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化二十六年夏初,海陵县官道旁的茶铺里,来了两个背着行囊的江湖人。
他们头戴同制式的斗笠,将快马系在铺口槐树上,然后径直坐在茶铺正中的一张方桌,斜对着官道,坐姿板正,像是等人。
———
孟茹棠醒的时候,发现天已经亮了,连下了几天的雨,难得见到太阳。她赖在床上,看了眼窗外,不想起。
更何况方才做了个诡异的梦。
在梦里,她成了一粒落水的沙石,被挤压推搡着,旋入河底,之后便在漫长等待的沉寂中感受到越发浓烈的窒息。直到一块巨石被投进河中,她这颗小沙粒才被水波卷挟着向河面盘旋跃起,复又跌回淤沙中。
在近河面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小童,束着总角,哭哭啼啼。
幼稚、矫情。
孟茹棠心想,自己才是该哭的那个——莫名成了个不能言语的沙石,浮沉皆身不由己。
仿佛上天在印证她的想法,一块又一块的巨石砸下来,水波大得似乎要荡飞她的灵魂,她像在弹床上起起伏伏。
幼稚、矫情、调皮、讨厌。
孟茹棠给刚刚的小童加了两个标签。
要是能动弹,她横竖得去揪着他的辫子叫他道歉。
转念又觉得没必要跟小屁孩儿一般见识。
她在不停地翻滚中想着,要是能这么荡回家也挺好。
等下,家?
此刻孟茹棠蓦然清醒。
她睁开眼,果然还是那个茶铺竹屋。
狭小仄逼,家徒四壁。
正配近几日惨淡的茶铺生意。
孟茹棠省得早起开张,于是翻了个身,背向窗外的阳光,准备再与周公讨要个好梦。
身下的竹板床随着她的动静发出吱吱呀呀声。
估计这世上不再会有像她这么咸鱼的穿越者。
前院突然传来“掌柜、掌柜”的喊声,催魂似的。
孟茹棠不得不从床上爬起,又迅速梳洗一番。等她进到茶铺,就看见一个瘦壮的少年在灶边忙碌,不远的四方桌坐了两个褐衣汉子,桌上搁了两个包袱。
真稀奇。
今日居然有客。
自从四天前海陵县封城后,茶铺就渐渐没有人光顾了。
孟茹棠打量了几眼,快步走到灶边,接过张丰的水瓢,悄声问发生了什么。
张丰手上也没停,又拿了两只陶碗擦了擦:“我刚来看见他俩在茶铺,瞧你不在就先招呼着。”
“奇了怪,好几天都没见到人了。他们点了啥?”
“啥也没有点,他俩打我在这就没说过一句话,光坐那看。我拿不定主意,才喊您来。”张丰把茶碗摆好又去添了把柴,然后冲孟茹棠勾勾手指。
孟茹棠心领神会地蹲下。
张丰趁炉火的噼啪声,凑近孟茹棠的耳边道:“他们看着不简单,包里有这个。”
张丰拿了根木柴滑稽地比划了两下。
孟茹棠心中了然,估计是什么凶器。
张丰继续悄声道:“掌柜你一会儿小心点,我猜他俩应该打北边来的,我从村里过来的路上没见过。”
北边正是海陵县城,城外群山包围,就一条官道可走。官道朝南方向最近的就是张丰所在的张家村。
张丰每日从南村步行担柴来茶铺,如若没见过这两个骑马客,只可能是海陵县出来的。
前些天海陵县出了一起镖车运尸案,孟茹棠穿越过来的时候,刚巧在茶铺里听茶客们绘声绘色聊到这个案子。然而没到一天,县里就把城门闭了,说是怕犯人逃窜。
如今,张丰的意思是担心这俩人会是凶手。
孟茹棠不甚在意,作为本文的作者,她知道这里不会有命案,至少在主角们来这之前不会发生。
孟茹棠蹲着有点腿麻,站起前宽慰道:“放心,说不定是城门开了。”
话音未落,茶铺外官道过了三辆马车,拉着几箱货物从南陵县朝南飞奔而去,甚至看不清车上插的旗徽。
此时茶铺的两个汉子抄上包袱,夺门驾马追逐出去。
“你看,果然不是冲我们来的。”孟茹棠顿作轻松,撸下袖子走到铺中,然后一屁股坐在条凳上,“这下茶也不用泡了。”
张丰倒是眼睛一亮,急忙道:“那孟掌柜你且歇着,我先去把柴担卖咯!”
