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村背靠甘溪山,周围树多,村民也多为樵夫。
已至正午,村里到处空荡荡的,如若不是看到每户屋顶的袅袅炊烟,还以为是个空村。
张茂刚砍完一捆柴,就近找了块突起的平整山石坐下,从怀里掏出叶菜团准备充饥。只是没留神,碰倒了腰壶,水淌了一地,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
“真晦气。”张茂擦着嘴,拎上腰壶,去溪边取水,就看到溪中漂了只斗笠不错,便用砍刀够过来甩干水,系在脖上。
此时,两具男尸正随着溪水,一前一后缓缓漂到他跟前。
张茂灌完壶,正掬水洗了把脸,眼刚睁开便吓滑了脚,一下蹬进溪里,好巧不巧踢翻了其中一具。
紧接着一声惊恐的长鸣,直掠起林中的飞鸟四下逃窜。
但是显然,这个长鸣声还没有孟茹棠眼前的开水壶响。
孟茹棠回身,看到一个少年正被母亲搂在怀中责怪多话。
在他们母子身后,一辆马车叮叮当当地驶来,停在茶铺门口,上面下来了四个人,待他们走近,茶铺倏然安静了。
为首的男子剑眉朗目,马尾高束,缓缓而来。他一身墨黑色利落劲装,毫无点缀,只有交领漏出豆青色的内衫,护腕腰封都紧束着,一柄刀握在左手,应是习武缘故,身姿挺拔板正,麦色的肌肤透出一股正气。
而后跟着两名女子,一位也是左手持刀。她身着绛色劲装,巴掌大的脸上杏眼灵动,只是轻抿嘴就露出两个梨涡,但是神情看上去不太好惹。
另一个女子身穿丧服,个头不高,被姚思悦搂扶在怀中,低垂着头,看不清容貌。
走在最后的是个公子,琼姿皎皎,一眼贵气,踏入这个粗陋茶铺,都会被怀疑是不是走错场子。
周围的茶客确实怕玷污他那身月白色的广袖长衫,主动避让开。
他双手负在身后,阳光反射出衣上流云暗纹,腰间两串环佩春带彩,一步一叮当,连同马尾辫下的金色发绳也跟之摇荡。
比起衣着的富贵浮夸,他的长相清雅许多,像孟茹棠小说所写,冷白的肌肤,薄唇微翘,高挺的鼻梁上是一双凤眼,眸子如墨如星,含着暖意。
来的正是周桓征、姚思悦、乔昭昭和时憬淮。
自己笔下的主角跃然出现在眼前,还是让孟茹棠有几分恍惚。
即便早就知道会在这里相遇,但孟茹棠的脑中还是冒出疑问。
他们四个怎么在一块?
剧情都乱套了。
姚思悦瞧了瞧四周环境,有点不满:“时憬淮,我们为什么要来这?”
眼下茶铺挤挤攘攘,确实没有空位,时憬淮从荷包掏出些碎银散在桌上,边道:“对不住了各位,时某包场了,还望行个方便。”
眼疾手快的茶客已经拿了银钱往外走,反应慢的也恍悟过来,不消片刻,茶铺就只剩连带孟茹棠在内的五个人。
时憬淮道:“这下可以了。”然后先挑了个对着灶台的长凳坐下,向其他几位招呼来这桌。
周桓征倒没有姚思悦的疑惑,他朝孟茹棠客气道:“掌柜上壶热茶吧。”
孟茹棠见桌子空出来,拿来抹布擦拭干净,然后一边收走散落的茶碗一边顺嘴道:“几位喝什么茶?”
