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阁精致华贵,听闻宸妃住进来前王后特意修整过,地上铺着青石砖,到了暑夏便可散发出清凉,可惜公主没能熬到那时。
朝露阁气氛格外压抑,除了院子里跪了一片的使臣,还有低眉顺眼的宫人们。
黎慰音低微的声音响在廊庑尽头,婢女刚想应声,就听不远处男子悠远沉冽的嗓音响起。
“这个问题,黎公子不妨问在下。”
黎慰音初闻这声音,顿觉有些熟悉。
倏然转过头,杏眸闪过茫然和怔愣,只等看清来人的面容,她眉眼间的那点疑惑一刹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怎会是他?!
婢女拉了拉黎慰音的衣袖,先施礼请了安,“宁郡王安好。”
黎慰音险些随了婢子的女礼,膝盖刚弯了弯,想起如今的身份,当即撩起衣袖作揖:“宁郡王安。”
黎慰音惴惴不安,警惕地盯着来人。
宁郡王江淮昭乃洛安长公主之子,幼时流失在外,去年才寻回来,生了副如圭如璋的好面容,浑身的气度令人折服,起初还有人怀疑其血脉不纯正,但亲眼见过的人都知他与公主长相极为相似。
也许不是自幼长在皇家缘故,宁郡王的做派不似其他皇亲贵胄。
他随心所欲,不为条条框框拘束,就如此时,在一众亲王避讳宸妃自戕时,只有他素衣前来。
长身玉立在灵位前上香,祝愿公主早登极乐。
“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
他这样祝祷,黎慰音听了不免感慨。
人人都艳羡公主金枝玉叶,又有多少人知晓其中的艰辛和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哀?
“多谢宁郡王。”
黎慰音亲自送他离去,抵达宫门前,江淮昭却停住了脚步。
时辰还早,天边蒙上一层虚虚的亮光,他弹了弹衣袖上沾染的香灰,侧目看向一侧的人。
黎慰音缟素,发冠用一条素色的头巾竖着,去除了多余的装饰,这么看身上透出男子少有的盈弱之姿,怎么瞧怎么像个女娇娥。
若是被那一群纨绔瞧见,岂不是会被玩坏了?
江淮昭眯了眯眼,佯装不经意提及:“黎公子可知洛安贵族中有人喜好男色?”
黎慰音不明所以地抬了抬眉梢。
“便是你这种,腰不及一握,弱不禁风的模样最讨人喜欢。”
江淮昭边说,边用目光轻扫过她的身形轮廓。
黎慰音听着他嘴里的形容,脸颊有些法滚烫,这人怎么能冷着一张脸说出这般下流无耻之言的!
“多谢宁郡王提醒,在下会谨记在心!”
江淮昭假装听不出她的咬牙切齿,坦然承下谢意就转身离去了。
只是当日午后,黎慰音收到了三件洛安当地样式的男装,婢女说是宁郡王派人送来的。
黎慰音暂且分不清江淮昭的用意,抖开衣裳看了眼,这样式上身确实挺括有形,能遮掩住她身形纤弱的缺点。
“宁郡王还真是热心,担心黎公子拜见陛下没有合身的衣裳。”
都说入乡随俗,江淮昭送来这些衣服,确实可以稍微打消洛安王的芥蒂。
洛安没有殉葬的礼俗,公主的两个婢女按例可以回到宸国,但两人自请留下照顾黎慰音。
说话的叫福音,为人活泼,对洛安宫中的消息灵通,另一个叫福泽,性格老城沉稳,有她们两个在身边,黎慰音也能轻松不少。
正说着,福泽推门进来,“黎公子,陛下召见您。”
黎慰音顿时敛起神色,稍微悬起一口气,“知道了,你们出去等吧。”
她看向江淮昭送来的衣裳,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难不成他早就算准了今日洛安王会召见她?
-
洛安王一同召见的还有当朝的三位皇子,黎慰音迈入宫门,就觉数道灼然目光落在发顶,有人饶有兴致端详,有人嗤之以鼻,甚至有一人大呼出声:“这就是黎门的嫡子?也不过如此!”
