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寿康宫来了只猫,是太后的心尖宠。
阖宫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些有野心的妃嫔,但凡过来请安,都会带上一些千粟可能喜欢的东西。
此时,千粟正被太后抱着,悠然地呆在主位上,太后支起了脑袋,懒洋洋地,“我看啊,这阖宫的妃嫔们真是太闲了,该让皇帝再立个皇后才是,让她们以后都去皇后宫里请安,省得来寿康宫争奇斗艳。”
李令蓁喝了口茶,不置一词,皇叔后宫的事情,不是她作为侄女可以点评的。
太后的敲打对象显然也不是她,而是下首走神的萧淑妃。
萧淑妃年近半百,依旧容色不改,美貌不减当年;她是太后从族中精心挑选,特意送进潜邸的萧家姑娘。昭宁帝好美色,太后原指望萧淑妃能争一争皇后之位。
没想到萧淑妃美则美矣,却不够有野心,自打进了潜邸,端得上一派明哲保身的态度,也不会谄媚献宠。
“想什么呢?”太后不悦地点了一下萧淑妃。
萧淑妃站了起来,行了半礼,脸上带着些难言的歉意,“灵玉奏请陛下,把段谨放了出来。”
三皇子李灵玉,在大婚的当晚,奇迹般地醒了过来,惹得世人惊讶于冲喜的效果。
太后抚摸千粟的手顿了一下,“哦?灵玉说了什么?”
“灵玉说,当时他和段谨服用了同一盘糕点,如果是段谨下毒,没道理他自己也吃;再有就是,灵玉相信段谨不会对他下毒。”萧淑妃解释道。
李令蓁垂眸,看着打理圆润的指甲,颇觉得没有意思。
“早知道以前不教你自己养灵玉了,养得毫无防备的;我早就说过了,这段谨可是惠妃的侄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太后皱了眉头,感到非常无语。
萧淑妃默默低着头,无言以对。
“皇祖母,算了,既然灵玉都这么说了,或许段谨真的是被冤枉的。”李令蓁笑了笑,决定圆个场,萧淑妃对于她是个温柔可亲的远房姨母,帮她说些话是应该的。再者,她虽然决定和段谨一刀两断,但是她了解他的人品,他是不会对三皇子狠下毒手的。
太后的目光看向了她,连萧淑妃也看着她若有所思。
“罢了,你先回去吧。”太后对萧淑妃说。
“臣妾告退。”萧淑妃行了一礼,忙不迭地走掉了。
“蓁蓁,我听说你今天要出宫去。”太后想着被放出来的段谨,有些头疼。
千万别是去探望段谨的吧。
“啊,”李令蓁有些走神,聚焦回了眼神,看了一眼太后怀里的猫,微微笑道,“是,静姝叫我去夏府玩。”
实际上,夏静姝的来信是这样说的,自从陆尔雅嫁入三皇子府,新嫁娘不好天天出府打叶子牌,已经很久没有到礼部尚书府凑一桌了,所以她想问问李令蓁,是否方便出宫来和她们聚一聚。
李令蓁很快就回信允了,宫内的长日光阴,无趣得很,御花园的花儿年年都长得相似,她宁愿去欣赏宫外夏府的花。
太后打心底松了一口气,笑眯眯的,活脱脱地像个慈祥的老太太:“去吧去吧,早些回来。”
李令蓁告退,走出门,心想这出宫还是很容易的。
听说那位新入宫的朝瑰公主,天天闹着要出宫,后宫中惠妃协理六宫,但是因为没有皇后,一应事务还需要报太后过目,何田田在太后这关过不去,怎么闹都无济于事。
宫门严防死守,成排的禁军守在朱雀门前,俨然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白绣撩开帘子,把手上的玉牌展示给了禁军首领。
玉牌是证明身份的必要条件,禁军首领摆了摆手,对着马车里看不见的人影颔首致意,“恭送南华公主。”
低调质朴的马车出门而去,新晋士兵满头疑惑,“大人,为何上头让我们对朝瑰公主严防死守;南华公主却能畅通无阻呢?”
