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尽的黄沙散发出灼人的烫意,一丝风也没有。天地仿若熔炉一般,杜绝任何生命的存在。

    有一支商队正沿着山脊缓缓前进,数千头的骆驼排列整齐,宛若长龙,驼背上均绑着巨大的圆筒状货物,由数百人牵连而成。清脆的驼铃声在默然前行的商队中显得格外明亮。

    商队约么有二三百人,由数个小商队和众多护卫,僧侣临时结成。其中商人多为髯须满面的大食人,头戴高筒毡帽,深目高鼻的波斯人、粟特人……还有少部分面容平整,黄肤黑发的中原人。众人均面带疲色,风尘仆仆,眉梢发丝里俱是细沙,或坐在坐骑上,或牵着驼驴、骆驼,缓慢地走在漫漫黄沙之中。

    自先帝在焉支山下大会各国王公之后,王朝的繁盛再不复从前。如今世道衰微,盗贼猖行,哀鸿遍野,路有冻死骨,食人相果腹屡见不鲜,为了应付旅途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时常出没的强盗,商人们常常乐于跟随规模更大的商队行走,结成兴胡之旅,辗转各地谋利求生。

    驮子上满载着从西域各国得来的琉璃、翡翠、珊瑚、宝石、金银器、毛皮、地毯、药材等,以及商队众人日常必须品、露宿用的毡帐等物。

    他们从高昌出发,由天山南麓一路东行,途经沙州,肃州,甘州,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正前往凉州而去。过了凉州,便不再同行,或重返西域,或留于凉州,或继续东行前往长安,洛阳。

    最前面的一人头顶光秃,但前额、脑后与鬓间乌发如墨,鼻肥高耸,浓眉环眼,骑于马上,用千里眼瞭望着远处,正是商队推举出的萨保,常年奔波与西域各国与长安之间,经验丰富。片刻后,他放下千里眼,擦了擦脸侧的汗,眯着眼望着天上的火球,低声咒骂了一句,拿出水囊猛灌一口,唤道:“吕景。”

    一个身着褐色紧身长袍,腰系带,腿侧带胡禄,黄瘦精干的汉子驱马赶上,“大哥?"

    “也走了一天了,不日便能到凉州。前面有几块石头,刚好可以遮阴,叫兄弟们到那歇歇,过了这阵再走。”

    “是。”吕景传令下去。

    这一路来已走了俩月有余,出发时还是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如今已是烈日如瀑,酷热难耐。众人早已疲惫不堪,一听能休息,瞬间都有了精神,脚步也轻快了许多。片刻后,前方果然出现了几块巨石。那巨石高大巍峨,经长年风沙的侵蚀后现出奇特的形状,矗立在这天地间,仿佛时间的守门人。

    一位身量矮小的蓝衣少年正牵着一匹骆驼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商队最末,骆驼上坐着一个足蹬黑色高筒皮靴的锦衣少年,一顶巨大的翻沿皮帽扣在头上,遮住面容,头一点一点,睡得正香。蓝衣少年回头看了看骆驼上的人,心里暗暗佩服,太阳这么大,竟也能睡得这么香。他停下了脚步,叫道:“五哥。”

    “嗯?”小五晃了晃脑袋,从睡梦中睁开眼,一看见前面的石头,兴奋地叫了一声,“好大的石头!”

    “这也不算大”,那蓝衣少年用力扯一下牵骆驼的缰绳,“我去年跟着大哥在西州时见到的石头比这大得多,也不知有多少块,一眼望不到头。”顿了顿,又道:“大哥说那石阵是真神萨摩降下的神罚,一见到便要远远避开,不可以走近,不然会有血光之灾。”

    那蓝衣少年名唤房阿轮,大伙都叫他轮子。商队中,属他最为年幼,约么十一二岁,正是顽劣的年纪,偏生其他人皆大他许多,第一次跟队跑这么远,没出说话去,日日憋的难受。好容易来了个小五,两人年纪相仿,可谓一见如故,不到半日便打的火热,俨然成了拜过把子的好兄弟。

    小五一听这话,嗤地一笑,道:“你不是汗人么?也信这个。”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他絮絮道,“你听过焉耆的那片石阵么,据说……子虚先生就住在里面。很多人慕名前去求医,因为心不诚惹怒了萨摩,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小五拉住缰绳,翻身跃下,“子虚先生?好像在哪听过……就是那个住在石头阵里的神医么?”末了,又笑道:“这种江湖传闻,多半都是说书人杜撰的,哪有那么邪乎的事。”

    他指着骆驼道:“你也上去坐会,我来牵着,咱们之前说好的。”说着,就要去拿那蓝衣少年手里的缰绳。

    “萨摩的事兴许是假的,但……”轮子神神秘秘,“子虚先生一定是真的。”

    “哦?”

