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
松山距桐城市中心八公里,海拔二百八十米,面积九千余亩,是有名的森林公园,湖光潋滟的落月潭将其环抱。
享誉盛名的花神庙,便坐落于松山最高峰不坠仙。
方之初提目眺望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庙宇,天尽头一抹红化为引路灯,指引虔诚参拜的信徒。
他此刻在山脚下,人很多却不闹。男女老少拄仗携手,谈到有趣处轻轻地笑,路边开放着很多野花,颜色各异随风摇摆。
工作人员在山进口派分竹制灯笼,小女孩和老人人手一个,小孩子们好奇心大盛,她们举着灯笼亲自贴上花,拥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愿望。
风很清凉。
“一一,慢点。”
小男孩回过头,他六七岁模样,长的粉雕玉砌,面容雌雄莫辨,他头上扎着一对小辫子,举着粉色灯笼。
他嘟起红润小嘴巴,望着台阶下相互搀扶的两位奶奶,“我要跑快点,要是被洪城和同学们看见,我就没脸活啦。”
他揪着别在头发间的假辫子发卡,越想越难受,强忍着不去拽。
“是谁说,不想要买来的灯笼。”
说话的女人年轻些,她头发盘成丸子状旁边插了朵栀子花,笑着打趣他。
她身旁的人看起来有些憔悴,面色病态,却难掩风姿,小男孩的面貌和她有八九分像。
她听到她说的话,抿嘴一笑,“爱华,辛苦你大清早的跑出去给他买头绳。”
方之初小脸登时红透,像煮熟了的虾子。谁让昨天女同学们嘲讽他们一群男孩子,得不到花神祈福的灯笼。
所以,他绞尽脑汁想出来这么一个‘馊’主意,万万没想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她们笑得开心,两个坏心眼的奶奶一定受不了寂寞,想去广撒网,让更多的奶奶们知道他的囧事。恐怕,以后,会成为自己的黑历史,永久传唱。
见一次来一次,会不会,他长大了结婚了有孩子了,婆婆们还会时不时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人听。
想到这点,他更加郁闷。
眼前豁然开朗,山腰处的平地有不少人在休息,平地四周开满了紫色的花。
汤秋水弯腰摘一朵插进她的发间,栀子花的白配上它的紫,和女人藏不住的娇羞,竟格外生动。
她说:“栀子花太素了,加上它点缀,一下就好看多了。”
她笑意粲然,眼睛成了一轮弯月,“以后,你多穿点艳丽的衣服,我喜欢。”
曾爱华小意触碰,生怕摸坏了,“是,是吗?”
她点点头,伸手拂开垂在她额角边的一缕碎发,轻声细语地说:“听话。”
“奶奶,它的名字叫什么?”
方之初举着一朵小花,插到两人中间,他坐在石凳双脚悬空悠荡,漂亮的眼睛充满求知欲。
“它叫紫地丁,作为药材,它可以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在户外不小心被蛇咬到,还可以用它包扎。”
“而且,它也能食用,听说吃起来的口感十分香甜。”
他歪着小脑袋,整个人靠在曾爱华身上,“听说?难道奶奶没吃过。”
汤秋水摇头,“我没有。”
他仰头看她,“那曾奶奶呢?”
曾爱华也摇头。
他仿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们下山的时候向道长要个方便袋,铲一些带回去,晚上吃它。”
他觉得自己实在太聪明了,活学活用。
两个女人顿时哭笑不得,她们没有告诉他,紫地丁是吃嫩芽和嫩杆。
汤秋水决定乘势而上,趁他有兴趣,借机传授花朝节的典故和由来。
“你知道我们脚下的台阶有多少吗?”
