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西沉,日光渐暗,田间作物都被笼在暮气沉沉的金光之下。
李大爷田里忙完,扛起锄头缓缓行走在田埂之上,却被人喊住。
“贵生哥!”何文才冲着李大爷招手,虚有站在他身边笑容和煦。
李大爷瞧见了他,三两步越过田埂,站定后,他将锄头立在地上用胳膊肘支住,好奇地瞟了眼虚有光秃秃的脑袋:“怎么着?这位是……”
“贫僧法号虚有”虚有双手合十,向李大爷微微点头:“现下叨扰,是有一事想问施主。”
李大爷看了眼何文才,又转头上下扫视面前的胖和尚,有些警惕起来:“你有什么事?”
“是关于晋丫头。”何文才抢着说:“我把昨日的情况都告知虚有大师了。”
“什么?”李大爷声音骤然拔高,扬起眉毛,满脸的不认同:“晋丫头的事你怎么能随便告诉给外人?大伙让你写信给县里衙门,你别告诉我你就找来个僧人?”
语毕,李大爷一脚踢起锄头抗在肩上,气冲冲地转头,准备回村里去。
锄头在何文才面前呼啸而过,他慌忙后仰躲过,也顾不上计较李大爷是不是故意的了,赶忙跟上他的脚步解释:“贵生哥你错怪我了,县里的信我早早写过了,只是衙门一直没有回音。这位是我跟你提过的虚有大师,可算不得什么随便外人,而且大师是云游至此,不是我请来的。”
李大爷回头瞥一眼后边悠悠跟着的光头胖子,皱了皱鼻子,颇为嫌弃:“出家人吃斋念佛,竟还能长得这么油光水滑。”
“这更说明大师有福德嘛。”何文才拿下李大爷脖子上的布巾,替他擦额头上的汗:“虚有大师到咱这,还未靠近便算到我们这将有丧事,本想来超度亡魂,不料这鬼差察觉到高僧将至,竟连魂都不敢取便逃了。”
李大爷不敢置信:“真的假的?这鬼差居然怕和尚?”
“嗐!贵生哥,我可是读过书明事理的,还能诓你不成?大师修为深厚,只要是妖魔鬼怪上了地,就没有不怕他的,说到底,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人间行走嘛。”
天色愈发的暗了,李大爷脚下小心些,低头看着路,面上有些将信将疑:“那他问晋丫头的事做什么?难道他觉得晋丫头是妖魔?”
“不不不。”何文才连连摆手:“不是晋丫头有问题。大师说了,这鬼差上地,一般都不止收一个鬼魂,这不是担心会有什么脏东西附在晋丫头身上,害了她。”
“怎么可能!”李大爷怒目而视:“晋丫头乖得很!”
“哎呀,我的好大哥,就是为了晋丫头好,才要让大师看看啊,你仔细想想,晋丫头回来后,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说到这,李大爷也迟疑了:“不一样?确实没以前那么胆小了,安静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就是昨儿问桂芬讨书看来着。”
“哎哟!”何文才一拍手:“这不就对上了?晋丫头以前可从没讨过书,如今她爹还在山里头,她若是孝女,哪还有心情看书?”
“晋丫头当然孝顺!”
“所以呀。”何文才循循善诱:“那讨书的定然不是她,又不考取功名,哪有女儿家会喜欢看书的?”
……
夜幕落下,李大爷站在自家门前,想着何文才的话,望着屋内的一点灯火,不禁背脊发寒。
“今个怎么回得这么晚?”李大娘瞧见丈夫的身影,连忙迎了出去,接过他手里的锄头:“饭都凉了……”
“晋丫头呢?”
“屋里坐着呢,方才我问何文才他媳妇借了点书,丫头现在搁屋里看呢。”李大娘将灶台里闷着保温的饭菜端出来,放在桌上,替李大爷摆好碗筷。
李大娘手艺好,即便是午间的剩饭,也丝毫不影响香味,李大爷在外劳作一天,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放在平日,他定会抱着碗大快朵颐。
一个“书”字,又让他想起何文才说的话,叹息一声,他放下筷子:“我记得那都是文才考秀才时用的书,晋丫头看得懂吗?”
李大娘未曾注意到丈夫的反常,只想起明珩看书的模样,笑得颇为慈爱:“你别说,我瞧晋丫头看书比文才年轻的时候还专注些,真不愧是晋大人的女儿,若是男儿,我瞧她要当秀才呢!”
