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絮白大雪纷然落下,大片大片的,掩住整个京师肃穆之气,比平日多添了几分温和、热闹。

    大乾朝堂竟然出了个一女官,竟还是靠军功获得,引得整个京师一阵轰动,朝野上下议论如云。

    茶肆当中,更是热闹非凡。

    “话说,骠骑大将军此次出征大捷,顺利平定西南平流寇之乱,多亏一人。”一青衣男子,两耳扇风,细脖凸腮,一拍醒目,“此人正是礼部尚书柳叶嫡次女柳如意。”

    “一介女子?”台下人都面露不屑,摇头不信。

    折扇遥指,“正是。当时流寇见到这柳家小姐,也是不屑,心想一介女子能掀起什么风浪,只当是行落,随意捆绑,扔在了队伍当中,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青衣男子顿了顿,台下听客焦急问道,“然后呢?这柳如意都被抓了,自身难保,怎么平流寇的?”

    青衣男子一拍醒目,“可谁料,这柳家小姐不似其他大家闺秀般,自小就爱舞刀弄枪,六岁时就被柳尚书送去跟骠骑大将军宋煜学武,武艺尚可。且多次随宋将军出征,经验丰富。”

    “月在轸宿,为风起之日也。是夜,柳如意悄悄解开身上之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晕看守她的流寇,往敌人的粮草存放处放了堆火。”

    “大火顺着风势,将流寇粮草烧得一干二净。粮草未至,自然流寇不战已败…….

    台下人鼓掌,交口称赞柳如意的聪慧。

    “ 大军大捷,班师回朝,当今圣上论功行赏,直言巾帼不让须眉,赐了柳如意忠显校尉封号,从六品衔,并兼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使。”

    “虽说这兵马司指挥使虽职衔不高,却有实权,自古女子相夫教子居多,这进入朝堂是头一遭,且,大乾以文为重,以军功获得如此重恩赏,不多见。

    “朝中几位言官直言进谏,称此举实在不妥,请求景元帝撤回旨意,以赐金、授予封号的形式进行恩赐。”

    “那圣上怎么说?”

    “一口否决,言,有能者居之,无能者让之。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惟德者居上。”

    其实,柳如意明白,陛下这封赏,一是稳固太子势力。柳家为太子效力,柳家嫡女柳如意嫁太子为妻,封赏柳家,可显示对太子重视。二是,更是最重要的,一女子以军功进入朝堂当中,表明朝廷对武人重视,更能激励武人,为重开武举助力。

    大乾当初以武开国,子阳帝带着一批武将打下江山。开国之初,武将是何等威风,单正一品威武将军就封了十余人,整个朝堂几乎全是武将,文官少之又少,基本话语权为零。

    盛极必衰,是自古的铁律。

    极权掌握久了,难免会生出贪念。年老的子阳帝开始忌惮这些和他们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这江山,是他辛苦打下来的,不容任何人威胁皇权。

    这江山,只能由他的子孙来继承。

    遂乎,便有了锦州醉酒殴打案。其实,也不算个大案,一位醉酒武举人因冲突殴打了一文举子。

    后来事情闹到上面,子阳帝听后震怒,为平文人之愤,遂顺势废了武举。

    于是乎,年年累积,到景行帝这一代时,已是沉疴痼疾,朝廷武官寥寥无几。边境来犯,朝中也无武将征战,只得求和。

    经年累月,百姓徭役赋税严重,苦不堪言。

    景元帝也意识到朝中无武官弊端甚多,于是听取了内阁首府许焘的意见,重新开设武举。

    中书殿内,悬于宫殿的八角宫灯朦胧的烛光,映在莲纹方砖上,令整个殿都柔和了许多。

    “如今冬雪已落下,礼部需尽快就春祭事宜咨文,时间请鸿胪寺卜一卦,钦天监观星象,时间就定于仲春中旬,现可提前筹备…….”

    因大乾开国皇帝子阳帝登基时,正值深冬,天降大雪,寓为吉兆。子阳帝大悦,遂开创“冬祭”这一礼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社稷安定。

    “同时,春闱也快开始了,礼部也要尽快同户部、兵部一起准备招考咨文,今年新加武试,亦需提前筹备,若是人手不够,可从翰林院、太常寺、钦天监调派人手。”

    今年为恢复武试的第一年,景元帝格外重视,吩咐许多,众臣一一应下,随后稽首退去。

    於是,上一轮忙碌才刚结束,礼部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忙碌当中,容不得缓半口气。

    翰林院内,两青色常服男子倚在浅绿藤椅对弈。

    “暨白,小心点……”

    男子闻言,略微摇了摇头,“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只见男子将手中黑子置于盘内,瞬时,本白子占上风的棋势瞬间逆转,接下,黑子连发,步步紧逼,不给白子一时喘息机会。

    “妹夫就不晓得让一下我这大舅子吗?”男子一双桃花眼含着笑意,不羁地说到。

    “祈安,慎言。尚未成婚,不妥……”男子眸色清冷,一袭青衣,衣袂袖口被廊间吹来的风左右翻飞,看不出什么神情。

    说话的人正是景元二十五年状元沈珩,字暨白,满腹才情,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为人正直,所谓公子陌上玉,君子世无双。

    如今,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衔。虽品衔不高,主责却是为君王解读经史,出谋划策,前途自是不可估量。

    是故,是不少朝廷官员争抢的贤婿。

    前些年,不少官家子女的画像被差送沈府,故当时京师里盛传“昔有掷果盈车,今有递像盈府”。

    后,或是因太子提议,皇上一纸圣旨,赐柳如意为沈珩之妻。

    赐婚那年,不知伤了多少京中官家女子的心,大家私下都纷纷为沈暨白惋惜,只道是“温柔郎”娶了个“悍妇”,可悲可叹。

    京中谁人不知,这柳如意除了家世不错,整天只知道舞刀弄枪,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模样,没真正入过哪家世家公子的眼。

    两人谈话间,一内侍进来禀报,说礼部那头来人了。

章节目录

祈如意,愿君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三杯清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杯清酒并收藏祈如意,愿君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