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
大雾,他们的马匹在大雾中前行。
林间的大雾一般是出现在清晨,这样子出现在落日傍晚的雾,怎么看都显得很不正常。可是这是夏孟秋指的路,他一路气若游丝,她也不敢多问,只知道身后的箭矢确实逐渐消失了,连狼嚎也不见了,似乎到了一个很祥和的地方。
雾里面出现了一座破旧的建筑,马儿停了下来。
李令蓁不知如何是好,她从来没来过西山围场的内场,对内场的地形知之甚少, “夏少卿,接下来该怎么走?”
后面的人其实只是闭着眼休息,他并没有松懈精神,在马匹停下的瞬间,他就已经睁开了眼睛,“这是山神庙,我们进去。”
隐藏在雾里的建筑看不真切,听他这么一说,倒是觉得夕阳的光辉洒在那处,有一种没由来的神圣之感。
李令蓁先翻身下马,立即伸出手,想要扶他一把。
夏孟秋没来得及接受她的好意,直接从马上掉了下来,因为精神尚且清醒,倒是趴在了地上,闷声求助,“公主,劳烦帮我后背的箭拔一下。”
行吧,夏少卿这人确实怪能忍疼的,竟然一路都没有喊叫,这种时候了,还能有礼有貌的请她帮忙拔箭,着实让人惊叹。
李令蓁蹲在他身侧,小心翼翼的拨开了伤处的衣物。
这只后背来的箭扎在他的左肩,倒是还没扎个穿,不然能和右肩的箭孔对个称。
“你穿了软甲?”李令蓁双手握住了箭,尝试着拔箭;为了避免他的痛苦,她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夏孟秋不是毫无准备地在箭雨中当肉盾,他的身上硬邦邦的,应该是穿了金丝软甲之类的东西。幸好穿了软甲,暂时没有伤到很严重的地方。
“嘶——”夏孟秋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令蓁松开了手,很是歉意,“对不起,我拔不出来。”
扎在他肉里的箭是带有倒钩的,从背后而来,虽然没扎个对穿,但还是埋得比较深的,她的力气拔不出这个箭。
“没关系没关系,”夏孟秋弓起身,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背上扎着一根箭,略显滑稽,“应该需要小刀割开肉才能拿得出来。我们暂且没有工具。”
李令蓁捂住了嘴巴,瞪大了眼睛看他,“夏少卿——”
“嗯?”
“你的脖子也变成黑的了。”娇生惯养的南华公主站在他眼前,秀美的眼睛忍不住溢满了泪水,她全程没有哭过喊过,倒是有些接受不了他会死这个事实。
甚至是活生生的死在她的眼前。
“啊,可能是的,也不知道萃了什么毒,还挺霸道。”他语气平静到有些轻描淡写,从她发现他开始,就透露着一股疏离的厌世感。
李令蓁开始解自己的衣襟扣子,她今天穿的是胡服式短上衣,领口有着一排盘扣。
“公主,这是做什么。”夏孟秋背着那支箭,挪开了眼神,心里念叨着非礼勿视。
“有一件东西,如果能救夏少卿,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她是为了从小衣里掏出随身的金制镂空香熏球,香熏球很小,大概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这么大,她拉过夏孟秋的手,放在他的掌心。
“这是定南王府珍藏的辟毒丸,拿给我的时候,说是能解百毒;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实效果,但是王府那边靠近南诏,毒物盛行;我想,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夏孟秋看着掌心的镂空香熏球,笑得很无奈, “公主,这太贵重了,不值当喂给我这样的人。”
“就当是回礼吧,朝瑰惊马那日,如果不是你及时斩马救人,今日我也没办法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一直没有亲自谢过你,很让我过意不去。”李令蓁笑了笑,执意要救他,“虽然不知道少卿你为何有些不想活,但是,就算是为了不让静姝伤心,也请你吃下这个吧。”
夏孟秋看着手里的香薰球,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这种样式的球,是可以打开的,里面就是解百毒的丸药,定南王府交给幼主的护命丸药,定然是不会弄虚作假的。
