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跨院的氛围,在听雪踏出青竹屋子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竹自然叮嘱了听雪不得泄露青玉小印之事,这是她们所有人的后路,一定不可告知外人。
但所谓的秘密,一定是不诉之于口的才能称得上是秘密。一旦说出口,就总会漏出风声。
听雪自然还是把此消息告知了后院内和她较亲近的一位通房,这位通房再告知了她的密友,一个传一个,很快东跨院后院里的女眷们都知道了:若识相的选择此时离开,不仅会给家里挣得一笔丰厚的赔偿,自己还能另得到一份巨额且隐秘的体己。
且若担心家中不慈,府里还能给安排亲事,青竹那儿有一份山西程家未婚配的家生子、长工、学徒等男子的名单,包括了府里府外,各处庄上的,各处店里的,甚至连老家江南那边都有呢。
消息在东跨院内迅速小范围传开,这自然是青竹乐见其成的,至于会不会消息泄露太多,导致给她们准备那一百两私房被家中爹娘等人拿走,那就不是她要考虑的了。
连这种事情都掂量不清轻重的,就那么一个小巧、不起眼的小印都保不住的蠢蛋,就算神仙来了也是救不了的。
当然,在东跨院呆了这么久,傻子也早学出了几分心眼,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把此消息封锁在了能得利的这部分人的圈子里,连平日里十分贴心的丫鬟都没有告诉。
这世道对女子从来都不容易,有这样一笔银子,无疑是对未知的生活做了一份保障。
不论之前想不想走的,大家此刻都不由得开始考虑起了若离开陈府后,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什么样子。
而大家的心思也很有些大同小异,虽然自己已经不是黄花闺女了,但凭着自己这份容貌,也不愁没人愿娶。若仔细选一个好的,相夫教子,夫妻和睦,也好过在这空空的后院里苦守着那个眼中再没有了自己的人回头……
听雪离府的一应手续办的很快。第二天青竹照例去给大太太请安时,将此事禀了上去。大太太初时还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有人愿意主动离开,仿佛生怕对方反悔,她忙让张妈妈将契书、印信等一应事物取来,又将听雪和她爹娘唤来,当场立下切结书。又派人去府衙备案登记,当天傍晚,听雪就跟着她娘收拾妥当离了东跨院。
青竹跟几位与听雪交好的来送她,听雪她娘脸上笑呵呵的,显然是真心为女儿高兴,还让青竹有空了去家里坐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倒是听雪的笑容中带了一丝怅然,青竹分明见得她最后转身而去时,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也分明看到了她眼中,放下执念后初露的清明。
……
很快又有人跨进了青竹的屋子,最开始是跟听雪交好的几位通房,后面连几位得了妾室身份的也有人来了。
青竹忙碌了起来,好在正院里掌事的几位早得了令,都十分配合,只要当事人点了头,后续的一应事宜不超过一天的功夫就能办完。
关于青竹准备的那份可供相看的男子名单,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用的。毕竟大多数人家里爹娘还是疼女儿的,她们除了瞒下了青玉小印之事外,其他的倒也想回家同爹娘商量着来。
