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煦,草长莺飞,寒冬的凛冽逐渐褪去,到处弥漫着初春的气息。
连续三日高烧昏迷的林家二娘林菀悠悠转醒,一睁眼就看到了床边趴着的一个小豆丁。
林菀环顾四周,发现完全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屋内摆饰和床边小豆丁的打扮,竟像是回到了古代。她心中惊疑不定,明明自己前一晚还在研究下一季门店开拓的营销方案,熬夜太晚就不小心趴在电脑边睡着了,现在是到了哪里?
还没待她思索明白,突然间许多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太阳穴钻心地疼。
待林菀整理好思绪后,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变得瘦小许多,正是一双少女的手。原来自己竟从21世纪穿越到了大胤朝,一个千年前的时空,并在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身上重生了。
原身也叫林菀,家中父母早已双逝,大哥早年从军,家中只有嫂嫂一人操持,照顾原身和小女儿。结果前年大哥牺牲,大嫂后面也跟着撒手人寰。
家中只剩下原身和一个刚满六岁的小侄女林蓁,她是哥嫂唯一的血脉。而原身则是因为前几天去河边抓鱼,不小心跌落水中,受了风寒高烧多日。
再然后,睁开眼的就是21世纪的林菀了。
她靠在床边缓了缓,巨大的信息量让人还无法完全缓过神来。正当林菀闭目养神时,突然发现脑海中清晰浮现出了一汪清泉,真实得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泉水正在咕嘟往上冒着小细泡。
她一时间分不清这是自己的幻觉还是真实的一眼泉水,于是林菀拿过床头的一个杯子,意念一动,杯中便盛满了清澈的泉水。
泉水入口甘甜,喝下之后仿佛五脏六腑都更澄澈了。林菀感觉自己头脑变得更加清醒,身上的疲乏也消失了。
这时小豆丁也醒了过来,看到林菀已经靠在床边坐起,兴奋地喊着:“姑姑!你终于醒了!曦曦还以为姑姑会跟娘一样醒不过来了呜呜...” 小女孩边说边抽泣,到后面竟嚎啕大哭起来。
这便是原身的小侄女,林蓁,乳名叫曦曦。她把头埋在林菀的怀里,一双瘦弱的小胳膊把林菀抱得紧紧的,生怕姑姑再次倒下去。
林菀心疼地抱起她安慰,她能感觉到随着原身和自己记忆的逐渐融合,自己不仅继承了记忆,也继承了来自原身对于亲人的情感。她要好好照顾林蓁,这是她这一世唯一的亲人了。
临近晌午,姑侄俩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林菀喝完那杯泉水之后,感觉身体已经大好,便下床操持午饭。
屋外的陈设一一对应上原身的记忆,林家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农村的平房,中间坐北朝南的是堂屋,东侧是厨房,西侧则是杂物间。
主院空地里有一口井,另外还种了一棵枣树和山楂树。杂物间的墙后是一个菜园子,里面有鸡圈并一小块菜地。大门口则拴着一条瘦骨嶙峋毛色暗淡的大黄狗。
林菀看着这座小院倍感亲切,上一世自己也是出生在北方农村,小时候在这种土房子里生活了好些年。
家中的食材实在贫乏,再加上姑侄二人多日未进油水,林菀便打算利用现有的食材做些清淡有营养的吃食。
她在厨房里找到一个大水缸,里面只剩下几瓢水。林菀先用神识中的泉水把水缸装满,以后家中的吃饭喝水便都用这泉水,对身体估计会大有裨益。
对着水缸,林菀看到了自己这一世的面容。
只见水面上映出一张清丽的芙蓉面,螓首蛾眉,一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水波盈盈,朱唇莹润,端的是一副难得的美人相,和现世的她像极了,只不过年轻了许多。
如此巧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鸡圈里有两只公鸡和五只母鸡,这几只鸡都懒洋洋地卧在草堆或是慢慢踱着步子,其中有一只公鸡格外瘦些。