“还有,刚才你叫我别回头;”李令蓁侧开了脸,看向朦朦胧胧的落日,雾色掩盖了轮廓,太阳变得模糊不清,“我回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有些疑惑还需要夏少卿回答我呢。”
“所以说,先吃吧。”
夏孟秋知道她看见了谁,闭上眼睛苦笑了下,不再推拒,吃下了香熏球中的丸药。
李令蓁提起裙裾,走进了破旧巍峨的山神庙。
她从未听说过这里有个山神庙,有印象以来,西山就是作为猎场而存在的,从未听过本朝在西山大兴过土木。这是一间面阔三间的建筑,大殿内供奉着一座石制山神像,出奇的空旷,似乎已经废弃很久了。
最为令人奇怪的是,但凡废弃的建筑,年久失修,经年来没人踏足,自然会被许多动物所占领,变成猫窝、老鼠窝之类的地方;这座山神庙虽然废弃,却干净的异常,似乎从来没有小动物们踏足。
李令蓁轻扶着墙壁,抬步踏上楼梯,这是一个不高的楼梯,也就五六阶的样子,能够通往山神像的底座,从前应该是留给人打扫佛像用的。年少时,她曾经跟随兴国寺的大师,看过玉华国许多著名寺庙、道馆的佛像、神像,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仔细看看,应该还是能看出来年代的。
就是灰尘实在蒙得太厚了,略有些呛人。
“公主?”夏孟秋的声音响了起来,他也进殿来了,“您怎么上去了。”
“我想看看这个山神庙是什么时候的建筑。”李令蓁回头看他,发现他应该是缓了过来,脖子上的黑色已经逐渐消了下去,再过不久,大抵是能恢复如初的吧。
“这不是我朝修建的山神庙,这是前朝修建的山神庙;您先下来,不要再上去了。”夏孟秋言辞恳切,一点也不支持她查看山神像。
好吧,她也不想上去吃灰,李令蓁退回了下来。
夏孟秋觉得眼前的南华公主还挺有好奇心,她似乎是那种一旦学习了一件事,就要学得明明白白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能让人在一件事情上做得更好。不像夏静姝,今天喜欢弹琴,聘请一个琴师,明天喜欢画画,聘请一个绘画先生,后天喜欢喝茶,聘请一个茶艺师傅,样样都会,但是样样学艺不精。
但是对于这座山神庙,是不能细致查看的,容易让人做噩梦。
“这是前朝国君下令修建的山神庙,底下——有数万人的尸体。”夏孟秋斟酌了一下用词,选择了平铺直叙。
李令蓁只是愣了一瞬,这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胆子其实很大,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养尊处优的、听不得恐怖丑恶的金贵瓷娃娃。
“如果是那个时候…”李令蓁抬头看向这座慈眉善目的山神像,茅塞顿开,“前朝的开国将军里,有位异常残忍的狠角色,他战无不胜,却天性好杀,饶是前朝太祖,也劝不住他。”
“他曾经在西山坑杀过投降士兵和无辜民众,为了镇守这些冤死的魂魄,前朝开国国君下令修建了这座山神庙。”夏孟秋背着两只受伤的手,惊奇于李令蓁的博古通今,很少有姑娘家对于史实一点就通的。
李令蓁也对他有了新的认知,“这座山神庙的由来如此血腥,怪不得前朝史书里未曾记载;所以,夏少卿你是怎么知道的?”
夏孟秋站在原地,看着李令蓁疑惑的神色,半点没移开视线,“县志,殿下久居深宫,看到的都是二十四史这种官方修订的正史;但是,古话有云,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史书,史书上写的,往往是美化胜利者的内容;而地方县志则有所不同,统治者无暇细究,撰写的自由度更高,甚至会记录区域内的志怪奇事。”
“陛下有意在春闱过后重修前朝正史,我这两个月以来收集了不少接近失传的县志,恰好有提到西山坑杀事件;殿下若是感兴趣,到时候可以到史馆来看。”夏孟秋抛出了一个遥远的邀请。
既然说是春闱过后,大概是要等春闱结果吧,届时,可以把前几名都送到史馆去修史,人尽其材,这的确是昭宁帝的风格。
虽然此地冤魂重重,不太吉利,但是,这并非全然让人畏惧的理由;无神论者不会畏惧鬼神,也不会畏惧冤魂,山神庙又不是什么禁区,他们两轻而易举地就进来了。
自从他们往这个方向而来,追击的人渐行渐远,最后好似偃旗息鼓了;他们的杀意如此明显,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地放弃?
