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突然,如春雨一般,令人措手不及。
大理寺内,灯火通明,却是格外安静,堂中人呼吸声清晰可闻。
大理寺少卿许捷见人已到齐,对着一身穿青色、绣着鸂鶒花纹的官袍的人说道,“文钊,你为大家大概讲下此次案件。”
文钊,应天府推官,正七品,贡士案文书就是他撰写并送过来的。
“被告贡士名叫张晏,京城人士,高八尺有余。嗜酒如命,千杯不倒,每日不沾些酒,就浑身难过,熟人戏称他‘酒阎王’。事发前一天,他依惯例来天音酒馆喝酒,或是因贪喝了几杯,竟醉酒强占一女子。”
“我们接到登案后,立马将证据交给刑部,刑部传讯审问张晏时,其开始还是喊冤,后来不知道因何缘故,竟在一夜之间倏忽改口,承认事情皆是他所为。因为张晏前后证词相差太大,颇有蹊跷,故,刑部迟迟未判罪,张晏现也还在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着。”
刑部见此案不似面上那么简单,外加上张晏身份特殊,是春闱中被举荐的贡士。
是故,刑部跟应天府衙不敢轻易定案处置,便打算将此案件移交至大理寺,交由大理寺审查。
“各位有何看法?”大理寺少卿许捷见文钊说完,无一人问答,遂开口打破殿中寂静。
在场的人,除了礼部尚书柳叶、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暨白,还有四殿下赵冉、刑部尚书权洋、应天府府丞刘天等人。
“这位贡士,是本王同其他考官,依照综合考评结果,举荐的。武力不错,和他谈话时,为人耿直,不像是那种弯弯绕绕、心思深沉之人。”赵冉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停了一会后,有又补充了句,“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或是此人擅长伪装之术,也是可能。”
沈暨白问,“文钊,可查出张晏那晚和谁喝的酒?被关押时可与外人接触过过?家里门清是否摸清?”
文钊一一答道,”张晏一人喝的,没有旁人。”
“关押时,也未曾和外人接触过。”
说完又从桌上拿起一本册子,递给沈暨白,“大人,这是张晏家中信息的名册。”
名册记载地格外详实,姓名,籍贯,祖上营生、为官为商,从祖上三代到旁亲三代,巨细无遗。
“册上记载,张晏,祖上靠教书营生,到张晏这一代,已只剩下他一个独苗苗。家中本想让他继承家业,当名教书先生,可是,偏偏其对文邹邹的东西一窍不通,对刀枪剑戟这些格外感兴趣,家中拗不过他,后被父母拖了关系送去军营学武。”
“张晏目前还未成家,但从小有订下过娃娃亲。对方是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使陆易之女杨萍……”
“两人关系可好?”
“还行。两家本是打算等张晏科考结束后,就开始操办亲事,迎娶陆易之女……”似乎是想到什么事情,文钊拍了拍脑袋,“大人这么一问,我突然想起,张晏入狱后,南城兵马指挥使府中曾来人给张晏送过衣物,因是寻常东西,狱卒在检查确认没什么问题后,也就帮忙递给了张晏。”
沈暨白点了点头,并没接着问。
随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会,便陆陆续续散去。
转眼间,就快到殿试的日子了,大理寺和刑部因为这个案子。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依旧没查获什么有用的线索。
当然,礼部也是同病相惜,毕竟一个贡士还在牢里呢?殿试那天若还没查明原委,定都不好交差。
柳府内,一群人坐在内堂唠着家常。谈话间,一仆从向一身穿绛紫银丝暗纹大袖锦衣中年女子禀告道,“刚才少爷派人前来传话,说今晚就不回来吃饭了,宫里今日当值。“
”好的。“中年女子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一群人朝堂屋走去。此人就是柳叶之妻,当朝太后的亲侄女,内阁次辅戚明之女戚凌。
“这一日一日的,一个一个都忙着不着家。”戚凌转头对柳如意说道,“如意,你待会吃完后,去给祈安送点吃食吧,估计处理政务去了,又忘记吃饭了。”
说完,又差后厨去准备些打包些吃食。
东宫内,一内侍见到柳如意,屈膝行礼道,“少詹事还在处理些文书,我这就进去禀告大人。”
”不用了,我就是过来给大哥送些吃食,没其他事情。”柳如意指了指手中朱色餐盒。
只见柳祈安用手支着下巴,满脸愁容地盯着案几上的一本文书。
“大哥,可是遇见什么烦心事?”柳如意问道。
见柳祈安未说话,“可是那个武举贡士案?”
