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留洋的蠢弟弟竟留下个戏子非要我照顾?
兄览:
我要力透纸背地指责汝!竟趁眠将我抬上邮轮!实是专制!令人发指!
汝交于小锁头之外文课本,如同天书,阅之甚是头痛。听闻汝之同学将于马赛港接我。赵兄为人应是信得过矣,可也多少告知彼性情喜好。远赴他乡,仅此一人托付,甚揣揣不安。
我如今这般光景,虽有平素惫懒之责,然兄长亦有矫枉过正之嫌。茫茫海上,眼前未见异乡,身后已离祖国。思及今后日子,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若还偶念兄弟情谊,帮弟弟忙!千错万错愚弟之错!望兄怀怜香惜玉之情,照顾好素绣小姐。伊命苦,汝莫为难于她。千切千切!
随信附暹罗之特产,
恭请母亲大人金安
问嫂嫂安
小嫂嫂安
弟仁 十二月廿九 敬启
望兄多汇些钱款,以备不时之需,勿忘必要!
十二月卅又及
“往哪走?”
戏班子吹拉弹唱的家伙什儿装了一车,好不容易给素绣清理出一个犄角旮旯儿。
刚坐下,二狗子便贼眉鼠眼的靠在左边,正好挤进车棚和素绣间。“留了俩,趁热吃!”话说着,小脏手伸进棉袄里,把烤地瓜掏出来。圆滚滚的地瓜,皮红瓤黄,一面烤过了火,焦黑带糊味儿。素绣伸手接过来,也不嫌弃,掰开就往嘴里塞。
刚过了城外李家村,年景不好,有点儿吃的给戏班当赏钱已经不错了。班主打算带着大家去下一个城里碰碰运气。
“听说官老爷们指头缝缝里露点米,够咱吃半年!”
“有那多?”
“你别不信,跟着哥总让你吃饱!”
“我信你才有鬼,你个没人要的野崽。”
“不是有班主和你要吗?”
嘻嘻哈哈的唠着嗑,嗓子还带着孩子气,话里却已经开始谋活路。
今年冬天格外难熬,天不饶人,世道也催折百姓。前一个城里进门就被剪了辫子,下一个城里又嚷嚷着到处找假辫子戴。人心惶惶,没甚么人听戏。一直到了平城,本地乡绅宽待,才唱上几场年节戏。
唱完戏摘了穿戴,二人溜出来逛年市。
“我就说没啥看的,这都撤摊子了。”
“还有俩还有俩!你看看这个荷包,哥哥刚得了赏钱,给你买一个过年!”
“你那点钱够吃饭么,我来!”
“嘿嘿,谢绣儿姐赏!”
“再说打你!”
荷包顺利挂在了腰上,二狗子被凶得美滋滋。
“你说主家要是满意,能让咱们驻下么”
“难说,听说城东还有个戏班儿。这次是小旦病了嗓子唱不出,才找咱们救急。”
“可是伙计们说,就算嗓子好着,她也没你唱得好听。省城里请来的角儿也没你声儿脆。”
“那咋样,人家能把饭碗让给你?”
“主家说了算嘛,不行咱们去更大的城里。你唱好,座儿一定捧!”
清晨日光熹微,带不来一点温度。偏院砖石墙上,去年的荒草枯枝随风颤悠,霜花带着白毛刺。生旦吊着嗓子,乐师调着胡琴,咿咿呀呀的声音刚停,原本该是难得的清平样子。
“没人看你的戏快回去吧!”
“哪儿来的野班子!仗着小旦水灵儿点,就来抢生意。”
“鸡窝里呆久了以为自己是凤凰呗!”
“哈哈哈哈哈!嘿!”
“小毛丫头,快醒醒!”
“自己迷了眼,座儿可不认粗活计!”