李令蓁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山神庙,还有奇怪的地方吗?后面的杀手们并没有跟我们进来。”
夏孟秋既然知道山神庙的由来,又能准确地指出到达山神庙的道路,应该知道的更多吧。他叹了口气,“公主,太聪明的人费脑子。
山神庙底下是外人坑的事实并没有吓到李令蓁,他接下来说的事情反而可能会吓到她。
“县志记载,近百年来,该山神庙区域只进不出,”夏孟秋轻轻地跺了跺脚,“坊间传言,以山神庙为核心的区域,生人勿进。”
慈眉善目的山神寂静地端坐在大殿中央,曾经放置贡品的香案上蒙满了灰尘;至少,在修建这座山神庙时,定然不是生人勿进的情况。
李令蓁并不全然相信县志的这段内容;不过追杀他们的人似乎是相信的,也就是说,那些人之中,也有人看过这段县志记载。
“夏少卿,刚才的那些人里面,也有人看过你收集的县志。”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李令蓁毫不退让,夏孟秋回忆起那个毁了半边脸的黑衣女子,如鲠在喉,“是。领头的那个是忘书,殿下您应该认出来了;前几天,静姝转告我,您在询问忘书的下落。”
美好的回忆里,青衣丫鬟端庄清雅,规规矩矩地行礼;不愿意回想的画面里,黑衣女子坐于高头大马上,被火烧伤的半边脸褶皱怖人,她面无表情地拉开了弓——弓弦弯曲到极致,迅速回弹,有力的箭矢没入夏孟秋的箭头,引来夏孟秋的一声闷哼。
“她恨你。”李令蓁向他走了几步,一语道破了夏孟秋与忘书之间的龃龉。
“对,她应该是恨死我了。”夏孟秋随意地撩了袍子,坐到大殿门口的石制台阶上,“公主,长夜漫漫,微臣给你讲个故事吧。”
李令蓁也不拘小节,坐到了他的身侧,“能当一位聆听者,是我的荣幸。”
故事要从十八年前说起——
林间的大雾一般是出现在清晨,这样子出现在落日傍晚的雾,怎么看都显得很不正常。可是这是夏孟秋指的路,他一路气若游丝,她也不敢多问,只知道身后的箭矢确实逐渐消失了,连狼嚎也不见了,似乎到了一个很祥和的地方。
雾里面出现了一座破旧的建筑,马儿停了下来。
李令蓁不知如何是好,她从来没来过西山围场的内场,对内场的地形知之甚少, “夏少卿,接下来该怎么走?”
后面的人其实只是闭着眼休息,他并没有松懈精神,在马匹停下的瞬间,他就已经睁开了眼睛,“这是山神庙,我们进去。”
隐藏在雾里的建筑看不真切,听他这么一说,倒是觉得夕阳的光辉洒在那处,有一种没由来的神圣之感。
李令蓁先翻身下马,立即伸出手,想要扶他一把。
夏孟秋没来得及接受她的好意,直接从马上掉了下来,因为精神尚且清醒,倒是趴在了地上,闷声求助,“公主,劳烦帮我后背的箭拔一下。”
行吧,夏少卿这人确实怪能忍疼的,竟然一路都没有喊叫,这种时候了,还能有礼有貌的请她帮忙拔箭,着实让人惊叹。
李令蓁蹲在他身侧,小心翼翼的拨开了伤处的衣物。
这只后背来的箭扎在他的左肩,倒是还没扎个穿,不然能和右肩的箭孔对个称。
“你穿了软甲?”李令蓁双手握住了箭,尝试着拔箭;为了避免他的痛苦,她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夏孟秋不是毫无准备地在箭雨中当肉盾,他的身上硬邦邦的,应该是穿了金丝软甲之类的东西。幸好穿了软甲,暂时没有伤到很严重的地方。
“嘶——”夏孟秋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令蓁松开了手,很是歉意,“对不起,我拔不出来。”
扎在他肉里的箭是带有倒钩的,从背后而来,虽然没扎个对穿,但还是埋得比较深的,她的力气拔不出这个箭。
“没关系没关系,”夏孟秋弓起身,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背上扎着一根箭,略显滑稽,“应该需要小刀割开肉才能拿得出来。我们暂且没有工具。”
李令蓁捂住了嘴巴,瞪大了眼睛看他,“夏少卿——”
“嗯?”
