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回江渝省接待客户的覃昭昨晚上就独自来到了锦城。

    莫逸是有名的私家侦探,生性叛逆,从高中开始就凭着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业务,这几年虽然被“逐出家门”,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没有那些宴会交际,日子过得潇洒极了。

    当然,覃昭和莫逸也仅仅是从未见过面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

    坐在味语堂,覃昭向来没有表情的一张脸有了些许波澜。

    这几年,不知霜霜过得好不好?

    “陌少,里面请。”

    声音略带着敬意。

    覃昭视线飘过去,一俊朗少年向着自己走过来的。外表看起来放荡不羁,一头鸟黑茂密的头发,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瑞凤眼,眼尾优雅地微微上翘,充满了笑意?

    不过一瞬就低垂眼眸,不再关注,只待那人来到眼前。

    毕竟外貌上,家里的覃照同样风姿迢迢。

    餐厅是莫逸订的,眼前的人比之照片更显风华:容色迤丽,眉目如画,苍白的唇色更添分流。

    “莫逸先生,你好!”见莫逸一直盯着自己,覃昭缓缓起身。

    “你好,覃小姐。”

    莫逸伸手,轻握眼前女子的纤纤细手,如同上好的丝绸。

    他本来打算见着本人打探打探虚实,如今这样子,不用打探了,覃小姐一看就不是那等攀慕权势之辈!

    接到任务时,莫逸刚刚高一,初打算从事这个行业。

    万万没想到,这个任务能够持续这么多年。不过他是个守诺的人,既然接了任务就一定给对方满意的答复,不仅仅因为是第一单生意,更因为覃昭给了丰厚报酬。

    食昭之禄,为昭分忧,理所应当。

    只是没想到调查多年的人是“熟人”。

    虽然那人早已离开京北,当年那事“惊天动地”,最后京北宋家和南芜沐家均“失去”继承人,两败俱伤。

    那时莫逸年龄还小,与沐家那位姑奶奶仅有几面之缘。

    收到覃昭让打听名为沐霜华的绣娘的任务,只觉耳熟,却并没有把她和沐家那位联系起来。

    前些天终于有了进展,那人在兹汵,觉得自己不负覃昭所托,也对自己多年坚持高兴的。收到照片,顿觉熟悉,一切都清晰明了,原来那人当年离开京北不知为何去了上溪这个小村子。

    这些年很多人都在寻找她,有沐家,更有继承人“折损”视她为此生之敌的宋家。

    若和她再有所接触,恐怕会牵连到覃昭本人。

    而对于覃昭来说,联系上莫逸只是偶然,能力有限,病急乱投医,只能采取广撒网的办法,莫逸只是其中一个,这么多年,其他人早已放弃,只有莫逸坚持下来,甚至带给她惊喜,这也是覃昭答应见面的原因。

    “那个人你别管了。”

    没想到莫逸一开口就如此令人不喜,覃昭一听这命令般的话语就心生不快,不过面上仍然一片温和。

    “莫逸先生,你只需告诉我那人现在在哪里就好,剩余报酬我会照旧打入先生账户,至此我们交易结束,莫逸先生多年的坚持,覃昭不胜感激!”

    “这些年收到的费款我已经全部返回你的账户,这任务我放弃。”

    “呵!莫逸先生真有原则。”

    覃昭不再多言,随即告辞。

    莫逸不敢阻拦,不然恐怕和她再难有接触。

    漫步锦城街头,行人匆匆。

    覃昭并不失望,这缘分本就是她强求,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时。

    说起来学习蜀绣多年,却是第一次来到景川省。

    大学时在人民大会堂看见过“芙蓉鲤鱼”、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大小熊猫”座屏,都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进入街边小巷,走进一家名为时锦庄的店铺。

    这家店覃昭早有耳闻,来锦城的游客大都会来买上一两件绣品带回家,已历经三代,现在的老板是一个小姑娘。

    手绢、手包、团扇……还有各种大小摆件,绣制图案既有山水花鸟、龙凤一类;又有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也有喜庆富贵的喜鹊闹梅、金玉满堂等和带有川省特色的熊猫。

    往里走,一件长达6米的展示藏区人情风貌的双面三异秀屏风映入眼帘,旁边立牌上备注着“非卖品”三字。

    那熟悉的针法,晕针、铺针、滚针等交错使用,阴阳远近表现无遗,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

    覃昭不动声色,转头与店家小姐姐交谈,小姐姐显然认识知道覃昭,激动地让覃昭帮她签名。

    虽然疑惑,自己带着口罩,她如何认出自己,不过这样刚好,熟人好办事,眼波流转间只需三言两语,小姐姐被迷得晕头转向,把那屏风的来历透露的干干净净。

    不过十来分钟,覃昭带着得到的消息以及五件喜欢的绣品心满意足地走出时锦庄。

    看来需要在锦城待一段时间了。

    “好,昭昭你注意安全。”

    正在边上挑选发簪的覃慧书听到覃照的话,立马出声,

    “先别挂。”

    接过手机,“昭昭,阿照说你去醉山河了,这次接到的绣品是什么哦,难不难?”