但也有人当真就在青竹的名单里选了几位,被安排着在花园相看了几回,待互相相中了,青竹禀了大太太,直接敲定了婚事后才通知她家里人接回家去准备待嫁。
其中一位便是疏影。
疏影相中了粮油铺二掌柜的小儿子。那小子今年刚十九,比疏影还小两岁,目前正跟着他大哥在粮油铺当学徒。因他为人聪敏,见上头有哥哥们挡着,在山西很难出头,便自愿调去远处守新店,说是待明年就要去江南老家那边当差了。可也因了这一层关系,虽然他家境不错,相貌也尚可,却迟迟说不定亲事。恰好疏影正想离了家里人的把控,还未见人便有几分意动,待两厢一见,疏影更是处处合心、处处满意。
男方就更别提了,本来被告知来相看时他还有几分不愿的,他还不知相看的人的身份,虽到了年纪主子给配个丫鬟是常有的事,但想到大爷风流在外的名声,也知道东跨院的人里面若有好的,只怕多半是被大爷上了手了的。可待他见到疏影这般的温柔貌美,那些顾虑早抛之脑后了。反正他要走远处了,管她曾经是不是大爷的房里人呢,过两年,大爷早忘干净了。
这边已是郎情妾意,青竹才让张妈妈去通知她家里人来领人。对外,陈府一律都说的是放一批到了年纪的丫鬟出府嫁人,疏影家中兄弟都在陈家的铺子里当差,她老子娘又是一辈子的庄稼汉,虽然平时在村里尖酸蛮横惯了,此时却根本不敢反驳说自家女儿不是丫鬟,也不敢问女儿是哪里惹了祸,何况见还有几十两银子的陪嫁,更是点头哈腰,忙不迭的应了。
疏影回家后自然是三缄其口,她家里人见状更当她是惹了不得了的祸事了,干巴巴骂了她几句,知道她的婚事已在府里被做了主,没有什么好打算的,便巴不得快点把她嫁出去了事。
疏影安安稳稳等到了婚期,待上了花轿,带着稀稀拉拉几份不值钱的嫁妆嫁了人,此后余生,她与夫君始终夫妻和睦,相夫教子,终再不曾被娘家掌握命运了。
……
话说回东跨院这头,青竹在一连送走了十来位通房、小妾后,看着终于不再拥挤的后院,不由暗暗唾弃:可见大爷很不得人心嘛,有了合适的去处,谁愿意跟着他。
转身又麻利地办好一位小妾的切结书,送去正院用印。
府里知内情的几人晓得轻重,口风极严。不知道内情的,就有些不明白了,为啥之前常常斗的天昏地暗的一帮人,如今怎么就老老实实收拾包袱走人了。大家私下里都传是青竹被大爷强抢去东跨院后改了性情在大开杀戒。
旁人看着心惊,青竹却觉得日子过得挺充实的。
刘福这段日子过的也挺得劲儿。本来嘛,他和他兄弟刘寿也是自小就跟在大爷身边当差的,可之前大爷一直重用奶兄弟李吉,他们兄弟二人只能干看着眼热。可随着李吉掌着府外的诸多生意越做越大,眼看着是凑不过手来了,大爷这才陆续交了些差事到他兄弟二人手上。
上次大爷回营前,让他府里府外搜罗两个老实听话,头脑清醒,手脚有劲儿的丫头,送到他祖母那儿听训。这事儿听着不大,却不好办。他祖母是大太太的奶娘,他们兄弟俩也是拖了这层关系才能混到大爷跟前当差,自然消息灵通,知道这是在给大太太寻调理身体的人呢。
以前的那位给大太太调理身体的,说是被大爷收了房了。
这人虽不好寻,刘福却想这正是他体现能耐的地方,这些日子他愣是把满府上下都寻了个遍,到底在庄子里寻着了两位。
家里都是给府上看守药田的药农,两个小姑娘人长得普普通通,却干惯了地里的活儿,不似太原城府里的丫鬟们那般娇气。更难得的是药农普遍都略知道些简单的草药知识,更适合干这个活。
他这边刚忙前忙后把事情办妥,献宝似的把人送到了正院,后脚就听说了大爷院里发生的大事,去祖母那儿打听消息,祖母也只是让他近来办差小心着些,没事别往大爷跟前凑。一时间也很是感慨,回了家便忍不住跟自家弟弟嘀咕起来。
“……这么些人,就这么放走了,听说有几个直接就配给了府里的家生子,家境都还不错……”
“姨乃乃们家里也愿意?”