闻言,黎慰音抬眸望去,澄澈的眸子威慑感十足。
她略微压着眼皮,静静对上二皇子的眼睛,“昔日听父兄提及,二皇子曾代陛下出征,却丢失两座城池,最后灰头土脸退军,不知可有此事?”
二皇子时瑾面色又红又白,当即拍案怒斥:“你一战败国的质子,怎么有脸责问本殿的?!”
黎慰音瞧着他发怒的模样,觉得好笑,浅浅弯唇:“那便是事实了。”
大皇子与老三交换了个眼神,这两人同是王后所生,三皇子无心帝位,自小便是大皇子的跟屁虫,两人同一个阵营,看到二皇子这般不争气,自然是欣喜的。
大皇子笑着提醒道:“二弟,黎公子是在提醒你多磨练,待来时再为父皇夺回失地,切勿恼怒失了咱们洛安的风度。”
黎慰音不动声色端详着大皇子,可见是个笑面虎,面上云淡风轻,实则一肚子的阴谋诡计。
再看尊位上的洛安王,满脸纵容,全然不顾皇子们的争吵。
黎慰音行礼,恭谨地拜见了洛安王。
洛安王姿态闲散,如话家常的口吻,“免礼,赐座。”
“这些时日朕忙于款待功臣,没能抽出时间来召见你,可有怨言?”
黎慰音心底一阵冷笑,低垂着眉眼,不着痕迹敛去眼中的愠色,“陛下忙于社稷之事,臣不敢有怨言。”
洛安王拍掌大笑,示意身边的公公去斟酒。
脸上毫无悲怆之色,公主的离世对他没有造成半分影响。
黎慰音捏紧了手指,举杯一饮而尽,“谢陛下赐酒。”
满堂欢声,热闹却无法感染到她,黎慰音麻木地看着洛安王左拥右抱,不甘、愤怒和遗憾,种种情愫交织,她内心乱得很,又提杯饮尽。
按照礼制,洛安王接见了黎慰音后,就应安排住处,但洛安王喝到兴头,早已忘了这茬。
还是到宴会即将散去时,大皇子提及,洛安王挥挥手道:“皇儿安排即可。”
大皇子领命,遣了人随黎慰音回驿馆,“这些时日委屈黎公子住在驿馆了,我已命人打扫了清戒堂,靠近书院,也便黎公子后续与我们一同求学。”
黎慰音眉心蹙了蹙,“求学?”
既然入洛安为质,一切皆要听从洛安王安排,黎慰音却没想过还能求学……毕竟在宸国,只有男儿能入书堂,不论贫贱之家,女子皆不得入学塾。
大皇子从容一笑,“自然,我们洛安不同于有些落后小国,凡国家子民皆可求学。”
黎慰音无法反驳,佯装不懂地点点头,心里却暗想,这大概就是洛安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的原因之一吧。尽管大皇子面带微笑地说话,但那微笑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和谐的气息,让人不禁感到不安。这让人联想到,大皇子在心计上可能比二皇子更加深沉和复杂。
翌日,黎慰音在清戒堂安顿好,就见一群皇室子弟从廊庑经过。
福泽轻声解释:“除了三位皇子外,几位郡王和少公爷也会伴读。”
皇室子弟以权相交,主要是以大皇子和二皇子为首的两派,前者自诩造诣高深,自居未来东宫的肱骨之臣,后者多为纨绔,吃喝玩乐无恶不作。
“哦对了,那位宁郡王倒是两边都不靠,实乃怪人。”福音转着眼珠提议道,“公子可以尝试与宁郡王交好。”
黎慰音一想到江淮昭识破了她的女儿身,脊背就不自觉发凉。
倘若他哪天一个不开心,当着众人面揭穿她的身份,这偌大洛安国可还有她的葬身之地?
