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街。
思录和宁去准备药汤、吃食,和清在床边照顾,一语不发。
和月大概知道和清的想法,但她并没有多语,只是踢了踢“缝衣服去。”
和清做什么都快,唯独缝衣服总是歪歪扭扭,和宁便会在一旁嘲笑,所以和清最不喜欢的便是缝衣物。
和宁掀开帘子将清粥端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心里偷偷一乐,果然只有阿姐管得住二哥,自己每次都说不过二哥的歪理,她知道自己是捡来的,阿姐没有隐瞒幼时经历,但阿姐也说人要往前看。
和宁也知道,阿姐和二哥感情很好,好到,他们一个眼神就能懂彼此的意思,可以无条件信任对方,可以按照对方方式思考,甚至可以为对方交付生命,但和宁并不会吃味,他们身上所背负和经历的自己无从所知,也无需知道,她只要知道阿姐和二哥会护着自己,自己也永远相信他们。
在和月的眼神威胁之下,二人还是去学堂了,顺带给李夫子带了一些冬日里晒的干货,作为答谢。
待二人离开后,和月起身和思录一同晒东西,感受着身旁的眼神,和月先开口询问“思录,你有没有觉得阿清有些轴。”
思录将药碗递给和月,随后拿起石斧劈开一块板子,然后举起斧子,对着和月“别叉开话题”
“我无意瞒你们,只是我不记得了”,她的记忆只从六岁那年遇到师傅开始。
三日后,半掩的门被推开,周逢倾进入小院,周平先两步去问主人,而周逢倾拢着身上的大衣,打量着小院,院中的雪被扫干净,三间屋子,侧面棚子里面搁着一列棺材,让原本温馨小院有些瘆人。
院中种着棵桃花树,如今已经秃了,抬眼望恰看到一女子打开帘子示意进去,是那个叫思录的。
周逢顷来时便已将这一家打听清楚,做棺材的,有时候还帮助府衙里给一些尸体上坟立碑,反正亏得是云城民风彪悍,不然就这么一家,早被邻里左右孤立了。
进入到屋内,周逢倾先是作揖示礼,随后落座在侧面的椅子。
和月看着周平带来的东西,除了一些药材,还有些糖块糕点和艳色的布匹。
周逢倾顺着和月的眼神看过去“药材都是大夫叮嘱的,虽不能根除,但可以缓解,纵使没有复发,也不能大意。”
和月知道药材是大夫叮嘱的,其他的应该是眼前这人准备,糖块是怕药苦?那布匹呢?
“临近除夕了,小孩还是穿红色比较喜庆”,像是知道她的疑问,周逢倾自顾自地说,“西凉使团已经离开赴京,九公主想要来道谢,但被逢倾回绝了,还望和月姑娘不要见怪。”
“我本来就是找弟弟,于三皇子九公主并没有多少恩情”,和月知道眼前这个身体羸弱之人并不像外表所展现那样。
那日不顾伤情回家,他应该看出来和月的不愿交谈,故也没有阻拦,还切断了和九公主的联系,也是在西凉使团离开后才拜访,面面俱到。
“于三皇子九公主无多大恩情,但对于逢倾而言,却是大恩,不知逢倾该如何报答?”
屋中沉寂一会,随后听到话音“这个恩情能留几日嘛?”和月有自己的思量。
周逢倾微微一笑“只要不违背原则,随时都可以。”
......
这一日李夫子家中有事,便放假一日,所以天还没亮,和清便被和月带着出了城门。
“阿姐,我们去哪里?”
“看日出”
站在城外危山时,天边微微有了亮光,但太阳却远没有踪迹。
“阿姐,看日出也不用这么早吧”
和月双手插着腰,深吸一口气,“吹吹风,容易清醒”。
和清思虑自己最近是不是干了什么事,夫子给阿姐告状,阿姐才想出如此办法来折磨,脑子如此想,身体却不听使唤学着和月深吸,结果一口冷风灌进,呛了半晌。
“阿清,站在这里,你能看到什么?”
