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三年的兵器被找到后,当年的孟玦贪腐案便有了缺口。
大理寺迅速拿下兵部尚书沈知年及其一干人等。
既然兵器不是孟玦私自卖给敌国,那当年沈知年’大义灭亲‘交出的账本也就成了他诬陷栽赃的最好证据。
大理寺狱中,沈知年没有过多狡辩,直接交代了当年的案情,称自己是因为嫉妒孟玦,想要夺取兵部尚书的位子所以才故意陷害。
案子审理得比想象中容易太多,不出半月朝廷的发落也下来了。
不过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沈知年并没有被判斩刑。夏帝开恩,只判了他流放。
沈知年一直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所以被流放的路上只有他孤身一人。
眼看着走过最后一道城门,流放的队伍就要出京都城了,沈知年脸上没有太多表情,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
可当他看见远处亭子里打着伞的女子时,麻木的脸上终于开始有了变化。
“阿珂。”他红着眼眶喃喃喊了句,声音里满是怯懦。
女子慢慢走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她的眉眼和母亲极为相似,只是记忆力那始终温柔带笑的眸子此刻仿佛被冰封般,看着他就好像是在看陌生人。
女子便是刚刚因为孟玦一案洗脱冤屈而重获自用的孟玦之女,孟珂然。
孟珂然冷冷看着他,眼里既没有恨,也没有欢欣,淡得好像他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沈知年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对不起,阿珂是我对不起你娘。”
孟珂然垂着眼,依然没有太多反应。
沈知年小心翼翼地朝她走了几步,却又像是害怕什么,骤然停住,问:“阿珂,你恨我吗?”
孟珂然直直看着他,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道:“说出你背后的人。”
“不!我不能说。”沈知年已是泪流满面,只不断重复着‘对不起’。
孟珂然喝道:“说出你知道的一切,才是你对我爹娘赎罪的最好方式。”
沈知年终于控制不住,双手捂着脸痛哭起来。
孟珂然急切地抓上对方的双手,“说啊!到底是谁指使你害他们的?说出来你知道的一切,你说啊!”
沈知年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整个人止不住地发颤,“是....是靖....”
话音还未落下,一道凌厉的劲风骤然从二人中间穿梭而过。
孟珂然猛地松开手,转身看去,正是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利箭。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暗箭仿佛落雨般纷纷朝向众人。
官兵们极力阻挡,可奈何抵不住如此密密麻麻的攻势。
孟珂然连忙后退,试图寻找周围能躲避的地方。
慌乱之中,她忽然被脚下的尸体绊倒,眼看着就要摔下去。
却在身体失去平衡的瞬间被身后出现的一股力道稳稳扶住。
她仓皇看去,对上一张熟悉的面具。
对方宽大的手掌压在她的后脑勺,让她的脸更靠近自己胸口几分,“躲在我怀里,别害怕。”
对方用沙哑的声音道,却瞬间让人觉得安心。
孟珂然愣了下,不知不觉就将脸埋进对方怀里,闷声道:“谢谢。”
熟悉的气味钻入鼻尖,让她不由想起另外一个熟悉的身影。
想到这种可能性,孟珂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难道说......
面具男感觉到怀里的人在微微颤抖,他一面挡开攻击,一面还不忘安抚,“别怕,留在我身边,我会保护你的。”
“我不怕。”孟珂然摇摇头,她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
激动。
那种震撼和欣喜直冲脑门,让浑身四肢百骸都不禁跟着一起颤抖起来的激动。
她抬眸看着男子的下颚,虽然对方带着面具,根本看不清容貌。
但她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孟珂然喃喃唤道:“尤安。”
男子身体猛然一震,垂首看去,与孟珂然的目光交汇。
看到她眼中如星辰般的闪耀光,男人的背脊陡然僵硬,甚至快要忘了他们身在危险之中。
男人很快回过神来,逼着自己全神贯注应对敌人。
周围的暗箭越来越多,不少官兵都纷纷倒下,男人既要顾着孟珂然,又要抵挡无处不在的暗箭,渐渐也开始有些吃力。
就在他们以为快要撑不下去时,密密麻麻的箭雨忽然停了下来。
一切猝不及防间恢复宁静。
孟珂然慢慢抬起头,试探地喊了声:“尤安?”
男人这次没有反应,只垂眸看着她,声音里带着疑惑,“孟小姐说什么?”