“什么姨乃乃,少乱喊。有几个是有正经名分的。再说了,她们家里有什么不愿意的,听说都是些失了宠的,大太太还给了厚厚的赔偿……”
“那倒也是,没名分又没了宠的,还没个儿子傍身,在这府里有时候还比不得咱们做奴才的呢……”
“你对那个叫青竹的,有印象没有?我怎么不记得在正院里有这么一位胆大包天的主。就凭她这魄力,咱们日后碰见了,可得敬上几分。”
“嗨,祖母最疼你,哥哥你可比我去正院儿去的多,哥哥你都不记得,我哪儿记得有这么号人。听说她之前是扫院子的,想来人才也不怎么出众。她敢干出这些事,就算大爷之前有几分情意,肯定也不中用了,还管她那么多干啥。”
刘寿比刘福小两岁,人还比较跳脱,想着他二人还未婚配,不由凑近了悄声道:“哥哥,你要不要让祖母给你也选一个?大爷的眼光可高着呢,他院里的人,就算是失了宠的,想来都比那些一般的丫头片子强上几分。”
“去你娘的!大爷的女人你也敢想。”
“那怎么的呢,失了宠的丫鬟、小妾,被主子转手卖了或送人,都是常有的事。大爷不会在意的。”
“那是别人不在大爷跟前凑的,可以来捡这个漏。再着说,之前那些也罢了,如今东跨院还留下来的几位,听祖母说都是在大爷那儿挂了号的,暂时还丢不开手呢,只怕是因此那位叫青竹的才没敢动手。”
正说着,刘福忽而福至心灵,忙爬起来,取了外衣套上就要出门。刘寿追到门口拉住他问道:“哥,你去哪儿啊?天都快黑了。”
“赶紧撒手,我去给大爷报信。”
“哥哥,你别昏了头了,你没见着这府里没人敢去报信儿嘛,你坏了大太太的好事,能有你好的?”
刘福看傻子一样看着刘寿:“我能不知道不能坏了大太太的事儿?此一时彼一时,你也不看如今东跨院里还留了几个人,留下的还都是得宠的,说明这事儿啊,差不多就到头了。这时候赶去给大爷送信,一来坏不了大太太的事儿,二来还能在大爷跟前得个好,咱们兄弟才得了大爷的用,可得让大爷知道咱们的忠心!”
说完刘福就撇开刘寿的手,急急往军营去了。
青竹自然叮嘱了听雪不得泄露青玉小印之事,这是她们所有人的后路,一定不可告知外人。
但所谓的秘密,一定是不诉之于口的才能称得上是秘密。一旦说出口,就总会漏出风声。
听雪自然还是把此消息告知了后院内和她较亲近的一位通房,这位通房再告知了她的密友,一个传一个,很快东跨院后院里的女眷们都知道了:若识相的选择此时离开,不仅会给家里挣得一笔丰厚的赔偿,自己还能另得到一份巨额且隐秘的体己。
且若担心家中不慈,府里还能给安排亲事,青竹那儿有一份山西程家未婚配的家生子、长工、学徒等男子的名单,包括了府里府外,各处庄上的,各处店里的,甚至连老家江南那边都有呢。
消息在东跨院内迅速小范围传开,这自然是青竹乐见其成的,至于会不会消息泄露太多,导致给她们准备那一百两私房被家中爹娘等人拿走,那就不是她要考虑的了。
连这种事情都掂量不清轻重的,就那么一个小巧、不起眼的小印都保不住的蠢蛋,就算神仙来了也是救不了的。
当然,在东跨院呆了这么久,傻子也早学出了几分心眼,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把此消息封锁在了能得利的这部分人的圈子里,连平日里十分贴心的丫鬟都没有告诉。
这世道对女子从来都不容易,有这样一笔银子,无疑是对未知的生活做了一份保障。
不论之前想不想走的,大家此刻都不由得开始考虑起了若离开陈府后,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什么样子。
而大家的心思也很有些大同小异,虽然自己已经不是黄花闺女了,但凭着自己这份容貌,也不愁没人愿娶。若仔细选一个好的,相夫教子,夫妻和睦,也好过在这空空的后院里苦守着那个眼中再没有了自己的人回头……
