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天,周鹤青即将迎来她在蔚棠的第三个雨季。

    第一年,在干燥的北方求学四年后,湿润空气温柔洗涤了她的肺部,呼吸都变得舒畅。她巴不得一年十二个月的雨季。

    第二年,她又开始觉得连绵不断的雨水,每一滴都敲打在心上,敲得人烦闷。她恨不得雨季快快过去。

    现在到了第三年,一切刚刚好。雨不多不少,人不骄不躁。

    -

    清晨,天刚蒙蒙亮,雨雾笼罩下的村庄还沉溺在湿甜的睡梦中,周鹤青就已经收拾妥当,准备驱车前往自家背后的蔚山。

    她家在山脚下,虽是山脚,地势在村中也属于较高的一挂。站在家门口,借着熹微的晨光,可远远俯瞰碧波荡漾的棠湖。

    蔚山,棠湖,是谓蔚棠。

    凌晨刚下过雨,周鹤青打开四分之一车窗,清新的微风争先恐后地钻进车里,迎面吹拂在脸上,把困意都吹走。

    菌子季和雨季一起到来,她还在适应新的作息。

    雨后清晨是采菌子的最佳时机,它们在夜里噗噗破土而出,等待早起的人前来采撷。

    叮铃铃——

    手机的默认铃声响起,来电显示“6.5客人”。此时路面上并没有其他车,但周鹤青还是不想用车载电话,缓缓把车停在路边,然后才按下接听键。

    自从几年前上学时误食毒菌入院,捡回一条命后,她活得规规矩矩,不再那么肆意,也看淡许多事,对平静的乡下生活心满意足。

    话筒里传来小男孩清脆的嗓音:“姐姐,我和妈妈到路口啦!”

    “宝贝我来咯,一分钟就到,等我哦!”周鹤青嘴角不自觉弯起,甜甜地回道。

    没有故作姿态,而是声音本就甜美柔和,给人的听觉第一印象往往是软妹。

    映在后视镜里的面庞则打破着这一印象,肤白似雪,清冷如月,淡然之中带着一种深沉的内敛。

    不少客人在见面后高呼“反差感”,又被她待客时的半永久笑颜融化,继续修正印象——这哪里是淡,明明浓得很。

    但两方交互中,主角终究是菌子。

    不同于一般农家采菌人,周鹤青的自我定位是“采菌子活动向导”。

    和当地人相比,她的优势是科班出身,有丰富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和学者或研究人员相比,她的优势则是实地经验。两相加持,难有人敌。

    活动主要面向来乡下放松身心的城里人,带领他们体验自然,了解基础的菌子知识,亲自采摘菌子并品尝菌子美食,整体是一场疗愈之旅。

    来电的母子是今天预约的客人,六月初未到旅游旺季,所以游客不多,仅此两人。她也乐得轻松,不在乎赚钱多少。

    挂电话后,周鹤青踩油门加速开车,纤细的手指握在方向盘上,却显得十分有力量。很快到达母子等待的路口,也是她们昨天提前约定好的见面地点。

    两人上车坐到后排,周鹤青一个掉头开往采菌路线的入口,停到车无法再往前开的土路边,上方是松树林。

    三人下车后,周鹤青蹲到六岁的男孩面前,露出元气的微笑:“辰辰,我们要从这里进森林探险咯,期不期待?”

    “捡蘑菇,我要捡蘑菇!”辰辰挥舞着双手兴奋道。

    “好耶,辰辰最棒了。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吃你捡到的任何东西,也不可以舔手,好吗?”

    “好!”

    体验固然重要,安全健康终究才是第一位的。这可是血的教训。

    小孩子玩得欢,篮子里没多久就放满了战利品——没有一个是蘑菇。

    但他也不在意,金丝梅、杜鹃花、松果,看见好看的都往里装。

    周鹤青失笑。其实这时节菌子还不多,大部分可能都已经被更早上山的捡菌嬢嬢们摘走了。好在采菌子体验重在“体验”,而不是成果。

    随着深入松林,隐藏的菌子似乎越来越多,适应环境的三人也越来越眼尖,在松针下、草叶后,乃至空地上,挖掘出一株株菌子。

    周鹤青教小朋友:“手指这样伸到泥土里,从根部完整挖出来。”

    也教小朋友:“摘之前先拍拍它的盖子,让它的‘种子’落进泥土,未来能生出新的蘑菇。”寓教于乐,可持续发展从娃娃抓起。

    临近中午,采摘结束,他们下山返回停车点。远远地,周鹤青看见挡风玻璃上好像被人放了A4纸大小的东西,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是,现在发广告传单都这么拼,这么无孔不入了吗?这么偏的地方都能覆盖到。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个牛皮纸文件袋,密封着,表面只印着一个“陆”字。她更摸不着头脑了。村里没人姓陆,这难不成是数字“六”的大写,另外还有标号一至五的文件袋?