“你的脖子也变成黑的了。”娇生惯养的南华公主站在他眼前,秀美的眼睛忍不住溢满了泪水,她全程没有哭过喊过,倒是有些接受不了他会死这个事实。
甚至是活生生的死在她的眼前。
“啊,可能是的,也不知道萃了什么毒,还挺霸道。”他语气平静到有些轻描淡写,从她发现他开始,就透露着一股疏离的厌世感。
李令蓁开始解自己的衣襟扣子,她今天穿的是胡服式短上衣,领口有着一排盘扣。
“公主,这是做什么。”夏孟秋背着那支箭,挪开了眼神,心里念叨着非礼勿视。
“有一件东西,如果能救夏少卿,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她是为了从小衣里掏出随身的金制镂空香熏球,香熏球很小,大概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这么大,她拉过夏孟秋的手,放在他的掌心。
“这是定南王府珍藏的辟毒丸,拿给我的时候,说是能解百毒;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实效果,但是王府那边靠近南诏,毒物盛行;我想,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夏孟秋看着掌心的镂空香熏球,笑得很无奈, “公主,这太贵重了,不值当喂给我这样的人。”
“就当是回礼吧,朝瑰惊马那日,如果不是你及时斩马救人,今日我也没办法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一直没有亲自谢过你,很让我过意不去。”李令蓁笑了笑,执意要救他,“虽然不知道少卿你为何有些不想活,但是,就算是为了不让静姝伤心,也请你吃下这个吧。”
夏孟秋看着手里的香薰球,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这种样式的球,是可以打开的,里面就是解百毒的丸药,定南王府交给幼主的护命丸药,定然是不会弄虚作假的。
“还有,刚才你叫我别回头;”李令蓁侧开了脸,看向朦朦胧胧的落日,雾色掩盖了轮廓,太阳变得模糊不清,“我回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有些疑惑还需要夏少卿回答我呢。”
“所以说,先吃吧。”
夏孟秋知道她看见了谁,闭上眼睛苦笑了下,不再推拒,吃下了香熏球中的丸药。
李令蓁提起裙裾,走进了破旧巍峨的山神庙。
她从未听说过这里有个山神庙,有印象以来,西山就是作为猎场而存在的,从未听过本朝在西山大兴过土木。这是一间面阔三间的建筑,大殿内供奉着一座石制山神像,出奇的空旷,似乎已经废弃很久了。
最为令人奇怪的是,但凡废弃的建筑,年久失修,经年来没人踏足,自然会被许多动物所占领,变成猫窝、老鼠窝之类的地方;这座山神庙虽然废弃,却干净的异常,似乎从来没有小动物们踏足。
李令蓁轻扶着墙壁,抬步踏上楼梯,这是一个不高的楼梯,也就五六阶的样子,能够通往山神像的底座,从前应该是留给人打扫佛像用的。年少时,她曾经跟随兴国寺的大师,看过玉华国许多著名寺庙、道馆的佛像、神像,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仔细看看,应该还是能看出来年代的。
就是灰尘实在蒙得太厚了,略有些呛人。
“公主?”夏孟秋的声音响了起来,他也进殿来了,“您怎么上去了。”
“我想看看这个山神庙是什么时候的建筑。”李令蓁回头看他,发现他应该是缓了过来,脖子上的黑色已经逐渐消了下去,再过不久,大抵是能恢复如初的吧。
“这不是我朝修建的山神庙,这是前朝修建的山神庙;您先下来,不要再上去了。”夏孟秋言辞恳切,一点也不支持她查看山神像。
好吧,她也不想上去吃灰,李令蓁退回了下来。
夏孟秋觉得眼前的南华公主还挺有好奇心,她似乎是那种一旦学习了一件事,就要学得明明白白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能让人在一件事情上做得更好。不像夏静姝,今天喜欢弹琴,聘请一个琴师,明天喜欢画画,聘请一个绘画先生,后天喜欢喝茶,聘请一个茶艺师傅,样样都会,但是样样学艺不精。
但是对于这座山神庙,是不能细致查看的,容易让人做噩梦。
“这是前朝国君下令修建的山神庙,底下——有数万人的尸体。”夏孟秋斟酌了一下用词,选择了平铺直叙。
李令蓁只是愣了一瞬,这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胆子其实很大,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养尊处优的、听不得恐怖丑恶的金贵瓷娃娃。
“如果是那个时候…”李令蓁抬头看向这座慈眉善目的山神像,茅塞顿开,“前朝的开国将军里,有位异常残忍的狠角色,他战无不胜,却天性好杀,饶是前朝太祖,也劝不住他。”
“他曾经在西山坑杀过投降士兵和无辜民众,为了镇守这些冤死的魂魄,前朝开国国君下令修建了这座山神庙。”夏孟秋背着两只受伤的手,惊奇于李令蓁的博古通今,很少有姑娘家对于史实一点就通的。
李令蓁也对他有了新的认知,“这座山神庙的由来如此血腥,怪不得前朝史书里未曾记载;所以,夏少卿你是怎么知道的?”