这话说着是夸张,李大娘喜欢晋岚,自然看她干什么都好,哪怕平时帮忙择个菜都要夸她心灵手巧,日后要当大厨。
可李大爷听了何文才的话,现在可只越发觉得晋岚被鬼上身了。
他猛然起身,吓得李大娘一跳:“你这是做甚?”
“何文才说晋丫头可能被脏东西附身了。”李大爷径直走到厨房,将灶台后的砖取下一块,掏出里头的灰布包。
“脏东西附身?”李大娘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他不至于吧,我不过是借他家三本书,他若是不想借,拒了便是,为何要这样说晋丫头?”
见丈夫打开灰布,李大娘连忙上去阻止:“你动这些做什么?这些是留给威威娶媳妇用的。”
“那小子早把咱俩忘天边了,还管他作甚!”李大爷提起那个离家出走的儿子就来气:“至少晋丫头还在跟前,我们不能看着她有事!”
“你到底在说什么?晋丫头还好好的,怎么就有事了?”李大娘彻底看不明白丈夫的所为了。
听见屋外的动静,明珩收起书,吹灭油灯,走到厨房外探首:“大娘,这是怎么了?”
李大娘看间明珩,方要开口,便听院子外嘈杂起来。
明珩回头看,有十来个村民停在院外,两支火把将虚有的光头照得噌亮,何文才则在他跟前殷勤地引路。
真不知道他的头是谁给剃的,这么光滑,有这手艺,若去京郊普罗寺,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李大娘走出来,将明珩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外边的一行人。
稍许,何文才笑着同李大娘打招呼,正准备招呼李大爷出来,却被李大娘一声怒喝震住。
“何文才!你到底想做什么!不想借书就不借!作甚的污蔑晋丫头!”
何文才顿时一张笑脸僵在面上,抬起的胳膊挥也不是、放也不是,只好尴尬地抿了抿嘴,几个小步踏入院中:“不是的,桂芬姐,我也是方才才听贱内说,你来我家借书了。贵生哥知道的,我绝没有要害晋丫头,或是不愿借书的意思。”
明珩瞧着虚有脸上的油光,又看见何文才乱转的眼珠子,心下有了思量。
就知道这神棍来了村里,准没好事。
她现在倒要看看,这狗和尚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桂芬。”,李大爷从厨房里出来,面色复杂地看了明珩一眼,而后低声将回家路上的一切都告诉了李大娘:“……晋丫头到底是真的没了呼吸却又再次活了过来,这你我都是亲眼所见,让大师看看,也是好的。”
李大娘神色落魄,又想起早上明珩与威威相处的一幕,从前晋岚可是最怕猫的。
“好吧。”
李大娘终于松了口,李大爷才上前去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何文才。
雪白的银子在火光下一闪而过,明珩嗤笑一声。
还真是落魄了,这假和尚不去城里、达官贵人家招摇撞骗,反跑到这穷乡僻壤处来坑农夫的钱了。
女孩的嗤笑声在夜里尤为清晰,何文才无奈地摇头:“丫头,你不明白伯伯们的良苦用心。”
明珩没理会他,转头面向虚有,戏谑道:“你们出家人,在外修行度化,还带收钱的?怎么,万事皆空钱为真?”
虚有白嫩的脸“噌”一下便红了,可他来不及开口,就有人为他当马前卒了。
“你!”何文才显然被明珩的话激怒,指着她的鼻子就要发怒,却被李大娘一个怒瞪挡了回去。
可他仍不甘心,愤愤地收回手瞪着明珩:“虚有大师也是要过活的!人家跋涉千里来到此地,没有盘缠,你要他怎么去别地救赎众生!”