黎慰音撇撇嘴,心里不情不愿地“嗯”了声,“宁郡王多次相助于我,自然要交好的。”
福泽眼神暗了暗,“公主的棺椁已经入了皇陵,本该停灵七日的……”
黎慰音望着深邃不见边际的天空,不知故乡在何处方位,公主是否能找到归家的路途呢。
“此次宸国是败了,但宸国不会一直败于洛安。”
她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励精图治的宸王,更相信父兄,终有一日会为饱受屈辱的宸国挽回尊严。
相比黎慰音此刻的壮志满腹,另一端嬉闹的一群皇室子弟正调笑着打量这位异国质子。
二皇子时瑾对黎慰音有怨,撺掇着身边的伙伴们都敌视他,放言谁敢同黎慰音交好就是同他过不去。
毕竟二皇子的母妃是洛安王最宠爱的妃子,他自然也是东宫的储位人选之一,旁人不愿开罪,但江淮昭不同,他轻摇着扇子,神情淡淡,不经意提了句:“也不知这位黎公子的身手如何……”
“宁郡王所言极是,我们最好摸摸他的底细!”
“对呀,他父兄可都是一等一的武将,切勿掉以轻心。”
江淮昭挑眉,倏然收起扇子,事不关己地转身离去了。
仿佛刚才那句掀起波澜的话语并非出自他之口。
黎慰音更是想不到,接下来数日的倒霉之事,也全因这位看似友善的宁小郡王。
第二日,福泽收拾了书匣,书堂不许侍女入内,黎慰音独自前往。
“公子可要万事小心。”福音忧心忡忡地嘱托,“那群王公贵子不似好相处的。”
黎慰音却气定神闲,被孤立才好呢,这样便不会有人接近她,能更好保守女儿身的秘密。
再加上那群世家子弟看着就绣花枕头一草包,黎慰音自小和三位兄长一起长大,军营里多少皮猴子都无法算计了她。
大兄曾评价小妹,看似温婉可人,实则吵起架任性又不讲理,绝不会让自己吃亏、受半分委屈。
黎慰音深吸了一口气,递给两人一个安心的眼神,“放心。”
随后便转身往书堂走去,阔步离去的姿态干净利落。
走出清戒堂,黎慰音敏锐地察觉到数道鬼鬼祟祟的视线隐藏在廊庑的拐角处。
她脚步略微一顿,收回目光时悄然打量四周。
这庑道宽敞洁净,倒是檐顶可以藏污纳垢……余光捕捉到一根细长的麻绳藏在石柱后,黎慰音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曾经看过的机关术法图。
这种小机关就想让她出丑?真当她是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啊。
朝露阁气氛格外压抑,除了院子里跪了一片的使臣,还有低眉顺眼的宫人们。
黎慰音低微的声音响在廊庑尽头,婢女刚想应声,就听不远处男子悠远沉冽的嗓音响起。
“这个问题,黎公子不妨问在下。”
黎慰音初闻这声音,顿觉有些熟悉。
倏然转过头,杏眸闪过茫然和怔愣,只等看清来人的面容,她眉眼间的那点疑惑一刹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怎会是他?!
婢女拉了拉黎慰音的衣袖,先施礼请了安,“宁郡王安好。”
黎慰音险些随了婢子的女礼,膝盖刚弯了弯,想起如今的身份,当即撩起衣袖作揖:“宁郡王安。”
黎慰音惴惴不安,警惕地盯着来人。
宁郡王江淮昭乃洛安长公主之子,幼时流失在外,去年才寻回来,生了副如圭如璋的好面容,浑身的气度令人折服,起初还有人怀疑其血脉不纯正,但亲眼见过的人都知他与公主长相极为相似。
也许不是自幼长在皇家缘故,宁郡王的做派不似其他皇亲贵胄。
他随心所欲,不为条条框框拘束,就如此时,在一众亲王避讳宸妃自戕时,只有他素衣前来。
长身玉立在灵位前上香,祝愿公主早登极乐。
“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
他这样祝祷,黎慰音听了不免感慨。
人人都艳羡公主金枝玉叶,又有多少人知晓其中的艰辛和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哀?
“多谢宁郡王。”
黎慰音亲自送他离去,抵达宫门前,江淮昭却停住了脚步。
时辰还早,天边蒙上一层虚虚的亮光,他弹了弹衣袖上沾染的香灰,侧目看向一侧的人。
黎慰音缟素,发冠用一条素色的头巾竖着,去除了多余的装饰,这么看身上透出男子少有的盈弱之姿,怎么瞧怎么像个女娇娥。
若是被那一群纨绔瞧见,岂不是会被玩坏了?