班主和师兄们在外拦着人,素绣和琴姐躲在屋里头听声儿。琴姐年纪大些,还带着个小崽子。素绣把他们护在身后,紧张得手心直泛潮。
先是突然安静下来,好一会儿后才看见自己人进屋。班主叹气,说是主家平事儿,让两班打擂台。谁好留谁。比三场,素绣第一场。
三日过后,素绣站在帘子后头。师兄弟们起早贪黑陪着练的式样,班主临时抱佛脚的叮嘱,半点儿想不起,脑袋一片空白。
鼓点到了位,“上啊!”班主大手一推,满面油彩见了天光。千万遍的练习让身体自己动了起来,素绣迈着步晃入另一个世界。小嗓一开,是出《桃花扇》。拼着小半生本事争口饭,分不清人和戏哪个更激烈。唱到动情处,仿佛临时搭的破木架子也跟着颤了起来。戏里的小旦头撞破,戏外的台子下血潺潺。看客们诶,还没听完一折戏,反被惊得四奔散。
素绣伸手拽开师兄弟。戏台木板透下三两束阴冷的光,照得飞起来的土灰更明显了。几步远处有个背影,和断柱茬子立在一条线上。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素绣不自觉的向前,想看清楚点儿。走着走着,踩了个软塌塌的东西。冰面湿滑,崴了脚。趴在地上往回看,原来是半冻在血洼上的荷包,粘着泥浸满血。
被人架出去的时候,素绣灵巧的嗓子喊不出,眼泪却一行一行流,前一行冻住了,后一行盖过去。
“天可怜见儿的,这又是造的哪门子孽?”清润的嗓音怜悯温柔,带着种没挨过饿的平缓。“表二少爷!”一群人着急忙慌,“这不是贵人您该来的地方呦!”
转眼又是一年,冰雪连天。
素绣从炉子里夹了一块碳,重又暖匀了手炉,塞在我手里。你们当丫鬟的冬天还得浆洗,都不容易。她自己拢了拢袍子,试图掩住无孔不入的北风,继续说道:“少爷们和我不是一路人。有些话,我其实也不太懂。但我知道,少爷们都是心善的好人。只不过有些事儿,还得自己想通。”
“素绣你过来,”大少爷沉着脸,西装马甲收紧腰身,肩线平直。精巧的怀表被掰得开开合合,手指的形状很像一个人。
“你别说话,有些话合该跟你说明白。
可能你自己没觉着。但其实,你并不爱我,只是向往这样的生活。说白了,你想成为我。从小缺什么就拼命弥补什么,这我懂。可别说你成不了我。假设进得来这个家门,你就真的快乐么。我虽见你不多,寥寥数次,你总是闷闷不乐。单只有一次,你刚从戏台上下来,喝彩声透过帘子传进来,台架子上的灰都振落在了我肩上。你却还沉浸在戏里,虚脱一般的睁大眼睛,一动不动,任小六子帮你摘着头面。他们强拉你过来迎我,你才边走边缓了一些出来。那是你唯一一次,脸上的笑有了光彩。
原以为如此动人的笑是为我,想来,一直只是为戏。
你自己想清楚些吧。”
出门前复又回头,“把我平时落这儿的东西送回府上吧。当然,景仁让我看护你,这段时间缺什么还是去府上领。你过得不好,他也是要怨我的。”
高挑纤匀的背影掀帘而去,走路的姿势却并不像接素绣来的那个人。彼时,春日初至。带着暖意的风吹过影壁,在院子里回旋一圈,吹落海棠几瓣。花瓣色泽粉润仍带露,鲜嫩得像少女的年龄。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少爷书桌上有一版新书,他细白劲韧的手指翻开一页,比划着其中一行字。
“我没啥文化,读不太懂你们的文章,也还不大了解什么“运动”。但莫名喜欢这句话。”素绣靠在桌沿儿,微微笑着迎合。新裁的旗袍包裹出流畅柔和的线条。多年训练出的体态,用不着刻意就自成风流?。
“国外有句话,译过来就像是:“一千个座儿心里有一千个杨贵妃”,平直的唇角勾起清浅的弧度,“你怎么想这句话都也不算错的。”
素绣投其所好:“这时局一天一个样儿,也不知是不是有哪天,我们也能和大家平起平坐呢”。说完,却被不合时宜的想法迷住了。
少爷笑嘻嘻,“想什么呢,我大哥么?”用花枝轻轻晃过素绣眼前,“自打上次远远看他一眼,你就不再对我上心啦!”
