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蓁
空山是五台山洪福寺的洒扫僧人。
五台山崇尚佛教,山上有许多不同的寺庙;洪福寺算不得香火旺盛的大寺,甚至颇有些凄凉。
这日下过一场微雨,天气有些转凉,似乎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一位香客带着两个丫鬟走进了洪福寺,主人是一位很年轻的姑娘家,举止有礼,衣着典雅,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小姐。不过,富贵人家的香客,一般会谴人先到寺庙打过招呼,待寺庙万事俱备后才会驾临。这位小姐却好似只是寻常路过。
她穿着精巧的绣鞋,毫不在意地踩过寺门门槛后的浅浅积水,扬起的裙角带起风,清澈的积水因此泛起淡淡的涟漪,空山愣愣地看着不请自来的香客,听得她说,“打扰了,小师傅,请问寺里可有签筒。”
空山丢下扫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请进殿稍候。”
他的师傅教导过,来者是客,是香火钱,不要多问缘由,尽量为施主行个方便,那么洪福寺自然是有签筒的。
待香客也礼貌躬身后,空山转身向后院走去,他还未学会解签,若是解签的话,得请住持师傅来。
来者正是随太后出宫礼佛的南华公主李令蓁,她收到了关于段谨御前求婚的一事的来信。
太后来五台山礼佛,自然入住了名门大寺,每日午后都会听大师念经。但太后从来不拘着李令蓁,大多数时间里,李令蓁都被打发了在五台山闲逛。
就像今日这样,李令蓁虽然对礼佛听经没有兴趣,但是感兴趣于看相解签,在五台山的近三个月,她基本上把大大小小的寺庙都试了一遍,而求签看卦所问之事,无一例外,全是姻缘。
姻缘正是李令蓁当下最为愁绪的事情。
看上的男子御前求婚了,被求娶的对象却不是她。李令蓁的情绪有些复杂,却不全然是伤心恼怒,有别的事情冲淡了她的情绪。
三月前,也就是太后来五台山礼佛前,有意为她和段谨赐婚,定下这一桩显而易见的美满姻缘。
然太后此人虽然热衷于当红娘,却也每每忧虑赐婚是否尽善尽美;若是婚后夫妻不和,却迫于太后懿旨而不敢和离,这便又不是一桩美事了。
因此,但凡太后赐下的姻缘,都会在下懿旨前,召钦天监来合一下八字。
起了给李令蓁赐婚念头的第二天,太后便诏令钦天监监正进了寿康宫。
好巧不巧,历来行踪不定,游历各地观星的钦天监监正,那日正好在宫里当值。
钦天监监正垂着脑袋看那两个生辰八字,沉思了很久,最后抬起头直视太后,下了决断,“依臣之所见,这桩婚事并非良配。”
李令蓁当即愣住了,直到太后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抚,这才没在外臣面前失礼。
太后当时皱了眉头,要他细说。
“单从八字上来看,两人若成婚,不利子女,婚后必丧长子;太后娘娘,若臣下是在街头算命的大师,遇上男方家眷来合婚,是要讲一句好姻缘的;但今遭是为公主考虑的话,臣只能明言,此桩婚事不利于公主;如臣所说的子女,夫妻婚内丧子,女子伤身又伤心,而男子则不要承受这些;”
寿康宫的大殿里静默了许久。
李令蓁一直盯着殿中立着的钦天监监正看。
这是一位很年轻的监正,听闻是前监正培养的关门弟子,平素不轻易泄露天机,说是泄露天机容易遭天谴,只有在国事重大,难以抉择的时候才会被皇帝宣召。
大多数时间里,钦天监监正都在观测星象,为修订来年的历法做准备。
他这么年轻,真的有一语道中的能力?
