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腊月,晌午时分,日光透过山石缝隙照进假山内部,算得上明亮。
假山内,齐昭站在明处,光洒在他脸上,轮廓分明。世人赞他容貌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这样一张脸,元湘君再不复以往的深情缱绻。
她扯着唇,露出一丝苦笑,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昭哥哥,你是说……你要退婚?”
还是躲不过,那场噩梦,开始应验了。
“是,”齐昭蹙眉,以为元湘君没听清他之前的话,便重复了一遍。
“元姑娘,我们虽然一同长大,这些年我也有心把你当做未过门的妻子看待,可你我之间终究是有太多矛盾隔阂。”
“你好胜心太强,我却只求平稳顺遂;你娇生惯养,总要人陪伴,而我更偏爱独处。何况……那件事后你的态度实在叫人寒心。”
这些时日,他斟酌了许久,今日开口,终于能够释怀。
“思来想去,我们脾气秉性相左,倒不如将这门婚事作罢,各自安好,免得日后成了怨偶。”
——字字吻合。
齐昭的话如平地惊雷,在元湘君耳边炸响。
梦里那个他,也是这些话,这样的语气。
“元姑娘?第一次听你这样叫我……”元湘君低头敛眸,自嘲般轻哂。
自她记事以来,她叫他“昭哥哥”,他便称她“灵儿”。
这是她的乳名。
他们青梅竹马,曾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刻,她总是围在齐昭身边打转。后来定下婚约,开了年便是婚期。
而现在,她盯紧自己的鞋面,眼眶发热,喉咙有些哽咽。
她的声音很轻,思绪却异常清明,没有像梦里的自己那样哭闹撒泼。
“昭哥哥,我以为,我们能走到白头偕老。可我早该知道,你不愿。好一个‘元姑娘’,你叫得这样顺口……我明白了。”
齐昭抬手捏了捏眉心,“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说的重点分明不是……”
“好。”元湘君抬眼看他,神色平常,接受了他的退婚。
她忽然顿悟,原来,他的颦眉是为自己而生。
原来,那是不耐烦。
-
绯玉站在假山入口处望风。
与之相对站在另一侧的,则是齐昭的贴身侍卫柏舟。
她耳力好,隐约能听到山洞里两人的交谈不甚愉快。
绯玉率先打破沉默,“柏舟,宴席名录上本来没有你们世子,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我家小姐听说世子要来,拖着病体不管不顾也要跟来。你知道他们在里头说些什么吗?”
今日是相府贾老太君的整寿,本来只说请些女眷亲友便是,她不愿大肆操办。但这宴请名单越添越长,最后还是请了戏班子来压场。
“元姑娘病了?”
柏舟想问,可自知理亏没敢多说,“……等他们出来,你就知道了。”
绯玉上下打量他,语气不善:“你们一个个的,今天都是怎么了?小姐早晨出门前让我们不必为她盛装打扮,只要遮掩病容就好,以往有世子在的场合,她可从来不会如此。”
“这么冷的天,高烧过后小姐身子本就不好,我们在家门口等了两炷香,都没有等到你们齐国公府的马车。你们要是不想来,大可不必答应来接我们同往,却又爽约。”
“这……世子出门早,先去了一趟北衙才赶来,说今日绕到将军府不顺路,就没来得及……”
绯玉不怒反笑。
“不顺路?哼!这京城中,想从我们将军府门前顺路的人多得是。”
这段“岌岌可危”的婚约,两家人都心知肚明。
元湘君出生高门,容颜清丽,且颇通书画,与顺安公主并享“京城双姝”的美誉。
若不是她满心满眼都是齐昭,这京城的男子,可真是随她怎么挑都成。
她喜欢齐昭,也不全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就连元湘君她爹那样挑剔的人,都不止一次赞叹:京城之中似齐昭这般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好男儿,实在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齐昭为人谦逊,年少成名,如今已任职于北衙龙武军,乃是天子近臣。
