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祥云村一个星期了,冉醒总算干起了老本行。
任主任和蓝若楠到隔壁会议室开会,商讨如何让祥云村的妇女同志实现再就业问题。
冉醒自己一人呆在办公室,凭着昨天到种植园实地调研的笔记和凌毅青分享给她的航拍地理环境视频,设计一套解决种植园水患的方案。
资金是扶贫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冉醒深知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分花的道理,她打算在现有的渠道上,让种植园的排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在同一条水渠内完成,尽可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冉醒正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构思合适的方案,任主任和蓝若楠结束会议,走进办公室。
任主任一眼看到冉醒低头在一张白纸上涂涂画画,她没问什么,只道:“冉醒,你收拾一下,我们上山探访暂时失去工作的妇女,看看她们遇到什么困难,能解决的,尽量帮忙解决。”
有大佬在前带路,冉醒这次上山拜访村民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连续走访了好几家,冉醒发现,闲赋在家的妇女同志没她想象的那样清闲。
大部分妇女同志,早上七点前就得起床,伺候孩子吃喝、煮饲料喂鸡、喂猪,到山上菜地浇灌、除草,采摘当天需要的新鲜蔬菜。
就这样就能忙活一个上午,午饭过后,太阳高悬,即使习惯高山强烈的紫外线的妇女也不敢出门干活,以防中暑,这个时间,她们可以呆在家忙活。
搞卫生,打扫鸡圈、猪圈,运气好的话,打扫鸡圈时还能捡一两个鸡蛋,用作自家孩子明天的早餐,给一年到头没啥零嘴的孩子补充营养。
冉醒发现,村寨上的孩子和十年前的凌毅青还挺像的,高高的个子,样子稍显单薄瘦削,两眼黑而有神,可能是身处南方高山深处,太阳炙热,每个孩子的肤色都是健康的小麦色。
冉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起十年前的凌毅青,看到眼前身材高瘦、像个皮猴子一样、双眸炯炯有神,浑身上下散发一股精灵劲儿的男孩时,她直接代入凌毅青年少时的模样。
不过,以凌毅青那沉默寡言的性子,估计小时候也是故作稳重的,不会像眼前的孩子,有着一股在宠爱中长大的调皮劲儿。
房枝花热情招呼任主任和冉醒进屋坐,任主任倒是没在这方面和她客气,很自然地进了堂屋,坐在了正在做刺绣活儿的房大娘身旁。
冉醒前几天和凌毅青前来拜访,已经得知房大娘做的是她们瑶族传统刺绣,瑶绣。前几天,房大娘手下的织布还只是开了个头,这次过来,这块头巾快要完工了。
房枝花进了堂屋,手里端了一碗油茶,递给任主任,她身后跟着的高高瘦瘦的男孩也将一碗油茶放到冉醒面前,男孩一改冉醒刚进门时看到的活泼劲儿,麦色肌肤掩盖不住他红彤彤的脸蛋,略带羞怯对冉醒道:“姐姐,喝茶。”
冉醒含笑道谢,心想这男孩还挺可爱的。
不免又想到凌毅青一贯淡淡的神色,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看到他害羞的时候,不然自己肯定得好好笑话他。
冉醒叹了一口气,打断心里漫无边际的畅想,沉默寡言的人最不好玩了,还是眼前的小男孩可爱。
房枝花看到自家不成器的儿子,一双眼快要黏在冉醒身上,颇为好笑地轻拍儿子单薄的肩膀,“一边玩去,不要在这碍地方。”
男孩收到自家老妈的驱赶,对冉醒笑笑,让出身子,跑出堂屋。
房枝花笑着解释:“我们村寨的男孩比较野。”
任主任回:“男孩子就该野一点,多出去跑跑,练练胆量。”
房枝花微叹,“天天往山里头跑,野惯了,学习的时候就坐不住了。”
“我倒希望他能像毅青小时候一样,性格沉稳些,给我考个好大学回来。”
任主任点头表示赞同,“以后经济条件好了,大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多抓抓孩子的学习,想必要出一个大学生也不算难。”
房枝花笑着回应:“希望如此,我也希望我家孩子能走出山沟沟,到外面繁华的大都市看看。”
注意到一旁的冉醒一直含笑听她们说话,房枝花点点桌面的海碗,“冉醒,你尝尝我们瑶族特色油茶,有去湿解毒功效,喝了身体好,我们家老太太每天都要喝一碗。”
冉醒道谢,当着两位妇女看好戏的眼神,端起桌面的大海碗,喝了好几口。
房枝花笑问:“怎么样,能习惯这味道不。”
冉醒点头,“挺好喝的。”
“好喝就多喝点,保证管够,我们瑶族油茶喷喷香,又有茶来又有姜、一天喝上三大碗、一年四季都健康(1)”
