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古墓
答案显而易见:层峦山。
对,如果云明玕还活着,她一定会在层峦山上等待他,这个曾经是他们共同的避世之地,也是二人共同保守的专属秘密。
后来,他寻得回路,顺利回到中树神域。未多做停留,趁夜幕降临之际,他摸回层峦山,涉足小溪,穿越山洞,回到那个曾经和云明玕朝夕相处的地方。
那地依然如世外桃源一般,与尘世隔绝,忘却烦恼,宁谧而祥和,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
桃花依旧在,故人斯已逝。未经修剪的杂草已经长至膝盖处,门前小径依旧蜿蜒多姿,练武场地面上,汗水斑驳之痕仍见于地。
久无人烟的木屋中,蒙上一层细微轻尘。而爆米花的黑罐子,早被遗弃到金玉城中。
在无数个虚幻的梦境里,陆遐征和云明玕还是过着之前的生活,恬淡安宁。
有时半夜醒来,陆遐征禁不住怀疑,自己若是未曾去找葛河复仇,一直和云明玕在洞中生活,会不会现在过得更好?
不需要暴露在人心险恶、阴毒凶残之中,不需要面对整个社会的恶意和摧残,安安静静在洞中,伴在云明玕左右,两个人一直携手同行,白头到老。
恍惚朦胧中,满面岁月痕迹的老妪笑容满面,慈祥而满足说道:“老石,今日我烹制之餐,可口不可口?”
陆遐征感到身体动作不似当年般利落,声音带着些许嘶哑,但仍满怀温情答道:“当然美味无比,嗨,你的烹饪技艺我早已领教过。对了,今天做的爆米花炸好了吗?你要让孩子们尝一尝,他们可是喜欢得不得了。”
眼前女子温婉一笑,隐隐透露出当年绝美的影子:“来,你随我来屋后看看,爆米花做好了没?”
两人一起走出木屋,穿过小径,回望了一眼当年陆遐征所种下的竹林,如今已经高达十米,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翠绿欲滴,竹叶在微风中飘摇,几片脱离了枝干,缓缓落下,睡在陆遐征双肩。
脑海中浮现出和云明玕相伴的岁月,幻想着未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画面,梦境与现实有些分不清楚,两者界限混在了一起,似幻又似真,陆遐征脸上不由地浮现出微笑。
他睁开眼睛,云明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竹笋,刚刚破土发芽,充满着顽强。可惜并无挺拔身板,亦不具备苍劲躯体,有的只是初来之萌芽。
洞中时光飞快,白驹过隙,光阴如梭,转瞬已过去两年。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而男子十八之时,也是面容一新,全然不似当年那个微肥的小孩子模样。
陆遐征这段时间长高不少,原来稚气外表褪去,加之几年的磨砺与痛楚,气质也全然不同,整一个清世脱俗之人。
他如今俊美异常,容貌宛如琥珀,肌肤如白玉,眼如明珠,慧黠而有深意。
鼻梁挺拔高耸,宛若群山之巅,双唇微启时,流露出一抹惑意。
身材高挑而修长,宛若松柏挺立,矫健之姿犹如百年古木。肩宽腰细,线条流畅而有力。
整个人如同寒潭之水,清冽透澈,让人陷入无尽遐想。
某日,陆遐征漫步湖边,偶然瞥见湖面倒映出自己容颜。多年不曾照镜,自身模样早已遗忘,如今湖中流动的倩影,竟显得如此陌生。