柳祈安点了点头,“这个案子大理寺、刑部迟迟没有进展。殿试也就几天后,太子又在统筹组织整个殿试。如今……怕是不好交差。”
“对了,你对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使陆易可否了解?对其女陆萍知道多少?“
大理寺后来也传召过陆萍,她承认曾为托人给张晏送过衣物,说是狱中严寒,怕其受冷,伤了身体,遂送了些衣物供他保暖。毫无遮掩,行事磊落。一点也无嫌疑。
线索就像沉入海底了样,被巨浪折遮住,让人看不清,摸不到,找不着。
”陆易,虽是我顶头上司,但是因我刚任南城兵马副指挥不久后,就被派到塞北历练了,接触地并不是很多。不过,兵马司的人都夸陆指挥使人品极好,“说完,转头看到桌上的红色请帖,“哦,对了,明天陆指挥孙子的满月酒,其邀请了一些兵马司的同僚,以及朝中的一些有交情的官员。届时你要不要随我一起去。”
“好。”
陆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陆易见到柳祈安、柳如意后,立马笑脸迎过来,“少詹士里面请。”
柳祈安将手上的贺礼递给了一旁随从,“昨日和舍妹闲聊时,听说了指挥使的喜事,自然要前来贺喜,囿于时间过于匆忙,准备了些薄礼,还望不要嫌弃。”
“大人能来,已是鄙府的荣幸。”
双方客套了一会,陆易将柳祈安、柳如意安排妥当后,又忙着去接待其他客人。
宴堂中,轻歌曼舞,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柳如意却在宴堂的一角瞥见沈暨白,一时纳闷。
柳祈安顺着如意视线望过去,看见沈暨白也在盯着他们,遂朝其走了过去,“怎么今天有功夫来这里?”
沈暨白未回答这个问题,“陆家家规严,未出阁女子不会来宴堂的,她们在另一边和女眷一起用餐。”
晏堂被几堵屏风隔成前、后两块,前块坐着多位朝中官员,后边坐着的就是各家带过来的女眷。
“那我待会去另一边和她们一起用餐吧。”
柳如意身份特殊,因其是朝廷命官,圣上钦点的将军,故也被安排在前堂。
不过,她想去后厅,自然也可以去后厅和女眷一起用餐。
说完,便就往后厅走去。
大厅中,人来人往。
柳如意正后悔今早出门前没问别人要一张陆萍的画像,就听见嘈杂的大厅里面传来一声嘲讽声。
“哟,这不是陆三小姐吗?听说未婚夫还在刑部关着,今儿竟还有心思出来呀,我还以为会待在内院不出来了呢?“这个人安平县主赵多乐,景行帝的弟弟端阳王赵钎的独女。
柳如意悄悄凑近,就听见人群后面两人窃窃私语,“她两关系不是挺好吗?为啥如今到了如此水火不容境地。”
“听说是因为班公子。”
“可是那个琼姿皎皎、玉影翩翩,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班若公子?”
“对啊,听说安平县主对这个班公子一见钟情,可是妾有情朗无意,这班公子竟喜欢早有婚约的陆萍,可惜了,本来两人关系挺好的,后来就这么闹掰了,不值得啊。”
“是啊。”女子话语一转,喟叹道,“不过提起容貌、才华,却是不及翰林院沈大人万分,英姿洒落,眉宇清扬,可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可惜,竟被许给了礼部柳尚书家不通礼韵,只知道舞刀弄枪的蛮女子。”
“咳咳咳……”听墙角竟然听到了自个身上,柳如意含着一颗枣,听两人的话,一不小心做了个吞咽动作,被枣子给噎到。
咳嗽声有点大,吸引了赵多乐一群人的注意,柳如意刚要躲,就见赵多乐道,“你可是对本县主有何不满?”
柳如意行了个礼,“见过县主,刚才咳嗽,是因为小女吃东西时不小心被噎到了,并无冒犯县主之意。”
“不过,小女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怕说了,惹县主不悦。”
“你说。”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小女子见陆小姐眼下乌青,神态憔悴,想必也是日夜为张公子担心,今日其侄子满月,估计也是唯一慰藉她的事了。”说完语气一转,露出担忧之色,“县主担心陆小姐,怕她在宴会上因思虑过度而出糗,小女子实属清楚,可是人多眼杂,怕县主一番好心被他人误解,坏了县主名声。”
一顿话下来,竟然赵安乐挑不出一点问题,而且,字字句句提醒着她,此地非县主府,不是其能胡作非为的地方。
因柳如意常年在外,故京中许多女子不认识他,赵多乐也不例外。良久,被堵着无话说的赵多乐才堪堪地来了句,“你是哪家姑娘?”
