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层云染上了绸缎一般绚丽的金色。此时翰林院里散学的钟声响了第三遍,学士们如散鹤一般走了出来。

    “快看!快看!那个就是谌昔!”

    “在哪呢?”

    “衣带上挂着两块白玉,发冠上簪着杜若的那人便是,看!”

    “啊啊啊啊姐姐给我让一让,我没看仔细。”

    “挤什么挤,我都看不见了——啊啊啊啊,我看见了!是他,谌昔,谌杜若!”

    墙头爬了五六个满面春光的小姑娘,像是探出墙头的杏花一般,都露出圆圆的脑袋来看着翰林院门前的学士们,目光无疑都落在同一个人身上。她们窃窃私语,互相推搡着,都怪对方挡住了视线让自己看得不够仔细。

    而翰林院散学的众位学士们,都心照不宣、默契十足地往两边走去,腾出一条宽敞的大路来为一位年轻的学士让行。

    这位学士看着年纪不大,约莫十六七岁,气质却异常沉稳矜贵,肃肃如松上风,郎朗若山间月,就算混入这一群散学的学士之中,依旧能凭借出尘的气质被旁人分辨出来。

    他将墙头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两步并作一步,急匆匆地往前走。风鼓起他月白色的衣袖,飘飘忽忽如同白鹤展翅。

    “谌学士、谌公子别走!这是我们公主送给您的信!”

    墙头上的宫娥们说罢,纤纤玉手一挥,上百张杏红色的信笺纷纷从墙头飘落下来,花瓣一般在空中缱绻,却无一沾染在他的白袍之上。好几封“杏花笺”被残忍地踩上了脚印。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翰林院的掌院姜千山面对这一幕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墙上的小宫娥摇头叹气,指挥着边上的太监:“快赶下去!快赶下去!”

    小太监们急匆匆地跑到墙下,手忙脚乱地赶着墙头上花枝招展的小宫娥们,然而他们都为难地互相看着眼色,赶得并不热心。原是这些身份低微的小太监们,既不敢违逆掌院的命令,又不敢得罪这些宫娥背后的主人——尊贵的公主们。

    这时,一个面容俊秀的学士也路过了,拾起地上散落的信笺,笑道:“这又是哪个公主派来的宫女呀?出手挺豪横的,这些杏花笺可是产自横湖郡上等的好纸,值不少钱呢,轻易可买不到。”

    “是我们五公主的!”墙头上的姑娘笑着回答,转头又对掌院和那群大太监说道:“我们是五公主派来给谌公子送信的,你们不怕我们,倒不怕五公主吗?”

    语气很是得意,有恃无恐的样子。

    掌院闻言脸色大变,朝那群太监摆摆手,收回了驱逐的命令,沉着一张脸就背着手走了,走时还喃喃自语:“五公主,又是五公主,这个骄纵祸国的……害!”

    此时那位拾到杏花笺的公子哥,已经小跑着追上了谌昔,笑嘻嘻的一张脸凑过去:“阿若,你这回可算是摊上大麻烦了。这个可跟之前的二公主、三郡主、四番主不一样啊!”

    “杏花笺事件”的主人公谌昔却沉着一张脸并未回话,只顾急匆匆地往宫外走。

    走出南通门的时候,谌昔这才松了一口气,表情缓和了一些,回头对他说:“相国公子,请不要取笑我了。你且说说这次是个什么大麻烦。”

    “来人说是天上玉蟾宫的嫦娥派遣下凡间的仙女,为你送来这稀世珍宝——情深意浓的杏花笺。求你这名满天下的谌郎,去她那琼楼玉宇上把盏言欢,共度良宵。”

    谌昔无奈地看了他一眼:“……甘仲,你说说人话。”

    甘仲一副吃瘪的表情,对谌昔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将手中杏花笺打开,说:“你自己看嘛!”

    谌昔展开信来,见是一首小诗,诗云:久闻谌郎声名盛,特此来传杏花笺。瑶台玉宇云深处,天上人间终相见。

    读罢,谌昔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什么撇脚的诗句啊。

    “你知道她是谁吗?”甘仲转着圆溜溜的眼珠子。

    谌昔不耐烦地说:“你别卖关子了。”

    “她是五公主!是那个在大殷为所欲为、无恶不作、臭名昭著的恶婆娘,是那个心狠手辣、凶神恶煞的母夜叉……”

    甘仲一边说,一边张牙舞爪起来,唯恐模仿得不到位似的,“她五岁的时候就抢了我的拨浪鼓,十岁踩死我的锦毛鼠,去年她看上了我的粉青釉菊花纹瓶,我不给她,她还派人来把它砸烂了。此等女恶魔,被她看上能是什么好事呢。”

