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威压
闻声,陆遐征与芮伊洛不由瞠目结舌,看清楚来者真面目后,惊呼道:“慕烛!”
慕烛摘下头上所罩帽兜,露出略带伤痕脸来。其身后,几个身着黑衣强壮侍卫簇拥着他,将这原本狭小太医院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刘骏也屹立在后,面露凶色,未发一言。陆遐征顿时明了,此人应已投身于慕烛。
陆遐征心下判断,能伴在慕烛左右者,武技必然高强。若论及高强者,在半月楼内,便只有御林军与飞羽军。
但见此侍卫等装束,陆遐征在御林军从未得见,亦非飞羽军惯见穿着,而是一袭黑袍,不知是何方人士。
然他们究竟属于何方神圣?陆遐征一时间颇费思量。为防不测,他准备先静观其变,再伺机而动。
芮伊洛眼见慕烛现身,似是看到一线生机,她勉力支撑起身子,却是两腿发软,摇摇晃晃,无法站立,只得坐于凳上问道:“我母亲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惨遭杀害,丞相,您一向明察秋毫,请您为我们主持公道,找出真凶!”
慕烛环顾四周,瞥了一眼那衣着散乱二人,轻蔑地一笑。
他以那低沉却掷地有声语调徐徐道来:“芮苏胆大包天,妄图利用手中军权,胁迫我入伙。她图谋不轨,威胁皇帝与大桢国秩序,我等正义之士,万万不能允诺此等暴行发生。因此,我奉天行事,除此大恶。”
接着,他继续说道:“除了谋逆,芮苏草菅人命一事,不知各位是否知晓。人人说她战无不胜,可当年那半数兄弟性命,又如何能要得回来?”
芮伊洛闻此言,如晴天霹雳,满脸惊愕,一时不知所措,口中喃喃道:“是你,是你杀了我母亲,还将她尸首弃于床上!”
慕烛神情未有波澜,淡淡道:“尸首倒不是我亲手遗弃,也不知被哪个顽皮手下拿去随手一扔,这也没什么大碍。不过,我只想问问你们,在看到令堂尸首那一刹那,两位是否还睡得安详?”
向来地位尊贵母亲遭到如此侮辱,芮伊洛赫然而怒,正欲发作,陆遐征轻拍她肩膀,小声叮嘱:“先别着急,要弄清楚真相,妄自行动会坏了大事。”
他站起身来,毕恭毕敬询问道:“丞相,我等看见母亲尸首时,确是惊慌失措,请问您方才所说可全部属实?”
慕烛不屑道:“老夫生平几十载,未尝妄言,举世皆知。我不多说,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当年若非我秉公执法,以苑广寒那种睚眦必报性格,你性命怕是早已不在了,你不来感谢我,反而质疑我,是谁给你的勇气和资格?”
一向秉公执法,于大众眼中代表着法律与正义的慕烛言出此等话语,如五指山般压在心头,让人无法置喙。
陆遐征一时间不免起了疑心,暗想道:“莫非母亲确有所图谋不轨,被慕烛所杀?”
陆遐征思绪飞快运转,然转念一想,此事定非如此。
若母亲确有图谋叛逆之心,依照慕烛之行事作风,必无先斩后奏之理。他定会拿出实证,而非突然取芮苏性命。
若交由公开审判,令堂堂太尉在大庭广众之下身败名裂,岂不是更容易让她毫无翻身之地?
触犯叛国之罪,当日便可判处死刑,任芮苏本领通天,也无法在半日之内掀起波澜。
其心腹若欲在法场上重演陆遐征旧事,结局肯定亦一塌糊涂。
若母亲并无图谋叛逆之心,那慕烛为何要杀她?是母亲疏于防范…还是她信任内奸在暗中作梗,导致她被内外夹击,不幸命丧当场?抑或是这批黑衣人强行将她杀害?