寒暄几句,任主任想起今天上门的任务,向房枝花打听村里妇人除了去草莓园上班,还有没有别的收入来源。
想到这个,房枝花也是头大,“任主任,你知道的,有些时候我们会上山采摘中草药。”
“不过这东西都是野生的,非常难找,有时候半天也摘不到半个麻袋,还要晾干,挑选精品,这样下来,半天下来赚不了几块钱。”
任主任叹了一口气,“这确实也是个困难,现在我们只能指望通往市里的隧道能尽早开通,到时候我们可以组织村民收集各家各户的草药,一起卖到城里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估计每斤能多赚5毛到一块钱。”
冉醒一边喝油茶,一边听着两人的谈话,看来这村寨里的家庭,基本都是靠外出打工的男人赚钱养家,留在村寨里的家人,一般都是靠在家种植农作物,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
除去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村寨的村民更多过的是小农经济时代,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前提,一旦家庭中有人生病,可以瞬间让这个家庭陷入困难。
好在,对口扶贫政策落到他们村寨,六十岁的老人可以享受由国家承担的免费医疗体检服务。老人家常犯的一些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可以纳入国家医保,享受终身免费治疗。
冉醒这才得知,房大娘之前有一段时间,也是因为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清东西。
房枝花作为国家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对国家有着无条件的信任,得知村委会组织了村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费体检项目后。
在当其他村民还在对免费体检持怀疑态度时,房枝花成为带着自家老人前去村委会体检的第一人。
而房大娘,是祥云村第一个接受国家扶贫医疗项目免费治疗的老人。
经过治疗后,房大娘眼不瞎了,重操旧业,做起刺绣,给自己赚点养老钱。
听房枝花说到房婶卖刺绣赚零花钱,冉醒好奇问:“你们瑶族妇女是不是都会做这个瑶绣?”
房枝花摇头,“哪里的事,本族妇女小时候多多少少有学过,不过这也像现在的小孩在学校学习一样,有人学的好,有人学习差一点。”
“主要是这活儿,也需要练习的,几年不练,手艺自然也生疏了,做的好的人自然也不多了。”
“你别看我们家老太太做的慢,她可是做了一辈子刺绣活的的,就前几年眼睛视力不大好,才停下休息,不然她每天只要有时间都得绣的。”
“你们这刺绣有市场吗,”冉醒想了想,换个直白的问法,“这刺绣成品能卖的出去吗?”
冉醒会这样问,是因为她有一个做设计师的好友,被以支持朋友工作为由头,她回国才半年时间,已被动去看了大大小小不出十场时装秀,但瑶绣她还是上次来到房大娘家里才看到。
她陪着任主任走访了十多户人家,也没看到有妇人在做这个。
怎知,房枝花毫不犹豫地回:“能卖的出去,现在做这个的人少嘛,有些妇女为省事,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个,会找我们家老太太定制。”
“虽说我们现在为图方便,很少穿我们传统瑶绣制成的衣服,但一些重要节日、如嫁娶、盘王节之类的,还是会用到的。”
“有些村民因家里孩子、农活多,一年到头没什么时间做这个,都交给家里的老人做,孩子的刺绣的传承也交给家里的老人来教,要不是我们家没女孩,不然现在她也得坐在这里,跟着奶奶学习刺绣。”
“房嫂,那你的刺绣水平深得房大娘传承,岂不是也很高。”冉醒含笑道。
“哈哈哈,哪里的话,冉醒你就是会说话。”房枝花乐不可支,倒也没否认冉醒的恭维。
一旁的任主任佐证,“枝花的刺绣手艺我可是见到过的,花朵、动物,自然界一切动事物都能在她的针线在活灵活现。”
房枝花哈哈大笑:“任主任你可别在年轻人面前笑话我了,我这技艺,可比不上我家老太太。”
任主任摇头:“枝花你可别在年轻人面前谦虚了,你就不准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任主任侧眸看着冉醒,指了指一旁的房枝花,“冉醒,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瑶绣采取的是反面刺绣的方式,事先是不用绘图的,下手时想到啥就绣啥,你枝花嫂子年轻的时候就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她的刺绣手艺可出名的好,当时村里不少年轻人争抢着要把她娶进门呢!”