“回县主,小女子是沈珩远方表亲柳朝,因家父生意萧条,导致府中破败,前阵子来京投靠表哥。今日正值表哥休沐,便说带我来认识些人,学些京城里的规矩,免得日后做错事,被他人笑话都不知。”
京城中,众人皆知沈暨白温润如玉,也知晓他深得景元帝喜欢,故谁也不想,亦不敢惹他。
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就慢慢散了。
柳如意又挑了个角落,重新坐了下来,开始吭哧吭哧地吃着桌上的枣。
已经下了鱼饵,就差鱼咬勾了。柳如意翘着脚,吃着枣,好不惬意。
期间,有几位大胆的女子前来问了暨白的喜好,被柳如意胡诌过去。
“柳姑娘,请问柳大人喜欢什么呀?”
“喜欢枣。”
“柳大人喜欢怎样的女子?”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丹唇皓齿,明眸善睐,仪静体闲……“
”柳大人喜欢什么颜色?“
”朱色。”
“啊,不是青色吗?”女子低声喃喃道,“那估计是之前信息有误,怪不得一直未得进展。”
在打发了一波人后,一梳着双平髻,身穿浅绿的袄裙向柳如意走来,拂了个礼,“小姐,我家小姐想和您聊一聊。”
“柳大人,感谢您刚才为我解围。”陆萍起身施了个礼。
柳如意垂眸,“杨小姐果真是聪慧,冒昧问一句,你是如何发现我身份的?”
“大人刚才直接是从前厅过来的,而女眷一般都是由府中的小厮从另一侧门引进来,这是其一。”
“大人腰间挂的玉洁白细腻,呈半透明状,上有双龙盘旋,想必是御赐之物,这是其二。”
“大人身姿矫健绝伦,步伐稳健,不似一般闺阁女子娇滴柔弱,一看就是常年习武,这是其三。”
“再加之,家父曾多次在小女面前夸过大人,结合种种,小女便大致猜测了大人的身份。”
柳如意闻言,开始上下打量起眼前的女子,女子薄妆桃脸,花容月貌,一身白色云丝长裙,薄雾紫色烟纱的外裳,虽相貌一般,但是一双眼睛娴静淡雅,另有一股动人气韵。
“那杨小姐见我,不单单只是为了要感谢吧?”柳如意斜靠在木椅上。
“想请大人略施援手,让小女子见上张公子一面,“
“古有韩信一饭千金,你又非韩信,我也不需要千金,我为何要冒险帮你?”柳如意手指轻叩桌面。
杨萍眸色顿时暗了下去,许久,又恢复了以前的澄亮,咬了咬牙,“你若帮我见上他一面,事毕,我必告诉大人事情原委。”
“好。明日午时三刻阳江楼见。”
正午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炙烧着脚步匆忙的行人,让其更加焦急。
杨萍在柳如意的帮助下,趁着牢中侍卫换值时,偷“溜”进去。
虽已到了晚春,牢外烈日炎炎,但整个牢房内,阴冷冷的,缕缕阳光透过窗棂散下来,也驱散不了骨子里的寒。
张晏被关押的地方位于牢房的转角处。
“晏郎……”
张晏闻声,转过头,眼神惊愕,“你怎么过来了?”
才关进来没几天,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满嘴胡渣,眼神有些空洞,身形已满是憔悴。
“你不应该如此……”一颗泪从杨萍眼角滑落,“一切不应该这样的,也该重回正轨。”
隔壁案房内,两人躲在暗处。听到这句话,大惊一声,“不好。”
可惜赶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杨萍已服毒自杀。
张晏盯着来赶来几人,眼神空洞,未言语,转身朝铺上躺了下去。
牢房外,一身着白色,梳着双平髻的女子在马车旁左右徘徊,正是那天杨萍身边丫鬟。
那人见柳如意出来,从袖中掏出份暗黄信笺,上前递了过去,“柳大人,这是我家小姐让我给你的。”
“她是何时写下这信的?”
