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飞舟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他们已经行至伏岭境内,当即决定当地先修整一番再前往十八寨,正好也在当地打听打听有关二十三年前那位中蛊人的情报。
虞年不是第一次来十里花廊,却还是会为其惊艳,和不醉山的遗世独立不同,此处民居依山而建,四周风景秀丽,河流静谧,百年来此处都即无天灾也无人祸,居民安居乐业,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生地养的福地。
此处与其说是城镇不若说是一个隐世桃源。
可是她隐隐觉得比同一年前来时多了几分萧索。
一路走来虽然一如寻常城镇的样子,可虞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又说不上来。
他们途径虞年往日最爱吃的那家馄饨铺,而店铺此时已经闭门,门前还有两把断了脚的破落椅子,她走到店前往椅背上伸出手一摸,摸了一手灰,可见这商户已经搬走很久了。
吃了个闭门羹,虞年只好领着他们去了一家就近的茶馆。
“这地方的名字倒还挺好听,“十里花廊”倒是名副其实。”江临羡将自己的一路所感说出来,这十里花廊风光秀丽,山水绵延,不愧其名。
“你们可知道这十里花廊为什么叫作这个名字?”虞年笑着问他们,料他们再博学多识也不一定能知道伏岭的那段历史。
见两人一齐把目光看向她,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说:“伏岭作为中垂之地,得天独厚,向来为人眼红,原先其实不是如今这样十八寨一家独大,大约在百年前伏岭还是呈两派对立之势,实力相当,谁也不让谁。”
谢逢煜在她之后补充:“是今天的十八寨和十里听风,而十里花廊归属于十八寨的管辖范围内,十里听风阁的前身是“扫千霜”因掌权者穆千霜之名得名,本来两家对恃,却在一天穆千霜带领举族迁出伏岭,在遥远的大荒之地创立了十里听风阁为终止,至于其中关窍我也不得而知。”
虞年看着谢逢煜面露认可,虽然话被人抢了但她也不气,毕竟他说的都是对的。
“这十里听风我走南闯北倒是略有耳闻,行事倒是与十八寨异曲同工,江湖盛传十里听风世代相传预言之术,可窥看将来,所以一帮形形色色的人为了这一传言蜂拥而至却都无一所获,像是从大陆上消失了一般无影无踪,寻不到踪迹。”
“不过这“十里听风”和“十里花廊”从名字来看怎么看怎么有关系,两家忘不了之间的爱恨情仇?”
“知道为什么穆千霜前辈会选择放弃争权,迁出伏岭吗?”虞年不回他的话,而是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来。
“当年的十八寨一位叫沈淮初的少年横空出世,是建寨历来用蛊最为出神入化之人,而那时两派对立之争到了顶峰,穆千霜不能放任十八寨走向鼎盛,所以秘密潜入了十八寨,世人只知穆千霜,却少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所以一开始没有人发现她就是那个伏岭境内闻风丧胆的穆千霜。”
“纵然有预言之术,身在其中,却怎么也窥看不了自己的命数。”着实令人唏嘘。
“所以后来,穆千霜在与沈淮初日复一日的相处下违背了接近的本意,生出了名为“情爱”的感情,而这是她作为另一派的掌权者不应该有的,同时,她也害怕沈淮初知道后会和她反目。”
“可后来她还是事情败露,被守山人发现了不对劲并就地镇压,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看见了朝她走来的沈淮初。”