然而,眼前情势已是险之又险,稍有差池,慕烛便可能下令杀人灭口。
即使他武艺高强,安然离去不是难题,但芮伊洛却难以自保。
这黑衣人武功高强,若是陆遐征背着芮伊洛跳窗而逃,也难逃他们迅疾追捕。
他眼珠急转,不断观察、思量着逃生路途。
陆遐征稳住心神,装出一副懦弱、畏惧神态,恭敬地回答道:“岂敢有此妄想,在下新为人婿,诚惶诚恐,对丞相自然是深信不疑。就是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对丞相有任何质疑。”
芮伊洛瞧见陆遐征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全无半点英雄气概,心中已是失望至极,更是感觉所托非人。
她再也无法忍耐,不顾陆遐征阻拦,伸手用力甩开,嗖下站起,玉指指向慕烛鼻子,开始骂道:
“我还道你清正廉明,定会替我母亲主持公道,不料你才是始作俑者!原来你竟是此等道貌岸然之人,专会放屁!母亲一生勤勤恳恳,为大桢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无端被加上罪名!她若要谋反,几十年来早就可以召集天下兵马,杀入金玉城来,你们哪个能抵挡得住?只要她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军队立刻集结汇聚,任你是谁,没人可以逃脱事外!我看你就是嫉妒她手中权利,企图夺她军权,才给加上莫须有罪名!”
慕烛眉头微皱,显是有些不快,道:“呵呵,你蔑视老夫尚可,还说什么天下无人能制得住芮苏,你可知道,大桢国天下,军民臣子,皆效命于陛下,而非芮苏,你难道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芮伊洛啐了一口,怒道:“老头子,别想挑拨离间,陛下一向明断是非,我相信他定会站在我们这边,伸张正义。”
慕烛淡然道:“你刚才所言,几乎全是虚妄之词,唯有一点不假。事到如今,我也无需掩饰了。现在大桢国军权,已尽归我手。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弱小女子,又能如何?”
陆遐征心中一沉,暗道:“最坏结果发生了。”慕烛居然不再列举罪证,直接越过审问这一环节,武断定罪。
这起事件按性质来说,应是一场由慕烛企图掌握大权的政变,甚至皇帝都不会知晓。
如果慕烛要彻底撕破脸皮,陆遐征与芮伊洛或许要双双殒命于此。
若慕烛尚需顾及他先前所塑造的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秉公执法形象,二人或许还能存有一线生机。
慕烛紧绷着身子,神情肃穆,语气峻切道:“依照大桢国律法,你二人若毫不知情,可判无罪。新郎官、新娘,现在可以离开了。”
陆遐征听得此言,心中算盘打得砰砰响:“太医院在一楼,若我跃窗而逃,此事必然闹大,不好收拾,是而慕烛故意放我先走,把事态稳住,之后再另谋打算。我与伊洛性命暂时无忧,但谁又能保证夜长梦不多呢?”
慕烛此话一出,他便已明白,他仅凭突袭杀死芮苏,但如此短时间内绝不可能把军权尽收囊中,必然有所顾忌,此时仍需隐忍。若无端杀了自己和芮伊洛,更难以掌控局面。
可为何慕烛不捏造此事与自己无关,偷偷待大权在握之时,再把所有和盘托出?现下面对陆遐征与芮伊洛,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如若事发突然,并非预谋之内,一切便好解释了。
慕烛争吵中,偶然将芮苏杀死,但无法隐瞒,待详查便可知作恶之人为谁。只能撕破脸皮,顺水推舟,以强硬态势,试图掌控权力,把事态压下。
于芮伊洛与陆遐征,年纪尚轻,若是吓上一吓,使二人暂时不敢造次,再好不过。
慕烛又斥责道:“不过,以后可莫要再铺张浪费了。你们婚礼办得如此奢靡,让我心中很是不悦。”
芮伊洛闻听此言,顿时怒火中烧,忍不住破口叫骂,气得直跺脚。
然而在慕烛等人眼中,她这般发作无异于幼儿哭闹,幼稚而无济于事。
陆遐征双臂下垂,微微向前挪动了一小步。
慕烛身前侍卫们顿时变得警惕无比,挺起胸膛,将陆遐征团团围住。每个人手中都紧握着武器,神情凶狠,状似恶鬼。
他向慕烛鞠躬一礼,开口问道:“丞相,实不相瞒,我手中掌握有芮苏谋逆证据。敢问您身边几位侍卫隶属哪个部门?可否带我前去录下口供?”