记忆里活泼的话音仿佛刚刚落下,门外又响起他的问候声:“素绣先生!”
金素绣先生时隔半月再次挂牌登台演出。然这次和以往不同。演出所得尽数捐与城中医院,将用于战时伤员的救治。
平城大学里的赵先生亲自提的戏牌儿,“穆桂英挂帅”五个大字铁画银钩,尽显吾辈支援抗日之决心。
入场的戏迷们熙熙攘攘,说起来是近期难得的盛事了。
左边一对遗老:
“听闻金先生前阵子刚捐了架飞机”
“巾帼不让须眉,义士也!”
右边一群学生:
“先生这么多年一直独身么”
“听说少时的丈夫先逝了”
“可怜可叹啊!”
茶博士的吆喝声传进后台,素绣已穿戴整齐,闭目养神等待开场。门外有一人笑哈哈的敲了三声,“素绣先生,我和言畅来您这儿讨杯茶水!”
素绣没绷住笑,忙让小六子将人迎进门。来人着颇正式的三件套西装,今日还特意搭了条很是相称的领带。同行的女士上穿衬衫下配长裙,气质温雅大方。
“您府上什么好茶没有,来我这儿打趣!”伸手给他斟了茶“最近拮据,只有这些,委屈您了”。转头寻求同盟:“赵先生您还由着他胡闹。”
“我就喜欢他活泼样子”结盟未遂,小夫妻俩好不腻人。
“没见大少爷一起?”
“大嫂不让他来。”
“俩位感情真好”素绣表面恭敬,内心堪称幸灾乐祸“向来说一不二的余景和也有今日光景!”
说话间,隆庆楼东家亲自来寻,“先生可准备妥当了?”见屋内有客,又忙道“欢迎余二少爷,二少夫人莅临!要不您先叙叙旧,我让那边再等等。”
“不用了,义演最重要”余二牵着夫人的手,“我们去包厢等好戏开场。”
人走后东家笑言:“伉俪情深啊!”
“那咱们也走着?”
“诶,走着,全都准备好,就等您上场!”
那边儿好戏即将开唱,这边儿我和搭档一人托个手炉,另一人拿支笔,双双站在街角。
“你要不要暖暖手?”
“女生更需要”
还挺疼人,我暗暗笑。
“福崽去哪儿了?”
“去找出口”
喵的一生惨叫,猫咪四爪抽搐着在雪地上急冲而来。我忙把它抱起来,它呲牙咧嘴的冲着脚垫呼呼吹气。“冬天就是吾辈之天敌!”来了趟民国语气都文邹邹。
“路找好了,一会儿你们拿着东西开门就好。”
“还有时间听完这场戏么?”