他不禁疑惑,那个水中的人像,是否真是自己,或者周遭潜伏着所不知的他人?他用力掐了下脸,水中人儿露出了痛苦之情。四周寂静无人,除了他自己,再无其他生灵。
他心想:自己现今竟然是这副皮囊,多亏是变得帅气了些,要是越变越胖就糟了,不由得心情振奋起来。
可是不管外表是美是丑,又要给何人观赏呢,谁来分享自己此刻的喜悦?思及此,刚提起来的心,又嗖一下沉入海底。
陆遐征走回木屋,躺卧床上,似睡非睡,心猿意马,无目的游走于杂念之中。
又一日,天空突然降下狂暴大雨,电光闪烁,雷声轰鸣,雨水像突然被抽去了闸门,直生生砸了下来,噼啪猛击地下的花草鱼虫。
滂沱之雨似是把流沙河直接九十度抬到空中,压得人喘不过气,狂风有意与大雨作伴,将雨水卷成了团团涡旋,吹得水滴四处乱窜。上天在怒吼,人间在颤抖。
陆遐征躲在木屋中,静静地躺在床上,倾听着震耳欲聋的雷声。众所周知,雨天时,在室内会感到格外安心,何况是如此浩大的倾盆大雨。
他决定待在这温馨木屋内,不去理会外面肆虐的天气。他将自己内心封闭在层峦山巅、封闭在幽深的山洞、封闭在木屋之中,寻求一份宁静与轻松。
雨势越发凶猛,震得整个木屋不断摇晃。又一道撕裂天空的雷声劈下,大雨跟着倾斜,狂风随之摆弄。
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木屋整个墙壁和屋顶被连根拔起,木块被吹得四处乱飞,散落掉到湖中、后院,有的被吹到悬崖之下,再无半点回响。
陆遐征猛地站起,试图抓住被风吹起的木床,可是它也被拆得七零八落,随风飘去。他运起周身功力,才勉强站稳,竭力护住自己没有被吹下山。
眼前一片狼藉,他失去了一切,双亲不复,挚爱无踪,就连唯一的栖身之所也化为乌有。他站在倾盆大雨中,张开双臂,大声嘶喊抽泣。
雨滴打在他身上,久违感觉重新出现。雨滴成了他和外界唯一的纽带,将大桢国感触带给陆遐征,浸湿到身体里,针一样一下下刺向他早就麻木不已的灵魂,刺醒他的沉睡已久,刺醒他的行尸走肉。
在风雨中,面对着败井颓垣,他不再埋怨上天为何连最后栖身之所都要剥夺,反而如醍醐灌顶。
在洞中日日夜夜,他活得浑浑噩噩,梦境与现实难分,陆遐征一度失去的清醒头脑被这场雨再次唤起。
所有挚爱之人已经离去,自己孑然一身,在此苟且偷生又有何用?
沉浸在痛苦中,只会习惯痛苦、甚至爱上痛苦,整日自暴自弃,无所事事,不断麻痹自己,来获取精神上的麻木与愉快。
然而,此又有何益?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变化,苑广寒依旧平步青云,志得意满;自己依旧只能蜷缩在犬厌人弃的层峦山,如今连居所都被毁掉。
他又想起当日老人所言:迎随世事之规律,积极面对挑战,而非深陷自建之虚幻城堡。
他骨子里终于重新意识到,自己使命还没有完成,干呆在洞中不是长久之计。葛河虽死,苑广寒尚存。在陆遐征心里,云明玕是初次心生情愫之人,苑广寒却眼睁睁将她从手中夺去,简直十恶不赦。
现在只凭自己力量,确是难上加难。好在他外表变化极大,声音也变得沧桑起来,不需要什么伪装,也可以自在行走,不被察觉。
他待到大雨停歇,准备离开洞中。当日有云明玕之时,双人配合,爬出洞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如今只有自己一人,是要稍费些力气。
陆遐征运起矫健身躯,逆瀑布而上,行至狭窄洞口处,指尖和脚尖扒着凹凸不平的岩石,找到支撑点,小心蠕动,一步步爬升,终于,洞口光线逐渐明亮,洒在汗湿的额头上。
