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元二十八年,先帝驾崩,太子温祭继承大统,改元建昭。

    建昭元年正月,新帝于太庙行登基大典,百官陪位八方来朝,同月册封东宫诸女。

    “越氏赫曦接旨——”

    今日的礼数仪制远超在东宫的任何一日,脚下朱红的长毯绮丽而炫目,礼官朗声诵读圣旨的声音似近还远,众人次第跪拜,高颂圣恩。

    “……着即册为淑妃!尔其祗承景明,莫负圣恩,钦此!”

    “臣妾……接旨。”声音不疾不徐,袖下的手却有些微微颤抖,隐忍这许久,终于平安进了这紫禁城,往后的岁月,还长着呢。

    “淑妃娘娘请。”内务府的掌事公公李德全躬身引着越赫曦进殿,“奴才们早已把宫室都收拾好了,往后这里就是您的住处了。”

    越赫曦看着殿中的陈设,手划过花几上的缠枝梅瓶,“有劳公公了。”

    “奴才不敢,这些日子奴才为登基和册封的大礼忙昏了头,若是有什么疏漏,还请娘娘恕罪才是。”李德全陪笑道,“娘娘既进了宫,往后的琐事也比东宫繁缛的多,奴才想着这伺候的下人必是缺不得的,也能让您少操些心。”

    说完,朝殿外招了招手,几个宫女太监低着头进来跪在一旁,“给娘娘请安。”

    越赫曦挥挥手,“起来吧。”

    “谢娘娘。”

    “娘娘,若没有别的什么事,奴才就先退下了。”李德全见越赫曦没有什么不满便躬身请辞。

    按理来说以淑妃娘娘的位分和圣宠不该由他来亲自安置,淑妃头上还有皇后和贵妃两位主子,平级的也有德妃,荣宠上更是几位主子里逊色的一位,听说在东宫时,皇上几个月也难说去见一次,这样的由各宫自己的掌事太监领来也就罢了,但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大太监赵世恩赵公公亲自知会,此事要李德全务必重视亲力亲为,李德全虽万分不解但也不敢违逆圣意,只是在心里将淑妃的地位往上提了提。

    “皇上,亥时了,敬事房已经来请了三次了。” 赵世恩轻声提醒。

    “知道了。”万俟温祭并没有理会。在东宫时因着先帝不喜,万俟温祭少有议政参政的时候,再加上太后母家强势,虽全力支持他争位,却并不让他过多插手政事,如今正式登基,他必须尽早了解朝中内外大事,好早日亲政。

    “太后娘娘驾到——”

    门口尖锐的通传声让万俟温祭身形一顿,随即放下手中的折子,快速起身行礼:“儿臣恭迎母后尊驾。”

    太后凤眸一敛,走到御案前翻看着堆放在上面的折子:“起来吧。”

    “谢母后。”万俟温祭这才起身,安静的侍立在太后身旁,“母后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要嘱咐?”

    “无事。”太后依旧一本一本翻看着奏折,并没有过多理会,过了许久才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皇帝勤政是好事,只是你自小接触政务不多,做事难免有些生涩,因此亲政的事不急,可以先和定国公学着点,定国公说什么你听着就是。再者说,天家子嗣最重,有子嗣才好和列祖列宗交代,也好延续我大夏国祚,皇帝说是也不是?”

    “母后说的是,儿臣省得了。儿臣以后必定事事与舅舅商议。”万俟温祭低头称是,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冰寒。

    太后的情绪肉眼可见的好了几分,“这才对,只是还有一事皇帝要记住,长子非嫡子的例子前朝有过,看那结果便知这绝非善事,皇上宠幸后宫切记多多留心。”

    “儿臣知道,”万俟温祭低眉顺眼,“儿臣与青羽自小一起长大,情分非其他妃嫔可比,自是会多顾着她一些,她又是中宫,儿臣的长子只会是她的孩子。”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太后将手中的奏折一合,放在御案上,“哀家也还去歇息了,皇帝也要注重休息才是。”

    “恭送母后。”万俟温祭躬身行礼,直到太后的身影看不见了才起身,只是静立在原地,不知想着什么出神。

    “皇上。”赵世恩站在一旁提醒了一下,万俟温祭这才如梦方醒,“传令下去,摆驾凤仪宫。”

    凤仪宫内,莫青羽早早就在候着了,听到万俟温祭御驾的声音便急忙从殿里出来迎接:“皇上!”