“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说法是真的?”太后开了这个口。
监正大人抬起右手,突然开始掐算,显得神神叨叨的,“请太后按下赐婚旨意不提,同南华公主一起出京三个月,期间不要与段大人联系,三月以后,公主的这桩姻缘,自会见分晓。”
太后娘娘支起了脑袋,带着护甲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最后下了决断,“既如此,便依你所言。不过,哀家三月后回京,希望在京城还看得到你。”这是若被诓骗,要秋后算账的意思了。
监正大人双手交叠一拜,允诺到,“微臣接下来半年都在京城观星,届时娘娘如果在钦天监没有看到微臣,可派人去郊外观星台。”
钦天监监正不知道何时走了。李令蓁呆呆地站在太后的身侧。
太后打眼看了这个小孙女,小儿媳是在生她的时候难产去世的,没过多久小儿子也在战场去世,留下这么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她作为祖母,很是花费了一番心血教养,这孩子也从来没有让她失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兼之性格谦和柔顺,宫里宫外无不称赞。
她希望小孙女一辈子都顺风顺水,连这预备给她当驸马的段谨,也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想到此,就见李令蓁跪在了她膝前,喊了一声皇祖母,趴在她膝头哭了起来。
太后娘娘叹了一口气,“蓁蓁,你的身份地位,无需为个男人伤心,全天下多得是上赶着给你当驸马的男子。”
李令蓁抬头看向她,漂亮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可是…他们都不是段谨,您知道的,段谨对我一向很好。”
殿中炉子里氤氲起浓郁的香线,安息香的味道在屋室内散开,太后阖上了眼睛,想起了一些往事,不咸不淡地评价,“女子嫁人,可以看家世,可以看才貌,唯独一样,对你好是最廉价的;蓁蓁,你仔细想想吧。”
李令蓁跪坐在地,随后忽然站起身,向太后告了声退,急忙朝殿外走去。
钦天监监正离开寿康宫,在一处游廊上慢吞吞地行走,这是出宫的方向没错,不过游廊两旁是漫无边际的荷花池,他难得进宫,观星之余也想欣赏人间美景。
李令蓁拦下他的时候,他正看到肥美的锦鲤在莲叶间嬉戏。
这位公主一袭丁香色宫装,珠翠不多却件件非凡品,因为跑得急了些,脸色有些苍白,却掩盖不了年轻貌美的面容。
看得出来,大富大贵的好命之相已经尽显。
然命理书上也曾提及,但凡极致的大富大贵之人,于其他方面,总是有巨大的缺憾,这种缺憾,往常是指六亲。
眼前的南华公主既有权又有钱,乃是最顶级的大富大贵,与之相对的,就是自小父母双亡,想必连父母面都没有见过;伯父乃是帝王,高高在上,国事繁杂,能予她物质,予不了父女情分;终日侍奉太后,与堂姐妹、年轻姑娘们也没有来往;是六亲与亲友上都疏离的命格。
监正下意识地开始相面,随即意识到这不太礼貌,收敛了眼神,主动开了口,“公主,可有什么事?”
李令蓁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眼胖锦鲤,很认真地开口,“监正大人,我想,您能不能教我合婚八字的逻辑?”
真是无理的要求啊。
他是钦天监监正,又不是灯会步行街招摇撞骗的道士。看什么八字合什么婚已经很大材小用了,如今难道还要教一个小姑娘算命?他们钦天监的目标可是星辰。
这不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公主该学的吧。
迎着南华公主李令蓁好奇又怀疑的眼神,监正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公主,您要是执意要了解,三个月后,从五台山回来时,来钦天监找我就是了。”
李令蓁觉得这个人更奇怪了,“…大人,皇祖母还没有决定这三个月去哪里呢,去避暑山庄小住也未可知?”
钦天监监正抬起头,眉眼弯弯地微笑着,像是那种拐卖小孩的拐子,“定是五台山,殿下静候吧。此乃,天机不可泄漏。”
“好吧。”李令蓁不是那种非要问个所以然的性格,得了他的允诺,大不了到时候再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耽误您出宫了,我没事了。”
两人互相全了礼仪,他步伐悠闲地走出廊下,正四品的官袍被风吹起,颇有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还念叨着什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那个时候,钦天监监正念叨的诗句,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何田田,何田田。
今天这封来自京都堂姐李裳秋的书信,触目惊心地提到了何田田这个名字。
何田田原是杭州府的孤女,却摇身一变成了皇室公主,更荒唐的是,段谨竟然请求赐婚何田田。
李令蓁陷入了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来自于何田田的插足,也不是来自于段谨的变心,而是来自于钦天监监正的一语成谶。
那天的监正,只不过是欣赏着鱼戏莲叶间,念叨着江南可采莲,从未说过何田田是个人名。她到现在才感觉到,监正是故意念这句诗的,故意念给她听的。
“施主,签筒来了。”小师傅的话打断了李令蓁的回忆,廊下的年轻姑娘回过神,松缓了神情,接过签筒,道了声谢。
空山颔首表示敬意,又回到院中扫地了。
李令蓁踏入大殿,跪到了神像前的蒲团上。
看了眼慈眉善目的神像,李令蓁开始摇签筒,只消片刻,一只竹质的签掉到了地上。
地火明夷,明夷卦。这签筒里的签没有签文,原来是摇卦。
眼下这根签上坤下火,正是六十四卦里的明夷卦。
但是,命理这种东西,解卦难;李令蓁皱了皱眉头。
“地火明夷,晦而转明,凤凰垂翼之向,弃暗投明之意。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李令蓁回头,只见一位师傅站在大殿内,身着灰色僧袍,眉毛已经泛了白,看上去年纪不小。
接收到了她的眼神,灰袍和尚笑了笑。“贫僧法号齐天,略懂解卦。”
看来是这个寺庙的住持了,洪福寺的齐天和尚,正应上了洪福齐天一词。
李令蓁从蒲团上站起,走到齐天师傅身侧,将那支明夷签展示给他看,单刀直入,“师父,我若是问姻缘,这卦象是什么意思?”