“她才知道原来他一直都知道这一切,在她频频出现在他的世界里时,她的心计他一直都置若罔闻,看到她狼狈的那一刻也只是摇摇头笑着抱起她离开。”
“她在疗伤的期间也知道了原来沈淮初和自己一样,有一统伏岭百年动乱之愿,不愿再看百姓受苦。”
“而她也明白,他们之间纵然有真情,却敌不过心中大义,所以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可能。”
他们之间停留在最初的起点就已经是故事的最圆满。
“所以,后来穆千霜离开了十八寨,说服众人远赴大漠,建立了“十里听风”,至此没再踏足过伏岭。”
“至于这两个名字的来历,也和他们有关。”
“当年,因为两派曾经的关系,纵然此事是一派退出,十八寨的人也是不应该来相送的,于是沈淮初独自一人淹没在人声鼎沸中目送她十里久久不曾离去,在同一日他制出了世上第一奇蛊“十里霜”。
谢逢煜心念微动,他读过一本医术上面提到过这个蛊,
“而十八寨有一听风洞,据说两情相悦之人在听风洞下许过愿,能使有情人纵隔万里也不分离。”
“据传穆千霜喜好各式各样的花,曾在家中设一花廊,铺了满地落花,施了灵术,使花开四季不败,我想十里花廊正是这个来历。”
因为心中有对方,所以都各怀心事,因为相隔万里,所以只能寄情于此。
江临羡听完后有一瞬的沉默,然后说道:“他们心中其实从来都有对方,只是阻隔太多,他们需要顾及的也太多。”
若是他,天南海北,只要是他想的那个人,无论他们之间有多少人多少事挡在他面前,他也会一一扫灭。
谢逢煜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低垂着眸子,眼色难辨,也难得说了句:“他们的选择,站在各自立场上这确实是最好的结果。”
虞年没有搭话,只是想起了一个人。
其实一件事很难有两全,而在那之前能做的只有怀着赤诚之心走下去,坚定自己所想,去追寻自己所念。
至于结局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故事够圆满就是最好的结局。
-
到茶馆时正值日头高照,来来往往许多人在这歇脚买茶。
“麻烦给我上一盏柳雀啼,还有火玉糕,另外两位要醉春眠。”虞年朝那边跑堂的喊。
跑堂的正因为客人多而着急上火,可还是听到了虞年的声音,朝内堂喊了一声,继续去送别桌的茶和点心。
虞年摘下面帘,示意他们和自己坐对面。
“叫盏茶还使回声术,你叫我教你这些原来是用来干这些了。”江临羡无奈地看她,有用的不学净学些平时没用的。
回声术是灵道八千灵术中的一种,属于无相灵法,当初虞年在江临羡那别的没学来,这种讨巧的倒是学来一堆。
而其作用是扩大使用人的声音,更好地传到别人耳中,不过相对于那些动不动杀伤力爆炸的灵术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鸡肋,几乎不会有灵术师专门去学。
虞年略有些尴尬地转过头去不看江临羡选择性回避他的灼热目光。
在她看来有用,很有用,特别有用,使他们喝茶的进度条噌噌往上涨,总之不用等太久,何况现在正是一天里客多的时候。
和她期待得一样,不一会就都上上来了,茶香四溢,十里飘香。
“早就想带你们来喝这家的茶了,伏岭一绝,绝无仅有。”虞年道。
谢逢煜饮下一口,茶的清香席卷而来,口齿留香,味中回甘,好似如沐春风。
谢逢煜仍在品味其中滋味,才道:“早就听说伏岭清茶的美名,今日得以尝到,果真如此,世上佳茶千千万,此茶当属头名。”
江临羡也尝了口,难得顺着他的话说:“确实不错。”
“当然了,我带你们来的茶馆肯定不会差。”
说出这句,虞年自己愣了一下。
因为当初带她前来的那个人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话里带刺但是他的一贯风格。
“还算会品茶。哥带你来的茶馆能差?”
