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的管理员们乐意为战犯们的生活增光添彩,却并不打算当高墙内的“山大王”。他们鼓励战犯们自行成立“学习委员会”,选举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等总的负责人,再将全体战犯分为十三个小组,每组内十余名学员不等,组内成员再选出各组的学习组长、生活组长和卫生组长,统一向学委会报告。文强骄傲地表示这种管理机制来自于他的建议,在功德林建立初期,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监狱管理者,曾受邀撰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其中重点强调了“犯人自治”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胡同里那些空置的房间陆续向他们开放了,根据每人的特长及兴趣爱好,他们可选择加入缝纫、木工、理发等劳动小组,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身兼数职、能者多劳,如郑庭笈兼管澡堂、周振强负责分煤、邱行湘每日挑饭分饭。除医务处的必要工作以外,阮静秋开始成为八条胡同内的常客,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劲头和热情加入了这场你追我赶的学习竞赛。人们很快习惯了这位神出鬼没的旁听者,若是在辩论会的最后排瞧见了一个始终沉默不语、却低着头猛记笔记的姑娘,就知道准是阮医生又来学习了。她的劲头和热情不止于此;劳动小组成立的第二天一早,她就敲开了木工组的大门。
木工组负责人邱行湘惊奇地看着这位访客——他大略听说过这位阮医生曾在第五军效力,于是理所当然地以为何应钦系出身的人没可能乐意和陈诚集团的骨干成员们扯上关联。阮静秋站在门口扭扭捏捏,尴尬地踌躇了好半晌,终于将口袋里的一张稿纸交给他,上头鬼画符一般绘制着一对长脚萝卜似的物体。
邱行湘对此更困惑了。阮静秋窘得脸通红,她知道自己在绘画方面毫无天赋,能画出一双腿一双脚的轮廓全是当年巴黎医专所授的解剖学课程的功劳。她指着那张草稿向他解释:“我想给杨光钰做一对假肢。”
邱行湘恍然大悟。一九四七年十月,第三军在清风店战役中全军覆没,军长罗历戎被俘虏,副军长杨光钰则在逃跑途中被民兵打断了双腿。他自认是个废人,情绪十分悲观,管理所又顾念他的身体,极少要求他参与集体活动,越发让他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入住功德林以后,他的生活起居几乎由邱行湘完全承包,但凡需要下床,都由他背着进出,人们常看见他俩连体婴似的身影。近期,徐远举搬到了他隔壁床住,看他身兼数职,时常忙得脚不沾地,于是主动分担了这一项工作,协助他一同照料杨光钰的生活起居。他自己也是个老结核病人,虽然嘴上不肯叫苦喊累,但成日要将人背进背出,确实是很大的负担。邱行湘不由猛拍大腿道:“对哇,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将稿纸翻一个面,开始唰唰地绘制标准的假肢图样。阮静秋如此提议的初衷,是某日她经过布告栏时曾看到一幅颇为心酸的图景:当日,学习委员会公开了经由众人无记名投票选出的委员名单,各小组长的名单也一并贴在了布告栏里。人们围在布告栏前,对名单中的人选议论纷纷,杨光钰也撑着一副双拐,摇摇晃晃地从胡同里出来,脑袋转向这边又转向那边,像是在名单上搜索着自己。不知谁一不小心将他撞倒了,他站不起来,只得用两条断腿和一双手掌撑着地,近乎连滚带爬地挤进人群。这样拖拽极容易对他的残肢造成更严重的损伤,阮静秋见状,急忙从人群中将他救出来,并到医务室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她和对方并不熟悉,此前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但看着一个残疾人这样艰难度日又意志消沉,她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于是想到为他做一副假肢,好让他能自主行走,由此振作精神。她边瞧着邱行湘绘图,边补充道:“张家口那里有一间假肢工厂,只是要等他们派人来检查后回去才能生产,之后还需要试戴、调整,加起来少说得几个月才能完成。我因此想,要是能用手头有的一些材料先做一对用于过渡,他就能和大家一同学习、一同外出活动了,对他的进步很有帮助,也能为你和徐远举减轻一些负担。”
邱行湘频频点头,连声说她想得仔细。他三两下画好了一幅草稿,随即又看着图样犯了难,觉得画图容易,制作却是件很大的难题。他用铅笔挠了挠额角,有些发愁:“他的情况恐怕没有这样容易。若是只缺了一条胳膊或一条腿,装上假肢大概是于生活无碍的,但要是两条腿都装上假肢,就必须考虑到材料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并不是将一块木头雕个样子就行。我曾听说过北京有个‘万顺’作坊专门生产这样的假肢,使用铝片、皮革作为主要材料,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阮静秋问:“哪个‘万顺’?”