“那倒是不忙”
成功!偷偷比个yeah!见缝插针地制造和帅哥共处机会,我可真不容易。
……
等等,你问二少爷啥时候回的国?那还是在秋天……
“他是我眼巴前儿看着长大的幺儿!世道难啊,可咱从来就没叫他吃过苦!”话说这,老太太沾沾眼角的泪花,又数落起长子“你却将他自己个儿扔去蛮夷之地!若不是亲自生下你们,为娘的都要疑起你打什么算盘了!”说罢不解气,啪的把盖子丢回茶碗,里头的水溅起三尺高。
我赶紧拿出手帕擦桌子,低着头默默换用具倒新茶。做完缩回角落,尽职尽责的演丫鬟。透明人角色什么的,我最安心了。
炮火的对面坐着身为大少爷的我的搭档。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说,你怎么也不起点作用?我认真的思考了现在的身份能做些什么,并衡量了自己的口才和眼力架。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明智,至少没添乱嘛。遂转开眼神,看向太阳下睡得香,小舌头都吐出来一点的猫咪。它有时还是很可爱。嘤~
新擦的玻璃窗将金秋的阳光让进老屋,院子里的落叶一早便被洒扫干净。门房却一直没传回“有人来”的消息。
老太太整了整新做的袄子,段子面上的绣纹很是雅致。又挪了挪屁股,换了个姿势,继续跟作陪的儿子推心置腹:“你就这么一个弟弟,你爹又常年不在家,你就是他半个爹。他小你那么多,处处不如你是应该的。更何况生你的时候是长子,请了那么多先生精心培养着。你也争气,咱家这一辈儿,就你最出息。有担当明事理,学问也好着。可你弟弟他打生下来就赶上咱家逢事儿。父母不在身边,带大的奶娘字都不识一个。你一岁多就会背诗,他四五岁才学会写第一个字。”说完叹一口气,
“咱家觉得亏欠,才养成了他这惫懒样子。”
“那更得严厉管束,方不至败家。”大少爷眼睛里多少带点含着嫉妒的嫌弃,白眼翻得即精准又有气质。
“也讲究个方法嘛”老人家难得心虚,抓了把瓜子塞进他手心:“恁突然的将他送老远,家人都没法子看顾。。。”
“仁儿已是个顶好的孩子。对长辈他孝顺体己,对朋友还仗义,就是对底下人也是善心。不指望他光耀门楣,保重自己也就够了。都是慢慢儿长大,平白的受些搓磨实没必要。”得,又开始转眼圈儿了。
大少爷只得一边给扒瓜子儿,一边说些弟弟的笑话哄老人家开心:“您还记着不,小时候刚看些妖怪话本子。说什么有一种精怪抓人前先叫名字,他要是答应就直接拖走。结果他费好大劲儿藏起来,竟冲我喊“大哥”!我都被蠢笑了,不仅没吓到我,还暴露了身份。。。”“仅有的几个心眼子,全用来卖乖哄您开心了。。。”
不多时就扒出小小一碟,果仁小巧油润,很是馋人。老太太捧着碟子,说是要留给幺儿。
直到日头偏西,天空被刚要落的太阳熏成浅粉红色。门房那里电灯亮了起来。
忽见一个穿西式剪裁大衣的年轻男子,迈着轻快的步伐,毫不迟疑地走了进来。舒适的小牛皮鞋下,门灯照出的影子缩短又拉长。
有机灵的喊起来:“二少爷?”
“是我呀!”还是熟悉的语气,却多了些沉着和从容。
不一会儿就走进了后院,老太太带着人已迎了过来:“仁儿啊!这些年你可受苦啦!”抱住来人双臂,上上下下仔细查看着。
“非但没瘦,反而结实了很多,还长高了些。看来是吃得好睡得香。”大哥倒是平平稳稳。
二少爷哈哈笑着,吩咐众人打开随身箱子。献宝似的一样一样翻出来送人。鎏金的PAKER钢笔送大哥,名牌的香水,香皂送女眷,比利时产的朱古力送孩子,还给老夫人扯了几尺名贵的洋布料子做衣裳。
末了,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姐长发烫出弯,身穿简单的法式新裙,外罩一件毛线衫,小高跟鞋一蹬显得身材更窈窕了。
“赵家妹妹这次和我一起回来,这些年他们兄妹照拂我良多。”说着脸颊泛出丝丝红云,“她人时髦风趣,思想开明进步,还得了法兰西文学的学位。”
老夫人心领神会,先把瓜子仁递给他,再拿过照片放在灯下仔细瞅了又瞅,欣慰道:“等她安顿下,请来家中做客,可好?”
