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琇在曲中街①遇到罗青云的那天,原本是预备要从教坊司逃走的。
——再不逃便是死路一条,她已及笄,最迟不过半月,就要开宝接客。自来像她这样的犯官家眷,一旦没入教坊司为官妓,想要脱籍赎身,倒不如直接剥一层皮来得容易。总要把她浑身的皮囊骨血都嚼成残渣,榨干最后一滴油,才能离了这个地方。
到了那时,她多半已是年老色衰,伤病满身,就算出了教坊司,也不过是数着日子等死罢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逃得掉是最好的结果,倘若真的逃不掉,她如今正年轻貌美,是最值钱的时候,教坊司的主管奉銮也舍不得现在就打死她。
总还能挣出一线生机。
“三娘,你发什么呆?外面好热闹的,听说是巡检使大人的车驾!”与徐琇要好的女伴连枝丝毫不知她的心事,睁着一双圆溜溜的杏眼张望远处热闹的车马队伍,因碰上了巡检使的队伍,教坊司的马车此刻正停在曲中街避让。
其时正是盛夏,曲中街却宛如一片独立的清凉世界,花木遍植,翠樾千重,建兰、茉莉和着女子的脂粉香气,共同构筑出一片锦绣膏腴地、富贵温柔乡:这儿是妓家聚居的地方,以官妓所在的北地教坊司为中心,绵延逶迤,无数的私窠子鳞次栉比,比屋而居,私窠子的鸨母们为了斗胜夸奇,屋宇装饰无不精洁华美,此时正是炎夏永昼,若到了夜间,更是中流箫鼓连绵,象板红牙不绝,譬如一锅沸腾的靡丽酒汤,直要把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熬煮得骨酥筋软。
徐琇和连枝所乘坐的马车上共坐有八名年岁相当的女孩儿,这辆车将要驶去卫王府,今日卫王府设宴,教坊司官妓照例要去献舞助兴。
这也是徐琇早早瞄好的逃跑时机,她为了今日已筹划了大半年:教坊司的马车是进不去卫王府的,最多只能将她们送到朱雀大街,接下来便要她们自己步行入王府,徐琇会假称琵琶忘在车上,回头来取,原本带领她们的管事有两个,有一个昨晚贪凉,吃了徐琇刻意冰镇过的老酒腹泻不止,今早临时告假。仅剩的管事春娘子必然不会放着其他舞姬不管来盯着她,王府威严,她们不能在门前停留太久等她,一定会被催着入府。
徐琇要抓住的就是这一个空档。
今晚教坊司的舞乐排在倒数第二个出场,就算她们发觉徐琇不在,也不敢在王府闹起来,等到回教坊司禀告奉銮,再派人来追,徐琇早拿着事先存在当铺的假尼姑度牒和钱逃之夭夭了。
按照律例,教坊司若有官妓逃脱,按逃奴罪论处,会发下文书通牒缉捕她,但教坊司的主管奉銮不满足于当一个九品小官,今年起正多方打点谋求升官,这个关节上,他必不会上报有官妓逃脱,否则便是他的过失。多半是拖个半年一年的,不报逃而报死——教坊司里死一两个女孩儿,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压根不会有人追究。
徐家虽因罪举家蒙难,徐琇却还有一个亲姨母在京城,对她很是记挂,也曾花钱为她打点,欲将她赎身带在身边照料,奈何官妓乐籍难脱,姨母一个内宅妇人,终是有心无力。
从入籍到及笄,姨母的钱花出去了不少,寄希望于给徐琇脱籍,只是徐琇身在其中,越来越明白脱籍恐怕是毫无希望了,逃走倒还有一线生机。等她成功脱逃,寻一个尼庵善堂避上两年风头,便改换姓名,回京城投奔姨母。
这个逃走的计划已构思了大半年,每一个步骤都在徐琇的脑中排演过无数回,但再万无一失的计划在实际中也有出岔子的可能,越靠近卫王府,徐琇越是心如擂鼓,又哪有看景的心思,只是她这个人,心中越有事,脸上越是看不出来,此时看上去同马车中其他女孩并无二致,一派天真好奇地随大流探头张望。
只是探头这一眼,登时教她如坠冰窟。
“你瞧没瞧见那个青衣小官,他的耳朵上是不是有两颗瘊子?”徐琇竭力镇定,声音却仍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什么青衣小官,会比京城贵使的豪奢车驾更好看?连枝不解,只以为这个青衣小官一定是俊逸非凡,才能入徐琇的眼,顿时来了精神,她探身去寻了半天,才看到京城来的车队里果然有一个耳边生有双瘊的青衣小官,只那人生得却是平平无奇,骑在马上得意洋洋,颇有狐假虎威之势。
“是啊,有两颗瘊子。”连枝随口问道:“怎么,你认识他?”