邱行湘便将作坊名字写下来交给她。阮静秋借轮班休息时外出打听,甚至向此时在水利部工作的郑洞国和黄翔打去电话,颇费了一番工夫才了解到,当年这些小作坊所生产的假肢,大部分只能用作权贵富人的装饰品,皮革外观看上去貌似十分华贵,但灵活性有限,支撑力也一般,解放后便被部队自己的假肢工厂取代了。她又拿着草稿去向张主任取经,他以一位老外科医生的经验告诉她,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和杨光钰本人的身体状况来讲,就算装上一对假肢,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差别,他很难单凭假肢与拐杖就恢复到能够自主行走的状态。他提出建议:“不如做个轮椅!”
这回轮到阮静秋猛拍大腿。邱行湘对这个建议十分赞同,他说做轮椅也算是木匠的一件老本行,由他包办,连额外购置的钱都省了。阮静秋秉着帮人帮到底的原则,热心肠地跑去木工组帮忙,先是跟他学画图,又一一分解、辨认所需的零部件,然后筛选木料、测量、切割、拼装,每一项工序都从头跟到尾。考虑到木头轮椅比较坚硬,坐久了容易酸痛,她又想到要给扶手装上包边,靠背和座椅再加装靠垫,这回找到了缝纫组帮忙。
杜聿明早就注意到她近来常光顾隔壁的木工作坊,见是要为杨光钰做轮椅,他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件任务。与木匠活相比,阮静秋对缝纫机的上手速度要快得多,他略微指导一番后,她已经有模有样地学会了简单的走线和锁边技巧。沈醉也作为缝纫组一员参加了他们的工作,他在旁看着她流畅地踩着踏板、针线灵活地在布料上穿梭,真心实意地评价道:“从今日起,阮医生就是缝纫组的正式成员了!”
胡同的另外一侧,廖耀湘满头雾水地注视着她忙碌的身影。碍于他糟糕的视力,缝纫机上的针头极有可能刺破他的手指,木工房里的锯子到他手里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当年辖下无数坦克战车的机械化部队指挥官到了功德林已没了用武之地,除非他想去和黄维一起研究他异想天开的永动机。他没有阮静秋那样的觉悟能忍受和一位执拗的土木系核心人物一同工作,于是不得不放弃加入手艺人的队伍,而专攻理论学习,担任了管理所墙报“新生园地”的专栏编辑,大部分时间负责接收同学们的稿件并轮流刊登,偶尔用一支笔杆子和他昔日的部下们厮杀几个回合。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俩没有什么机会独处,毕竟胡同的正上方有着那座纵览一切的八角楼,以及随时值守在那里的几名哨兵。不过,上次在“多米诺骨牌”事件惨遭垫底,倒使得他因祸得福,可以常常去医务室做理疗,并趁机和心上人见一面、说几句悄悄话。他背上的旧伤是早年车祸骨裂所致,在佳木斯天寒地冻地煎熬了几年,又总要端坐着学习读报,本就有转成慢性风湿的趋势,跌了那一跤之后,情况反复得更加频繁,最严重的时候已到僵痛得起不了身的地步。阮静秋将各种中医疗法在他身上试了一遍,最后发现配合药酒推拿效果最佳,也乐意有个由头能和他独处,索性包揽了他近来的所有治疗。以往他们都是在上午学习结束到午饭前的时间碰面,但近来她似乎越发繁忙,他这日去医务室时,护士们说她已在木工组那里待了一个上午,这时还没有回来。
下午的日程已经排满了,他只好决定转天再说。学员们的新一日生活通常随王耀武的吆喝声开始,在大多数人排队洗漱时,邱行湘则已早早赶往食堂,用两个大铁桶装满统共百余斤重的饭菜,再回到胡同内分发给各个小组。彼时已是管理员们吃早饭的时间,阮静秋却在他装满两只铁桶前出现在他面前,说是想起轮椅后侧的推把忘了做软垫,她临时赶制了一副,正好可以加装上去。
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他们的轮椅已基本完工,这两日正打算找机会请杨光钰本人来亲自试乘。邱行湘将木工坊钥匙交给她,阮静秋更是一位如假包换的行动派,手头有了更重要的事情,早饭不早饭的就抛去了脑后。她径直赶到木工坊,将那副昨晚连夜缝好的布套固定在轮椅扶手上,又仔仔细细地将几处边角再打磨几下,便将轮椅推到了杨光钰所在的第三组宿舍门外,对他挥挥手道:“快来试试!”