江淮昭眯了眯眼,佯装不经意提及:“黎公子可知洛安贵族中有人喜好男色?”
黎慰音不明所以地抬了抬眉梢。
“便是你这种,腰不及一握,弱不禁风的模样最讨人喜欢。”
江淮昭边说,边用目光轻扫过她的身形轮廓。
黎慰音听着他嘴里的形容,脸颊有些法滚烫,这人怎么能冷着一张脸说出这般下流无耻之言的!
“多谢宁郡王提醒,在下会谨记在心!”
江淮昭假装听不出她的咬牙切齿,坦然承下谢意就转身离去了。
只是当日午后,黎慰音收到了三件洛安当地样式的男装,婢女说是宁郡王派人送来的。
黎慰音暂且分不清江淮昭的用意,抖开衣裳看了眼,这样式上身确实挺括有形,能遮掩住她身形纤弱的缺点。
“宁郡王还真是热心,担心黎公子拜见陛下没有合身的衣裳。”
都说入乡随俗,江淮昭送来这些衣服,确实可以稍微打消洛安王的芥蒂。
洛安没有殉葬的礼俗,公主的两个婢女按例可以回到宸国,但两人自请留下照顾黎慰音。
说话的叫福音,为人活泼,对洛安宫中的消息灵通,另一个叫福泽,性格老城沉稳,有她们两个在身边,黎慰音也能轻松不少。
正说着,福泽推门进来,“黎公子,陛下召见您。”
黎慰音顿时敛起神色,稍微悬起一口气,“知道了,你们出去等吧。”
她看向江淮昭送来的衣裳,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难不成他早就算准了今日洛安王会召见她?
-
洛安王一同召见的还有当朝的三位皇子,黎慰音迈入宫门,就觉数道灼然目光落在发顶,有人饶有兴致端详,有人嗤之以鼻,甚至有一人大呼出声:“这就是黎门的嫡子?也不过如此!”
闻言,黎慰音抬眸望去,澄澈的眸子威慑感十足。
她略微压着眼皮,静静对上二皇子的眼睛,“昔日听父兄提及,二皇子曾代陛下出征,却丢失两座城池,最后灰头土脸退军,不知可有此事?”
二皇子时瑾面色又红又白,当即拍案怒斥:“你一战败国的质子,怎么有脸责问本殿的?!”
黎慰音瞧着他发怒的模样,觉得好笑,浅浅弯唇:“那便是事实了。”
大皇子与老三交换了个眼神,这两人同是王后所生,三皇子无心帝位,自小便是大皇子的跟屁虫,两人同一个阵营,看到二皇子这般不争气,自然是欣喜的。
大皇子笑着提醒道:“二弟,黎公子是在提醒你多磨练,待来时再为父皇夺回失地,切勿恼怒失了咱们洛安的风度。”
黎慰音不动声色端详着大皇子,可见是个笑面虎,面上云淡风轻,实则一肚子的阴谋诡计。
再看尊位上的洛安王,满脸纵容,全然不顾皇子们的争吵。
黎慰音行礼,恭谨地拜见了洛安王。
洛安王姿态闲散,如话家常的口吻,“免礼,赐座。”
“这些时日朕忙于款待功臣,没能抽出时间来召见你,可有怨言?”
黎慰音心底一阵冷笑,低垂着眉眼,不着痕迹敛去眼中的愠色,“陛下忙于社稷之事,臣不敢有怨言。”
洛安王拍掌大笑,示意身边的公公去斟酒。
脸上毫无悲怆之色,公主的离世对他没有造成半分影响。
黎慰音捏紧了手指,举杯一饮而尽,“谢陛下赐酒。”
满堂欢声,热闹却无法感染到她,黎慰音麻木地看着洛安王左拥右抱,不甘、愤怒和遗憾,种种情愫交织,她内心乱得很,又提杯饮尽。
按照礼制,洛安王接见了黎慰音后,就应安排住处,但洛安王喝到兴头,早已忘了这茬。
还是到宴会即将散去时,大皇子提及,洛安王挥挥手道:“皇儿安排即可。”
大皇子领命,遣了人随黎慰音回驿馆,“这些时日委屈黎公子住在驿馆了,我已命人打扫了清戒堂,靠近书院,也便黎公子后续与我们一同求学。”
黎慰音眉心蹙了蹙,“求学?”
