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鸡黍
等她?
傅弥风转身看向站在巷道暗处的男子,正巧一片云遮住了日头,她一时难以看清他的面容。
她上前几步,走到男子跟前,皱眉打量一番。
细直眼目,姿态方正齐楚,一身黑衣也十分干练俊朗,容貌倒是不俗,就是板着张脸,嘴角也紧紧抿着,看上去脾气不怎么好。
相较于方才看见大汉时的记忆闪回,对此人,她想了又想,实在没什么印象。
“你是?”她直接开口问。
许是巷子里此刻光线晦暗,傅弥风没能读懂男子眼里的情绪,只见他身形一晃,也不再看她,人就这么直愣愣地从她身旁走了出去。
“抱歉,认错。“他说。
依旧是冷淡的,不辩情绪的声线。
这人好生奇怪,傅弥风一脸莫名,还想跟上去问个清楚,街道上却已不见方才跟踪她的大汉踪影。
她来不及同这怪异行径的男子多说什么,人已往酒肆的方向奔去了。
却说那头,窦侯德与林寻分开后,先去菜市割了两条脐上四寸的五花,此处肥油最多,作炒菜,佐以家中特制酱豆豉,他老娘最为喜欢。
买完菜,他又借道去了南石桥的张记医馆,打算把前段时间赊的药钱划了。
人刚站在门口,就看见张老大夫正在百眼柜前教他孙儿张山慈识药方。
没想到今日山慈也在,窦侯德眼神一亮,拎着两块大肥肉大步迈入门槛,跟二人招呼:“张大夫,山慈。”
听到声音,张山慈从一众药方中抬起头,笑着回应。
“侯德来了?来来,到后院坐。”张老大夫一见来人,就邀他上后院喝茶。
窦侯德将一条偏瘦的五花递给张山慈,回张大夫的话:“有劳张老,今日就不必了。这条五花肉质不错,您留着吃。”
说着,他从林寻给的荷包里找出五两银锭,放在斗柜上,“这是我大哥上回发病时赊的诊费,实在抱歉,这些许日了,才来补上。”
“你这是哪的话。”张老大夫摆摆手,又和蔼问:“窦大郎近来状况如何?”
窦侯德沉默半晌,开口:“精神头不错,就是近来天气暖了,食不下睡不着,老嚷着要出去。”
张老大夫点点头,掀开门帘,一边往后院走一边嘱咐道:“是,也不能成天拘着他,你若得空带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你随我来,我给他配了几副滋阴润燥的药膳,你带回去煎了让他服下。”
“是。”窦侯德先张大夫一步,替他打着门帘,二人进了后院库房。
张山慈托腮执笔望着后院,目光却被地上的一张白纸吸引住。
好像是刚才从窦三哥袖里掉出来的,他走过去拾起,打算待会交回窦侯德,却见纸张已翻飞在地上,略略露出画像上女子的面容。
他瞧着眼熟,没来得及想别的,手已将画像展开。
大约半柱香后,窦侯德手里的五花肉已变为一包包用麻绳缠好的药包,他刚低头穿过门廊,张山慈就一脸紧张地将他拉到斗柜后头,小声质问:“你有喜欢的姑娘了?”
窦侯德一头雾水,挠了挠头:“啊?你问这个作什么。”
张山慈羞红着脸,继续批判:“你就算是偷偷喜欢,也不能私藏人家姑娘的小像,傅姑娘清清白白,你将她的画像随身藏着,所幸今日拾到画像的是我,我可以替你保密,倘若是他人瞧见了呢?你作何说法。”
一番老头儿似的言论把窦侯德逗笑了,他咧着张大嘴直乐:“山慈,你又是上哪读了些痴男怨女的故事,说话怎么这么酸呢。再说了,我可不认识一个姓傅的姑娘,你别诬赖我。”
见他不认,张山慈将方才拾的画像一掌拍在斗柜上,眼神紧紧盯着窦侯德:“那你说说,这是什么?”
画像上的女子虽不苟言笑,年岁也轻些,可再怎么看,那模样就是傅姑娘。
窦侯德低头凑过去,咦?这不是今晨寻哥儿给他的画像么。
他急忙一掏兜,果真丢了。
“哎呦,山慈你都说的些什么呀,这哪是我喜欢姑娘,分明是我兄弟托我找的人。倒是你整日想这些有的没的,你才是有心上人了罢?”