慕烛眼睛睁大,似是颇感兴趣:“你此时才提及掌握有芮苏罪证,其真实性尚有待商榷。我知你聪明伶俐,若有意欺瞒,可是要付出些许代价。”
陆遐征蓦然跪倒,面色惶恐,一副胆战心惊之态,道:“丞相,您于我有恩,我曾身陷囹圄,蒙受您公正裁决,才得以早日脱离苦海。我与您爱子慕光交情深厚,深知丞相秉公无私,明理大义。实不相瞒,我确实察觉到芮苏意图谋反,但当时出于私心,未曾向丞相禀报。如今事情已然败露,我不得不如实相告。”
慕烛转向跪在地上陆遐征,轻笑道:“呵呵,你能审时度势,将来必能成大事,日后或可为我所用。这侍卫皆是新人,不懂半月楼中规矩,我亲自陪你前去丞相府。诸位,给他俩让开一条路…还是说,只有一个人要走?”他伸出形容枯蒿、遍布黑斑双手,将陆遐征从地上扶起。
“这里到处都是血,不要再跪着了,来,给你个手帕,擦擦手上血迹吧。”
陆遐征接过手帕,略带一丝哭腔道:“多谢丞相。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一边是救我于牢狱之中的您,一边是我的岳母。可芮苏犯下滔天之罪,实在不能饶恕,我如今才站出作证,望丞相不要降罪于我。”
芮伊洛闻听此言,如晴天霹雳,整个人如被电击般僵硬在原地,不敢置信地望向陆遐征,仿佛眼前男人已不再是自己熟悉之人。
她眼眸中充满了惊愕与疑惑,心中五味杂陈,痛哭失声:“你……你怎么能这样?你可以自己走,算是我看走眼,我不要再跟你在一起了!”
慕烛摘下头上所罩帽兜,露出略带伤痕脸来。其身后,几个身着黑衣强壮侍卫簇拥着他,将这原本狭小太医院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刘骏也屹立在后,面露凶色,未发一言。陆遐征顿时明了,此人应已投身于慕烛。
陆遐征心下判断,能伴在慕烛左右者,武技必然高强。若论及高强者,在半月楼内,便只有御林军与飞羽军。
但见此侍卫等装束,陆遐征在御林军从未得见,亦非飞羽军惯见穿着,而是一袭黑袍,不知是何方人士。
然他们究竟属于何方神圣?陆遐征一时间颇费思量。为防不测,他准备先静观其变,再伺机而动。
芮伊洛眼见慕烛现身,似是看到一线生机,她勉力支撑起身子,却是两腿发软,摇摇晃晃,无法站立,只得坐于凳上问道:“我母亲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惨遭杀害,丞相,您一向明察秋毫,请您为我们主持公道,找出真凶!”
慕烛环顾四周,瞥了一眼那衣着散乱二人,轻蔑地一笑。
他以那低沉却掷地有声语调徐徐道来:“芮苏胆大包天,妄图利用手中军权,胁迫我入伙。她图谋不轨,威胁皇帝与大桢国秩序,我等正义之士,万万不能允诺此等暴行发生。因此,我奉天行事,除此大恶。”
接着,他继续说道:“除了谋逆,芮苏草菅人命一事,不知各位是否知晓。人人说她战无不胜,可当年那半数兄弟性命,又如何能要得回来?”
芮伊洛闻此言,如晴天霹雳,满脸惊愕,一时不知所措,口中喃喃道:“是你,是你杀了我母亲,还将她尸首弃于床上!”
慕烛神情未有波澜,淡淡道:“尸首倒不是我亲手遗弃,也不知被哪个顽皮手下拿去随手一扔,这也没什么大碍。不过,我只想问问你们,在看到令堂尸首那一刹那,两位是否还睡得安详?”