方之初满心眼里全是紫地丁的味道,突兀听到来自奶奶的问题,他皱起鼻尖,有模有样的思考一会,说出数字,“六百八十个。”
她脚步停留,特意让出一块地方,弯弯曲曲的小道走满了人,他们从她身边路过,不停歇地前进。
曾爱华替她擦了擦分泌出的汗水,免得风一吹受凉,她推开她的手,缓口气说道,“共有台阶八百六十八级。”
他大惊,嘴巴张成O字形,“哇,这么多,那我累死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托着皱巴巴的小脸,再不肯动半分。汤秋水见状也不恼,她心里清楚,小东西不过是在配合她演戏。
她对她使个颜色,曾爱华捡起被他扔在一旁的灯笼,装腔作势要赏他两板栗,不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
方之初有点怵她,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接过纸灯笼继续往前走。
“花朝节又称百花节,是花神的生日。每年六月十五日举行,有些地方是农历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他说:“那不是和春游一模一样。”
“差不多。”她身体有些难受,止步不前,深深呼吸一口气,又说:“实际上,它是女儿家的节日。”
方之初抬起灯笼细细地看,上面画了几幅仕女图,她们表情各异,拜月赏月,不变的是,每个人头上戴着朵花,极大。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情感充沛说出十字箴言,哀叹女子的命运不公,“古时,女子因世俗所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最是平常。”
他跳上台阶撇头说:“电视上说,相爱的人可以选择私奔。”
她嗤笑,为宣扬的荒唐,“奔者为妾,为世人不齿。”
她借此教育他,“你呀,少看些电视剧,多练练字。”
他左耳进右耳出,讨价还价,“那我看动画片。”
她颇为无奈,又接着上面的话说:“困住女人的,何止是世俗,更是宗族教条所累。”
“女生若是有一小指甲盖那么点大的污点,也会无限放大,被人唾弃,承受非人的眼光和指指点点。”
“生存不易,何苦自相为难。”
她不苛求他以后必须成为正直无私的人,却希望他能懂,人世间,最能束缚摧毁人的,是流言蜚语。
他要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跟随内心,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这一生,才算完美。
“奶奶,花神节的传说有哪些?”
他居高临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孤零零地站在那儿问她,竟有丝曲高和寡的意味。
汤秋水有些不舒服,她命令他,“别停下来,接着走。”
他听话的转头,蹦蹦跳跳地不嫌疲累,粉红灯笼在空中不断地晃荡。
曾爱华扶着她的手,两个人落在后头,她的声音飘荡在空旷寂静的山林,“听过杨贵妃的故事吗?”
他大声说话,“小人书上看过。”
她简短了故事,添了属于自己的理解,用他的年龄能听得懂的意思,说:“杨贵妃本是寿王妃,他的丈夫是唐玄宗的儿子,亲娘武惠妃死后,他的地位一落千丈,诉诸权力中心。”
“天生丽质难自弃。他保护不了心爱的妻子,眼睁睁地见她进入深宫,从此李郎是路人。”
他打断她的话,“小人书上没说这个,只是说,杨贵妃唐玄宗很恩爱,后来兵变,杨贵妃马嵬坡自尽。”
汤秋水哑口无言,她转变话题,问他,“那你认为唐玄宗做的对吗?”
他沉思中,有模有样地抵着下巴,然后不赞同的摇头,“他,太自私了。小人书说,女子都是祸水,国家因她们而衰,而亡。”
“你觉得可能吗?”他突然撇过头,从容的如同经历过大半世事的成年人,冷静自持,成熟的令人惊讶。
下一秒,他的话把她们拉入现实,他只是一个没换乳牙的孩子。
“哇啊,我来到终点了。”他兴奋的转过头,双手挥舞,“两位奶奶,快点。”
她们相识一笑,为脑瓜蹦出的荒唐感到可笑,两人手搀手走到尽头。这才发现,他呆呆地看着嚎啕大哭的女孩。
曾爱华开口,“一一,怎么了?”
他可惜的说:“小姐姐心爱的灯笼让人偷走了,她不能进庙许愿。”
花神庙有一例不成文的规律:无灯笼,不得入内。
汤秋水若有所思地瞥向挂紧眉头的小孙子,他似乎十分为难,踌躇不定。她决定推他一把,“你想怎么做?”
