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大亮,用过了早膳之后,明家一行人就从客栈之中起身赶路。
马车前,明成看着几个子女眼底的一片青黑,心中也疼惜不止,他道:“再忍忍,算着时候,再有两日差不多就能到了。”
明成如今也都差不多奔四的年纪,因着他们的母亲前些年间离世,父亲也一下子苍老了下去,再加之连轴坐了几日的马车,身为一家之主的他,眼中也终带了几分疲惫。
明悦见他这样,心里头也难受,可心疼的话到了嘴边却变了味。
听了明成的话,她往车轱辘上生气地踢了一脚,闷声呛道:“现在再忍两日,去了京城不也是还要再忍。”
三人听了这话,皆沉默不语。
明家虽说不算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但几个兄弟姐妹之中,就她年纪最小颇为受宠,他们只当她是又使起了小孩子脾性。
明成想了许久,才出口道:“听话些,侯府毕竟门庭显贵,到时候去了那处,便不要动不动使小孩子性子了。”
明悦方想要反驳,却见明成先一步上了马车,根本就没打算听她说话,眼看天越来越亮堂,周遭也已经有不少的人来这里牵马车,明悦便也闭了嘴,转头就掀开帘子上了马车。
明蓉跟在她的身后一起上去了。
只听到马夫挥鞭赶马的声音,可结果马车只走了几步,车身忽地晃动了一下,而后便猛地停了下来。
明蓉忙掀起帘子去问是发生了何事。
车夫下了马车,查看了一番,面露难色道:“这车轱辘怎地就坏了,不能走了,恐怕得耽搁两日了。”
明蓉朝明悦投去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叫她方才发脾气踹马车吧。
前头的明成和明誉见他们这处出了意外,便下了马车来看他们这处发生了什么情况,见是车轱辘坏了,明成眉头紧蹙,指着明悦骂道:“你啊你!现下好了,白白耽搁几日的时间,到了京城又不知是猴年马月。”
明悦挨骂却也不服气,她梗着脖子争执道:“这马车日日夜夜都在行走,走过山跨过水,分明是累坏了的,我那轻飘飘一脚怎会将它踹坏。”
这也要赖她......人倒霉起来,真是喝水都会塞牙缝。
她生得颇为明艳,说起这话带着不自觉的娇俏,反倒是让人觉得都是旁人的错了。
眼看明悦同他争执,明成这脾气一下就窜上了脑,他瞪了眼,对明悦道:“你再同我贫顶一下试试?!”
这样的性子到了陆家,岂能了得?
他又如何安心?
“你能不能学学你姐姐,你姐姐安静听话,你这样闹腾,你姐姐出了名的有才,你是出了名的跳脱,你若能做出《静明》这首诗的一半,我也不稀罕去说你了!”
明蓉是桥乡之中出了名的才女。
《静明》是她两年之前做的一首诗,这诗一开始出来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水花,但后来也不知是怎突然被人发现,传了出去。因着这诗做得实在是好,明蓉的名声也因此跟着水涨船高,成了颇为人称道的才女。
甚之有一僧人曾说,当以天地浩露涤笔于金瓯雪盘,方与此诗神骨气相投。
但明蓉名声虽好,为人却颇低调,平日里头也从不会将这些事情拿出来去显摆,只明成一气起来,就忍不住将两人拿去比对。
眼看父女两人要吵起架来,还不待明蓉、明誉上前劝架,一旁忽地响起了一道声音。
“《静明》是姑娘所做?”
听到旁人的声音,几人皆噤了声朝着说话之人看去。
是个中年妇女,穿着打扮平平,看着却颇为和气。
见他们都在看她,她忙摆了摆手,道:“我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凑巧当初听过《静明》这诗,一听便颇为喜欢,倒不想到竟有缘在这处碰到了姑娘。从前只听过姑娘声名,如今见了,发现果真如传言所说那般。”
原是此等缘故,明蓉见人认出,便也上前去同她闲话几句。
那妇女颇喜欢明蓉的诗,对明蓉也沾带着几分不可察觉的喜爱之气,她想到了他们方才因马车一事争执起来,便道:“我也去京城,若顺路,我的马车可以坐一个人。”
没想到竟还有这意外之喜。
将好明成和明誉坐的马车也只能再塞下一人了,听到了这话,明成面露喜色,但转瞬又问,“可会麻烦了你?”