张山慈的脸已憋红为熟成的虾炙,结巴道:“窦,窦三哥,你胡说什么。”
“等等,你说她姓傅?”等反应过来,窦侯德下巴都快惊掉,急忙问张山慈。
他咽了几下憋在嗓子眼的惊讶,瞪大眼睛等着张山慈的回答,若是真,可就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是啊,傅姑娘。”张山慈回。
窦侯德拍拍手,在原地反复踱步,又紧接着问:“这傅姑娘叫什么名啊?住哪儿?作什么营生?”
他这会真想给自己一巴掌,今早光紧着让寻哥儿讲故事,竟忘了问这姑娘什么名。
窦侯德冷静下来,又指着画像上的女子问:“你再仔细看看,那傅姑娘与这画像上的女子有几分相似?”
世上相似之人众多,并不能排除只是长得相似的情况,他还是得询问稳妥后,再去告知寻哥儿才好。
张山慈沉吟片刻,道:“九分吧,傅姑娘爱笑。”
随后,张山慈将此事全全告诉了爷爷,征得同意后,因知窦侯德为人磊落,便将傅姑娘名姓与住址一一告知窦侯德。
窦侯德激动得直搓手,连连感谢二人,提着东西急急忙忙往门外冲去。
“啀。”张山慈拉住窦侯德,小声询问:“三哥,上回我托你办的事可有眉目?”
窦侯德一时被兴奋冲昏头脑,紧忙呼出几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小木盒,递给张山慈,“本就想找机会给你,今日急起来差些忘了,你上次让我查的那衣襟上的沫子果真是毒,名叫海棠青,剧毒,服用者半个时辰便可毒发,七窍流血至死。”
窦侯德严肃道:“这毒药不常见,你怎么得来的?你学医治人就是,可莫要牵扯进什么江湖仇怨。”
“窦三哥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张山慈郑重回道。
林寻走进东光楼时,酒楼的伙计们刚把戏台子搭好,几个伶人站在高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他没听过的戏词。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巨卿信士,必不乖违。[1]
待细细听上几句后,林寻不免笑着摇头,心道:这个宋千明不尊师重道惯了,竟直将经典唱进戏词。
“寻哥儿,来了,掌柜的在楼上呢。”原在斗柜前打着算盘的账房刘生见了林寻,朝他指了指楼上。
林寻点了点头,轻车熟路地走上二楼的第一间雅座。
甫一推门,他就被房内猛喷出的烟雾熏得呛了好几声。
“哟,这不是咱们旰食宵衣的林大侠嘛,今日怎么屈尊到我这啊?”声音半死不活,十分讨打。
寻着声音,林寻在缭缭药雾中看见一个趴在榻上的身影。
他自顾找了条几杌坐下,没理会那人口中的阴阳怪气。
面前圆桌上的各色菜品还冒着热气,也有几道他爱吃的菜,但他此刻实在没心思食用,兀自拎着茶壶给自己斟了杯茶。
他低头品茗,茶香清冽,方才进店时的急躁心情稍有缓解。
“今年江州出的头批嫩尖儿,一杯一百两。”榻上那人趴在被衾中央,头也没抬。
林寻嗤笑一声,依旧不理会,又拾起筷子捡了几道菜。
“庐云阁的烧鸭,五十两。”
“东光楼的蒸鱼,一百两。”
“齐云斋的点心,二百两。”
二人跟赌气似的,一来一回,叫价已喊到了三千两。
几番下来,林寻是吃饱喝足了,瞧榻上那人依旧没有起身的样子,便伸手在博古架上取了个玉色的小杯朝人丢了过去。
玉杯落在被衾上得了缓冲,摇摇晃晃滚到榻上人的枕边,倒也没碎。
谁知下一刻,榻上那人弹跳起身,拿着玉杯恶狠狠地走到林寻跟前,大叫:“全南靖仅有一套的螭纹玉杯,三千两!不!三万两!”