首领叹了一口气,敲了敲他的脑袋,“嫡亲的公主和半路回家的公主,自然是不一样的。之前太后不在宫中,皇上会同意朝瑰公主出游,现在太后回宫了,朝瑰公主在太后手上拿不到通行许可的。更何况......”朝瑰公主抢了南华公主的未婚夫。
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是内宫承天门大街的延伸,她们要在朱雀大街上经过两个路口,再往东去宣阳坊,李令蓁端在在马车中,撩起车帘想看街景。
意外却发生的非常突然。
高昂的女声在外面尖叫着,“让,让开。”
红衣女子控制不住马匹,在朱雀街上狂奔,激得道路两旁的摊贩鸡飞狗跳,马匹发疯的方向正是朱雀门方向,再这样下去,疯马会撞上她们的马车。
车夫心道不好,紧握住了缰绳,试图把马车往旁边驱赶,然而未能调整多少的位置,两旁还有无辜民众,车夫不敢把马蹄踏到民众身上。
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李令蓁感受到,马车不幸侧翻了,她的额头不知道磕到了什么,一阵难言的痛意传来,只听得白绣惊恐的哭声。
“公主!公主!你没事吧?”
“公主,您不要吓奴婢啊!”
夏孟秋拎着沾了血的剑,暗道糟糕,他刚从屋顶上跳下,只来得急斩杀发疯的马匹,没来得及拦住马车的倾覆,他看了一眼段谨怀里惊魂未定的何田田,听这马车里的声音,今日这件事情,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思及此,夏孟秋迅速地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果不其然,里面坐的正是南华公主李令蓁,她紧闭着眼睛,悄无声息地靠在车窗上,素白的脸上,赫然有着额头上一个冒血的大洞,怕是要缝上几针。
白绣见人进来,止了抽噎,寻求帮助,“夏少卿,帮我看看公主这是怎么了。”
“马车里应该备有披风吧,拿给我。”夏孟秋半蹲到李令蓁旁边,三指摸了摸她的脖子,松了一口气。
白绣把披风递给他,他干净利落地包裹住李令蓁,轻松地抱了起来,用兜帽半遮住了她的脸。
“劳烦,前头开路。”夏孟秋抱着李令蓁出了马车,大步地往宫门走,言简意赅地嘱咐白绣。外臣不能轻易出入宫禁,需要白绣手里的令牌。
白绣小跑着跟在他后头,又回到了朱雀门,门内的禁军统领忙上前来,他看到了朱雀街上的事情,但是禁军的值守范围为朱雀门内,他不能擅离职守。
眼见夏孟秋抱着的是刚出宫的李令蓁,禁军统领脑门子上都要冒冷汗了,赶紧打发了卫士去通知昭宁帝。
“大人,别忙活这些了;朝瑰公主刚在外头长街纵马呢。”夏孟秋的脚步顿了一下,给统领留下一句晴天霹雳的话。
朝瑰公主没有得到出宫的允许,却出现在宫外当街纵马,还冲撞了南华公主,这是几个头都不够砍的了。
夏孟秋已经走远,禁军统领看向朱雀门外的长街,百姓们围了一圈,京兆尹已经到场;他叹了一口气,希望不要自己不要被贬去守城门。
寿康宫的西暖阁鲜少来过这么多人,这是一处二层阁楼式建筑,占地面积大,李令蓁惯常住在二楼,一楼是挑高的殿堂,以及书房和会客室。
这处殿堂,这么多年来首迎次来了昭宁帝。
昭宁帝与太后坐在正中的罗汉床上,一言不发,太后的手里捏着串佛珠,规律地拨动着。
地上跪着段谨和何田田,两侧站着夏孟秋、禁军统领、京兆尹。惠妃侍立在昭宁帝旁边,担忧地看了段谨一眼。
他们都在等楼上太医会诊的结果。
萧淑妃缓步走了下来,看见跪在正中的两个人,脸色算不上太好。
昭宁帝向她招了招手,问到,“蓁蓁怎么样了?”
萧淑妃走了过去,却站到了太后一侧,垂眸摇了摇头,“程老太医正在缝针,说是还好没有淤伤,但唯恐会留疤。”
太后睁开了眼睛,毫不留情地把佛珠甩在了桌子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京兆尹,说说吧,怎么回事?”