被呛醒后,和清顺着远处看去“赶路人、马车、三不关。”
“关后呢”和月指着远处。
关后?“有大江大河、巍峨城池,还有”和清看着缓缓跳跃而出的太阳“朝阳”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管嘛?”和月问得跳跃,但和清明白。
他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原本的犹豫、懊悔在这一刻却都成了异常坚定的一个会字。
他会。
有朝一日他会回到都城,报当年之仇,可他活着不应该只为了报仇,人活着便就应该好好活着。
他侧头看着和月,眼里亮晶晶得。
结果等来的时和月肩膀上一巴掌“走了,回去睡觉,困死了”
“阿姐,你不知道你的手是拎斧头的嘛?”和清揉着发痛的肩膀,一边控诉一边问“昨晚你和思录回来似乎很晚了。”
“嗯,赵家院里吊死一个,不敢收尸。”
“恶做多了,还怕死人,真是厉鬼怕坟场。”
二人入城时,正赶上早市,人多的紧。
和清从城头买了两个饼,刚准备去找和月,结果一辆马车驶过,马车头里伸出的手,便把和清的饼打落。
留下一阵尘土。
和清深吸两口气,捡起饼把露在外面沾了土的部分掐掉,然后狠狠咬了口饼,结果气不顺差点把自己噎到。
和月买完东西回来,就看到和清站在路边不知道嘀咕什么,走进了一听,全都是骂人的话。
和月耳朵一堵,直接离开,
马车内,顾朝书还在闹脾气“不去,这乡野之地能比松蔺苑教得好。”
“大公子说:人外有人天外天”喜子也不想来这地方,可谁叫自家公子天天闯祸“小公子,你刚刚是不是碰到人了?”
顾朝书想了想刚掀帘子时好像的确碰到什么“找我哥。”
“小公子,大公子没在这里。”
“那就让他来”,似乎想到好主意,顾朝书赶紧说“对,给我哥写信,让他来这里,反正他也没来过云城。”
喜子虽然每天跟着顾朝书也人模人样,但每当这个时候也不由得为大公子唏嘘“摊上这么个弟弟,也是福气”,但随即一想,小公子干得事哪一件不是大公子的主意。
“小公子,府衙到了。”
顾朝书从马车上跳下来,逃出把扇子摇着,也不嫌冷,喜子再认真一看,得,还是大公子的那把。
出来迎接的是周平,眼见着几年前的小团子,现在也已经拔高,周平将人带进去
思录和宁去准备药汤、吃食,和清在床边照顾,一语不发。
和月大概知道和清的想法,但她并没有多语,只是踢了踢“缝衣服去。”
和清做什么都快,唯独缝衣服总是歪歪扭扭,和宁便会在一旁嘲笑,所以和清最不喜欢的便是缝衣物。
和宁掀开帘子将清粥端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心里偷偷一乐,果然只有阿姐管得住二哥,自己每次都说不过二哥的歪理,她知道自己是捡来的,阿姐没有隐瞒幼时经历,但阿姐也说人要往前看。
和宁也知道,阿姐和二哥感情很好,好到,他们一个眼神就能懂彼此的意思,可以无条件信任对方,可以按照对方方式思考,甚至可以为对方交付生命,但和宁并不会吃味,他们身上所背负和经历的自己无从所知,也无需知道,她只要知道阿姐和二哥会护着自己,自己也永远相信他们。
在和月的眼神威胁之下,二人还是去学堂了,顺带给李夫子带了一些冬日里晒的干货,作为答谢。
待二人离开后,和月起身和思录一同晒东西,感受着身旁的眼神,和月先开口询问“思录,你有没有觉得阿清有些轴。”
思录将药碗递给和月,随后拿起石斧劈开一块板子,然后举起斧子,对着和月“别叉开话题”
“我无意瞒你们,只是我不记得了”,她的记忆只从六岁那年遇到师傅开始。
三日后,半掩的门被推开,周逢倾进入小院,周平先两步去问主人,而周逢倾拢着身上的大衣,打量着小院,院中的雪被扫干净,三间屋子,侧面棚子里面搁着一列棺材,让原本温馨小院有些瘆人。
院中种着棵桃花树,如今已经秃了,抬眼望恰看到一女子打开帘子示意进去,是那个叫思录的。
周逢顷来时便已将这一家打听清楚,做棺材的,有时候还帮助府衙里给一些尸体上坟立碑,反正亏得是云城民风彪悍,不然就这么一家,早被邻里左右孤立了。
进入到屋内,周逢倾先是作揖示礼,随后落座在侧面的椅子。
和月看着周平带来的东西,除了一些药材,还有些糖块糕点和艳色的布匹。
周逢倾顺着和月的眼神看过去“药材都是大夫叮嘱的,虽不能根除,但可以缓解,纵使没有复发,也不能大意。”
和月知道药材是大夫叮嘱的,其他的应该是眼前这人准备,糖块是怕药苦?那布匹呢?