听到这声,姚思悦一拍桌子惊呼:“哦!我想起来了,前几天运镖就是你补给的茶水。”
乔昭昭听完,看向孟茹棠,没有说话。
时憬淮接过茬:“那就老样子吧。”
孟茹棠不知道老样子是什么样子,当初镖车过茶铺的时候,她还没穿越过来。
不过她这个铺子里就一种粗叶茶,干活提神极有功效,自己喝过一次,一宿没睡着。
所以让点茶也只是知道茶叶放多放少。
反正口味差不离,她直接倒了四碗端过去,然后又坐回炉边,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按照原本的剧情发展,周桓征跟姚思悦都怀疑这个茶铺做了手脚,偷换掉镖箱,于是一前一后来到这里,然后又在茶铺掌柜的忽悠下去了甘溪山的天禅寺,两个人被高僧一番指点,第一次对感情开窍。
不过这些她都还没写,只是有个粗略的想法。
因为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忽悠使剧情继续下去,就像现在一样茫然。
她又想回原来的问题,这四人怎么在一块了。
周桓征正摩挲着茶碗,打量着茶铺陈设。
整个铺子三面通透,穿堂迎风,就比支棚多了一堵竹板墙,非要说优点只能称采光极佳。
竹墙前置了茶架,整齐摆着茶包与茶具,墙后应该是后院卧房,除此外就只剩个堆满茶碗的灶台和一口大缸。
没有一点能藏东西的样子。
他们从县城驾马车到这也只用了一个时辰,周桓征实在想不出镖车进城前停在这的道理。
他问过姚思悦跟时憬淮,姚思悦说是时憬淮要求停这,时憬淮说是没见过这么别致的茶铺,很感兴趣。
也不知道是托词还是真引起世子的兴趣。周桓征心想,出城横竖是要经过,没有时憬淮的提议,他也打算过来看一眼。
他本就是南陵县的捕快,平时负责案件的调查审讯,只是异镖案的死者是他的姐夫,也就是乔昭昭的父亲,成县令说要避嫌,放了几日休沐,让他陪着乔昭昭安心等结果。
只是这个结果不尽如人意。
他打算自己再查个明白。
于是,周桓征照着往日的习惯,掏出一本册子和一支炭笔,开始询问:“掌柜姓名?”
“孟茹棠。”
孟茹棠没报假名字,她穿来的那天就发现这个茶铺掌柜的名字和她一模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因为在小说里,她一直都用“掌柜”指代。
周桓征端正记下,继续问:“茶铺就你一个人?”
“祖传的铺子,父母过世就留我一个人打理,不过前些天倒是招了个帮工。”孟茹棠半真半假回应着。
“前些天?怎么突然请帮工?茶铺缺人手?”
这个茶铺,说陋室都不为过,统共两张桌子,就是坐满了,也不至于需要两个人招待。
更何况前些天是封城门的。
孟茹棠明白他的疑虑,故作可怜道:“别提了,平时客来客往、热热闹闹的,前些天一下子冷清了,难免想找个人说说话。”
“那他人呢?”
孟茹棠抬手比划了张丰的身高,大约高了半个头,知无不言:“他是张家村的,一个半大孩子,你知道的,他们村都是樵民,这城门开了,一大早就去卖柴了。”
“五天前,扬威镖局的车队从这经过,还有印象不?”
孟茹棠面不改色:“记着呢,当时来了好多人,拉了几箱东西,就把车停那槐树边,我还给镖师们灌茶水来着。对了,队首驾车的就是这个姑娘。”她指了指姚思悦。
时憬淮正玩着手上的玉指环,饶有兴致插了句:“我那天跟她一块来的,你记得不?”
孟茹棠继续回忆道:“没可能,当时下来的人我都记得,里面没有公子。”
孟茹棠记的都是原小说的剧情。恪安侯让时憬淮去找扬威镖局运一趟镖。还有几月到寿宁节,时憬淮估摸着是运送些金玉字画的贺礼,虽不情不愿,但还是走了这一趟。
没出过远门的时世子,看到什么都新奇,一路上走走停停。等车队行至孟茹棠的茶铺,时憬淮说要体察此地的风土人情,非要尝尝陋铺的茶水。
姚思悦便带着镖师来打了几壶让他体会个够本。
周桓征看向时憬淮,时憬淮笑着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镖车经过的那几天有没有见到奇怪的人?”
“奇怪的?”
“或者说陌生的。”
孟茹棠皱眉犯难,别说穿越前,穿越后见到的每个人也都很陌生。
她突然想到今天早上的两个江湖客,应该称得上是很奇怪,然后把特征跟周桓征描述了一番。
只是类似体型的人很多,周桓征也拿不准是不是县里的人。
他思索道:“你记得他们追的谁吗?”