“许久不见,宋掌柜坑人功力见长。”林寻不知低头摩挲着袖里的什么,头也没抬。
宋安平息心情,也找了条几凳坐下来,冷嘲热讽:“不如林大侠尾随跟踪人的拿手本领,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啊。”
林寻端茶的手一顿。
“说,你今日在街头尾随傅姑娘做甚!你小子,成日在外头鬼混,如今还学会尾随人了,如何对得起聂家的列祖列宗!”也不知宋安今日是跟着排了几场戏还是怎地,手里比划着,看那模样,就差唱上几句了。
见了宋安这浑不吝的模样,林寻也不恼,淡笑着看他:“学聂树海的派头,你倒不嫌恶心。”
宋安撇了撇嘴,低声道了句“真是无趣”,又回榻上趴着了。
“你跟徐鸣玉怎么回事?”
“谁?”宋安歪过头看向林寻。
“使紫金鞭子那黄衣姑娘。”
宋安噌的一下从榻上跳起,这回比上回快更快,堪当闪电,他愤怒至极:“你认识那黄毛丫头?”
林寻淡淡看他一眼,“不算认识,有个故友托我带她回去。”
宋安一看林寻的神情就知道这故友是谁了。
他怒火中烧,诈唬大叫:“她是徐家那小子的妹妹?两人真不愧是兄妹,惹人发火的毛病个顶个的。”
宋安此时仿佛全然忘却自己平日里在众人面前骄矜模样,指天画地,好不神气。
“这丫头一到衢县就四处传播我如何鱼肉手下,如何结交江湖杂碎,如何欺辱穷人,还说什么我的钱都是四处搜刮来的。放屁!老子的钱是我自己挣的,连我老子到了也不容置喙!”
“粗俗了。”林寻提醒。
“咳。”宋安瞧见门外掠过的影子,假意咳了声。
“是你找人讹她?”
宋安有些急躁:“你说话善良些,她怀里揣着钱,又频频在外露财,很容易被人盯上,我这叫善意提醒。”
这时,外间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掌柜的,该上药了。”
宋安不自在地看了眼林寻,朝门外喊:“先下去。”
宋安平日里没少被人编排,但没见他这么生气的,原是让人给打了,林寻揶揄:“怎么还叫人黄毛丫头抽了鞭子?”
宋安嘴硬回道:“你少在这瞎说,我只是懒得跟她掰扯。再说了,那黄毛丫头能有多大点力气。”
今日好似什么都跟他作对,他刚扶着几凳坐下,臀下就扎到了尖锐物体,连带着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
他起身一看,原是林寻这个坏家伙又从他那博古架上取了个浑身带刺的摆件,那玩意是个铁穗子的模样,可不扎人疼嘛!
“你给我等着。”放完狠话,他望向始作俑者,坏笑着从桌子底下掏出一个封皮已经几近包浆的小簿。
翻开簿子,里面夹了根细如筷的炭笔,为防止弄脏手指,还着人用丝锦精心包裹着。
林寻瞥了眼宋安,后者拿着炭笔在小簿上快速书写,一边写还一边铮铮有词,道:“今日林寻于东光楼共赊银三千两,到时不还,着七分利。”
林寻无言瞧着他的小把戏,也不制止,任他在纸上写着。
若问他为何毫不在意,只能说少见多怪了,宋安手里头那簿子的前半册仅他的名字,赊款零零总总起来,加上利滚利,说有一个府州一年的税收都不为过。
“你让窦侯德帮你找什么呢?”写得正兴起,宋安忽然抬眼问。
“找人。”
他哦了一声,又问:“找谁啊?”
“拿鞭子抽你的黄毛丫头。”
他哽了一下,继续问:“我可知道你后来又给了他一幅画像,那姑娘又是谁?”
见人不回应,他掐着嗓子,怪声怪气:“不会正好是你今天偷偷跟着的那位傅姑娘吧?”
