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渐暗了下来。
夜色如水,夜月如钩。
月光透过纱窗,映进船舱。
沈愈说得不错,燕王不可能真的放她回梁。从她顺利离开雁台山开始,他好像就布了很大的一盘棋,目的就是让她上这艘船。
谢清窕坐在沈愈对面良久,缓缓出声:“这艘船会开去哪儿?”
“唔。”沈愈故作高深地沉思了一下,“魏国?或者是在迷津海游荡?无从得知。”
谢清窕眉头微蹙。
不管这艘船会开去哪里,反正不会回帝都。而且她现下也无法离开这艘船,她不会水,且没有船只能够渡过迷津海,她根本逃不走。
不过。
她眯了眯眼,倒是想起了什么:“你一个梁国的皇子为何与燕王来往如此密切?更何况,他居然还把我失忆了的事告诉你。”
不对劲。
看来沈愈的话也不能全信。
沈愈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你倒是聪明。”
眼看他还要继续说些什么,谢清窕抬手止住了他,小声地说:“有人来了。”
沈愈狐疑地看她一眼。
谢清窕仔细听了一下,脚步声很重,应该不止一个,是一群人。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脚步声直接停在了她房门前。
接着,敲门声响起,有人出声问:“阿清姑娘,你睡了吗?我来给你送晚膳。”
是白天在甲板上遇到的那个狐皮大氅的男人。
谢清窕正打算灭了蜡烛装没人,谁只沈愈直接起身:“我去开门,跟你对坐了这么久都快饿死我了……”
话音刚落,一支箭竟直直地朝沈愈的脑门射来,谢清窕一把拉过他的身体,带着他躲过了这支箭。
“你不是会武功吗?”连这都躲不过?
谢清窕眉头紧锁,数落道。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嘛。”
沈愈居然觉得自己挺有理。
谢清窕没话说,她转头看到门外那个男人挥了挥手,接着,一大群人就涌了上来。
谢清窕对自己的武功没什么信心,目前只有别人袭击她时她才会下意识反击。
沈愈倒是会武功。
但是她不知道沈愈是敌是友。
万一他和门口那群人是一伙的呢?
万一他不愿意帮自己呢?
眼看他们就要破门而入,千钧一发之际,谢清窕侧眸看到了桌上的蜡烛。
来不及作其他反应,她直接撕了衣裙的下摆,放在蜡烛上点燃后朝床上扔去。
顿时,整张床被点燃。
这样还不够。
她又将油灯里的油尽数洒在地上,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推到了地上。
火势蔓延得很快,不到一刻钟,整个房间里浓烟滚滚。
谢清窕见烧得差不多了连忙大声往门外喊:“二楼走水了!快来帮忙灭火啊!”
整艘船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谢清窕拔下那根箭,拿在手里掂量了几下。
沈愈一直沉默地看着她,直到她拿箭时才开口:“魏国的玄铁。”
谢清窕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魏国的铁?
“魏国锦衣卫使用的弓箭。”不知想到了什么,沈愈淡淡一笑,“你面子还挺大,看来目前不止燕王要寻你。”
这句话的调侃味十足,谢清窕来不及反驳,大门忽地被打开,有人带着水桶灭火来了。
一瓢冷水毫无征兆地泼到了谢清窕身上,冷水顺着她的躯体往下淌,身上的衣裙被打湿了大半。
一阵寒风吹过来,谢清窕被冻得一哆嗦。
那人似乎没料到自己泼到了人,连忙道歉:“抱,抱歉。”
谢清窕摇了摇头,嘴硬道:“没事。”
沈愈见状立马将自己身上的披风扯下来披在她身上,语气毫不客气:“冻不死你。”
谢清窕打了个喷嚏,不想与他作口舌之争,颤声道:“多谢。”
—
谢清窕原本的房间不能住了。
船上目前没有多余的空房,沈愈大发慈悲地领她回了自己的房间,还给她准备了一大桶热水和一身新衣服。
谢清窕又道了一声谢,沈愈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她伸手解开了披风。
——沈愈没走。
她伸手解开了外衣。
——沈愈还没走。
只剩两件里衣了,见沈愈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谢清窕深吸一口气,转头看他,没什么表情地说:“我要沐浴了,三殿下要跟在旁边伺候吗?”