向来地位尊贵母亲遭到如此侮辱,芮伊洛赫然而怒,正欲发作,陆遐征轻拍她肩膀,小声叮嘱:“先别着急,要弄清楚真相,妄自行动会坏了大事。”
他站起身来,毕恭毕敬询问道:“丞相,我等看见母亲尸首时,确是惊慌失措,请问您方才所说可全部属实?”
慕烛不屑道:“老夫生平几十载,未尝妄言,举世皆知。我不多说,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当年若非我秉公执法,以苑广寒那种睚眦必报性格,你性命怕是早已不在了,你不来感谢我,反而质疑我,是谁给你的勇气和资格?”
一向秉公执法,于大众眼中代表着法律与正义的慕烛言出此等话语,如五指山般压在心头,让人无法置喙。
陆遐征一时间不免起了疑心,暗想道:“莫非母亲确有所图谋不轨,被慕烛所杀?”
陆遐征思绪飞快运转,然转念一想,此事定非如此。
若母亲确有图谋叛逆之心,依照慕烛之行事作风,必无先斩后奏之理。他定会拿出实证,而非突然取芮苏性命。
若交由公开审判,令堂堂太尉在大庭广众之下身败名裂,岂不是更容易让她毫无翻身之地?
触犯叛国之罪,当日便可判处死刑,任芮苏本领通天,也无法在半日之内掀起波澜。
其心腹若欲在法场上重演陆遐征旧事,结局肯定亦一塌糊涂。
若母亲并无图谋叛逆之心,那慕烛为何要杀她?是母亲疏于防范…还是她信任内奸在暗中作梗,导致她被内外夹击,不幸命丧当场?抑或是这批黑衣人强行将她杀害?
然而,眼前情势已是险之又险,稍有差池,慕烛便可能下令杀人灭口。
即使他武艺高强,安然离去不是难题,但芮伊洛却难以自保。
这黑衣人武功高强,若是陆遐征背着芮伊洛跳窗而逃,也难逃他们迅疾追捕。
他眼珠急转,不断观察、思量着逃生路途。
陆遐征稳住心神,装出一副懦弱、畏惧神态,恭敬地回答道:“岂敢有此妄想,在下新为人婿,诚惶诚恐,对丞相自然是深信不疑。就是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对丞相有任何质疑。”
芮伊洛瞧见陆遐征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全无半点英雄气概,心中已是失望至极,更是感觉所托非人。
她再也无法忍耐,不顾陆遐征阻拦,伸手用力甩开,嗖下站起,玉指指向慕烛鼻子,开始骂道:
“我还道你清正廉明,定会替我母亲主持公道,不料你才是始作俑者!原来你竟是此等道貌岸然之人,专会放屁!母亲一生勤勤恳恳,为大桢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无端被加上罪名!她若要谋反,几十年来早就可以召集天下兵马,杀入金玉城来,你们哪个能抵挡得住?只要她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军队立刻集结汇聚,任你是谁,没人可以逃脱事外!我看你就是嫉妒她手中权利,企图夺她军权,才给加上莫须有罪名!”
慕烛眉头微皱,显是有些不快,道:“呵呵,你蔑视老夫尚可,还说什么天下无人能制得住芮苏,你可知道,大桢国天下,军民臣子,皆效命于陛下,而非芮苏,你难道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芮伊洛啐了一口,怒道:“老头子,别想挑拨离间,陛下一向明断是非,我相信他定会站在我们这边,伸张正义。”
慕烛淡然道:“你刚才所言,几乎全是虚妄之词,唯有一点不假。事到如今,我也无需掩饰了。现在大桢国军权,已尽归我手。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弱小女子,又能如何?”