“你少在这胡乱编排。”林寻冷冷道。
瞧着林寻面色有一丝松动,宋安心里很是得意且扬眉吐气,可算让他找到机会噎了一把这满心满眼的坏东西。
“掌柜的,有客到了。”门外忽然传来账房先生的声音。
一有旁人,宋安就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着模样,淡淡说了声:“知道了。”
可一扭头,面对林寻,他又是一副好死不活的模样:“楼下那出戏听了?如何?特意给你排的。”
“林某粗鄙,听不明白。”林寻垂眸,神色晦暗。
宋安啧啧称奇,他知道林寻少时习武有个同门姓傅,只是原先不晓得那傅姑娘就是傅弥风。
这番倒是巧了,看你今后能再得意几时。
他十分和蔼亲切,笑着同林寻道别:“林大侠您慢慢吃,小的先走一步。”
待宋安走后,房里只剩他一人时,林寻才将藏在袖中的东西取出。
是一张不知从何处随意划下的破旧布条,上面密密麻麻题着些小字,可惜许多字眼已经被水雾洇得看不清了,唯有“多年未见”、“感怀”、“衢县一会”还略可一辨。
林寻静静捧着这半张布帛发愣,连桌上新煮的清茶热气将歇都未能发觉。
他忽将视线挪至左端的“冬月初七”,心里暗暗思忖:距离冬月初七已过去三个月,难道她以为他失约未至,才将他视作陌路?
这个念头方被提起,他便否定了。
三个月前他就依照布帛上约定的日期到了衢县,即使后来四处奔波,但凡路过江州,他都会借道此地,只是每次她都未现身。
他甚至无端猜测,若不是今日在去寻宋安的途中偶然撞见,想必此生都难以相见。
棉布边缘已被他的手指摩挲出不少毛边,恍然间,他忽忆起多年前的江边一别,那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疏远,就连送她北上都只能隔着渡口遥遥相望。
他自嘲一笑,也许是她后悔了,后悔无故给他这么一个毫无干系之人送信。
不知过了多久,他将这封写得不清不楚的“信”轻轻叠好,收入怀中,缓步走出房门。
甫一出东光楼,林寻便撞见朝这奔来的窦侯德,后者一见他,步伐加快。
他方迎上前,便听窦侯德满脸欣喜地问:“寻哥儿,我大约是找着你画像上的那位姑娘了,她可姓傅?”
林寻呼吸一滞,片刻后,开口道:“不是。”
“啊?”窦侯德愣住。
他一如往常神色,声音却有些涩然:“老窦,今日多有麻烦,画像……烦请你销毁,今后也不必再找此人。”
傅弥风转身看向站在巷道暗处的男子,正巧一片云遮住了日头,她一时难以看清他的面容。
她上前几步,走到男子跟前,皱眉打量一番。
细直眼目,姿态方正齐楚,一身黑衣也十分干练俊朗,容貌倒是不俗,就是板着张脸,嘴角也紧紧抿着,看上去脾气不怎么好。
相较于方才看见大汉时的记忆闪回,对此人,她想了又想,实在没什么印象。
“你是?”她直接开口问。
许是巷子里此刻光线晦暗,傅弥风没能读懂男子眼里的情绪,只见他身形一晃,也不再看她,人就这么直愣愣地从她身旁走了出去。
“抱歉,认错。“他说。
依旧是冷淡的,不辩情绪的声线。
这人好生奇怪,傅弥风一脸莫名,还想跟上去问个清楚,街道上却已不见方才跟踪她的大汉踪影。
她来不及同这怪异行径的男子多说什么,人已往酒肆的方向奔去了。
却说那头,窦侯德与林寻分开后,先去菜市割了两条脐上四寸的五花,此处肥油最多,作炒菜,佐以家中特制酱豆豉,他老娘最为喜欢。
买完菜,他又借道去了南石桥的张记医馆,打算把前段时间赊的药钱划了。
人刚站在门口,就看见张老大夫正在百眼柜前教他孙儿张山慈识药方。
没想到今日山慈也在,窦侯德眼神一亮,拎着两块大肥肉大步迈入门槛,跟二人招呼:“张大夫,山慈。”
听到声音,张山慈从一众药方中抬起头,笑着回应。
“侯德来了?来来,到后院坐。”张老大夫一见来人,就邀他上后院喝茶。
窦侯德将一条偏瘦的五花递给张山慈,回张大夫的话:“有劳张老,今日就不必了。这条五花肉质不错,您留着吃。”
说着,他从林寻给的荷包里找出五两银锭,放在斗柜上,“这是我大哥上回发病时赊的诊费,实在抱歉,这些许日了,才来补上。”
“你这是哪的话。”张老大夫摆摆手,又和蔼问:“窦大郎近来状况如何?”