在这贵女美人如云的京城,若他没有与元湘君的婚约,不知齐国公府议亲的门槛会被踏破几次。
-
“什么?”齐昭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好,一切、如君所愿。”
元湘君努力让声音说出口时平稳,背在身后的双手却紧紧攥住帕子。
她胸口一阵发闷,脑中闪过几幅画面。
梦里她得知齐昭心意已决,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于是开口说了许多伤人伤己的话,两人彻底闹僵。最后,婚没有退成,可是婚礼却再也没有如期举办。
现在,她不会再闹。
退婚一事只是噩梦的开端,与国破家亡相比,计较这段儿女情长,太不懂事。
可她还是会心痛。
她毕竟喜欢了他许多年。
“回去我便将此事禀明父亲母亲,信物和婚书……我们会尽快归还。日后,我不会再打扰你的清净。对了,这是姜姨给我的,请你带回去,物归原主。”
她解下腰间的同心结玉佩,双手奉上。
齐昭接过母亲送她的这枚玉佩。
元湘君郑重地朝他行过一礼,转身往假山外走去。
心上像是被扎了一个洞,冷风直往里灌。两行清泪顺势夺眶而出,她走得匆忙,没叫他看见。
她不敢辩驳,也不想去听齐昭理性分析的大道理。
她总是说不过他。
齐昭一时竟然有些不适应。
在他的印象里,以元湘君的性子,必定大闹一场,与他不死不休。他已经做好了一场“唇枪舌战”的准备,她却这样轻易放下了?
今日借宴会与她密谈,只当是来试探她的态度,没料到她答应得这般干脆。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他摇了摇头,算了,以后都与他无关。
见到元湘君出来,绯玉上前为她拢了拢大氅,有些担忧道:“小姐,世子他……”
“绯玉,我累了,我们回家吧。”
两人沿着湖边,往热闹的内院走去。
腊月的风钻进骨髓,顺着血液流进心房。
只有风能听见元湘君心底的喃喃自语,她说:“齐昭,谢谢你曾经救我。这一次,我认输。”
-
回到席间,元湘君与母亲赵氏耳语了几句。
众人正在点折子戏。
顺安公主坐在主位,正与老太君介绍哪一出编排得最是绘声绘色,见元湘君来了,便与她招手。
“灵姐姐,快过来坐。”她点了点身旁空位,兴致十足,“近来刘家班排了一出好戏,我正同老太君解说呢!”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元湘君轻咳两声,上前轻握住她的手,朝她点点头,却没坐下。
站在她前头的赵氏,朝主桌上众人侧身福了一礼,道:
“失礼了,今日是老太君大喜的日子,本不愿搅了众位雅兴,只是湘君这丫头身子突感不适,实在不宜久留,这便告辞了。改日妾身与小女必定登门再拜。愿老太君福寿绵长,喜乐安康。”
贾老太君摆手,笑得慈祥,“不必多礼,你们自去便是,将息好身子要紧。咦?听说今日齐家小子也来了,怎么不见他同你们一道?”
见老太君提起元湘君的婚事,众人纷纷附和。
“我隐约记得翻了年便是婚期,到时湘丫头便不必像小时候那般爱吃味了。”
“世子一向是个体贴的……”
“齐世子与元姑娘自然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
这些奉承的话真真假假,元湘君向来不在意。但到了今天细细去听,心中才压下的苦涩又渐渐泛了上来,泛到舌根,令她一时失语。
顺安公主见她神色有异,起身打断席间的谈论,“走吧,我送送你。”
向老太君告辞后,元湘君对顺安公主说了实话。
“令宜,我和齐昭要退婚了。”
杨令宜脚步一顿,“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原是我不好,一厢情愿才闹出许多的笑话。前些年还好,他只是不冷不淡的,恐怕是从那件事后,他心中才有了积怨。”
“和你有什么关系!”杨令宜声音拔高了几分,一提起这个就来气。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分明是你好心救了那婢子一条性命,她死了又怪得了谁,怎么反倒成了你的不是?我看齐昭他本就是对你有成见,不行,我要去找他问个明白!”