现在脑海中回想起这句话来,只剩怀念,确实好久不见,故地、好友、清茶,唯独不见故人。
刚回过神来,就看见江临羡盯着她那盘火玉糕看。
她想起来这人最是嗜甜,于是很善解人意说道:“你要不要尝尝这个。”说罢她把盘子推过去了点。
听她这么说,谢逢煜本来在喝茶,此时也看过来了一眼。
江临羡走南闯北什么点心没吃过,但这个他确实没见过,所以也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被她发现了。
“这糕点看着也没什么,不过你都说了,那我就尝一块好了。”
火玉糕糕如其名,看起来如火一般红艳,外面一层透明薄皮包着,如玉剔透。
江临羡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入口。
下一秒他脸就涌上了潮红,表情痛苦地喘着气,连忙抓过茶盏,仰头喝了一大口茶,直叫茶盏都见了底。
虞年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不能吃辣,于是急忙叫来跑堂再要了碗水。
“来来,还辣么,要不再喝点?”见他不答,虞年把水直接移了过去。
“虞年年,你可以啊。”江临羡不仅没动还一脸哀怨地看着她。
“我真的只是想让你尝尝,没想到你真的一点辣都吃不了。”虞年为自己辩解。
“人家都叫火玉糕了,肯定是辣的啊。”
好一番强词夺理的强盗逻辑,江临羡气笑了但对她无可奈何。
“还有你这茶…”还没尝出韵味来就喝没了,好暴殄天物一人。
江临羡刚想开口却被身边的人打断。
“年年一番好意,你何必要曲解。”谢逢煜慢条斯理放下茶盏,把玩着手腕上的红绳。
虞年没想到谢逢煜会出声,以往他们之间打打闹闹谢逢煜都是笑着旁观那个。
其实…她就是那个意思来着。
江临羡怪异地看着谢逢煜,好似在说“怎么哪都有你事。”
“我没曲解,我和她之前这种事发生得多了,你可能不太了解,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江临羡喝完茶后此时也已经平复,还有心情地笑着回应。
“我倒真不知,我们三人也算相识许久,不说知根知底,也是相知甚笃。”
那眼神像在说“你觉得你们俩还有我不知道的事?”
江临羡懒得和他绕心眼子,起身结账去了。
“我没看错?江临羡竟然也舍得花钱了?”虞年惊奇地看着江临羡的背影,怎么看怎么高大雄伟。
虽然是首富之子,但江临羡却被江家从小放在市井里摸爬滚打长大,长大后更是就此秉承能省则省,不嫌钱多的原则,变成了个铁公鸡。
虽然在大事上总慷慨大方,但平时一毛不拔是常态。
“也许,是有心事吧。”谢逢煜笑得和煦。
江临羡靠着柜台,此时在心里念道:“破财消灾破财消灾破财消灾”手上利落拿钱。
虞年不是第一次来十里花廊,却还是会为其惊艳,和不醉山的遗世独立不同,此处民居依山而建,四周风景秀丽,河流静谧,百年来此处都即无天灾也无人祸,居民安居乐业,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生地养的福地。
此处与其说是城镇不若说是一个隐世桃源。
可是她隐隐觉得比同一年前来时多了几分萧索。
一路走来虽然一如寻常城镇的样子,可虞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又说不上来。
他们途径虞年往日最爱吃的那家馄饨铺,而店铺此时已经闭门,门前还有两把断了脚的破落椅子,她走到店前往椅背上伸出手一摸,摸了一手灰,可见这商户已经搬走很久了。
吃了个闭门羹,虞年只好领着他们去了一家就近的茶馆。
“这地方的名字倒还挺好听,“十里花廊”倒是名副其实。”江临羡将自己的一路所感说出来,这十里花廊风光秀丽,山水绵延,不愧其名。
“你们可知道这十里花廊为什么叫作这个名字?”虞年笑着问他们,料他们再博学多识也不一定能知道伏岭的那段历史。
见两人一齐把目光看向她,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说:“伏岭作为中垂之地,得天独厚,向来为人眼红,原先其实不是如今这样十八寨一家独大,大约在百年前伏岭还是呈两派对立之势,实力相当,谁也不让谁。”
谢逢煜在她之后补充:“是今天的十八寨和十里听风,而十里花廊归属于十八寨的管辖范围内,十里听风阁的前身是“扫千霜”因掌权者穆千霜之名得名,本来两家对恃,却在一天穆千霜带领举族迁出伏岭,在遥远的大荒之地创立了十里听风阁为终止,至于其中关窍我也不得而知。”
虞年看着谢逢煜面露认可,虽然话被人抢了但她也不气,毕竟他说的都是对的。
“这十里听风我走南闯北倒是略有耳闻,行事倒是与十八寨异曲同工,江湖盛传十里听风世代相传预言之术,可窥看将来,所以一帮形形色色的人为了这一传言蜂拥而至却都无一所获,像是从大陆上消失了一般无影无踪,寻不到踪迹。”
“不过这“十里听风”和“十里花廊”从名字来看怎么看怎么有关系,两家忘不了之间的爱恨情仇?”