我要力透纸背地指责汝!竟趁眠将我抬上邮轮!实是专制!令人发指!
汝交于小锁头之外文课本,如同天书,阅之甚是头痛。听闻汝之同学将于马赛港接我。赵兄为人应是信得过矣,可也多少告知彼性情喜好。远赴他乡,仅此一人托付,甚揣揣不安。
我如今这般光景,虽有平素惫懒之责,然兄长亦有矫枉过正之嫌。茫茫海上,眼前未见异乡,身后已离祖国。思及今后日子,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若还偶念兄弟情谊,帮弟弟忙!千错万错愚弟之错!望兄怀怜香惜玉之情,照顾好素绣小姐。伊命苦,汝莫为难于她。千切千切!
随信附暹罗之特产,
恭请母亲大人金安
问嫂嫂安
小嫂嫂安
弟仁 十二月廿九 敬启
望兄多汇些钱款,以备不时之需,勿忘必要!
十二月卅又及
“往哪走?”
戏班子吹拉弹唱的家伙什儿装了一车,好不容易给素绣清理出一个犄角旮旯儿。
刚坐下,二狗子便贼眉鼠眼的靠在左边,正好挤进车棚和素绣间。“留了俩,趁热吃!”话说着,小脏手伸进棉袄里,把烤地瓜掏出来。圆滚滚的地瓜,皮红瓤黄,一面烤过了火,焦黑带糊味儿。素绣伸手接过来,也不嫌弃,掰开就往嘴里塞。
刚过了城外李家村,年景不好,有点儿吃的给戏班当赏钱已经不错了。班主打算带着大家去下一个城里碰碰运气。
“听说官老爷们指头缝缝里露点米,够咱吃半年!”
“有那多?”
“你别不信,跟着哥总让你吃饱!”
“我信你才有鬼,你个没人要的野崽。”
“不是有班主和你要吗?”
嘻嘻哈哈的唠着嗑,嗓子还带着孩子气,话里却已经开始谋活路。
今年冬天格外难熬,天不饶人,世道也催折百姓。前一个城里进门就被剪了辫子,下一个城里又嚷嚷着到处找假辫子戴。人心惶惶,没甚么人听戏。一直到了平城,本地乡绅宽待,才唱上几场年节戏。
唱完戏摘了穿戴,二人溜出来逛年市。
“我就说没啥看的,这都撤摊子了。”
“还有俩还有俩!你看看这个荷包,哥哥刚得了赏钱,给你买一个过年!”
“你那点钱够吃饭么,我来!”
“嘿嘿,谢绣儿姐赏!”
“再说打你!”
荷包顺利挂在了腰上,二狗子被凶得美滋滋。
“你说主家要是满意,能让咱们驻下么”
“难说,听说城东还有个戏班儿。这次是小旦病了嗓子唱不出,才找咱们救急。”
“可是伙计们说,就算嗓子好着,她也没你唱得好听。省城里请来的角儿也没你声儿脆。”
“那咋样,人家能把饭碗让给你?”
“主家说了算嘛,不行咱们去更大的城里。你唱好,座儿一定捧!”
清晨日光熹微,带不来一点温度。偏院砖石墙上,去年的荒草枯枝随风颤悠,霜花带着白毛刺。生旦吊着嗓子,乐师调着胡琴,咿咿呀呀的声音刚停,原本该是难得的清平样子。
“没人看你的戏快回去吧!”
“哪儿来的野班子!仗着小旦水灵儿点,就来抢生意。”
“鸡窝里呆久了以为自己是凤凰呗!”
“哈哈哈哈哈!嘿!”
“小毛丫头,快醒醒!”
“自己迷了眼,座儿可不认粗活计!”