杨令宜偏要往回赶,元湘君赶忙拉住她的袖口,带着几分释然: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木已成舟。我是认定了他,可那都过去了。我们这辈子,注定是有缘无分,他心里没我,何必强求……”
她在马车前站定,轻轻抱了下杨令宜。
雪落下来了。
白色绒羽似的雪点子落到元湘君的睫上,瞬间化成水,和着泪滴无声滑落。
这一刻的温暖,终于叫她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
“令宜,别担心我,你自己也要好好保重。”
元湘君发誓,绝不会让噩梦重演。
-
齐昭今日本就是为了退婚而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便请辞提早离席,回府商量退婚事宜。
晟朝虽不及古时民风开放,但婚嫁还算自由,只要流程合规,结亲退亲有人见证便可。
恰好碰上元湘君一行,他领着柏舟退到影壁之后。
隔墙有耳,她的那句话,却让齐昭有些说不上来。
“世子,元姑娘这就想岔了,您要是心里没她,当初怎会亲口答应这门婚事。”
“柏舟。”他有些不悦,“此事日后不许再提。”
那时候,也许他还抱有一丝期待。但现在,他给不了她回应。
没人比他更了解元湘君的表里不一。她的柔弱、骄矜只会展示给外人,实则个性极为要强,就连撒娇也成了她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况且为了他,她曾背负过一条人命。
这份感情太过沉重,他也厌烦了每次见面时的虚与委蛇,还不如快刀斩乱麻。
他掏出怀中那块玉佩,仔细摩挲。
忽然,他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元湘君今日见到他,便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虽然掩饰得很好,但听到他约她来假山详谈时,她那垂在身侧的手没能控制住颤抖。
她在害怕什么?
难道她早就知道今日他决定退婚?
假山内,齐昭站在明处,光洒在他脸上,轮廓分明。世人赞他容貌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这样一张脸,元湘君再不复以往的深情缱绻。
她扯着唇,露出一丝苦笑,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昭哥哥,你是说……你要退婚?”
还是躲不过,那场噩梦,开始应验了。
“是,”齐昭蹙眉,以为元湘君没听清他之前的话,便重复了一遍。
“元姑娘,我们虽然一同长大,这些年我也有心把你当做未过门的妻子看待,可你我之间终究是有太多矛盾隔阂。”
“你好胜心太强,我却只求平稳顺遂;你娇生惯养,总要人陪伴,而我更偏爱独处。何况……那件事后你的态度实在叫人寒心。”
这些时日,他斟酌了许久,今日开口,终于能够释怀。
“思来想去,我们脾气秉性相左,倒不如将这门婚事作罢,各自安好,免得日后成了怨偶。”
——字字吻合。
齐昭的话如平地惊雷,在元湘君耳边炸响。
梦里那个他,也是这些话,这样的语气。
“元姑娘?第一次听你这样叫我……”元湘君低头敛眸,自嘲般轻哂。
自她记事以来,她叫他“昭哥哥”,他便称她“灵儿”。
这是她的乳名。
他们青梅竹马,曾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刻,她总是围在齐昭身边打转。后来定下婚约,开了年便是婚期。
而现在,她盯紧自己的鞋面,眼眶发热,喉咙有些哽咽。
她的声音很轻,思绪却异常清明,没有像梦里的自己那样哭闹撒泼。
“昭哥哥,我以为,我们能走到白头偕老。可我早该知道,你不愿。好一个‘元姑娘’,你叫得这样顺口……我明白了。”
齐昭抬手捏了捏眉心,“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说的重点分明不是……”
“好。”元湘君抬眼看他,神色平常,接受了他的退婚。
她忽然顿悟,原来,他的颦眉是为自己而生。
原来,那是不耐烦。
-
绯玉站在假山入口处望风。
与之相对站在另一侧的,则是齐昭的贴身侍卫柏舟。
她耳力好,隐约能听到山洞里两人的交谈不甚愉快。
绯玉率先打破沉默,“柏舟,宴席名录上本来没有你们世子,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我家小姐听说世子要来,拖着病体不管不顾也要跟来。你知道他们在里头说些什么吗?”