张丰本就是南村的樵民,这几日无生意可做便被孟茹棠招来做几日帮工,每日也能挣上几十文贴补点家用。
只是,孟茹棠在纯纯倒贴钱。
没有茶客光顾,二人就枯坐在茶铺,连侃了几天,倒是互生出对方不知道的可怜之心。
在张丰看来,孟茹棠生活都难以自理,虽有个茶铺也是坐吃山空,未来境况堪忧。
孟茹棠觉得他年纪轻轻就要出来承担一家之责,独自赡养瘫痴的奶奶,着实不易。
不过现在城门开了,孟茹棠回家的契机也快到了。
托这几日的照顾,她打算再给张丰留点钱,毕竟不确定自己穿越回去以后,原身体的主人还会不会帮衬他。
孟茹棠想到这,便起身要去准备,没成想铺里来了一批客人喊着要上茶。
这一忙开,就没能停下来。
———
南陵县门口如今十分热闹,张丰第一次见聚集这么多城门卫。
他挑着柴,排上入城的队伍,四下张望时看见城门另一侧有辆华贵的马车停在路边,旁边还站了五个人,其中一个是守城门吏。
几个人似在争执。
“你们也别为难我了,还是尽快离城吧。”
“这案子还没结束,凭什么赶我们离开!我们偏不走,赶快放我们进去,我还要跟成甫阁理论理论。”
开口的是一个红衣劲服的姑娘,瞪着杏圆的眼睛,一股剑拔弩张的架势。
“我的姚大小姐,成县令都判你们无罪了,你们怎么还不依不饶要求重审。”
“你这告示是说无罪了,但案子它还断得不清不楚的,事关镖局的名誉,我不能就这么走了。”
“而且我都不怕审,他成甫阁在怕什么!大不了我跟你们打一架,你再把我抓进去见他。”
眼见姚思悦要解了腰刀,身旁的黑衣公子拉住她,上前抱拳一揖。
“还请大人通融通融。”然后沉声恳求,“我姐夫莫名身殒,不能是一句自杀就结案的。我也在成县令手下办事多年,他并非糊涂办案草菅人命之人,当是有什么原因,我们只想进去求个明白。”
门吏像是终于遇到个讲理的人,激动地按下了周桓征的手。
“周公子,我是真放不了你们进去,告示你也见到了,要是时世子跟姚姑娘为其他事进南陵县我们可以放行,唯独此事不可以。”门吏又侧身指向门口的布告牌,“更何况对你跟乔昭昭姑娘是直接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放进去的,我也求求你们,别再求我了。”
看戏多时的时世子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方来打了个圆场:“算了,再寻他法吧,僵持在这也无用。”
“这怎么能算?这不能算!”姚思悦高声道。
……
张丰看门吏都要哭丧脸了,向身旁等待入验进城的路人不解道:“这几人什么身份,怎么兵爷都低声下气的?”
路人小声道:“尸镖案听说没?就是他们几个。恪安侯世子时憬淮和扬威镖局的千金姚思悦。”
张丰听过恪安侯,但是不理解一个镖局的千金为什么也有这般底气,刚想细问便被旁边的城门兵催促着进城。
他记得紧要事是把柴卖了,再去药铺给奶奶多抓几副药,便不做逗留。
但他没注意到,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的去向。
———
而今,扬威镖局运送的镖箱里出现南陵县仵作乔连的尸首,已经算不上新鲜谈资。
在张丰走后,孟茹棠茶铺的两张方桌就坐满了茶客。
她忙前忙后地烧水泡茶,见缝插针地听着刚出城的茶客们胡侃南陵县的案子。
据说县里盘了三天,查也查了,打也打了,毫无头绪,种种迹象都指向自杀,案子就照着结了,今早才将所有人都放了出去。
孟茹棠闻言手一抖,差点没把壶里热水泼出来。
怎么会是自杀,她内心的惊讶程度丝毫不逊其他听客。
——这本小说是她写的,乔连的死是整个故事的开端,更是结束。
让一综离奇的案件为周桓征与姚思悦的相识提供契机,是她构思许久的设计。
之后姚思悦出狱自证清白,与同来寻线索的周桓征一同踏上危机四伏的查案道路,直至真相大白,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整个欢喜冤家的探案小甜文就此完结。
然而,孟茹棠在穿越前只写了个开头,正停在主角马上要来这家茶铺。
如若不是人名、案件都对得上,她也不相信自己是穿书了。所以,她老实地等在这里,觉得完成了NPC的使命就能回到真实的世界。
