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不好开展,这事没人比任霞更加清楚。

    工作为什么不好开展,很简单,钱少事多,村民思想落后腐朽。

    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性,而是千年小农思想积累下来最能让他们在当下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最佳方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在祥云村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而村民不愿离开这座大山,也离不来这座大山。

    下午,任主任外出调研,冉醒闲着无聊坐在办公室查看资料,无意从蓝若楠口中得知,昨天草莓地的积水已散去,现在种植园是被洪水冲刷之后的惨淡荒芜。

    冉醒想起凌毅青的话,觉得现在应是前去草莓园查看积水缘由的最好时机。

    取得回头拿资料的任主任的同意后,冉醒再次前往种植园。

    为了更好在种植园走动,冉醒回家换了一双雨靴,出门时,算着时间,想要算清楚村民从位于大山深处的家,到草莓园需要多长时间。

    半个小时后,冉醒沿着用新鲜的淤泥搭建起来的水渠往前走。

    她发现了这条通往草莓种植园水渠出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草莓种植园的水只进不出,即没有往外的排水通道。

    冉醒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这就有意思了,一般的排水灌水通道是有同一条水渠来运转的,但这种植园的地势明显比别的地方要高,哪有水往高处走的道理。

    这不,假如种植园和水源入口处同时涨水,多余的水必定往种植园所在方向流动,这可能是草莓园被一场大雨淹没的主要原因。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冉醒沿着水渠,一路往上游走,约莫两个小时候,冉醒总算找到了凌毅青昨天说的草莓园重要的水源来源地。

    圈起祥云村的三座大山,在夹角处形成了一个湖。

    三面高山掩映,湖水清澈透明,远远看去,颇有李白笔下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境。

    冉醒拿出手机,拍摄了一副高山流水图,随即打开手机上的手机测量仪APP,记录当地的维度。

    一路往种植园的方向返回,冉醒得出了好几个数据,确认心底的想法。

    当晚,凌毅青按时下班回家做饭,冉醒和他分析了自己对种植园地形、引水渠、排水系统设计各项看法。

    凌毅青很诧异,没想到冉醒如此坚持不懈,今天又跑去草莓园查看当地的环境了。

    未免凌毅青误以为自己不听他的话,不顾个人安危到处乱跑,她补充一句,“沿路上我看到有人在清理水渠,才顺着人群往芜湖的方向走的。”

    “我还看到凌武了,不信回头你可以问问他。”

    凌武是村里为数不多回家乡创业的青壮年劳动力,昨天被凌正请去清理河道,这事凌毅青自然是知道的。

    凌毅青给冉醒倒了一杯水,抬眸看了她一眼:“我没有不信任你。”

    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事那么上心而已。

    得到他的信任,冉醒接着问:“以你的观察,和对这里地形的了解,你觉得我刚刚说的信息合不合理?”

    冉醒没记错的话,凌毅青当年的专业课成绩,可是常年保持第一,她能看出来的那么简单的地形环境,凌毅青不可能看不出。

    果然,凌毅青点点头:“你说的没错,草莓种植园没有排水系统的设置确实很不合理,并且极有可能是草莓地因一场暴雨便被淹没的主要原因。”

    “那重新设置一条排水系统,草莓种植园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了。”冉醒问。

    “是可以这么说。”凌毅青拿起桌面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认同了冉醒的看法。

    刚说完,他便看到冉醒明艳的桃花眼中露出的惊喜,像是在舞台上表演,得到老师认可的小孩,眼底亮晶晶的。

    凌毅青没忍心告诉她,说来说去,这问题这么多年没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资金的问题。

    村委没钱、县政府、省政府没钱,对口帮扶企业家依然没钱。

    依目前的情况看来,草莓种植园的冯总应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修建水渠。

    即使修订方案定下来,怎么修,找谁修、水渠修建占用的土地、修建水渠的资金谁来负责等一连串问题,都需多方配合才能合理解决。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为什么扶贫基建工作如此难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冉醒初来乍到,自然不知其中的盈盈绕绕。以往她做设计图的时候,只需要满足甲方的提出的要求就好。

    至于剩下涉及各方人际关系处理,资金来源、与当地政府协调等复杂事项,都是甲方的人在处理,她只需要画出设计图就好。因而冉醒在开展工作时,根本没有把这些复杂的关系,承载在她作品上。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冉醒匆匆前往妇联办公室点个卵,便跑到种植园去了。

    今天,她依然遇上了独自一人在清理水渠淤泥的凌武。

    冉醒兴冲冲跑过去和凌武打招呼,“早上好!”

    凌武用手里的锄头甩了一把淤泥搭在水渠边上,见到冉醒,有些不解看向她,“你又要到芜湖那边去?”

    冉醒点点头,有意和凌武闲聊几句,“你干这个一天多少钱?”

    凌武回:“八十块一天!”