公鸡只吃不下蛋,林菀便快准狠地选了瘦的那只,脖子一抹,然后烧了开水拔毛。
中午她打算做一道鸡肉粥,先把大米淘洗好然后浸泡两刻,同时麻利地把鸡宰杀处理好。虽然这只鸡相对瘦一些,但是养了挺长的时间,皮下还是有些鸡油的。林菀把鸡油仔细剥离好,留着以后做菜用。
鸡选取鸡胸脯和大腿肉,切成细丁,加入少许姜丝、盐和酱油腌制,剩下的肉则留待之后吃。其实正宗的做法还需要加入胡椒粉,奈何这时候胡椒粉作为外朝进贡的珍贵香料,寻常百姓可是难买得起。
大米浸泡好之后,将米和鸡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泉水再熬煮一刻钟,出锅前再加入少许盐调味。林菀还去菜园子里摘了几片刚刚冒出来的芫荽,洒在粥上。
林菀将鸡肉粥盛出来,端进堂屋。小侄女林蓁,早就端坐在一旁拿好碗筷眼巴巴地等着了。
这泉水果然是好物,即使是去年的陈米和半只瘦鸡,也激发出了非常浓郁的米香和肉香。渺渺的白雾从粥面蒸腾出来,钻进了姑侄二人的鼻腔中。
“姑姑!你做了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林蓁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哇!好香好好喝!比过年的饭菜都好吃!” 然后便唏哩呼噜地沿着碗边吃了起来。
林菀也被粥的味道惊艳到,大米熬得开花,在泉水的加持下有一股甘甜的米香。鸡肉嫩滑,这农家走地鸡在现代也是不常见的,用老广的话讲就是“鸡有鸡味”,用来煮粥便格外鲜美好吃。今天这顿饭也算是“奢侈”了一把。
姑侄俩每人一碗粥下肚,口腹之欲尽满,而且还觉得颇为神清气爽。这算是过年以来,林家吃的第一顿好饭。
吃完这顿,接下来林菀就得考虑怎么开源了,家里这几只懒鸡、几袋谷子可撑不了多久。大哥自从从军之后,家里的赋税就免了,但是现在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加一个六岁的女娃,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下地干活想养活自己都困难。
林菀打算重操“旧业”,自己上辈子就是靠开饭店先发家致富的,巅峰期全国有上千家门店。这辈子总不至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对自己的厨艺和做生意的能力,林菀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按照原身的记忆,林菀翻箱倒柜地找到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两个小布包。其中一个里面装着的是一个五两的银饼,是预备着家里的大事急事,以及林菀和林蓁姑侄二人的嫁妆。另一个则是荆月留下的首饰,旁的都不起眼,只一个羊脂白玉的玉佩看着细腻油润,柔光莹莹,应该不是凡物。这便是家里全部的家底了。
林菀也是疑惑家中怎么会有如此价值连城的宝贝,原主的记忆中也没有这块玉佩的存在。虽然她对玉石没有很多研究,但上一世也是买了不少极品的玉石翡翠之类的首饰,成色上多少懂得一些。她将玉佩小心收好,说不定是有什么渊源的宝物。
家中积蓄不多,林菀便琢磨着怎么从无本生意开始做起。
现在家中菜园子还没有蔬菜长出来,只剩了几颗过冬时存储的大白菜。荤的就只有六只鸡和一只狗,狗肯定是不能动的,鸡短时间内也不适合再杀,还要留着生蛋。
一边这么想着,林菀一边去准备了一些鸡食。上一世她什么农活都做过,喂个鸡自然不在话下。
几只瘦鸡原本对烂菜叶子的鸡食没什么兴趣,都懒洋洋地踱着步子。
林菀突发奇想,给水槽里加了点泉水,想验证一下泉水对动物有没有什么影响。没想到那些鸡争先恐后地咯咯哒跑过来,水槽里一下子塞满了抢水喝的鸡脑袋。
看来这泉水确实是个好东西,动物有些时候反而比人更敏锐。
家里除了几只鸡,便没有其他的家禽了。若是想吃口肉,就只能去镇上买。就林家现在的这个贫困情况,想吃口肉可不容易,怪不得原身要去河里抓鱼呢。
突然林菀灵机一动,既然这灵泉水能吸引鸡,有没有可能吸引河里的鱼也“自投罗网”呢?