昭宁帝喝了口茶压惊。
京兆尹连忙应答,“微臣接信,有人在朱雀街上纵马,即刻赶往现场,因事发突然,并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况。”
夏孟秋拱手,补充经过,“是微臣派人上报的京兆尹,微臣在城北等候回鹘回来的家父,看到朝瑰公主御马失控,随即跟上,力不能及,未能阻止疯马冲撞南华公主。”
太后举起了手,做出了一个停的手势,“你已经尽力了。我倒是想问问,段谨,是你带她去骑马的?”
白衣清贵的男子跪在地上,神色未见半分惶恐,正是刚被三皇子作保,放出大理寺的段谨。
“是。”段谨应得很爽快,他向来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很好,”太后又摸起了佛珠,“你呢,说来听听,这次又是怎么跑出宫去的。”问的是同样跪在正中的何田田。
她微微抬起头,圆溜的大眼睛偷偷打量了太后一眼,实在不敢开口。
上首的太后仔细盯着她,气不打一出来,又生出些拍案的想法。
昭宁帝跟前的太监却跑了进来,硬着头皮禀报,“三皇子殿下在外头请罪,说朝瑰公主是由他的马车带出宫去的。”
昭宁帝头疼地闭上了眼睛,示意太监把人请进来。
正中跪着的人变成了三个,新婚不过五天的三皇子跪在了段谨的右侧,他一贯面色冷峻,不辨喜怒,请起罪来也丝毫未见弯了脊背,“皇祖母、父皇,朝瑰是我带出宫去的。今日段谨出狱,她想见段谨一面,便求了我;段谨的牢狱之灾本就因我而起,我擅作主张,帮了她这个忙。”
萧淑妃捏着帕子,皱了眉头,“灵玉!”
昭宁帝没有搭理他,转而问禁军统领,“那匹疯马可曾查过了?有什么问题吗?”
禁军统领低头回报,“没有问题。只是那马性子烈,微臣已经请马场的人看过了,那匹马是刚从西北运达,还未驯化。”
“倒是可惜了一匹好马。”昭宁帝皱着眉,看着底下跪着的三个人,“你说说你,好好一个姑娘家,偷逃出宫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去马场骑马,啊?”
突如其来的愤怒是对着朝瑰公主何田田的。这时候才看得出来这对半路认亲的父女有相似之处,一个生气得瞪圆了眼睛,另一个被吓得睁大了眼睛,两对眼睛是像得不能再像了。
何田田也觉得很无妄之灾,偷跑出宫倒还算是她的胆大包天,但是纵马行凶总不是她故意的,她是真不知道那匹马会发疯。
“父皇,都是我的错,你要杀要剐都罚我吧,与他们两无关,是我苦苦求三皇子带我出去的,段谨也不知道我今天是偷跑出宫的;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何田田欲哭无泪,开始磕头。
“好一个一人做事一人当。”太后盯着她,让她感受到一丝寒意。
“太后娘娘。”沉稳而浑厚的身影在楼梯上响起,老者从楼上缓步走了下来。
太后侧开了目光,忙问到,“程老太医,蓁蓁怎么样了?”