那是与江尤安完全不同的声音。
飞起来的心又猛然落下,最终重重摔在地上,支零破碎。
孟珂然骤然回过神来。
他不是江尤安。
她的江尤安已经死了,死在了三年前辽北的寒冬里。
孟珂然抬手擦干眼角的泪水,摇头苦笑,“没什么。我刚才认错人了。”
说着,她想到什么,连忙去找沈知年。
此刻的沈知年正躲藏在一块石头后面,胸口被一支箭射穿,满身被鲜血染红,奄奄一息。
看见安然无恙的孟珂然,沈知年忽然笑了,颤抖着手伸向她,“你没事就好。”
说着他从腰间拿出一块手帕,“把这个.....给陛下。”
“我不行了。”沈知年苦笑着摇头,“也好,我终于能去你娘了。”
说着他忽然又顿住,眼角有泪珠滑过,“只是....不知她是否还愿意见我。我做错了太多事,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他泪眼婆娑地看向孟珂然,“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孟珂然慢慢握紧他的手,她想张口说什么,可挣扎半晌那‘原谅’二字却始终无法说出口。
看着害死自己父母的仇人死在面前,孟珂然却全然没有高兴和痛快,只觉得无尽的悲哀将自己笼罩。
须臾,夸大的手掌覆盖在她的手背上,温暖的体温瞬间驱散了寒意。
“走吧。”那人说。
孟珂然这才回过神来。
一起都结束了。
“我送孟姑娘回去吧。你要去哪儿?”男子问。
孟珂然捏紧手里的绢帕,沉眸道:“进宫。”
.........
皇城司监察官吴霭收到夏帝急召后便匆匆忙忙往宫里赶,进宫的路上他已听闻沈知年遇刺的事情,心里不由抖了抖。
走入甫元殿时,只见夏帝正面色沉重地站在窗边,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
吴霭心觉不妙,言语中更透出几分警惕,“微臣拜见陛下。”
“沈知年死了。”夏帝直接说,“在流放途中被人暗杀。”
吴霭心一沉,小心试探着问:“陛下是要微臣去查杀手的身份?”
夏帝未答,只长长叹了口气,慢步走回了书桌前。
他指了指桌面上的东西。
吴霭探头张望,这才看清桌上竟放着一块染了血的绢帕。
吴霭大惊,不明所以问:“陛下这是?”
吴霭打开手帕一看,上头赫然绣着个‘盐’字。
吴霭大惊,“陛下这是?”
“这是沈知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上头的‘盐’字很有可能指的是盐务。”
吴霭皱眉,“沈知年是在兵部当差,怎么会知道盐务的事情?”
“或许他是想告诉朕,杀他的人与盐务案有关。”夏帝背手走下大殿中央。
说着,他忽而看向吴霭,明知故问:“私盐一案,吴卿觉得该交由谁去调查?”
吴霭心头一沉。
夏帝言下之意是并不打算让皇城署来调查了。
吴霭想了想,还是说了个和稀泥的答案,“此事机密,不论是派朝中任何一人去调查,都有打草惊蛇的可能。”
夏帝没有说话。
吴霭悄悄抬头看了眼,又试探道:“皇城署有不少从未露过面的探子,臣等愿为陛下......”
“不必了,朕心中已有人选。”夏帝打断。
吴霭默默松了口,可当听到夏帝接下来的话时,一颗心又瞬间悬了起来。
“沧王谋反一案,长公主安和功不可没,胆识和本事也是有目共睹的。”夏帝道。
“陛下属意长公主?”吴霭大惊,“可大夏开国以来,从未有后宫干涉政务,若此次派出长公主,只怕朝中大臣们会有所非议。”
“那便找个其他由头。”夏帝对此并不在意,“就说是公主为治驸马腿疾,前往徽州寻觅良医。”
吴霭惊得不由张大了嘴。
不但长公主要去,连驸马也要去?
一个疯子,一个瘸子,陛下竟然要派这两个人去查朝廷的盐务?
....
吴霭出了宫并没有立刻回宅子,也没有回皇城署,而是命令马车钻入川流不息的街道内。
中途,吴霭偷偷下了马车,在人群的掩护隐没在人群里。
他熟门熟路地走入一家酒楼,掌柜十分热情上前迎接,将他带上二楼的厢房。
吴霭刚一进门便看见了坐在珠帘后的男人。
吴霭上前行礼,低声道:“大人。”
男人低沉的声音传来,不知喜怒,“陛下找你何事?”
“陛下要查盐务。”
“哦?”帘子后头男人喝茶的手一顿,“陛下打算派谁去?”
