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姐一直是个很倔的人。
认定的事,任谁也改变不了。她总能豁得出去,哪怕粉身碎骨,也能在所不辞。
她向来爱恨分明,喜欢你的时候,能将你捧在手心,不容忍你受任何人的欺侮;讨厌你的时候,恨意就如烈火般浓烈,不存半点饶恕意味。
无论是爱意还是恨意,都如此深刻惊人,正如一把锋利而瑰丽的剑,美则美矣,一碰便被割伤,痛至肺腑。
小师姐总是拗着一股劲,何事倘若没有达到她想要的结局,她便会一直固执地纠缠下去,一定要讨个结果才行。
雨帘之中,身量修长脊背挺立的少年陷入回忆。已过多年,那些记忆丝丝缕缕地纠缠成股涌进脑海,万般愁绪在心中蔓延开来,令他心痛起来。
他记得这个执拗的小师姐。那时他初入万道宗,拜在外门剑阁的长渊长老门下,长老亲授的七个师兄弟间,仅有一个女孩子,便是慕惊折。
当日师尊叫他一一向师兄弟见面行礼,见到六师姐时,发现对方是个身量娇小眉眼俏丽的姑娘,眼睫上翘,嘴唇嫣红,眉目间有些淡淡的好奇,就这样直直地望着他。
师姐看起来比他还小一些,其他人皆是洁净雪白的弟子服,而她在外披了件轻盈利落的乌黑长衫,正好与眉眼与发间的黝黑映衬。
他瞥了眼弟子名单,又抬眼看向少女,混不吝地打趣道:“好好的师姐,怎么取了个这样奇怪的名。”
那少女似乎很意想不到,漆黑的眼瞳望着他,眨了眨,背后的长剑还闪着银光,与他解释到名字的由来:“我生于惊蛰,阿娘觉得‘蛰’字不好看,便改了为‘折’,乃是宁折不弯的折。”
她旋即抬了抬下颔,扬声道:“那师弟,你叫什么?”
混不吝的师弟此时正斜倚在白玉围栏边,懒洋洋地支着长腿。站没站相,被师尊敲了一下头,斥责其道:“啧,没个正形!”
少年忙站直了,与方才散漫的模样大相径庭,他个子高,腿长肩宽,这样倒显得慕惊折比他低出很多,只能仰起头看他。
彼时的小师姐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未经世事,懵懂青涩,抬起一双剪水秋瞳看他,听他开口言:“我叫薛长陵。”
小师姐顿时一笑,与他打趣道:“便是长陵剑的那个‘长陵’吗?真是好巧。”
师尊的剑便叫作长陵,在场几人皆笑成一团,看来这个新来的师弟倒与师尊很有缘分。
他自己也笑了,没想到小师姐巧舌如簧,竟与他反唇相讥。
薛长陵聪颖伶俐,自入门后便很快在宗门内立足,被一众师兄弟簇拥。也常常被师尊叫去与他一道执行任务,遇到棘手难题,他也很快能将其化解,头脑灵活,一点便通。
慕惊折在名义上是他的师姐,比他早入门几年,可实际上,薛长陵还比她大上一岁。
她大概是觉得他很高,初见时,既惊诧又呆滞地盯着他。身后的三师兄和四师兄兴奋地将薛长陵揽走,叫他去陪他们耍剑。
平日里他们一起练剑不会带上她,几个少年出剑狠厉,怕剑光伤到师妹,因此每每练剑,慕惊折都是和其他女修一起结伴,若说同门师兄里,只有五师兄会偶尔陪她。
几个师兄都拿她当小孩子,同新来的师弟提起她时,也是种宠溺的语气。
那时候的小师姐,年纪尚小,难免有些娇气。曾经因为在宗门内穿不了漂亮衣裳,还要统一发型,戴不了繁琐的头饰,她没少同别的女修抱怨。她也易哭,可她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流眼泪。这点后来薛长陵也深切体会,她受了委屈落泪,旁人一向是不得知的。