今日是相府贾老太君的整寿,本来只说请些女眷亲友便是,她不愿大肆操办。但这宴请名单越添越长,最后还是请了戏班子来压场。
“元姑娘病了?”
柏舟想问,可自知理亏没敢多说,“……等他们出来,你就知道了。”
绯玉上下打量他,语气不善:“你们一个个的,今天都是怎么了?小姐早晨出门前让我们不必为她盛装打扮,只要遮掩病容就好,以往有世子在的场合,她可从来不会如此。”
“这么冷的天,高烧过后小姐身子本就不好,我们在家门口等了两炷香,都没有等到你们齐国公府的马车。你们要是不想来,大可不必答应来接我们同往,却又爽约。”
“这……世子出门早,先去了一趟北衙才赶来,说今日绕到将军府不顺路,就没来得及……”
绯玉不怒反笑。
“不顺路?哼!这京城中,想从我们将军府门前顺路的人多得是。”
这段“岌岌可危”的婚约,两家人都心知肚明。
元湘君出生高门,容颜清丽,且颇通书画,与顺安公主并享“京城双姝”的美誉。
若不是她满心满眼都是齐昭,这京城的男子,可真是随她怎么挑都成。
她喜欢齐昭,也不全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就连元湘君她爹那样挑剔的人,都不止一次赞叹:京城之中似齐昭这般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好男儿,实在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齐昭为人谦逊,年少成名,如今已任职于北衙龙武军,乃是天子近臣。
在这贵女美人如云的京城,若他没有与元湘君的婚约,不知齐国公府议亲的门槛会被踏破几次。
-
“什么?”齐昭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好,一切、如君所愿。”
元湘君努力让声音说出口时平稳,背在身后的双手却紧紧攥住帕子。
她胸口一阵发闷,脑中闪过几幅画面。
梦里她得知齐昭心意已决,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于是开口说了许多伤人伤己的话,两人彻底闹僵。最后,婚没有退成,可是婚礼却再也没有如期举办。
现在,她不会再闹。
退婚一事只是噩梦的开端,与国破家亡相比,计较这段儿女情长,太不懂事。
可她还是会心痛。
她毕竟喜欢了他许多年。
“回去我便将此事禀明父亲母亲,信物和婚书……我们会尽快归还。日后,我不会再打扰你的清净。对了,这是姜姨给我的,请你带回去,物归原主。”
她解下腰间的同心结玉佩,双手奉上。
齐昭接过母亲送她的这枚玉佩。
元湘君郑重地朝他行过一礼,转身往假山外走去。
心上像是被扎了一个洞,冷风直往里灌。两行清泪顺势夺眶而出,她走得匆忙,没叫他看见。
她不敢辩驳,也不想去听齐昭理性分析的大道理。
她总是说不过他。
齐昭一时竟然有些不适应。
在他的印象里,以元湘君的性子,必定大闹一场,与他不死不休。他已经做好了一场“唇枪舌战”的准备,她却这样轻易放下了?