窦侯德沉默半晌,开口:“精神头不错,就是近来天气暖了,食不下睡不着,老嚷着要出去。”
张老大夫点点头,掀开门帘,一边往后院走一边嘱咐道:“是,也不能成天拘着他,你若得空带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你随我来,我给他配了几副滋阴润燥的药膳,你带回去煎了让他服下。”
“是。”窦侯德先张大夫一步,替他打着门帘,二人进了后院库房。
张山慈托腮执笔望着后院,目光却被地上的一张白纸吸引住。
好像是刚才从窦三哥袖里掉出来的,他走过去拾起,打算待会交回窦侯德,却见纸张已翻飞在地上,略略露出画像上女子的面容。
他瞧着眼熟,没来得及想别的,手已将画像展开。
大约半柱香后,窦侯德手里的五花肉已变为一包包用麻绳缠好的药包,他刚低头穿过门廊,张山慈就一脸紧张地将他拉到斗柜后头,小声质问:“你有喜欢的姑娘了?”
窦侯德一头雾水,挠了挠头:“啊?你问这个作什么。”
张山慈羞红着脸,继续批判:“你就算是偷偷喜欢,也不能私藏人家姑娘的小像,傅姑娘清清白白,你将她的画像随身藏着,所幸今日拾到画像的是我,我可以替你保密,倘若是他人瞧见了呢?你作何说法。”
一番老头儿似的言论把窦侯德逗笑了,他咧着张大嘴直乐:“山慈,你又是上哪读了些痴男怨女的故事,说话怎么这么酸呢。再说了,我可不认识一个姓傅的姑娘,你别诬赖我。”
见他不认,张山慈将方才拾的画像一掌拍在斗柜上,眼神紧紧盯着窦侯德:“那你说说,这是什么?”
画像上的女子虽不苟言笑,年岁也轻些,可再怎么看,那模样就是傅姑娘。
窦侯德低头凑过去,咦?这不是今晨寻哥儿给他的画像么。
他急忙一掏兜,果真丢了。
“哎呦,山慈你都说的些什么呀,这哪是我喜欢姑娘,分明是我兄弟托我找的人。倒是你整日想这些有的没的,你才是有心上人了罢?”
张山慈的脸已憋红为熟成的虾炙,结巴道:“窦,窦三哥,你胡说什么。”
“等等,你说她姓傅?”等反应过来,窦侯德下巴都快惊掉,急忙问张山慈。
他咽了几下憋在嗓子眼的惊讶,瞪大眼睛等着张山慈的回答,若是真,可就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是啊,傅姑娘。”张山慈回。
窦侯德拍拍手,在原地反复踱步,又紧接着问:“这傅姑娘叫什么名啊?住哪儿?作什么营生?”
他这会真想给自己一巴掌,今早光紧着让寻哥儿讲故事,竟忘了问这姑娘什么名。
窦侯德冷静下来,又指着画像上的女子问:“你再仔细看看,那傅姑娘与这画像上的女子有几分相似?”
世上相似之人众多,并不能排除只是长得相似的情况,他还是得询问稳妥后,再去告知寻哥儿才好。
张山慈沉吟片刻,道:“九分吧,傅姑娘爱笑。”
随后,张山慈将此事全全告诉了爷爷,征得同意后,因知窦侯德为人磊落,便将傅姑娘名姓与住址一一告知窦侯德。
窦侯德激动得直搓手,连连感谢二人,提着东西急急忙忙往门外冲去。
“啀。”张山慈拉住窦侯德,小声询问:“三哥,上回我托你办的事可有眉目?”