唯有一次。那日是一年一度的弟子大会,慕惊折前些日子摔伤了手臂,提不动剑,哀求着请师尊让她休假。可这日有掌门及各长老围观,容不得差错,每名弟子必须上台,师尊便冷厉拒绝了。
于是慕惊折便不得已带伤上阵,硬是忍痛挥舞着长剑战胜了好几个师兄师姐,最后下擂台时,已是疼痛难忍,旧伤复发,牵动了伤口,原本上了药的地方又开始作痛。
她原本还能咬牙忍一忍,坐在树下绷着脸看其他弟子比试,可后来她看到了许多弟子因身体不适陆续退场,都在树下休息玩乐,而她却带伤上阵,一时间心中不平衡,加上伤口痛,竟一撇嘴哭了起来。
几个师兄比完下场,看到师妹一个人瘪着嘴哭,纷纷跑来关心,摸她额头,还以为生病了,又去禀告师尊。谁料师尊冷言道:“她是生了羡慕之心,觉得不公。那些游手好闲的弟子有什么好羡慕的?太矫情了,这点苦都吃不了,日后如何进内门。”
那一日之后,她许久都抬不起剑来,心里十分记恨。慕惊折后来壮着胆子质问师尊,为什么她要带伤上阵,别宗弟子却能休息。师尊是个很固执的人,告诉她那些修士不是自己的徒弟,他无法掌控,叫她去问掌门。
本以为这样便将她打发出去,却不曾想慕惊折还真闯到掌门殿,被管事的弟子拦了下来。问她何事,她便硬着头皮,有理有据地痛诉宗门内有失公允,让她负伤上阵。
慕惊折口齿伶俐,那人被说得头疼,掌门息事宁人,便拟了一个口谕将她打发走:“凡是身体不适的弟子,不用经由允许,所有大小比试皆可休假。”
得到回复,慕惊折才风风光光地回到剑阁。
当时几个师兄都以为师妹疯了。
后来的几次比试,慕惊折便故意推脱,像在以此作为反抗,将以前受的委屈补回来,十分反骨。
那时薛长陵觉得,师姐此人虽然十分倔强,但又异常生动,并不似他印象中一贯清心寡欲的修士。
薛长陵又想起她的名字来,她说过自己名字中的“折”乃宁折不弯的“折”。起初他觉得奇怪,现在却认为倒很名如其人。
初入宗门那一年,薛长陵与这个小师姐还并不算熟络。她很少主动找他搭话,他也只专注于自身,除了刚拜入师门那日行过见礼,别的时候二人很少单独相谈。
不过每日都要相见,少年对她的印象亦很深刻。慕惊折喜爱黑衣,总梳着半扎发。那发型他细看过,是以玉簪在上方高高地绾起一个发髻,余下的乌发披散于肩后,双颊旁青丝垂落,利落而简洁。那玉簪上坠着珠子,在她持剑打斗时,泠泠作响。
她颈上常挂着一根红绳,串着一块张牙舞爪小兽形状的玉,垂在胸前,格外独特。
而她的本命剑,乃是一柄与众不同的红剑,绮丽诡异,剑柄处有火焰与凰翼的图案,剑身也如同在火光中燃烧一般,红艳艳的,剑刃则是晃眼的银白。平日里不脱剑鞘,还真是很难看出这剑的模样如此惊人。
当初选剑时,在模样款式各异的灵剑中,大家都钟意雪白宽大的灵剑,与掌门手中的更相似,也更圣洁仙灵,而一身黑裳的小师姐偏偏挑了柄细长红剑,锋利而自带杀气,师兄们不可置信地问她:“真的选好了?”
她说这剑轻盈顺手,且很小巧,很适合她。
宗门内鲜少有红剑,她是剑阁众弟子中唯一一个。
偶然一次,分到薛长陵与小师姐比试,他盯着她手中挥舞的红剑,那招数绚烂,掀起一片瑰丽剑光。他因红剑晃了神,一瞬便落败。
被逐下台,薛长陵却不恼,只是笑说:“师姐的剑很好看。”
慕惊折一挑眉梢,“你是因为这个才输的?”