他不舍的看了眼灯笼,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是小男孩,进庙会唐突仙人。所以……”
他最后看一眼它,给自己打气,说:“……我想把它送给小姐姐。”
他眼睛澄澈透明,定定地看着她,等着她同意。汤秋水笑了笑,推他上前,“你已有了选择。”
他咧开嘴,似三春清风徐来,迈着小短腿跑过去,奶声奶气的说:“小姐姐,你别哭。我的灯笼送给你。”
鼻尖萦绕着焚烧的香火味道。
他耸了耸鼻子,压住眼角的酸涩。那一年,拜过花神庙,过了四个月,奶奶还是离开了。
神仙,没有回应他们。
“小兄弟,要灯笼吗?”
年轻妇人背上的竹篓里有个小孩睡得很香,她手里有好几个纸糊灯笼,殷切的看着他。
方之初失神地望着粉色灯笼,它画着仕女图,记忆渐渐重合,和他送出去的一模一样。
妇人再次说道:“小兄弟,要吗?很便宜,只要二十元,有了它,可以进去拜花神娘娘。”
他惊疑,“不是禁止男生入内么?”
妇人忍不住笑起来,她和他解释,“十年前解禁了。难道,你不知道?”
“是吗?”他小声地嘟囔,掏出钱递给她,选了一盏粉色灯笼。
十二年前,他待在门外目送奶奶进去,大堂内音乐庄重,禅香的味道格外的好闻。
十二年后,他终于踏进这里,物犹在,当年人不在。
他放下灯笼,跪在同样位置的蒲团,跟随老道的铃声,闭上眼,虔心的磕了三个响头。
他向花神娘娘许了三个愿望。
老道送给他一个红色锦囊,他揣在手心捏了捏,质地偏软,猜不出是什么。
他漫不经心地瞄向他左手,方之初察觉到他的视线盯在自己手上,心里怪怪的。
他不由自主地摸上去,问道,“先生,可有不妥之处?”
他摇头,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说:“这是女生送的。”
他猜的真准。方之初反问,“如果我说是长辈。”
老道不觉冒犯,两人就地聊天,“我们花神庙出来的东西,你说呢?你手上戴的是赠予女孩的锦囊。”
他一扫拂尘,颇有些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作派,“你手上的,是赠送男生的锦囊。”
他下一句话给他当头一棒,“男女送与喜欢的人,可以保佑她/他,身体健康,不受邪崇倾扰。”
――端午节的习俗,带上它可以保佑你一年平平安安。
――方之初,端午安康。
夕阳被大楼缝隙所遮挡,只残留一缕暗色照进窗户。
方之初打听到徐莲的来去踪迹,特意错开时间。他轻轻地放下灯笼,坐在床边深望陷入沉睡的人。
床上的人似乎有所感应,她睁开眼睛,将醒未醒之际,“方之初。”
她不敢置信,归于梦境,“我是不是在做梦?”
他哑了嗓子,凑到跟前,想让她看仔细,“对。你在做梦,所以,好好看着我。”
他思考很久,碰了碰她的手,她很安静,没有过激反应。他才壮着胆子牵起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在梦里,你可以摸摸我。”
她触摸到创可贴的形状,嗓音嘶哑,“你又打架了。”
“对不……”他极力压制体内翻涌的酸意,眼泪有些无法自控,“……对不起。我答应你,再不会打架。”
她蹙眉,“你怎么哭了。”
他伸手擦干净,吸着鼻子说:“是风,把眼泪吹下来了。”
她打了个哈欠,困倦袭来,舍不得闭上眼睛。方之初依旧握着她的手不松开,小声说,“睡吧。我陪你。”
她挣扎着说:“我不想睡,睡着了,见不……”
她沉沉合上眼睛,呼吸微浅,他靠在她身上抱住她,贪婪的吸取她的味道。
她的手腕戴着红丝绳,色彩鲜亮,相比之下,另一条丝线颜色褪去,磨出丝来。他想,双份平安。
“晚安。”他说。
徐莲惊慌地转过头,伪装路过的人。直到脚步声渐渐消失,她才回到病房,女儿睡得很好,嘴角噙着淡淡的笑。