“三辆马车,插着花花的旗子,跑得太快没有看清楚。”
姚思悦突然道:“三辆马车……有拉箱子吗?几个箱子?”
今早,成甫阁令他们出城前,时憬淮说是要梳洗一番才肯走,她就让镖师们先回镖局报信,时间、数量都跟孟茹棠的说法对得上。
但她还是不确定,万一这条路上还有其他镖局的车队经过也不是没可能。
孟茹棠被姚思悦盯着,刚想回答“有”,却反应过来,如若早上过的是扬威镖局的车队,那自己应该是认得镖旗的。
她懊恼道:“我当时光注意两个茶客,属实没看清。”
姚思悦的杏眼轱辘两圈,看不出信了没有。
问不出太多,周桓征收了册子,举碗喝了口茶,然后面带难色地咽下。
还真没喝过这么难喝的。
他看向其他几人的茶碗,都没动过。
心中又多出一个疑问。
这茶铺是怎么开下来的?
他起身嘱咐三人道:“你们休息下,我出去看看。”
姚思悦左右等着也是无聊,干脆出去找周桓征一道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孟茹棠看着男女主凑去一处,感叹总算有点走上正轨的情节。
他们应该是信了自己没本事把镖箱偷换掉。
现下茶铺就剩她跟乔昭昭、时憬淮三个人,气氛尴尬。
孟茹棠无措地站在乔昭昭的身边,看到她那身麻布孝服,心中有点内疚。乔昭昭父亲的死确实是她这个作者一手造就的。
如果乔昭昭此刻直白地问出来,她也无可辩驳。
孟茹棠小心地拉了拉乔昭昭的袖子,内心的百感交汇,最终纠结出一句:“乔姑娘,节哀。”
乔昭昭静静地看着她,然后眨了下眼睛。
孟茹棠以为她没有听清,想再重复一遍。
时憬淮指着自己的喉结道:“孟姑娘你别多心,她只是说不了话。”
轻飘飘的一句仿佛一声巨雷轰在孟茹棠耳边,直接在炸开。
乔昭昭怎么变成哑巴了?
已至正午,村里到处空荡荡的,如若不是看到每户屋顶的袅袅炊烟,还以为是个空村。
张茂刚砍完一捆柴,就近找了块突起的平整山石坐下,从怀里掏出叶菜团准备充饥。只是没留神,碰倒了腰壶,水淌了一地,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
“真晦气。”张茂擦着嘴,拎上腰壶,去溪边取水,就看到溪中漂了只斗笠不错,便用砍刀够过来甩干水,系在脖上。
此时,两具男尸正随着溪水,一前一后缓缓漂到他跟前。
张茂灌完壶,正掬水洗了把脸,眼刚睁开便吓滑了脚,一下蹬进溪里,好巧不巧踢翻了其中一具。
紧接着一声惊恐的长鸣,直掠起林中的飞鸟四下逃窜。
但是显然,这个长鸣声还没有孟茹棠眼前的开水壶响。
孟茹棠回身,看到一个少年正被母亲搂在怀中责怪多话。
在他们母子身后,一辆马车叮叮当当地驶来,停在茶铺门口,上面下来了四个人,待他们走近,茶铺倏然安静了。
为首的男子剑眉朗目,马尾高束,缓缓而来。他一身墨黑色利落劲装,毫无点缀,只有交领漏出豆青色的内衫,护腕腰封都紧束着,一柄刀握在左手,应是习武缘故,身姿挺拔板正,麦色的肌肤透出一股正气。
而后跟着两名女子,一位也是左手持刀。她身着绛色劲装,巴掌大的脸上杏眼灵动,只是轻抿嘴就露出两个梨涡,但是神情看上去不太好惹。
另一个女子身穿丧服,个头不高,被姚思悦搂扶在怀中,低垂着头,看不清容貌。
走在最后的是个公子,琼姿皎皎,一眼贵气,踏入这个粗陋茶铺,都会被怀疑是不是走错场子。
周围的茶客确实怕玷污他那身月白色的广袖长衫,主动避让开。
他双手负在身后,阳光反射出衣上流云暗纹,腰间两串环佩春带彩,一步一叮当,连同马尾辫下的金色发绳也跟之摇荡。
比起衣着的富贵浮夸,他的长相清雅许多,像孟茹棠小说所写,冷白的肌肤,薄唇微翘,高挺的鼻梁上是一双凤眼,眸子如墨如星,含着暖意。
来的正是周桓征、姚思悦、乔昭昭和时憬淮。
自己笔下的主角跃然出现在眼前,还是让孟茹棠有几分恍惚。
即便早就知道会在这里相遇,但孟茹棠的脑中还是冒出疑问。
他们四个怎么在一块?