老者已满头鹤发,精神状态却依旧抖擞,年近花甲的高龄,走楼梯却如履平地。“南华公主已经醒了。”
太后欲起身上楼,却被他阻止,“公主伤到的是头部,须得先休息,少思伤神,臣的建议,至少明日再探望公主吧。”
“好好好,今天都不准打扰蓁蓁。”太后坐了回去,不怒自威的眼神看过了全场的每个人。
“另外,”老者摸了摸雪白的长胡子,逐渐笑了起来,“南华公主说,她已经知晓了前情,请太后娘娘千万不必动气,也不必非要惩罚谁,只是运气不好,碰到了意外,最后,请娘娘帮她谢过夏少卿。”
夏少卿站在一旁发呆,对沾上了马血的衣服异常不满。刚才一剑砍下了疯马的头,衣服上理所应当的沾到了到了讨厌的马血。
太后揉了揉太阳穴,她明白李令蓁的意思了,这只是一场偶然的意外,请她从宽处理。李令蓁惯常温和心软,打小也不爱苛责宫人,以至于阖宫的仆从都期盼着去伺候南华公主。现在倒好,对半路抢她未婚夫的姑娘都毫无芥蒂了。
正中跪着的李灵玉和段谨又被她的视线扫过,良久,太后似笑非笑地开了口,“既然蓁蓁愿意放你们一马,那哀家自然也不会不依不饶。皇帝,你看着办吧。”
昭宁帝喝了一口茶水,心情好了些,“老三,违反宫禁,回皇子府禁足一月;田田,回去抄书,把女则、女训抄十遍送给太后过目。”
何田田瘫坐在了脚后跟上。
“至于你,段谨,”昭宁帝所有的不满都准备倾注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毕竟另外两个还算自己的孩子,“夺职免官。”
一向形色不变的惠妃终于慌了神,轻声喊道,“皇上——”段谨可是她最出色的内侄。
昭宁帝不为所动,留下句意味深长的话,“回去给朕反思明白了。”
段谨垂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是。”
太后心生狐疑,她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和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仿佛突然生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颓丧。
“夏孟秋,救助南华公主有功,国库里那把承影剑,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主人,既然你擅长使剑,就把它赐给你了。”昭宁帝弯了弯眉眼,很是和善,这把剑对于他来说只是寻常的藏品,但是毕竟是流传下来的名剑,拿来做赏赐还是够格的。
长者赐,不可辞,更何况长者是君主,夏孟秋拱手行礼,“臣,夏孟秋,谢皇上恩赐。”
“好好好,“昭宁帝爱听小辈们道谢,看着夏孟秋,突然想起了他的父亲,“朕记得今天是礼部尚书归京的日子,你今天可曾见到人。”
夏孟秋摇了摇头,“尚未,微臣那时只来得及追马,还未等到家父。”
“既如此,今日就先散了吧。”昭宁帝琢磨着事情已经了结,侧首看了眼太后。
太后看着夏孟秋,心情有变得好些,同意了这个提议,“蓁蓁需要静养,都散了吧。”
昭宁帝从罗汉床上起身,领头向太后告退,一行人离开了寿康宫。
阖宫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些有野心的妃嫔,但凡过来请安,都会带上一些千粟可能喜欢的东西。
此时,千粟正被太后抱着,悠然地呆在主位上,太后支起了脑袋,懒洋洋地,“我看啊,这阖宫的妃嫔们真是太闲了,该让皇帝再立个皇后才是,让她们以后都去皇后宫里请安,省得来寿康宫争奇斗艳。”
李令蓁喝了口茶,不置一词,皇叔后宫的事情,不是她作为侄女可以点评的。
太后的敲打对象显然也不是她,而是下首走神的萧淑妃。
萧淑妃年近半百,依旧容色不改,美貌不减当年;她是太后从族中精心挑选,特意送进潜邸的萧家姑娘。昭宁帝好美色,太后原指望萧淑妃能争一争皇后之位。
没想到萧淑妃美则美矣,却不够有野心,自打进了潜邸,端得上一派明哲保身的态度,也不会谄媚献宠。
“想什么呢?”太后不悦地点了一下萧淑妃。
萧淑妃站了起来,行了半礼,脸上带着些难言的歉意,“灵玉奏请陛下,把段谨放了出来。”
三皇子李灵玉,在大婚的当晚,奇迹般地醒了过来,惹得世人惊讶于冲喜的效果。
太后抚摸千粟的手顿了一下,“哦?灵玉说了什么?”
