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么老是瞧见这人。”甄婉示意春雨往旁边,她眉头微蹙,并不怎么高兴,“你眼睛也是尖,那么远竟然也能认清楚是谁。”
“姑娘这是在生气?”春雨跟着,小心的询问。
“也不是生气,就是不想碰见这人。”甄婉回头看她,“马姐姐的事情你忘记了,这样的人最能哄女孩子了,我可不想和这样的人多纠缠。”
“姜公子并不像姑娘嘴里说的那种人。”春雨不解,“若是那样,何必拒绝马姑娘?”
“你懂什么,欲拒还迎听过没有,说的就是这种。”
反正甄婉对于姜戍一肚子的意见,虽然这人之前帮过自己,可事情一码归一码,他的好心帮忙不代表着人品就一定是好的。
这时的她是完全带着偏见去看人,自然哪都不觉得好。
春雨不好帮人辩解,只是跟着甄婉换了条路去了寺前。
这会姑娘连停留都不曾,弯腰就上了马车。
姜戍跪在蒲团上,对着已故的双亲磕头,低声道:“父亲母亲,儿子心中有一喜欢之人,现在功名在身翰林学子,特来与双亲告知,我想去府上求取。”
启云原本倚在门边安静的听着,不想却被吓了一跳。
他憋着,直到姜戍磕完头才惊疑道:“公子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姜戍理着长袍见他一脸震惊,有些好笑,“做什么这么惊讶。”
“可公子你喜欢谁啊?”启云是真的没觉得他家的公子会喜欢上别人,“什么时候的事情啊,奴才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姜戍不想解释。
“去准备一份体面的礼物,我要去甄府。”
“???!!!”
“公子你....”启云傻眼,“喜欢的姑娘是侯爷府里的千金?!”
姜戍看向他的那一眼,包含了很多意思,总结来说就是:怎么,不行?
“是婉儿姑娘?”甄府有两个,大姑娘嫁给了马铭远,只剩甄婉了。
想到前不久那姑娘在誉品轩对待公子的样子,不,是更久之前在这金明寺中,公子让自己去打听她们来这里的缘由.....
竟然是那么久之前就喜欢上的吗?!!
“别多问,准备好东西,我们下午去府上拜访。” 甄婉比预想的时间还早回来,秦氏还有些纳闷,张嬷嬷在一旁笑着解释:“说是没见着小和尚,让家丁在那等着自己就先回来。 ”
“这次倒知道听话了。”秦氏说了一句,“果然还是吓唬的话管用。”
张嬷嬷但笑不语。
“侯爷人呢?”
张嬷嬷揣测道:“这个时辰,应该在书房吧。”
“嗯。”
秦氏也是午休刚起,这会梳妆妥当后去寻人,半道上见门房家丁过来,问了句,“有人来府上?”
“一名姓姜的公子。”家丁垂首回话,“说是要拜访侯爷。”
秦氏原本不想理会,可姜这个姓最近听得太多,少不得要多注意些,“多大岁数?”
“瞧着俊朗,应该与马公子同岁。”
姓姜,又与马铭远同岁,秦氏只能想到一人。
“你回去吧,我正好要去寻侯爷。”秦氏见人不动,蹙眉道:“怎么了?”
“奴才想问夫人,是否将人带去前院?”
“登门拜访,自然要好生招待。”秦氏摆手,“茶水点心供全,别怠慢人。”
“是。”
张嬷嬷见夫人情绪不佳,温声道:“夫人这是担忧什么?”
“这姜公子怕是云怀的同学姜戍。”秦氏叹气道:“虽不知这人为什么贸然过来拜访,可我总觉得不是件好事情。”
“夫人多虑,终究是先见了才知情况,何必早早的担心这些。”
张嬷嬷的宽慰并未让她眉头松弛,秦氏只是加快了脚步,去书房寻甄辅。
听闻有人拜访,甄辅练字的手都没停,“谁啊?”
“可能是你之前颇为欣赏的姜戍。”
秦氏话音一落,甄辅写字的力道陡然一重,好好的字帖上染了一大块的墨汁。
“他来做什么?”