听雪离府的一应手续办的很快。第二天青竹照例去给大太太请安时,将此事禀了上去。大太太初时还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有人愿意主动离开,仿佛生怕对方反悔,她忙让张妈妈将契书、印信等一应事物取来,又将听雪和她爹娘唤来,当场立下切结书。又派人去府衙备案登记,当天傍晚,听雪就跟着她娘收拾妥当离了东跨院。
青竹跟几位与听雪交好的来送她,听雪她娘脸上笑呵呵的,显然是真心为女儿高兴,还让青竹有空了去家里坐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倒是听雪的笑容中带了一丝怅然,青竹分明见得她最后转身而去时,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也分明看到了她眼中,放下执念后初露的清明。
……
很快又有人跨进了青竹的屋子,最开始是跟听雪交好的几位通房,后面连几位得了妾室身份的也有人来了。
青竹忙碌了起来,好在正院里掌事的几位早得了令,都十分配合,只要当事人点了头,后续的一应事宜不超过一天的功夫就能办完。
关于青竹准备的那份可供相看的男子名单,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用的。毕竟大多数人家里爹娘还是疼女儿的,她们除了瞒下了青玉小印之事外,其他的倒也想回家同爹娘商量着来。
但也有人当真就在青竹的名单里选了几位,被安排着在花园相看了几回,待互相相中了,青竹禀了大太太,直接敲定了婚事后才通知她家里人接回家去准备待嫁。
其中一位便是疏影。
疏影相中了粮油铺二掌柜的小儿子。那小子今年刚十九,比疏影还小两岁,目前正跟着他大哥在粮油铺当学徒。因他为人聪敏,见上头有哥哥们挡着,在山西很难出头,便自愿调去远处守新店,说是待明年就要去江南老家那边当差了。可也因了这一层关系,虽然他家境不错,相貌也尚可,却迟迟说不定亲事。恰好疏影正想离了家里人的把控,还未见人便有几分意动,待两厢一见,疏影更是处处合心、处处满意。
男方就更别提了,本来被告知来相看时他还有几分不愿的,他还不知相看的人的身份,虽到了年纪主子给配个丫鬟是常有的事,但想到大爷风流在外的名声,也知道东跨院的人里面若有好的,只怕多半是被大爷上了手了的。可待他见到疏影这般的温柔貌美,那些顾虑早抛之脑后了。反正他要走远处了,管她曾经是不是大爷的房里人呢,过两年,大爷早忘干净了。
这边已是郎情妾意,青竹才让张妈妈去通知她家里人来领人。对外,陈府一律都说的是放一批到了年纪的丫鬟出府嫁人,疏影家中兄弟都在陈家的铺子里当差,她老子娘又是一辈子的庄稼汉,虽然平时在村里尖酸蛮横惯了,此时却根本不敢反驳说自家女儿不是丫鬟,也不敢问女儿是哪里惹了祸,何况见还有几十两银子的陪嫁,更是点头哈腰,忙不迭的应了。
疏影回家后自然是三缄其口,她家里人见状更当她是惹了不得了的祸事了,干巴巴骂了她几句,知道她的婚事已在府里被做了主,没有什么好打算的,便巴不得快点把她嫁出去了事。
疏影安安稳稳等到了婚期,待上了花轿,带着稀稀拉拉几份不值钱的嫁妆嫁了人,此后余生,她与夫君始终夫妻和睦,相夫教子,终再不曾被娘家掌握命运了。
……
话说回东跨院这头,青竹在一连送走了十来位通房、小妾后,看着终于不再拥挤的后院,不由暗暗唾弃:可见大爷很不得人心嘛,有了合适的去处,谁愿意跟着他。
转身又麻利地办好一位小妾的切结书,送去正院用印。