沈愈冷哼一声,终于出门了。
关门前他还冷冰冰说了一句:“我对别人的女人没什么兴趣。”
这句话倒是点醒了谢清窕。
她目前的身份是燕王的淑妃,不管是不是替嫁,和燕王行礼的都是她。
谢清窕褪下衣物后泡进了热水里。
热气顺着皮肤往她身体里钻,缓解着这几日的疲惫。
谢清窕靠在浴桶内壁,吐出一口气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这一觉她睡得并不安稳。
她做了许多梦。
她记得自己准备逃出雁台山的那天晚上,也是如同这般,有人一直在她耳边说:“你不想知道你是谁吗?”
“你不想知道沈玉蓉去哪儿了吗?”
“你不想知道燕王为何要把你囚禁在这里吗?”
“你不想知道,你之前是个怎样的人吗?”
那人的声音像恶魔低语,抛出的问题在谢清窕脑海里挥之不去。
带着这些问题,她趁阿青和薛嬷嬷无暇顾及她时逃出了雁台山,一路上并无任何侍卫,畅通无阻。
我想知道我是谁。
“你是谢清窕,是梁王的养女。”
燕王为何要把我囚禁在雁台山。
“因为替公主和亲被发现。”
我之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
没有人能回答她。
谢清窕猛地睁开眼。
木桶里的水已经不热了,她动了动被泡得有些僵硬的身体,抬头一看,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她身上。
已经泡很久了。
谢清窕从水里起身,几乎是她穿好衣服的瞬间,沈愈就推门而入。
“……”
谢清窕装作没看见他,伸手从衣服里扯出了自己的长发。
眼前的女人鼻翼挺直,鼻尖秀美,淡淡的眉如远山,流盼间透露出一股灵动的美感。她脸部线条细腻,轮廓清晰可见,如同玉雕一般。
明明还是她,却有些不一样了。
沈愈看了一眼就别过目光,他拍了拍手,有人把木桶撤了下去。
“我没有和外人共睡一张床的习惯。”沈愈出声道。
谢清窕挑眉:“所以?”
“所以今晚你打地铺。”
谢清窕没反驳,反而心直口快地说了声“好”。
于是两人就这么睡下了。
夜晚船只还在航行,蜡烛已经熄灭了,屋里一片黑暗。
谢清窕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此时的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她一定要回梁国。
她一定要找回记忆。
谢清窕现在脑子里很乱,她实在睡不着,刚一翻身就听到床上沈愈传来的重重的叹息声。
“……”
于是谢清窕不再翻身了。
她保持着这个动作不动,眼皮一直打架,正要进入梦乡,一道一闪而过的火光的影子蓦地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突然起身,眯眼看向窗外。
显然,沈愈也注意到了。
于此同时,书意从房梁上跳了下来,谢清窕正惊诧屋子里还有另一个人在,书意看都没看她,递给沈愈一封信。
“殿下,帝都传来的消息。”
那信封上有三根火红的羽毛,是急件。
信里只有几个字——梁王暴毙,太子继位。
也不知道信上那八个破字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沈愈捏着信封的手都在发抖。
良久,其实不过一瞬,他将信扔在地上,勾唇冷冷一笑:“偏偏选了个大哥四弟都不在的时候让父皇驾崩,太子这日子算得真及时。”
谢清窕好奇地看了一眼地上的信,瞬间瞳孔猛缩。
新帝继位?
梁王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驾崩了?