房枝花被任主任调笑,也不生气,施施然道:“你可别在年轻小姑娘面前挤兑我了,都是陈年老事了。”
“不过,你这也提醒我了,我着手艺常年不练也要生疏了,趁着这几天有空我也得把这技艺捡起来,据我所知,没去草莓园种植的妇女,因着大热天不能山上,下午都呆在家忙活刺绣呢,过几天放暑假,也好让家里的孩子把手艺学起来。”
任主任十分赞同,“传统手艺可不能丢,如果能卖出去,赚点伙食费,最好不过了。”
任主任和蓝若楠到隔壁会议室开会,商讨如何让祥云村的妇女同志实现再就业问题。
冉醒自己一人呆在办公室,凭着昨天到种植园实地调研的笔记和凌毅青分享给她的航拍地理环境视频,设计一套解决种植园水患的方案。
资金是扶贫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冉醒深知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分花的道理,她打算在现有的渠道上,让种植园的排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在同一条水渠内完成,尽可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冉醒正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构思合适的方案,任主任和蓝若楠结束会议,走进办公室。
任主任一眼看到冉醒低头在一张白纸上涂涂画画,她没问什么,只道:“冉醒,你收拾一下,我们上山探访暂时失去工作的妇女,看看她们遇到什么困难,能解决的,尽量帮忙解决。”
有大佬在前带路,冉醒这次上山拜访村民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连续走访了好几家,冉醒发现,闲赋在家的妇女同志没她想象的那样清闲。
大部分妇女同志,早上七点前就得起床,伺候孩子吃喝、煮饲料喂鸡、喂猪,到山上菜地浇灌、除草,采摘当天需要的新鲜蔬菜。
就这样就能忙活一个上午,午饭过后,太阳高悬,即使习惯高山强烈的紫外线的妇女也不敢出门干活,以防中暑,这个时间,她们可以呆在家忙活。
搞卫生,打扫鸡圈、猪圈,运气好的话,打扫鸡圈时还能捡一两个鸡蛋,用作自家孩子明天的早餐,给一年到头没啥零嘴的孩子补充营养。
冉醒发现,村寨上的孩子和十年前的凌毅青还挺像的,高高的个子,样子稍显单薄瘦削,两眼黑而有神,可能是身处南方高山深处,太阳炙热,每个孩子的肤色都是健康的小麦色。
冉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起十年前的凌毅青,看到眼前身材高瘦、像个皮猴子一样、双眸炯炯有神,浑身上下散发一股精灵劲儿的男孩时,她直接代入凌毅青年少时的模样。
不过,以凌毅青那沉默寡言的性子,估计小时候也是故作稳重的,不会像眼前的孩子,有着一股在宠爱中长大的调皮劲儿。
房枝花热情招呼任主任和冉醒进屋坐,任主任倒是没在这方面和她客气,很自然地进了堂屋,坐在了正在做刺绣活儿的房大娘身旁。
冉醒前几天和凌毅青前来拜访,已经得知房大娘做的是她们瑶族传统刺绣,瑶绣。前几天,房大娘手下的织布还只是开了个头,这次过来,这块头巾快要完工了。
房枝花进了堂屋,手里端了一碗油茶,递给任主任,她身后跟着的高高瘦瘦的男孩也将一碗油茶放到冉醒面前,男孩一改冉醒刚进门时看到的活泼劲儿,麦色肌肤掩盖不住他红彤彤的脸蛋,略带羞怯对冉醒道:“姐姐,喝茶。”
冉醒含笑道谢,心想这男孩还挺可爱的。
不免又想到凌毅青一贯淡淡的神色,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看到他害羞的时候,不然自己肯定得好好笑话他。
冉醒叹了一口气,打断心里漫无边际的畅想,沉默寡言的人最不好玩了,还是眼前的小男孩可爱。
房枝花看到自家不成器的儿子,一双眼快要黏在冉醒身上,颇为好笑地轻拍儿子单薄的肩膀,“一边玩去,不要在这碍地方。”
男孩收到自家老妈的驱赶,对冉醒笑笑,让出身子,跑出堂屋。
房枝花笑着解释:“我们村寨的男孩比较野。”
任主任回:“男孩子就该野一点,多出去跑跑,练练胆量。”
房枝花微叹,“天天往山里头跑,野惯了,学习的时候就坐不住了。”
“我倒希望他能像毅青小时候一样,性格沉稳些,给我考个好大学回来。”
任主任点头表示赞同,“以后经济条件好了,大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多抓抓孩子的学习,想必要出一个大学生也不算难。”
房枝花笑着回应:“希望如此,我也希望我家孩子能走出山沟沟,到外面繁华的大都市看看。”
注意到一旁的冉醒一直含笑听她们说话,房枝花点点桌面的海碗,“冉醒,你尝尝我们瑶族特色油茶,有去湿解毒功效,喝了身体好,我们家老太太每天都要喝一碗。”
冉醒道谢,当着两位妇女看好戏的眼神,端起桌面的大海碗,喝了好几口。
房枝花笑问:“怎么样,能习惯这味道不。”
冉醒点头,“挺好喝的。”
“好喝就多喝点,保证管够,我们瑶族油茶喷喷香,又有茶来又有姜、一天喝上三大碗、一年四季都健康(1)”
寒暄几句,任主任想起今天上门的任务,向房枝花打听村里妇人除了去草莓园上班,还有没有别的收入来源。