今日借宴会与她密谈,只当是来试探她的态度,没料到她答应得这般干脆。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他摇了摇头,算了,以后都与他无关。
见到元湘君出来,绯玉上前为她拢了拢大氅,有些担忧道:“小姐,世子他……”
“绯玉,我累了,我们回家吧。”
两人沿着湖边,往热闹的内院走去。
腊月的风钻进骨髓,顺着血液流进心房。
只有风能听见元湘君心底的喃喃自语,她说:“齐昭,谢谢你曾经救我。这一次,我认输。”
-
回到席间,元湘君与母亲赵氏耳语了几句。
众人正在点折子戏。
顺安公主坐在主位,正与老太君介绍哪一出编排得最是绘声绘色,见元湘君来了,便与她招手。
“灵姐姐,快过来坐。”她点了点身旁空位,兴致十足,“近来刘家班排了一出好戏,我正同老太君解说呢!”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元湘君轻咳两声,上前轻握住她的手,朝她点点头,却没坐下。
站在她前头的赵氏,朝主桌上众人侧身福了一礼,道:
“失礼了,今日是老太君大喜的日子,本不愿搅了众位雅兴,只是湘君这丫头身子突感不适,实在不宜久留,这便告辞了。改日妾身与小女必定登门再拜。愿老太君福寿绵长,喜乐安康。”
贾老太君摆手,笑得慈祥,“不必多礼,你们自去便是,将息好身子要紧。咦?听说今日齐家小子也来了,怎么不见他同你们一道?”
见老太君提起元湘君的婚事,众人纷纷附和。
“我隐约记得翻了年便是婚期,到时湘丫头便不必像小时候那般爱吃味了。”
“世子一向是个体贴的……”
“齐世子与元姑娘自然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
这些奉承的话真真假假,元湘君向来不在意。但到了今天细细去听,心中才压下的苦涩又渐渐泛了上来,泛到舌根,令她一时失语。
顺安公主见她神色有异,起身打断席间的谈论,“走吧,我送送你。”
向老太君告辞后,元湘君对顺安公主说了实话。
“令宜,我和齐昭要退婚了。”
杨令宜脚步一顿,“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原是我不好,一厢情愿才闹出许多的笑话。前些年还好,他只是不冷不淡的,恐怕是从那件事后,他心中才有了积怨。”
“和你有什么关系!”杨令宜声音拔高了几分,一提起这个就来气。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分明是你好心救了那婢子一条性命,她死了又怪得了谁,怎么反倒成了你的不是?我看齐昭他本就是对你有成见,不行,我要去找他问个明白!”
杨令宜偏要往回赶,元湘君赶忙拉住她的袖口,带着几分释然: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木已成舟。我是认定了他,可那都过去了。我们这辈子,注定是有缘无分,他心里没我,何必强求……”
她在马车前站定,轻轻抱了下杨令宜。
雪落下来了。
白色绒羽似的雪点子落到元湘君的睫上,瞬间化成水,和着泪滴无声滑落。
这一刻的温暖,终于叫她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
“令宜,别担心我,你自己也要好好保重。”
元湘君发誓,绝不会让噩梦重演。
-
齐昭今日本就是为了退婚而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便请辞提早离席,回府商量退婚事宜。
晟朝虽不及古时民风开放,但婚嫁还算自由,只要流程合规,结亲退亲有人见证便可。
恰好碰上元湘君一行,他领着柏舟退到影壁之后。
隔墙有耳,她的那句话,却让齐昭有些说不上来。
“世子,元姑娘这就想岔了,您要是心里没她,当初怎会亲口答应这门婚事。”
“柏舟。”他有些不悦,“此事日后不许再提。”
那时候,也许他还抱有一丝期待。但现在,他给不了她回应。
没人比他更了解元湘君的表里不一。她的柔弱、骄矜只会展示给外人,实则个性极为要强,就连撒娇也成了她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况且为了他,她曾背负过一条人命。
这份感情太过沉重,他也厌烦了每次见面时的虚与委蛇,还不如快刀斩乱麻。
他掏出怀中那块玉佩,仔细摩挲。
忽然,他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元湘君今日见到他,便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虽然掩饰得很好,但听到他约她来假山详谈时,她那垂在身侧的手没能控制住颤抖。
她在害怕什么?
难道她早就知道今日他决定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