岂止是认识。
她在梦中曾将这人活剐过千遍万遍。
罗青云,徐琇默念这个名字的时候,眼前又映出一片血色。
她曾见过这个人,不,不仅仅是认识——父亲徐海宁与他是同乡,徐家尚未没罪时,父亲做着太仆寺少卿,罗青云却屡试不中,念及同乡之谊,又兼有爱才之心,父亲便邀他住在家中,一应吃喝都不曾薄待。这人还送过哥哥和她好多小玩意儿,徐琇和哥哥都叫他作“世叔”。
父亲的眼力并不差,罗青云后来果然高中,只可惜却是个才高德薄、落井下石的小人。
徐家被牵扯进一桩大案,举家抄没,徐琇父兄被判斩监候,母亲和她被没入教坊司,罗青云此时早已和徐家划清界限,却犹嫌不足,竟然上门逼辱,点名非要让母亲侍酒不可。
母亲就是见了他之后,当天自尽的。
那时徐琇才七岁,母亲自尽时她正在床上睡着,在一片惊慌喊叫中,她懵然醒来,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一个好心的妓女快速抱走,衣袖遮挡和人影憧憧间,她只看到了一眼:母亲用一把金簪子扎进了自己纤长秀美的脖颈,脸上地上都是血沫子,她眼见着是活不成了,一时却也死不成,只能艰难地喘着气,等着最后的解脱。
那只金簪子原本是一只五瓣梅花簪,不知道她是怀着怎样悲愤的心情刺死自己,力气之大,竟然硬生生磕断了一瓣梅花。
那只断瓣梅花簪子后来成了徐琇所有的唯一遗物。
也正因为母亲死于京城教坊司,姨母悲痛不已,眼见着徐琇是个美人胚子,京中贵人多,暗中看徐家笑话的人也多,姨母担忧她也遇到这样的腌臜事,才变卖嫁妆,将她的乐籍由京城教坊司转到了北地教坊司,等待着日后脱籍,改换姓名再回京城。
徐琇离开京城已经八年,却没有一刻忘记过罗青云的脸。
她心跳极快,看着罗青云随着京城车驾向卫王府驶去,他骑着马耀武扬威,丝毫没发觉路边避让的马车里,有一双淬火带冰的眼睛正盯着他。
连枝在一旁恍然道:“今晚卫王府的舞宴原来是为他们准备的。”
教坊司的马车重新驶动,最多不过半柱香就要到卫王府,徐琇筹谋许久的脱逃良机就在眼前,但她的仇人偏偏就在此刻也出现在了眼前!
逃跑已准备了半年之久,要杀罗青云却毫无准备。
逃跑被发现还有活路,在卫王府动手杀一个朝廷命官却一定是死路一条。
她是第一次来卫王府,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
胜算很小,全身而退的把握也没有,徐琇冷静地想。
最稳妥的选择仍旧是按照原计划逃跑,不要去管罗青云。但如此一来,就等于放弃了杀他这件事,徐琇以官妓身份脱逃,以后势必要藏头露尾地过日子,又如何杀死一个朝廷命官?
……
“三娘,你发什么呆,我们到了。”连枝跳下马车,回头喊徐琇。
……
她想杀他。
如果没有见到他,她大可以在想象中将罗青云千刀万剐,然后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但她亲眼见到了他。
徐琇突然想起母亲自尽的那天,那个抱走她的好心妓女安慰她:“那个姓罗的会有报应的。”
他的报应在哪儿呢?