    谌昔闻言沉默了半晌,随后说道:“她的事我也有所耳闻。这五公主素来最得陛下宠爱,自视甚高、任性跋扈,恐怕只将我视作玩物来戏耍,我必定不能如她所愿了。”

    “我就知道,”甘仲笑了,“若是遇到其他人,那五公主只当是软壳蟹臭屁虫了,可她遇上阿若你,怕也是要吃苦头的。不过你也小心些,这毒妇实在可恶。”

    “我虽不怕她,可父亲领兵在外,保家卫国,不敢出了任何差错惊扰他,我也告病回家几日,不再来翰林院当值便是。等过了几日,她慢慢忘却了我,便寻得新的玩乐了。”

    “也是,不知道谌伯伯什么时候回来呢?他走时还答应给我带边疆的特产呢,听说那里的甜瓜有这么大,甜得牙疼。”甘仲说着伸出双手来比划,“那里还有这么大的獐子,眼睛圆溜,我让谌伯伯给我抓一只回来当宠物呢。”

    “又是在哪看的什么混账书上写的?”谌昔没好气地看着他。

    “是《博物志》上写的。”甘仲摇头晃脑起来,“我最爱看这些闲书了,不像你阿若,你饱读诗书,精通经学,是因为才学被陛下钦点进的这翰林院。而我嘛,自小不务正业,斗鸡玩雀一样不落。我爹嫌我不中用,怕我难成大器,正好翰林院的掌院是他的学生,他是通过这个关系把我塞进来的。还好你也在这破院里,我有个玩伴,不然我是打死不肯来的。”

    “你呀……”谌昔笑着用食指轻摁了一下甘仲的脑门,“相国大人用心良苦,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他。到了这里就该用心学习才是。”

    “是是是,我到了翰林院可努力了。今天我就背了不少诗呢!我来背给你听!”

    “今天学的《志海论》可会背了?”

    “《志海论》什么长篇大论呀,枯燥乏味唠唠叨叨的,我不爱背。”甘仲转溜着狐狸一样的眼睛看谌昔,笑着说,“阿若,我寻得了极好的诗要背给你听听!”

    “什么极好的诗?”谌昔看见甘仲狡猾的神色,心中已觉得不好,却依旧问下去。

    “那便是——《闻谌郎美名遥寄杏花笺》,作者:女魔头五公主!”甘仲哈哈大笑,撒腿就跑,边跑边将诗句念了出来,“久闻——谌郎——声名盛,特此——来传——杏花笺。”

    “甘仲——你——”谌昔又羞又恼,白玉一般的脸都涨红了,在后边追着,“你、你快给我住嘴——不能再说了——”

    瑶玉宫里堆金砌玉,恍若仙境。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面如敷粉,肤似凝脂,挽着双螺髻,碎发落在鬓间,衬托出一张银盘一般姣好的脸。

    此时她正托着腮,漫不经心地玩弄着窗边的两只鹦鹉。忽的想起什么,她轻启朱唇道:“翠玉,你们今天去送信,谌昔什么反应?”

    “回公主,他、他……”翠玉的脸色有些为难。

    “他受宠若惊,磕头谢恩?”

    小宫娥翠玉摇了摇头。

    “他喜上眉梢,欢欣雀跃?”

    翠玉再次摇头。

    五公主纳闷了,想了一会:“他故作镇定,拿了信便走?”

    翠玉这回不敢摇头了,小声说道:“谌学士他,他并未取信……”

    “我让你们带了一百张杏花笺,他一张不取?”五公主惊讶得杏目圆瞪,追问道,“他可知你们是我派来的?”

    “我们也有说是五公主派来的,可能是因为当时情况混乱,谌学士并未听到……”

    “哼,这个谌昔,分明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借着这点虚名就恃才傲物的,恐怕也就是个酒囊饭袋。翠玉,你们明日依旧去那里蹲着,但凡见他出来,二话不说就冲他破口大骂。”

    “公主……这恐怕……”

    “支支吾吾什么呢,我的话你都不听了是吧?”

    “好,奴婢们一定办好了。”

    五公主想着谌昔这般无礼,只要出了这口气,让他看看颜色,可怎料接下来一连几天,翰林院都不见谌昔人影。宫娥们都是扑空而回。

    谌家对外说是得了病,在家休养。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毕竟这个谌公子,虽说出身将门,但是身子骨自小就羸弱。因为病弱而不能习武,自然就没办法像他父亲一样带兵打仗了,因此世人都叹息,说:可惜谌公子得病了,不然日后必定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这病来得凑巧,恰好就是杏花笺送去第二天,因此五公主心中已猜到,这谌昔必定是借病为由,推脱与她见面。想到这,就把五公主气坏了。

    不仅没能羞辱他,反倒让他跑了!这逆臣,实在无礼!

章节目录

逆臣,且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文无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无洲并收藏逆臣,且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