明珩笑得讥诮:“他手里的钵是装饰用的?来这赚路费了?他到底是来云游的还是来做生意的。”
场面一度失控,院外其他的村民也开始低头窃窃私语起来。
“钱是我自愿赠予大师的,就当为我们村人积些功德,丫头你莫要再说了。”李大爷打断二人的争吵,示意李大娘将明珩送回屋内。
明珩也没再多说什么,极为乖巧地跟着李大娘回屋。
现在唇枪舌战没有用,人家上赶着送钱,她也拦不住,便是在这院内把道理说破了天,旁人也只会觉得她巧舌如簧,下的决定依旧不会改。这便是当个女孩子的无奈之处,永远没有人在意她的意见,她的话再有理,也没有人会当回事。
想要什么只能亲手去做,讲道理是不会有人听的。
不当官、不掌财,空占些某某千金、某某贵妃的名头,也不过都是砧板上的鱼肉,区别也只在金砧板、木砧板罢了。
外头渐渐安静下来,李大娘抱着明珩直掉眼泪:“丫头别怕,也不过是做一下法事,驱驱你身上的东西。”
明珩自然相信法事不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晋岚再怎么说也是官眷,若有个三长两短,那麻烦可就大了,何文才也好、虚有也好,没人会愿意为了几两银子扯上官司。
只是这几两银子,足够买李大娘家半年的口粮了。
李大娘的泪水浸湿了明珩的衣襟:“可怜的娃哟,怎么什么坏事都让你摊上了。”
耳边抽泣声不断,明珩试图安慰她一两句:“大娘,其实我很好,没感觉有什么东西附身。你们没必要为了这个给那个人送钱。”
“这个你察觉不出的。”李大娘神情认真:“这恶鬼附身啊,凡人察觉不到的,只有那些高僧大德才能看出来,幸亏虚有大师来我们村游历了啊。”
明珩看着李大娘湿润的面颊,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良久,她开口:“大娘,今夜我想自己睡。”
李大娘当明珩是负了气,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法事一过,都会好的。”
终究还是对明珩心怀愧疚,应允了她的要求,夜里看着明珩睡下后,李大娘去了隔壁同李大爷一块睡觉。
繁星满天,夜凉如水,院子中静得只剩下蝉鸣,三两鸦雀落在屋脊,歪头听瓦间里边传来的鼾鼻声。
而隔壁,本该睡着的明珩睁开双眼,她坐在床上,看了眼门口缝隙处漏下的夜色,伸手在床尾一捞,穿好衣服便出了门。
厨房半掩的门扉被打开,只听得“吱呀”一声尤为刺耳,院中的麻雀被吓得飞上篱笆,歪头看着里边人轻手轻脚地离开。
夜色笼罩的何家村静得吓人,泥泞的小路阴森,篱笆树桠的阴影落在地面,显得张牙舞爪,而明珩手上的菜刀则更为这寂静的村落添上一笔恐怖色彩。
许是跟这些神神叨叨的玩意犯冲,上一世因为个无厘头的命理国运之说丢了后位,这一世又被说是什么鬼上身。
从前爱慕周桓,不忍见他为难,也不愿看间明氏声名被污,她忍了那句“天煞孤星”的帽子。可如今明珩实在找不出要忍气吞声的理由。
她实在恨极了这些鬼神之说,有些玩意不教训一下,往后只怕要日夜难安。
李大爷田里忙完,扛起锄头缓缓行走在田埂之上,却被人喊住。
“贵生哥!”何文才冲着李大爷招手,虚有站在他身边笑容和煦。
李大爷瞧见了他,三两步越过田埂,站定后,他将锄头立在地上用胳膊肘支住,好奇地瞟了眼虚有光秃秃的脑袋:“怎么着?这位是……”
“贫僧法号虚有”虚有双手合十,向李大爷微微点头:“现下叨扰,是有一事想问施主。”
李大爷看了眼何文才,又转头上下扫视面前的胖和尚,有些警惕起来:“你有什么事?”
“是关于晋丫头。”何文才抢着说:“我把昨日的情况都告知虚有大师了。”
“什么?”李大爷声音骤然拔高,扬起眉毛,满脸的不认同:“晋丫头的事你怎么能随便告诉给外人?大伙让你写信给县里衙门,你别告诉我你就找来个僧人?”
语毕,李大爷一脚踢起锄头抗在肩上,气冲冲地转头,准备回村里去。
锄头在何文才面前呼啸而过,他慌忙后仰躲过,也顾不上计较李大爷是不是故意的了,赶忙跟上他的脚步解释:“贵生哥你错怪我了,县里的信我早早写过了,只是衙门一直没有回音。这位是我跟你提过的虚有大师,可算不得什么随便外人,而且大师是云游至此,不是我请来的。”
李大爷回头瞥一眼后边悠悠跟着的光头胖子,皱了皱鼻子,颇为嫌弃:“出家人吃斋念佛,竟还能长得这么油光水滑。”
“这更说明大师有福德嘛。”何文才拿下李大爷脖子上的布巾,替他擦额头上的汗:“虚有大师到咱这,还未靠近便算到我们这将有丧事,本想来超度亡魂,不料这鬼差察觉到高僧将至,竟连魂都不敢取便逃了。”
李大爷不敢置信:“真的假的?这鬼差居然怕和尚?”
“嗐!贵生哥,我可是读过书明事理的,还能诓你不成?大师修为深厚,只要是妖魔鬼怪上了地,就没有不怕他的,说到底,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人间行走嘛。”
天色愈发的暗了,李大爷脚下小心些,低头看着路,面上有些将信将疑:“那他问晋丫头的事做什么?难道他觉得晋丫头是妖魔?”