同组的学员们有些知道内情的,此前无不默契地三缄其口,得以让这位双腿残疾了八年有余的副军长在此刻感到了巨大的震动和惊喜。徐远举把他从床榻背到轮椅上坐下,他摸着椅子上的软垫和包边,大声说着:“好、好!”又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地哭了起来。
阮静秋安慰他:“我先推着你在胡同里走一走。要是没有大问题,从今天起你就可以乘着它四处溜达啦。待日后有了技术,我们还要再给你做两条腿嘞!”
杨光钰仍流着泪,紧紧握住她的手道:“阮医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你真是天下第一的大好人呀!”
阮静秋只笑说:“当不得、当不得!邱行湘为这副轮椅做的贡献比我要多得多,杜聿明等缝纫组的同学也帮了很大的忙。比起道谢,我们更想看你高兴一点,能和大伙一块儿学习活动。”
不知谁打趣道:“有了轮椅,待会儿就可推着跑早操了!”
众人于是都笑起来。
与此同时,廖耀湘洗漱完毕,正从水房往回走。同行的人们偶有抱怨之声,说功德林好是好,只是伙食太素了点,害他已不知几晚梦着红烧肉醒来,口水把枕头都打湿了一片;又有人说学员们的饭菜总要挑回来再分发,保不齐是因为管理员们在食堂开小灶,他们的伙食准比战犯们好得多。这确实是学员们最近热议的话题之一,尤以山东来的人们对此意见最大,究其根本是当地给的伙食待遇太好,他们到了北京以后,反而接受不了巨大的落差。廖耀湘没对此作什么评论,在他看来,佳木斯的日子比北京艰苦得多,且他现在有情饮水饱,若有红烧肉是锦上添花,没有他也照样能安然入睡。他所在的第一组与第三组正对门,见一群人围在门前热闹地说笑,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邱行湘此时还没有回来,阮静秋弯腰屈膝,将轮椅扶手一侧的几个卡扣逐一调节一番,并告诉杨光钰由此可放低或调高座椅靠背。她意在向大伙展示,自己没有这样高超的技巧,全是邱行湘的巧思和辛勤才有了今日的成果,大家从中即可看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介绍完毕,她利索地站起身,却忽然觉得眼前一黑,甚至连句求助的话也来不及说,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与此同时,胡同里那些空置的房间陆续向他们开放了,根据每人的特长及兴趣爱好,他们可选择加入缝纫、木工、理发等劳动小组,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身兼数职、能者多劳,如郑庭笈兼管澡堂、周振强负责分煤、邱行湘每日挑饭分饭。除医务处的必要工作以外,阮静秋开始成为八条胡同内的常客,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劲头和热情加入了这场你追我赶的学习竞赛。人们很快习惯了这位神出鬼没的旁听者,若是在辩论会的最后排瞧见了一个始终沉默不语、却低着头猛记笔记的姑娘,就知道准是阮医生又来学习了。她的劲头和热情不止于此;劳动小组成立的第二天一早,她就敲开了木工组的大门。
木工组负责人邱行湘惊奇地看着这位访客——他大略听说过这位阮医生曾在第五军效力,于是理所当然地以为何应钦系出身的人没可能乐意和陈诚集团的骨干成员们扯上关联。阮静秋站在门口扭扭捏捏,尴尬地踌躇了好半晌,终于将口袋里的一张稿纸交给他,上头鬼画符一般绘制着一对长脚萝卜似的物体。
邱行湘对此更困惑了。阮静秋窘得脸通红,她知道自己在绘画方面毫无天赋,能画出一双腿一双脚的轮廓全是当年巴黎医专所授的解剖学课程的功劳。她指着那张草稿向他解释:“我想给杨光钰做一对假肢。”