“殿下,这封信前日就写好了,今日才送达。按那位的手段,此时他应该已经向大殿下和四殿下出手了。我们应该早作准备啊。”
书意语气有些急迫,沈愈坐在床上,没有回答。
他转了转食指上的戒指,偏头躲过了门外射来的箭。
书意目瞪口呆,嘴巴都合不上了。
谢清窕贴心地手动帮他合上。
沈愈一改往日的吊儿郎当,他看向房门外,语气变得无比正经:
“来了。”
—
梁国,帝都。
新帝沈桓登基,百废待兴。
桌案上一堆奏折里夹杂着其他的东西。那是一封用图腾鹰作信封的信,沈桓拆开一看,清宛挺秀的、用朱砂写的字,是燕王亲笔。
“愈与谢在同一艘船上,谢已失忆,去留在你。”
沈桓盯着这封信看了良久,随即朝大殿内的人挥了挥手。
年轻的帝王提笔,原封不动地在燕王寄过来的这封信上写了个字。
——杀。
—
船上灯火通明。
谢清窕特意看了一眼,那箭头上所用的铁就是魏国的玄铁。
魏国的锦衣卫怎么会参和到这件事上来?
她满脸疑惑,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声响,像是排兵布阵,还没反应过来,沈愈一把拉起她的右手,躲在了柜子之后。
霎时间,一大批箭如雨下,竟直直地朝屋□□来!
竟然有这么多人!
难道都是来追杀她的?
不知想到什么,她表情古怪地看着沈愈。
“你猜得不错,他们是我皇兄派来杀我的。”沈愈无奈摊手,一副无所谓的语气,仿佛杀的人不是他。
谢清窕:“……”
遇见他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你别急着骂我啊,船上还有要杀你的人呢。”
沈愈不服气。
这能一样吗?
谢清窕被气笑了。
“现在我们俩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除了信我,你别无选择。”
话音刚落,又一波的弓箭从门□□来。
谢清窕问:“你有后手?”
沈愈故弄玄虚地点了点头,谢清窕摸不清,也不知道该不该信他。
书意不知何时到了窗边,他探了个头出来:“殿下,一切准备好了!”
沈愈推了谢清窕一把,她这才看清迷津海的现状
——七八条船只横冲直撞地撞在一起,夜晚的海面被灯光照得宛如白昼。
沈愈攥着她的手腕,带着她往下走:“走了,离开这个鬼地方。”
夜色如水,夜月如钩。
月光透过纱窗,映进船舱。
沈愈说得不错,燕王不可能真的放她回梁。从她顺利离开雁台山开始,他好像就布了很大的一盘棋,目的就是让她上这艘船。
谢清窕坐在沈愈对面良久,缓缓出声:“这艘船会开去哪儿?”
“唔。”沈愈故作高深地沉思了一下,“魏国?或者是在迷津海游荡?无从得知。”
谢清窕眉头微蹙。
不管这艘船会开去哪里,反正不会回帝都。而且她现下也无法离开这艘船,她不会水,且没有船只能够渡过迷津海,她根本逃不走。
不过。
她眯了眯眼,倒是想起了什么:“你一个梁国的皇子为何与燕王来往如此密切?更何况,他居然还把我失忆了的事告诉你。”
不对劲。
看来沈愈的话也不能全信。
沈愈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你倒是聪明。”
眼看他还要继续说些什么,谢清窕抬手止住了他,小声地说:“有人来了。”
沈愈狐疑地看她一眼。
谢清窕仔细听了一下,脚步声很重,应该不止一个,是一群人。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脚步声直接停在了她房门前。
接着,敲门声响起,有人出声问:“阿清姑娘,你睡了吗?我来给你送晚膳。”
是白天在甲板上遇到的那个狐皮大氅的男人。
谢清窕正打算灭了蜡烛装没人,谁只沈愈直接起身:“我去开门,跟你对坐了这么久都快饿死我了……”
话音刚落,一支箭竟直直地朝沈愈的脑门射来,谢清窕一把拉过他的身体,带着他躲过了这支箭。
“你不是会武功吗?”连这都躲不过?
谢清窕眉头紧锁,数落道。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嘛。”
沈愈居然觉得自己挺有理。
谢清窕没话说,她转头看到门外那个男人挥了挥手,接着,一大群人就涌了上来。
谢清窕对自己的武功没什么信心,目前只有别人袭击她时她才会下意识反击。
沈愈倒是会武功。
但是她不知道沈愈是敌是友。
万一他和门口那群人是一伙的呢?
