狗村烘焙处并收藏青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