他头顶冲出洞口,抬头仰望天空,深深吸了口气,毅然往山下走去。
山间阴森寒风在呼啸,抽动着稀疏树叶,发出低低哀嚎声。树木扭曲,枝干交缠,苔藓和蕨类植物遍地。
如今的层峦山,依然恐怖,没有墓碑栖息的亡魂聚集在一起,赶走了美好的生命气息,冰冷散发出死亡宣告,阻住想要前来的路人。
但山间已不再弥漫着恶臭,显是许久没有增添过尸体。
不过,在陆遐征眼里,如此种种反而成了优点。早已习惯寂寞,不惧怕所谓的孤魂野鬼,反倒惧怕无人搭理。
在山脚下,他回头望了一眼,心中如明镜般清晰,亦是无比决绝:这一次离开,自己不会再回来了。抛下山洞、抛下层峦山,也抛下稚嫩和虚念。
他没有坐骑,只得孤身步行。途中,穿过条条小溪,涉足于凉爽溪水,蜿蜒过茂密森林,远离高山静谧。
他对路途不甚熟悉,没了云明玕的指引,只能摸索前行。走着走着,似是偏离了方向,来到一处荒芜古墓群中。
道路之间,蛛网交织,尘埃满积,棺椁之处,更觉凄凉。棺木破损,尽为野藤所缭绕;尸骨零落,四散于砖石之间。
突然间,传来悠悠哭泣之声,若有无数委曲,听来既可怖,又可怜。
陆遐征稳住心神,定睛望去,只见一幼女于古墓之侧悲恸,其状甚是令人怜悯。
她面黄肌瘦,恰如秋叶之色,又如久病之容。几至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举动无力,可见是常年来生活困顿。
仔细瞧瞧,那女子脸上颇有瑕玷,一层胎记落在左眼处,紫红色深印围住眼眶一圈,突兀得很。
陆遐征举目四望,但见四周荒凉,古墓颓败,更增凄凉之感。
他本欲前去救济,刚挪开脚步朝其走去,只见一人已行至小女身前,身材高大,头戴墨色纱帽,身穿玄纹黑金色外衣,眉若刀削,气质斐然,与破败之景全然不符。
他觉得来者面熟,暗自思忖道:“此人不正是当日东南坊市所见之人,名叫…对了,宁烟。”
对,如果云明玕还活着,她一定会在层峦山上等待他,这个曾经是他们共同的避世之地,也是二人共同保守的专属秘密。
后来,他寻得回路,顺利回到中树神域。未多做停留,趁夜幕降临之际,他摸回层峦山,涉足小溪,穿越山洞,回到那个曾经和云明玕朝夕相处的地方。
那地依然如世外桃源一般,与尘世隔绝,忘却烦恼,宁谧而祥和,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
桃花依旧在,故人斯已逝。未经修剪的杂草已经长至膝盖处,门前小径依旧蜿蜒多姿,练武场地面上,汗水斑驳之痕仍见于地。
久无人烟的木屋中,蒙上一层细微轻尘。而爆米花的黑罐子,早被遗弃到金玉城中。
在无数个虚幻的梦境里,陆遐征和云明玕还是过着之前的生活,恬淡安宁。
有时半夜醒来,陆遐征禁不住怀疑,自己若是未曾去找葛河复仇,一直和云明玕在洞中生活,会不会现在过得更好?
不需要暴露在人心险恶、阴毒凶残之中,不需要面对整个社会的恶意和摧残,安安静静在洞中,伴在云明玕左右,两个人一直携手同行,白头到老。
恍惚朦胧中,满面岁月痕迹的老妪笑容满面,慈祥而满足说道:“老石,今日我烹制之餐,可口不可口?”
陆遐征感到身体动作不似当年般利落,声音带着些许嘶哑,但仍满怀温情答道:“当然美味无比,嗨,你的烹饪技艺我早已领教过。对了,今天做的爆米花炸好了吗?你要让孩子们尝一尝,他们可是喜欢得不得了。”
眼前女子温婉一笑,隐隐透露出当年绝美的影子:“来,你随我来屋后看看,爆米花做好了没?”