班主和师兄们在外拦着人,素绣和琴姐躲在屋里头听声儿。琴姐年纪大些,还带着个小崽子。素绣把他们护在身后,紧张得手心直泛潮。
先是突然安静下来,好一会儿后才看见自己人进屋。班主叹气,说是主家平事儿,让两班打擂台。谁好留谁。比三场,素绣第一场。
三日过后,素绣站在帘子后头。师兄弟们起早贪黑陪着练的式样,班主临时抱佛脚的叮嘱,半点儿想不起,脑袋一片空白。
鼓点到了位,“上啊!”班主大手一推,满面油彩见了天光。千万遍的练习让身体自己动了起来,素绣迈着步晃入另一个世界。小嗓一开,是出《桃花扇》。拼着小半生本事争口饭,分不清人和戏哪个更激烈。唱到动情处,仿佛临时搭的破木架子也跟着颤了起来。戏里的小旦头撞破,戏外的台子下血潺潺。看客们诶,还没听完一折戏,反被惊得四奔散。
素绣伸手拽开师兄弟。戏台木板透下三两束阴冷的光,照得飞起来的土灰更明显了。几步远处有个背影,和断柱茬子立在一条线上。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素绣不自觉的向前,想看清楚点儿。走着走着,踩了个软塌塌的东西。冰面湿滑,崴了脚。趴在地上往回看,原来是半冻在血洼上的荷包,粘着泥浸满血。
被人架出去的时候,素绣灵巧的嗓子喊不出,眼泪却一行一行流,前一行冻住了,后一行盖过去。
“天可怜见儿的,这又是造的哪门子孽?”清润的嗓音怜悯温柔,带着种没挨过饿的平缓。“表二少爷!”一群人着急忙慌,“这不是贵人您该来的地方呦!”
转眼又是一年,冰雪连天。
素绣从炉子里夹了一块碳,重又暖匀了手炉,塞在我手里。你们当丫鬟的冬天还得浆洗,都不容易。她自己拢了拢袍子,试图掩住无孔不入的北风,继续说道:“少爷们和我不是一路人。有些话,我其实也不太懂。但我知道,少爷们都是心善的好人。只不过有些事儿,还得自己想通。”
“素绣你过来,”大少爷沉着脸,西装马甲收紧腰身,肩线平直。精巧的怀表被掰得开开合合,手指的形状很像一个人。
“你别说话,有些话合该跟你说明白。
可能你自己没觉着。但其实,你并不爱我,只是向往这样的生活。说白了,你想成为我。从小缺什么就拼命弥补什么,这我懂。可别说你成不了我。假设进得来这个家门,你就真的快乐么。我虽见你不多,寥寥数次,你总是闷闷不乐。单只有一次,你刚从戏台上下来,喝彩声透过帘子传进来,台架子上的灰都振落在了我肩上。你却还沉浸在戏里,虚脱一般的睁大眼睛,一动不动,任小六子帮你摘着头面。他们强拉你过来迎我,你才边走边缓了一些出来。那是你唯一一次,脸上的笑有了光彩。
原以为如此动人的笑是为我,想来,一直只是为戏。
你自己想清楚些吧。”
出门前复又回头,“把我平时落这儿的东西送回府上吧。当然,景仁让我看护你,这段时间缺什么还是去府上领。你过得不好,他也是要怨我的。”
高挑纤匀的背影掀帘而去,走路的姿势却并不像接素绣来的那个人。彼时,春日初至。带着暖意的风吹过影壁,在院子里回旋一圈,吹落海棠几瓣。花瓣色泽粉润仍带露,鲜嫩得像少女的年龄。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少爷书桌上有一版新书,他细白劲韧的手指翻开一页,比划着其中一行字。
“我没啥文化,读不太懂你们的文章,也还不大了解什么“运动”。但莫名喜欢这句话。”素绣靠在桌沿儿,微微笑着迎合。新裁的旗袍包裹出流畅柔和的线条。多年训练出的体态,用不着刻意就自成风流?。
“国外有句话,译过来就像是:“一千个座儿心里有一千个杨贵妃”,平直的唇角勾起清浅的弧度,“你怎么想这句话都也不算错的。”
素绣投其所好:“这时局一天一个样儿,也不知是不是有哪天,我们也能和大家平起平坐呢”。说完,却被不合时宜的想法迷住了。
少爷笑嘻嘻,“想什么呢,我大哥么?”用花枝轻轻晃过素绣眼前,“自打上次远远看他一眼,你就不再对我上心啦!”