他则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否认道:“长陵甘拜下风。”
慕惊折喜欢听这样的话,微不可见地翘了翘唇,又“唰”地收了剑。
后来,偶尔碰见慕惊折与人切磋,薛长陵便会立在一旁静静地看,看她的招式,看她的剑光,以及被风吹动飞扬的发丝。
师姐阴晴不定。有时心情大好,即使输了也仰着一张笑靥潇洒离去。有时心情不好,便显现在脸上,下了台,便是“唰”地一合剑,转身离去。
宗门以和为贵,慕惊折却从不避讳与人争执,不过有时倒不是因为她自己。
慕惊折自入门就结识的一个玩伴,叫作白惜惜,性子老实守纪,有男修戏谑她,慕惊折都一一帮忙怼回去。
那回遇到隔壁一个师姐,很是骄横,耀武扬威,见白惜惜是个软柿子,便三番五次地言语欺辱,甚至在一些功课上也暗中针对。
她代为检查白惜惜的功课,偏要说她剑术不过关,故意扣在后山练习。第二日慕惊折得知后,竟不顾颜面直接跑到那师姐上早课的地方登门算账,“唰”地抽出剑来,伸手便去拎对方领子。
那人见她动真格的,吓了一跳,眼瞳圆睁,奋力挣开她揪着自己衣襟的手。
慕惊折一把撒开她,一副气势凌人的模样,将剑一收,用剑鞘抵着对方胸膛,仰着头道:“下一次不会再是剑鞘这么简单,再让我发现,我一定会打你。你跟白惜惜过不去,便是跟我过不去。”
慕惊折胆大妄为,拎起那个横行跋扈的师姐,当众挑战“权威”。那人也是个纸老虎,被吓唬得足够,吭都不敢吭一声。
众弟子面面相觑,深觉惊心动魄。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慕惊折便因闹事被带去戒律堂问责。
那日薛长陵外出执行任务刚回来,就碰见一群人乌泱泱地围成一团,他一蹙眉,撇下器物便往戒律所跑。
正巧碰见慕惊折刚被放出来,从头发丝到裙摆都没伤到一毫。瞥见薛长陵,只是诧异道:“薛长陵?你怎么在这里?”
她对他不常喊“师弟”,只唤全名,便略显生硬。不过他却没在意。少年乌黑的瞳望了望她,“师姐何故被叫去戒律堂问罪?”
慕惊折脸上微微生了笑意,同薛长陵一边往剑阁走,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那日的事。谈至精彩处,她眉开眼笑,仿佛为自己的仗义之举而骄傲,裙摆飞扬,宛若一朵盛放的牡丹花。
因对方有错在先,她也就是被训斥了一顿放走了。
薛长陵忍不住也笑,问:“那、师姐因此被斥责,又得罪了旁人,可觉得值得?”
而她却道:“没有什么值不值得,我就是看不惯她欺负人,还欺负到我朋友身上。其实我不过是鼓足了勇气,作势吓唬她的,谁知道她那么胆怯,一吓就怕了。”
他与她同行一道,便也听她说了一路,薛长陵侧头看她,个子虽不高,脾气还挺大。
这让他对慕惊折的印象又颠覆一遍,意想不到,这个小师姐虽然反骨,却还挺义气。
据说后来,那女修还被迫摁在白惜惜面前道歉。
自然,这也是慕惊折要求的。白惜惜听着对方的道歉,颇有些诧异。
然而慕惊折看她语气怪异,好似很不服气,便忍不住问道:“你这是什么态度?”
对方怒瞪她一眼,又碍于身上背负责罚,有长老之命,她不敢违抗,便老老实实地照做,重新道了一遍。
慕惊折又斥责道:“瞪我做什么,你有没有诚意?”