“昨晚宴会结束后。”
大理寺内,灯火通明,却是格外安静,堂中人呼吸声清晰可闻。
大理寺少卿许捷见人已到齐,对着一身穿青色、绣着鸂鶒花纹的官袍的人说道,“文钊,你为大家大概讲下此次案件。”
文钊,应天府推官,正七品,贡士案文书就是他撰写并送过来的。
“被告贡士名叫张晏,京城人士,高八尺有余。嗜酒如命,千杯不倒,每日不沾些酒,就浑身难过,熟人戏称他‘酒阎王’。事发前一天,他依惯例来天音酒馆喝酒,或是因贪喝了几杯,竟醉酒强占一女子。”
“我们接到登案后,立马将证据交给刑部,刑部传讯审问张晏时,其开始还是喊冤,后来不知道因何缘故,竟在一夜之间倏忽改口,承认事情皆是他所为。因为张晏前后证词相差太大,颇有蹊跷,故,刑部迟迟未判罪,张晏现也还在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着。”
刑部见此案不似面上那么简单,外加上张晏身份特殊,是春闱中被举荐的贡士。
是故,刑部跟应天府衙不敢轻易定案处置,便打算将此案件移交至大理寺,交由大理寺审查。
“各位有何看法?”大理寺少卿许捷见文钊说完,无一人问答,遂开口打破殿中寂静。
在场的人,除了礼部尚书柳叶、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暨白,还有四殿下赵冉、刑部尚书权洋、应天府府丞刘天等人。
“这位贡士,是本王同其他考官,依照综合考评结果,举荐的。武力不错,和他谈话时,为人耿直,不像是那种弯弯绕绕、心思深沉之人。”赵冉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停了一会后,有又补充了句,“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或是此人擅长伪装之术,也是可能。”
沈暨白问,“文钊,可查出张晏那晚和谁喝的酒?被关押时可与外人接触过过?家里门清是否摸清?”
文钊一一答道,”张晏一人喝的,没有旁人。”
“关押时,也未曾和外人接触过。”
说完又从桌上拿起一本册子,递给沈暨白,“大人,这是张晏家中信息的名册。”
名册记载地格外详实,姓名,籍贯,祖上营生、为官为商,从祖上三代到旁亲三代,巨细无遗。
“册上记载,张晏,祖上靠教书营生,到张晏这一代,已只剩下他一个独苗苗。家中本想让他继承家业,当名教书先生,可是,偏偏其对文邹邹的东西一窍不通,对刀枪剑戟这些格外感兴趣,家中拗不过他,后被父母拖了关系送去军营学武。”
“张晏目前还未成家,但从小有订下过娃娃亲。对方是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使陆易之女杨萍……”
“两人关系可好?”
“还行。两家本是打算等张晏科考结束后,就开始操办亲事,迎娶陆易之女……”似乎是想到什么事情,文钊拍了拍脑袋,“大人这么一问,我突然想起,张晏入狱后,南城兵马指挥使府中曾来人给张晏送过衣物,因是寻常东西,狱卒在检查确认没什么问题后,也就帮忙递给了张晏。”
沈暨白点了点头,并没接着问。
随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会,便陆陆续续散去。
转眼间,就快到殿试的日子了,大理寺和刑部因为这个案子。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依旧没查获什么有用的线索。
当然,礼部也是同病相惜,毕竟一个贡士还在牢里呢?殿试那天若还没查明原委,定都不好交差。
柳府内,一群人坐在内堂唠着家常。谈话间,一仆从向一身穿绛紫银丝暗纹大袖锦衣中年女子禀告道,“刚才少爷派人前来传话,说今晚就不回来吃饭了,宫里今日当值。“
”好的。“中年女子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一群人朝堂屋走去。此人就是柳叶之妻,当朝太后的亲侄女,内阁次辅戚明之女戚凌。
“这一日一日的,一个一个都忙着不着家。”戚凌转头对柳如意说道,“如意,你待会吃完后,去给祈安送点吃食吧,估计处理政务去了,又忘记吃饭了。”
说完,又差后厨去准备些打包些吃食。
东宫内,一内侍见到柳如意,屈膝行礼道,“少詹事还在处理些文书,我这就进去禀告大人。”
”不用了,我就是过来给大哥送些吃食,没其他事情。”柳如意指了指手中朱色餐盒。
只见柳祈安用手支着下巴,满脸愁容地盯着案几上的一本文书。
“大哥,可是遇见什么烦心事?”柳如意问道。
见柳祈安未说话,“可是那个武举贡士案?”