“我也不知。”秦氏取来帕子给他擦手,“原想问问侯爷,没想到你也不知。”
“为着你之前说的话,我已经许久都不曾与他说话,之前遇见也没聊几句,我怎么知道他为何会来。”甄辅净了手,问道:“人呢?”
“我让家丁带他去了前院,侯爷去见见吧。”
“嗯。”
甄辅往前走了两步,又道:“夫人不去?”
“我去做什么?”
“同去吧。”甄辅看着秦氏道:“你还未见过姜戍,见见也无妨。”
秦氏原先确实对这人是有些好奇的,见侯爷这么说就顺势一同往外走,“说好了,我只是看看,略坐坐就走。”
甄辅失笑道:“行。”
前厅,一杯清茶好好的放在那,姜戍坐在椅子上,启云在他身后站着,频频将目光探向门外。姜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轻声道:“探头探脑,像什么样子。”
“侯爷怎么这么久还不回来?”启云凑到姜戍身边,小声道:“这茶水都快喝完了。”
“站好。”姜戍将杯子放回去,并不急躁,“安静等着就是。”
屋外传来走动声,虽然轻可在安静的环境下还是能听见一些,启云赶紧站回原处,姜戍则是直接站起身来,面向门口的方向。
甄辅的身影刚出现在眼前,姜戍就已经拱手弯下腰去,“学生给侯爷请安。”
秦氏与甄辅齐齐愣了一瞬,进了门后虚虚扶了一把,“私下见面就不用这般客气了。”
姜戍抬头,见秦氏也在,低头又补了一句,“夫人安好。”
秦氏浅笑点头,隐晦的打量着姜戍。
眼前这男子确实不错,沉稳,有礼,就连相貌都挑不出什么不好的来。秦氏与甄辅两人坐于上首,示意姜戍也坐下,静了片刻后才道:“今日来府上,是有何事?”
姜戍刚坐下不到几息时间就又站起身来,这次将准备的礼物都呈了过去,“学生冒昧,想求娶婉儿姑娘。”
秦氏端着茶水的手有些抖,怕将杯子摔了赶忙放了回去,“你...你说什么?!”
甄辅毕竟是经过风浪的,虽然也有些惊讶,却还稳得住,“你要求娶婉儿?”
“是。”姜戍直起身子,语气郑重道:“自年初在金明寺见过甄姑娘那一面开始,学生心中就有了她,但因身无长物才推迟至今,如今学生在翰林上班,也算是一份体面,这才冒失前来,求侯爷与夫人成全。”
姜戍的话情真意切,可这件事甄辅还真不好应下。
“你可知,小女与马家姑娘马娉婷是闺中好友?”
姜戍颔首,“知晓。”
“既然知晓,那你就不该开这个口。”秦氏开口道:“婉儿与娉婷交好,之前娉婷对你的那点小心思想必你不是不知,更何况侯爷与马大人也是朝中好友,你这求娶,怕不是想让我们两家为难?”
“学生并无这样的想法。”姜戍一顿,心中预想种种,却没想到有这一层,开口解释道:“听云怀说,他妹妹已经定了亲,再过不久就要出嫁,而且学生与马姑娘从未有过什么失礼之事。”
“这我自然是信你的。”甄辅抚须道:“可这关系到两家交情,本候不能应下。”
启云有些担忧的看着公子。
姜戍直起身子,愣然道:“只因为这些?”
“眼前你看着的可能是这些,但后面隐藏着的问题更多。”秦氏轻声道:“婉儿不会同意与你成婚,对她来说,娉婷的地位或许要比你更重一些,你是拒绝过娉婷的男子,她对你不会有好态度的。”
姜戍:“.....”
“况且,以我们家侯爷与马大人的交情,若是女儿成婚定要出席,到时候知道是你两家也是尴尬。”秦氏叹气道:“这件事我与侯爷都可当做没听见,上京姑娘那般多,以你的条件想必愿意与之婚配的大有人在。”
“可学生只喜欢甄姑娘。”
“可婉儿不悦你。”秦氏皱眉,“还请姜公子不要再提,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比较好。”
姜戍:“......”