那妇女道:“有何麻烦的,总之这里距京城最多也就两三日的脚程,到时候我们就在城门口会合就是了。你若担心我不轨,也别怕,你看了我的户籍路引,便也不怕我拐跑了你们。”
听她这样说,几人忙道谢,至于是谁去......
只见明悦已经往那妇人的方向走去了,她还在跟明成生气,才不想再跟他坐一辆马车了。
况说,四个人中,也只有她的去合适了。
明成、明誉都是男子显然不大方便,而明蓉又有洁癖,不喜乘坐外头的马车。
明悦倒也有眼力见,知道现下这位妇人帮了他们,便朝她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嘴里头甜声道:“多谢婶婶相助。”
那妇女见明悦嘴巴甜,眼中也浮了一些笑意,看她模样打扮多少也猜出是明蓉的妹妹。
她笑着回道:“举手之劳,只当能积德行善。”
一行人就这样上了路,明悦同他们三人分开,上了那妇人马车。
两辆马车前后行驶,隔着一段距离,也不至于走丢。
马车缓缓驶去,明悦同那妇人坐在马车之上一路无话。
一片安静之中,妇人突开了口,她好奇问道:“你们一家人都去京城,是做什么?”
却不想,明悦低头闷着声回道:“婶婶,我不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不说吗。”
去同人说婚的?说出去都招笑。
即便知道这个妇人不过是在同她随意闲话,但或许是因为心底那浅薄的自尊,她说不出她是去陆家说亲的。
她已经看得明白清楚,侯府根本就看不上她,可是他们一家人却还要眼巴巴地上京赴会。
明悦从小到大,自尊心都极强。
她曾经见过陆舟,在她十二岁那年,那也是她第一次见到那样俊俏的少年。在知道了京城来信的时候,她一开始不是没有波动,不是没有欢喜。她毕竟也只是十六的年纪,也是少女怀春的年纪。
收到帖子的时候,她也曾在想,他会喜欢她吗?他真的愿意娶她吗?
虽然说他或许早就已经忘记了她是谁,早就不记得桥乡还有这么一号人了。但,还总是忍不住肖想。
可是所有的欢喜,所有的高兴,都在现实面前被一点一点磨灭殆尽,她已经十六岁了,能知道很多事情了。她知道,侯府的人其实根本就看不上他们,而陆舟,也根本就不会喜欢她这个从乡下来的姑娘。
他是天之骄子,而她只是个知县的孙女。
他们之间根本就不会有可能。
这次去京城,他们要受到的羞辱远远不止于现下所受到的,可偏偏她的爹爹还满心期许,以为天上掉馅饼,能让她捡回家个好夫郎。
她爹真是......比她还老套一些。
那妇人听到了明悦的话,也没有继续深问下去,只是道:“好,你不愿意说,我便不问了,那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婶婶唤我小悦就好了。”
马车又恢复了安静,中途时候,妇人总是需要解手,马车便停了几回,来回几番,就已经不见了父兄三人的身影。
看不到他们的马车,明悦才开始后知后觉,心中不安,不能会出什么事吧。
车帘被掀起一角,微风吹进,却怎么也吹不散心悸愁绪。
妇人解手回来之后,马车继续行驶,车轱辘滚过山林,发出车轮的滚动的轻微声响。
明悦心中越来越紧张,手上扣弄手指也越发厉害。
这妇人不能是什么歹人吧......听闻人贩子猖獗......