陆遐征心中一沉,暗道:“最坏结果发生了。”慕烛居然不再列举罪证,直接越过审问这一环节,武断定罪。
这起事件按性质来说,应是一场由慕烛企图掌握大权的政变,甚至皇帝都不会知晓。
如果慕烛要彻底撕破脸皮,陆遐征与芮伊洛或许要双双殒命于此。
若慕烛尚需顾及他先前所塑造的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秉公执法形象,二人或许还能存有一线生机。
慕烛紧绷着身子,神情肃穆,语气峻切道:“依照大桢国律法,你二人若毫不知情,可判无罪。新郎官、新娘,现在可以离开了。”
陆遐征听得此言,心中算盘打得砰砰响:“太医院在一楼,若我跃窗而逃,此事必然闹大,不好收拾,是而慕烛故意放我先走,把事态稳住,之后再另谋打算。我与伊洛性命暂时无忧,但谁又能保证夜长梦不多呢?”
慕烛此话一出,他便已明白,他仅凭突袭杀死芮苏,但如此短时间内绝不可能把军权尽收囊中,必然有所顾忌,此时仍需隐忍。若无端杀了自己和芮伊洛,更难以掌控局面。
可为何慕烛不捏造此事与自己无关,偷偷待大权在握之时,再把所有和盘托出?现下面对陆遐征与芮伊洛,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如若事发突然,并非预谋之内,一切便好解释了。
慕烛争吵中,偶然将芮苏杀死,但无法隐瞒,待详查便可知作恶之人为谁。只能撕破脸皮,顺水推舟,以强硬态势,试图掌控权力,把事态压下。
于芮伊洛与陆遐征,年纪尚轻,若是吓上一吓,使二人暂时不敢造次,再好不过。
慕烛又斥责道:“不过,以后可莫要再铺张浪费了。你们婚礼办得如此奢靡,让我心中很是不悦。”
芮伊洛闻听此言,顿时怒火中烧,忍不住破口叫骂,气得直跺脚。
然而在慕烛等人眼中,她这般发作无异于幼儿哭闹,幼稚而无济于事。
陆遐征双臂下垂,微微向前挪动了一小步。
慕烛身前侍卫们顿时变得警惕无比,挺起胸膛,将陆遐征团团围住。每个人手中都紧握着武器,神情凶狠,状似恶鬼。
他向慕烛鞠躬一礼,开口问道:“丞相,实不相瞒,我手中掌握有芮苏谋逆证据。敢问您身边几位侍卫隶属哪个部门?可否带我前去录下口供?”
慕烛眼睛睁大,似是颇感兴趣:“你此时才提及掌握有芮苏罪证,其真实性尚有待商榷。我知你聪明伶俐,若有意欺瞒,可是要付出些许代价。”
陆遐征蓦然跪倒,面色惶恐,一副胆战心惊之态,道:“丞相,您于我有恩,我曾身陷囹圄,蒙受您公正裁决,才得以早日脱离苦海。我与您爱子慕光交情深厚,深知丞相秉公无私,明理大义。实不相瞒,我确实察觉到芮苏意图谋反,但当时出于私心,未曾向丞相禀报。如今事情已然败露,我不得不如实相告。”
慕烛转向跪在地上陆遐征,轻笑道:“呵呵,你能审时度势,将来必能成大事,日后或可为我所用。这侍卫皆是新人,不懂半月楼中规矩,我亲自陪你前去丞相府。诸位,给他俩让开一条路…还是说,只有一个人要走?”他伸出形容枯蒿、遍布黑斑双手,将陆遐征从地上扶起。
“这里到处都是血,不要再跪着了,来,给你个手帕,擦擦手上血迹吧。”
陆遐征接过手帕,略带一丝哭腔道:“多谢丞相。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一边是救我于牢狱之中的您,一边是我的岳母。可芮苏犯下滔天之罪,实在不能饶恕,我如今才站出作证,望丞相不要降罪于我。”
芮伊洛闻听此言,如晴天霹雳,整个人如被电击般僵硬在原地,不敢置信地望向陆遐征,仿佛眼前男人已不再是自己熟悉之人。
她眼眸中充满了惊愕与疑惑,心中五味杂陈,痛哭失声:“你……你怎么能这样?你可以自己走,算是我看走眼,我不要再跟你在一起了!”