“临近除夕了,小孩还是穿红色比较喜庆”,像是知道她的疑问,周逢倾自顾自地说,“西凉使团已经离开赴京,九公主想要来道谢,但被逢倾回绝了,还望和月姑娘不要见怪。”
“我本来就是找弟弟,于三皇子九公主并没有多少恩情”,和月知道眼前这个身体羸弱之人并不像外表所展现那样。
那日不顾伤情回家,他应该看出来和月的不愿交谈,故也没有阻拦,还切断了和九公主的联系,也是在西凉使团离开后才拜访,面面俱到。
“于三皇子九公主无多大恩情,但对于逢倾而言,却是大恩,不知逢倾该如何报答?”
屋中沉寂一会,随后听到话音“这个恩情能留几日嘛?”和月有自己的思量。
周逢倾微微一笑“只要不违背原则,随时都可以。”
......
这一日李夫子家中有事,便放假一日,所以天还没亮,和清便被和月带着出了城门。
“阿姐,我们去哪里?”
“看日出”
站在城外危山时,天边微微有了亮光,但太阳却远没有踪迹。
“阿姐,看日出也不用这么早吧”
和月双手插着腰,深吸一口气,“吹吹风,容易清醒”。
和清思虑自己最近是不是干了什么事,夫子给阿姐告状,阿姐才想出如此办法来折磨,脑子如此想,身体却不听使唤学着和月深吸,结果一口冷风灌进,呛了半晌。
“阿清,站在这里,你能看到什么?”
被呛醒后,和清顺着远处看去“赶路人、马车、三不关。”
“关后呢”和月指着远处。
关后?“有大江大河、巍峨城池,还有”和清看着缓缓跳跃而出的太阳“朝阳”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管嘛?”和月问得跳跃,但和清明白。
他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原本的犹豫、懊悔在这一刻却都成了异常坚定的一个会字。
他会。
有朝一日他会回到都城,报当年之仇,可他活着不应该只为了报仇,人活着便就应该好好活着。
他侧头看着和月,眼里亮晶晶得。
结果等来的时和月肩膀上一巴掌“走了,回去睡觉,困死了”
“阿姐,你不知道你的手是拎斧头的嘛?”和清揉着发痛的肩膀,一边控诉一边问“昨晚你和思录回来似乎很晚了。”
“嗯,赵家院里吊死一个,不敢收尸。”
“恶做多了,还怕死人,真是厉鬼怕坟场。”
二人入城时,正赶上早市,人多的紧。
和清从城头买了两个饼,刚准备去找和月,结果一辆马车驶过,马车头里伸出的手,便把和清的饼打落。
留下一阵尘土。
和清深吸两口气,捡起饼把露在外面沾了土的部分掐掉,然后狠狠咬了口饼,结果气不顺差点把自己噎到。
和月买完东西回来,就看到和清站在路边不知道嘀咕什么,走进了一听,全都是骂人的话。
和月耳朵一堵,直接离开,
马车内,顾朝书还在闹脾气“不去,这乡野之地能比松蔺苑教得好。”
“大公子说:人外有人天外天”喜子也不想来这地方,可谁叫自家公子天天闯祸“小公子,你刚刚是不是碰到人了?”
顾朝书想了想刚掀帘子时好像的确碰到什么“找我哥。”
“小公子,大公子没在这里。”
“那就让他来”,似乎想到好主意,顾朝书赶紧说“对,给我哥写信,让他来这里,反正他也没来过云城。”
喜子虽然每天跟着顾朝书也人模人样,但每当这个时候也不由得为大公子唏嘘“摊上这么个弟弟,也是福气”,但随即一想,小公子干得事哪一件不是大公子的主意。
“小公子,府衙到了。”
顾朝书从马车上跳下来,逃出把扇子摇着,也不嫌冷,喜子再认真一看,得,还是大公子的那把。
出来迎接的是周平,眼见着几年前的小团子,现在也已经拔高,周平将人带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