万一他不愿意帮自己呢?
眼看他们就要破门而入,千钧一发之际,谢清窕侧眸看到了桌上的蜡烛。
来不及作其他反应,她直接撕了衣裙的下摆,放在蜡烛上点燃后朝床上扔去。
顿时,整张床被点燃。
这样还不够。
她又将油灯里的油尽数洒在地上,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推到了地上。
火势蔓延得很快,不到一刻钟,整个房间里浓烟滚滚。
谢清窕见烧得差不多了连忙大声往门外喊:“二楼走水了!快来帮忙灭火啊!”
整艘船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谢清窕拔下那根箭,拿在手里掂量了几下。
沈愈一直沉默地看着她,直到她拿箭时才开口:“魏国的玄铁。”
谢清窕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魏国的铁?
“魏国锦衣卫使用的弓箭。”不知想到了什么,沈愈淡淡一笑,“你面子还挺大,看来目前不止燕王要寻你。”
这句话的调侃味十足,谢清窕来不及反驳,大门忽地被打开,有人带着水桶灭火来了。
一瓢冷水毫无征兆地泼到了谢清窕身上,冷水顺着她的躯体往下淌,身上的衣裙被打湿了大半。
一阵寒风吹过来,谢清窕被冻得一哆嗦。
那人似乎没料到自己泼到了人,连忙道歉:“抱,抱歉。”
谢清窕摇了摇头,嘴硬道:“没事。”
沈愈见状立马将自己身上的披风扯下来披在她身上,语气毫不客气:“冻不死你。”
谢清窕打了个喷嚏,不想与他作口舌之争,颤声道:“多谢。”
—
谢清窕原本的房间不能住了。
船上目前没有多余的空房,沈愈大发慈悲地领她回了自己的房间,还给她准备了一大桶热水和一身新衣服。
谢清窕又道了一声谢,沈愈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她伸手解开了披风。
——沈愈没走。
她伸手解开了外衣。
——沈愈还没走。
只剩两件里衣了,见沈愈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谢清窕深吸一口气,转头看他,没什么表情地说:“我要沐浴了,三殿下要跟在旁边伺候吗?”
沈愈冷哼一声,终于出门了。
关门前他还冷冰冰说了一句:“我对别人的女人没什么兴趣。”
这句话倒是点醒了谢清窕。
她目前的身份是燕王的淑妃,不管是不是替嫁,和燕王行礼的都是她。
谢清窕褪下衣物后泡进了热水里。
热气顺着皮肤往她身体里钻,缓解着这几日的疲惫。
谢清窕靠在浴桶内壁,吐出一口气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这一觉她睡得并不安稳。
她做了许多梦。
她记得自己准备逃出雁台山的那天晚上,也是如同这般,有人一直在她耳边说:“你不想知道你是谁吗?”
“你不想知道沈玉蓉去哪儿了吗?”
“你不想知道燕王为何要把你囚禁在这里吗?”
“你不想知道,你之前是个怎样的人吗?”
那人的声音像恶魔低语,抛出的问题在谢清窕脑海里挥之不去。
带着这些问题,她趁阿青和薛嬷嬷无暇顾及她时逃出了雁台山,一路上并无任何侍卫,畅通无阻。
我想知道我是谁。
“你是谢清窕,是梁王的养女。”
燕王为何要把我囚禁在雁台山。
“因为替公主和亲被发现。”
我之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
没有人能回答她。
谢清窕猛地睁开眼。
木桶里的水已经不热了,她动了动被泡得有些僵硬的身体,抬头一看,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她身上。
已经泡很久了。
谢清窕从水里起身,几乎是她穿好衣服的瞬间,沈愈就推门而入。
“……”
谢清窕装作没看见他,伸手从衣服里扯出了自己的长发。
眼前的女人鼻翼挺直,鼻尖秀美,淡淡的眉如远山,流盼间透露出一股灵动的美感。她脸部线条细腻,轮廓清晰可见,如同玉雕一般。
明明还是她,却有些不一样了。
沈愈看了一眼就别过目光,他拍了拍手,有人把木桶撤了下去。
“我没有和外人共睡一张床的习惯。”沈愈出声道。
谢清窕挑眉:“所以?”