齐天住持慈眉善目地看着她,颇有点天机不可泄露的意味。
但是,凡事都可以尝试。
“白绣,把荷包给这位师傅。”李令蓁觉得天机并非不可泄露,无非是泄露天机之人或多或少会遇上些糟心的事情。
既如此,将金银交给住持师傅,令住持师傅拿去多多行善,大抵也能消退些泄露天机的业债。
齐天住持接过荷包,随手放到小和尚手里,看上去并不在乎钱财,“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姑娘,你问这个卦嘛,自然是静观其变,弃暗投明,若说是姻缘,大概是让你不必执着眼前,有时候换一个选择,才是光明之向。”
李令蓁立于廊下,遥遥看着寺中天井,悠然地下着细碎的毛毛细雨。
——不必执着眼前人。
寺外响起凌乱的脚步声,心宽体胖的嫲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哎呦我的公主,你怎么在这里躲雨,太后娘娘正找您呢。”
成群的仆妇涌了进来,有打伞的、披披风的、塞汤婆子的,甚至还有两个宫女提着香炉走在前头。
空山目送着这群人簇拥着那个漂亮姑娘远去,“原来她是个公主啊……”
齐天住持却不是很在意,依旧笑意盈盈,“公主好啊,这一年的香火钱都不用愁了。”
空见很是忧虑,“师傅,欺骗公主被发现了的话,那可是杀头的死罪。”
“谁和你说,我是欺骗公主的?”老和尚摸了摸发白的胡子,“照本宣科而已,那些解卦的书上都是那么说的。没什么稀奇。”
小和尚摸了摸脖子,希望自己的脑袋千万不要受到牵连。
五台山崇尚佛教,山上有许多不同的寺庙;洪福寺算不得香火旺盛的大寺,甚至颇有些凄凉。
这日下过一场微雨,天气有些转凉,似乎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一位香客带着两个丫鬟走进了洪福寺,主人是一位很年轻的姑娘家,举止有礼,衣着典雅,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小姐。不过,富贵人家的香客,一般会谴人先到寺庙打过招呼,待寺庙万事俱备后才会驾临。这位小姐却好似只是寻常路过。
她穿着精巧的绣鞋,毫不在意地踩过寺门门槛后的浅浅积水,扬起的裙角带起风,清澈的积水因此泛起淡淡的涟漪,空山愣愣地看着不请自来的香客,听得她说,“打扰了,小师傅,请问寺里可有签筒。”
空山丢下扫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请进殿稍候。”
他的师傅教导过,来者是客,是香火钱,不要多问缘由,尽量为施主行个方便,那么洪福寺自然是有签筒的。
待香客也礼貌躬身后,空山转身向后院走去,他还未学会解签,若是解签的话,得请住持师傅来。
来者正是随太后出宫礼佛的南华公主李令蓁,她收到了关于段谨御前求婚的一事的来信。
太后来五台山礼佛,自然入住了名门大寺,每日午后都会听大师念经。但太后从来不拘着李令蓁,大多数时间里,李令蓁都被打发了在五台山闲逛。
就像今日这样,李令蓁虽然对礼佛听经没有兴趣,但是感兴趣于看相解签,在五台山的近三个月,她基本上把大大小小的寺庙都试了一遍,而求签看卦所问之事,无一例外,全是姻缘。
姻缘正是李令蓁当下最为愁绪的事情。
看上的男子御前求婚了,被求娶的对象却不是她。李令蓁的情绪有些复杂,却不全然是伤心恼怒,有别的事情冲淡了她的情绪。
三月前,也就是太后来五台山礼佛前,有意为她和段谨赐婚,定下这一桩显而易见的美满姻缘。
然太后此人虽然热衷于当红娘,却也每每忧虑赐婚是否尽善尽美;若是婚后夫妻不和,却迫于太后懿旨而不敢和离,这便又不是一桩美事了。
因此,但凡太后赐下的姻缘,都会在下懿旨前,召钦天监来合一下八字。
起了给李令蓁赐婚念头的第二天,太后便诏令钦天监监正进了寿康宫。
好巧不巧,历来行踪不定,游历各地观星的钦天监监正,那日正好在宫里当值。
钦天监监正垂着脑袋看那两个生辰八字,沉思了很久,最后抬起头直视太后,下了决断,“依臣之所见,这桩婚事并非良配。”
李令蓁当即愣住了,直到太后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抚,这才没在外臣面前失礼。