    “这么少!”冉醒震惊,看着凌武脸上、身上的淤泥,这付出与劳动不成正比吧。

    见有人找他唠叨,凌武停下手中的工作,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独自点燃起来,“没办法,我们村的劳动力就只值这个价!”

    冉醒问:“那你干嘛留在村里,不出去打工,外面的工价高。”

    “早就去过了,不过也是混的不太好,灰溜溜回来了。”凌武回。

    “你平常在家都做什么工作啊!”冉醒就刚到村的那天,见过凌武,这几天在村委办公室闲着,也没见过他人,更不知道他家住在哪条巷。

    “我在家里养猪啊,”凌武一脸不解,“怎么,青子没和你说?”

    冉醒想起凌毅青一棒打不出一声“哼”的冷淡劲儿,摇摇头,“他没说。”

    “哦,那可能是你和他不熟,他这人就这样,遇上不熟悉的人还挺冷漠的。”凌武说完,哈哈笑了几声,“没我热情。”

    “冉醒妹子,下次你想找人说话,过来找我好了,反正我也没工作,闲在家也无聊。”

    冉醒觉得凌武这人还挺好说话的,爽快答应,“好啊!”

    和凌武闲聊几句,冉醒在草莓地附近转悠,查看地形,时不时低头在一个笔记本上涂涂画画。

    她沿着水渠一路往下走,一边用手机记录下修建水渠可能得直线距离,一边在心底估算这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冉醒对钱不敏感,但她的专业性质要求她对钱敏感。尽可能为甲方节省一切额外的支出,是她作为建筑设计师一项必备技能。

    冉醒便走,便低头计算,待她差不多走到芜湖边上时,她遇上了凌毅青。

    这次他身边没有陪同的人,远远看去,只见他手里正拿着一个东西在操控什么。

    冉醒想起刚刚凌武说的,两人不熟的话,看到本人时,心底莫名觉得憋屈。

    两人好歹认识快要十年了,他对自己表现的如此冷淡,至于吗?

    两人没有友情,至少有五年的同窗情谊吧!

    冉醒在心底哼了哼,想要越过凌毅青往前走,但到底耐不住心底的好奇,十分不识趣的走上去。

    靠近时,才发现凌毅青手里拿的是无人机操作盘,至于机器在哪儿,冉醒没看到。

    “你在干嘛?”冉醒靠进凌毅青身侧,看他打杆。

    凌毅青专心调整无人机拍摄视角,一时间没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人。

    听到熟悉的声音,他拇指一抖,刚调好的拍摄视角又消失了,回头一瞥,差点撞上冉醒俏挺的鼻梁。

    冉醒反应过来,条件反射往后退了一步。没办法,刚刚她想要看清凌毅青手中的操作盘,距离他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

    凌毅青回眸时,他一张棱角分明的清隽的脸在她眼前闪过,吓了她一跳。

    察觉她的反应,凌毅青自觉往后退一步,拉开两人身体的距离,压下心底的低落,回她的话,“你不是想了解这一片的地形,用无人机拍摄,会看的更清楚。”

    冉醒想起,凌毅青的无人机操作技巧,是他们这一群同学中最好的。

    以前,专业实操课程要求实地考察,陆飞会不遗余力的使唤凌毅青,要求他利用无人机拍摄目标建筑形体、周边环境,共享到男生女生八人组宿舍群里,供大家观摩、参考。

    可以说,凌毅青使用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质量高到可以直接用来当做城市的宣传片的。

    据说,央视网就曾借用过他拍摄的资料,用来作为城市形象宣传片儿。

    不过,大学时候,凌毅青没有购买无人机,陆飞仗着自己出机器,没少使唤凌毅青帮他干私活儿。

    想到这个,冉醒随意问了一句:“这机器是你买的?”

    “嗯!”凌毅青淡淡回了一句。

    听到回话,冉醒对上刚刚凌武说的话,顿生一丝不满,细眉微皱,心想这人果然对她很冷漠,闷声打不出一个屁来。

    察觉冉醒对他的回答有所不满,凌毅青识趣补充了一句,“我做的工作经常需要观察新地形,买一个无人机比较方便。”

    冉醒这才抬眸看她,唇角扬起一抹浅笑,“那你快拍吧,拍好了传给我。”

    凌毅青低头操作无人机面板,无人机由芜湖的方向低空飞过,穿过两侧的大山,往草莓种植园的方向飞去。

    冉醒看的很激动,看了看自己手上手绘的地形图,觉得自己弱爆了。

    没办法,在现代化工具的使用上,她就是没什么天赋,各种绘图软件用的一沓糊涂。

    冉醒很羡慕凌毅青这一技能,以至于自己没发现看着凌毅青的表情眼冒星星。

    但凌毅青察觉到了,他勉强稳了稳心神,用力握住手下的操控面板,镇定自若拍摄这一代的路线、地形与风景。

    然而,他耳根后泛起的一抹红,道出了他的心神不宁。

章节目录

交叉平行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画桦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桦子并收藏交叉平行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