可也不应该啊,方才她爹分明是看过了她的路引啊,按理来说,不当有事吧。
忽地,马车突然被勒停。
指甲猛地嵌入了掌心,明悦的心提到了极点,看向妇人的眼神充满了戒备。
终究也是不怎么出过远门的闺阁女子,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难免慌乱。
可妇人忙着问外头的车夫发生何事,倒没来得及注意她的神色带着几分惶恐。
妇人道:“出什么事了?”
车夫马上回道:“不行,前头像是出了什么事情,血气都飘到了这处,隐约还能听见什么打杀的声音。山中流寇甚多,以防万一,不能再往前进了。”
赶路的马夫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了,前些个年也遇到过两三回这样的情形了,若非每一回都是他反应得快,耳朵机灵,恐怕下一刻就要带着人直接往土匪窝子里头冲过去了。
到了那时候才真真是叫人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打杀......流寇......
经此提醒,掀开车帘后,安静下了声来,两人竖起耳朵听了片刻,果真也听到了什么声响。
明悦瞳孔猛地一缩。
她的父兄、阿姐不就在前头吗?
若说前面真的出了事,那不就是她的家人出了事吗!
明悦已经快要疯掉了。
她虽然方才同明成闹了什么不愉快,但可绝没想他们出事。
她马上起身,想要下马车,却被那妇人抓住了臂膀,明悦想到的东西,她显然也想到了。
妇人看着明悦,面露忧色,劝道:“使不得,可千万使不得,你现下去,岂不是送死去吗?!”
即便说前面的人真是她的家里人,她也万不能就这样去了啊!
明悦有些着急,一想到家里人有可能出了什么事情,就止不住地心慌,她道:“不行啊,怎么办啊,婶婶,可是他们都在那里......我看看,我就去看看是不是他们。”
她还心存一丝侥幸,万一不是呢,万一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呢。
明悦急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此时,她听到了一声女子凄厉的惨叫。
明悦愣住了。
是阿姐......是明蓉的声音......
山林之中风声呜咽,夹着女子的声音更显可怖。
这声音分明相隔甚远,却还是这样清楚地撞进了她的耳朵,几乎要将她的耳膜撞碎。
“阿姐......阿姐......”
马车前,明成看着几个子女眼底的一片青黑,心中也疼惜不止,他道:“再忍忍,算着时候,再有两日差不多就能到了。”
明成如今也都差不多奔四的年纪,因着他们的母亲前些年间离世,父亲也一下子苍老了下去,再加之连轴坐了几日的马车,身为一家之主的他,眼中也终带了几分疲惫。
明悦见他这样,心里头也难受,可心疼的话到了嘴边却变了味。
听了明成的话,她往车轱辘上生气地踢了一脚,闷声呛道:“现在再忍两日,去了京城不也是还要再忍。”
三人听了这话,皆沉默不语。
明家虽说不算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但几个兄弟姐妹之中,就她年纪最小颇为受宠,他们只当她是又使起了小孩子脾性。
明成想了许久,才出口道:“听话些,侯府毕竟门庭显贵,到时候去了那处,便不要动不动使小孩子性子了。”
明悦方想要反驳,却见明成先一步上了马车,根本就没打算听她说话,眼看天越来越亮堂,周遭也已经有不少的人来这里牵马车,明悦便也闭了嘴,转头就掀开帘子上了马车。
明蓉跟在她的身后一起上去了。
只听到马夫挥鞭赶马的声音,可结果马车只走了几步,车身忽地晃动了一下,而后便猛地停了下来。
明蓉忙掀起帘子去问是发生了何事。
车夫下了马车,查看了一番,面露难色道:“这车轱辘怎地就坏了,不能走了,恐怕得耽搁两日了。”
明蓉朝明悦投去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叫她方才发脾气踹马车吧。
前头的明成和明誉见他们这处出了意外,便下了马车来看他们这处发生了什么情况,见是车轱辘坏了,明成眉头紧蹙,指着明悦骂道:“你啊你!现下好了,白白耽搁几日的时间,到了京城又不知是猴年马月。”
明悦挨骂却也不服气,她梗着脖子争执道:“这马车日日夜夜都在行走,走过山跨过水,分明是累坏了的,我那轻飘飘一脚怎会将它踹坏。”
这也要赖她......人倒霉起来,真是喝水都会塞牙缝。
她生得颇为明艳,说起这话带着不自觉的娇俏,反倒是让人觉得都是旁人的错了。
眼看明悦同他争执,明成这脾气一下就窜上了脑,他瞪了眼,对明悦道:“你再同我贫顶一下试试?!”
