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太惨了。

    谢清窕坐在窗前,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耳朵里却传来门外丫鬟们的声音,她们都在说——她好惨。

    “我们去求了陛下那么多次,他一次都不肯来,真是一点往日的情分都不顾了。”娇俏的女声,是那个名唤阿青的婢女。

    “别说了,陛下若是顾念情分,就不会送那么多的女人上雁台山了。”苍老的声音,是那个叫薛嬷嬷的管家,“就是可怜了淑妃娘娘,明明是一国的公主,如今却落得这个下场……”

    “还娘娘呢,在这里除了我们,谁还把她当主子啊。”阿青不满的声音传来,薛嬷嬷斥责了她一番,之后谢清窕便听不清她们的话了。

    她懒懒地扯了扯嘴角。

    她其实什么都不记得了。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醒来后头痛欲裂,什么都想不起来。

    她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更不记得她们口中的“陛下”到底是谁。

    宛如一个新生的婴儿一般,好在还能听懂别人说话。

    这些天她一直都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着,她所居住的地方在雁台山山顶,常年积雪。而雁台山山脚,是燕国祭祀的地方。

    至于那个“陛下”,想必就是燕王了。

    据说她是梁国的公主,为了两国和平主动与燕王和亲,却不料在册封当晚顶撞了燕王,被送上山来闭门思过。

    所以她现在的身份,应该是燕国的淑妃。

    谢清窕想见一见燕王,可是薛嬷嬷却告诉她被送上雁台山的女人非召见不得面圣。

    也就是说,如果燕王没有想起她来,她一辈子都得被关在这。

    难怪阿青和薛嬷嬷总是在私底说——她好惨。

    谢清窕把手伸出窗外,接了一片雪花。

    这个动作恰好被抱着碳火的阿青看到。

    她有些不满地撇嘴:“她倒是悠闲,我们还得为碳火发愁,这个月的碳火又不够了。”

    薛嬷嬷警告地看了她一眼,随后推门而入:“娘娘,窗边冷,小心染上了风寒。”

    薛嬷嬷给谢清窕递了一个汤婆子,随后拉上了窗户。

    阿青换了一批新的碳火,屋内瞬间暖和起来。

    谢清窕抱着汤婆子,问得有些漫不经心:“陛下为何不见我?”

    薛嬷嬷一愣,随即又重复道:“陛下说过,非传召不得面圣。”

    谢清窕勾唇一笑:“好。”

    接着便不说话了。

    她五官清秀,沉默不言时像个没有生气的木雕。

    薛嬷嬷叹了口气,转身出去准备午膳了。

    屋子里就阿青和谢清窕两人。

    谢清窕抬眼见她,又问了和之前一样的话。

    我到底是谁?

    阿青皱眉,表情不耐烦地重复:“您是梁国的二公主沈玉蓉,是陛下的淑妃娘娘,在册封当晚不小心顶撞了陛下,被送上山来闭门思过。”

    说到这,她又添了一句:“已经一年有余了。”

    听完了她的话,谢清窕垂眸,又不说话了。

    阿青觉得她莫名奇妙,捣了一下碳火就退了出去。

    撒谎。

    谢清窕摸了摸怀里的玉佩。

    玉佩上的纹路硌得她的手有些疼。

    她明明叫谢清窕。

    这天夜里,谢清窕突然就病了。

    眼看她高烧不退滴米不进,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阿青慌得不行:“这,这怎么办,我们总不能让她死在这儿吧!”

    薛嬷嬷咬牙,在暖阁里抓了一只鸽子,让它夹着一张纸条飞下了山。

    第二天夜里,那位燕国的“陛下”总算踏足了雁台山。

    阿青愣在原地,连礼都不会行了,还是薛嬷嬷拉了她一把她才跪在地上。

    幸好燕王的目光并没有放在她身上,他脱下身上的大氅递给身旁的随从,眸色冰冷地注视着床上的谢清窕。

    谢清窕迷迷糊糊地睁眼,看到了一双因为冷漠而显得极为深邃的眼睛。

    几乎是下一刻,她就掀开被窝,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行了个礼:“臣妾参见陛下。”

    燕王嘴角上扬,笑意却不达眼底:“淑妃有心了,明明失忆了却依旧记得朕。”

    谢清窕垂眸:“陛下天人之姿,臣妾望而生叹。”

    话音刚落,下巴就被燕王用两根手指抬了起来。

    她眼睑下垂,不敢抬头看他。

    本来以为她这般乖顺,燕王会不计前嫌领她回宫。

    没想到他淡淡别开眼,语气冰冷:“看来淑妃还是没有学乖。”

    谢清窕睫毛颤了颤。

    “既然如此,那你就在雁台山多呆几日吧,好好磨磨你的心性。”

    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的缘故,谢清窕猛地抬头,她左手捏紧了衣裙,不知哪儿来的勇气:“臣妾斗胆请问陛下,臣妾究竟是哪里冒犯了陛下?”