    但客人还在,她没工夫开脑洞,在耳边晃了晃文件袋,听出来里面是纸制品,就先扔到副驾驶座上不管了。等空闲了再研究,或者交给蔚山景区的失物管理处。至于里面的内容,不管是广告或恶作剧还是其他什么,她都不甚在意,反正与她无关。

    周鹤青开车载着母子两人,来到合作的隔壁阿嬢家,在这里吃菌菇为主角的午餐。在院子的空地上,她把菌子排列摆放,教他们挑出可以食用的菌子,不足的再用阿嬢清早采摘的补齐。

    从院子走进屋子时,小男孩辰辰一眼注意到厨房的柴火灶:“哇,好大的锅呀!”

    周鹤青对这样的反应习以为常,微笑道:“是呢,这是农村的柴火灶,炒出来的菜更香哦!我们今天吃的还是自己采摘的新鲜蘑菇,香上加香。”

    辰辰马上露出星星眼,肚子也配合着“咕”地叫了一声。

    “走了一上午,辰辰饿了吧?饭菜马上就好了,可以先吃这个顶顶饥。”周鹤青说着,从挎包里掏出来一袋猴菇饼干,“这里面也含蘑菇,吃了对胃好。所以你看,蘑菇真的很有价值。”

    辰辰童言无忌,一针见血:“姐姐真是三句不离蘑菇啊。”

    周鹤青挠挠头,嘿嘿笑了下,没再说话。

    好在这时阿嬢开始上菜了,一共有四菜一汤:菌菇炖农家腊排骨、菌菇杂炒、老奶洋芋、应季时蔬、菌菇鸡汤,还有柴火饭,相当丰盛。母子俩吃得满足,又是一顿夸赞。

    饭毕,周鹤青本要开车送他们,孩子妈却说不麻烦了,他们想在村里散散步。她只送他们到院门口,又回到屋里,同阿嬢聊天。

    客人走了,她便流露出最自然的状态,柔弱无骨似的瘫坐在客厅沙发上。

    阿嬢的丈夫在外地打工,女儿在外地上学,心里是把她当干女儿的,也像教育女儿一样教训她:“你呀,坐没坐姿。”

    “我累了一上午嘛。”周鹤青撒娇道,随即意识到阿嬢起得更早,下山后还做了一顿饭……好吧,她确实没理由抱怨累,于是稍稍坐正了点。

    但没过多久,趁阿嬢接电话的工夫,她又瘫下去了。还是这样舒服。

    身体在放松状态下,感官似乎变得更加敏感,门外阿嬢和来电者的对话陆陆续续传进耳朵里:

    “来考察啊……”“我这把老骨头哪行……”“年轻人啊,我给你推荐……”

    周鹤青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蹭地一下坐起来。推荐自己做什么?

    阿嬢很快回来解开了她心中的疑问。

    原来是明天有大人物从北城过来,考察蔚棠的文旅资源。村长在找熟悉蔚山、形象好、细心又有空的村民带路介绍。

    怎么,村委会是没人了吗?景区工作人员也都请假了吗?

    周鹤青两眼一黑,真是人在(别人)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不用说,到时候“大人物”满意了,那是村委会的功劳;不满意,那是她工作没做好。

    “我可以拒绝吗?”周鹤青绝望地问。

    “多好的机会呀!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你别急着推掉,先去了解了解。”阿嬢说,“两点到村委会开会。”

    周鹤青看了一眼手机,马上一点半。合着这是临到时间也找不到背锅侠是吧,最后还是她这个不擅长拒绝的年轻人好拿捏。

    -

    没到时间,周鹤青就提前来了村委会“刺探情报”。

    前台听她描述后打了个电话,没想到来接她的竟是村长本人——她在其他场合遇到过村长,但两人没有接触过,村长对她似乎也是如此。

    “小周是吧,你跟我来。”

    村长很着急的样子,没有废话,直接带她来了会议室。

    且不说两点还没到下午的上班时间,也同样没到原定的开会时间,但屋里已经黑压压坐满了人,看起来村干部和各个景点负责人全部到场。

    这么大阵仗?

    到底是为什么还需要她这个无名小卒啊!可她已来不及“刺探情报”,随着她的到来,会议即将开始。

    周鹤青在角落坐下,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下一秒,被村长称作“小刘”的人上前,打开投影的PPT,开始介绍。

    第一张是几个大字:陆总接待事宜讨论会。

    陆总?

    陆?

    周鹤青心下一惊,该不会和放在她车上的文件袋有关吧?这又是什么套路?