他骑着马,招摇过市。
徐琇只觉得有一团火在心里烈烈燃烧,几乎要把她燃烧殆尽。
她必须要做些什么,哪怕今天死在卫王府。
“我来了。”
徐琇抱着琵琶跳下马车,跟上舞姬的队伍,不再去看那辆逐渐远去的马车,长出一口气,走进了卫王府的大门。
——再不逃便是死路一条,她已及笄,最迟不过半月,就要开宝接客。自来像她这样的犯官家眷,一旦没入教坊司为官妓,想要脱籍赎身,倒不如直接剥一层皮来得容易。总要把她浑身的皮囊骨血都嚼成残渣,榨干最后一滴油,才能离了这个地方。
到了那时,她多半已是年老色衰,伤病满身,就算出了教坊司,也不过是数着日子等死罢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逃得掉是最好的结果,倘若真的逃不掉,她如今正年轻貌美,是最值钱的时候,教坊司的主管奉銮也舍不得现在就打死她。
总还能挣出一线生机。
“三娘,你发什么呆?外面好热闹的,听说是巡检使大人的车驾!”与徐琇要好的女伴连枝丝毫不知她的心事,睁着一双圆溜溜的杏眼张望远处热闹的车马队伍,因碰上了巡检使的队伍,教坊司的马车此刻正停在曲中街避让。
其时正是盛夏,曲中街却宛如一片独立的清凉世界,花木遍植,翠樾千重,建兰、茉莉和着女子的脂粉香气,共同构筑出一片锦绣膏腴地、富贵温柔乡:这儿是妓家聚居的地方,以官妓所在的北地教坊司为中心,绵延逶迤,无数的私窠子鳞次栉比,比屋而居,私窠子的鸨母们为了斗胜夸奇,屋宇装饰无不精洁华美,此时正是炎夏永昼,若到了夜间,更是中流箫鼓连绵,象板红牙不绝,譬如一锅沸腾的靡丽酒汤,直要把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熬煮得骨酥筋软。
徐琇和连枝所乘坐的马车上共坐有八名年岁相当的女孩儿,这辆车将要驶去卫王府,今日卫王府设宴,教坊司官妓照例要去献舞助兴。
这也是徐琇早早瞄好的逃跑时机,她为了今日已筹划了大半年:教坊司的马车是进不去卫王府的,最多只能将她们送到朱雀大街,接下来便要她们自己步行入王府,徐琇会假称琵琶忘在车上,回头来取,原本带领她们的管事有两个,有一个昨晚贪凉,吃了徐琇刻意冰镇过的老酒腹泻不止,今早临时告假。仅剩的管事春娘子必然不会放着其他舞姬不管来盯着她,王府威严,她们不能在门前停留太久等她,一定会被催着入府。
徐琇要抓住的就是这一个空档。
今晚教坊司的舞乐排在倒数第二个出场,就算她们发觉徐琇不在,也不敢在王府闹起来,等到回教坊司禀告奉銮,再派人来追,徐琇早拿着事先存在当铺的假尼姑度牒和钱逃之夭夭了。
按照律例,教坊司若有官妓逃脱,按逃奴罪论处,会发下文书通牒缉捕她,但教坊司的主管奉銮不满足于当一个九品小官,今年起正多方打点谋求升官,这个关节上,他必不会上报有官妓逃脱,否则便是他的过失。多半是拖个半年一年的,不报逃而报死——教坊司里死一两个女孩儿,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压根不会有人追究。
徐家虽因罪举家蒙难,徐琇却还有一个亲姨母在京城,对她很是记挂,也曾花钱为她打点,欲将她赎身带在身边照料,奈何官妓乐籍难脱,姨母一个内宅妇人,终是有心无力。
从入籍到及笄,姨母的钱花出去了不少,寄希望于给徐琇脱籍,只是徐琇身在其中,越来越明白脱籍恐怕是毫无希望了,逃走倒还有一线生机。等她成功脱逃,寻一个尼庵善堂避上两年风头,便改换姓名,回京城投奔姨母。
这个逃走的计划已构思了大半年,每一个步骤都在徐琇的脑中排演过无数回,但再万无一失的计划在实际中也有出岔子的可能,越靠近卫王府,徐琇越是心如擂鼓,又哪有看景的心思,只是她这个人,心中越有事,脸上越是看不出来,此时看上去同马车中其他女孩并无二致,一派天真好奇地随大流探头张望。
只是探头这一眼,登时教她如坠冰窟。
“你瞧没瞧见那个青衣小官,他的耳朵上是不是有两颗瘊子?”徐琇竭力镇定,声音却仍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什么青衣小官,会比京城贵使的豪奢车驾更好看?连枝不解,只以为这个青衣小官一定是俊逸非凡,才能入徐琇的眼,顿时来了精神,她探身去寻了半天,才看到京城来的车队里果然有一个耳边生有双瘊的青衣小官,只那人生得却是平平无奇,骑在马上得意洋洋,颇有狐假虎威之势。
“是啊,有两颗瘊子。”连枝随口问道:“怎么,你认识他?”