    本来以为燕王会因此大怒。

    没想到他莞尔一笑,两根手指掐住谢清窕的下巴,凑近她的身体,语气暧昧又疏远:“当然是,欺君啊。”

    谢清窕瞳孔猛缩。

    下一刻,他长袖一拂,像是触碰到什么污秽之物一般,将谢清窕用力一推。

    “传朕旨意,沈淑妃以下犯上,不知悔改,没有朕的允许,不得离开雁台山半步。”

    话毕,他便从随从手里接过大氅,头也不回地下山了。

    ……

    谢清窕这场病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几日就痊愈了。

    薛嬷嬷端着饭菜,阿青跟在她身边,不满地说:“好不容易见了陛下,结果情况变得更糟了,难道她就要一辈子待在雁台山了吗?”

    薛嬷嬷瞥了她一眼。

    阿青跟没看到似的,自顾自地说:“我看陛下根本就不喜欢她。这下好了,我们都得因为她被困在这里一辈子了。”

    阿青语气毫不客气,薛嬷嬷摇了摇头:“你不懂,娘娘现在虽然在雁台山,可她毕竟是陛下的妃子,万一哪天陛下想起她召见,她随便一哭,到时候处置的就是我们。”

    阿青像是被说服了,没有顶嘴。两人端着饭菜走到小院,发现门窗紧闭,万物萧条。

    薛嬷嬷敲了敲门,无人应答。

    她心里一惊,连忙推开房门。

    屋里空空,哪儿有人的影子。

    薛嬷嬷连忙四处寻找,却也没有找到谢清窕。

    谢清窕不见了。

    她逃走了。

    —

    平燕四年的冬来得比往年更猛烈,玉京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寒气袭人。迷津海大片大片的结冰,过往船只行动不便,只能靠人力砸冰来恢复行驶。

    窗外下着大雪,来来往往的旅客被困在凤仪阁这间客栈,吵闹声,说笑声此起彼伏。

    “你们知道吗?”

    一个身穿藏蓝色长袍的男人转头四处看了一眼,确认无人后才继续说:“燕王正秘密搜寻他新纳的妃子呢!”

    “哪一位妃子?”

    “还能是哪一位,梁国来的那位。册封第一天就被燕王送上了雁台山,前不久才从山上逃出来。”

    那人倒吸一口凉气:“那燕王找到了吗?”

    藏蓝长袍男人摇头:“当然没有。”

    “她能去哪儿?”不知想到什么,他突然往海面上瞧了一眼,“那位淑妃该不会趁着这个时候回梁国吧?”

    藏蓝长袍男人故弄玄虚地笑了一下:“说不准。万一那位淑妃娘娘,此时就在你我之间呢?”

    他们声音不大,却恰好被楼上的女人听到。

    她身着鹅黄色衣裙,脸上带着一块面纱,闻言面无表情地垂眸看着楼下的两人。

    她就是前不久从雁台山逃下来的谢清窕,他们口中的“淑妃”。

    谢清窕手上端着一杯茶,下山之后她打听到了很多有关“自己”的传言。

    梁国二公主沈玉蓉,天资聪颖,心怀大义,及笄后为梁燕两国交好自愿联姻。

    谢清窕勾唇淡淡一笑。

    她不是沈玉蓉。

    原因有二。

    第一,她怀里刻有“谢清窕”三个字的玉佩。

    第二,燕王对她的态度。

    任何一位君王对待和亲公主的态度都不应该像这般冷漠。

    况且,燕王那日说了“欺君”二字。

    不过她忘了太多事,沈玉蓉是怎么变成她的,真正的沈玉蓉到底在哪儿,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她都无从得知。

    唯一的办法,就是回梁国。

    正想着,客栈的大门忽地被打开,接着,一个身穿狐皮大氅的男人就进入了客栈。

    “玉京这个破天气,非得冻死一两个人才肯罢休。”

    他骂骂咧咧地进门,见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他身上,他摆出个笑脸,话还没说出口,只听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谢清窕一惊,杯子里的茶水洒了一地。

    狐皮大氅男扭头一看,身后站了乌泱泱一群人,蹙眉问:“你们谁啊?”

    那群身穿盔甲的人浩浩荡荡地闯进客栈,身后跟着客栈的老板娘。

    “京都府例行公务办案,无关人员不得干扰。”

    谢清窕闻言仔细瞧了一眼,为首的那个盔甲右肩上有双头鹰的印记。

    是燕王的禁军。

    谢清窕倏地起身,往三楼跑去。

    像是发现了这边的动静,为首的统领猛地抬头,他眯了眯眼睛,向身后的人作了个手势:“去三楼查。”

    那群禁军的动作很快,听动静人还不少,谢清窕在凤仪阁里肯定躲不过。

    她心下一紧,四下打量了一下,打算破窗而逃,手腕忽地被一股力量扯住。

    她正想出声,没想到那人直接捂住了她的口鼻。

    冷冽的檀木香萦绕在她鼻尖,久久停留。

    “别动。”

    声音极其慵懒又沙哑。

    那声音像是砸在她头顶,谢清窕身体都僵住了。

章节目录

归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色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色颜并收藏归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