    她暂且按捺住疑惑,先听小刘讲话,期望会议内容能解答她的疑问。

    蔚棠这些年一直在发展旅游业,无奈省内竞争过于激烈,本地的湖光山色固然美不胜收,可其他市县的自然风光也不遑多让。是以蔚棠始终没能打出特色招牌,产业有进步但总体势头趋于平缓。

    今年春季,蔚棠跟着省里的指导意见,开展文旅项目的招商引资。推介会跑了一个又一个,却还没找到合适的投资商。

    直到今天早上。

    北城陆氏集团旗下的寰悦文旅公司突然联系了他们,有意合作,新上任的小陆总要来实地考察。

    而且行动力强得惊人,一天后,也就是明天就会抵达。

    周鹤青听得直皱眉头。

    她不关心豪门八卦,对陆家没什么了解,但陆氏集团的产业版图横跨多个领域,又都占据着龙头地位,触角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一般人想避都避不开。

    以她自己为例,去年买的二手车就是陆氏几年前收购的品牌,尝试采菌直播的平台来自陆氏旗下的娱乐公司……

    有一说一,他们集团随便一个公司的一条线应该都比蔚棠文旅能赚钱吧,为什么会看上这个对他们而言的“穷乡僻壤”,甚至于总裁级别的人亲自考察?

    “……陆家小儿子刚刚学成回国,文旅项目据说是拿来给他练手的,做出成绩了才能进总部。”

    小刘恰好讲到这里,似乎能解答她的疑惑,细想来又觉得无非是道听途说。

    PPT切到下一页,列出了可以带这位小陆总参观的地方。蔚山和棠湖自然是重中之重,野生菌资源和食用菌产业基地亦在其列。

    每个地方都安排有负责人,蔚山这块烫手山芋后面跟着的是——周鹤青。

    众人探究的目光投了过来,村长适时地介绍起她:“小周是做生态保护工作的,也会带游客上山采菌子,对蔚山非常熟悉。她的小红书账号经常宣传蔚棠,吸引了不少热度,可以说是我们蔚棠的一张名片。”

    咦,村长知道得蛮多的嘛。但她那哪是“宣传蔚棠”,明明只是记录野生植物,不要把她架这么高啊。

    然而面对满屋子人的打量,她只能端坐着保持微笑,浅浅点了一下头。

    待到会后,周鹤青单独找到村长,汇报了“陆”字文件袋的事。

    村长完全不当回事,不觉得蹊跷,让她自己随便处理得了。他现在满心都是蔚棠是金子总会发光,千里马终于要迎来伯乐,可以打脸之前有眼无珠的投资商了,高兴得不行,无暇顾及这个小插曲。

    “行了,重点是明天的考察,别分心想这些有的没的。你回去好好研究小刘给你的陆氏资料,明天给陆总留个好印象。”

    被送客后,周鹤青抬手解锁手机,刚加上微信的小刘已经给她发来一串链接。

    【陆氏集团_百度百科】

    【寰悦文旅_百度百科】

    【陆见铭_百度百科】

    ……

    不是,这也太不走心了吧??好歹给点内部资料,结果全是搜索引擎第一页的东西。

    周鹤青冷笑着走出村委会的小楼。

    一直到回到家中,她都还在想,她怎么就接下这个任务了呢。但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尤其是她还是独居在这里的外地人。

    一个人在异乡,靠这里的土地吃饭,总要知恩图报。

    周鹤青躺到沙发上,长腿越过扶手,悬空在外面,脑袋枕着另一边扶手,认命地按顺序打开那些个链接。

    【陆氏集团由陆弘方创立于19xx年,是一家产业遍及全国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寰悦文旅是陆氏集团旗下公司,开展文旅服务、文旅投资、餐饮酒店等业务……】

    【陆见铭是……】

    还没看文字,目光就先被照片吸引走了。

    百科人人可编辑,但这种人物,照片应该是集团官方上传吧?怎么主图有点像偷拍。

    全身照,男人身穿学士服站在楼道口,背靠砖墙,对着镜头的脸上神色恹恹,眼睛没有看镜头,望着远方不知何处,整个人透着一股疏离,让人感觉难以接近。

    却又精致好看得让人忍不住接近。

    再看文字介绍,嗯?2017-2018年就读于北城大学管理学院?跟她还同校过一年,这种外貌和家世,她怎么没有印象。

    周鹤青从浏览器切回微信,打开本科宿舍小群,双手啪啪打字:【跟咱同年入学的校友有个叫陆见铭的,好像只上了一年就转学了,你们谁有印象吗?】

    打得太快没拿稳手机,摔到了脸上,拿开的时候不小心按到了一个[色]的表情包。

    撤回吗?算了,没什么大不了。

    正是下午上班时间,摸鱼的闺蜜很快回复:【你大二的时候不还当过他梦女吗?这就忘啦?】

    【唉,女人】

章节目录

娃娃软糖和骗子骑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尾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尾波并收藏娃娃软糖和骗子骑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