“灵玉说,当时他和段谨服用了同一盘糕点,如果是段谨下毒,没道理他自己也吃;再有就是,灵玉相信段谨不会对他下毒。”萧淑妃解释道。
李令蓁垂眸,看着打理圆润的指甲,颇觉得没有意思。
“早知道以前不教你自己养灵玉了,养得毫无防备的;我早就说过了,这段谨可是惠妃的侄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太后皱了眉头,感到非常无语。
萧淑妃默默低着头,无言以对。
“皇祖母,算了,既然灵玉都这么说了,或许段谨真的是被冤枉的。”李令蓁笑了笑,决定圆个场,萧淑妃对于她是个温柔可亲的远房姨母,帮她说些话是应该的。再者,她虽然决定和段谨一刀两断,但是她了解他的人品,他是不会对三皇子狠下毒手的。
太后的目光看向了她,连萧淑妃也看着她若有所思。
“罢了,你先回去吧。”太后对萧淑妃说。
“臣妾告退。”萧淑妃行了一礼,忙不迭地走掉了。
“蓁蓁,我听说你今天要出宫去。”太后想着被放出来的段谨,有些头疼。
千万别是去探望段谨的吧。
“啊,”李令蓁有些走神,聚焦回了眼神,看了一眼太后怀里的猫,微微笑道,“是,静姝叫我去夏府玩。”
实际上,夏静姝的来信是这样说的,自从陆尔雅嫁入三皇子府,新嫁娘不好天天出府打叶子牌,已经很久没有到礼部尚书府凑一桌了,所以她想问问李令蓁,是否方便出宫来和她们聚一聚。
李令蓁很快就回信允了,宫内的长日光阴,无趣得很,御花园的花儿年年都长得相似,她宁愿去欣赏宫外夏府的花。
太后打心底松了一口气,笑眯眯的,活脱脱地像个慈祥的老太太:“去吧去吧,早些回来。”
李令蓁告退,走出门,心想这出宫还是很容易的。
听说那位新入宫的朝瑰公主,天天闹着要出宫,后宫中惠妃协理六宫,但是因为没有皇后,一应事务还需要报太后过目,何田田在太后这关过不去,怎么闹都无济于事。
宫门严防死守,成排的禁军守在朱雀门前,俨然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白绣撩开帘子,把手上的玉牌展示给了禁军首领。
玉牌是证明身份的必要条件,禁军首领摆了摆手,对着马车里看不见的人影颔首致意,“恭送南华公主。”
低调质朴的马车出门而去,新晋士兵满头疑惑,“大人,为何上头让我们对朝瑰公主严防死守;南华公主却能畅通无阻呢?”
首领叹了一口气,敲了敲他的脑袋,“嫡亲的公主和半路回家的公主,自然是不一样的。之前太后不在宫中,皇上会同意朝瑰公主出游,现在太后回宫了,朝瑰公主在太后手上拿不到通行许可的。更何况......”朝瑰公主抢了南华公主的未婚夫。
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是内宫承天门大街的延伸,她们要在朱雀大街上经过两个路口,再往东去宣阳坊,李令蓁端在在马车中,撩起车帘想看街景。
意外却发生的非常突然。
高昂的女声在外面尖叫着,“让,让开。”
红衣女子控制不住马匹,在朱雀街上狂奔,激得道路两旁的摊贩鸡飞狗跳,马匹发疯的方向正是朱雀门方向,再这样下去,疯马会撞上她们的马车。
车夫心道不好,紧握住了缰绳,试图把马车往旁边驱赶,然而未能调整多少的位置,两旁还有无辜民众,车夫不敢把马蹄踏到民众身上。
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李令蓁感受到,马车不幸侧翻了,她的额头不知道磕到了什么,一阵难言的痛意传来,只听得白绣惊恐的哭声。
“公主!公主!你没事吧?”
“公主,您不要吓奴婢啊!”