白惜惜面露惊色,她一向善解人意,连忙阻拦,“好了好了,已经很有诚意了。折折,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慕惊折听她开口,这才作罢,自己掀帘离开了。
不仅是身边朋友,她本身的自尊心也很强,不容被旁人打压。从前一个同她一道的女修,总有意无意地打压她,拉她做自己的陪衬。
后来一次,众人围坐一团聊天时,她被冷落,便又拿慕惊折做挡箭牌,当众揭她的短,贬低她,还放话说小师姐不如自己漂亮,以此来博得众人一笑。
那女修八面玲珑,春光得意。然而小师姐怎能甘愿做她的垫脚石,自然忍无可忍,掀案起身,不留情面地与她撕破脸面。
二人争吵起来,论口舌,对方自然敌不过,很快落了下风。
从此二人这仇怨也就结下。慕惊折并非好拿捏,只是把她当做朋友而已。
不过以后便不是了,凡是伤害过她的人,她都一概记仇,记到天荒地老。
薛长陵偶然听闻此事,亦笑道:“是她眼拙,师姐明眸皓齿,比她绰绰有余。”
二人从此以后,每每撞见,皆是不欢而散。慕惊折总不给她好脸色,二人争吵,慕惊折往往不依不饶。
那女修便常在旁人面前哭诉委屈,说不知为何被她挤兑。
许多人也觉得她似乎有些太睚眦必报。
师兄几人私底下轮番劝了慕惊折数次,让她将这张扬生事的性子收一收,否则将结下更多仇怨。
慕惊折摆弄着手中的剑穗,似乎并不以为然,仰起一双明眸道:“可是别人招惹我在先。”
“这样的人,不必再往来。师妹,你若这样同她拉扯,反倒会显得自己没有气度。”
“那、我要是受委屈怎么办?”
“受委屈……”师兄的声音被打断,一声凭空而起的清澈声音带着一点笑意,说道:“师姐若是受委屈,我自会将那人捉来打一顿给师姐出气。”
薛长陵掀起门帘,刚大步走进来,并不知晓他们在谈论什么,只是随口接上。这话霸道护短,将慕惊折听得忍不住扑哧一笑。
大师兄恼怒地骂他:“去去去,你这小子,我们在给师妹讲道理,你这是在做什么?”
慕惊折倒是少见地护住了他,“师弟不过是开玩笑。我倒觉得师弟所言有理,如果有人欺负师兄,我也将他捉来打一顿。”
师兄也忍不住笑了,故作无奈,摇了摇头,叹口气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哟,你们俩就互相带坏吧。哎,师兄我真是一个也管不住了。”
慕惊折拍案大笑,薛长陵也弯起眉眼,默默将她杯盏里的清茶倒满。
从那日起,慕惊折才真正与薛长陵熟络起来。
认定的事,任谁也改变不了。她总能豁得出去,哪怕粉身碎骨,也能在所不辞。
她向来爱恨分明,喜欢你的时候,能将你捧在手心,不容忍你受任何人的欺侮;讨厌你的时候,恨意就如烈火般浓烈,不存半点饶恕意味。
无论是爱意还是恨意,都如此深刻惊人,正如一把锋利而瑰丽的剑,美则美矣,一碰便被割伤,痛至肺腑。
小师姐总是拗着一股劲,何事倘若没有达到她想要的结局,她便会一直固执地纠缠下去,一定要讨个结果才行。
雨帘之中,身量修长脊背挺立的少年陷入回忆。已过多年,那些记忆丝丝缕缕地纠缠成股涌进脑海,万般愁绪在心中蔓延开来,令他心痛起来。
他记得这个执拗的小师姐。那时他初入万道宗,拜在外门剑阁的长渊长老门下,长老亲授的七个师兄弟间,仅有一个女孩子,便是慕惊折。
当日师尊叫他一一向师兄弟见面行礼,见到六师姐时,发现对方是个身量娇小眉眼俏丽的姑娘,眼睫上翘,嘴唇嫣红,眉目间有些淡淡的好奇,就这样直直地望着他。
师姐看起来比他还小一些,其他人皆是洁净雪白的弟子服,而她在外披了件轻盈利落的乌黑长衫,正好与眉眼与发间的黝黑映衬。
他瞥了眼弟子名单,又抬眼看向少女,混不吝地打趣道:“好好的师姐,怎么取了个这样奇怪的名。”
那少女似乎很意想不到,漆黑的眼瞳望着他,眨了眨,背后的长剑还闪着银光,与他解释到名字的由来:“我生于惊蛰,阿娘觉得‘蛰’字不好看,便改了为‘折’,乃是宁折不弯的折。”
她旋即抬了抬下颔,扬声道:“那师弟,你叫什么?”
混不吝的师弟此时正斜倚在白玉围栏边,懒洋洋地支着长腿。站没站相,被师尊敲了一下头,斥责其道:“啧,没个正形!”