想到这里,林菀拿上墙边的一个背篓,打算再去河边碰碰运气。
林蓁看到林菀背着背篓要出门,着急地小跑跟着她身后,“姑姑,你可不要出门捉鱼了,掉河里要生病的。”
“我就是出去转转,姑姑跟你保证,绝对不会再下到河里。”
眼见小姑娘还是不放心,林菀便蹲下来和她商量,“要不你和姑姑一起出去转转,随时监督我,好不好?”。
林蓁听闻能和姑姑出去玩,开心的不得了,拉着林菀的手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林家西边仅仅一里地的距离就有一条河沟,河面宽大概三米,河水还算清澈,不少肥鱼穿梭在水草之中。
这要是捉到一两条着实能大大改善家中伙食呀!
看着林菀靠近河边,林蓁抓紧她的胳膊,着急地大喊:“姑姑离远点,曦曦不吃鱼了,我不要姑姑掉河里。曦曦宁愿永远也不吃鱼!” 小姑娘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说罢竟小声抽泣了起来。
原来正是之前小侄女想吃肉,所以原身才冒险下河抓鱼,现在这条河快成了小姑娘的心理阴影了。
林菀爱怜地抚摸着林蓁的小脑袋,然后保证道:“曦曦放心,姑姑绝对不下河里抓。姑姑给你表演个戏法,咱们在岸边就能抓到鱼。”
说罢,林菀蹲在岸边,将背篓放进河中,然后意念一动往河中注入涓涓泉水。河里的肥鱼果然争先恐后纷纷游了过来,好像有什么非常美味的鱼食投喂一般。每条鱼都张大嘴巴拼命喝着靠近林菀的河水。
最后林菀遵守了和小侄女的约定,没有下河,仅仅用背篓就轻而易举网到了五条肥鱼。林蓁在旁边欢快地一边鼓掌一边叫嚷着姑姑可真厉害!
连续三日高烧昏迷的林家二娘林菀悠悠转醒,一睁眼就看到了床边趴着的一个小豆丁。
林菀环顾四周,发现完全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屋内摆饰和床边小豆丁的打扮,竟像是回到了古代。她心中惊疑不定,明明自己前一晚还在研究下一季门店开拓的营销方案,熬夜太晚就不小心趴在电脑边睡着了,现在是到了哪里?
还没待她思索明白,突然间许多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太阳穴钻心地疼。
待林菀整理好思绪后,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变得瘦小许多,正是一双少女的手。原来自己竟从21世纪穿越到了大胤朝,一个千年前的时空,并在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身上重生了。
原身也叫林菀,家中父母早已双逝,大哥早年从军,家中只有嫂嫂一人操持,照顾原身和小女儿。结果前年大哥牺牲,大嫂后面也跟着撒手人寰。
家中只剩下原身和一个刚满六岁的小侄女林蓁,她是哥嫂唯一的血脉。而原身则是因为前几天去河边抓鱼,不小心跌落水中,受了风寒高烧多日。
再然后,睁开眼的就是21世纪的林菀了。
她靠在床边缓了缓,巨大的信息量让人还无法完全缓过神来。正当林菀闭目养神时,突然发现脑海中清晰浮现出了一汪清泉,真实得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泉水正在咕嘟往上冒着小细泡。
她一时间分不清这是自己的幻觉还是真实的一眼泉水,于是林菀拿过床头的一个杯子,意念一动,杯中便盛满了清澈的泉水。
泉水入口甘甜,喝下之后仿佛五脏六腑都更澄澈了。林菀感觉自己头脑变得更加清醒,身上的疲乏也消失了。
这时小豆丁也醒了过来,看到林菀已经靠在床边坐起,兴奋地喊着:“姑姑!你终于醒了!曦曦还以为姑姑会跟娘一样醒不过来了呜呜...” 小女孩边说边抽泣,到后面竟嚎啕大哭起来。
这便是原身的小侄女,林蓁,乳名叫曦曦。她把头埋在林菀的怀里,一双瘦弱的小胳膊把林菀抱得紧紧的,生怕姑姑再次倒下去。