府里知内情的几人晓得轻重,口风极严。不知道内情的,就有些不明白了,为啥之前常常斗的天昏地暗的一帮人,如今怎么就老老实实收拾包袱走人了。大家私下里都传是青竹被大爷强抢去东跨院后改了性情在大开杀戒。
旁人看着心惊,青竹却觉得日子过得挺充实的。
刘福这段日子过的也挺得劲儿。本来嘛,他和他兄弟刘寿也是自小就跟在大爷身边当差的,可之前大爷一直重用奶兄弟李吉,他们兄弟二人只能干看着眼热。可随着李吉掌着府外的诸多生意越做越大,眼看着是凑不过手来了,大爷这才陆续交了些差事到他兄弟二人手上。
上次大爷回营前,让他府里府外搜罗两个老实听话,头脑清醒,手脚有劲儿的丫头,送到他祖母那儿听训。这事儿听着不大,却不好办。他祖母是大太太的奶娘,他们兄弟俩也是拖了这层关系才能混到大爷跟前当差,自然消息灵通,知道这是在给大太太寻调理身体的人呢。
以前的那位给大太太调理身体的,说是被大爷收了房了。
这人虽不好寻,刘福却想这正是他体现能耐的地方,这些日子他愣是把满府上下都寻了个遍,到底在庄子里寻着了两位。
家里都是给府上看守药田的药农,两个小姑娘人长得普普通通,却干惯了地里的活儿,不似太原城府里的丫鬟们那般娇气。更难得的是药农普遍都略知道些简单的草药知识,更适合干这个活。
他这边刚忙前忙后把事情办妥,献宝似的把人送到了正院,后脚就听说了大爷院里发生的大事,去祖母那儿打听消息,祖母也只是让他近来办差小心着些,没事别往大爷跟前凑。一时间也很是感慨,回了家便忍不住跟自家弟弟嘀咕起来。
“……这么些人,就这么放走了,听说有几个直接就配给了府里的家生子,家境都还不错……”
“姨乃乃们家里也愿意?”
“什么姨乃乃,少乱喊。有几个是有正经名分的。再说了,她们家里有什么不愿意的,听说都是些失了宠的,大太太还给了厚厚的赔偿……”
“那倒也是,没名分又没了宠的,还没个儿子傍身,在这府里有时候还比不得咱们做奴才的呢……”
“你对那个叫青竹的,有印象没有?我怎么不记得在正院里有这么一位胆大包天的主。就凭她这魄力,咱们日后碰见了,可得敬上几分。”
“嗨,祖母最疼你,哥哥你可比我去正院儿去的多,哥哥你都不记得,我哪儿记得有这么号人。听说她之前是扫院子的,想来人才也不怎么出众。她敢干出这些事,就算大爷之前有几分情意,肯定也不中用了,还管她那么多干啥。”
刘寿比刘福小两岁,人还比较跳脱,想着他二人还未婚配,不由凑近了悄声道:“哥哥,你要不要让祖母给你也选一个?大爷的眼光可高着呢,他院里的人,就算是失了宠的,想来都比那些一般的丫头片子强上几分。”
“去你娘的!大爷的女人你也敢想。”
“那怎么的呢,失了宠的丫鬟、小妾,被主子转手卖了或送人,都是常有的事。大爷不会在意的。”
“那是别人不在大爷跟前凑的,可以来捡这个漏。再着说,之前那些也罢了,如今东跨院还留下来的几位,听祖母说都是在大爷那儿挂了号的,暂时还丢不开手呢,只怕是因此那位叫青竹的才没敢动手。”
正说着,刘福忽而福至心灵,忙爬起来,取了外衣套上就要出门。刘寿追到门口拉住他问道:“哥,你去哪儿啊?天都快黑了。”
“赶紧撒手,我去给大爷报信。”
“哥哥,你别昏了头了,你没见着这府里没人敢去报信儿嘛,你坏了大太太的好事,能有你好的?”
刘福看傻子一样看着刘寿:“我能不知道不能坏了大太太的事儿?此一时彼一时,你也不看如今东跨院里还留了几个人,留下的还都是得宠的,说明这事儿啊,差不多就到头了。这时候赶去给大爷送信,一来坏不了大太太的事儿,二来还能在大爷跟前得个好,咱们兄弟才得了大爷的用,可得让大爷知道咱们的忠心!”
说完刘福就撇开刘寿的手,急急往军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