想到这个,房枝花也是头大,“任主任,你知道的,有些时候我们会上山采摘中草药。”
“不过这东西都是野生的,非常难找,有时候半天也摘不到半个麻袋,还要晾干,挑选精品,这样下来,半天下来赚不了几块钱。”
任主任叹了一口气,“这确实也是个困难,现在我们只能指望通往市里的隧道能尽早开通,到时候我们可以组织村民收集各家各户的草药,一起卖到城里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估计每斤能多赚5毛到一块钱。”
冉醒一边喝油茶,一边听着两人的谈话,看来这村寨里的家庭,基本都是靠外出打工的男人赚钱养家,留在村寨里的家人,一般都是靠在家种植农作物,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
除去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村寨的村民更多过的是小农经济时代,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前提,一旦家庭中有人生病,可以瞬间让这个家庭陷入困难。
好在,对口扶贫政策落到他们村寨,六十岁的老人可以享受由国家承担的免费医疗体检服务。老人家常犯的一些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可以纳入国家医保,享受终身免费治疗。
冉醒这才得知,房大娘之前有一段时间,也是因为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清东西。
房枝花作为国家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对国家有着无条件的信任,得知村委会组织了村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费体检项目后。
在当其他村民还在对免费体检持怀疑态度时,房枝花成为带着自家老人前去村委会体检的第一人。
而房大娘,是祥云村第一个接受国家扶贫医疗项目免费治疗的老人。
经过治疗后,房大娘眼不瞎了,重操旧业,做起刺绣,给自己赚点养老钱。
听房枝花说到房婶卖刺绣赚零花钱,冉醒好奇问:“你们瑶族妇女是不是都会做这个瑶绣?”
房枝花摇头,“哪里的事,本族妇女小时候多多少少有学过,不过这也像现在的小孩在学校学习一样,有人学的好,有人学习差一点。”
“主要是这活儿,也需要练习的,几年不练,手艺自然也生疏了,做的好的人自然也不多了。”
“你别看我们家老太太做的慢,她可是做了一辈子刺绣活的的,就前几年眼睛视力不大好,才停下休息,不然她每天只要有时间都得绣的。”
“你们这刺绣有市场吗,”冉醒想了想,换个直白的问法,“这刺绣成品能卖的出去吗?”
冉醒会这样问,是因为她有一个做设计师的好友,被以支持朋友工作为由头,她回国才半年时间,已被动去看了大大小小不出十场时装秀,但瑶绣她还是上次来到房大娘家里才看到。
她陪着任主任走访了十多户人家,也没看到有妇人在做这个。
怎知,房枝花毫不犹豫地回:“能卖的出去,现在做这个的人少嘛,有些妇女为省事,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个,会找我们家老太太定制。”
“虽说我们现在为图方便,很少穿我们传统瑶绣制成的衣服,但一些重要节日、如嫁娶、盘王节之类的,还是会用到的。”
“有些村民因家里孩子、农活多,一年到头没什么时间做这个,都交给家里的老人做,孩子的刺绣的传承也交给家里的老人来教,要不是我们家没女孩,不然现在她也得坐在这里,跟着奶奶学习刺绣。”
“房嫂,那你的刺绣水平深得房大娘传承,岂不是也很高。”冉醒含笑道。
“哈哈哈,哪里的话,冉醒你就是会说话。”房枝花乐不可支,倒也没否认冉醒的恭维。
一旁的任主任佐证,“枝花的刺绣手艺我可是见到过的,花朵、动物,自然界一切动事物都能在她的针线在活灵活现。”
房枝花哈哈大笑:“任主任你可别在年轻人面前笑话我了,我这技艺,可比不上我家老太太。”
任主任摇头:“枝花你可别在年轻人面前谦虚了,你就不准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任主任侧眸看着冉醒,指了指一旁的房枝花,“冉醒,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瑶绣采取的是反面刺绣的方式,事先是不用绘图的,下手时想到啥就绣啥,你枝花嫂子年轻的时候就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她的刺绣手艺可出名的好,当时村里不少年轻人争抢着要把她娶进门呢!”
房枝花被任主任调笑,也不生气,施施然道:“你可别在年轻小姑娘面前挤兑我了,都是陈年老事了。”
“不过,你这也提醒我了,我着手艺常年不练也要生疏了,趁着这几天有空我也得把这技艺捡起来,据我所知,没去草莓园种植的妇女,因着大热天不能山上,下午都呆在家忙活刺绣呢,过几天放暑假,也好让家里的孩子把手艺学起来。”
任主任十分赞同,“传统手艺可不能丢,如果能卖出去,赚点伙食费,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