“所以今晚你打地铺。”
谢清窕没反驳,反而心直口快地说了声“好”。
于是两人就这么睡下了。
夜晚船只还在航行,蜡烛已经熄灭了,屋里一片黑暗。
谢清窕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此时的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她一定要回梁国。
她一定要找回记忆。
谢清窕现在脑子里很乱,她实在睡不着,刚一翻身就听到床上沈愈传来的重重的叹息声。
“……”
于是谢清窕不再翻身了。
她保持着这个动作不动,眼皮一直打架,正要进入梦乡,一道一闪而过的火光的影子蓦地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突然起身,眯眼看向窗外。
显然,沈愈也注意到了。
于此同时,书意从房梁上跳了下来,谢清窕正惊诧屋子里还有另一个人在,书意看都没看她,递给沈愈一封信。
“殿下,帝都传来的消息。”
那信封上有三根火红的羽毛,是急件。
信里只有几个字——梁王暴毙,太子继位。
也不知道信上那八个破字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沈愈捏着信封的手都在发抖。
良久,其实不过一瞬,他将信扔在地上,勾唇冷冷一笑:“偏偏选了个大哥四弟都不在的时候让父皇驾崩,太子这日子算得真及时。”
谢清窕好奇地看了一眼地上的信,瞬间瞳孔猛缩。
新帝继位?
梁王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驾崩了?
“殿下,这封信前日就写好了,今日才送达。按那位的手段,此时他应该已经向大殿下和四殿下出手了。我们应该早作准备啊。”
书意语气有些急迫,沈愈坐在床上,没有回答。
他转了转食指上的戒指,偏头躲过了门外射来的箭。
书意目瞪口呆,嘴巴都合不上了。
谢清窕贴心地手动帮他合上。
沈愈一改往日的吊儿郎当,他看向房门外,语气变得无比正经:
“来了。”
—
梁国,帝都。
新帝沈桓登基,百废待兴。
桌案上一堆奏折里夹杂着其他的东西。那是一封用图腾鹰作信封的信,沈桓拆开一看,清宛挺秀的、用朱砂写的字,是燕王亲笔。
“愈与谢在同一艘船上,谢已失忆,去留在你。”
沈桓盯着这封信看了良久,随即朝大殿内的人挥了挥手。
年轻的帝王提笔,原封不动地在燕王寄过来的这封信上写了个字。
——杀。
—
船上灯火通明。
谢清窕特意看了一眼,那箭头上所用的铁就是魏国的玄铁。
魏国的锦衣卫怎么会参和到这件事上来?
她满脸疑惑,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声响,像是排兵布阵,还没反应过来,沈愈一把拉起她的右手,躲在了柜子之后。
霎时间,一大批箭如雨下,竟直直地朝屋□□来!
竟然有这么多人!
难道都是来追杀她的?
不知想到什么,她表情古怪地看着沈愈。
“你猜得不错,他们是我皇兄派来杀我的。”沈愈无奈摊手,一副无所谓的语气,仿佛杀的人不是他。
谢清窕:“……”
遇见他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你别急着骂我啊,船上还有要杀你的人呢。”
沈愈不服气。
这能一样吗?
谢清窕被气笑了。
“现在我们俩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除了信我,你别无选择。”
话音刚落,又一波的弓箭从门□□来。
谢清窕问:“你有后手?”
沈愈故弄玄虚地点了点头,谢清窕摸不清,也不知道该不该信他。
书意不知何时到了窗边,他探了个头出来:“殿下,一切准备好了!”
沈愈推了谢清窕一把,她这才看清迷津海的现状
——七八条船只横冲直撞地撞在一起,夜晚的海面被灯光照得宛如白昼。
沈愈攥着她的手腕,带着她往下走:“走了,离开这个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