“不不不。”何文才连连摆手:“不是晋丫头有问题。大师说了,这鬼差上地,一般都不止收一个鬼魂,这不是担心会有什么脏东西附在晋丫头身上,害了她。”
“怎么可能!”李大爷怒目而视:“晋丫头乖得很!”
“哎呀,我的好大哥,就是为了晋丫头好,才要让大师看看啊,你仔细想想,晋丫头回来后,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说到这,李大爷也迟疑了:“不一样?确实没以前那么胆小了,安静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就是昨儿问桂芬讨书看来着。”
“哎哟!”何文才一拍手:“这不就对上了?晋丫头以前可从没讨过书,如今她爹还在山里头,她若是孝女,哪还有心情看书?”
“晋丫头当然孝顺!”
“所以呀。”何文才循循善诱:“那讨书的定然不是她,又不考取功名,哪有女儿家会喜欢看书的?”
……
夜幕落下,李大爷站在自家门前,想着何文才的话,望着屋内的一点灯火,不禁背脊发寒。
“今个怎么回得这么晚?”李大娘瞧见丈夫的身影,连忙迎了出去,接过他手里的锄头:“饭都凉了……”
“晋丫头呢?”
“屋里坐着呢,方才我问何文才他媳妇借了点书,丫头现在搁屋里看呢。”李大娘将灶台里闷着保温的饭菜端出来,放在桌上,替李大爷摆好碗筷。
李大娘手艺好,即便是午间的剩饭,也丝毫不影响香味,李大爷在外劳作一天,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放在平日,他定会抱着碗大快朵颐。
一个“书”字,又让他想起何文才说的话,叹息一声,他放下筷子:“我记得那都是文才考秀才时用的书,晋丫头看得懂吗?”
李大娘未曾注意到丈夫的反常,只想起明珩看书的模样,笑得颇为慈爱:“你别说,我瞧晋丫头看书比文才年轻的时候还专注些,真不愧是晋大人的女儿,若是男儿,我瞧她要当秀才呢!”
这话说着是夸张,李大娘喜欢晋岚,自然看她干什么都好,哪怕平时帮忙择个菜都要夸她心灵手巧,日后要当大厨。
可李大爷听了何文才的话,现在可只越发觉得晋岚被鬼上身了。
他猛然起身,吓得李大娘一跳:“你这是做甚?”
“何文才说晋丫头可能被脏东西附身了。”李大爷径直走到厨房,将灶台后的砖取下一块,掏出里头的灰布包。
“脏东西附身?”李大娘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他不至于吧,我不过是借他家三本书,他若是不想借,拒了便是,为何要这样说晋丫头?”
见丈夫打开灰布,李大娘连忙上去阻止:“你动这些做什么?这些是留给威威娶媳妇用的。”
“那小子早把咱俩忘天边了,还管他作甚!”李大爷提起那个离家出走的儿子就来气:“至少晋丫头还在跟前,我们不能看着她有事!”
“你到底在说什么?晋丫头还好好的,怎么就有事了?”李大娘彻底看不明白丈夫的所为了。
听见屋外的动静,明珩收起书,吹灭油灯,走到厨房外探首:“大娘,这是怎么了?”
李大娘看间明珩,方要开口,便听院子外嘈杂起来。
明珩回头看,有十来个村民停在院外,两支火把将虚有的光头照得噌亮,何文才则在他跟前殷勤地引路。
真不知道他的头是谁给剃的,这么光滑,有这手艺,若去京郊普罗寺,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李大娘走出来,将明珩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外边的一行人。
稍许,何文才笑着同李大娘打招呼,正准备招呼李大爷出来,却被李大娘一声怒喝震住。
“何文才!你到底想做什么!不想借书就不借!作甚的污蔑晋丫头!”