    “我娘说她见过子虚先生,二十年前偃师县突发瘟疫,当时朝廷派来的御医束手无策,整个偃师县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在这时来了一位游医,短短一周就将疫情控制住,挽救了无数生命,可谓华佗再世,扁鹊重生,在瘟疫好转以后,世人询问其姓名,他只大笔一挥,留下“生如朝露皆无定,画皮骨肉为子虚”便独自飘然而去,世人感念其功德,皆称其为子虚先生。”

    小五“哇”了一声,道,“你上不上?你不上那我就继续坐上去了。”说着,便作势要翻身上骆驼。

    “我上我上。”那蓝衣少年三两下便爬到骆驼上。

    烈日当头,天地间一片寂静,唯有驼铃阵阵作响。

    前面的队伍已渐行渐远,到了巨石旁。

    小五道:“走吧”。说着,拉起缰绳,转头而去。

    骆驼跟在小五身后,轻轻地打着哼,一甩尾巴,扬长而去。

    轮子瞧着小五的背影,不知怎的,竟瞧出了几分萧索。下一刻,清脆的哨鸣响起,小五冲着他回头而笑,又是平日里那副惫赖模样。

    轻风拂过,蒸笼中的热气似乎滚动起来,金黄的沙子涌起层层的沙浪,到底添了些许凉意。不多时,两人已行至队伍旁。

    巨石后投出大片阴影,因是临时休息,所以也未搭帐篷,众人均三三两两,席地而坐。阴影下的沙子冰凉沁人,小五抓了一把沙子,从手指缝中漏下。早有两个仆从模样的人,拿着毯子,水囊,到小五身边。

    “娘的,热死老子了!”一个黑衣浓须汉子拿袖子一抹脸上的汗,把头上的平顶毡帽往身旁一扔,“总算是要到家了。”

    今年的天气格外的热,此刻虽是暮春,竟比得上往年的三伏天了。

    旁边的一个高鼻卷发的粟特人啃了一口馕饼,含糊道:“你是好福气,可我们还要继续赶路嘞。”

    许多粟特人常年经商,转徒于各国之间,汉话说的极为流畅。

    “那也可休整几日。”

    那粟特人摆摆手:“头儿说今年不休息了,卸了货就立马走。”

    那黑衣汉子有些诧异,“今年竟这么赶?”

    “没办法,头儿的意思。”

    黑衣汉子叹了口气,商人们行商都极为不易,从长安出发,到西域诸国,来回一两年再寻常不过。风餐露宿,有家难回还是等闲,若运气不好,遇上劫匪,把命丢在哪里也未可知。

    轮子从骆驼背上取下一个白布软包,经风沙洗礼数月,软包已经变得灰扑扑,脏兮兮的。他从中拿出几块玛仁糖,在小五身旁坐了下来。

    “五哥”,轮子献宝似的递与小五:“最后几块玛仁糖。我一直都没舍得吃呢。”

    玛仁糖营养丰富,便于携带,且香脆酥软,味道甜而不腻,对于常年奔旅的商人来说是绝佳的食物。

    那粟特人笑道:“你这小子也不给旁人分些。你五哥在沙州哈啥山珍海味没吃过,瞧得上这?”

    小五笑嘻嘻道:“轮子见是我新来的,略微照顾些。"说着,他让侍从拿了一小罐蜜饯,分给众人:“待到了长安,寻到我表叔,定当在盛楼宴请诸位。”

    “盛楼。”轮子一听不禁神往,满脸艳羡之色,"听说那里的地都是用金子铺的,随便一个酒器便价值连城,等闲人根本不能进,圣人都常遣人去买吃的。”

    粟特人在旁笑道:“哪有那么夸张,只要有钱如何进不得?”他嚼着馕饼,“不过你年纪小,头儿不会让你去的。”

    轮子刚想问为何不让去,还未等他说话,就听小五在一旁恨恨道:“他怎的管这么多闲事,上次我夜里不过去上个茅厕,都险些被他掐死。”

    轮子也不急着问缘由了,立马宽慰他:“夜里看不清,大哥想必是把你误作贼人了。”