她的心放到肚子里。
灯笼引人注目,她想到今天是花朝节,心抽抽地疼。
她本想扔了它,理智不允许她这么做。
她思虑良久,不动它。
松山距桐城市中心八公里,海拔二百八十米,面积九千余亩,是有名的森林公园,湖光潋滟的落月潭将其环抱。
享誉盛名的花神庙,便坐落于松山最高峰不坠仙。
方之初提目眺望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庙宇,天尽头一抹红化为引路灯,指引虔诚参拜的信徒。
他此刻在山脚下,人很多却不闹。男女老少拄仗携手,谈到有趣处轻轻地笑,路边开放着很多野花,颜色各异随风摇摆。
工作人员在山进口派分竹制灯笼,小女孩和老人人手一个,小孩子们好奇心大盛,她们举着灯笼亲自贴上花,拥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愿望。
风很清凉。
“一一,慢点。”
小男孩回过头,他六七岁模样,长的粉雕玉砌,面容雌雄莫辨,他头上扎着一对小辫子,举着粉色灯笼。
他嘟起红润小嘴巴,望着台阶下相互搀扶的两位奶奶,“我要跑快点,要是被洪城和同学们看见,我就没脸活啦。”
他揪着别在头发间的假辫子发卡,越想越难受,强忍着不去拽。
“是谁说,不想要买来的灯笼。”
说话的女人年轻些,她头发盘成丸子状旁边插了朵栀子花,笑着打趣他。
她身旁的人看起来有些憔悴,面色病态,却难掩风姿,小男孩的面貌和她有八九分像。
她听到她说的话,抿嘴一笑,“爱华,辛苦你大清早的跑出去给他买头绳。”
方之初小脸登时红透,像煮熟了的虾子。谁让昨天女同学们嘲讽他们一群男孩子,得不到花神祈福的灯笼。
所以,他绞尽脑汁想出来这么一个‘馊’主意,万万没想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她们笑得开心,两个坏心眼的奶奶一定受不了寂寞,想去广撒网,让更多的奶奶们知道他的囧事。恐怕,以后,会成为自己的黑历史,永久传唱。
见一次来一次,会不会,他长大了结婚了有孩子了,婆婆们还会时不时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人听。
想到这点,他更加郁闷。
眼前豁然开朗,山腰处的平地有不少人在休息,平地四周开满了紫色的花。
汤秋水弯腰摘一朵插进她的发间,栀子花的白配上它的紫,和女人藏不住的娇羞,竟格外生动。
她说:“栀子花太素了,加上它点缀,一下就好看多了。”
她笑意粲然,眼睛成了一轮弯月,“以后,你多穿点艳丽的衣服,我喜欢。”
曾爱华小意触碰,生怕摸坏了,“是,是吗?”
她点点头,伸手拂开垂在她额角边的一缕碎发,轻声细语地说:“听话。”
“奶奶,它的名字叫什么?”
方之初举着一朵小花,插到两人中间,他坐在石凳双脚悬空悠荡,漂亮的眼睛充满求知欲。
“它叫紫地丁,作为药材,它可以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在户外不小心被蛇咬到,还可以用它包扎。”
“而且,它也能食用,听说吃起来的口感十分香甜。”
他歪着小脑袋,整个人靠在曾爱华身上,“听说?难道奶奶没吃过。”
汤秋水摇头,“我没有。”
他仰头看她,“那曾奶奶呢?”
曾爱华也摇头。
他仿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们下山的时候向道长要个方便袋,铲一些带回去,晚上吃它。”
他觉得自己实在太聪明了,活学活用。
两个女人顿时哭笑不得,她们没有告诉他,紫地丁是吃嫩芽和嫩杆。
汤秋水决定乘势而上,趁他有兴趣,借机传授花朝节的典故和由来。
“你知道我们脚下的台阶有多少吗?”