少年忙站直了,与方才散漫的模样大相径庭,他个子高,腿长肩宽,这样倒显得慕惊折比他低出很多,只能仰起头看他。
彼时的小师姐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未经世事,懵懂青涩,抬起一双剪水秋瞳看他,听他开口言:“我叫薛长陵。”
小师姐顿时一笑,与他打趣道:“便是长陵剑的那个‘长陵’吗?真是好巧。”
师尊的剑便叫作长陵,在场几人皆笑成一团,看来这个新来的师弟倒与师尊很有缘分。
他自己也笑了,没想到小师姐巧舌如簧,竟与他反唇相讥。
薛长陵聪颖伶俐,自入门后便很快在宗门内立足,被一众师兄弟簇拥。也常常被师尊叫去与他一道执行任务,遇到棘手难题,他也很快能将其化解,头脑灵活,一点便通。
慕惊折在名义上是他的师姐,比他早入门几年,可实际上,薛长陵还比她大上一岁。
她大概是觉得他很高,初见时,既惊诧又呆滞地盯着他。身后的三师兄和四师兄兴奋地将薛长陵揽走,叫他去陪他们耍剑。
平日里他们一起练剑不会带上她,几个少年出剑狠厉,怕剑光伤到师妹,因此每每练剑,慕惊折都是和其他女修一起结伴,若说同门师兄里,只有五师兄会偶尔陪她。
几个师兄都拿她当小孩子,同新来的师弟提起她时,也是种宠溺的语气。
那时候的小师姐,年纪尚小,难免有些娇气。曾经因为在宗门内穿不了漂亮衣裳,还要统一发型,戴不了繁琐的头饰,她没少同别的女修抱怨。她也易哭,可她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流眼泪。这点后来薛长陵也深切体会,她受了委屈落泪,旁人一向是不得知的。
唯有一次。那日是一年一度的弟子大会,慕惊折前些日子摔伤了手臂,提不动剑,哀求着请师尊让她休假。可这日有掌门及各长老围观,容不得差错,每名弟子必须上台,师尊便冷厉拒绝了。
于是慕惊折便不得已带伤上阵,硬是忍痛挥舞着长剑战胜了好几个师兄师姐,最后下擂台时,已是疼痛难忍,旧伤复发,牵动了伤口,原本上了药的地方又开始作痛。
她原本还能咬牙忍一忍,坐在树下绷着脸看其他弟子比试,可后来她看到了许多弟子因身体不适陆续退场,都在树下休息玩乐,而她却带伤上阵,一时间心中不平衡,加上伤口痛,竟一撇嘴哭了起来。
几个师兄比完下场,看到师妹一个人瘪着嘴哭,纷纷跑来关心,摸她额头,还以为生病了,又去禀告师尊。谁料师尊冷言道:“她是生了羡慕之心,觉得不公。那些游手好闲的弟子有什么好羡慕的?太矫情了,这点苦都吃不了,日后如何进内门。”
那一日之后,她许久都抬不起剑来,心里十分记恨。慕惊折后来壮着胆子质问师尊,为什么她要带伤上阵,别宗弟子却能休息。师尊是个很固执的人,告诉她那些修士不是自己的徒弟,他无法掌控,叫她去问掌门。
本以为这样便将她打发出去,却不曾想慕惊折还真闯到掌门殿,被管事的弟子拦了下来。问她何事,她便硬着头皮,有理有据地痛诉宗门内有失公允,让她负伤上阵。
慕惊折口齿伶俐,那人被说得头疼,掌门息事宁人,便拟了一个口谕将她打发走:“凡是身体不适的弟子,不用经由允许,所有大小比试皆可休假。”
得到回复,慕惊折才风风光光地回到剑阁。
当时几个师兄都以为师妹疯了。
后来的几次比试,慕惊折便故意推脱,像在以此作为反抗,将以前受的委屈补回来,十分反骨。
那时薛长陵觉得,师姐此人虽然十分倔强,但又异常生动,并不似他印象中一贯清心寡欲的修士。
薛长陵又想起她的名字来,她说过自己名字中的“折”乃宁折不弯的“折”。起初他觉得奇怪,现在却认为倒很名如其人。