夏孟秋拎着沾了血的剑,暗道糟糕,他刚从屋顶上跳下,只来得急斩杀发疯的马匹,没来得及拦住马车的倾覆,他看了一眼段谨怀里惊魂未定的何田田,听这马车里的声音,今日这件事情,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思及此,夏孟秋迅速地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果不其然,里面坐的正是南华公主李令蓁,她紧闭着眼睛,悄无声息地靠在车窗上,素白的脸上,赫然有着额头上一个冒血的大洞,怕是要缝上几针。
白绣见人进来,止了抽噎,寻求帮助,“夏少卿,帮我看看公主这是怎么了。”
“马车里应该备有披风吧,拿给我。”夏孟秋半蹲到李令蓁旁边,三指摸了摸她的脖子,松了一口气。
白绣把披风递给他,他干净利落地包裹住李令蓁,轻松地抱了起来,用兜帽半遮住了她的脸。
“劳烦,前头开路。”夏孟秋抱着李令蓁出了马车,大步地往宫门走,言简意赅地嘱咐白绣。外臣不能轻易出入宫禁,需要白绣手里的令牌。
白绣小跑着跟在他后头,又回到了朱雀门,门内的禁军统领忙上前来,他看到了朱雀街上的事情,但是禁军的值守范围为朱雀门内,他不能擅离职守。
眼见夏孟秋抱着的是刚出宫的李令蓁,禁军统领脑门子上都要冒冷汗了,赶紧打发了卫士去通知昭宁帝。
“大人,别忙活这些了;朝瑰公主刚在外头长街纵马呢。”夏孟秋的脚步顿了一下,给统领留下一句晴天霹雳的话。
朝瑰公主没有得到出宫的允许,却出现在宫外当街纵马,还冲撞了南华公主,这是几个头都不够砍的了。
夏孟秋已经走远,禁军统领看向朱雀门外的长街,百姓们围了一圈,京兆尹已经到场;他叹了一口气,希望不要自己不要被贬去守城门。
寿康宫的西暖阁鲜少来过这么多人,这是一处二层阁楼式建筑,占地面积大,李令蓁惯常住在二楼,一楼是挑高的殿堂,以及书房和会客室。
这处殿堂,这么多年来首迎次来了昭宁帝。
昭宁帝与太后坐在正中的罗汉床上,一言不发,太后的手里捏着串佛珠,规律地拨动着。
地上跪着段谨和何田田,两侧站着夏孟秋、禁军统领、京兆尹。惠妃侍立在昭宁帝旁边,担忧地看了段谨一眼。
他们都在等楼上太医会诊的结果。
萧淑妃缓步走了下来,看见跪在正中的两个人,脸色算不上太好。
昭宁帝向她招了招手,问到,“蓁蓁怎么样了?”
萧淑妃走了过去,却站到了太后一侧,垂眸摇了摇头,“程老太医正在缝针,说是还好没有淤伤,但唯恐会留疤。”
太后睁开了眼睛,毫不留情地把佛珠甩在了桌子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京兆尹,说说吧,怎么回事?”
昭宁帝喝了口茶压惊。
京兆尹连忙应答,“微臣接信,有人在朱雀街上纵马,即刻赶往现场,因事发突然,并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况。”
夏孟秋拱手,补充经过,“是微臣派人上报的京兆尹,微臣在城北等候回鹘回来的家父,看到朝瑰公主御马失控,随即跟上,力不能及,未能阻止疯马冲撞南华公主。”
太后举起了手,做出了一个停的手势,“你已经尽力了。我倒是想问问,段谨,是你带她去骑马的?”
白衣清贵的男子跪在地上,神色未见半分惶恐,正是刚被三皇子作保,放出大理寺的段谨。
“是。”段谨应得很爽快,他向来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很好,”太后又摸起了佛珠,“你呢,说来听听,这次又是怎么跑出宫去的。”问的是同样跪在正中的何田田。
她微微抬起头,圆溜的大眼睛偷偷打量了太后一眼,实在不敢开口。
上首的太后仔细盯着她,气不打一出来,又生出些拍案的想法。
昭宁帝跟前的太监却跑了进来,硬着头皮禀报,“三皇子殿下在外头请罪,说朝瑰公主是由他的马车带出宫去的。”
昭宁帝头疼地闭上了眼睛,示意太监把人请进来。
正中跪着的人变成了三个,新婚不过五天的三皇子跪在了段谨的右侧,他一贯面色冷峻,不辨喜怒,请起罪来也丝毫未见弯了脊背,“皇祖母、父皇,朝瑰是我带出宫去的。今日段谨出狱,她想见段谨一面,便求了我;段谨的牢狱之灾本就因我而起,我擅作主张,帮了她这个忙。”
萧淑妃捏着帕子,皱了眉头,“灵玉!”
昭宁帝没有搭理他,转而问禁军统领,“那匹疯马可曾查过了?有什么问题吗?”
禁军统领低头回报,“没有问题。只是那马性子烈,微臣已经请马场的人看过了,那匹马是刚从西北运达,还未驯化。”
“倒是可惜了一匹好马。”昭宁帝皱着眉,看着底下跪着的三个人,“你说说你,好好一个姑娘家,偷逃出宫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去马场骑马,啊?”