“知道为什么穆千霜前辈会选择放弃争权,迁出伏岭吗?”虞年不回他的话,而是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来。
“当年的十八寨一位叫沈淮初的少年横空出世,是建寨历来用蛊最为出神入化之人,而那时两派对立之争到了顶峰,穆千霜不能放任十八寨走向鼎盛,所以秘密潜入了十八寨,世人只知穆千霜,却少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所以一开始没有人发现她就是那个伏岭境内闻风丧胆的穆千霜。”
“纵然有预言之术,身在其中,却怎么也窥看不了自己的命数。”着实令人唏嘘。
“所以后来,穆千霜在与沈淮初日复一日的相处下违背了接近的本意,生出了名为“情爱”的感情,而这是她作为另一派的掌权者不应该有的,同时,她也害怕沈淮初知道后会和她反目。”
“可后来她还是事情败露,被守山人发现了不对劲并就地镇压,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看见了朝她走来的沈淮初。”
“她才知道原来他一直都知道这一切,在她频频出现在他的世界里时,她的心计他一直都置若罔闻,看到她狼狈的那一刻也只是摇摇头笑着抱起她离开。”
“她在疗伤的期间也知道了原来沈淮初和自己一样,有一统伏岭百年动乱之愿,不愿再看百姓受苦。”
“而她也明白,他们之间纵然有真情,却敌不过心中大义,所以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可能。”
他们之间停留在最初的起点就已经是故事的最圆满。
“所以,后来穆千霜离开了十八寨,说服众人远赴大漠,建立了“十里听风”,至此没再踏足过伏岭。”
“至于这两个名字的来历,也和他们有关。”
“当年,因为两派曾经的关系,纵然此事是一派退出,十八寨的人也是不应该来相送的,于是沈淮初独自一人淹没在人声鼎沸中目送她十里久久不曾离去,在同一日他制出了世上第一奇蛊“十里霜”。
谢逢煜心念微动,他读过一本医术上面提到过这个蛊,
“而十八寨有一听风洞,据说两情相悦之人在听风洞下许过愿,能使有情人纵隔万里也不分离。”
“据传穆千霜喜好各式各样的花,曾在家中设一花廊,铺了满地落花,施了灵术,使花开四季不败,我想十里花廊正是这个来历。”
因为心中有对方,所以都各怀心事,因为相隔万里,所以只能寄情于此。
江临羡听完后有一瞬的沉默,然后说道:“他们心中其实从来都有对方,只是阻隔太多,他们需要顾及的也太多。”
若是他,天南海北,只要是他想的那个人,无论他们之间有多少人多少事挡在他面前,他也会一一扫灭。
谢逢煜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低垂着眸子,眼色难辨,也难得说了句:“他们的选择,站在各自立场上这确实是最好的结果。”
虞年没有搭话,只是想起了一个人。
其实一件事很难有两全,而在那之前能做的只有怀着赤诚之心走下去,坚定自己所想,去追寻自己所念。
至于结局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故事够圆满就是最好的结局。
-
到茶馆时正值日头高照,来来往往许多人在这歇脚买茶。
“麻烦给我上一盏柳雀啼,还有火玉糕,另外两位要醉春眠。”虞年朝那边跑堂的喊。
跑堂的正因为客人多而着急上火,可还是听到了虞年的声音,朝内堂喊了一声,继续去送别桌的茶和点心。
虞年摘下面帘,示意他们和自己坐对面。
“叫盏茶还使回声术,你叫我教你这些原来是用来干这些了。”江临羡无奈地看她,有用的不学净学些平时没用的。
回声术是灵道八千灵术中的一种,属于无相灵法,当初虞年在江临羡那别的没学来,这种讨巧的倒是学来一堆。
而其作用是扩大使用人的声音,更好地传到别人耳中,不过相对于那些动不动杀伤力爆炸的灵术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鸡肋,几乎不会有灵术师专门去学。