吴霭顿了顿,须臾才硬着头皮道:“长公主,祁念。”
大理寺迅速拿下兵部尚书沈知年及其一干人等。
既然兵器不是孟玦私自卖给敌国,那当年沈知年’大义灭亲‘交出的账本也就成了他诬陷栽赃的最好证据。
大理寺狱中,沈知年没有过多狡辩,直接交代了当年的案情,称自己是因为嫉妒孟玦,想要夺取兵部尚书的位子所以才故意陷害。
案子审理得比想象中容易太多,不出半月朝廷的发落也下来了。
不过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沈知年并没有被判斩刑。夏帝开恩,只判了他流放。
沈知年一直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所以被流放的路上只有他孤身一人。
眼看着走过最后一道城门,流放的队伍就要出京都城了,沈知年脸上没有太多表情,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
可当他看见远处亭子里打着伞的女子时,麻木的脸上终于开始有了变化。
“阿珂。”他红着眼眶喃喃喊了句,声音里满是怯懦。
女子慢慢走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她的眉眼和母亲极为相似,只是记忆力那始终温柔带笑的眸子此刻仿佛被冰封般,看着他就好像是在看陌生人。
女子便是刚刚因为孟玦一案洗脱冤屈而重获自用的孟玦之女,孟珂然。
孟珂然冷冷看着他,眼里既没有恨,也没有欢欣,淡得好像他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沈知年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对不起,阿珂是我对不起你娘。”
孟珂然垂着眼,依然没有太多反应。
沈知年小心翼翼地朝她走了几步,却又像是害怕什么,骤然停住,问:“阿珂,你恨我吗?”
孟珂然直直看着他,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道:“说出你背后的人。”
“不!我不能说。”沈知年已是泪流满面,只不断重复着‘对不起’。
孟珂然喝道:“说出你知道的一切,才是你对我爹娘赎罪的最好方式。”
沈知年终于控制不住,双手捂着脸痛哭起来。
孟珂然急切地抓上对方的双手,“说啊!到底是谁指使你害他们的?说出来你知道的一切,你说啊!”
沈知年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整个人止不住地发颤,“是....是靖....”
话音还未落下,一道凌厉的劲风骤然从二人中间穿梭而过。
孟珂然猛地松开手,转身看去,正是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利箭。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暗箭仿佛落雨般纷纷朝向众人。
官兵们极力阻挡,可奈何抵不住如此密密麻麻的攻势。
孟珂然连忙后退,试图寻找周围能躲避的地方。
慌乱之中,她忽然被脚下的尸体绊倒,眼看着就要摔下去。
却在身体失去平衡的瞬间被身后出现的一股力道稳稳扶住。
她仓皇看去,对上一张熟悉的面具。
对方宽大的手掌压在她的后脑勺,让她的脸更靠近自己胸口几分,“躲在我怀里,别害怕。”
对方用沙哑的声音道,却瞬间让人觉得安心。
孟珂然愣了下,不知不觉就将脸埋进对方怀里,闷声道:“谢谢。”
熟悉的气味钻入鼻尖,让她不由想起另外一个熟悉的身影。
想到这种可能性,孟珂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难道说......
面具男感觉到怀里的人在微微颤抖,他一面挡开攻击,一面还不忘安抚,“别怕,留在我身边,我会保护你的。”
“我不怕。”孟珂然摇摇头,她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
激动。
那种震撼和欣喜直冲脑门,让浑身四肢百骸都不禁跟着一起颤抖起来的激动。
她抬眸看着男子的下颚,虽然对方带着面具,根本看不清容貌。
但她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孟珂然喃喃唤道:“尤安。”
男子身体猛然一震,垂首看去,与孟珂然的目光交汇。
看到她眼中如星辰般的闪耀光,男人的背脊陡然僵硬,甚至快要忘了他们身在危险之中。
男人很快回过神来,逼着自己全神贯注应对敌人。
周围的暗箭越来越多,不少官兵都纷纷倒下,男人既要顾着孟珂然,又要抵挡无处不在的暗箭,渐渐也开始有些吃力。
就在他们以为快要撑不下去时,密密麻麻的箭雨忽然停了下来。
一切猝不及防间恢复宁静。
孟珂然慢慢抬起头,试探地喊了声:“尤安?”
男人这次没有反应,只垂眸看着她,声音里带着疑惑,“孟小姐说什么?”