这样的性子到了陆家,岂能了得?
他又如何安心?
“你能不能学学你姐姐,你姐姐安静听话,你这样闹腾,你姐姐出了名的有才,你是出了名的跳脱,你若能做出《静明》这首诗的一半,我也不稀罕去说你了!”
明蓉是桥乡之中出了名的才女。
《静明》是她两年之前做的一首诗,这诗一开始出来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水花,但后来也不知是怎突然被人发现,传了出去。因着这诗做得实在是好,明蓉的名声也因此跟着水涨船高,成了颇为人称道的才女。
甚之有一僧人曾说,当以天地浩露涤笔于金瓯雪盘,方与此诗神骨气相投。
但明蓉名声虽好,为人却颇低调,平日里头也从不会将这些事情拿出来去显摆,只明成一气起来,就忍不住将两人拿去比对。
眼看父女两人要吵起架来,还不待明蓉、明誉上前劝架,一旁忽地响起了一道声音。
“《静明》是姑娘所做?”
听到旁人的声音,几人皆噤了声朝着说话之人看去。
是个中年妇女,穿着打扮平平,看着却颇为和气。
见他们都在看她,她忙摆了摆手,道:“我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凑巧当初听过《静明》这诗,一听便颇为喜欢,倒不想到竟有缘在这处碰到了姑娘。从前只听过姑娘声名,如今见了,发现果真如传言所说那般。”
原是此等缘故,明蓉见人认出,便也上前去同她闲话几句。
那妇女颇喜欢明蓉的诗,对明蓉也沾带着几分不可察觉的喜爱之气,她想到了他们方才因马车一事争执起来,便道:“我也去京城,若顺路,我的马车可以坐一个人。”
没想到竟还有这意外之喜。
将好明成和明誉坐的马车也只能再塞下一人了,听到了这话,明成面露喜色,但转瞬又问,“可会麻烦了你?”
那妇女道:“有何麻烦的,总之这里距京城最多也就两三日的脚程,到时候我们就在城门口会合就是了。你若担心我不轨,也别怕,你看了我的户籍路引,便也不怕我拐跑了你们。”
听她这样说,几人忙道谢,至于是谁去......
只见明悦已经往那妇人的方向走去了,她还在跟明成生气,才不想再跟他坐一辆马车了。
况说,四个人中,也只有她的去合适了。
明成、明誉都是男子显然不大方便,而明蓉又有洁癖,不喜乘坐外头的马车。
明悦倒也有眼力见,知道现下这位妇人帮了他们,便朝她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嘴里头甜声道:“多谢婶婶相助。”
那妇女见明悦嘴巴甜,眼中也浮了一些笑意,看她模样打扮多少也猜出是明蓉的妹妹。
她笑着回道:“举手之劳,只当能积德行善。”
一行人就这样上了路,明悦同他们三人分开,上了那妇人马车。
两辆马车前后行驶,隔着一段距离,也不至于走丢。
马车缓缓驶去,明悦同那妇人坐在马车之上一路无话。
一片安静之中,妇人突开了口,她好奇问道:“你们一家人都去京城,是做什么?”
却不想,明悦低头闷着声回道:“婶婶,我不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不说吗。”
去同人说婚的?说出去都招笑。
即便知道这个妇人不过是在同她随意闲话,但或许是因为心底那浅薄的自尊,她说不出她是去陆家说亲的。
她已经看得明白清楚,侯府根本就看不上她,可是他们一家人却还要眼巴巴地上京赴会。
明悦从小到大,自尊心都极强。
她曾经见过陆舟,在她十二岁那年,那也是她第一次见到那样俊俏的少年。在知道了京城来信的时候,她一开始不是没有波动,不是没有欢喜。她毕竟也只是十六的年纪,也是少女怀春的年纪。
收到帖子的时候,她也曾在想,他会喜欢她吗?他真的愿意娶她吗?