太后当时皱了眉头,要他细说。
“单从八字上来看,两人若成婚,不利子女,婚后必丧长子;太后娘娘,若臣下是在街头算命的大师,遇上男方家眷来合婚,是要讲一句好姻缘的;但今遭是为公主考虑的话,臣只能明言,此桩婚事不利于公主;如臣所说的子女,夫妻婚内丧子,女子伤身又伤心,而男子则不要承受这些;”
寿康宫的大殿里静默了许久。
李令蓁一直盯着殿中立着的钦天监监正看。
这是一位很年轻的监正,听闻是前监正培养的关门弟子,平素不轻易泄露天机,说是泄露天机容易遭天谴,只有在国事重大,难以抉择的时候才会被皇帝宣召。
大多数时间里,钦天监监正都在观测星象,为修订来年的历法做准备。
他这么年轻,真的有一语道中的能力?
“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说法是真的?”太后开了这个口。
监正大人抬起右手,突然开始掐算,显得神神叨叨的,“请太后按下赐婚旨意不提,同南华公主一起出京三个月,期间不要与段大人联系,三月以后,公主的这桩姻缘,自会见分晓。”
太后娘娘支起了脑袋,带着护甲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最后下了决断,“既如此,便依你所言。不过,哀家三月后回京,希望在京城还看得到你。”这是若被诓骗,要秋后算账的意思了。
监正大人双手交叠一拜,允诺到,“微臣接下来半年都在京城观星,届时娘娘如果在钦天监没有看到微臣,可派人去郊外观星台。”
钦天监监正不知道何时走了。李令蓁呆呆地站在太后的身侧。
太后打眼看了这个小孙女,小儿媳是在生她的时候难产去世的,没过多久小儿子也在战场去世,留下这么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她作为祖母,很是花费了一番心血教养,这孩子也从来没有让她失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兼之性格谦和柔顺,宫里宫外无不称赞。
她希望小孙女一辈子都顺风顺水,连这预备给她当驸马的段谨,也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想到此,就见李令蓁跪在了她膝前,喊了一声皇祖母,趴在她膝头哭了起来。
太后娘娘叹了一口气,“蓁蓁,你的身份地位,无需为个男人伤心,全天下多得是上赶着给你当驸马的男子。”
李令蓁抬头看向她,漂亮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可是…他们都不是段谨,您知道的,段谨对我一向很好。”
殿中炉子里氤氲起浓郁的香线,安息香的味道在屋室内散开,太后阖上了眼睛,想起了一些往事,不咸不淡地评价,“女子嫁人,可以看家世,可以看才貌,唯独一样,对你好是最廉价的;蓁蓁,你仔细想想吧。”
李令蓁跪坐在地,随后忽然站起身,向太后告了声退,急忙朝殿外走去。
钦天监监正离开寿康宫,在一处游廊上慢吞吞地行走,这是出宫的方向没错,不过游廊两旁是漫无边际的荷花池,他难得进宫,观星之余也想欣赏人间美景。
李令蓁拦下他的时候,他正看到肥美的锦鲤在莲叶间嬉戏。
这位公主一袭丁香色宫装,珠翠不多却件件非凡品,因为跑得急了些,脸色有些苍白,却掩盖不了年轻貌美的面容。
看得出来,大富大贵的好命之相已经尽显。
然命理书上也曾提及,但凡极致的大富大贵之人,于其他方面,总是有巨大的缺憾,这种缺憾,往常是指六亲。
眼前的南华公主既有权又有钱,乃是最顶级的大富大贵,与之相对的,就是自小父母双亡,想必连父母面都没有见过;伯父乃是帝王,高高在上,国事繁杂,能予她物质,予不了父女情分;终日侍奉太后,与堂姐妹、年轻姑娘们也没有来往;是六亲与亲友上都疏离的命格。
监正下意识地开始相面,随即意识到这不太礼貌,收敛了眼神,主动开了口,“公主,可有什么事?”
李令蓁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眼胖锦鲤,很认真地开口,“监正大人,我想,您能不能教我合婚八字的逻辑?”