那是与江尤安完全不同的声音。
飞起来的心又猛然落下,最终重重摔在地上,支零破碎。
孟珂然骤然回过神来。
他不是江尤安。
她的江尤安已经死了,死在了三年前辽北的寒冬里。
孟珂然抬手擦干眼角的泪水,摇头苦笑,“没什么。我刚才认错人了。”
说着,她想到什么,连忙去找沈知年。
此刻的沈知年正躲藏在一块石头后面,胸口被一支箭射穿,满身被鲜血染红,奄奄一息。
看见安然无恙的孟珂然,沈知年忽然笑了,颤抖着手伸向她,“你没事就好。”
说着他从腰间拿出一块手帕,“把这个.....给陛下。”
“我不行了。”沈知年苦笑着摇头,“也好,我终于能去你娘了。”
说着他忽然又顿住,眼角有泪珠滑过,“只是....不知她是否还愿意见我。我做错了太多事,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他泪眼婆娑地看向孟珂然,“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孟珂然慢慢握紧他的手,她想张口说什么,可挣扎半晌那‘原谅’二字却始终无法说出口。
看着害死自己父母的仇人死在面前,孟珂然却全然没有高兴和痛快,只觉得无尽的悲哀将自己笼罩。
须臾,夸大的手掌覆盖在她的手背上,温暖的体温瞬间驱散了寒意。
“走吧。”那人说。
孟珂然这才回过神来。
一起都结束了。
“我送孟姑娘回去吧。你要去哪儿?”男子问。
孟珂然捏紧手里的绢帕,沉眸道:“进宫。”
.........
皇城司监察官吴霭收到夏帝急召后便匆匆忙忙往宫里赶,进宫的路上他已听闻沈知年遇刺的事情,心里不由抖了抖。
走入甫元殿时,只见夏帝正面色沉重地站在窗边,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
吴霭心觉不妙,言语中更透出几分警惕,“微臣拜见陛下。”
“沈知年死了。”夏帝直接说,“在流放途中被人暗杀。”
吴霭心一沉,小心试探着问:“陛下是要微臣去查杀手的身份?”
夏帝未答,只长长叹了口气,慢步走回了书桌前。
他指了指桌面上的东西。
吴霭探头张望,这才看清桌上竟放着一块染了血的绢帕。
吴霭大惊,不明所以问:“陛下这是?”
吴霭打开手帕一看,上头赫然绣着个‘盐’字。
吴霭大惊,“陛下这是?”
“这是沈知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上头的‘盐’字很有可能指的是盐务。”
吴霭皱眉,“沈知年是在兵部当差,怎么会知道盐务的事情?”
“或许他是想告诉朕,杀他的人与盐务案有关。”夏帝背手走下大殿中央。
说着,他忽而看向吴霭,明知故问:“私盐一案,吴卿觉得该交由谁去调查?”
吴霭心头一沉。
夏帝言下之意是并不打算让皇城署来调查了。
吴霭想了想,还是说了个和稀泥的答案,“此事机密,不论是派朝中任何一人去调查,都有打草惊蛇的可能。”
夏帝没有说话。
吴霭悄悄抬头看了眼,又试探道:“皇城署有不少从未露过面的探子,臣等愿为陛下......”
“不必了,朕心中已有人选。”夏帝打断。
吴霭默默松了口,可当听到夏帝接下来的话时,一颗心又瞬间悬了起来。
“沧王谋反一案,长公主安和功不可没,胆识和本事也是有目共睹的。”夏帝道。
“陛下属意长公主?”吴霭大惊,“可大夏开国以来,从未有后宫干涉政务,若此次派出长公主,只怕朝中大臣们会有所非议。”
“那便找个其他由头。”夏帝对此并不在意,“就说是公主为治驸马腿疾,前往徽州寻觅良医。”
吴霭惊得不由张大了嘴。
不但长公主要去,连驸马也要去?
一个疯子,一个瘸子,陛下竟然要派这两个人去查朝廷的盐务?
....
吴霭出了宫并没有立刻回宅子,也没有回皇城署,而是命令马车钻入川流不息的街道内。
中途,吴霭偷偷下了马车,在人群的掩护隐没在人群里。
他熟门熟路地走入一家酒楼,掌柜十分热情上前迎接,将他带上二楼的厢房。
吴霭刚一进门便看见了坐在珠帘后的男人。
吴霭上前行礼,低声道:“大人。”
男人低沉的声音传来,不知喜怒,“陛下找你何事?”
“陛下要查盐务。”
“哦?”帘子后头男人喝茶的手一顿,“陛下打算派谁去?”
吴霭顿了顿,须臾才硬着头皮道:“长公主,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