柳祈安点了点头,“这个案子大理寺、刑部迟迟没有进展。殿试也就几天后,太子又在统筹组织整个殿试。如今……怕是不好交差。”
“对了,你对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使陆易可否了解?对其女陆萍知道多少?“
大理寺后来也传召过陆萍,她承认曾为托人给张晏送过衣物,说是狱中严寒,怕其受冷,伤了身体,遂送了些衣物供他保暖。毫无遮掩,行事磊落。一点也无嫌疑。
线索就像沉入海底了样,被巨浪折遮住,让人看不清,摸不到,找不着。
”陆易,虽是我顶头上司,但是因我刚任南城兵马副指挥不久后,就被派到塞北历练了,接触地并不是很多。不过,兵马司的人都夸陆指挥使人品极好,“说完,转头看到桌上的红色请帖,“哦,对了,明天陆指挥孙子的满月酒,其邀请了一些兵马司的同僚,以及朝中的一些有交情的官员。届时你要不要随我一起去。”
“好。”
陆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陆易见到柳祈安、柳如意后,立马笑脸迎过来,“少詹士里面请。”
柳祈安将手上的贺礼递给了一旁随从,“昨日和舍妹闲聊时,听说了指挥使的喜事,自然要前来贺喜,囿于时间过于匆忙,准备了些薄礼,还望不要嫌弃。”
“大人能来,已是鄙府的荣幸。”
双方客套了一会,陆易将柳祈安、柳如意安排妥当后,又忙着去接待其他客人。
宴堂中,轻歌曼舞,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柳如意却在宴堂的一角瞥见沈暨白,一时纳闷。
柳祈安顺着如意视线望过去,看见沈暨白也在盯着他们,遂朝其走了过去,“怎么今天有功夫来这里?”
沈暨白未回答这个问题,“陆家家规严,未出阁女子不会来宴堂的,她们在另一边和女眷一起用餐。”
晏堂被几堵屏风隔成前、后两块,前块坐着多位朝中官员,后边坐着的就是各家带过来的女眷。
“那我待会去另一边和她们一起用餐吧。”
柳如意身份特殊,因其是朝廷命官,圣上钦点的将军,故也被安排在前堂。
不过,她想去后厅,自然也可以去后厅和女眷一起用餐。
说完,便就往后厅走去。
大厅中,人来人往。
柳如意正后悔今早出门前没问别人要一张陆萍的画像,就听见嘈杂的大厅里面传来一声嘲讽声。
“哟,这不是陆三小姐吗?听说未婚夫还在刑部关着,今儿竟还有心思出来呀,我还以为会待在内院不出来了呢?“这个人安平县主赵多乐,景行帝的弟弟端阳王赵钎的独女。
柳如意悄悄凑近,就听见人群后面两人窃窃私语,“她两关系不是挺好吗?为啥如今到了如此水火不容境地。”
“听说是因为班公子。”
“可是那个琼姿皎皎、玉影翩翩,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班若公子?”
“对啊,听说安平县主对这个班公子一见钟情,可是妾有情朗无意,这班公子竟喜欢早有婚约的陆萍,可惜了,本来两人关系挺好的,后来就这么闹掰了,不值得啊。”
“是啊。”女子话语一转,喟叹道,“不过提起容貌、才华,却是不及翰林院沈大人万分,英姿洒落,眉宇清扬,可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可惜,竟被许给了礼部柳尚书家不通礼韵,只知道舞刀弄枪的蛮女子。”
“咳咳咳……”听墙角竟然听到了自个身上,柳如意含着一颗枣,听两人的话,一不小心做了个吞咽动作,被枣子给噎到。
咳嗽声有点大,吸引了赵多乐一群人的注意,柳如意刚要躲,就见赵多乐道,“你可是对本县主有何不满?”
柳如意行了个礼,“见过县主,刚才咳嗽,是因为小女吃东西时不小心被噎到了,并无冒犯县主之意。”
“不过,小女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怕说了,惹县主不悦。”
“你说。”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小女子见陆小姐眼下乌青,神态憔悴,想必也是日夜为张公子担心,今日其侄子满月,估计也是唯一慰藉她的事了。”说完语气一转,露出担忧之色,“县主担心陆小姐,怕她在宴会上因思虑过度而出糗,小女子实属清楚,可是人多眼杂,怕县主一番好心被他人误解,坏了县主名声。”
一顿话下来,竟然赵安乐挑不出一点问题,而且,字字句句提醒着她,此地非县主府,不是其能胡作非为的地方。
因柳如意常年在外,故京中许多女子不认识他,赵多乐也不例外。良久,被堵着无话说的赵多乐才堪堪地来了句,“你是哪家姑娘?”