“姑娘这是在生气?”春雨跟着,小心的询问。
“也不是生气,就是不想碰见这人。”甄婉回头看她,“马姐姐的事情你忘记了,这样的人最能哄女孩子了,我可不想和这样的人多纠缠。”
“姜公子并不像姑娘嘴里说的那种人。”春雨不解,“若是那样,何必拒绝马姑娘?”
“你懂什么,欲拒还迎听过没有,说的就是这种。”
反正甄婉对于姜戍一肚子的意见,虽然这人之前帮过自己,可事情一码归一码,他的好心帮忙不代表着人品就一定是好的。
这时的她是完全带着偏见去看人,自然哪都不觉得好。
春雨不好帮人辩解,只是跟着甄婉换了条路去了寺前。
这会姑娘连停留都不曾,弯腰就上了马车。
姜戍跪在蒲团上,对着已故的双亲磕头,低声道:“父亲母亲,儿子心中有一喜欢之人,现在功名在身翰林学子,特来与双亲告知,我想去府上求取。”
启云原本倚在门边安静的听着,不想却被吓了一跳。
他憋着,直到姜戍磕完头才惊疑道:“公子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姜戍理着长袍见他一脸震惊,有些好笑,“做什么这么惊讶。”
“可公子你喜欢谁啊?”启云是真的没觉得他家的公子会喜欢上别人,“什么时候的事情啊,奴才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姜戍不想解释。
“去准备一份体面的礼物,我要去甄府。”
“???!!!”
“公子你....”启云傻眼,“喜欢的姑娘是侯爷府里的千金?!”
姜戍看向他的那一眼,包含了很多意思,总结来说就是:怎么,不行?
“是婉儿姑娘?”甄府有两个,大姑娘嫁给了马铭远,只剩甄婉了。
想到前不久那姑娘在誉品轩对待公子的样子,不,是更久之前在这金明寺中,公子让自己去打听她们来这里的缘由.....
竟然是那么久之前就喜欢上的吗?!!
“别多问,准备好东西,我们下午去府上拜访。” 甄婉比预想的时间还早回来,秦氏还有些纳闷,张嬷嬷在一旁笑着解释:“说是没见着小和尚,让家丁在那等着自己就先回来。 ”
“这次倒知道听话了。”秦氏说了一句,“果然还是吓唬的话管用。”
张嬷嬷但笑不语。
“侯爷人呢?”
张嬷嬷揣测道:“这个时辰,应该在书房吧。”
“嗯。”
秦氏也是午休刚起,这会梳妆妥当后去寻人,半道上见门房家丁过来,问了句,“有人来府上?”
“一名姓姜的公子。”家丁垂首回话,“说是要拜访侯爷。”
秦氏原本不想理会,可姜这个姓最近听得太多,少不得要多注意些,“多大岁数?”
“瞧着俊朗,应该与马公子同岁。”
姓姜,又与马铭远同岁,秦氏只能想到一人。
“你回去吧,我正好要去寻侯爷。”秦氏见人不动,蹙眉道:“怎么了?”
“奴才想问夫人,是否将人带去前院?”
“登门拜访,自然要好生招待。”秦氏摆手,“茶水点心供全,别怠慢人。”
“是。”
张嬷嬷见夫人情绪不佳,温声道:“夫人这是担忧什么?”
“这姜公子怕是云怀的同学姜戍。”秦氏叹气道:“虽不知这人为什么贸然过来拜访,可我总觉得不是件好事情。”
“夫人多虑,终究是先见了才知情况,何必早早的担心这些。”
张嬷嬷的宽慰并未让她眉头松弛,秦氏只是加快了脚步,去书房寻甄辅。
听闻有人拜访,甄辅练字的手都没停,“谁啊?”
“可能是你之前颇为欣赏的姜戍。”
秦氏话音一落,甄辅写字的力道陡然一重,好好的字帖上染了一大块的墨汁。
“他来做什么?”