突如其来的愤怒是对着朝瑰公主何田田的。这时候才看得出来这对半路认亲的父女有相似之处,一个生气得瞪圆了眼睛,另一个被吓得睁大了眼睛,两对眼睛是像得不能再像了。
何田田也觉得很无妄之灾,偷跑出宫倒还算是她的胆大包天,但是纵马行凶总不是她故意的,她是真不知道那匹马会发疯。
“父皇,都是我的错,你要杀要剐都罚我吧,与他们两无关,是我苦苦求三皇子带我出去的,段谨也不知道我今天是偷跑出宫的;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何田田欲哭无泪,开始磕头。
“好一个一人做事一人当。”太后盯着她,让她感受到一丝寒意。
“太后娘娘。”沉稳而浑厚的身影在楼梯上响起,老者从楼上缓步走了下来。
太后侧开了目光,忙问到,“程老太医,蓁蓁怎么样了?”
老者已满头鹤发,精神状态却依旧抖擞,年近花甲的高龄,走楼梯却如履平地。“南华公主已经醒了。”
太后欲起身上楼,却被他阻止,“公主伤到的是头部,须得先休息,少思伤神,臣的建议,至少明日再探望公主吧。”
“好好好,今天都不准打扰蓁蓁。”太后坐了回去,不怒自威的眼神看过了全场的每个人。
“另外,”老者摸了摸雪白的长胡子,逐渐笑了起来,“南华公主说,她已经知晓了前情,请太后娘娘千万不必动气,也不必非要惩罚谁,只是运气不好,碰到了意外,最后,请娘娘帮她谢过夏少卿。”
夏少卿站在一旁发呆,对沾上了马血的衣服异常不满。刚才一剑砍下了疯马的头,衣服上理所应当的沾到了到了讨厌的马血。
太后揉了揉太阳穴,她明白李令蓁的意思了,这只是一场偶然的意外,请她从宽处理。李令蓁惯常温和心软,打小也不爱苛责宫人,以至于阖宫的仆从都期盼着去伺候南华公主。现在倒好,对半路抢她未婚夫的姑娘都毫无芥蒂了。
正中跪着的李灵玉和段谨又被她的视线扫过,良久,太后似笑非笑地开了口,“既然蓁蓁愿意放你们一马,那哀家自然也不会不依不饶。皇帝,你看着办吧。”
昭宁帝喝了一口茶水,心情好了些,“老三,违反宫禁,回皇子府禁足一月;田田,回去抄书,把女则、女训抄十遍送给太后过目。”
何田田瘫坐在了脚后跟上。
“至于你,段谨,”昭宁帝所有的不满都准备倾注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毕竟另外两个还算自己的孩子,“夺职免官。”
一向形色不变的惠妃终于慌了神,轻声喊道,“皇上——”段谨可是她最出色的内侄。
昭宁帝不为所动,留下句意味深长的话,“回去给朕反思明白了。”
段谨垂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是。”
太后心生狐疑,她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和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仿佛突然生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颓丧。
“夏孟秋,救助南华公主有功,国库里那把承影剑,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主人,既然你擅长使剑,就把它赐给你了。”昭宁帝弯了弯眉眼,很是和善,这把剑对于他来说只是寻常的藏品,但是毕竟是流传下来的名剑,拿来做赏赐还是够格的。
长者赐,不可辞,更何况长者是君主,夏孟秋拱手行礼,“臣,夏孟秋,谢皇上恩赐。”
“好好好,“昭宁帝爱听小辈们道谢,看着夏孟秋,突然想起了他的父亲,“朕记得今天是礼部尚书归京的日子,你今天可曾见到人。”
夏孟秋摇了摇头,“尚未,微臣那时只来得及追马,还未等到家父。”
“既如此,今日就先散了吧。”昭宁帝琢磨着事情已经了结,侧首看了眼太后。
太后看着夏孟秋,心情有变得好些,同意了这个提议,“蓁蓁需要静养,都散了吧。”
昭宁帝从罗汉床上起身,领头向太后告退,一行人离开了寿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