方之初满心眼里全是紫地丁的味道,突兀听到来自奶奶的问题,他皱起鼻尖,有模有样的思考一会,说出数字,“六百八十个。”
她脚步停留,特意让出一块地方,弯弯曲曲的小道走满了人,他们从她身边路过,不停歇地前进。
曾爱华替她擦了擦分泌出的汗水,免得风一吹受凉,她推开她的手,缓口气说道,“共有台阶八百六十八级。”
他大惊,嘴巴张成O字形,“哇,这么多,那我累死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托着皱巴巴的小脸,再不肯动半分。汤秋水见状也不恼,她心里清楚,小东西不过是在配合她演戏。
她对她使个颜色,曾爱华捡起被他扔在一旁的灯笼,装腔作势要赏他两板栗,不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
方之初有点怵她,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接过纸灯笼继续往前走。
“花朝节又称百花节,是花神的生日。每年六月十五日举行,有些地方是农历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他说:“那不是和春游一模一样。”
“差不多。”她身体有些难受,止步不前,深深呼吸一口气,又说:“实际上,它是女儿家的节日。”
方之初抬起灯笼细细地看,上面画了几幅仕女图,她们表情各异,拜月赏月,不变的是,每个人头上戴着朵花,极大。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情感充沛说出十字箴言,哀叹女子的命运不公,“古时,女子因世俗所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最是平常。”
他跳上台阶撇头说:“电视上说,相爱的人可以选择私奔。”
她嗤笑,为宣扬的荒唐,“奔者为妾,为世人不齿。”
她借此教育他,“你呀,少看些电视剧,多练练字。”
他左耳进右耳出,讨价还价,“那我看动画片。”
她颇为无奈,又接着上面的话说:“困住女人的,何止是世俗,更是宗族教条所累。”
“女生若是有一小指甲盖那么点大的污点,也会无限放大,被人唾弃,承受非人的眼光和指指点点。”
“生存不易,何苦自相为难。”
她不苛求他以后必须成为正直无私的人,却希望他能懂,人世间,最能束缚摧毁人的,是流言蜚语。
他要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跟随内心,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这一生,才算完美。
“奶奶,花神节的传说有哪些?”
他居高临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孤零零地站在那儿问她,竟有丝曲高和寡的意味。
汤秋水有些不舒服,她命令他,“别停下来,接着走。”
他听话的转头,蹦蹦跳跳地不嫌疲累,粉红灯笼在空中不断地晃荡。
曾爱华扶着她的手,两个人落在后头,她的声音飘荡在空旷寂静的山林,“听过杨贵妃的故事吗?”
他大声说话,“小人书上看过。”
她简短了故事,添了属于自己的理解,用他的年龄能听得懂的意思,说:“杨贵妃本是寿王妃,他的丈夫是唐玄宗的儿子,亲娘武惠妃死后,他的地位一落千丈,诉诸权力中心。”
“天生丽质难自弃。他保护不了心爱的妻子,眼睁睁地见她进入深宫,从此李郎是路人。”
他打断她的话,“小人书上没说这个,只是说,杨贵妃唐玄宗很恩爱,后来兵变,杨贵妃马嵬坡自尽。”
汤秋水哑口无言,她转变话题,问他,“那你认为唐玄宗做的对吗?”
他沉思中,有模有样地抵着下巴,然后不赞同的摇头,“他,太自私了。小人书说,女子都是祸水,国家因她们而衰,而亡。”
“你觉得可能吗?”他突然撇过头,从容的如同经历过大半世事的成年人,冷静自持,成熟的令人惊讶。
下一秒,他的话把她们拉入现实,他只是一个没换乳牙的孩子。
“哇啊,我来到终点了。”他兴奋的转过头,双手挥舞,“两位奶奶,快点。”
她们相识一笑,为脑瓜蹦出的荒唐感到可笑,两人手搀手走到尽头。这才发现,他呆呆地看着嚎啕大哭的女孩。
曾爱华开口,“一一,怎么了?”
他可惜的说:“小姐姐心爱的灯笼让人偷走了,她不能进庙许愿。”
花神庙有一例不成文的规律:无灯笼,不得入内。
汤秋水若有所思地瞥向挂紧眉头的小孙子,他似乎十分为难,踌躇不定。她决定推他一把,“你想怎么做?”