两人一起走出木屋,穿过小径,回望了一眼当年陆遐征所种下的竹林,如今已经高达十米,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翠绿欲滴,竹叶在微风中飘摇,几片脱离了枝干,缓缓落下,睡在陆遐征双肩。
脑海中浮现出和云明玕相伴的岁月,幻想着未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画面,梦境与现实有些分不清楚,两者界限混在了一起,似幻又似真,陆遐征脸上不由地浮现出微笑。
他睁开眼睛,云明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竹笋,刚刚破土发芽,充满着顽强。可惜并无挺拔身板,亦不具备苍劲躯体,有的只是初来之萌芽。
洞中时光飞快,白驹过隙,光阴如梭,转瞬已过去两年。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而男子十八之时,也是面容一新,全然不似当年那个微肥的小孩子模样。
陆遐征这段时间长高不少,原来稚气外表褪去,加之几年的磨砺与痛楚,气质也全然不同,整一个清世脱俗之人。
他如今俊美异常,容貌宛如琥珀,肌肤如白玉,眼如明珠,慧黠而有深意。
鼻梁挺拔高耸,宛若群山之巅,双唇微启时,流露出一抹惑意。
身材高挑而修长,宛若松柏挺立,矫健之姿犹如百年古木。肩宽腰细,线条流畅而有力。
整个人如同寒潭之水,清冽透澈,让人陷入无尽遐想。
某日,陆遐征漫步湖边,偶然瞥见湖面倒映出自己容颜。多年不曾照镜,自身模样早已遗忘,如今湖中流动的倩影,竟显得如此陌生。
他不禁疑惑,那个水中的人像,是否真是自己,或者周遭潜伏着所不知的他人?他用力掐了下脸,水中人儿露出了痛苦之情。四周寂静无人,除了他自己,再无其他生灵。
他心想:自己现今竟然是这副皮囊,多亏是变得帅气了些,要是越变越胖就糟了,不由得心情振奋起来。
可是不管外表是美是丑,又要给何人观赏呢,谁来分享自己此刻的喜悦?思及此,刚提起来的心,又嗖一下沉入海底。
陆遐征走回木屋,躺卧床上,似睡非睡,心猿意马,无目的游走于杂念之中。
又一日,天空突然降下狂暴大雨,电光闪烁,雷声轰鸣,雨水像突然被抽去了闸门,直生生砸了下来,噼啪猛击地下的花草鱼虫。
滂沱之雨似是把流沙河直接九十度抬到空中,压得人喘不过气,狂风有意与大雨作伴,将雨水卷成了团团涡旋,吹得水滴四处乱窜。上天在怒吼,人间在颤抖。
陆遐征躲在木屋中,静静地躺在床上,倾听着震耳欲聋的雷声。众所周知,雨天时,在室内会感到格外安心,何况是如此浩大的倾盆大雨。
他决定待在这温馨木屋内,不去理会外面肆虐的天气。他将自己内心封闭在层峦山巅、封闭在幽深的山洞、封闭在木屋之中,寻求一份宁静与轻松。
雨势越发凶猛,震得整个木屋不断摇晃。又一道撕裂天空的雷声劈下,大雨跟着倾斜,狂风随之摆弄。
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木屋整个墙壁和屋顶被连根拔起,木块被吹得四处乱飞,散落掉到湖中、后院,有的被吹到悬崖之下,再无半点回响。
陆遐征猛地站起,试图抓住被风吹起的木床,可是它也被拆得七零八落,随风飘去。他运起周身功力,才勉强站稳,竭力护住自己没有被吹下山。
眼前一片狼藉,他失去了一切,双亲不复,挚爱无踪,就连唯一的栖身之所也化为乌有。他站在倾盆大雨中,张开双臂,大声嘶喊抽泣。
雨滴打在他身上,久违感觉重新出现。雨滴成了他和外界唯一的纽带,将大桢国感触带给陆遐征,浸湿到身体里,针一样一下下刺向他早就麻木不已的灵魂,刺醒他的沉睡已久,刺醒他的行尸走肉。
在风雨中,面对着败井颓垣,他不再埋怨上天为何连最后栖身之所都要剥夺,反而如醍醐灌顶。
在洞中日日夜夜,他活得浑浑噩噩,梦境与现实难分,陆遐征一度失去的清醒头脑被这场雨再次唤起。
所有挚爱之人已经离去,自己孑然一身,在此苟且偷生又有何用?