记忆里活泼的话音仿佛刚刚落下,门外又响起他的问候声:“素绣先生!”
金素绣先生时隔半月再次挂牌登台演出。然这次和以往不同。演出所得尽数捐与城中医院,将用于战时伤员的救治。
平城大学里的赵先生亲自提的戏牌儿,“穆桂英挂帅”五个大字铁画银钩,尽显吾辈支援抗日之决心。
入场的戏迷们熙熙攘攘,说起来是近期难得的盛事了。
左边一对遗老:
“听闻金先生前阵子刚捐了架飞机”
“巾帼不让须眉,义士也!”
右边一群学生:
“先生这么多年一直独身么”
“听说少时的丈夫先逝了”
“可怜可叹啊!”
茶博士的吆喝声传进后台,素绣已穿戴整齐,闭目养神等待开场。门外有一人笑哈哈的敲了三声,“素绣先生,我和言畅来您这儿讨杯茶水!”
素绣没绷住笑,忙让小六子将人迎进门。来人着颇正式的三件套西装,今日还特意搭了条很是相称的领带。同行的女士上穿衬衫下配长裙,气质温雅大方。
“您府上什么好茶没有,来我这儿打趣!”伸手给他斟了茶“最近拮据,只有这些,委屈您了”。转头寻求同盟:“赵先生您还由着他胡闹。”
“我就喜欢他活泼样子”结盟未遂,小夫妻俩好不腻人。
“没见大少爷一起?”
“大嫂不让他来。”
“俩位感情真好”素绣表面恭敬,内心堪称幸灾乐祸“向来说一不二的余景和也有今日光景!”
说话间,隆庆楼东家亲自来寻,“先生可准备妥当了?”见屋内有客,又忙道“欢迎余二少爷,二少夫人莅临!要不您先叙叙旧,我让那边再等等。”
“不用了,义演最重要”余二牵着夫人的手,“我们去包厢等好戏开场。”
人走后东家笑言:“伉俪情深啊!”
“那咱们也走着?”
“诶,走着,全都准备好,就等您上场!”
那边儿好戏即将开唱,这边儿我和搭档一人托个手炉,另一人拿支笔,双双站在街角。
“你要不要暖暖手?”
“女生更需要”
还挺疼人,我暗暗笑。
“福崽去哪儿了?”
“去找出口”
喵的一生惨叫,猫咪四爪抽搐着在雪地上急冲而来。我忙把它抱起来,它呲牙咧嘴的冲着脚垫呼呼吹气。“冬天就是吾辈之天敌!”来了趟民国语气都文邹邹。
“路找好了,一会儿你们拿着东西开门就好。”
“还有时间听完这场戏么?”