邱行湘恍然大悟。一九四七年十月,第三军在清风店战役中全军覆没,军长罗历戎被俘虏,副军长杨光钰则在逃跑途中被民兵打断了双腿。他自认是个废人,情绪十分悲观,管理所又顾念他的身体,极少要求他参与集体活动,越发让他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入住功德林以后,他的生活起居几乎由邱行湘完全承包,但凡需要下床,都由他背着进出,人们常看见他俩连体婴似的身影。近期,徐远举搬到了他隔壁床住,看他身兼数职,时常忙得脚不沾地,于是主动分担了这一项工作,协助他一同照料杨光钰的生活起居。他自己也是个老结核病人,虽然嘴上不肯叫苦喊累,但成日要将人背进背出,确实是很大的负担。邱行湘不由猛拍大腿道:“对哇,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将稿纸翻一个面,开始唰唰地绘制标准的假肢图样。阮静秋如此提议的初衷,是某日她经过布告栏时曾看到一幅颇为心酸的图景:当日,学习委员会公开了经由众人无记名投票选出的委员名单,各小组长的名单也一并贴在了布告栏里。人们围在布告栏前,对名单中的人选议论纷纷,杨光钰也撑着一副双拐,摇摇晃晃地从胡同里出来,脑袋转向这边又转向那边,像是在名单上搜索着自己。不知谁一不小心将他撞倒了,他站不起来,只得用两条断腿和一双手掌撑着地,近乎连滚带爬地挤进人群。这样拖拽极容易对他的残肢造成更严重的损伤,阮静秋见状,急忙从人群中将他救出来,并到医务室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她和对方并不熟悉,此前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但看着一个残疾人这样艰难度日又意志消沉,她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于是想到为他做一副假肢,好让他能自主行走,由此振作精神。她边瞧着邱行湘绘图,边补充道:“张家口那里有一间假肢工厂,只是要等他们派人来检查后回去才能生产,之后还需要试戴、调整,加起来少说得几个月才能完成。我因此想,要是能用手头有的一些材料先做一对用于过渡,他就能和大家一同学习、一同外出活动了,对他的进步很有帮助,也能为你和徐远举减轻一些负担。”
邱行湘频频点头,连声说她想得仔细。他三两下画好了一幅草稿,随即又看着图样犯了难,觉得画图容易,制作却是件很大的难题。他用铅笔挠了挠额角,有些发愁:“他的情况恐怕没有这样容易。若是只缺了一条胳膊或一条腿,装上假肢大概是于生活无碍的,但要是两条腿都装上假肢,就必须考虑到材料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并不是将一块木头雕个样子就行。我曾听说过北京有个‘万顺’作坊专门生产这样的假肢,使用铝片、皮革作为主要材料,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阮静秋问:“哪个‘万顺’?”
邱行湘便将作坊名字写下来交给她。阮静秋借轮班休息时外出打听,甚至向此时在水利部工作的郑洞国和黄翔打去电话,颇费了一番工夫才了解到,当年这些小作坊所生产的假肢,大部分只能用作权贵富人的装饰品,皮革外观看上去貌似十分华贵,但灵活性有限,支撑力也一般,解放后便被部队自己的假肢工厂取代了。她又拿着草稿去向张主任取经,他以一位老外科医生的经验告诉她,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和杨光钰本人的身体状况来讲,就算装上一对假肢,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差别,他很难单凭假肢与拐杖就恢复到能够自主行走的状态。他提出建议:“不如做个轮椅!”
这回轮到阮静秋猛拍大腿。邱行湘对这个建议十分赞同,他说做轮椅也算是木匠的一件老本行,由他包办,连额外购置的钱都省了。阮静秋秉着帮人帮到底的原则,热心肠地跑去木工组帮忙,先是跟他学画图,又一一分解、辨认所需的零部件,然后筛选木料、测量、切割、拼装,每一项工序都从头跟到尾。考虑到木头轮椅比较坚硬,坐久了容易酸痛,她又想到要给扶手装上包边,靠背和座椅再加装靠垫,这回找到了缝纫组帮忙。
杜聿明早就注意到她近来常光顾隔壁的木工作坊,见是要为杨光钰做轮椅,他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件任务。与木匠活相比,阮静秋对缝纫机的上手速度要快得多,他略微指导一番后,她已经有模有样地学会了简单的走线和锁边技巧。沈醉也作为缝纫组一员参加了他们的工作,他在旁看着她流畅地踩着踏板、针线灵活地在布料上穿梭,真心实意地评价道:“从今日起,阮医生就是缝纫组的正式成员了!”