沉浸在痛苦中,只会习惯痛苦、甚至爱上痛苦,整日自暴自弃,无所事事,不断麻痹自己,来获取精神上的麻木与愉快。
然而,此又有何益?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变化,苑广寒依旧平步青云,志得意满;自己依旧只能蜷缩在犬厌人弃的层峦山,如今连居所都被毁掉。
他又想起当日老人所言:迎随世事之规律,积极面对挑战,而非深陷自建之虚幻城堡。
他骨子里终于重新意识到,自己使命还没有完成,干呆在洞中不是长久之计。葛河虽死,苑广寒尚存。在陆遐征心里,云明玕是初次心生情愫之人,苑广寒却眼睁睁将她从手中夺去,简直十恶不赦。
现在只凭自己力量,确是难上加难。好在他外表变化极大,声音也变得沧桑起来,不需要什么伪装,也可以自在行走,不被察觉。
他待到大雨停歇,准备离开洞中。当日有云明玕之时,双人配合,爬出洞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如今只有自己一人,是要稍费些力气。
陆遐征运起矫健身躯,逆瀑布而上,行至狭窄洞口处,指尖和脚尖扒着凹凸不平的岩石,找到支撑点,小心蠕动,一步步爬升,终于,洞口光线逐渐明亮,洒在汗湿的额头上。
他头顶冲出洞口,抬头仰望天空,深深吸了口气,毅然往山下走去。
山间阴森寒风在呼啸,抽动着稀疏树叶,发出低低哀嚎声。树木扭曲,枝干交缠,苔藓和蕨类植物遍地。
如今的层峦山,依然恐怖,没有墓碑栖息的亡魂聚集在一起,赶走了美好的生命气息,冰冷散发出死亡宣告,阻住想要前来的路人。
但山间已不再弥漫着恶臭,显是许久没有增添过尸体。
不过,在陆遐征眼里,如此种种反而成了优点。早已习惯寂寞,不惧怕所谓的孤魂野鬼,反倒惧怕无人搭理。
在山脚下,他回头望了一眼,心中如明镜般清晰,亦是无比决绝:这一次离开,自己不会再回来了。抛下山洞、抛下层峦山,也抛下稚嫩和虚念。
他没有坐骑,只得孤身步行。途中,穿过条条小溪,涉足于凉爽溪水,蜿蜒过茂密森林,远离高山静谧。
他对路途不甚熟悉,没了云明玕的指引,只能摸索前行。走着走着,似是偏离了方向,来到一处荒芜古墓群中。
道路之间,蛛网交织,尘埃满积,棺椁之处,更觉凄凉。棺木破损,尽为野藤所缭绕;尸骨零落,四散于砖石之间。
突然间,传来悠悠哭泣之声,若有无数委曲,听来既可怖,又可怜。
陆遐征稳住心神,定睛望去,只见一幼女于古墓之侧悲恸,其状甚是令人怜悯。
她面黄肌瘦,恰如秋叶之色,又如久病之容。几至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举动无力,可见是常年来生活困顿。
仔细瞧瞧,那女子脸上颇有瑕玷,一层胎记落在左眼处,紫红色深印围住眼眶一圈,突兀得很。
陆遐征举目四望,但见四周荒凉,古墓颓败,更增凄凉之感。
他本欲前去救济,刚挪开脚步朝其走去,只见一人已行至小女身前,身材高大,头戴墨色纱帽,身穿玄纹黑金色外衣,眉若刀削,气质斐然,与破败之景全然不符。
他觉得来者面熟,暗自思忖道:“此人不正是当日东南坊市所见之人,名叫…对了,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