“回县主,小女子是沈珩远方表亲柳朝,因家父生意萧条,导致府中破败,前阵子来京投靠表哥。今日正值表哥休沐,便说带我来认识些人,学些京城里的规矩,免得日后做错事,被他人笑话都不知。”
京城中,众人皆知沈暨白温润如玉,也知晓他深得景元帝喜欢,故谁也不想,亦不敢惹他。
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就慢慢散了。
柳如意又挑了个角落,重新坐了下来,开始吭哧吭哧地吃着桌上的枣。
已经下了鱼饵,就差鱼咬勾了。柳如意翘着脚,吃着枣,好不惬意。
期间,有几位大胆的女子前来问了暨白的喜好,被柳如意胡诌过去。
“柳姑娘,请问柳大人喜欢什么呀?”
“喜欢枣。”
“柳大人喜欢怎样的女子?”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丹唇皓齿,明眸善睐,仪静体闲……“
”柳大人喜欢什么颜色?“
”朱色。”
“啊,不是青色吗?”女子低声喃喃道,“那估计是之前信息有误,怪不得一直未得进展。”
在打发了一波人后,一梳着双平髻,身穿浅绿的袄裙向柳如意走来,拂了个礼,“小姐,我家小姐想和您聊一聊。”
“柳大人,感谢您刚才为我解围。”陆萍起身施了个礼。
柳如意垂眸,“杨小姐果真是聪慧,冒昧问一句,你是如何发现我身份的?”
“大人刚才直接是从前厅过来的,而女眷一般都是由府中的小厮从另一侧门引进来,这是其一。”
“大人腰间挂的玉洁白细腻,呈半透明状,上有双龙盘旋,想必是御赐之物,这是其二。”
“大人身姿矫健绝伦,步伐稳健,不似一般闺阁女子娇滴柔弱,一看就是常年习武,这是其三。”
“再加之,家父曾多次在小女面前夸过大人,结合种种,小女便大致猜测了大人的身份。”
柳如意闻言,开始上下打量起眼前的女子,女子薄妆桃脸,花容月貌,一身白色云丝长裙,薄雾紫色烟纱的外裳,虽相貌一般,但是一双眼睛娴静淡雅,另有一股动人气韵。
“那杨小姐见我,不单单只是为了要感谢吧?”柳如意斜靠在木椅上。
“想请大人略施援手,让小女子见上张公子一面,“
“古有韩信一饭千金,你又非韩信,我也不需要千金,我为何要冒险帮你?”柳如意手指轻叩桌面。
杨萍眸色顿时暗了下去,许久,又恢复了以前的澄亮,咬了咬牙,“你若帮我见上他一面,事毕,我必告诉大人事情原委。”
“好。明日午时三刻阳江楼见。”
正午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炙烧着脚步匆忙的行人,让其更加焦急。
杨萍在柳如意的帮助下,趁着牢中侍卫换值时,偷“溜”进去。
虽已到了晚春,牢外烈日炎炎,但整个牢房内,阴冷冷的,缕缕阳光透过窗棂散下来,也驱散不了骨子里的寒。
张晏被关押的地方位于牢房的转角处。
“晏郎……”
张晏闻声,转过头,眼神惊愕,“你怎么过来了?”
才关进来没几天,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满嘴胡渣,眼神有些空洞,身形已满是憔悴。
“你不应该如此……”一颗泪从杨萍眼角滑落,“一切不应该这样的,也该重回正轨。”
隔壁案房内,两人躲在暗处。听到这句话,大惊一声,“不好。”
可惜赶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杨萍已服毒自杀。
张晏盯着来赶来几人,眼神空洞,未言语,转身朝铺上躺了下去。
牢房外,一身着白色,梳着双平髻的女子在马车旁左右徘徊,正是那天杨萍身边丫鬟。
那人见柳如意出来,从袖中掏出份暗黄信笺,上前递了过去,“柳大人,这是我家小姐让我给你的。”
“她是何时写下这信的?”
“昨晚宴会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