“我也不知。”秦氏取来帕子给他擦手,“原想问问侯爷,没想到你也不知。”
“为着你之前说的话,我已经许久都不曾与他说话,之前遇见也没聊几句,我怎么知道他为何会来。”甄辅净了手,问道:“人呢?”
“我让家丁带他去了前院,侯爷去见见吧。”
“嗯。”
甄辅往前走了两步,又道:“夫人不去?”
“我去做什么?”
“同去吧。”甄辅看着秦氏道:“你还未见过姜戍,见见也无妨。”
秦氏原先确实对这人是有些好奇的,见侯爷这么说就顺势一同往外走,“说好了,我只是看看,略坐坐就走。”
甄辅失笑道:“行。”
前厅,一杯清茶好好的放在那,姜戍坐在椅子上,启云在他身后站着,频频将目光探向门外。姜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轻声道:“探头探脑,像什么样子。”
“侯爷怎么这么久还不回来?”启云凑到姜戍身边,小声道:“这茶水都快喝完了。”
“站好。”姜戍将杯子放回去,并不急躁,“安静等着就是。”
屋外传来走动声,虽然轻可在安静的环境下还是能听见一些,启云赶紧站回原处,姜戍则是直接站起身来,面向门口的方向。
甄辅的身影刚出现在眼前,姜戍就已经拱手弯下腰去,“学生给侯爷请安。”
秦氏与甄辅齐齐愣了一瞬,进了门后虚虚扶了一把,“私下见面就不用这般客气了。”
姜戍抬头,见秦氏也在,低头又补了一句,“夫人安好。”
秦氏浅笑点头,隐晦的打量着姜戍。
眼前这男子确实不错,沉稳,有礼,就连相貌都挑不出什么不好的来。秦氏与甄辅两人坐于上首,示意姜戍也坐下,静了片刻后才道:“今日来府上,是有何事?”
姜戍刚坐下不到几息时间就又站起身来,这次将准备的礼物都呈了过去,“学生冒昧,想求娶婉儿姑娘。”
秦氏端着茶水的手有些抖,怕将杯子摔了赶忙放了回去,“你...你说什么?!”
甄辅毕竟是经过风浪的,虽然也有些惊讶,却还稳得住,“你要求娶婉儿?”
“是。”姜戍直起身子,语气郑重道:“自年初在金明寺见过甄姑娘那一面开始,学生心中就有了她,但因身无长物才推迟至今,如今学生在翰林上班,也算是一份体面,这才冒失前来,求侯爷与夫人成全。”
姜戍的话情真意切,可这件事甄辅还真不好应下。
“你可知,小女与马家姑娘马娉婷是闺中好友?”
姜戍颔首,“知晓。”
“既然知晓,那你就不该开这个口。”秦氏开口道:“婉儿与娉婷交好,之前娉婷对你的那点小心思想必你不是不知,更何况侯爷与马大人也是朝中好友,你这求娶,怕不是想让我们两家为难?”
“学生并无这样的想法。”姜戍一顿,心中预想种种,却没想到有这一层,开口解释道:“听云怀说,他妹妹已经定了亲,再过不久就要出嫁,而且学生与马姑娘从未有过什么失礼之事。”
“这我自然是信你的。”甄辅抚须道:“可这关系到两家交情,本候不能应下。”
启云有些担忧的看着公子。
姜戍直起身子,愣然道:“只因为这些?”
“眼前你看着的可能是这些,但后面隐藏着的问题更多。”秦氏轻声道:“婉儿不会同意与你成婚,对她来说,娉婷的地位或许要比你更重一些,你是拒绝过娉婷的男子,她对你不会有好态度的。”
姜戍:“.....”
“况且,以我们家侯爷与马大人的交情,若是女儿成婚定要出席,到时候知道是你两家也是尴尬。”秦氏叹气道:“这件事我与侯爷都可当做没听见,上京姑娘那般多,以你的条件想必愿意与之婚配的大有人在。”
“可学生只喜欢甄姑娘。”
“可婉儿不悦你。”秦氏皱眉,“还请姜公子不要再提,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比较好。”
姜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