    那粟特人也以为然:“近些年盗贼出奇的多,头儿也是越发谨慎了。”他刚拿出的馕饼上已被微风吹了一层的细沙,咬起来莎莎作响。

    小五往嘴里扔了颗蜜饯,嚼了两下,“他怕我偷,我还看不上他的那些东西呢。”

    轮子却道:“五哥你虽见多识广,但只怕有些东西你是真的未曾见过。西域有些稀罕物什,千金难买,金银珠宝还是其次,最值钱的便是那些罕见的药材香料……”他附到小五耳边,声音越说越小。

    一个胡商用胡语呜哩哇啦不知说了些什么,旁边一阵哄然大笑。烈日炎炎,炙烤着大地,这巨石下的阴影仿佛大海上一叶孤舟,让人暂得片刻喘息。

    “你这小皮猴又在说什么呢?”轮子肩膀被猛地一拍,一个沙哑粗粝的声音传来。

    “诶呦,阿翁,您可吓死我喽。”

    小五回头一看,背后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轮子的阿翁——房自福,沙州敦煌县人。他是道上有名的向导,一辈子与沙漠驼铃相伴,轮子近两年常被他带在身边。

    他并不看轮子,转而像小五拱手作揖,“白公子,这几日走的可惯?再有两日就能出沙漠,只要一翻过乌鞘岭路便好走多了。”

    小五的身世,轮子曾听人讲过。

    原来小五乃陇西白家白员外的外孙。白员外是沙州的一位富商,以近古稀之年,膝下唯有一女儿。他年轻时忙着做生意,常年在外奔波,经常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与女儿关系并不亲近。到了成亲的年纪,许多人来提亲,白员外左挑右选均不满意,谁知女儿竟看上当地一个穷小子,白员外当然不同意,女儿便以死相逼,父女闹得不可开交,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突然一天早上,白员外刚起床洗漱,侍女匆匆来报,说不见娘子踪迹。白员外又惊又怒,忙赶至女儿寝屋,发现卧榻上锦衾折叠整齐,分明是彻夜未归的模样。他不由暴怒,便要问责侍女,却发现桌上有一份留书。他打开看了后,默然半晌,随即一声冷笑,下令道:“找。”侍卫倾巢而出,这一找,就是整整十八年,白员外从愤怒,到失望,再到绝望,如今已只剩下满心的凄凉与愧疚。自五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后便笃信起了佛教,把生意全都交给下人打理,成天吃斋念佛,不再过问世事。谁知一年前,一个少年寻上门来,手里拿着一块翡翠竹纹佩,称自己是白娘子的儿子,白员外一看,果然是女儿那块,又问了他种种细节,那少年均对答如流,说爹娘早已去了。白员外不禁老泪纵横,把这外孙宠的无法无天,这外孙也是整日里游手好闲,呼朋引伴,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没过多久便与沙洲城的那些纨绔混的精熟,短短一年,没将沙州城翻过来。

    白员外百年之后万贯家财总要有人继承,如今看来只能是这个外孙,但总不好白白给了外姓人,只当那女婿入了赘,将外孙改做白姓。于是从上到下只略去原先姓氏不提,皆唤作白公子。

    一听这话,小五倒是有许多牢骚要发。在沙漠中走了半个月,天天只有胡麻饼和肉干吃,比起他在沙州的日子简直是天上地下,既没有美人相伴,又没有美酒解闷,一连串地抱怨数落,越说越怒,房自福听得面露尴尬之色,只能在心里不停叹气。

    他捡了一通好听的恭维话,说了半晌,终于把小五哄的脸色好看起来。

    又对小五说若有什么需求难处只管和轮子说,他这孙子年纪虽小,办事还算靠谱,在外行走也有一些经验。

    小五懒洋洋的“嗯”了一声。

    轮子在旁挤眉弄眼。

    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像一块硕大无比的蓝色璞玉在天边与黄沙相接,边界分明。

    众人又闲话一阵,只待日头稍歇,继续赶路。

    两日后,终于出了沙漠。只要一上官道,便快多了。

    待行至近郊,已经到了傍晚,隐隐约约可看见凉州城的轮廓。

    大雁破空而过,留下几声高亢的雁鸣,在空旷的天际烈烈回响。太阳已然坠落山崖,看得见城内星星点点的火光。

章节目录

思旧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乐且陶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且陶陶并收藏思旧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