林菀心疼地抱起她安慰,她能感觉到随着原身和自己记忆的逐渐融合,自己不仅继承了记忆,也继承了来自原身对于亲人的情感。她要好好照顾林蓁,这是她这一世唯一的亲人了。
临近晌午,姑侄俩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林菀喝完那杯泉水之后,感觉身体已经大好,便下床操持午饭。
屋外的陈设一一对应上原身的记忆,林家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农村的平房,中间坐北朝南的是堂屋,东侧是厨房,西侧则是杂物间。
主院空地里有一口井,另外还种了一棵枣树和山楂树。杂物间的墙后是一个菜园子,里面有鸡圈并一小块菜地。大门口则拴着一条瘦骨嶙峋毛色暗淡的大黄狗。
林菀看着这座小院倍感亲切,上一世自己也是出生在北方农村,小时候在这种土房子里生活了好些年。
家中的食材实在贫乏,再加上姑侄二人多日未进油水,林菀便打算利用现有的食材做些清淡有营养的吃食。
她在厨房里找到一个大水缸,里面只剩下几瓢水。林菀先用神识中的泉水把水缸装满,以后家中的吃饭喝水便都用这泉水,对身体估计会大有裨益。
对着水缸,林菀看到了自己这一世的面容。
只见水面上映出一张清丽的芙蓉面,螓首蛾眉,一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水波盈盈,朱唇莹润,端的是一副难得的美人相,和现世的她像极了,只不过年轻了许多。
如此巧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鸡圈里有两只公鸡和五只母鸡,这几只鸡都懒洋洋地卧在草堆或是慢慢踱着步子,其中有一只公鸡格外瘦些。
公鸡只吃不下蛋,林菀便快准狠地选了瘦的那只,脖子一抹,然后烧了开水拔毛。
中午她打算做一道鸡肉粥,先把大米淘洗好然后浸泡两刻,同时麻利地把鸡宰杀处理好。虽然这只鸡相对瘦一些,但是养了挺长的时间,皮下还是有些鸡油的。林菀把鸡油仔细剥离好,留着以后做菜用。
鸡选取鸡胸脯和大腿肉,切成细丁,加入少许姜丝、盐和酱油腌制,剩下的肉则留待之后吃。其实正宗的做法还需要加入胡椒粉,奈何这时候胡椒粉作为外朝进贡的珍贵香料,寻常百姓可是难买得起。
大米浸泡好之后,将米和鸡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泉水再熬煮一刻钟,出锅前再加入少许盐调味。林菀还去菜园子里摘了几片刚刚冒出来的芫荽,洒在粥上。
林菀将鸡肉粥盛出来,端进堂屋。小侄女林蓁,早就端坐在一旁拿好碗筷眼巴巴地等着了。
这泉水果然是好物,即使是去年的陈米和半只瘦鸡,也激发出了非常浓郁的米香和肉香。渺渺的白雾从粥面蒸腾出来,钻进了姑侄二人的鼻腔中。
“姑姑!你做了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林蓁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哇!好香好好喝!比过年的饭菜都好吃!” 然后便唏哩呼噜地沿着碗边吃了起来。
林菀也被粥的味道惊艳到,大米熬得开花,在泉水的加持下有一股甘甜的米香。鸡肉嫩滑,这农家走地鸡在现代也是不常见的,用老广的话讲就是“鸡有鸡味”,用来煮粥便格外鲜美好吃。今天这顿饭也算是“奢侈”了一把。
姑侄俩每人一碗粥下肚,口腹之欲尽满,而且还觉得颇为神清气爽。这算是过年以来,林家吃的第一顿好饭。
吃完这顿,接下来林菀就得考虑怎么开源了,家里这几只懒鸡、几袋谷子可撑不了多久。大哥自从从军之后,家里的赋税就免了,但是现在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加一个六岁的女娃,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下地干活想养活自己都困难。