窦侯德一时被兴奋冲昏头脑,紧忙呼出几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小木盒,递给张山慈,“本就想找机会给你,今日急起来差些忘了,你上次让我查的那衣襟上的沫子果真是毒,名叫海棠青,剧毒,服用者半个时辰便可毒发,七窍流血至死。”
窦侯德严肃道:“这毒药不常见,你怎么得来的?你学医治人就是,可莫要牵扯进什么江湖仇怨。”
“窦三哥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张山慈郑重回道。
林寻走进东光楼时,酒楼的伙计们刚把戏台子搭好,几个伶人站在高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他没听过的戏词。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巨卿信士,必不乖违。[1]
待细细听上几句后,林寻不免笑着摇头,心道:这个宋千明不尊师重道惯了,竟直将经典唱进戏词。
“寻哥儿,来了,掌柜的在楼上呢。”原在斗柜前打着算盘的账房刘生见了林寻,朝他指了指楼上。
林寻点了点头,轻车熟路地走上二楼的第一间雅座。
甫一推门,他就被房内猛喷出的烟雾熏得呛了好几声。
“哟,这不是咱们旰食宵衣的林大侠嘛,今日怎么屈尊到我这啊?”声音半死不活,十分讨打。
寻着声音,林寻在缭缭药雾中看见一个趴在榻上的身影。
他自顾找了条几杌坐下,没理会那人口中的阴阳怪气。
面前圆桌上的各色菜品还冒着热气,也有几道他爱吃的菜,但他此刻实在没心思食用,兀自拎着茶壶给自己斟了杯茶。
他低头品茗,茶香清冽,方才进店时的急躁心情稍有缓解。
“今年江州出的头批嫩尖儿,一杯一百两。”榻上那人趴在被衾中央,头也没抬。
林寻嗤笑一声,依旧不理会,又拾起筷子捡了几道菜。
“庐云阁的烧鸭,五十两。”
“东光楼的蒸鱼,一百两。”
“齐云斋的点心,二百两。”
二人跟赌气似的,一来一回,叫价已喊到了三千两。
几番下来,林寻是吃饱喝足了,瞧榻上那人依旧没有起身的样子,便伸手在博古架上取了个玉色的小杯朝人丢了过去。
玉杯落在被衾上得了缓冲,摇摇晃晃滚到榻上人的枕边,倒也没碎。
谁知下一刻,榻上那人弹跳起身,拿着玉杯恶狠狠地走到林寻跟前,大叫:“全南靖仅有一套的螭纹玉杯,三千两!不!三万两!”
“许久不见,宋掌柜坑人功力见长。”林寻不知低头摩挲着袖里的什么,头也没抬。
宋安平息心情,也找了条几凳坐下来,冷嘲热讽:“不如林大侠尾随跟踪人的拿手本领,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啊。”
林寻端茶的手一顿。
“说,你今日在街头尾随傅姑娘做甚!你小子,成日在外头鬼混,如今还学会尾随人了,如何对得起聂家的列祖列宗!”也不知宋安今日是跟着排了几场戏还是怎地,手里比划着,看那模样,就差唱上几句了。
见了宋安这浑不吝的模样,林寻也不恼,淡笑着看他:“学聂树海的派头,你倒不嫌恶心。”
宋安撇了撇嘴,低声道了句“真是无趣”,又回榻上趴着了。
“你跟徐鸣玉怎么回事?”
“谁?”宋安歪过头看向林寻。
“使紫金鞭子那黄衣姑娘。”
宋安噌的一下从榻上跳起,这回比上回快更快,堪当闪电,他愤怒至极:“你认识那黄毛丫头?”
林寻淡淡看他一眼,“不算认识,有个故友托我带她回去。”
宋安一看林寻的神情就知道这故友是谁了。
他怒火中烧,诈唬大叫:“她是徐家那小子的妹妹?两人真不愧是兄妹,惹人发火的毛病个顶个的。”
宋安此时仿佛全然忘却自己平日里在众人面前骄矜模样,指天画地,好不神气。
“这丫头一到衢县就四处传播我如何鱼肉手下,如何结交江湖杂碎,如何欺辱穷人,还说什么我的钱都是四处搜刮来的。放屁!老子的钱是我自己挣的,连我老子到了也不容置喙!”
“粗俗了。”林寻提醒。
“咳。”宋安瞧见门外掠过的影子,假意咳了声。
“是你找人讹她?”
宋安有些急躁:“你说话善良些,她怀里揣着钱,又频频在外露财,很容易被人盯上,我这叫善意提醒。”
这时,外间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掌柜的,该上药了。”
宋安不自在地看了眼林寻,朝门外喊:“先下去。”
宋安平日里没少被人编排,但没见他这么生气的,原是让人给打了,林寻揶揄:“怎么还叫人黄毛丫头抽了鞭子?”