胡同的另外一侧,廖耀湘满头雾水地注视着她忙碌的身影。碍于他糟糕的视力,缝纫机上的针头极有可能刺破他的手指,木工房里的锯子到他手里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当年辖下无数坦克战车的机械化部队指挥官到了功德林已没了用武之地,除非他想去和黄维一起研究他异想天开的永动机。他没有阮静秋那样的觉悟能忍受和一位执拗的土木系核心人物一同工作,于是不得不放弃加入手艺人的队伍,而专攻理论学习,担任了管理所墙报“新生园地”的专栏编辑,大部分时间负责接收同学们的稿件并轮流刊登,偶尔用一支笔杆子和他昔日的部下们厮杀几个回合。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俩没有什么机会独处,毕竟胡同的正上方有着那座纵览一切的八角楼,以及随时值守在那里的几名哨兵。不过,上次在“多米诺骨牌”事件惨遭垫底,倒使得他因祸得福,可以常常去医务室做理疗,并趁机和心上人见一面、说几句悄悄话。他背上的旧伤是早年车祸骨裂所致,在佳木斯天寒地冻地煎熬了几年,又总要端坐着学习读报,本就有转成慢性风湿的趋势,跌了那一跤之后,情况反复得更加频繁,最严重的时候已到僵痛得起不了身的地步。阮静秋将各种中医疗法在他身上试了一遍,最后发现配合药酒推拿效果最佳,也乐意有个由头能和他独处,索性包揽了他近来的所有治疗。以往他们都是在上午学习结束到午饭前的时间碰面,但近来她似乎越发繁忙,他这日去医务室时,护士们说她已在木工组那里待了一个上午,这时还没有回来。
下午的日程已经排满了,他只好决定转天再说。学员们的新一日生活通常随王耀武的吆喝声开始,在大多数人排队洗漱时,邱行湘则已早早赶往食堂,用两个大铁桶装满统共百余斤重的饭菜,再回到胡同内分发给各个小组。彼时已是管理员们吃早饭的时间,阮静秋却在他装满两只铁桶前出现在他面前,说是想起轮椅后侧的推把忘了做软垫,她临时赶制了一副,正好可以加装上去。
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他们的轮椅已基本完工,这两日正打算找机会请杨光钰本人来亲自试乘。邱行湘将木工坊钥匙交给她,阮静秋更是一位如假包换的行动派,手头有了更重要的事情,早饭不早饭的就抛去了脑后。她径直赶到木工坊,将那副昨晚连夜缝好的布套固定在轮椅扶手上,又仔仔细细地将几处边角再打磨几下,便将轮椅推到了杨光钰所在的第三组宿舍门外,对他挥挥手道:“快来试试!”
同组的学员们有些知道内情的,此前无不默契地三缄其口,得以让这位双腿残疾了八年有余的副军长在此刻感到了巨大的震动和惊喜。徐远举把他从床榻背到轮椅上坐下,他摸着椅子上的软垫和包边,大声说着:“好、好!”又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地哭了起来。
阮静秋安慰他:“我先推着你在胡同里走一走。要是没有大问题,从今天起你就可以乘着它四处溜达啦。待日后有了技术,我们还要再给你做两条腿嘞!”
杨光钰仍流着泪,紧紧握住她的手道:“阮医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你真是天下第一的大好人呀!”
阮静秋只笑说:“当不得、当不得!邱行湘为这副轮椅做的贡献比我要多得多,杜聿明等缝纫组的同学也帮了很大的忙。比起道谢,我们更想看你高兴一点,能和大伙一块儿学习活动。”
不知谁打趣道:“有了轮椅,待会儿就可推着跑早操了!”
众人于是都笑起来。
与此同时,廖耀湘洗漱完毕,正从水房往回走。同行的人们偶有抱怨之声,说功德林好是好,只是伙食太素了点,害他已不知几晚梦着红烧肉醒来,口水把枕头都打湿了一片;又有人说学员们的饭菜总要挑回来再分发,保不齐是因为管理员们在食堂开小灶,他们的伙食准比战犯们好得多。这确实是学员们最近热议的话题之一,尤以山东来的人们对此意见最大,究其根本是当地给的伙食待遇太好,他们到了北京以后,反而接受不了巨大的落差。廖耀湘没对此作什么评论,在他看来,佳木斯的日子比北京艰苦得多,且他现在有情饮水饱,若有红烧肉是锦上添花,没有他也照样能安然入睡。他所在的第一组与第三组正对门,见一群人围在门前热闹地说笑,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邱行湘此时还没有回来,阮静秋弯腰屈膝,将轮椅扶手一侧的几个卡扣逐一调节一番,并告诉杨光钰由此可放低或调高座椅靠背。她意在向大伙展示,自己没有这样高超的技巧,全是邱行湘的巧思和辛勤才有了今日的成果,大家从中即可看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介绍完毕,她利索地站起身,却忽然觉得眼前一黑,甚至连句求助的话也来不及说,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