岂止是认识。
她在梦中曾将这人活剐过千遍万遍。
罗青云,徐琇默念这个名字的时候,眼前又映出一片血色。
她曾见过这个人,不,不仅仅是认识——父亲徐海宁与他是同乡,徐家尚未没罪时,父亲做着太仆寺少卿,罗青云却屡试不中,念及同乡之谊,又兼有爱才之心,父亲便邀他住在家中,一应吃喝都不曾薄待。这人还送过哥哥和她好多小玩意儿,徐琇和哥哥都叫他作“世叔”。
父亲的眼力并不差,罗青云后来果然高中,只可惜却是个才高德薄、落井下石的小人。
徐家被牵扯进一桩大案,举家抄没,徐琇父兄被判斩监候,母亲和她被没入教坊司,罗青云此时早已和徐家划清界限,却犹嫌不足,竟然上门逼辱,点名非要让母亲侍酒不可。
母亲就是见了他之后,当天自尽的。
那时徐琇才七岁,母亲自尽时她正在床上睡着,在一片惊慌喊叫中,她懵然醒来,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一个好心的妓女快速抱走,衣袖遮挡和人影憧憧间,她只看到了一眼:母亲用一把金簪子扎进了自己纤长秀美的脖颈,脸上地上都是血沫子,她眼见着是活不成了,一时却也死不成,只能艰难地喘着气,等着最后的解脱。
那只金簪子原本是一只五瓣梅花簪,不知道她是怀着怎样悲愤的心情刺死自己,力气之大,竟然硬生生磕断了一瓣梅花。
那只断瓣梅花簪子后来成了徐琇所有的唯一遗物。
也正因为母亲死于京城教坊司,姨母悲痛不已,眼见着徐琇是个美人胚子,京中贵人多,暗中看徐家笑话的人也多,姨母担忧她也遇到这样的腌臜事,才变卖嫁妆,将她的乐籍由京城教坊司转到了北地教坊司,等待着日后脱籍,改换姓名再回京城。
徐琇离开京城已经八年,却没有一刻忘记过罗青云的脸。
她心跳极快,看着罗青云随着京城车驾向卫王府驶去,他骑着马耀武扬威,丝毫没发觉路边避让的马车里,有一双淬火带冰的眼睛正盯着他。
连枝在一旁恍然道:“今晚卫王府的舞宴原来是为他们准备的。”
教坊司的马车重新驶动,最多不过半柱香就要到卫王府,徐琇筹谋许久的脱逃良机就在眼前,但她的仇人偏偏就在此刻也出现在了眼前!
逃跑已准备了半年之久,要杀罗青云却毫无准备。
逃跑被发现还有活路,在卫王府动手杀一个朝廷命官却一定是死路一条。
她是第一次来卫王府,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
胜算很小,全身而退的把握也没有,徐琇冷静地想。
最稳妥的选择仍旧是按照原计划逃跑,不要去管罗青云。但如此一来,就等于放弃了杀他这件事,徐琇以官妓身份脱逃,以后势必要藏头露尾地过日子,又如何杀死一个朝廷命官?
……
“三娘,你发什么呆,我们到了。”连枝跳下马车,回头喊徐琇。
……
她想杀他。
如果没有见到他,她大可以在想象中将罗青云千刀万剐,然后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但她亲眼见到了他。
徐琇突然想起母亲自尽的那天,那个抱走她的好心妓女安慰她:“那个姓罗的会有报应的。”
他的报应在哪儿呢?
他骑着马,招摇过市。
徐琇只觉得有一团火在心里烈烈燃烧,几乎要把她燃烧殆尽。
她必须要做些什么,哪怕今天死在卫王府。
“我来了。”
徐琇抱着琵琶跳下马车,跟上舞姬的队伍,不再去看那辆逐渐远去的马车,长出一口气,走进了卫王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