剧情都乱套了。
姚思悦瞧了瞧四周环境,有点不满:“时憬淮,我们为什么要来这?”
眼下茶铺挤挤攘攘,确实没有空位,时憬淮从荷包掏出些碎银散在桌上,边道:“对不住了各位,时某包场了,还望行个方便。”
眼疾手快的茶客已经拿了银钱往外走,反应慢的也恍悟过来,不消片刻,茶铺就只剩连带孟茹棠在内的五个人。
时憬淮道:“这下可以了。”然后先挑了个对着灶台的长凳坐下,向其他几位招呼来这桌。
周桓征倒没有姚思悦的疑惑,他朝孟茹棠客气道:“掌柜上壶热茶吧。”
孟茹棠见桌子空出来,拿来抹布擦拭干净,然后一边收走散落的茶碗一边顺嘴道:“几位喝什么茶?”
听到这声,姚思悦一拍桌子惊呼:“哦!我想起来了,前几天运镖就是你补给的茶水。”
乔昭昭听完,看向孟茹棠,没有说话。
时憬淮接过茬:“那就老样子吧。”
孟茹棠不知道老样子是什么样子,当初镖车过茶铺的时候,她还没穿越过来。
不过她这个铺子里就一种粗叶茶,干活提神极有功效,自己喝过一次,一宿没睡着。
所以让点茶也只是知道茶叶放多放少。
反正口味差不离,她直接倒了四碗端过去,然后又坐回炉边,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按照原本的剧情发展,周桓征跟姚思悦都怀疑这个茶铺做了手脚,偷换掉镖箱,于是一前一后来到这里,然后又在茶铺掌柜的忽悠下去了甘溪山的天禅寺,两个人被高僧一番指点,第一次对感情开窍。
不过这些她都还没写,只是有个粗略的想法。
因为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忽悠使剧情继续下去,就像现在一样茫然。
她又想回原来的问题,这四人怎么在一块了。
周桓征正摩挲着茶碗,打量着茶铺陈设。
整个铺子三面通透,穿堂迎风,就比支棚多了一堵竹板墙,非要说优点只能称采光极佳。
竹墙前置了茶架,整齐摆着茶包与茶具,墙后应该是后院卧房,除此外就只剩个堆满茶碗的灶台和一口大缸。
没有一点能藏东西的样子。
他们从县城驾马车到这也只用了一个时辰,周桓征实在想不出镖车进城前停在这的道理。
他问过姚思悦跟时憬淮,姚思悦说是时憬淮要求停这,时憬淮说是没见过这么别致的茶铺,很感兴趣。
也不知道是托词还是真引起世子的兴趣。周桓征心想,出城横竖是要经过,没有时憬淮的提议,他也打算过来看一眼。
他本就是南陵县的捕快,平时负责案件的调查审讯,只是异镖案的死者是他的姐夫,也就是乔昭昭的父亲,成县令说要避嫌,放了几日休沐,让他陪着乔昭昭安心等结果。
只是这个结果不尽如人意。
他打算自己再查个明白。
于是,周桓征照着往日的习惯,掏出一本册子和一支炭笔,开始询问:“掌柜姓名?”
“孟茹棠。”
孟茹棠没报假名字,她穿来的那天就发现这个茶铺掌柜的名字和她一模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因为在小说里,她一直都用“掌柜”指代。
周桓征端正记下,继续问:“茶铺就你一个人?”
“祖传的铺子,父母过世就留我一个人打理,不过前些天倒是招了个帮工。”孟茹棠半真半假回应着。
“前些天?怎么突然请帮工?茶铺缺人手?”