虽然说他或许早就已经忘记了她是谁,早就不记得桥乡还有这么一号人了。但,还总是忍不住肖想。
可是所有的欢喜,所有的高兴,都在现实面前被一点一点磨灭殆尽,她已经十六岁了,能知道很多事情了。她知道,侯府的人其实根本就看不上他们,而陆舟,也根本就不会喜欢她这个从乡下来的姑娘。
他是天之骄子,而她只是个知县的孙女。
他们之间根本就不会有可能。
这次去京城,他们要受到的羞辱远远不止于现下所受到的,可偏偏她的爹爹还满心期许,以为天上掉馅饼,能让她捡回家个好夫郎。
她爹真是......比她还老套一些。
那妇人听到了明悦的话,也没有继续深问下去,只是道:“好,你不愿意说,我便不问了,那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婶婶唤我小悦就好了。”
马车又恢复了安静,中途时候,妇人总是需要解手,马车便停了几回,来回几番,就已经不见了父兄三人的身影。
看不到他们的马车,明悦才开始后知后觉,心中不安,不能会出什么事吧。
车帘被掀起一角,微风吹进,却怎么也吹不散心悸愁绪。
妇人解手回来之后,马车继续行驶,车轱辘滚过山林,发出车轮的滚动的轻微声响。
明悦心中越来越紧张,手上扣弄手指也越发厉害。
这妇人不能是什么歹人吧......听闻人贩子猖獗......
可也不应该啊,方才她爹分明是看过了她的路引啊,按理来说,不当有事吧。
忽地,马车突然被勒停。
指甲猛地嵌入了掌心,明悦的心提到了极点,看向妇人的眼神充满了戒备。
终究也是不怎么出过远门的闺阁女子,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难免慌乱。
可妇人忙着问外头的车夫发生何事,倒没来得及注意她的神色带着几分惶恐。
妇人道:“出什么事了?”
车夫马上回道:“不行,前头像是出了什么事情,血气都飘到了这处,隐约还能听见什么打杀的声音。山中流寇甚多,以防万一,不能再往前进了。”
赶路的马夫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了,前些个年也遇到过两三回这样的情形了,若非每一回都是他反应得快,耳朵机灵,恐怕下一刻就要带着人直接往土匪窝子里头冲过去了。
到了那时候才真真是叫人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打杀......流寇......
经此提醒,掀开车帘后,安静下了声来,两人竖起耳朵听了片刻,果真也听到了什么声响。
明悦瞳孔猛地一缩。
她的父兄、阿姐不就在前头吗?
若说前面真的出了事,那不就是她的家人出了事吗!
明悦已经快要疯掉了。
她虽然方才同明成闹了什么不愉快,但可绝没想他们出事。
她马上起身,想要下马车,却被那妇人抓住了臂膀,明悦想到的东西,她显然也想到了。
妇人看着明悦,面露忧色,劝道:“使不得,可千万使不得,你现下去,岂不是送死去吗?!”
即便说前面的人真是她的家里人,她也万不能就这样去了啊!
明悦有些着急,一想到家里人有可能出了什么事情,就止不住地心慌,她道:“不行啊,怎么办啊,婶婶,可是他们都在那里......我看看,我就去看看是不是他们。”
她还心存一丝侥幸,万一不是呢,万一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呢。
明悦急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此时,她听到了一声女子凄厉的惨叫。
明悦愣住了。
是阿姐......是明蓉的声音......
山林之中风声呜咽,夹着女子的声音更显可怖。
这声音分明相隔甚远,却还是这样清楚地撞进了她的耳朵,几乎要将她的耳膜撞碎。
“阿姐......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