他不舍的看了眼灯笼,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是小男孩,进庙会唐突仙人。所以……”
他最后看一眼它,给自己打气,说:“……我想把它送给小姐姐。”
他眼睛澄澈透明,定定地看着她,等着她同意。汤秋水笑了笑,推他上前,“你已有了选择。”
他咧开嘴,似三春清风徐来,迈着小短腿跑过去,奶声奶气的说:“小姐姐,你别哭。我的灯笼送给你。”
鼻尖萦绕着焚烧的香火味道。
他耸了耸鼻子,压住眼角的酸涩。那一年,拜过花神庙,过了四个月,奶奶还是离开了。
神仙,没有回应他们。
“小兄弟,要灯笼吗?”
年轻妇人背上的竹篓里有个小孩睡得很香,她手里有好几个纸糊灯笼,殷切的看着他。
方之初失神地望着粉色灯笼,它画着仕女图,记忆渐渐重合,和他送出去的一模一样。
妇人再次说道:“小兄弟,要吗?很便宜,只要二十元,有了它,可以进去拜花神娘娘。”
他惊疑,“不是禁止男生入内么?”
妇人忍不住笑起来,她和他解释,“十年前解禁了。难道,你不知道?”
“是吗?”他小声地嘟囔,掏出钱递给她,选了一盏粉色灯笼。
十二年前,他待在门外目送奶奶进去,大堂内音乐庄重,禅香的味道格外的好闻。
十二年后,他终于踏进这里,物犹在,当年人不在。
他放下灯笼,跪在同样位置的蒲团,跟随老道的铃声,闭上眼,虔心的磕了三个响头。
他向花神娘娘许了三个愿望。
老道送给他一个红色锦囊,他揣在手心捏了捏,质地偏软,猜不出是什么。
他漫不经心地瞄向他左手,方之初察觉到他的视线盯在自己手上,心里怪怪的。
他不由自主地摸上去,问道,“先生,可有不妥之处?”
他摇头,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说:“这是女生送的。”
他猜的真准。方之初反问,“如果我说是长辈。”
老道不觉冒犯,两人就地聊天,“我们花神庙出来的东西,你说呢?你手上戴的是赠予女孩的锦囊。”
他一扫拂尘,颇有些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作派,“你手上的,是赠送男生的锦囊。”
他下一句话给他当头一棒,“男女送与喜欢的人,可以保佑她/他,身体健康,不受邪崇倾扰。”
――端午节的习俗,带上它可以保佑你一年平平安安。
――方之初,端午安康。
夕阳被大楼缝隙所遮挡,只残留一缕暗色照进窗户。
方之初打听到徐莲的来去踪迹,特意错开时间。他轻轻地放下灯笼,坐在床边深望陷入沉睡的人。
床上的人似乎有所感应,她睁开眼睛,将醒未醒之际,“方之初。”
她不敢置信,归于梦境,“我是不是在做梦?”
他哑了嗓子,凑到跟前,想让她看仔细,“对。你在做梦,所以,好好看着我。”
他思考很久,碰了碰她的手,她很安静,没有过激反应。他才壮着胆子牵起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在梦里,你可以摸摸我。”
她触摸到创可贴的形状,嗓音嘶哑,“你又打架了。”
“对不……”他极力压制体内翻涌的酸意,眼泪有些无法自控,“……对不起。我答应你,再不会打架。”
她蹙眉,“你怎么哭了。”
他伸手擦干净,吸着鼻子说:“是风,把眼泪吹下来了。”
她打了个哈欠,困倦袭来,舍不得闭上眼睛。方之初依旧握着她的手不松开,小声说,“睡吧。我陪你。”
她挣扎着说:“我不想睡,睡着了,见不……”
她沉沉合上眼睛,呼吸微浅,他靠在她身上抱住她,贪婪的吸取她的味道。
她的手腕戴着红丝绳,色彩鲜亮,相比之下,另一条丝线颜色褪去,磨出丝来。他想,双份平安。
“晚安。”他说。
徐莲惊慌地转过头,伪装路过的人。直到脚步声渐渐消失,她才回到病房,女儿睡得很好,嘴角噙着淡淡的笑。
她的心放到肚子里。
灯笼引人注目,她想到今天是花朝节,心抽抽地疼。
她本想扔了它,理智不允许她这么做。
她思虑良久,不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