既然入洛安为质,一切皆要听从洛安王安排,黎慰音却没想过还能求学……毕竟在宸国,只有男儿能入书堂,不论贫贱之家,女子皆不得入学塾。
大皇子从容一笑,“自然,我们洛安不同于有些落后小国,凡国家子民皆可求学。”
黎慰音无法反驳,佯装不懂地点点头,心里却暗想,这大概就是洛安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的原因之一吧。尽管大皇子面带微笑地说话,但那微笑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和谐的气息,让人不禁感到不安。这让人联想到,大皇子在心计上可能比二皇子更加深沉和复杂。
翌日,黎慰音在清戒堂安顿好,就见一群皇室子弟从廊庑经过。
福泽轻声解释:“除了三位皇子外,几位郡王和少公爷也会伴读。”
皇室子弟以权相交,主要是以大皇子和二皇子为首的两派,前者自诩造诣高深,自居未来东宫的肱骨之臣,后者多为纨绔,吃喝玩乐无恶不作。
“哦对了,那位宁郡王倒是两边都不靠,实乃怪人。”福音转着眼珠提议道,“公子可以尝试与宁郡王交好。”
黎慰音一想到江淮昭识破了她的女儿身,脊背就不自觉发凉。
倘若他哪天一个不开心,当着众人面揭穿她的身份,这偌大洛安国可还有她的葬身之地?
黎慰音撇撇嘴,心里不情不愿地“嗯”了声,“宁郡王多次相助于我,自然要交好的。”
福泽眼神暗了暗,“公主的棺椁已经入了皇陵,本该停灵七日的……”
黎慰音望着深邃不见边际的天空,不知故乡在何处方位,公主是否能找到归家的路途呢。
“此次宸国是败了,但宸国不会一直败于洛安。”
她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励精图治的宸王,更相信父兄,终有一日会为饱受屈辱的宸国挽回尊严。
相比黎慰音此刻的壮志满腹,另一端嬉闹的一群皇室子弟正调笑着打量这位异国质子。
二皇子时瑾对黎慰音有怨,撺掇着身边的伙伴们都敌视他,放言谁敢同黎慰音交好就是同他过不去。
毕竟二皇子的母妃是洛安王最宠爱的妃子,他自然也是东宫的储位人选之一,旁人不愿开罪,但江淮昭不同,他轻摇着扇子,神情淡淡,不经意提了句:“也不知这位黎公子的身手如何……”
“宁郡王所言极是,我们最好摸摸他的底细!”
“对呀,他父兄可都是一等一的武将,切勿掉以轻心。”
江淮昭挑眉,倏然收起扇子,事不关己地转身离去了。
仿佛刚才那句掀起波澜的话语并非出自他之口。
黎慰音更是想不到,接下来数日的倒霉之事,也全因这位看似友善的宁小郡王。
第二日,福泽收拾了书匣,书堂不许侍女入内,黎慰音独自前往。
“公子可要万事小心。”福音忧心忡忡地嘱托,“那群王公贵子不似好相处的。”
黎慰音却气定神闲,被孤立才好呢,这样便不会有人接近她,能更好保守女儿身的秘密。
再加上那群世家子弟看着就绣花枕头一草包,黎慰音自小和三位兄长一起长大,军营里多少皮猴子都无法算计了她。
大兄曾评价小妹,看似温婉可人,实则吵起架任性又不讲理,绝不会让自己吃亏、受半分委屈。
黎慰音深吸了一口气,递给两人一个安心的眼神,“放心。”
随后便转身往书堂走去,阔步离去的姿态干净利落。
走出清戒堂,黎慰音敏锐地察觉到数道鬼鬼祟祟的视线隐藏在廊庑的拐角处。
她脚步略微一顿,收回目光时悄然打量四周。
这庑道宽敞洁净,倒是檐顶可以藏污纳垢……余光捕捉到一根细长的麻绳藏在石柱后,黎慰音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曾经看过的机关术法图。
这种小机关就想让她出丑?真当她是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