虞年略有些尴尬地转过头去不看江临羡选择性回避他的灼热目光。
在她看来有用,很有用,特别有用,使他们喝茶的进度条噌噌往上涨,总之不用等太久,何况现在正是一天里客多的时候。
和她期待得一样,不一会就都上上来了,茶香四溢,十里飘香。
“早就想带你们来喝这家的茶了,伏岭一绝,绝无仅有。”虞年道。
谢逢煜饮下一口,茶的清香席卷而来,口齿留香,味中回甘,好似如沐春风。
谢逢煜仍在品味其中滋味,才道:“早就听说伏岭清茶的美名,今日得以尝到,果真如此,世上佳茶千千万,此茶当属头名。”
江临羡也尝了口,难得顺着他的话说:“确实不错。”
“当然了,我带你们来的茶馆肯定不会差。”
说出这句,虞年自己愣了一下。
因为当初带她前来的那个人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话里带刺但是他的一贯风格。
“还算会品茶。哥带你来的茶馆能差?”
现在脑海中回想起这句话来,只剩怀念,确实好久不见,故地、好友、清茶,唯独不见故人。
刚回过神来,就看见江临羡盯着她那盘火玉糕看。
她想起来这人最是嗜甜,于是很善解人意说道:“你要不要尝尝这个。”说罢她把盘子推过去了点。
听她这么说,谢逢煜本来在喝茶,此时也看过来了一眼。
江临羡走南闯北什么点心没吃过,但这个他确实没见过,所以也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被她发现了。
“这糕点看着也没什么,不过你都说了,那我就尝一块好了。”
火玉糕糕如其名,看起来如火一般红艳,外面一层透明薄皮包着,如玉剔透。
江临羡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入口。
下一秒他脸就涌上了潮红,表情痛苦地喘着气,连忙抓过茶盏,仰头喝了一大口茶,直叫茶盏都见了底。
虞年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不能吃辣,于是急忙叫来跑堂再要了碗水。
“来来,还辣么,要不再喝点?”见他不答,虞年把水直接移了过去。
“虞年年,你可以啊。”江临羡不仅没动还一脸哀怨地看着她。
“我真的只是想让你尝尝,没想到你真的一点辣都吃不了。”虞年为自己辩解。
“人家都叫火玉糕了,肯定是辣的啊。”
好一番强词夺理的强盗逻辑,江临羡气笑了但对她无可奈何。
“还有你这茶…”还没尝出韵味来就喝没了,好暴殄天物一人。
江临羡刚想开口却被身边的人打断。
“年年一番好意,你何必要曲解。”谢逢煜慢条斯理放下茶盏,把玩着手腕上的红绳。
虞年没想到谢逢煜会出声,以往他们之间打打闹闹谢逢煜都是笑着旁观那个。
其实…她就是那个意思来着。
江临羡怪异地看着谢逢煜,好似在说“怎么哪都有你事。”
“我没曲解,我和她之前这种事发生得多了,你可能不太了解,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江临羡喝完茶后此时也已经平复,还有心情地笑着回应。
“我倒真不知,我们三人也算相识许久,不说知根知底,也是相知甚笃。”
那眼神像在说“你觉得你们俩还有我不知道的事?”
江临羡懒得和他绕心眼子,起身结账去了。
“我没看错?江临羡竟然也舍得花钱了?”虞年惊奇地看着江临羡的背影,怎么看怎么高大雄伟。
虽然是首富之子,但江临羡却被江家从小放在市井里摸爬滚打长大,长大后更是就此秉承能省则省,不嫌钱多的原则,变成了个铁公鸡。
虽然在大事上总慷慨大方,但平时一毛不拔是常态。
“也许,是有心事吧。”谢逢煜笑得和煦。
江临羡靠着柜台,此时在心里念道:“破财消灾破财消灾破财消灾”手上利落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