夏孟秋站在原地,看着李令蓁疑惑的神色,半点没移开视线,“县志,殿下久居深宫,看到的都是二十四史这种官方修订的正史;但是,古话有云,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史书,史书上写的,往往是美化胜利者的内容;而地方县志则有所不同,统治者无暇细究,撰写的自由度更高,甚至会记录区域内的志怪奇事。”
“陛下有意在春闱过后重修前朝正史,我这两个月以来收集了不少接近失传的县志,恰好有提到西山坑杀事件;殿下若是感兴趣,到时候可以到史馆来看。”夏孟秋抛出了一个遥远的邀请。
既然说是春闱过后,大概是要等春闱结果吧,届时,可以把前几名都送到史馆去修史,人尽其材,这的确是昭宁帝的风格。
虽然此地冤魂重重,不太吉利,但是,这并非全然让人畏惧的理由;无神论者不会畏惧鬼神,也不会畏惧冤魂,山神庙又不是什么禁区,他们两轻而易举地就进来了。
自从他们往这个方向而来,追击的人渐行渐远,最后好似偃旗息鼓了;他们的杀意如此明显,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地放弃?
李令蓁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山神庙,还有奇怪的地方吗?后面的杀手们并没有跟我们进来。”
夏孟秋既然知道山神庙的由来,又能准确地指出到达山神庙的道路,应该知道的更多吧。他叹了口气,“公主,太聪明的人费脑子。
山神庙底下是外人坑的事实并没有吓到李令蓁,他接下来说的事情反而可能会吓到她。
“县志记载,近百年来,该山神庙区域只进不出,”夏孟秋轻轻地跺了跺脚,“坊间传言,以山神庙为核心的区域,生人勿进。”
慈眉善目的山神寂静地端坐在大殿中央,曾经放置贡品的香案上蒙满了灰尘;至少,在修建这座山神庙时,定然不是生人勿进的情况。
李令蓁并不全然相信县志的这段内容;不过追杀他们的人似乎是相信的,也就是说,那些人之中,也有人看过这段县志记载。
“夏少卿,刚才的那些人里面,也有人看过你收集的县志。”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李令蓁毫不退让,夏孟秋回忆起那个毁了半边脸的黑衣女子,如鲠在喉,“是。领头的那个是忘书,殿下您应该认出来了;前几天,静姝转告我,您在询问忘书的下落。”
美好的回忆里,青衣丫鬟端庄清雅,规规矩矩地行礼;不愿意回想的画面里,黑衣女子坐于高头大马上,被火烧伤的半边脸褶皱怖人,她面无表情地拉开了弓——弓弦弯曲到极致,迅速回弹,有力的箭矢没入夏孟秋的箭头,引来夏孟秋的一声闷哼。
“她恨你。”李令蓁向他走了几步,一语道破了夏孟秋与忘书之间的龃龉。
“对,她应该是恨死我了。”夏孟秋随意地撩了袍子,坐到大殿门口的石制台阶上,“公主,长夜漫漫,微臣给你讲个故事吧。”
李令蓁也不拘小节,坐到了他的身侧,“能当一位聆听者,是我的荣幸。”
故事要从十八年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