可现在的孟茹棠有种被路人甲剧透了结局的疑惑和不爽感。
还是个荒诞的结局。
“真的是自杀?”有人替孟茹棠问了出来。
“告示都贴了,还能作假?指不定扬威镖局财大气粗,县老爷们拿了好处就给放了。”另一个茶客插言道。
众人哄笑:“你是外地来的吧,成县令可是两袖清风的大好官。”
那人赤脸争辩道:“再好的官,脖子能硬得过上面?”他朝天上拱了拱手。
有人立时领悟:“是啊,听说这次被抓的里面还有恪安侯世子。如若那个世子用权势相压,成县令也不得不低头吧。”
他们提到的恪安侯是当今圣上的拜把子兄弟。当初身为太子的武归肃遇刺,是伴读时逸拼死相护。武归肃即位后,便封了时逸做了恪安侯。
而时憬淮正是恪安侯的独子,也是孟茹棠小说的男二。
孟茹棠给他安排的身世,也是为后期男女主查案提供一些方便。
时憬淮也正是利用这层身份,为姚思悦作保,放她出狱去寻找证据,自己替代女主被关进牢里。
可是这个身份现在被人当成仗势欺人的由头。
“不止呢,这个镖局跟京里有些联系。”一个面容白净的蓝衫客示意大家噤声,自己也低声继续说道,“我也是听家中长辈提过一两句,二十二年前宫里那位贵人,你们记得姓啥吗?”
旁边一位上年纪的茶客倒吸了一口气,忙摇手道:“这可提不得,提不得。”
但是抵不过有人抢答:“姓姚吗?那他们……”
蓝衫客手指点着方桌,饶有节奏,神秘道:“沾、亲、带、故。”
孟茹棠在旁边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宫里贵人,什么二十二年前。
从“自杀”开始,好像有些设定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
“我还是不信,成县令会为了仕途放了杀人犯。”
“也不见得是仕途,说不定还有身家性命呢。”
孟茹棠全然听不进茶客左一言右一语,整个大脑都在嗡嗡作响。
完蛋,女主跟男二要被坐实成大反派了。
此时一道长而尖锐的轰鸣声响起,惊醒了她。
是炉子上的水壶烧开了,她手忙脚乱地去拎下来。
然后听到一句脆生生的疑问。
“你们怎么都确定是成知县枉法,如果乔连真的是自杀呢?”
他们头戴同制式的斗笠,将快马系在铺口槐树上,然后径直坐在茶铺正中的一张方桌,斜对着官道,坐姿板正,像是等人。
———
孟茹棠醒的时候,发现天已经亮了,连下了几天的雨,难得见到太阳。她赖在床上,看了眼窗外,不想起。
更何况方才做了个诡异的梦。
在梦里,她成了一粒落水的沙石,被挤压推搡着,旋入河底,之后便在漫长等待的沉寂中感受到越发浓烈的窒息。直到一块巨石被投进河中,她这颗小沙粒才被水波卷挟着向河面盘旋跃起,复又跌回淤沙中。
在近河面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小童,束着总角,哭哭啼啼。
幼稚、矫情。
孟茹棠心想,自己才是该哭的那个——莫名成了个不能言语的沙石,浮沉皆身不由己。
仿佛上天在印证她的想法,一块又一块的巨石砸下来,水波大得似乎要荡飞她的灵魂,她像在弹床上起起伏伏。
幼稚、矫情、调皮、讨厌。
孟茹棠给刚刚的小童加了两个标签。
要是能动弹,她横竖得去揪着他的辫子叫他道歉。
转念又觉得没必要跟小屁孩儿一般见识。
她在不停地翻滚中想着,要是能这么荡回家也挺好。
等下,家?
此刻孟茹棠蓦然清醒。
她睁开眼,果然还是那个茶铺竹屋。
狭小仄逼,家徒四壁。
正配近几日惨淡的茶铺生意。
孟茹棠省得早起开张,于是翻了个身,背向窗外的阳光,准备再与周公讨要个好梦。
身下的竹板床随着她的动静发出吱吱呀呀声。
估计这世上不再会有像她这么咸鱼的穿越者。
前院突然传来“掌柜、掌柜”的喊声,催魂似的。
孟茹棠不得不从床上爬起,又迅速梳洗一番。等她进到茶铺,就看见一个瘦壮的少年在灶边忙碌,不远的四方桌坐了两个褐衣汉子,桌上搁了两个包袱。
真稀奇。
今日居然有客。
自从四天前海陵县封城后,茶铺就渐渐没有人光顾了。
孟茹棠打量了几眼,快步走到灶边,接过张丰的水瓢,悄声问发生了什么。
张丰手上也没停,又拿了两只陶碗擦了擦:“我刚来看见他俩在茶铺,瞧你不在就先招呼着。”
“奇了怪,好几天都没见到人了。他们点了啥?”