“那倒是不忙”
成功!偷偷比个yeah!见缝插针地制造和帅哥共处机会,我可真不容易。
……
等等,你问二少爷啥时候回的国?那还是在秋天……
“他是我眼巴前儿看着长大的幺儿!世道难啊,可咱从来就没叫他吃过苦!”话说这,老太太沾沾眼角的泪花,又数落起长子“你却将他自己个儿扔去蛮夷之地!若不是亲自生下你们,为娘的都要疑起你打什么算盘了!”说罢不解气,啪的把盖子丢回茶碗,里头的水溅起三尺高。
我赶紧拿出手帕擦桌子,低着头默默换用具倒新茶。做完缩回角落,尽职尽责的演丫鬟。透明人角色什么的,我最安心了。
炮火的对面坐着身为大少爷的我的搭档。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说,你怎么也不起点作用?我认真的思考了现在的身份能做些什么,并衡量了自己的口才和眼力架。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明智,至少没添乱嘛。遂转开眼神,看向太阳下睡得香,小舌头都吐出来一点的猫咪。它有时还是很可爱。嘤~
新擦的玻璃窗将金秋的阳光让进老屋,院子里的落叶一早便被洒扫干净。门房却一直没传回“有人来”的消息。
老太太整了整新做的袄子,段子面上的绣纹很是雅致。又挪了挪屁股,换了个姿势,继续跟作陪的儿子推心置腹:“你就这么一个弟弟,你爹又常年不在家,你就是他半个爹。他小你那么多,处处不如你是应该的。更何况生你的时候是长子,请了那么多先生精心培养着。你也争气,咱家这一辈儿,就你最出息。有担当明事理,学问也好着。可你弟弟他打生下来就赶上咱家逢事儿。父母不在身边,带大的奶娘字都不识一个。你一岁多就会背诗,他四五岁才学会写第一个字。”说完叹一口气,
“咱家觉得亏欠,才养成了他这惫懒样子。”
“那更得严厉管束,方不至败家。”大少爷眼睛里多少带点含着嫉妒的嫌弃,白眼翻得即精准又有气质。
“也讲究个方法嘛”老人家难得心虚,抓了把瓜子塞进他手心:“恁突然的将他送老远,家人都没法子看顾。。。”
“仁儿已是个顶好的孩子。对长辈他孝顺体己,对朋友还仗义,就是对底下人也是善心。不指望他光耀门楣,保重自己也就够了。都是慢慢儿长大,平白的受些搓磨实没必要。”得,又开始转眼圈儿了。
大少爷只得一边给扒瓜子儿,一边说些弟弟的笑话哄老人家开心:“您还记着不,小时候刚看些妖怪话本子。说什么有一种精怪抓人前先叫名字,他要是答应就直接拖走。结果他费好大劲儿藏起来,竟冲我喊“大哥”!我都被蠢笑了,不仅没吓到我,还暴露了身份。。。”“仅有的几个心眼子,全用来卖乖哄您开心了。。。”
不多时就扒出小小一碟,果仁小巧油润,很是馋人。老太太捧着碟子,说是要留给幺儿。
直到日头偏西,天空被刚要落的太阳熏成浅粉红色。门房那里电灯亮了起来。
忽见一个穿西式剪裁大衣的年轻男子,迈着轻快的步伐,毫不迟疑地走了进来。舒适的小牛皮鞋下,门灯照出的影子缩短又拉长。
有机灵的喊起来:“二少爷?”
“是我呀!”还是熟悉的语气,却多了些沉着和从容。
不一会儿就走进了后院,老太太带着人已迎了过来:“仁儿啊!这些年你可受苦啦!”抱住来人双臂,上上下下仔细查看着。
“非但没瘦,反而结实了很多,还长高了些。看来是吃得好睡得香。”大哥倒是平平稳稳。
二少爷哈哈笑着,吩咐众人打开随身箱子。献宝似的一样一样翻出来送人。鎏金的PAKER钢笔送大哥,名牌的香水,香皂送女眷,比利时产的朱古力送孩子,还给老夫人扯了几尺名贵的洋布料子做衣裳。
末了,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姐长发烫出弯,身穿简单的法式新裙,外罩一件毛线衫,小高跟鞋一蹬显得身材更窈窕了。
“赵家妹妹这次和我一起回来,这些年他们兄妹照拂我良多。”说着脸颊泛出丝丝红云,“她人时髦风趣,思想开明进步,还得了法兰西文学的学位。”
老夫人心领神会,先把瓜子仁递给他,再拿过照片放在灯下仔细瞅了又瞅,欣慰道:“等她安顿下,请来家中做客,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