林菀打算重操“旧业”,自己上辈子就是靠开饭店先发家致富的,巅峰期全国有上千家门店。这辈子总不至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对自己的厨艺和做生意的能力,林菀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按照原身的记忆,林菀翻箱倒柜地找到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两个小布包。其中一个里面装着的是一个五两的银饼,是预备着家里的大事急事,以及林菀和林蓁姑侄二人的嫁妆。另一个则是荆月留下的首饰,旁的都不起眼,只一个羊脂白玉的玉佩看着细腻油润,柔光莹莹,应该不是凡物。这便是家里全部的家底了。
林菀也是疑惑家中怎么会有如此价值连城的宝贝,原主的记忆中也没有这块玉佩的存在。虽然她对玉石没有很多研究,但上一世也是买了不少极品的玉石翡翠之类的首饰,成色上多少懂得一些。她将玉佩小心收好,说不定是有什么渊源的宝物。
家中积蓄不多,林菀便琢磨着怎么从无本生意开始做起。
现在家中菜园子还没有蔬菜长出来,只剩了几颗过冬时存储的大白菜。荤的就只有六只鸡和一只狗,狗肯定是不能动的,鸡短时间内也不适合再杀,还要留着生蛋。
一边这么想着,林菀一边去准备了一些鸡食。上一世她什么农活都做过,喂个鸡自然不在话下。
几只瘦鸡原本对烂菜叶子的鸡食没什么兴趣,都懒洋洋地踱着步子。
林菀突发奇想,给水槽里加了点泉水,想验证一下泉水对动物有没有什么影响。没想到那些鸡争先恐后地咯咯哒跑过来,水槽里一下子塞满了抢水喝的鸡脑袋。
看来这泉水确实是个好东西,动物有些时候反而比人更敏锐。
家里除了几只鸡,便没有其他的家禽了。若是想吃口肉,就只能去镇上买。就林家现在的这个贫困情况,想吃口肉可不容易,怪不得原身要去河里抓鱼呢。
突然林菀灵机一动,既然这灵泉水能吸引鸡,有没有可能吸引河里的鱼也“自投罗网”呢?
想到这里,林菀拿上墙边的一个背篓,打算再去河边碰碰运气。
林蓁看到林菀背着背篓要出门,着急地小跑跟着她身后,“姑姑,你可不要出门捉鱼了,掉河里要生病的。”
“我就是出去转转,姑姑跟你保证,绝对不会再下到河里。”
眼见小姑娘还是不放心,林菀便蹲下来和她商量,“要不你和姑姑一起出去转转,随时监督我,好不好?”。
林蓁听闻能和姑姑出去玩,开心的不得了,拉着林菀的手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林家西边仅仅一里地的距离就有一条河沟,河面宽大概三米,河水还算清澈,不少肥鱼穿梭在水草之中。
这要是捉到一两条着实能大大改善家中伙食呀!
看着林菀靠近河边,林蓁抓紧她的胳膊,着急地大喊:“姑姑离远点,曦曦不吃鱼了,我不要姑姑掉河里。曦曦宁愿永远也不吃鱼!” 小姑娘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说罢竟小声抽泣了起来。
原来正是之前小侄女想吃肉,所以原身才冒险下河抓鱼,现在这条河快成了小姑娘的心理阴影了。
林菀爱怜地抚摸着林蓁的小脑袋,然后保证道:“曦曦放心,姑姑绝对不下河里抓。姑姑给你表演个戏法,咱们在岸边就能抓到鱼。”
说罢,林菀蹲在岸边,将背篓放进河中,然后意念一动往河中注入涓涓泉水。河里的肥鱼果然争先恐后纷纷游了过来,好像有什么非常美味的鱼食投喂一般。每条鱼都张大嘴巴拼命喝着靠近林菀的河水。
最后林菀遵守了和小侄女的约定,没有下河,仅仅用背篓就轻而易举网到了五条肥鱼。林蓁在旁边欢快地一边鼓掌一边叫嚷着姑姑可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