    覃昭闻言,只能跟着覃照的话糊弄:“不难,就是时间长,为他家姑娘绣一整套嫁衣。”

    “哦,那昭昭你什么时候回来?今天,阿照带我们来了故宫,可惜的是起来晚,没有看见升国旗,我们打算今天晚上就待在这边,等待明天升国旗。”

    滔滔不绝,显然心情很好。

    覃昭:“妈妈,那户人家交了定金,说是要给自家姑娘最好的嫁衣,我这几天打算去锦城看看布料和丝线。”

    “你一个人去吗?要不我和你爸爸飞锦城陪你一起?”

    “阿照,你快给我和你爸爸订去锦城的机票。”

    “妈妈,我去也是去大布行,不会有事的,你们放心。你们在京北好好逛逛。”

    “那你一个人注意安全啊!”

    “嗯嗯,我过两天就回来。”

    兹汵,一个深藏在景川西部的神秘地带,记录着古藏文化、吐蕃王朝的繁华与烽火岁月。在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郁郁葱葱的草原、漫山遍野的鲜花、高山湖泊,都显得如此的神秘与和谐。

    这里的特色食品牦牛肉、青稞酒、藏式奶茶等,都在为这片土地增添独特的风味。

    地形的特殊、风景的秀丽、文化的独特,这里拥有无数旅行团。

    德吉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选择回到自己最爱的家乡,如今和儿子普布一起经营家里的旅行团,主要往返锦城与兹汵,给游人介绍自己热爱的家乡,也赚取家庭收入,得益于兹汵的火爆,以及他本人优良的服务态度,收获颇丰。

    这天,他家旅行团再次被选择。

    通过电话联系沟通,这次任务和以往不同,是去寻找一个人。

    德吉有些犹豫,兹汵那么大,找一个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听到对方给出的数字,德吉觉得他无法拒绝,海底捞月也必须行。

    “德吉大叔,这些天就麻烦你和普布弟弟了。”

    覃昭上车摘下口罩和两人交流。

    “呃……不麻烦不麻烦,感谢覃小姐照顾我们生意。”

    德吉笑着回应,瞅了一眼呆愣的儿子,直视前方把控着方向盘。

    感受到阿爸的死亡眼神,普布反应过来,两颊通红,

    “覃小姐,你长得好漂亮,比格桑花还美。”

    德吉眼神示意儿子闭嘴,“覃小姐,抱歉,普布就是缺心眼。”

    “没关系的,德吉大叔,普布很活泼。”小孩子嘛,怎样都是可爱的。

    步入川西,与古老的历史、灵动的文化和深沉的底蕴相遇。红墙黄瓦,经幡飘飘,沙僧们深情地诵读经文,仿佛在召唤着远古的神灵。

    覃昭也低头祈祷,惟愿家人身体康健,平安如意。

    这些年杳无音信,如今有了方向,找到人并不难。

    三个人挨家挨户的询问打听,有没有见过一个三十岁左右精通刺绣的女子。

    德吉和普布是本地人,能够轻易融入其中,和他们交流毫无障碍,他们也很愿意告知三人知道的一切。

    不过两天时间,就从一婶婶那里打听到8年前有一女子住进了牧云村,待人和善,还免费指导小孩子读书、刺绣,村里的孩子特喜欢去她家。

    通过进一步交谈,原来这婶婶娘家就在牧云村,她经常带着小孙女回牧云村学习苏绣。

    一定是她,覃昭坚信。

    牧云村是一个原生态藏族小村落,这里是前往帝娅的必经之路,作为补给站,德吉来过无数次。

    可是他并没有听说过什么绣艺精湛的女子,看着覃昭眼底满是期待,他动了动嘴唇,没有说什么。

    三人立刻驱车前往牧云村。

    进入村口,几人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牧云村一向热闹,行人来来往往,村里人只当他们是旅客,看见是熟人德吉的车,更加没有了怀疑。

    德吉直接开往村居委会,找村里干部了解情况。

    李书记正好在村委,一开始不愿意透露半分,直到覃昭拿出两人的合照,这张照片还是覃昭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那是她首次去省里参加比赛获奖时记者拍的,也是两人唯一的合照。

    八年前确实有位女子来到牧云村定居学习藏绣,房子还是村里给安排介绍的,一直深居简出。

    接着带领三人来到沐霜华家,不巧,家里无人,大门紧锁。

    难道我们又错过了?覃昭捂着胸口,微微侧过身子背着其他人。

章节目录

昭昭云端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谢冰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冰糖并收藏昭昭云端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