何文才顿时一张笑脸僵在面上,抬起的胳膊挥也不是、放也不是,只好尴尬地抿了抿嘴,几个小步踏入院中:“不是的,桂芬姐,我也是方才才听贱内说,你来我家借书了。贵生哥知道的,我绝没有要害晋丫头,或是不愿借书的意思。”
明珩瞧着虚有脸上的油光,又看见何文才乱转的眼珠子,心下有了思量。
就知道这神棍来了村里,准没好事。
她现在倒要看看,这狗和尚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桂芬。”,李大爷从厨房里出来,面色复杂地看了明珩一眼,而后低声将回家路上的一切都告诉了李大娘:“……晋丫头到底是真的没了呼吸却又再次活了过来,这你我都是亲眼所见,让大师看看,也是好的。”
李大娘神色落魄,又想起早上明珩与威威相处的一幕,从前晋岚可是最怕猫的。
“好吧。”
李大娘终于松了口,李大爷才上前去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何文才。
雪白的银子在火光下一闪而过,明珩嗤笑一声。
还真是落魄了,这假和尚不去城里、达官贵人家招摇撞骗,反跑到这穷乡僻壤处来坑农夫的钱了。
女孩的嗤笑声在夜里尤为清晰,何文才无奈地摇头:“丫头,你不明白伯伯们的良苦用心。”
明珩没理会他,转头面向虚有,戏谑道:“你们出家人,在外修行度化,还带收钱的?怎么,万事皆空钱为真?”
虚有白嫩的脸“噌”一下便红了,可他来不及开口,就有人为他当马前卒了。
“你!”何文才显然被明珩的话激怒,指着她的鼻子就要发怒,却被李大娘一个怒瞪挡了回去。
可他仍不甘心,愤愤地收回手瞪着明珩:“虚有大师也是要过活的!人家跋涉千里来到此地,没有盘缠,你要他怎么去别地救赎众生!”
明珩笑得讥诮:“他手里的钵是装饰用的?来这赚路费了?他到底是来云游的还是来做生意的。”
场面一度失控,院外其他的村民也开始低头窃窃私语起来。
“钱是我自愿赠予大师的,就当为我们村人积些功德,丫头你莫要再说了。”李大爷打断二人的争吵,示意李大娘将明珩送回屋内。
明珩也没再多说什么,极为乖巧地跟着李大娘回屋。
现在唇枪舌战没有用,人家上赶着送钱,她也拦不住,便是在这院内把道理说破了天,旁人也只会觉得她巧舌如簧,下的决定依旧不会改。这便是当个女孩子的无奈之处,永远没有人在意她的意见,她的话再有理,也没有人会当回事。
想要什么只能亲手去做,讲道理是不会有人听的。
不当官、不掌财,空占些某某千金、某某贵妃的名头,也不过都是砧板上的鱼肉,区别也只在金砧板、木砧板罢了。
外头渐渐安静下来,李大娘抱着明珩直掉眼泪:“丫头别怕,也不过是做一下法事,驱驱你身上的东西。”
明珩自然相信法事不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晋岚再怎么说也是官眷,若有个三长两短,那麻烦可就大了,何文才也好、虚有也好,没人会愿意为了几两银子扯上官司。
只是这几两银子,足够买李大娘家半年的口粮了。
李大娘的泪水浸湿了明珩的衣襟:“可怜的娃哟,怎么什么坏事都让你摊上了。”
耳边抽泣声不断,明珩试图安慰她一两句:“大娘,其实我很好,没感觉有什么东西附身。你们没必要为了这个给那个人送钱。”
“这个你察觉不出的。”李大娘神情认真:“这恶鬼附身啊,凡人察觉不到的,只有那些高僧大德才能看出来,幸亏虚有大师来我们村游历了啊。”
明珩看着李大娘湿润的面颊,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良久,她开口:“大娘,今夜我想自己睡。”
李大娘当明珩是负了气,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法事一过,都会好的。”
终究还是对明珩心怀愧疚,应允了她的要求,夜里看着明珩睡下后,李大娘去了隔壁同李大爷一块睡觉。
繁星满天,夜凉如水,院子中静得只剩下蝉鸣,三两鸦雀落在屋脊,歪头听瓦间里边传来的鼾鼻声。
而隔壁,本该睡着的明珩睁开双眼,她坐在床上,看了眼门口缝隙处漏下的夜色,伸手在床尾一捞,穿好衣服便出了门。
厨房半掩的门扉被打开,只听得“吱呀”一声尤为刺耳,院中的麻雀被吓得飞上篱笆,歪头看着里边人轻手轻脚地离开。
夜色笼罩的何家村静得吓人,泥泞的小路阴森,篱笆树桠的阴影落在地面,显得张牙舞爪,而明珩手上的菜刀则更为这寂静的村落添上一笔恐怖色彩。
许是跟这些神神叨叨的玩意犯冲,上一世因为个无厘头的命理国运之说丢了后位,这一世又被说是什么鬼上身。
从前爱慕周桓,不忍见他为难,也不愿看间明氏声名被污,她忍了那句“天煞孤星”的帽子。可如今明珩实在找不出要忍气吞声的理由。
她实在恨极了这些鬼神之说,有些玩意不教训一下,往后只怕要日夜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