这个茶铺,说陋室都不为过,统共两张桌子,就是坐满了,也不至于需要两个人招待。
更何况前些天是封城门的。
孟茹棠明白他的疑虑,故作可怜道:“别提了,平时客来客往、热热闹闹的,前些天一下子冷清了,难免想找个人说说话。”
“那他人呢?”
孟茹棠抬手比划了张丰的身高,大约高了半个头,知无不言:“他是张家村的,一个半大孩子,你知道的,他们村都是樵民,这城门开了,一大早就去卖柴了。”
“五天前,扬威镖局的车队从这经过,还有印象不?”
孟茹棠面不改色:“记着呢,当时来了好多人,拉了几箱东西,就把车停那槐树边,我还给镖师们灌茶水来着。对了,队首驾车的就是这个姑娘。”她指了指姚思悦。
时憬淮正玩着手上的玉指环,饶有兴致插了句:“我那天跟她一块来的,你记得不?”
孟茹棠继续回忆道:“没可能,当时下来的人我都记得,里面没有公子。”
孟茹棠记的都是原小说的剧情。恪安侯让时憬淮去找扬威镖局运一趟镖。还有几月到寿宁节,时憬淮估摸着是运送些金玉字画的贺礼,虽不情不愿,但还是走了这一趟。
没出过远门的时世子,看到什么都新奇,一路上走走停停。等车队行至孟茹棠的茶铺,时憬淮说要体察此地的风土人情,非要尝尝陋铺的茶水。
姚思悦便带着镖师来打了几壶让他体会个够本。
周桓征看向时憬淮,时憬淮笑着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镖车经过的那几天有没有见到奇怪的人?”
“奇怪的?”
“或者说陌生的。”
孟茹棠皱眉犯难,别说穿越前,穿越后见到的每个人也都很陌生。
她突然想到今天早上的两个江湖客,应该称得上是很奇怪,然后把特征跟周桓征描述了一番。
只是类似体型的人很多,周桓征也拿不准是不是县里的人。
他思索道:“你记得他们追的谁吗?”
“三辆马车,插着花花的旗子,跑得太快没有看清楚。”
姚思悦突然道:“三辆马车……有拉箱子吗?几个箱子?”
今早,成甫阁令他们出城前,时憬淮说是要梳洗一番才肯走,她就让镖师们先回镖局报信,时间、数量都跟孟茹棠的说法对得上。
但她还是不确定,万一这条路上还有其他镖局的车队经过也不是没可能。
孟茹棠被姚思悦盯着,刚想回答“有”,却反应过来,如若早上过的是扬威镖局的车队,那自己应该是认得镖旗的。
她懊恼道:“我当时光注意两个茶客,属实没看清。”
姚思悦的杏眼轱辘两圈,看不出信了没有。
问不出太多,周桓征收了册子,举碗喝了口茶,然后面带难色地咽下。
还真没喝过这么难喝的。
他看向其他几人的茶碗,都没动过。
心中又多出一个疑问。
这茶铺是怎么开下来的?
他起身嘱咐三人道:“你们休息下,我出去看看。”
姚思悦左右等着也是无聊,干脆出去找周桓征一道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孟茹棠看着男女主凑去一处,感叹总算有点走上正轨的情节。
他们应该是信了自己没本事把镖箱偷换掉。
现下茶铺就剩她跟乔昭昭、时憬淮三个人,气氛尴尬。
孟茹棠无措地站在乔昭昭的身边,看到她那身麻布孝服,心中有点内疚。乔昭昭父亲的死确实是她这个作者一手造就的。
如果乔昭昭此刻直白地问出来,她也无可辩驳。
孟茹棠小心地拉了拉乔昭昭的袖子,内心的百感交汇,最终纠结出一句:“乔姑娘,节哀。”
乔昭昭静静地看着她,然后眨了下眼睛。
孟茹棠以为她没有听清,想再重复一遍。
时憬淮指着自己的喉结道:“孟姑娘你别多心,她只是说不了话。”
轻飘飘的一句仿佛一声巨雷轰在孟茹棠耳边,直接在炸开。
乔昭昭怎么变成哑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