    “怎么出来了,”万俟温祭解下身上的披风拢在莫青羽身上,“当心冻着,皇后在宫里等着我就是了,不必出来迎接。”

    “臣妾想早点见到皇上。”莫青羽双颊微红,“皇上忙于政务,饿了吧,我让小厨房做了些党参牛肉汤,皇上可要用一些?”

    “不用了。”万俟温祭看着莫青羽暧昧的笑笑,“朕今天想吃点别的。”说完,搂着莫青羽进了内室。宫人们连忙将帷帐放下,退到殿外。

    “娘娘,”白芷进来时越赫曦正倚在榻上看书,烛火昏黄,封皮隐在暗处看不清楚,只是瞧着字形好像是什么什么世家,“皇上今日去了凤仪宫。”

    “应该的,”越赫曦晃了晃手中的书,头也没抬,“皇后毕竟是皇后,其他宫里可有什么动静?”

    “皇上身边赵公公的徒弟小东子说,皇上今天本来已经把敬事房打发走三次了,不像是需要侍寝的样子,只是太后娘娘去了一趟,然后皇上便去了凤仪宫。”白芷瞧着越赫曦的脸色,斟酌着说,“宓秀宫司徒贵妃那里没有什么动静,倒是伏莘宫连德妃那里,听说发作了一个笨手笨脚的奴才。其他的婕妤小主美人小主那里也不曾有什么动静。”

    “对了,午后皇上给了司徒贵妃协力六宫之权,凝霜阁的宣婕妤去给皇后请安了,还聊了好大一会。”一旁的白芍补上。

    “知道了。”越赫曦眉头皱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两人下去。白芷和白芍是从小便伺候她的陪嫁丫鬟,最是忠心。白芍安静稳重,白芷活泼利落,在东宫时就是她的左膀右臂,来了紫禁城更是得力。

    现下还是冬里,窗外风声呼啸,吹的烛火乱晃,有些恼人,越赫曦揉揉眉心,将手中的《外戚世家》放在软榻边的矮几上,这书到底是看不下去了。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吉祥。”入宫的第二日越赫曦便来给太后请安了,这在宫里的妃子里还是头一份。

    太后看着跪在下首的的越赫曦,心下有些熨帖,面上却没有什么表示。

    越赫曦是越执徐越太师的嫡女,越家祖上曾尚公主,袭侯爵之位,只是随着世代更替,爵位传到太师这一辈已经没有了,只是越家仍旧简在圣心。越太师幼时是先帝的伴读,对先帝极为忠心,虽没有大才,无法获得六部的实权职位,但是先帝登基后仍尊其为太子太师,可谓是圣眷优容,越赫曦也因此从小和太子一同长大。越赫曦性子柔弱安静,没什么野心,太子还在东宫时也是不声不响的,并不惹人注目,若不是如此,凭越赫曦这张楚楚可怜,一看就很得人怜惜的脸,太后也容不得她一直跟在万俟温祭身边。

    太后这边心思百转,越赫曦那边已是跪了有一会了,她打小身子骨就弱,端的是一副弱柳扶风的模样,这会儿已经开始轻轻打摆子了。

    “起来吧。”太后轻抿一口茶,“就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旁的妃子搬进宫里恨不得赶紧新鲜个遍,偏你还想着给哀家请安。”

    越赫曦刚被宫人扶着坐下,听到太后此话又要起身,看似平静得宜,但到底是不稳,露出了一点强压着的慌乱与惶恐:“太后娘娘母仪天下,臣妾等自是要给太后娘娘问安的。各位姐姐也只是想着皇上初才登基,后宫事务颇多,太后娘娘自是有不少事需要交代,不好来打扰娘娘清净,这才让臣妾得便宜赶了这头一份的请安。”

    “好了,坐下吧,总是行礼也不嫌累得慌。”太后像是被安抚到了,神情语气越发和蔼,一时之间建章宫中的气氛其乐融融,好不温馨。

    回到未央宫大殿内,越赫曦从进建章宫便绷紧的弦略略松了些。太后静敏,太过沉稳得宜易引起太后注意,稍有不慎便会被引为威胁皇后的祸患,太过愚笨跳脱又会惹太后不喜,更是活不长远,只有不出错的同时流露出一丝不堪大用的意思来,才能使太后宽心,进而获得太后的好感。尤其是自己母家官重势大,虽没有实权,但到底一直被先帝倚重,颇受太后及其母家的“重视”,表面上鲜花着锦,实际上踞炉炭上,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更是得谨小慎微。

    想到这里,越赫曦不由得闭了闭眼,眼下还不是时候,等到……便再不会是这般光景了。

章节目录

日月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迩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迩雪并收藏日月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