初入宗门那一年,薛长陵与这个小师姐还并不算熟络。她很少主动找他搭话,他也只专注于自身,除了刚拜入师门那日行过见礼,别的时候二人很少单独相谈。
不过每日都要相见,少年对她的印象亦很深刻。慕惊折喜爱黑衣,总梳着半扎发。那发型他细看过,是以玉簪在上方高高地绾起一个发髻,余下的乌发披散于肩后,双颊旁青丝垂落,利落而简洁。那玉簪上坠着珠子,在她持剑打斗时,泠泠作响。
她颈上常挂着一根红绳,串着一块张牙舞爪小兽形状的玉,垂在胸前,格外独特。
而她的本命剑,乃是一柄与众不同的红剑,绮丽诡异,剑柄处有火焰与凰翼的图案,剑身也如同在火光中燃烧一般,红艳艳的,剑刃则是晃眼的银白。平日里不脱剑鞘,还真是很难看出这剑的模样如此惊人。
当初选剑时,在模样款式各异的灵剑中,大家都钟意雪白宽大的灵剑,与掌门手中的更相似,也更圣洁仙灵,而一身黑裳的小师姐偏偏挑了柄细长红剑,锋利而自带杀气,师兄们不可置信地问她:“真的选好了?”
她说这剑轻盈顺手,且很小巧,很适合她。
宗门内鲜少有红剑,她是剑阁众弟子中唯一一个。
偶然一次,分到薛长陵与小师姐比试,他盯着她手中挥舞的红剑,那招数绚烂,掀起一片瑰丽剑光。他因红剑晃了神,一瞬便落败。
被逐下台,薛长陵却不恼,只是笑说:“师姐的剑很好看。”
慕惊折一挑眉梢,“你是因为这个才输的?”
他则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否认道:“长陵甘拜下风。”
慕惊折喜欢听这样的话,微不可见地翘了翘唇,又“唰”地收了剑。
后来,偶尔碰见慕惊折与人切磋,薛长陵便会立在一旁静静地看,看她的招式,看她的剑光,以及被风吹动飞扬的发丝。
师姐阴晴不定。有时心情大好,即使输了也仰着一张笑靥潇洒离去。有时心情不好,便显现在脸上,下了台,便是“唰”地一合剑,转身离去。
宗门以和为贵,慕惊折却从不避讳与人争执,不过有时倒不是因为她自己。
慕惊折自入门就结识的一个玩伴,叫作白惜惜,性子老实守纪,有男修戏谑她,慕惊折都一一帮忙怼回去。
那回遇到隔壁一个师姐,很是骄横,耀武扬威,见白惜惜是个软柿子,便三番五次地言语欺辱,甚至在一些功课上也暗中针对。
她代为检查白惜惜的功课,偏要说她剑术不过关,故意扣在后山练习。第二日慕惊折得知后,竟不顾颜面直接跑到那师姐上早课的地方登门算账,“唰”地抽出剑来,伸手便去拎对方领子。
那人见她动真格的,吓了一跳,眼瞳圆睁,奋力挣开她揪着自己衣襟的手。
慕惊折一把撒开她,一副气势凌人的模样,将剑一收,用剑鞘抵着对方胸膛,仰着头道:“下一次不会再是剑鞘这么简单,再让我发现,我一定会打你。你跟白惜惜过不去,便是跟我过不去。”
慕惊折胆大妄为,拎起那个横行跋扈的师姐,当众挑战“权威”。那人也是个纸老虎,被吓唬得足够,吭都不敢吭一声。
众弟子面面相觑,深觉惊心动魄。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慕惊折便因闹事被带去戒律堂问责。
那日薛长陵外出执行任务刚回来,就碰见一群人乌泱泱地围成一团,他一蹙眉,撇下器物便往戒律所跑。
正巧碰见慕惊折刚被放出来,从头发丝到裙摆都没伤到一毫。瞥见薛长陵,只是诧异道:“薛长陵?你怎么在这里?”
她对他不常喊“师弟”,只唤全名,便略显生硬。不过他却没在意。少年乌黑的瞳望了望她,“师姐何故被叫去戒律堂问罪?”