“啥也没有点,他俩打我在这就没说过一句话,光坐那看。我拿不定主意,才喊您来。”张丰把茶碗摆好又去添了把柴,然后冲孟茹棠勾勾手指。
孟茹棠心领神会地蹲下。
张丰趁炉火的噼啪声,凑近孟茹棠的耳边道:“他们看着不简单,包里有这个。”
张丰拿了根木柴滑稽地比划了两下。
孟茹棠心中了然,估计是什么凶器。
张丰继续悄声道:“掌柜你一会儿小心点,我猜他俩应该打北边来的,我从村里过来的路上没见过。”
北边正是海陵县城,城外群山包围,就一条官道可走。官道朝南方向最近的就是张丰所在的张家村。
张丰每日从南村步行担柴来茶铺,如若没见过这两个骑马客,只可能是海陵县出来的。
前些天海陵县出了一起镖车运尸案,孟茹棠穿越过来的时候,刚巧在茶铺里听茶客们绘声绘色聊到这个案子。然而没到一天,县里就把城门闭了,说是怕犯人逃窜。
如今,张丰的意思是担心这俩人会是凶手。
孟茹棠不甚在意,作为本文的作者,她知道这里不会有命案,至少在主角们来这之前不会发生。
孟茹棠蹲着有点腿麻,站起前宽慰道:“放心,说不定是城门开了。”
话音未落,茶铺外官道过了三辆马车,拉着几箱货物从南陵县朝南飞奔而去,甚至看不清车上插的旗徽。
此时茶铺的两个汉子抄上包袱,夺门驾马追逐出去。
“你看,果然不是冲我们来的。”孟茹棠顿作轻松,撸下袖子走到铺中,然后一屁股坐在条凳上,“这下茶也不用泡了。”
张丰倒是眼睛一亮,急忙道:“那孟掌柜你且歇着,我先去把柴担卖咯!”
张丰本就是南村的樵民,这几日无生意可做便被孟茹棠招来做几日帮工,每日也能挣上几十文贴补点家用。
只是,孟茹棠在纯纯倒贴钱。
没有茶客光顾,二人就枯坐在茶铺,连侃了几天,倒是互生出对方不知道的可怜之心。
在张丰看来,孟茹棠生活都难以自理,虽有个茶铺也是坐吃山空,未来境况堪忧。
孟茹棠觉得他年纪轻轻就要出来承担一家之责,独自赡养瘫痴的奶奶,着实不易。
不过现在城门开了,孟茹棠回家的契机也快到了。
托这几日的照顾,她打算再给张丰留点钱,毕竟不确定自己穿越回去以后,原身体的主人还会不会帮衬他。
孟茹棠想到这,便起身要去准备,没成想铺里来了一批客人喊着要上茶。
这一忙开,就没能停下来。
———
南陵县门口如今十分热闹,张丰第一次见聚集这么多城门卫。
他挑着柴,排上入城的队伍,四下张望时看见城门另一侧有辆华贵的马车停在路边,旁边还站了五个人,其中一个是守城门吏。
几个人似在争执。
“你们也别为难我了,还是尽快离城吧。”
“这案子还没结束,凭什么赶我们离开!我们偏不走,赶快放我们进去,我还要跟成甫阁理论理论。”
开口的是一个红衣劲服的姑娘,瞪着杏圆的眼睛,一股剑拔弩张的架势。
“我的姚大小姐,成县令都判你们无罪了,你们怎么还不依不饶要求重审。”
“你这告示是说无罪了,但案子它还断得不清不楚的,事关镖局的名誉,我不能就这么走了。”
“而且我都不怕审,他成甫阁在怕什么!大不了我跟你们打一架,你再把我抓进去见他。”
眼见姚思悦要解了腰刀,身旁的黑衣公子拉住她,上前抱拳一揖。
“还请大人通融通融。”然后沉声恳求,“我姐夫莫名身殒,不能是一句自杀就结案的。我也在成县令手下办事多年,他并非糊涂办案草菅人命之人,当是有什么原因,我们只想进去求个明白。”
门吏像是终于遇到个讲理的人,激动地按下了周桓征的手。
“周公子,我是真放不了你们进去,告示你也见到了,要是时世子跟姚姑娘为其他事进南陵县我们可以放行,唯独此事不可以。”门吏又侧身指向门口的布告牌,“更何况对你跟乔昭昭姑娘是直接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放进去的,我也求求你们,别再求我了。”
看戏多时的时世子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方来打了个圆场:“算了,再寻他法吧,僵持在这也无用。”
“这怎么能算?这不能算!”姚思悦高声道。
……
张丰看门吏都要哭丧脸了,向身旁等待入验进城的路人不解道:“这几人什么身份,怎么兵爷都低声下气的?”