宋安嘴硬回道:“你少在这瞎说,我只是懒得跟她掰扯。再说了,那黄毛丫头能有多大点力气。”
今日好似什么都跟他作对,他刚扶着几凳坐下,臀下就扎到了尖锐物体,连带着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
他起身一看,原是林寻这个坏家伙又从他那博古架上取了个浑身带刺的摆件,那玩意是个铁穗子的模样,可不扎人疼嘛!
“你给我等着。”放完狠话,他望向始作俑者,坏笑着从桌子底下掏出一个封皮已经几近包浆的小簿。
翻开簿子,里面夹了根细如筷的炭笔,为防止弄脏手指,还着人用丝锦精心包裹着。
林寻瞥了眼宋安,后者拿着炭笔在小簿上快速书写,一边写还一边铮铮有词,道:“今日林寻于东光楼共赊银三千两,到时不还,着七分利。”
林寻无言瞧着他的小把戏,也不制止,任他在纸上写着。
若问他为何毫不在意,只能说少见多怪了,宋安手里头那簿子的前半册仅他的名字,赊款零零总总起来,加上利滚利,说有一个府州一年的税收都不为过。
“你让窦侯德帮你找什么呢?”写得正兴起,宋安忽然抬眼问。
“找人。”
他哦了一声,又问:“找谁啊?”
“拿鞭子抽你的黄毛丫头。”
他哽了一下,继续问:“我可知道你后来又给了他一幅画像,那姑娘又是谁?”
见人不回应,他掐着嗓子,怪声怪气:“不会正好是你今天偷偷跟着的那位傅姑娘吧?”
“你少在这胡乱编排。”林寻冷冷道。
瞧着林寻面色有一丝松动,宋安心里很是得意且扬眉吐气,可算让他找到机会噎了一把这满心满眼的坏东西。
“掌柜的,有客到了。”门外忽然传来账房先生的声音。
一有旁人,宋安就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着模样,淡淡说了声:“知道了。”
可一扭头,面对林寻,他又是一副好死不活的模样:“楼下那出戏听了?如何?特意给你排的。”
“林某粗鄙,听不明白。”林寻垂眸,神色晦暗。
宋安啧啧称奇,他知道林寻少时习武有个同门姓傅,只是原先不晓得那傅姑娘就是傅弥风。
这番倒是巧了,看你今后能再得意几时。
他十分和蔼亲切,笑着同林寻道别:“林大侠您慢慢吃,小的先走一步。”
待宋安走后,房里只剩他一人时,林寻才将藏在袖中的东西取出。
是一张不知从何处随意划下的破旧布条,上面密密麻麻题着些小字,可惜许多字眼已经被水雾洇得看不清了,唯有“多年未见”、“感怀”、“衢县一会”还略可一辨。
林寻静静捧着这半张布帛发愣,连桌上新煮的清茶热气将歇都未能发觉。
他忽将视线挪至左端的“冬月初七”,心里暗暗思忖:距离冬月初七已过去三个月,难道她以为他失约未至,才将他视作陌路?
这个念头方被提起,他便否定了。
三个月前他就依照布帛上约定的日期到了衢县,即使后来四处奔波,但凡路过江州,他都会借道此地,只是每次她都未现身。
他甚至无端猜测,若不是今日在去寻宋安的途中偶然撞见,想必此生都难以相见。
棉布边缘已被他的手指摩挲出不少毛边,恍然间,他忽忆起多年前的江边一别,那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疏远,就连送她北上都只能隔着渡口遥遥相望。
他自嘲一笑,也许是她后悔了,后悔无故给他这么一个毫无干系之人送信。
不知过了多久,他将这封写得不清不楚的“信”轻轻叠好,收入怀中,缓步走出房门。
甫一出东光楼,林寻便撞见朝这奔来的窦侯德,后者一见他,步伐加快。
他方迎上前,便听窦侯德满脸欣喜地问:“寻哥儿,我大约是找着你画像上的那位姑娘了,她可姓傅?”
林寻呼吸一滞,片刻后,开口道:“不是。”
“啊?”窦侯德愣住。
他一如往常神色,声音却有些涩然:“老窦,今日多有麻烦,画像……烦请你销毁,今后也不必再找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