慕惊折脸上微微生了笑意,同薛长陵一边往剑阁走,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那日的事。谈至精彩处,她眉开眼笑,仿佛为自己的仗义之举而骄傲,裙摆飞扬,宛若一朵盛放的牡丹花。
因对方有错在先,她也就是被训斥了一顿放走了。
薛长陵忍不住也笑,问:“那、师姐因此被斥责,又得罪了旁人,可觉得值得?”
而她却道:“没有什么值不值得,我就是看不惯她欺负人,还欺负到我朋友身上。其实我不过是鼓足了勇气,作势吓唬她的,谁知道她那么胆怯,一吓就怕了。”
他与她同行一道,便也听她说了一路,薛长陵侧头看她,个子虽不高,脾气还挺大。
这让他对慕惊折的印象又颠覆一遍,意想不到,这个小师姐虽然反骨,却还挺义气。
据说后来,那女修还被迫摁在白惜惜面前道歉。
自然,这也是慕惊折要求的。白惜惜听着对方的道歉,颇有些诧异。
然而慕惊折看她语气怪异,好似很不服气,便忍不住问道:“你这是什么态度?”
对方怒瞪她一眼,又碍于身上背负责罚,有长老之命,她不敢违抗,便老老实实地照做,重新道了一遍。
慕惊折又斥责道:“瞪我做什么,你有没有诚意?”
白惜惜面露惊色,她一向善解人意,连忙阻拦,“好了好了,已经很有诚意了。折折,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慕惊折听她开口,这才作罢,自己掀帘离开了。
不仅是身边朋友,她本身的自尊心也很强,不容被旁人打压。从前一个同她一道的女修,总有意无意地打压她,拉她做自己的陪衬。
后来一次,众人围坐一团聊天时,她被冷落,便又拿慕惊折做挡箭牌,当众揭她的短,贬低她,还放话说小师姐不如自己漂亮,以此来博得众人一笑。
那女修八面玲珑,春光得意。然而小师姐怎能甘愿做她的垫脚石,自然忍无可忍,掀案起身,不留情面地与她撕破脸面。
二人争吵起来,论口舌,对方自然敌不过,很快落了下风。
从此二人这仇怨也就结下。慕惊折并非好拿捏,只是把她当做朋友而已。
不过以后便不是了,凡是伤害过她的人,她都一概记仇,记到天荒地老。
薛长陵偶然听闻此事,亦笑道:“是她眼拙,师姐明眸皓齿,比她绰绰有余。”
二人从此以后,每每撞见,皆是不欢而散。慕惊折总不给她好脸色,二人争吵,慕惊折往往不依不饶。
那女修便常在旁人面前哭诉委屈,说不知为何被她挤兑。
许多人也觉得她似乎有些太睚眦必报。
师兄几人私底下轮番劝了慕惊折数次,让她将这张扬生事的性子收一收,否则将结下更多仇怨。
慕惊折摆弄着手中的剑穗,似乎并不以为然,仰起一双明眸道:“可是别人招惹我在先。”
“这样的人,不必再往来。师妹,你若这样同她拉扯,反倒会显得自己没有气度。”
“那、我要是受委屈怎么办?”
“受委屈……”师兄的声音被打断,一声凭空而起的清澈声音带着一点笑意,说道:“师姐若是受委屈,我自会将那人捉来打一顿给师姐出气。”
薛长陵掀起门帘,刚大步走进来,并不知晓他们在谈论什么,只是随口接上。这话霸道护短,将慕惊折听得忍不住扑哧一笑。
大师兄恼怒地骂他:“去去去,你这小子,我们在给师妹讲道理,你这是在做什么?”
慕惊折倒是少见地护住了他,“师弟不过是开玩笑。我倒觉得师弟所言有理,如果有人欺负师兄,我也将他捉来打一顿。”
师兄也忍不住笑了,故作无奈,摇了摇头,叹口气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哟,你们俩就互相带坏吧。哎,师兄我真是一个也管不住了。”
慕惊折拍案大笑,薛长陵也弯起眉眼,默默将她杯盏里的清茶倒满。
从那日起,慕惊折才真正与薛长陵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