真是无理的要求啊。
他是钦天监监正,又不是灯会步行街招摇撞骗的道士。看什么八字合什么婚已经很大材小用了,如今难道还要教一个小姑娘算命?他们钦天监的目标可是星辰。
这不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公主该学的吧。
迎着南华公主李令蓁好奇又怀疑的眼神,监正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公主,您要是执意要了解,三个月后,从五台山回来时,来钦天监找我就是了。”
李令蓁觉得这个人更奇怪了,“…大人,皇祖母还没有决定这三个月去哪里呢,去避暑山庄小住也未可知?”
钦天监监正抬起头,眉眼弯弯地微笑着,像是那种拐卖小孩的拐子,“定是五台山,殿下静候吧。此乃,天机不可泄漏。”
“好吧。”李令蓁不是那种非要问个所以然的性格,得了他的允诺,大不了到时候再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耽误您出宫了,我没事了。”
两人互相全了礼仪,他步伐悠闲地走出廊下,正四品的官袍被风吹起,颇有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还念叨着什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那个时候,钦天监监正念叨的诗句,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何田田,何田田。
今天这封来自京都堂姐李裳秋的书信,触目惊心地提到了何田田这个名字。
何田田原是杭州府的孤女,却摇身一变成了皇室公主,更荒唐的是,段谨竟然请求赐婚何田田。
李令蓁陷入了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来自于何田田的插足,也不是来自于段谨的变心,而是来自于钦天监监正的一语成谶。
那天的监正,只不过是欣赏着鱼戏莲叶间,念叨着江南可采莲,从未说过何田田是个人名。她到现在才感觉到,监正是故意念这句诗的,故意念给她听的。
“施主,签筒来了。”小师傅的话打断了李令蓁的回忆,廊下的年轻姑娘回过神,松缓了神情,接过签筒,道了声谢。
空山颔首表示敬意,又回到院中扫地了。
李令蓁踏入大殿,跪到了神像前的蒲团上。
看了眼慈眉善目的神像,李令蓁开始摇签筒,只消片刻,一只竹质的签掉到了地上。
地火明夷,明夷卦。这签筒里的签没有签文,原来是摇卦。
眼下这根签上坤下火,正是六十四卦里的明夷卦。
但是,命理这种东西,解卦难;李令蓁皱了皱眉头。
“地火明夷,晦而转明,凤凰垂翼之向,弃暗投明之意。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李令蓁回头,只见一位师傅站在大殿内,身着灰色僧袍,眉毛已经泛了白,看上去年纪不小。
接收到了她的眼神,灰袍和尚笑了笑。“贫僧法号齐天,略懂解卦。”
看来是这个寺庙的住持了,洪福寺的齐天和尚,正应上了洪福齐天一词。
李令蓁从蒲团上站起,走到齐天师傅身侧,将那支明夷签展示给他看,单刀直入,“师父,我若是问姻缘,这卦象是什么意思?”
齐天住持慈眉善目地看着她,颇有点天机不可泄露的意味。
但是,凡事都可以尝试。
“白绣,把荷包给这位师傅。”李令蓁觉得天机并非不可泄露,无非是泄露天机之人或多或少会遇上些糟心的事情。
既如此,将金银交给住持师傅,令住持师傅拿去多多行善,大抵也能消退些泄露天机的业债。
齐天住持接过荷包,随手放到小和尚手里,看上去并不在乎钱财,“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姑娘,你问这个卦嘛,自然是静观其变,弃暗投明,若说是姻缘,大概是让你不必执着眼前,有时候换一个选择,才是光明之向。”
李令蓁立于廊下,遥遥看着寺中天井,悠然地下着细碎的毛毛细雨。
——不必执着眼前人。
寺外响起凌乱的脚步声,心宽体胖的嫲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哎呦我的公主,你怎么在这里躲雨,太后娘娘正找您呢。”
成群的仆妇涌了进来,有打伞的、披披风的、塞汤婆子的,甚至还有两个宫女提着香炉走在前头。
空山目送着这群人簇拥着那个漂亮姑娘远去,“原来她是个公主啊……”
齐天住持却不是很在意,依旧笑意盈盈,“公主好啊,这一年的香火钱都不用愁了。”
空见很是忧虑,“师傅,欺骗公主被发现了的话,那可是杀头的死罪。”
“谁和你说,我是欺骗公主的?”老和尚摸了摸发白的胡子,“照本宣科而已,那些解卦的书上都是那么说的。没什么稀奇。”
小和尚摸了摸脖子,希望自己的脑袋千万不要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