路人小声道:“尸镖案听说没?就是他们几个。恪安侯世子时憬淮和扬威镖局的千金姚思悦。”
张丰听过恪安侯,但是不理解一个镖局的千金为什么也有这般底气,刚想细问便被旁边的城门兵催促着进城。
他记得紧要事是把柴卖了,再去药铺给奶奶多抓几副药,便不做逗留。
但他没注意到,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的去向。
———
而今,扬威镖局运送的镖箱里出现南陵县仵作乔连的尸首,已经算不上新鲜谈资。
在张丰走后,孟茹棠茶铺的两张方桌就坐满了茶客。
她忙前忙后地烧水泡茶,见缝插针地听着刚出城的茶客们胡侃南陵县的案子。
据说县里盘了三天,查也查了,打也打了,毫无头绪,种种迹象都指向自杀,案子就照着结了,今早才将所有人都放了出去。
孟茹棠闻言手一抖,差点没把壶里热水泼出来。
怎么会是自杀,她内心的惊讶程度丝毫不逊其他听客。
——这本小说是她写的,乔连的死是整个故事的开端,更是结束。
让一综离奇的案件为周桓征与姚思悦的相识提供契机,是她构思许久的设计。
之后姚思悦出狱自证清白,与同来寻线索的周桓征一同踏上危机四伏的查案道路,直至真相大白,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整个欢喜冤家的探案小甜文就此完结。
然而,孟茹棠在穿越前只写了个开头,正停在主角马上要来这家茶铺。
如若不是人名、案件都对得上,她也不相信自己是穿书了。所以,她老实地等在这里,觉得完成了NPC的使命就能回到真实的世界。
可现在的孟茹棠有种被路人甲剧透了结局的疑惑和不爽感。
还是个荒诞的结局。
“真的是自杀?”有人替孟茹棠问了出来。
“告示都贴了,还能作假?指不定扬威镖局财大气粗,县老爷们拿了好处就给放了。”另一个茶客插言道。
众人哄笑:“你是外地来的吧,成县令可是两袖清风的大好官。”
那人赤脸争辩道:“再好的官,脖子能硬得过上面?”他朝天上拱了拱手。
有人立时领悟:“是啊,听说这次被抓的里面还有恪安侯世子。如若那个世子用权势相压,成县令也不得不低头吧。”
他们提到的恪安侯是当今圣上的拜把子兄弟。当初身为太子的武归肃遇刺,是伴读时逸拼死相护。武归肃即位后,便封了时逸做了恪安侯。
而时憬淮正是恪安侯的独子,也是孟茹棠小说的男二。
孟茹棠给他安排的身世,也是为后期男女主查案提供一些方便。
时憬淮也正是利用这层身份,为姚思悦作保,放她出狱去寻找证据,自己替代女主被关进牢里。
可是这个身份现在被人当成仗势欺人的由头。
“不止呢,这个镖局跟京里有些联系。”一个面容白净的蓝衫客示意大家噤声,自己也低声继续说道,“我也是听家中长辈提过一两句,二十二年前宫里那位贵人,你们记得姓啥吗?”
旁边一位上年纪的茶客倒吸了一口气,忙摇手道:“这可提不得,提不得。”
但是抵不过有人抢答:“姓姚吗?那他们……”
蓝衫客手指点着方桌,饶有节奏,神秘道:“沾、亲、带、故。”
孟茹棠在旁边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宫里贵人,什么二十二年前。
从“自杀”开始,好像有些设定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
“我还是不信,成县令会为了仕途放了杀人犯。”
“也不见得是仕途,说不定还有身家性命呢。”
孟茹棠全然听不进茶客左一言右一语,整个大脑都在嗡嗡作响。
完蛋,女主跟男二要被坐实成大反派了。
此时一道长而尖锐的轰鸣声响起,惊醒了她。
是炉子上的水壶烧开了,她手忙脚乱地去拎下来。
然后听到一句脆生生的疑问。
“你们怎么都确定是成知县枉法,如果乔连真的是自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